CN110879634B - 可折叠终端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9634B
CN110879634B CN201811033967.4A CN201811033967A CN110879634B CN 110879634 B CN110879634 B CN 110879634B CN 201811033967 A CN201811033967 A CN 201811033967A CN 110879634 B CN110879634 B CN 110879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able
keyboard
terminal body
foldable terminal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39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9634A (zh
Inventor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39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9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9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9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9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9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可折叠终端。可折叠终端包括:可折叠终端本体、键盘;其中:可折叠终端本体包括可折叠显示屏和折叠结构;在折叠结构的作用下,可折叠显示屏折叠或展开;在折叠终端本体及键盘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在连接结构的作用下,键盘从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弹出、或键盘滑入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本公开通过可折叠显示屏和可弹出的键盘相互配合,使得终端具备双面屏显示功能、大屏幕观影功能、办公及游戏操作功能等多种功能,实现单一电子设备的功能集成化和场景多样化,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可折叠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可折叠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迅猛发展,已成为用户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办公和娱乐工具。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多样化已成为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市场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电子设备应运而生,例如大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等。
相关技术中,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在功能上多有重叠,用户为了使用某一特有功能只能选择特定类型的电子设备,使得用户需要携带多种不同电子设备,这就给用户造成较大困扰,这也是近年平板电脑等只针对单一场景的电子设备逐渐受冷落的原因之一。用户希望智能手机能够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而现阶段的智能手机,虽然屏幕尺寸和屏占比不断增大,但是却远未达到平板电脑带来的观剧观影体验;同样,运用智能手机办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一些电脑可实现的简单操作在智能手机侧实现时还存在诸多不便,影响办公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终端,包括:可折叠终端本体、键盘;其中:
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包括可折叠显示屏和折叠结构;在所述折叠结构的作用下,所述可折叠显示屏折叠或展开;
在所述折叠终端本体及所述键盘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
在所述连接结构的作用下,所述键盘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弹出、或所述键盘滑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键盘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穿过所述折叠终端本体的第一侧边弹出;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的折痕线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键盘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穿过所述折叠终端本体的第二侧边弹出;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的折痕线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通过所述折叠结构连接,并通过排线传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显示屏,包括:
柔性可折叠显示屏;在所述折叠结构的作用下,所述柔性可折叠显示屏折叠或展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可折叠显示屏包括: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键盘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弹出之后,在所述连接结构的作用下,所述键盘相对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折叠或展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轨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结构包括:
转轴结构、或铰链结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可折叠显示屏增大屏幕使用空间,通过可弹出键盘为用户提供基于物理按键的文字编辑和指令操作途径,避免屏幕被虚拟键盘占据,使得可用显示区域最大化,能够显示更多内容,提升办公和游戏操作效率,从而通过可折叠显示屏和可弹出的键盘相互配合,使得终端具备双面屏显示功能、大屏幕观影功能、办公及游戏操作功能等多种功能,实现单一电子设备的功能集成化和场景多样化,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可折叠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键盘处于弹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键盘处于弹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键盘处于弹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可折叠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键盘处于弹出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在功能上多有重叠,用户为了使用某一特有功能只能选择特定类型的电子设备,使得用户需要携带多种不同电子设备,这就给用户造成较大困扰,这也是近年平板电脑等只针对单一场景的电子设备逐渐受冷落的原因之一。用户希望智能手机能够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而现阶段的智能手机,虽然屏幕尺寸和屏占比不断增大,但是却远未达到平板电脑带来的观剧观影体验;同样,运用智能手机办公或游戏操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一些电脑可实现的简单操作在智能手机侧实现时还存在诸多不便,例如,智能手机采用触控方式实现输入和操控操作,虚拟键盘会占用屏幕空间,减少了显示内容的空间,给办公和游戏操作带来不便,影响办公和游戏操作效率,用户体验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终端,包括:可折叠终端本体、键盘;其中: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包括可折叠显示屏和折叠结构;在所述折叠结构的作用下,所述可折叠显示屏折叠或展开;在所述折叠终端本体及所述键盘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在所述连接结构的作用下,所述键盘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弹出、或所述键盘滑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可折叠显示屏增大屏幕使用空间,通过可弹出键盘为用户提供基于物理按键的文字编辑和指令操作途径,避免屏幕被虚拟键盘占据,使得可用显示区域最大化,能够显示更多内容,提升办公和游戏操作效率,从而通过可折叠显示屏和可弹出的键盘相互配合,使得终端具备双面屏显示功能、大屏幕观影功能、办公及游戏操作功能等多种功能,实现单一电子设备的功能集成化和场景多样化,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框图。如图1所示,可折叠终端包括:可折叠终端本体11、键盘12;其中: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11包括可折叠显示屏和折叠结构;在所述折叠结构的作用下,所述可折叠显示屏折叠或展开;在所述折叠终端本体11及所述键盘1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13;在连接结构13的作用下,所述键盘12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11的腔体内弹出、或所述键盘12滑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11的腔体内。
示例的,可折叠终端本体11与键盘12之间通过数据线或排线传输数据。可选的,所述键盘12滑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11的腔体内之后,键盘12的侧边完全进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11的腔体内,或者,键盘12的侧边是从可折叠终端外部可见的。
示例的,连接结构13可以包括滑轨结构。可选的,折叠结构可以包括转轴结构、或铰链结构。
示例的,可折叠显示屏可以采用一整块柔性可折叠显示屏,例如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屏幕;在折叠结构的作用下,柔性可折叠显示屏折叠或展开。当柔性可折叠显示屏展开时,显示区域一体化,屏幕使用空间相比柔性可折叠显示屏折叠时大大增加;或者,
可折叠显示屏可以采用两块显示模组,例如,所述可折叠显示屏可以包括: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通过所述折叠结构连接,并通过排线传输数据。当可折叠显示屏展开时,第一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无明显间隙。第一显示模组、第二显示模组可以为OLED屏幕或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屏幕。
示例的,所述键盘12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11的腔体内、穿过所述折叠终端本体11的第一侧边弹出;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的折痕线平行,保证键盘有足够的宽度,以方便用户操控。
示例的,所述键盘12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11的腔体内、穿过所述折叠终端本体11的第二侧边弹出;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的折痕线垂直。例如,在所述键盘12整个位于折痕线的左侧或右侧的场景中,当所述键盘12滑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11的腔体内、且可折叠显示屏发生折叠时,键盘可以不发生折叠。又例如,在所述键盘12横跨折痕线的场景中,当所述键盘12滑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11的腔体内时,在所述折叠结构的作用下,所述可折叠显示屏和所述键盘同时折叠或展开。
可选的,可折叠显示屏可以旋转360°,例如,在不使用该可折叠终端时,通过对可折叠显示屏进行折叠,使主屏和副屏处于面对面状态,能够起到保护屏幕的作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可折叠显示屏增大屏幕使用空间,通过可弹出键盘为用户提供基于物理按键的文字编辑和指令操作途径,避免屏幕被虚拟键盘占据,使得可用显示区域最大化,能够显示更多内容,提升办公和游戏操作效率,从而通过可折叠显示屏和可弹出的键盘相互配合,使得终端具备双面屏显示功能、大屏幕观影功能、办公及游戏操作功能等多种功能,实现单一电子设备的功能集成化和场景多样化,如此,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键盘从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穿过可折叠终端本体的第一侧边弹出,第一侧边与可折叠显示屏的折痕线平行。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可折叠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键盘处于弹出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键盘处于弹出状态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可折叠终端的框图基础上,如图2至图5所示,可折叠终端可以包括:可折叠终端本体21、键盘22;其中:可折叠终端本体21包括可折叠显示屏23和折叠结构24;在所述折叠结构24的作用下,所述可折叠显示屏23折叠或展开;在所述折叠终端本体21及所述键盘2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25;在所述连接结构25的作用下,所述键盘22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21的腔体内弹出、或所述键盘22滑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21的腔体内;键盘22从可折叠终端本体21的腔体内、穿过可折叠终端本体21的第一侧边26弹出,第一侧边26与可折叠显示屏23的折痕线27平行。键盘22穿过所述折叠终端本体21的第一侧边26弹出的方案,能够最保证键盘的足够宽度,方便用户输入。
示例的,可折叠终端本体21与键盘22之间通过数据线或排线传输数据。示例的,连接结构25可以包括滑轨结构。可选的,折叠结构24可以包括转轴结构、或铰链结构。
在图2中可折叠终端处于折叠状态,可折叠显示屏也处于折叠状态,用户可单手握持该可折叠终端,可作为智能手机使用,此时可折叠终端的朝向用户方向的显示屏为主屏,可折叠终端的背向用户方向的显示屏为副屏,手机背面也是屏幕(副屏),可折叠终端可作为双面屏手机使用,并且,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和握持手机的状态,主屏和副屏可实现实时转换。
在图3中可折叠终端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可折叠显示屏也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屏幕尺寸变为折叠状态时的两倍,可作为平板电脑使用。若可折叠显示屏采用的是一整块柔性屏幕,则显示区域为一体化,无需区分左右屏幕;若可折叠显示屏采用的是两块显示模组,通过铰链结构等机械结构连接,则区分左屏和右屏,左右屏幕之间无明显间隙,屏幕数据通过排线互通。通过机械结构限位,保证可折叠显示屏的展开角度为180°。
在图4中可折叠终端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可折叠显示屏也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屏幕尺寸变为折叠状态时的两倍,可折叠终端的键盘处于弹出状态、且键盘与可折叠显示屏平行,可作为平板电脑使用。
在图5中可折叠显示屏处于一定角度的折叠状态,可折叠终端的键盘处于弹出状态,可折叠显示屏中处于竖起状态的屏幕显示区域可作为显示屏使用,与键盘平行的屏幕显示区域可作为触控操作面板,键盘作为实体输入模组,此时,可折叠终端可作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使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可折叠显示屏增大屏幕使用空间,通过可弹出键盘为用户提供基于物理按键的文字编辑和指令操作途径,避免屏幕被虚拟键盘占据,使得可用显示区域最大化,能够显示更多内容,提升办公和游戏操作效率,从而通过可折叠显示屏和可弹出的键盘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双面屏智能手机、大屏平板电脑以及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等三种电子设备的相关功能,实现单一电子设备的功能集成化和场景多样化,如此,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键盘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弹出之后,在所述连接结构的作用下,所述键盘相对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折叠或展开。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键盘处于弹出状态的示意图,在图2至图5所示可折叠终端结构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当键盘22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21的腔体内弹出之后,即键盘22处于弹出状态时,在所述连接结构25的作用下,所述键盘22还可以相对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21折叠或展开。
示例的,连接结构25可以包括滑轨结构,并且在滑轨结构与键盘的连接处设置转轴结构或铰链结构,此处所设置的转轴结构或铰链结构用于实现键盘相对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折叠操作或展开操作。当键盘相对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21折叠时,键盘与可折叠显示屏形成某一夹角。
示例的,键盘的折叠方向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的折叠方向平行,保证键盘的足够宽度,方便用户操控键盘。
如图6所示,可折叠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能够增大显示屏幕面积,可折叠终端的键盘处于弹出状态,键盘相对于可折叠显示屏折叠某一角度,键盘作为实体输入模组,可折叠终端可作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使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可折叠显示屏展开后可以增大屏幕使用空间,键盘相对于可折叠显示屏折叠一定角度,可折叠终端可作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使用,显示更多内容的同时,提升办公和游戏操作效率,实现单一电子设备的功能集成化和场景多样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键盘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穿过所述折叠终端本体的第二侧边弹出;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的折痕线垂直。例如,在所述键盘整个位于折痕线的左侧或右侧的场景中,当所述键盘滑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且可折叠显示屏发生折叠时,键盘可以不发生折叠。又例如,在所述键盘横跨折痕线的场景中,当所述键盘滑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时,在所述折叠结构的作用下,所述可折叠显示屏和所述键盘同时折叠或展开。下面针对键盘横跨折痕线的场景进行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可折叠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终端的键盘处于弹出状态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可折叠终端的框图基础上,参见图7至图9,可折叠终端可以包括:可折叠终端本体31、键盘32;其中:可折叠终端本体31包括可折叠显示屏33和折叠结构34;在所述折叠结构34的作用下,所述可折叠显示屏33折叠或展开;在所述折叠终端本体31及所述键盘3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35;在所述连接结构35的作用下,所述键盘32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31的腔体内弹出、或所述键盘32滑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31的腔体内;
所述键盘32横跨折痕线37,键盘32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31的腔体内、穿过所述折叠终端本体31的第二侧边36弹出;所述第二侧边36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33的折痕线37垂直;在所述折叠结构34的作用下,所述可折叠显示屏33和所述键盘32同时折叠或展开。键盘32穿过所述折叠终端本体31的第二侧边36弹出的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键盘的设计宽度,方便用户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7)

1.一种可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终端本体、键盘;其中:
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包括可折叠显示屏和折叠结构;在所述折叠结构的作用下,所述可折叠显示屏折叠或展开;
在所述折叠终端本体及所述键盘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
在所述连接结构的作用下,所述键盘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弹出、或所述键盘滑入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
所述键盘横跨所述可折叠显示屏的折痕线,所述键盘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穿过所述折叠终端本体的第二侧边弹出;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的折痕线垂直;
在所述折叠结构的作用下,所述可折叠显示屏和所述键盘同时折叠或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
所述第一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通过所述折叠结构连接,并通过排线传输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包括:
柔性可折叠显示屏;在所述折叠结构的作用下,所述柔性可折叠显示屏折叠或展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可折叠显示屏包括: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键盘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的腔体内弹出之后,在所述连接结构的作用下,所述键盘相对于所述可折叠终端本体折叠或展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结构包括:转轴结构、或铰链结构。
CN201811033967.4A 2018-09-05 2018-09-05 可折叠终端 Active CN110879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3967.4A CN110879634B (zh) 2018-09-05 2018-09-05 可折叠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3967.4A CN110879634B (zh) 2018-09-05 2018-09-05 可折叠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9634A CN110879634A (zh) 2020-03-13
CN110879634B true CN110879634B (zh) 2021-10-22

Family

ID=6972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3967.4A Active CN110879634B (zh) 2018-09-05 2018-09-05 可折叠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96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4941A (zh) * 2020-04-26 2021-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612A (zh) * 2005-10-31 2007-05-09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带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CN101019085A (zh) * 2004-09-21 2007-08-15 诺基亚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201509231U (zh) * 2009-09-04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屉式键盘结构
CN203825564U (zh) * 2014-04-24 2014-09-10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抽屉式折叠键盘装置
CN106094983A (zh) * 2016-06-06 2016-1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键盘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77228A1 (en) * 2011-09-22 2013-03-28 Jeffrey A. Batio Portable comput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9085A (zh) * 2004-09-21 2007-08-15 诺基亚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960612A (zh) * 2005-10-31 2007-05-09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带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CN201509231U (zh) * 2009-09-04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屉式键盘结构
CN203825564U (zh) * 2014-04-24 2014-09-10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抽屉式折叠键盘装置
CN106094983A (zh) * 2016-06-06 2016-1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键盘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9634A (zh)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48299B2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flexible touch screen display devices
JP4203476B2 (ja) 携帯情報装置
US8738101B1 (en) Smartphone-tablet hybrid device
US7149557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extendable display
US6636203B1 (en) Keyboard equivalent pad overlay encasement for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038799A1 (en) Reconfigurable touch screen computing device
US20140347806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2993545B (zh) 折叠电子设备
US1040263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upporting component
US20070211036A1 (en) Roll-out touch screen support system (ROTS3)
JPH1168896A (ja) 携帯無線機
US20160062395A1 (en) Multi-screen display device
MX2012003110A (es) Dispositivo visualizador de area de pantalla variable.
CN204423239U (zh) 分离式移动设备
US11449096B2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10879634B (zh) 可折叠终端
US11106242B2 (en) Flexible and rigid touch screen display computing devices
US20050270730A1 (en) Extendable multi-screen flat panel (computer / television) monitor enabling increased workspace and viewable monitor surface
KR20040025624A (ko) 듀얼 슬라이드 표시장치
KR20050014301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프로젝터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2008029345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623832B (zh) 擴充基座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KR20040057314A (ko) 다중디스플레이 폴더형 단말기
CN111245993A (zh) 一种组合式终端
CN110896416A (zh) 可折叠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