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3943A - 光学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3943A
CN110873943A CN201811009853.6A CN201811009853A CN110873943A CN 110873943 A CN110873943 A CN 110873943A CN 201811009853 A CN201811009853 A CN 201811009853A CN 110873943 A CN110873943 A CN 110873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element
optical imaging
focal length
refra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098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3943B (zh
Inventor
曾建雄
廖家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l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098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3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3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3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视场角的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沿着一光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包括有:一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与该第二透镜胶合并形成具有负屈折力的复合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与该第四透镜胶合并形成具有正屈折力的复合透镜;一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一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以及一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高成像质量与小尺寸的优点。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成像系统的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具有低畸变、良好成像质量的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具有摄影功能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光学系统的需求日渐提高。一般光学系统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Sensor)两种,且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光学系统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此外,随着无人机与无人驾驶自动车的蓬勃发展,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ADAS)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各种镜头搭配传感器来收集环境信息,以保障驾驶人行车安全。此外,车用镜头随着外在应用环境温度变化,镜头质量对于温度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对成像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好的成像镜头一般具备低畸变(distortion)、高分辨率(resolution)等优点。且在实际应用方面,还须考虑小尺寸与成本的问题,因此,在种种限制条件下设计出具备良好成像质量的镜头,为设计者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具有良好成像质量与低畸变的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沿着一光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包括有:一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与该第二透镜胶合并形成一第一复合透镜,该第一复合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与该第四透镜胶合并形成一第二复合透镜,该第二复合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一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一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以及一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着一光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包括有: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一第七透镜;以及一第八透镜;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68<f/f1<0.97;0.28<f/f7<0.48;0.21<f/(f1+f2+f3+f4+f5+f6+f7+f8)<0.29;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该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该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该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该第六透镜的焦距,f7为该第七透镜的焦距,f8为该第八透镜的焦距。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上述设计,可实现具有良好成像质量与低畸变的光学成像镜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2A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Function,MTF)图。
图2B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场曲图。
图2C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图。
图3为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4A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Function,MTF)图。
图4B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场曲图。
图4C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图。
图5为本发明一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6A为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Function,MTF)图。
图6B为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场曲图。
图6C为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图。
图7为本发明一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8A为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Function,MTF)图。
图8B为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场曲图。
图8C为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 光学成像镜头;
L1 第一透镜;
L2 第二透镜;
L3 第三透镜;
L4 第四透镜;
L5 第五透镜;
L6 第六透镜;
L7 第七透镜;
L8 第八透镜;
L9 红外线滤光片;
L10 保护玻璃;
ST 光圈;
Im 成像面;
Z 光轴;
S1,S3,S5,S7,S9,S11,S13,S15 物侧面;
S2,S4,S6,S8,S10,S12,S14,S16 像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其沿着一光轴Z从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包括有:一第一透镜L1、一第二透镜L2、一第三透镜L3、一第四透镜L4、一第五透镜L5、一第六透镜L6、一第七透镜L7、以及一第八透镜L8。
该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1为凸面,其像侧面S2可设计为平面或凹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该像侧面S2设计为凹面。
该第二透镜L2与该第三透镜L3胶合并形成一第一复合透镜,可有助于有效改善镜头的色差以及控制像差产生,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透镜L2与该第三透镜L3的胶合面可设计为平面或朝向该像侧凸起的凸面。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复合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3为凸面,其像侧面S4为凸面,该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为凹面,并与该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胶合,其像侧面S6为凹面,该第二透镜L2与该第三透镜L3的胶合面为朝向该像侧凸起的凸面。另外,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与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可设计为平面,而使得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胶合后,其胶合面为平面。
该第四透镜L4与该第五透镜L5胶合并形成一第二复合透镜,可有助于有效改善镜头的色差以及控制像差产生,且优选地,该第二复合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7为凹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四透镜L4为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7与像侧面S8均为凹面。该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S10为凸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五透镜L5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9为凸面并与该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胶合,而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的胶合面为朝该物侧凸起的凸面。
该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六透镜L6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1与像侧面S12均为凸面。
该第七透镜L7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其像侧面S14可设计为平面或凹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七透镜L7为弯月形透镜,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
该第八透镜L8具有负屈折力,该第八透镜L8可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平凹透镜、双凹透镜或是弯月形透镜,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八透镜L8为弯月形透镜,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凸面。
另外,该光学成像镜头100还可进一步包括有:一光圈ST、一红外线滤光片L9、以及一保护玻璃L10。该光圈ST设置于该第三透镜L3与该第四透镜L4之间;该红外线滤光片L9设置于该第八透镜L8与该保护玻璃L10之间,优选地,该红外线滤光片L9以玻璃材质制成;该保护玻璃L10设置于该红外线滤光片L9与成像面Im之间。
其中,为使得本发明的光学成像镜头100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较高的成像质量,该光学成像镜头100还满足以下条件:
(1)0.68<f/f1<0.97;
(2)0.28<f/f7<0.48;
(3)-0.5<f/f23<-0.81;
(4)0.21<f/(f1+f2+f3+f4+f5+f6+f7+f8)<0.29;
(5)Vd2≥60;
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100的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L2的焦距;f3为该第三透镜L3的焦距;f4为该第四透镜L4的焦距;f5为该第五透镜L5的焦距;f6为该第六透镜L6的焦距;f7为该第七透镜L7的焦距;f8为该第八透镜L8的焦距;f23为该第一复合透镜的焦距;Vd2为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另外,较佳者,该光学成像镜头100的全视场角介于27度至40度之间。
下表一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的数据,包括有:光学成像镜头100的焦距f(或称有效焦距)、光圈值Fno、视角FOV、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各表面与下一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各透镜的折射率Nd以及各透镜的阿贝系数Vd,其中,焦距、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为mm。
表一
Figure BDA0001784516860000051
Figure BDA0001784516860000061
通过上述表一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的焦距f=20.97mm,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21.7mm,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18.55mm,第三透镜L3的焦距f3=-8.92mm,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20mm,第五透镜L5的焦距f5=14.59mm,第六透镜L6的焦距f6=21.95mm,第七透镜L7的焦距f7=63.8mm,第八透镜L8的焦距f8=-15.47mm,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胶合后的第一复合透镜的焦距f23=-26mm,第二透镜L2的阿贝系数Vd2=60.5。通过上述内容可得出,f/(f1+f2+f3+f4+f5+f6+f7+f8)约为0.2179,Vd2=60.5,f/f7约为0.3286,f/f23约为-0.8065,f/f1约为0.9663,满足前述第(1)至(5)点所设定的条件。
请配合图2A至图2C所示可见,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0可有效地提升成像质量以及降低畸变。
请参照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200,其沿着一光轴Z从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包括有:一第一透镜L1、一第二透镜L2、一第三透镜L3、一第四透镜L4、一第五透镜L5、一第六透镜L6、一第七透镜L7、以及一第八透镜L8。
该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1为凸面,其像侧面S2为平面。
该第二透镜L2与该第三透镜L3胶合并形成一第一复合透镜,可有助于有效改善镜头的色差以及控制像差产生,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复合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3为凸面,其像侧面S4为凸面,该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为凹面,并与该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胶合,其像侧面S6为凹面,该第二透镜L2与该第三透镜L3的胶合面为朝向该像侧凸起的凸面。
该第四透镜L4与该第五透镜L5胶合并形成一第二复合透镜,可有助于有效改善镜头的色差以及控制像差产生,且优选地,该第二复合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7为凹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四透镜L4为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7与像侧面S8均为凹面。该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S10为凸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五透镜L5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9为凸面并与该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胶合,而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的胶合面为朝该物侧凸起的凸面。
该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六透镜L6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1与像侧面S12均为凸面。
该第七透镜L7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其像侧面S14可设计为平面或凹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七透镜L7为弯月形透镜,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
该第八透镜L8具有负屈折力,该第八透镜L8可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平凹透镜、双凹透镜或是弯月形透镜,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八透镜L8为弯月形透镜,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凸面。
另外,该光学成像镜头200还可进一步包括有一光圈ST、一红外线滤光片L9以及一保护玻璃L10。该光圈ST设置于该第三透镜L3与该第四透镜L4之间;该红外线滤光片L9设置于该第八透镜L8与该保护玻璃L10之间,较佳者,该红外线滤光片L9以玻璃材质制成;该保护玻璃L10设置于该红外线滤光片L9与成像面Im之间。
其中,为使得本发明的光学成像镜头200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较高的成像质量,该光学成像镜头200还满足以下条件:
(1)0.68<f/f1<0.97;
(2)0.28<f/f7<0.48;
(3)-0.5<f/f23<-0.81;
(4)0.21<f/(f1+f2+f3+f4+f5+f6+f7+f8)<0.29;
(5)Vd2≥60;
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200的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L2的焦距;f3为该第三透镜L3的焦距;f4为该第四透镜L4的焦距;f5为该第五透镜L5的焦距;f6为该第六透镜L6的焦距;f7为该第七透镜L7的焦距;f8为该第八透镜L8的焦距;f23为该第一复合透镜的焦距;Vd2为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另外,较佳者,该光学成像镜头200的全视场角介于27度至40度之间。
下表二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200的数据,包括有:光学成像镜头200的焦距f、光圈值Fno、视角FOV、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各表面与下一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各透镜的折射率Nd以及各透镜的阿贝系数Vd,其中,焦距、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为mm。
表二
Figure BDA0001784516860000081
通过上述表二可知,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200的焦距f=18.2mm,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19.26mm,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18.23mm,第三透镜L3的焦距f3=-8.95mm,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27.3mm,第五透镜L5的焦距f5=18.19mm,第六透镜L6的焦距f6=25.23mm,第七透镜L7的焦距f7=66.07mm,第八透镜L8的焦距f8=-29.98mm,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胶合后的第一复合透镜的焦距f23=-26.43mm,第二透镜L2的阿贝系数Vd2=63.3。通过上述内容可得出,f/(f1+f2+f3+f4+f5+f6+f7+f8)约为0.2253,Vd2=63.3,f/f7约为0.2754,f/f23约为-0.6886,f/f1约为0.9449,满足前述第(1)至(5)点所设定的条件。
请配合图4A至图4C所示可见,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200可有效地提升成像质量以及降低畸变。
请参照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300,其沿着一光轴Z从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包括有:一第一透镜L1、一第二透镜L2、一第三透镜L3、一第四透镜L4、一第五透镜L5、一第六透镜L6、一第七透镜L7、以及一第八透镜L8。
该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1为凸面,其像侧面S2为凹面。
该第二透镜L2与该第三透镜L3胶合并形成一第一复合透镜,可有助于有效改善镜头的色差以及控制像差产生,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复合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3为凸面,其像侧面S4为凸面,该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为凹面,并与该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胶合,其像侧面S6为凹面,该第二透镜L2与该第三透镜L3的胶合面为朝向该像侧凸起的凸面。
该第四透镜L4与该第五透镜L5胶合并形成一第二复合透镜,可有助于有效改善镜头的色差以及控制像差产生,且优选地,该第二复合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7为凹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四透镜L4为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7与像侧面S8均为凹面。该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S10为凸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五透镜L5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9为凸面并与该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胶合,而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的胶合面为朝该物侧凸起的凸面。
该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六透镜L6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1与像侧面S12均为凸面。
该第七透镜L7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其像侧面S14为平面。
该第八透镜L8具有负屈折力,该第八透镜L8可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平凹透镜、双凹透镜或是弯月形透镜,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八透镜L8为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
另外,该光学成像镜头300还可进一步包括有一光圈ST、一红外线滤光片L9以及一保护玻璃L10。该光圈ST设置于该第三透镜L3与该第四透镜L4之间;该红外线滤光片L9设置于该第八透镜L8与该保护玻璃L10之间,优选地,该红外线滤光片L9以玻璃材质制成;该保护玻璃L10设置于该红外线滤光片L9与成像面Im之间。
其中,为使得本发明的光学成像镜头300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较高的成像质量,该光学成像镜头300还满足以下条件:
(1)0.68<f/f1<0.97;
(2)0.28<f/f7<0.48;
(3)-0.5<f/f23<-0.81;
(4)0.21<f/(f1+f2+f3+f4+f5+f6+f7+f8)<0.29;
(5)Vd2≥60:
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300的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L2的焦距;f3为该第三透镜L3的焦距;f4为该第四透镜L4的焦距;f5为该第五透镜L5的焦距;f6为该第六透镜L6的焦距;f7为该第七透镜L7的焦距;f8为该第八透镜L8的焦距;f23为该第一复合透镜的焦距;Vd2为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另外,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300的全视场角介于27度至40度之间。
下表三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300的数据,包括有:光学成像镜头300的焦距f、光圈值Fno、视角FOV、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各表面与下一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各透镜的折射率Nd以及各透镜的阿贝系数Vd,其中,焦距、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为mm。
表三
Figure BDA0001784516860000111
通过上述表三可知,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300的焦距f=16.43mm,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18.79mm,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15.94mm,第三透镜L3的焦距f3=-7.69mm,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15.65mm,第五透镜L5的焦距f5=14.58mm,第六透镜L6的焦距f6=14.79mm,第七透镜L7的焦距f7=35mm,第八透镜L8的焦距f8=-18.36mm,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胶合后的第一复合透镜的焦距f23=-21.23mm,第二透镜L2的阿贝系数Vd2=63.3。通过上述内容可得出,f/(fl+f2+f3+f4+f5+f6+f7+f8)约为0.2862,Vd2=63.3,f/f7约为0.4694,f/f23约为-0.7739,f/f1约为0.8744,满足前述第(1)至(5)点所设定的条件。
请配合图6A至图6C所示可见,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300可有效地提升成像质量以及降低畸变。
请参图7所示,为本发明一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400,其沿着一光轴Z从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包括有:一第一透镜L1、一第二透镜L2、一第三透镜L3、一第四透镜L4、一第五透镜L5、一第六透镜L6、一第七透镜L7、以及一第八透镜L8。
该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1为凸面,其像侧面S2为凹面。
该第二透镜L2与该第三透镜L3胶合并形成一第一复合透镜,可有助于有效改善镜头的色差以及控制像差产生,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复合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3为凸面,其像侧面S4为凸面,该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5为凹面,并与该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胶合,其像侧面S6为凹面,该第二透镜L2与该第三透镜L3的胶合面为朝向该像侧凸起的凸面。
该第四透镜L4与该第五透镜L5胶合并形成一第二复合透镜,可有助于有效改善镜头的色差以及控制像差产生,且优选地,该第二复合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S7为凹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四透镜L4为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7与像侧面S8均为凹面。该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S10为凸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五透镜L5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9为凸面并与该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胶合,而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的胶合面为朝该物侧凸起的凸面。
该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六透镜L6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1与像侧面S12均为凸面。
该第七透镜L7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其像侧面S14为凹面。
该第八透镜L8具有负屈折力,该第八透镜L8可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平凹透镜、双凹透镜或是弯月形透镜,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八透镜L8为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15为凹面,像侧面S16为凹面。另外,在一实施例中,该第八透镜L8可设计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平凹透镜,而不以上述说明为限。
另外,该光学成像镜头400还可进一步包括有:一光圈ST、一红外线滤光片L9、以及一保护玻璃L10。该光圈ST设置于该第三透镜L3与该第四透镜L4之间;该红外线滤光片L9设置于该第八透镜L8与该保护玻璃L10之间,较佳者,该红外线滤光片L9以玻璃材质制成;该保护玻璃L10设置于该红外线滤光片L9与成像面Im之间。
其中,为使得本发明的光学成像镜头400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较高的成像质量,该光学成像镜头400还满足以下条件:
(1)0.68<f/f1<0.97;
(2)0.28<f/f7<0.48;
(3)-0.5<f/f23<-0.81;
(4)0.21<f/(f1+f2+f3+f4+f5+f6+f7+f8)<0.29;
(5)Vd2≥60;
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400的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L2的焦距;f3为该第三透镜L3的焦距;f4为该第四透镜L4的焦距;f5为该第五透镜L5的焦距;f6为该第六透镜L6的焦距;f7为该第七透镜L7的焦距;f8为该第八透镜L8的焦距;f23为该第一复合透镜的焦距;Vd2为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另外,优选地,该光学成像镜头400的全视场角介于27度至40度之间。
下表四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400的数据,包括有:光学成像镜头400的焦距f、光圈值Fno、视角FOV、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各表面与下一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各透镜的折射率Nd以及各透镜的阿贝系数Vd,其中,焦距、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为mm。
表四
Figure BDA0001784516860000131
Figure BDA0001784516860000141
通过上述表四可知,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400的焦距f=14.48mm,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21.32mm,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18.19mm,第三透镜L3的焦距f3=-9.12mm,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19.56mm,第五透镜L5的焦距f5=14.71mm,第六透镜L6的焦距f6=18.62mm,第七透镜L7的焦距f7=30.48mm,第八透镜L8的焦距f8=-23.1mm,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胶合后的第一复合透镜的焦距f23=-28.61mm,第二透镜L2的阿贝系数Vd2=60。通过上述内容可得出,f/(f1+f2+f3+f4+f5+f6+f7+f8)约为0.2809,Vd2=60,f/f7约为0.4750,f/f23约为-0.5061,f/f1约为0.6791,满足前述第(1)至(5)点所设定的条件。
请配合图8A至图8C所示可见,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400可有效地提升成像质量以及降低畸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需注意的是,上述表格所列的数据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照本发明后,对其参数或设定做适当的改动,仍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内。举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做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着一光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包括有:
一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二透镜;
一第三透镜,与该第二透镜胶合并形成一第一复合透镜,该第一复合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一第四透镜;
一第五透镜,与该第四透镜胶合并形成一第二复合透镜,该第二复合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以及
一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68<f/f1<0.97,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28<f/f7<0.48,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7为该第七透镜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5<f/f23<-0.81,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23为该第一复合透镜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21<f/(f1+f2+f3+f4+f5+f6+f7+f8)<0.29,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该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该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该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该第六透镜的焦距,f7为该第七透镜的焦距,f8为该第八透镜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Vd2≥60,其中,Vd2为该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
1、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2、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且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3、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且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4、该第六透镜为双凸透镜;
5、该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6、该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介于27度至40度之间。
1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着一光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包括有:
一第一透镜;
一第二透镜;
一第三透镜;
一第四透镜;
一第五透镜;
一第六透镜;
一第七透镜;以及
一第八透镜;
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68<f/f1<0.97;0.28<f/f7<0.48;0.21<f/(f1+f2+f3+f4+f5+f6+f7+f8)<0.29;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该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该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该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该第六透镜的焦距,f7为该第七透镜的焦距,f8为该第八透镜的焦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第三透镜与该第二透镜胶合并形成一第一复合透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5<f/f23<-0.81,其中,f23为该第一复合透镜的焦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四透镜胶合并形成一第二复合透镜。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Vd2≥60,其中,Vd2为该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
1、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2、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且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3、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且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4、该第六透镜为双凸透镜;
5、该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6、该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全视场角介于27度至40度之间。
CN201811009853.6A 2018-08-31 2018-08-31 光学成像镜头 Active CN110873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9853.6A CN110873943B (zh) 2018-08-31 2018-08-31 光学成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9853.6A CN110873943B (zh) 2018-08-31 2018-08-31 光学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943A true CN110873943A (zh) 2020-03-10
CN110873943B CN110873943B (zh) 2022-04-12

Family

ID=69715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09853.6A Active CN110873943B (zh) 2018-08-31 2018-08-31 光学成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394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372A (zh) * 2020-10-30 2021-01-15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30375A (zh) * 2020-10-30 2021-01-15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394484A (zh) * 2020-12-01 2021-02-23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6k超高清相机的光学系统
WO2022088361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诚瑞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TWI771038B (zh) * 2021-06-04 2022-07-11 佳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
CN114942513A (zh) * 2022-05-06 2022-08-26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f25mm高分辨率低畸变半组移动工业镜头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5588A1 (en) * 2000-06-20 2002-02-07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system
CN103558677A (zh) * 2013-11-11 2014-02-05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无热化监控镜头
CN103917908A (zh) * 2011-11-09 2014-07-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JP2014178522A (ja) * 2013-03-15 2014-09-25 Ricoh Co Ltd 撮像光学系、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CN104991329A (zh) * 2015-05-22 2015-10-21 福建浩蓝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3d扫描系统的高分辨率投影镜头
CN107153263A (zh) * 2017-06-30 2017-09-12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辨率大靶面机器视觉镜头
CN207380323U (zh) * 2017-09-27 2018-05-18 南阳南方智能光电有限公司 短焦高清投射镜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5588A1 (en) * 2000-06-20 2002-02-07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system
CN103917908A (zh) * 2011-11-09 2014-07-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JP2014178522A (ja) * 2013-03-15 2014-09-25 Ricoh Co Ltd 撮像光学系、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CN103558677A (zh) * 2013-11-11 2014-02-05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无热化监控镜头
CN104991329A (zh) * 2015-05-22 2015-10-21 福建浩蓝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3d扫描系统的高分辨率投影镜头
CN107153263A (zh) * 2017-06-30 2017-09-12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辨率大靶面机器视觉镜头
CN207380323U (zh) * 2017-09-27 2018-05-18 南阳南方智能光电有限公司 短焦高清投射镜头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372A (zh) * 2020-10-30 2021-01-15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30375A (zh) * 2020-10-30 2021-01-15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30375B (zh) * 2020-10-30 2021-10-01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30372B (zh) * 2020-10-30 2021-10-01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WO2022088361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诚瑞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WO2022088252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诚瑞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394484A (zh) * 2020-12-01 2021-02-23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6k超高清相机的光学系统
TWI771038B (zh) * 2021-06-04 2022-07-11 佳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
EP4099074A1 (en) * 2021-06-04 2022-12-07 Calin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CN114942513A (zh) * 2022-05-06 2022-08-26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f25mm高分辨率低畸变半组移动工业镜头
CN114942513B (zh) * 2022-05-06 2023-08-11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f25mm高分辨率低畸变半组移动工业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943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3943B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66848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12394477B (zh) 摄像镜头
ES2804711T3 (es) Sistema de lentes fotográficas y aparato fotográfico que tiene el mismo
CN113156611B (zh) 光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12305711B (zh) 摄像镜头
TW201947273A (zh) 廣角鏡頭
JP5224455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76425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13281886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3109929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02087405A (zh) 变焦镜头和包括所述变焦镜头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13960773A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203773139U (zh) 成像透镜和包括成像透镜的成像装置
CN108319004B (zh) 高像素超广角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CN109324385B (zh) 光学镜头
CN113156621B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09324384B (zh) 光学镜头
CN214586199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6027516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6500750A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202309585A (zh) 光學成像鏡頭
EP4099074A1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TWI788961B (zh) 光學成像鏡頭
JP7438431B1 (ja) 光学結像レン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