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6823A - 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6823A
CN110876823A CN201811033171.9A CN201811033171A CN110876823A CN 110876823 A CN110876823 A CN 110876823A CN 201811033171 A CN201811033171 A CN 201811033171A CN 110876823 A CN110876823 A CN 110876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blood sugar
days
subject
b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31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331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68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6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68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61M5/14244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 A61M5/14248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of the skin patch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8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 A61M5/16804Flow cont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65Administration mechanisms, i.e.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modes of administering a d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65Administration mechanisms, i.e.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modes of administering a dose
    • A61M5/3157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modes of drive mechanisms for piston rods
    • A61M5/3157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modes of drive mechanisms for piston rods based on axial translation, i.e. components directly operatively associated and axially moved with plunger r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95Multiple needle devices, e.g. a plurality of needles arranged coaxially or in parall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20Blood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包括:注射部、第一药物存储部和第二药物存储部,且任意两者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一药物存储部包括第一储药部件和活塞式推动件;第二药物存储部包括第二储药部件和注射泵;注射部包括基片和至少两个注射部件,注射部件用于注射药物;注射部件形成为一端附接于基片的一侧表面的、内部形成有流体通道的针状构件,并且各注射部件的另一端形成为尖端;基片还包括药物分配通路,第一储药部件或第二储药部件与注射部件通过药物分配通路连通;注射部件插入病人的间质组织中的深度在0.3mm~5mm之间。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其使用方便,可拆卸连接、方便存储,对患者产生痛感小。

Description

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注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几率也是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流行情况呈现出快速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但是,目前医学水平还不够发达,也尚未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只能通过检测方法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从而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症状。而在现有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中,胰岛素注射是最直接的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医学手段。近年来,患者对于自动、便携的胰岛素注射装置的需求是极大的。然而,现有的胰岛素注射装置仍有很多不足:
现有的胰岛素注射装置一般使用普通针头来进行胰岛素的注射,而针头在穿刺皮肤时有明显痛感。同时,如果用户长期佩戴现有的胰岛素注射装置,需要针头长期滞留在皮肤内,则需要时常采取消毒措施,否则会由于汗液等导致伤口感染及过敏。另外,由于针头进行胰岛素注射需要刺入真皮层,针头一般较长,长期佩戴也容易导致皮肤留下疤痕。
此外,由于现有等胰岛素注射装置使用普通针头进行胰岛素注射,注射位置集中,容易导致注射位置处产生皮下硬结,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进一步,由于注射位置集中,容易导致胰岛素吸收较慢,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药物注射装置存在的使用不方便、对患者产生疼痛感以及药物吸收慢、治疗效果不佳、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包括:注射部、第一药物存储部和第二药物存储部,
注射部与第一药物存储部或第二药物存储部可拆卸连接;
第一药物存储部与第二药物存储部可拆卸连接;
第一药物存储部包括第一储药部件和活塞式推动件;
第二药物存储部包括第二储药部件和注射泵;
注射部包括基片和至少两个注射部件,各注射部件均用于注射药物;各注射部件行成为一端附接于基片的一侧表面的、内部形成有流体通道的针状构件,并且各部件的另一端行成为尖端;
基片还包括药物分配通路,第一储药部件或第二储药部件与各注射部件通过药物分配通路连通;
各注射部件插入患者的间质组织中的深度在0.3mm~0.5mm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储药部件与注射部通过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一装配件可拆卸连接;
第二储药部件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注射部可拆卸连接;
第一储药部件通过第三连接管路与第二储药部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药物存储部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
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处理器计算得到的总注射量对注射泵进行控制,以将第二储药部件中的药物按照总注射量传送至各注射部件,或传送至第一储药部件。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其中:处理器根据病人的体重、腰臀比、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单日餐前血糖监测均值以及三日内血糖变化趋势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并且
计算单元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
Figure BDA0001790234330000021
其中:
L1:计算单元计算的药物的总注射量(u);
K:注射对象的体重(Kg);
Y:注射对象的腰臀比;
X:注射对象的血液中甘油三酯(mmol/L)含量,其中:
甘油三酯含量在1.7以下时:X=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1.7且在2.5以下时:X=1.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在5以下时:X=1.2;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5且在10以下时:X=1.3;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小于5时:X=1.4;
A:注射对象的单日餐前血糖(mmol/L)均值;
a: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趋势,其中: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在初始测量值的±5%以内时:a=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在10%以内时:a=1.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1.2;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1.3;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30%且在40%以内时:a=1.4;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40%时:a=1.5;并且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10%以内时:a=0.9;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0.8;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0.7;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40%以内时:a=0.6。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其中:计算单元根据病人的体重、腰臀比、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单日餐前血糖监测均值、单日餐后血糖监测均值、以及三日内血糖变化趋势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并且
计算单元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
Figure BDA0001790234330000041
其中:
L2:计算单元计算的药物的总注射量(u);
K:注射对象的体重(Kg);
Y:注射对象的腰臀比;
X:注射对象的血液中甘油三酯(mmol/L)含量,其中:
甘油三酯含量在1.7以下时:X=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1.7且在2.5以下时:X=1.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在5以下时:X=1.2;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5且在10以下时:X=1.3;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小于5时:X=1.4;
A:注射对象的单日餐前血糖(mmol/L)均值;
a: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趋势,其中: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在初始测量值的±5%以内时:a=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在10%以内时:a=1.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1.2;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1.3;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30%且在40%以内时:a=1.4;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40%时:a=1.5;并且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10%以内时:a=0.9;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0.8;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0.7;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40%以内时:a=0.6;以及
B:注射对象的单日餐后血糖(mmol/L)均值;
b: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趋势,其中: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在初始测量值的±5%以内时:a=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在10%以内时:a=1.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1.2;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1.3;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30%且在40%以内时:a=1.4;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40%时:a=1.5;并且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10%以内时:a=0.9;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0.8;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0.7;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40%以内时:a=0.6;并且
早餐前的药物注射量L21=L2×0.6;晚餐前的药物注射量L22=L2×0.4。
进一步地,第二药物存储部还包括:
输入设备,使用者可以通过输入设备将个人信息输入第二药物存储部;处理器根据使用者输入的个人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总注射量,并对第二药物存储部进行设定;
输入设备、处理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药物存储部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处理器的计算结果;
储存器,储存器对处理器的计算结果进行储存;
显示器与储存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药物存储部还包括:提示器,当处理器的计算结果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提示器向使用者发出提示;提示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药物存储部还包括:发射器,发射器用于发送处理器的计算结果和/或储存器中储存的计算结果;
进一步地,,第二储药部件、注射泵、处理器、显示器、储存器、输入设备、提示器、发射器、控制器封装于第二药物存储部的壳体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其注射部、第一药物存储部和第二药物存储部之间可以两两可拆卸连接,使得患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注射方式。具体的,其中,第一药物存储部包括第一储药部件和活塞式推动件,患者外出时可以通过第一药物存储部携带少量药品,并使用活塞式推动件和注射部直接将少量药品注入体内,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携带,确保患者外出时也能及时、方便地进行药物注射。第二药物存储部包括第二储药部件和注射泵,注射泵可以实现自动将第二药物存储部中的药品通过注射部注入患者体内,方便患者在家或医院进行药物注射。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注射部包括基片和至少两个注射部件,各注射部件行成为一端附接于基片的一侧表面的、内部形成有流体通道的针状构件,并且各部件的另一端行成为尖端,基片上还包括药物分配通路;该结构的注射部,增大了注射面积,可以使药物吸收更快,有效地增强了药物吸收效果、提升了治疗效果。另外,各注射部件插入患者的间质组织中的深度在0.3mm~5mm之间,相比于现有的一根针头式的注射装置来讲,其插入患者皮肤的深度更小,使得患者产生的疼痛感更小,不会因为长期佩戴而留下疤痕,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皮肤硬结。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的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药物存储部和第一药物存储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药物存储部和注射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药物存储部和注射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射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提供的注射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药物存储部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注射部;11:注射部件;12:基片;13:药物分配通路;2:第一药物存储部;21:第一储药部件;22:活塞式推动件;23:绑带;3:第二药物存储部;31:第二储药部件;32:注射泵;33:处理器;331:计算单元;332:设定单元;34:控制器;35:输入设备;36:显示器;37:储存器;38:提示器;39:发射器;4:第一连接管路;5:第二连接管路;6:第三连接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药物注射装置存在的使用不方便、对患者产生疼痛感以及药物吸收慢、治疗效果不佳、随身携带不方便等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请参见图1和图3,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包括:注射部1、第一药物存储部2和第二药物存储部3,注射部1可分别与第一药物存储部2或第二药物存储部3可拆卸连接,外出时可携带注射部1和第一药物存储部2,通过第一药物存储部2携带少量药品,然后将注射部1和第一药物存储部2进行连接,就可以方便地实现药物注射;在家或医院时可将注射部1与第二药物存储部3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药物注射。
进一步地,第一药物存储部2和第二药物存储部3也可以可拆卸连接,使得第一药物存储部2可以通过第二药物存储部3进行药物补给,具体的,其连接后的结构请参见图1或图2。
即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可以通过第一药物存储部2携带少量药品,方便外出时携带,能及时治疗,保证治疗效果;第一药物存储部2、第二药物存储部3和注射部1两两之间可拆卸连接,不仅可以使得患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注射方式,也可以减少非使用状态下系统的体积。
具体的,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药物存储部2包括第一储药部件21和活塞式推动件22,推动活塞式推动件22用于将第一储药部件21中存储的药物推向注射部1。患者可以通过活塞式推动件22方便地将药物随时注射进体内。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和图3,第二药物存储部3包括第二储药部件31和注射泵32;注射泵32将药物从第二储药部件31推向注射部1,患者在家或医院时可以使用第二药物存储部3来进行药物注射。请参见图1或图2,也可以在外出前利用第二药物存储部3向第一药物存储部2中存储药物,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注射部包括至少两个注射部件和基片。更具体地,各注射部件形成一端附接与基片的一侧表面的、内部有流体通道的针状构件,并且注射部件的另一端形成尖端。更进一步,由于注射部包括至少两个注射部件,通过该至少两个注射部件同时进行药物注射,能够有效地增大药物注射面积,明显改善皮肤硬结,并且有效地增强药物吸收效果,提升治疗效果。更为具体的,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注射部件可以是植入注射器,也可以使用其他的体内注射器,用于插入静脉或包含体液的体内其他部位。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注射部件11可以由二甲基硅氧烷(PDMS)或其他类似材料制成,起表面可以涂覆各种防腐蚀层,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具体的,基片可以是柔性的,以减少植入和/或佩带该检测装置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和对组织的损伤。柔性的基片通常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允许患者有更大的活动范围。用于柔性的基片的适当材料包括例如非导电塑料或聚合物的材料和其他非导电、柔性、可变形的材料。有用的塑料或聚合物材料的实例包括热塑性塑料,诸如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PET))、聚氯乙烯(PVC)、聚氨酯、聚醚、聚酰胺、聚酰亚胺,或这些热塑性塑料的共聚物,例如PETG(乙二醇修改的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进一步地,根据实际使用和设计需要,基片也可以是刚性的。采用刚性的基片可以为注射部件提供结构支持,以抗弯曲或破裂。更为具体地,可以用作基片的刚性材料的实例包括导电性差的陶瓷,例如氧化铝和二氧化硅。采用刚性的基片的另一个优点是,有助于注射部件在不需要另外插入装置的情况下被插入。
具体的,请参见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注射部1包括基片12和至少两个注射部件11,通过该至少两个注射部件11同时进行药物注射,能有效增大药物注射面积,明显改善皮肤硬结。另外,注射部1还包括设置在基片12上的药物分配通路13,当注射部件11插入病人皮肤时,药物通过药物分配通路13由储药部件流入每个注射部件11内部的流体通道,并通过每个注射部件11的尖端流入病人体内。能有效增强药物吸收效果,提升治疗效果。
进一步,请参见图1和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储药部件21或第二储药部件31与各注射部件11通过药物分配通路13连通。具体的,基片12上设置有药物入口(图中未示出),第一储药部件21或第二储药部件31上设置有药物出口(图中未示出),药物从第一储药部件21或第二储药部件31通过药物出口和药物入口进入注射部1中。
在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进行注射时,使用者将设置于基片上的注射部件插入人体表面预定的位置,从而使得每个注射部件位于静脉或包含体液的部位。更进一步,例如,注射部件的植入可以在静脉系统中进行,用于直接将药物注射到血液中。或者,可以将注射部件植入到间质组织中,用于将药物注射到间质液中。在这种情况下,注射部件的植入的位置和深度可影响注射部件的具体形状、部件和结构。
进一步地,设置于基片上的注射部件插入患者的间质组织中(0.3mm到5mm之间)。优选地,被插入到间质组织中,0.5mm到3mm,更优选0.5mm到1.5mm。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可包括插入到患者的其他部分,例如静脉或器官的注射部件。植入的深度根据要植入的目标而变。进一步,可以在基片的设置有注射部件的表面上涂覆粘性物质,从而在注射部件插入患者的表皮后,通过基片的表面上的粘性物质,将注射部件固定于患者体内,从而便于患者进行药物注射,而不需要每次注射都重新插入注射部件。相比于现有的“一根针头”式的注射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射部件插入患者体内深度更浅,对患者的刺痛感减小,也不容易留下疤痕,有效地改善了皮肤硬结。
进一步地,从皮肤面而测量插入角度(即,垂直于皮肤插入传感器应该为90°的插入角度)。插入角度通常在10°到90°、典型地在15°到60°、更经常在30°到45°的范围内。
具有这样的结构,每个注射部件的尺寸大大小于普通的注射器针头,从而在利用注射部件进行药物注射时,病人的疼痛感会大大减少,并且由于注射部件的皮肤刺入深度很小,不会导致伤口感染,也不会由于长期佩戴注射单元1而留下疤痕。
因此,具有这样的结构,病人在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时,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的疼痛感。更进一步,可选地,将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中的基片和注射部件制成使病人舒适的形状,其可允许隐藏在例如病人的衣服下面。对于病人来说,股部、腿部、上臂、肩膀或腹部是病人身体上的用于放置注射部件、以保持隐藏的比较方便的部位。然而,注射部件也可以放置在病人身体的其他部位。在这里需要说的是,本发明附图中仅仅图示了一种注射部件的具体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要,任意选择该注射部件的结构,例如,该注射部件可以是平面渗透型注射结构,或者其他任意能够实现注射目的的结构,这并不需要任何附加的创造性劳动。
此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和设计需要,对于许多注射部件来说,刚性的和柔性的基片都可以适当地使用,还可以通过例如改变基片的成分和/或厚度来连续地改变其柔性。这些都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使用和设计需要确定。
进一步,根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第一储药部件与注射部通过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一装配件可拆卸连接;第二储药部件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注射部可拆卸连接;第一装配件包括第一粘接端,和与第一粘接端相匹配的第二粘接端。当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拆卸分离注射部、第一储药部件和第二储药部件,使其可以分别进行储存,减小了非使用状态下药物自动注射系统的存储空间,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物自动注射系统体积较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给出的第一装配件可以是滑轨,和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即请参见图1和图4,注射部1上与第一药物存储部2连接处设置有滑轨,而第一药物存储部2上与注射部1连接处设置有与滑轨匹配的滑块,也可以是第一药物存储部2上与注射部1连接处设置有滑轨,而注射部1上与临时存储连接处设置有与滑轨匹配的滑块。
本实施例给出的第一装配件还可以是卡槽,和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接块,即注射部1上与第一药物存储部2连接处设置有卡槽,而第一药物存储部2上与注射部1连接处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接块,也可以是第一药物存储部2上与注射部1连接处设置有卡槽,而注射部1上与第一药物存储部2连接处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接块。
本实施例给出的第一装配件也可以是第一粘接端,和与第一粘接端相匹配的第二粘接端,即注射部1上与第一药物存储部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粘接端,而第一药物存储部2与注射部1的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一粘接端固接的第二粘接端,也可以是第一药物存储部2与注射部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粘接端,而注射部1上与第一药物存储部2的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一粘接端固接的第二粘接端。该第一粘接端和第二粘接端具体可以是橡胶粘接,也可以是磁吸式粘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装配件的具体结构未在附图中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进行第一装配件的选择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只要能实现第一储药部件21与注射部1可拆卸连接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第一药物存储部2还包括:绑带23,绑带用来将注射部1和第一药物存储部2固定在人体上。更为具体的,绑带23可以将第一药物存储部2固定在病人的手臂、肩膀、腿部、股部、腰间,甚至可以隐藏在病人的衣服下面。方便携带,也可以为患者在一些特殊场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需要理解的是,绑带23具体可以是橡胶材质,也可以是尼龙材质,还可以是其他材质;绑带23的固定方式具体可以是粘接固定,也可以是磁吸式与搭扣式固定,其皆可以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7,该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还包括:处理器33,处理器33用于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和控制器34,控制器34用于根据处理器33计算得到的总注射量对注射泵32进行控制,以将第二储药部件31中的药物按照总注射量通过第二连接管路4和药物分配通路13传送至各部件或通过第三连接管路6传送至第一储药部件21。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设定单元332与控制器34电连接,从而使用者通过设定单元332做出的各种对药物自动注射系统的设定均能够通过控制器34对其他各个单元进行控制。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33可以是REALLIGHT品牌的TT-APC-TP3001-3003型号的处理器。当然,该处理器33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计算和设定功能的处理器,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还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34可以是8051单片机。当然,该控制器34也可以是其他型号具有控制功能的单片机,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7,处理器33中包括:计算单元331,计算单元331具体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腰臀比、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单日餐前血糖监测均值以及三日内血糖变化趋势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根据计算单元331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具体的可以是根据该计算单元331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结合使用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对所需要注射的药物的总注射量进行计算。注射部1可以根据计算单元331的计算结果,针对每个患者自身的特定情况,在餐前进行精确定量的药物注射,从而对每个患者做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治疗,相比于现有的胰岛素注射装置,能够根据患者自身特点,以精确地数值进行胰岛素注射,从而避免了由于用药量不足或者用药量过多而对患者产生不适的影响。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装置,其中:处理器33根据病人的体重、腰臀比、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单日餐前血糖监测均值以及三日内血糖变化趋势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并且:
处理器3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
Figure BDA0001790234330000141
其中:
L1:计算单元计算的药物的总注射量(u);
K:注射对象的体重(Kg);
Y:注射对象的腰臀比;
X:注射对象的血液中甘油三酯(mmol/L)含量,其中:
甘油三酯含量在1.7以下时:X=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1.7且在2.5以下时:X=1.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在5以下时:X=1.2;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5且在10以下时:X=1.3;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小于5时:X=1.4;
A:注射对象的单日餐前血糖(mmol/L)均值;
a: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趋势,其中: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在初始测量值的±5%以内时:a=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在10%以内时:a=1.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1.2;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1.3;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30%且在40%以内时:a=1.4;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40ea=1.5;并且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10%以内时:a=0.9;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0.8;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0.7;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40%以内时:a=0.6。
更为具体地,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多次采样,对20个典型病人的胰岛素注射量进行了验证计算,具体数据表格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790234330000151
Figure BDA0001790234330000161
根据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计算方法,能够针对每个病人各自不同的身体情况,精确地算出病人餐前的胰岛素注射量,从而做出有个性化的治疗。更为具体地,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依据病人的体重、腰臀比、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单日餐前血糖监测均值以及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趋势,通过处理器计算胰岛素的单日餐前注射总量,并且由注射部在餐前进行注射,从而对每个病人做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治疗。
进一步地,处理器33根据病人的体重、腰臀比、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单日餐前血糖监测均值、单日餐后血糖监测均值、以及三日内血糖变化趋势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并且处理器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药物的总注射量:
Figure BDA0001790234330000162
其中:
L2:处理器计算的药物的总注射量(u);
K:注射对象的体重(Kg);
Y:注射对象的腰臀比;
X:注射对象的血液中甘油三酯(mmol/L)含量,其中:
甘油三酯含量在1.7以下时:X=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1.7且在2.5以下时:X=1.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在5以下时:X=1.2;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5且在10以下时:X=1.3;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小于5时:X=1.4;
A:注射对象的单日餐前血糖(mmol/L)均值;
a: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趋势,其中: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在初始测量值的±5%以内时:a=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在10%以内时:a=1.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1.2;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1.3;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30%且在40%以内时:a=1.4;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40%时:a=1.5;并且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10%以内时:a=0.9;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0.8;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0.7;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40%以内时:a=0.6;以及
B:注射对象的单日餐后血糖(mmol/L)均值;
b: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趋势,其中: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在初始测量值的±5%以内时:a=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在10%以内时:a=1.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1.2;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1.3;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30%且在40%以内时:a=1.4;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40%时:a=1.5;并且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10%以内时:a=0.9;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0.8;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0.7;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40%以内时:a=0.6;并且早餐前的药物注射量L21=L2×0.6;晚餐前的药物注射量L22=L2×0.4。
更为具体地,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上表1中所列出的20个典型病人的胰岛素注射量进行了验证计算,具体数据表格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1790234330000191
根据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胰岛素注射总量计算方法,能够针对每个病人各自不同的身体情况,精确地算出病人每日的胰岛素注射总量。更进一步,根据该计算得到的病人每日的胰岛素注射总量,进一步通过计算得到病人的早餐前胰岛素注射量L21,以及晚餐前的胰岛素注射量L22。更为具体地,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胰岛素注射总量计算方法,针对每日需要注射两次胰岛素的病人,早餐前的药物注射量L21=L2×0.6;晚餐前的药物注射量L22=L2×0.4。
更为具体地,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依据病人的体重、腰臀比、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单日餐前血糖监测均值、单日餐后血糖监测均值、以及三日内血糖变化趋势,通过处理器33精确地计算出每个病人的胰岛素的单日注射总量L2,并且由此得到病人的早餐前药物注射量L21和晚餐前药物注射量L22,并进一步由注射部1在早餐前和晚餐前分别进行精确地注射,从而对每个病人做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治疗。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注射部1可以根据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针对每个病人自身的特定情况,在早餐前和/或晚餐前进行精确定量的药物注射,从而对每个病人做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治疗,相比于现有的胰岛素注射装置,能够根据病人自身特点,以精确地数值进行胰岛素注射,从而避免了由于用药量不足或者用药量过多而对病人产生不适的影响。更进一步,由于注射部1包括至少两个注射部件11,通过该至少两个注射部件11同时进行药物注射,能够有效地增大药物注射面积,明显改善皮肤硬结,并且有效地增强药物吸收效果,提升治疗效果。更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射部1包括以阵列形式排列的多个注射部件11,从而能够最为有效地增大药物注射面积,改善皮肤硬结,增强药物吸收效果。
更进一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进一步包括:输入设备35,使用者可以通过输入设备35将个人信息输入药物自动注射系统。更为具体地,使用者可以通过输入设备35将自己的体重、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血糖监测数值等个人信息输入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进而计算单元331根据使用者输入的个人信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胰岛素注射总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从而获得与个人信息相对应的胰岛素注射总量,并进而通过注射部1进行注射。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输入设备35可以是普通键盘。当然,该输入设备35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信息录入功能的输入设备,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更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输入设备35与控制器34电连接,从而通过控制器34对输入设备35进行控制,同时输入设备35的各种反馈也可以通过控制器34反馈到其他各个部件。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7,处理器33还包括:设定单元332,使用者可以通过该设定单元332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药物存储部3进行设定。更为具体地,使用者可以通过设定单元332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药物存储部3进行设定,例如,通过该设定单元332对第二药物存储部3的使用状态(例如,患者的用餐时间、开关机时间等)进行设定,并且使用者还可以通过该设定单元332对该第二药物存储部3的显示方式等进行设定,以便于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使用该药物自动注射系统。
进一步,处理器33与控制器34电连接,从而使用者通过设定单元332做出的各种对第二药物存储部3的设定均能够通过控制器34对其他各个部件进行控制。
更进一步,请参见图7,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进一步包括:显示器36,显示器36用于显示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从而病人能够通过显示器36直观、即时看到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从而知道即将注射进入体内的药物总量,了解疾病治疗状态。此外,该显示器36还可以显示病人通过输入设备35输入的诸如体重、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血糖监测数值等个人信息,从而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器36可以是远大科技公司生产的QK84DPM2.3J型号的显示器。当然,该显示器36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字符显示功能的显示器,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更进一步,请参见图7,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进一步包括:储存器37,储存器对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进行储存;更为具体地,如上,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中,处理器33根据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计算,以获得针对患者个体的胰岛素注射量。进一步,通过显示器35将该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显示出来,从而患者能够通过显示器35直观、即时看到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从而知道即将注射进入体内的药物总量,了解疾病治疗状态。此外,该显示器35还可以显示患者通过输入设备35输入的诸如体重、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血糖监测数值等个人信息,从而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还包括储存器37,该储存器37对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进行储存。更为具体地,该储存器37可以设置为储存一个时间周期(例如,72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内的处理器33的多个计算结果,从而便于使用者从该储存器37中对该时间周期内的计算结果进行提取与分析,并进而获得该时间周期内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自身身体的状态变化,并进一步作出各种调整。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储存器37可以是单片机数据存储器中的00H-07H或80H-FFH单元。当然,该储存器37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储存功能的单片机中的其他单元,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更进一步,请参见图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显示器35与储存器37分别与控制器34电连接,从而通过控制器34对显示器35与储存器37进行控制,同时显示器35与储存器37的各种反馈也可以通过控制器34反馈到其他各个部件。
更进一步,请参见图7,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进一步包括:提示器38,当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提示器38向使用者发出提示;更为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中,提示器38将处理器33计算得到的胰岛素注射量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当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该提示器38向使用者发出提示。更为具体的,例如,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预先设定的阈值可以储存在控制器34或者提示器38中,如果处理器33计算得到的结果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那么提示器38向使用者发出提示,提示使用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不注射胰岛素,而通过口服药物或者例如控制饮食等方式进行体内血糖的控制。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提示器38可以是包括通过灯或者声音对使用者做出提示的部件,例如,发声部件或者发光部件。当然,该提示器38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报警提示功能的装置,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更进一步,请参见图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提示器38与控制器34电连接,从而通过控制器34对提示器38进行控制,同时提示器38的各种反馈也可以通过控制器34反馈到其他各个单元。例如,在提示器38向使用者发出提示时,控制器34根据该提示器38的反馈,控制注射部1不对患者进行注射,从而便于患者通过口服药物或者例如控制饮食等方式进行体内血糖的控制。
更进一步,请参见图7,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进一步包括:发射器39,发射器39用于发送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和/或储存器37中储存的计算结果;更为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发射器39能够通过有线(例如,数据传输线)或无线(例如,无线网络、蓝牙传输等)的方式向外发送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和/或储存器37中储存的计算结果。从而使用者能够通过例如有线/无线手持设备获得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和/或储存器37中储存的计算结果。更进一步,如果使用者的手机中安装了与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适配的应用软件(手机App),可以通过与该发射器39配对(例如,蓝牙配对、无线网络配对等),从而在手机上很容易地获取处理器33的计算结果和/或储存器37中储存的计算结果,随时掌握患者的身体状态。此外,对于医疗机构来说,也可以通过将多个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归入同一个无线网络,从而能够对多个患者的身体状态和治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能够在患者的身体状态出现异常时即时发出警告;更具体的,提示器可以是由振荡电路组成的低频信号发射器。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发射器39可以是由振荡电路构成的低频信号发生器。当然,该发射器39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信号发射功能的装置,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更具体的,请参见图1和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将注射部件11插入人体内,控制器34控制处理器33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算。具体过程是先由处理单元中的计算单元331经计算后,输出结果给设定单元332,设定单元332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阈值,将计算单元331的计算结果与设定单元332的阈值相比较,如果超出阈值范围,提示器36会发出警报。控制器34对显示器37进行控制,将计算结果显示输出,同时对储存器38进行控制,存储处理器33的处理结果。储存器38中存储的结果通过发射器可以发射到各种移动设备。第二药物存储部3根据处理器33的处理结果,控制注射泵32将第二储药部件31中的药品注射至人体内。
较佳地,请参见图7,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第二储药部件31、注射泵32、处理器33、输入设备35、显示器36、储存器37、提示器38、发射器39以及控制器34封装于同一壳体中。更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注射部所包括的储药部件以及注射泵也包括于该同一壳体中,且通过药物分配通路与注射部件11流体连通。进一步,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该壳体至少是防水的,以避免液体流入而与壳体中的元件接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形成为密封的、防水的或耐水密封,从而液体不能流入到该壳体内部,这在使用者进行诸如淋浴、洗澡或游泳这样的活动时非常有用。此外,壳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要进行任意选择,例如,该壳体可以形成为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各种形状,只要适应使用者的身体使用即可。
进一步,在这里需要说的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仅仅介绍了一种用于治疗一种疾病(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注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能够想到,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能够用于各种疾病的药物注射,例如,能够用于控制病人高血脂、高血压等药物的注射,这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任意选择,这并不需要任何附加的创造性劳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部、第一药物存储部和第二药物存储部;
所述注射部与所述第一药物存储部或所述第二药物存储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药物存储部与所述第二药物存储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药物存储部包括第一储药部件和活塞式推动件;
所述第二药物存储部包括第二储药部件和注射泵;
所述注射部包括基片和至少两个注射部件,各所述注射部件均用于注射药物;各所述注射部件形成为一端附接于所述基片的一侧表面的、内部形成有流体通道的针状构件,并且各所述注射部件的另一端形成为尖端;
所述基片还包括药物分配通路,所述第一储药部件或所述第二储药部件与各所述注射部件通过所述药物分配通路连通;
各所述注射部件插入患者的间质组织中的深度在0.3mm~5m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药部件与所述注射部通过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一装配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储药部件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所述注射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储药部件通过第三连接管路与所述第二储药部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药物存储部还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计算所述药物的总注射量;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计算得到的所述总注射量对所述注射泵进行控制,以将所述第二储药部件中的药物按照所述总注射量传送至各所述注射部件,或传送至所述第一储药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处理器根据患者的体重、腰臀比、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餐前血糖监测值以及三日内血糖变化趋势计算所述药物的总注射量;并且
所述处理器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药物的总注射量:
Figure FDA0001790234320000021
其中:
L1:所述处理器计算的所述药物的总注射量(u);
K:注射对象的体重(Kg);
Y:注射对象的腰臀比;
X:注射对象的血液中甘油三酯(mmol/L)含量,其中:
甘油三酯含量在1.7以下时:X=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1.7且在2.5以下时:X=1.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在5以下时:X=1.2;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5且在10以下时:X=1.3;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小于5时:X=1.4;
A:注射对象的单日餐前血糖(mmol/L)均值;
a: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趋势,其中: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在初始测量值的±5%以内时:a=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在10%以内时:a=1.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1.2;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1.3;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30%且在40%以内时:a=1.4;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40%时:a=1.5;并且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10%以内时:a=0.9;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0.8;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0.7;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40%以内时:a=0.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处理器根据患者的体重、腰臀比、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餐前血糖监测值、餐后血糖监测值、以及三日内血糖变化趋势计算所述药物的总注射量;并且
所述处理器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药物的总注射量:
Figure FDA0001790234320000031
其中:
L2:所述处理器计算的所述药物的总注射量(u);
K:注射对象的体重(Kg);
Y:注射对象的腰臀比;
X:注射对象的血液中甘油三酯(mmol/L)含量,其中:
甘油三酯含量在1.7以下时:X=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1.7且在2.5以下时:X=1.1;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在5以下时:X=1.2;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5且在10以下时:X=1.3;
甘油三酯含量大于2.5且小于5时:X=1.4;
A:注射对象的单日餐前血糖(mmol/L)均值;
a: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趋势,其中: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在初始测量值的±5%以内时:a=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在10%以内时:a=1.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1.2;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1.3;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30%且在40%以内时:a=1.4;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40%时:a=1.5;并且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10%以内时:a=0.9;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0.8;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0.7;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前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40%以内时:a=0.6;以及
B:注射对象的单日餐后血糖(mmol/L)均值;
b: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趋势,其中: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在初始测量值的±5%以内时:a=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在10%以内时:a=1.1;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1.2;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1.3;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30%且在40%以内时:a=1.4;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血糖最大值与血糖最小值相比上升量大于40%时:a=1.5;并且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10%以内时:a=0.9;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10%且在20%以内时:a=0.8;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大于20%且在30%以内时:a=0.7;
当注射对象的三日内餐后血糖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血糖最小值与血糖最大值相比下降量在40%以内时:a=0.6;并且
早餐前的药物注射量L21=L2×0.6;
晚餐前的药物注射量L22=L2×0.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药物存储部还包括:
输入设备,使用者可以通过所述输入设备将个人信息输入所述第二药物存储部;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使用者输入的所述个人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总注射量,并对所述第二药物存储部进行设定;
所述输入设备、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药物存储部还包括: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处理器的计算结果;和
储存器,所述储存器对所述处理器的计算结果进行储存;
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储存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药物存储部还包括:提示器,当所述处理器的计算结果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所述提示器向所述使用者发出提示;所述提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药物存储部还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的计算结果和/或所述储存器中储存的计算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药部件、所述注射泵、所述处理器、所述显示器、所述储存器、所述输入设备、所述提示器、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控制器封装于所述第二药物存储部的壳体中。
CN201811033171.9A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 Pending CN1108768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3171.9A CN110876823A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3171.9A CN110876823A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6823A true CN110876823A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27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3171.9A Pending CN110876823A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68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4937B2 (en) Flexible and conformal patch pump
WO2018201931A1 (zh) 一种分析物监测与自动给药系统
KR20220132615A (ko) 리던던트 스태거링된 포도당 센서 질병 관리 시스템
AU2014317795B2 (en) Wearable intravenous fluid delivery system
US20040116866A1 (en) Skin attach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tient infusion device
US20140155819A1 (en) Medicament Delivery Systems
CN101998840A (zh) 非侵入性的确定体液中物质浓度的方法和装置
EP2865325B1 (en) Skin-adherable cradle for infusion pump or continuous blood glucose monitor having optical indication means
CN101125086A (zh) 闭环自动控制胰岛素注射系统
WO200906043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diabetic complications
WO2018217633A1 (en) Low profile implantable medication infusion port with electronic localization, physiologic monitoring, and data transfer
CN108209942B (zh) 一种无创连续血糖测量系统
US20050075670A1 (en) Signal device with electro-muscle stimulation feature
CN209033359U (zh) 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
CN110876823A (zh) 一种药物自动注射系统
CN105611964B (zh) 静脉电刺激装置和方法
WO2018201930A1 (zh) 一种药物自动注射装置
JP7459250B2 (ja) 赤血球造血刺激因子製剤のための接続された薬物送達システム
CN110876624A (zh) 一种分析物监测与自动给药系统
Brown 21st-century diabetes: Technology leads the way
WO202226149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status of living subject and administering substances therefor
Mader et al. PaQ®, a simple 3-day basal/bolus insulin delivery device,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WO2004030727A2 (en) Fluid delivery system with electro-muscle stimulation fea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