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3990B - 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3990B
CN110873990B CN201811018511.0A CN201811018511A CN110873990B CN 110873990 B CN110873990 B CN 110873990B CN 201811018511 A CN201811018511 A CN 201811018511A CN 110873990 B CN110873990 B CN 1108739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uiding
hole
lens
lens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85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3990A (zh
Inventor
程永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eneng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neng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neng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85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39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3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3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9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03B9/06Two or more co-operating pivoted blades, e.g. iris type

Abstract

一种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尤其是手机或可携式电子产品的镜头,现在手机镜头皆为固定光圈,无法调整光圈大小,因此本发明提供合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包含板座、带动机构、连杆与转移机构,转移机构包含具有透光孔的插片,其中带动机构透过带动连杆而使插片朝镜头移动,并且以插片的透光孔来取代镜头本身的光圈,藉以达成使镜头的光圈的孔径能被改变的目的,而实现行动装置的镜头光圈能被实质切换的功能。

Description

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一种光圈切换装置,尤其是一种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其中除了镜头本身的光圈以外,透过光圈切换装置的转移,使得镜头的光圈被透光圈切换装置所取代,使得行动装置的镜头光圈具有实质切换光圈的功能。
背景技术
自智能型手机问世以来,由于智能型手机具有拍照摄录功能,因此大众已惯用手机而不是相机来拍照,而智能型手机不断推陈出新,尤其各主要手机厂商都主打最高画素、大光圈,但手机的光圈是固定光圈,而不能如一般的相机镜头能缩小或放大。
控制光圈的缩放是透过光圈马达来带动光圈叶片的移动,但由于手机的体积被要求薄型化且轻量,因此在手机里配置一颗光圈马达明显不可行,况且还有相关光学结构与零组件要配置于手机内,甚至光圈马达不仅有一定用电量,也要考虑如何散逸马达及零组件产生的热能,这些因素加总起来,就是必须增加手机内部容置及散热的空间,才能予以解决,如此却违背了智能型手机轻薄化的设计主流,因此所有智能型手机都是采用固定光圈,一来让镜头结构更精简,也可以节省空间供其他零组件配置。
除了光圈马达所占用空间大及耗电量相对大的因素之外,另一限制因素是镜头的光圈结构,如常见的虹模式光圈为例,虹模式光圈是透过光圈叶片调整光圈的大小,使用时当按下快门时,光圈自动缩放成使用者在相机介面上所设定的光圈大小;在结构上,光圈叶片是接连堆迭,虽然弧形薄金属叶片很薄,但还是具有厚度,再加上镜头本身的镜片组合,镜头恐怕突出于手机外,容易把镜头刮伤,因此光圈的调整无法实现于智能型手机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其中不使用传统的光圈叶片,且驱动机构也不使用马达,因此机构非常精简,而使整体机构得以微型化,而适合装设于越来越轻薄的行动装置中。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手段包含:一板座、一带动机构、一连杆与一转移机构,该板座设置于一镜筒之外,该镜筒于轴向方向上贯设出一透光孔道,该板座具有两板面及一环周侧面,该两板面位于该板座的前、后侧面,该环周侧面的其中一侧靠近或靠抵于该镜筒的外周面。
该带动机构、该连杆与该转移机构皆配置于一板面上,该带动机构与该转移机构皆以相对移动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的方式而活动性的设置于该板面上,其中该带动机构是位于该镜筒的左侧或右侧,该转移机构则设置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上;该带动机构与该转移机构藉该连杆而连接,其中该连杆是概以平行于该镜筒的水平轴线的方式而连接于该带动机构与该插片之间。
其中,该带动机构至少包含一滑移板及一第一SMA线,该第一SMA线的设置方式是平行于该垂直轴线,该第一SMA线的第一端固定于该滑移板,该第一SMA线的第二端系固定于该板座上。
该转移机构包含具有一透光孔的一插片,该插片相对设置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上并能沿着该垂直轴线而在该板面上移动,其中该透光孔的内径小于该透光孔道的内径;当该第一SMA线受热而缩短时,该滑移板则先被该第一SMA线所带动,从而依序带动该连杆与该插片移动,而使该插片往该镜筒的方向移动,并且移动至该透光孔与该透光孔道为相互对应的位置,此时该镜筒的进光量是由该透光孔的孔径所决定。
透过上述技术手段,藉以达成使镜头的光圈的孔径能被改变的目的,而实现行动装置的镜头光圈能被实质切换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板座的一部分更形成出一缺口,该缺口的轮廓对应于该镜筒的外轮廓,该镜筒的一部分容设于该缺口中,该镜筒并能直接靠合于该缺口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板座上更配置有一第一固定端子,该第一固定端子设置于该板座的一侧并与该滑移板相隔一距离,该第一SMA线的第二端则固定于该第一固定端子上而非固定于该板座,并且该第一固定端子需固定于该板座的远离于该镜筒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板座上更突设有一轴杆,而该连杆的两端为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具有一轴孔,该滑移板更具有一导引长孔与一接合口,该导引长孔是设置于该滑移板的下半部并对应于该轴孔,该轴杆从该导引长孔与该轴孔穿出,而使该第一端枢接于该轴杆上,其中该导引长孔的相对应的两长边侧恒接触该轴杆,该导引长孔的长边侧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为相同方向;该滑移板的一长边侧的部分弯折成一折边,该折边上设置出一开口而形成该接合口,该第一端系卡接于该接合口之中。
此外,更包含一接地端子及一弹性件,该接地端子设置于该板面上,该滑移板具有两开口,该两开口设置于相对于该滑移板的移动方向上并为相邻设置,该接地端子从一开口穿出,另一开口纵向跨设出一跨杆,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该接地端子与该跨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连杆的第二端具有一套孔,该第二端与该插片之间更设置一导引载板,该导引载板以面向该板面的一面与该插片连结成一体,该导引载板的面向该板面的反面则突设一凸杆,该第二端以该套孔套接于该凸杆;此外,更包含一导引墙,该导引墙系直立设置于该板座上,该导引墙的面向该导引载板的一侧面为一导引平面,该导引平面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为平行关系,该导引载板的一端侧靠抵一导引平面,其中该导引墙具磁性而能磁吸该导引载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该导引墙的顶端及底端更分别设置一上定位档块与一下定位档块,该上定位档块与该下定位档块皆具有磁性,该上定位档块、该下定位档块分别与该导引墙构成T型或L型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另一带动机构,该另一带动机构包含一第二SMA线与该第二固定端子,该第二固定端子是设置于该板座的相对于该第一固定端子的一侧,该第二SMA线的第一端固定于该滑移板,该第一SMA线的第二端固定于该第二固定端子,当该第二SMA线因受热作动时,该第二SMA线间接带动该插片退出于该镜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镜筒的筒壁的靠近该板座的一侧开设一插口,该插口径向连通于该透光孔道,当该第一SMA线因通电受热而变形时,该插片是通过该插口而进入于或退出于该镜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板座与镜筒的组合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板座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带动机构配置于板座上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转移机构配置于板座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插片被转移于镜筒内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杆连接于滑移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滑移板的最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连杆连接于转移机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接地端子、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设置于板座上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镜筒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的最佳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示及附图标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阅图1,本发明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100配合一镜筒1设置,本发明的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100主要包含一板座3、一带动机构5、一连杆6与转移机构,该镜筒1为中空筒状,该板座3设置于一镜筒1之外,该镜筒1于轴向方向上贯设出一透光孔道11。
该板座3具有两板面3a、3b(板面3b参图10)及一环周侧面3c(参图2),该两板面3a、3b位于该板座3的前、后侧面,该环周侧面3c的其中一侧系靠近或靠抵于该镜筒1的外周面。
较佳的,该板座3是薄型板体,也就是板体的厚度明显小于板面的长度、宽度,或明显小于该镜筒的轴向长度。
参阅图2,本发明板座与镜筒的组合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该板座3的端角或其中一部分形成出一缺口31,该缺口31的设置是能让该镜筒1的下半部能容设于该缺口31中,藉此减少手持式装置内部空间的占用率;如果该缺口31的轮廓配合镜筒1的外侧面的轮廓而对应设置成弯弧状,镜筒1的外侧面则能直靠合于该缺口31上,使镜筒1与缺口31之间能相互靠抵贴合,如此更能减少手持式装置内部空间的占用率,且彼此之间能相互依靠固定,并且镜筒1与转移机构之间的距离也较短,有助于转移机构更快速的转移至预定位置。
虽然图1的板体概呈L型,但是其他出如U型的板体或具有缺口的板体也同样达成降少空间占用率的目的。
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板座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当该镜筒1有一段的外径是较大或较小时,该缺口31的至少其中一部分也相对应形成具有段差的一阶梯状构造,因此当镜筒1靠合于该缺口31时,镜筒1的外径较小的部分也能被阶梯状构造所支持。
如图1所示,该带动机构5、该连杆6与转移机构皆配置于板座3的板面3a(前侧面)上,该带动机构5与该转移机构系以能沿着于该镜筒1的垂直轴线Y活动的方式而活动性的设置于该板座3的板面3a上,并藉该连杆6而连接,换言之,该连杆6为连动地连接于该带动机构5与该转移机构之间;较佳的,该连杆6是概以平行于该镜筒1的水平轴线X的方式而连接于该带动机构5与该转移机构之间;其中该带动机构5是位于该镜筒1的左侧或右侧,该转移机构则是设置于该镜筒1的垂直轴线Y上。
如图1所示,该转移机构与该带动机构5设于板座3的左右侧,该转移机构则设置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Y上,其中该板座3的左半部是全部位于该镜筒1之下,因此该连杆6的左半段部分与该转移机构是设置于该板座3的左半部上及该镜筒1的下方,该带动机构5的整体则是设置于该板座3的右半部与该镜筒1的右侧,带动机构5的上、下半部分别对应到镜筒1与该转移机构;原则上带动机构5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只要带动机构5在移动时不会干涉到镜筒1的设置方式即可。
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到的板座的左半部或右半部并非是限定板座的其中一半,只是用于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采用的用语,因此板座如果左半部的面积大于(小于)右半座的面积,也是视为本发明的左半部与右半部。
其中该带动机构5至少包含一滑移板51及一第一SMA线53,该第一SMA线53的设置方式是平行于该垂直轴线Y,较佳的,第一SMA线53保持于张紧(拉紧/拉撑/张紧固持)的状态。
原则上,第一SMA线53的第一端(顶端)固定于滑移板51上,第一SMA线53的第二端(底端)则固定于板座3上,如果要使滑移板51朝远离于镜筒1的方向移动,SMA线53的第二端则设置于板座3的远离于镜筒1的一侧,如果要使滑移板51朝靠近于镜筒1的方向移动,SMA线53的第二端设置于板座3的远离于镜筒1的一侧的相对侧,SMA线53的第二端可与滑移板相距一适当距离。
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带动机构配置于板座上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板座3上更配置有一第一固定端子55,依上文所述的第一SMA线53的设置原则,第一固定端子55亦固定于板座3的最远离于镜筒1的一侧,SMA线53的第二端则可固定于第一固定端子55上而不固定于板座3上。
第一SMA线是由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所制成的线材,能够记忆原有形状的智能材料;因此当对第一SMA线加热时,比如当本发明是装设于行动装置时,可以让SMA线连接于行动装置的内建电源或任何电源,当对第一SMA线53通电加热,该第一SMA线53的长度缩短而带动滑移板51移动。
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转移机构配置于板座上的示意图,该转移机构包含具有一透光孔71的一插片7,该插片7相对设置于该镜筒1的垂直轴线Y上,并能沿着该垂直轴线Y移动而在该板面3a上移动,其中该透光孔71的内径应小于该透光孔道11的内径,该透光孔71的垂直轴线可与透光孔道11的垂直轴线重迭:其中,插片7的一部分能恒位于镜筒1内。
请参图4,该板座3的对应于该插片7的区域更设置成轨槽32,该插片7的两侧并贴靠于轨槽32的两相对的内侧壁面,因此插片7移动时能沿着轨槽32的两相对的内侧壁面移动。
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插片位于镜筒内的示意图,当该第一SMA线53受热而缩短时,该滑移板51则先被该第一SMA线53所带动,从而依序带动该连杆6与该插片7移动,而使该插片7往该镜筒1的方向移动,并且移动至该透光孔71与该透光孔道11为相互对应的位置,此时该镜筒1的进光量是由透光孔71的孔径所决定;在该第一SMA线53受热而缩短之前,该镜筒1的进光量是由该透光孔道11的孔径所决定。
该带动机构5与该转移机构所受到的驱动方式不同,该带动机构5是直接被第一SMA线53带动,该转移机构则是被该带动机构5与连杆6所带动。具体而言,当滑移板51被第一SMA线53带动后,连杆6与滑移板51连接的一端则被带动,此时连杆6的另一端也会被带动,其中连杆6的两端的移动方向是刚好相反,因此与连杆6另一端连结的插片7得以靠近于镜筒(远离于)镜筒。
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连杆连接于滑移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连杆6连结于该滑移板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板座3更突设一轴杆65,该连杆6的靠近滑移板51的一端为第一端61;其中,该第一端61是位在该滑移板51的上方,该第一端61具有一轴孔611;该滑移板51更具有一导引长孔511与一接合口513,该导引长孔511是设置于该滑移板51的下半部并对应于该轴孔,该轴杆65是从该导引长孔511与该轴孔611穿出,而使该第一端枢接于该轴杆上;其中该导引长孔511的相对应的两长边侧恒接触该轴杆65,该导引长孔511的长边侧与该镜筒1的垂直轴线Y为相同方向。
较佳的,轴杆65是T型螺杆或T型螺丝,轴杆65的自由端并能锁接螺帽(图未示),以避免该连杆6的第一端61脱落于轴杆65。
形成该接合口513的一实施例为,将该滑移板51的一长边侧的部分弯折成一折边,并在该折边开设出一开口而形成该接合口513,如图7所示,接合口513是设置于滑移板51的下半部的右侧边;较佳的,该接合口513与该轴孔611是水平对应于彼此,该第一端61系卡接于该接合口513之中,也就是该第一端61顶侧与底端分别靠抵该于接合口513内侧壁面。
藉此,该连杆6的第一端61得以枢接于该板座3上,同时又卡合于该滑移板51上,因此当该滑移板51移动时,该连杆6的第一端61就会随该滑移板51一起移动,同时带动该第二端63(参图8)移动,而且透过该导引长孔511的设置,使该滑移板51移动时能达为更为线性的运动;较佳的,该连杆6的第一端61的外轮廓概呈圆弧状。
参阅图8,图8为本发明滑移板的最佳实施例示意图,该板面3a上更突设有一定向杆35,该滑移板51更具有一定向长孔515,该定向长孔515是设置于该滑移板51的上半部,该定向杆35从该定向长孔515穿出,其中该定向长孔515的相对应的两长边侧恒接触该定向杆35,该定向长孔515的长边侧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Y为相同方向,较佳的,该定向长孔515与导引长孔511是相互对齐;定向长孔515与定向杆35的配置正如同上述导引长孔511与该轴杆65的配合,藉使该滑移板51移动时能达成更为线性的线性运动。
此外,更包含一接地端子37及一弹性件52,该接地端子37设置于该板面3a上,该弹性件52则设置于该滑移板51上;该滑移板51具有两开口517、518,该两开口517、518设置于相对于该滑移板51的移动方向上并为上下相邻设置;较佳的,两开口517、518设置于导引长孔511与定向长孔515之间,更佳的是,两开口517、518与导引长孔511是与定向长孔151是相互对齐。
该接地端子37从一开口518穿出,另一开口517纵向跨设出一跨杆5171并呈弯弧状,该弹性件5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该接地端子37与该跨杆5171,因此第一(第二)SMA线、滑移板与接地端子彼此之间为实质接触;其中,该弹性件52原则上由多个转折部构成的弹性构件、弹簧构件或具有弹性的构件。
该弹性件52的一实施例可以是,该弹性件52的两端部为弯折部,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2的两端部是各呈U型的弯折部,弹性件52的中间段也概呈U型,弹性件52的外观形状似波浪状。
较佳的,该接地端子37的顶侧更形成一绕线部371,以供该U型的弯折部绕设(参阅第12图);藉此,该弹性件52以U型的弯折部抵接于跨杆5171及绕接于接地端子37。
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连杆连接于转移机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连杆6连结于转移机构的一较佳实施例为,该连杆6的第二端63具有一套孔631,该第二端63与该插片7之间更设置一导引载板73,该导引载板73以面向该板面3a的一面与该插片7连结成一体,该导引载板73的面向该板面3a的反面则突设一凸杆731;该连杆6的第二端63以该套孔631套接于该凸杆731,而与该导引载板73构成连接关系。
凸杆731的自由端可再锁接螺帽(图未示),以避免连杆6的第二端63脱落于凸杆731。
此外,更包含一导引墙8,该导引墙8直立设置于该板座3上且与该插片7平行,该导引墙8的面向该导引载板73的一侧面为导引平面81,该导引平面81与该镜筒1的垂直轴线Y为平行对应关系,该导引载板73的一端侧靠抵于一导引平面81,较佳的,该导引墙8具磁性而能磁吸该导引载板73;较佳的,该导引载板73的靠抵该导引墙8的一侧被弯折成一立部733,该导引载板73以该立部733贴靠该导引墙8。
透过将该导引载板的设置于连杆与插片之间,因此连杆是直接带动导引载板移动而不是带动厚度很薄的插片7,藉以避免厚度较薄的插片7变形或破损,且藉导引载板的立部与导引平面的面靠面的接触来有效提升导引效果。
其中,该导引墙8的中间段的底侧部分为一镂空部83,该镂空部83的开设是使该板面3a(对应于导引墙8的中间段的部分)露出,而让该连杆6的第二端63能处于该导引墙8的该镂空部83中,因此当该连杆6的第二端63被带动时,该连杆6的第二端63能在该导引墙8的下方来回移动。
此外,由于该凸杆731也设置于该导引载板73的靠近导引墙8的一侧,因此该立部733的中间处形成一断开部,该凸杆731则设置于该断开部中;该立部733的形成是增加导引载板73与导引墙8的接触面积,因此当导引载板73沿着导引墙8移动时,能稳定的移动。
甚至如图9所示,该导引墙8也可由具磁性的两独立的构件所组成,其中,该两构件的共同面向该导引墙的一面为平面且为共平面。
此外,在该导引墙8的顶端及底端更分别设置上定位档块85与下定位档块87;较佳的上定位档块85与下定位档块87皆具有磁性;该上定位档块85、该下定位档块87分别与该导引墙8构成T型或L型结构,也就是上定位档块85与下定位档块887是垂直设置于该导引墙8且为相互对应设置;当导引载板73靠抵于上定位档块85时,导引载板73则被上定位档块85磁吸住,也会受到导引墙8一直提供的磁吸力,此时就算停止对第一SMA线53通电,导引载板73仍会稳定被上定位档块85磁吸住,而保持于固定位置且不任意移动。
请再参图8所示,本发明更包含另一带动机构,该另一带动机构与带动机构5所使用的构件相同,其中另一带动机构包含一第二SMA线57与第二固定端子59,该第二SMA线57及该第二固定端子59的设置原则与前文所述的第一SMA线与第一固定端子相同,只是第二固定端子是设置于第一固定端子的相对侧(参阅图10),以使该第二SMA线因受热作动时,第二SMA线59能间接带动插片7,以使插片7退出于镜筒1。
参阅图10,图10为本发明接地端子、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设置于板座上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0所示,接地端子37的底部也穿过该板座3的后侧面(板面3b),其顶部穿出于板面3a,如此该接地端子37与地线(接地线)构成电性连接时会在板座3没有设置构件的一面上,因此容易进行电性连接作业;同理,为便于与电源正负极构成连接,第一固定端子55与第二固定端子59的一端部也穿出于该板座的后侧面(板面3b),此外第一固定端子55与第二固定端子59的中间部则穿过板座3,而另一端部则从板座环周侧面3c。
参阅图11,图11为本发明镜筒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该镜筒1的筒壁的靠近该板座3的一侧开设一插口13,该插口13径向连通于该透光孔道11并正对应该插片7,当第一SMA线53因通电受热而变形时,该插片7是通过该插口13而进入于或退出于该镜筒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二)SMA线与该滑移板与该第一(第二)固定端子的透过压接方式而连接成一体,以滑移板而言,将滑移板的一部份对折压合以固定该第一(二)SMA线的一端;除了压接固定方式外,也能以热熔接、焊接、黏合方式或其他固定方式来连接该第一(二)SMA线。
参阅图12,图12为本发明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的最佳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2所示,同时设置一带动机构与另一带动机构,因此能迅速的带动插片的透光孔对应于或脱离于镜头的透光孔道;而滑移板结构则是相同于图8的滑移板的最佳实施例,因此滑移板能保持线性移动;此外配合板座上的轨槽,也能使插片能保持线性移动;再者,导引载板与导引墙之间还藉由磁性相吸,更有助插片能保持稳定且流畅的移动。
由于本发明的技术内并未见于已公开的刊物、期刊、杂志、媒体、展览场,因而具有新颖性,且能突破目前的技术瓶颈而具体实施,确实具有进步性。此外,本发明能解决习用技术的问题,改善整体使用效率,而能达到具产业利用性的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发明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发明意图保护的范畴。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
1 镜筒
11 透光孔道
Y 垂直轴线
X 水平轴线
13 插口
3 板座
3a、3b 板面
3c 环周侧面
31 缺口
311 阶梯状结构
65 轴杆
33 导杆
35 定向杆
32 轨槽
37 接地端子
52 弹性件
371 卡缝
5 带动机构
51 滑移板
53 第一SMA线
55 第一固定端子
511 导引长孔
513 接合口
515 定向长孔
517、518 开口
5171 跨杆
57 第二SMA线
59 第二固定端子
6 连杆
61 第一端
611 轴孔
63 第二端
631 套孔
7 插片
71 透光孔
73 导引载板
731 凸杆
733 立部
8 导引墙
81 导引平面
83 镂空部
85、87 定位档块

Claims (9)

1.一种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板座、一带动机构、一连杆与一切换机构,该板座设置于一镜筒之外,该镜筒为中空筒状,该镜筒于轴向方向上贯设出一透光孔道,该板座具有两板面及一环周侧面,该两板面位于该板座的前、后侧面,该环周侧面的其中一侧靠近或靠抵于该镜筒的外周面;该带动机构、该连杆与该切换机构皆配置于一板面上,该带动机构与该切换机构皆以相对移动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的方式而活动性的设置于该板面上,其中该带动机构是位于该镜筒的左侧或右侧,该切换机构则位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上;该带动机构与该切换机构藉该连杆而连接;其中,该带动机构至少包含一滑移板及一第一SMA线,该第一SMA线的设置方式是平行于该垂直轴线,该第一SMA线的第一端固定于该滑移板,该第一SMA线的第二端固定于该板座上;以及
该切换机构包含具有一透光孔的一插片,该插片相对设置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上并能沿着该垂直轴线而在该板面上移动,其中该透光孔的内径小于该透光孔道的内径,其中该连杆是概以平行于该镜筒的水平轴线的方式而连接于该带动机构与该插片之间;
当该第一SMA线受热而缩短时,该滑移板则先被该第一SMA线所带动,从而依序带动该连杆与该插片移动,而使该插片往该镜筒的方向移动,并且移动至该透光孔与该透光孔道对应的位置;
该板座上更突设有一轴杆,而该连杆的两端为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具有一轴孔,该滑移板更具有一导引长孔与一接合口,该导引长孔是设置于该滑移板的下半部并对应于该轴孔,该轴杆从该导引长孔与该轴孔穿出,而使该第一端枢接于该轴杆上,其中该导引长孔的相对应的两长边侧恒接触该轴杆,该导引长孔的长边侧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为相同方向;该滑移板的一长边侧弯折成一折边,该折边上设置出一开口而形成该接合口,该第一端卡接于该接合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座的一部分更形成出一缺口,该缺口的轮廓对应于该镜筒的外轮廓,该镜筒的部分位于该缺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座上更配置有一第一固定端子,该第一固定端子设置于该板座的一侧并与该滑移板相隔一距离,该第一SMA线的第二端则固定于该板座的上的该第一固定端子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面上更突设有一定向杆,该滑移板更具有一定向长孔,该定向长孔是设置于该滑移板的上半部,该定向杆从该定向长孔穿出,其中该定向长孔的相对应的两长边侧恒接触该定向杆,该定向长孔的长边侧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为相同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接地端子及一弹性件,该滑移板具有两开口,该两开口设置于相对于该滑移板的移动方向上并为相邻设置,该接地端子从一开口穿出另一开口纵向跨设出一跨杆,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该接地端子与该跨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的第二端具有一套孔,该第二端与该插片之间更设置一导引载板,该导引载板以面向该板面的一面与该插片连结,该导引载板的面向该板面的反面则突设一凸杆,该第二端以该套孔套接于该凸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墙直立设置于该板座上,该导引墙的面向该导引载板的一面为一导引平面,该导引平面与该镜筒的垂直轴线为平行关系,该导引载板的一端侧靠抵一导引平面,其中该导引墙具磁性而能磁吸该导引载板;该导引载板的靠抵该导引墙的一侧被弯折成一立部,该导引载板以该立部贴靠该导引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墙的中间段的底侧部分为一镂空部,该连杆的第二端并位于该导引墙的该镂空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镜筒的筒壁的靠近该板座的一侧开设一插口,该插口径向连通于该透光孔道,该插口供该插片通过而进入于该镜筒。
CN201811018511.0A 2018-09-03 2018-09-03 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 Active CN1108739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8511.0A CN110873990B (zh) 2018-09-03 2018-09-03 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8511.0A CN110873990B (zh) 2018-09-03 2018-09-03 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990A CN110873990A (zh) 2020-03-10
CN110873990B true CN110873990B (zh) 2021-08-13

Family

ID=6971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8511.0A Active CN110873990B (zh) 2018-09-03 2018-09-03 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399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4091A (en) * 1987-10-08 1989-11-28 Nippon Seimits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xposure control device in a camera
JP2005128450A (ja) * 2003-10-27 2005-05-19 Kyocera Corp 絞り機構および該絞り機構を用いたカメラ
JP2006078666A (ja) * 2004-09-08 2006-03-23 Fujinon Corp レンズ装置
CN101673032A (zh) * 2008-09-12 2010-03-1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投影显示器
CN103871778A (zh) * 2014-03-27 2014-06-18 福州大学 一种记忆合金在过载脱扣器上的应用
WO2018025471A1 (ja) * 2016-08-01 2018-02-0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羽根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5045B2 (en) * 2001-10-01 2005-09-20 Minolta Co., Ltd. Driv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4091A (en) * 1987-10-08 1989-11-28 Nippon Seimits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xposure control device in a camera
JP2005128450A (ja) * 2003-10-27 2005-05-19 Kyocera Corp 絞り機構および該絞り機構を用いたカメラ
JP2006078666A (ja) * 2004-09-08 2006-03-23 Fujinon Corp レンズ装置
CN101673032A (zh) * 2008-09-12 2010-03-1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投影显示器
CN103871778A (zh) * 2014-03-27 2014-06-18 福州大学 一种记忆合金在过载脱扣器上的应用
WO2018025471A1 (ja) * 2016-08-01 2018-02-0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羽根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990A (zh) 202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62238B1 (ko) 구동 수단을 구비한 렌즈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초점 조절 장치
JP4771061B2 (ja) 駆動機構
KR101044219B1 (ko) 렌즈 구동 모듈
US9599836B2 (en) Compact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JP4932630B2 (ja) 撮影レンズの切り替え装置
US7574125B2 (en) Two-stage lens driving device
KR20110028049A (ko) 렌즈 구동 모듈
CN110554547A (zh) 叶片驱动装置、照相机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US20080175578A1 (e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suppressing response time of lens focusing structure
CN109387993B (zh) 具光圈可变功能的行动装置
TW201908847A (zh) 具光圈可變功能之行動裝置
JP5574728B2 (ja) 撮像装置
TW201044047A (en) Lens driving device
TWI566026B (zh) 致動器及具有該致動器的相機模組
KR20110007951A (ko) 구동 장치
US20070154208A1 (en) Light-filtering module for an image-capturing device
CN110873990B (zh) 配合行动装置的镜头使用的光圈切换装置
KR100748243B1 (ko) 렌즈 이송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카메라 모듈
TWI714882B (zh) 配合行動裝置之鏡頭使用之光圈切換裝置
CN111435188A (zh) 具有可变光圈装置的行动装置镜头总成
CN103176260B (zh) 驱动装置
JP2006350019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7609956B2 (en) Compact camera module
CN214380984U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US10983307B2 (en) Aperture switching device for use with a lens of a mobil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5

Address after: Taoyuan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TDK TAIWAN Corp.

Address before: 1, floor 11, No. 89, Tongde 6th Street, Taoyuan District, Taoyuan City

Patentee before: Zeneng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