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11C - 在可移动的终端设备中双向记录语音信息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可移动的终端设备中双向记录语音信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11C
CN1108711C CN97119988A CN97119988A CN1108711C CN 1108711 C CN1108711 C CN 1108711C CN 97119988 A CN97119988 A CN 97119988A CN 97119988 A CN97119988 A CN 97119988A CN 1108711 C CN1108711 C CN 11087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messaging
voice
data rate
value
variabl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9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3701A (zh
Inventor
金大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3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1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4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subscribers;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
    • H04M1/65Recording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a message from the calling party
    • H04M1/656Recording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a message from the calling party f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可移动终端设备中的语音信息双向记录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在可移动终端设备之间形成对话通路以传送/接收语音信息;在预定时间段对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的可变的数据速率采用加权值的办法完成均衡,以此来计算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的可变数据速率的频率;通过采用计算的频率来记录语音信息。

Description

在可移动的终端设备中双向记录语音信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码分多址(CDMA)的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移动终端设备中语音信息的双向记录方法,在通信期间在形成了对话通道的状态下,它通过应用频率速率,加权值及语音数据的均衡操作可与任意随机伙伴进行对话。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移动通信系统或语音信息存储系统中,为了在传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传输语音信息,已经实现了一种应用脉冲编码调制方法的语音信息存储方法,它能存储发送与接收端的的所有的语音信息。该方法借助于量化语音信息的方法,可存储对话通路上传送的所有信息,包括由于周围环境因素而产生的噪声,对话通道上的串音,或者是通信系统内部的噪音,及包括传送/接收端之间的真实语音信息。
语音信息存储方法的一个实例是一种自适应差分脉冲代码调制方法,其中语音信息是作为脉冲代码调制数据来记录的。由于ADPCM方法需要占用很大的存储器空间,因而,不可能期望得到高效率的语音数据记录。在通信期间应用ADPCM方式的语音信息记录方法,可于存储器中记录短的语音信号的PCM格式信息。
因此,由于用于常规移动终端设备中的语音信息记录方法受着存储器的限制,该存储器是根据语音信息的传送/接收信息量的数据大小来决定的,而出现了一个问题,即为不能获得高效率的语音信息的记录。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设备中语音信息的双向记录方法,它能基本上消除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陷所引起的一个或更多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中语音信息的双向记录方法,它通过应用语音合成算法量化所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利用压缩的语音信息,及检测所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的主对话通道,对根据每一语音信息而变化的可变数据速率进行提取,因而记录该被检测的语音信息。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这个及其它的目的,移动终端设备中语音信息的双向记录方法包括步骤:在可移动终端设备之间形成对话通路之后传送/接收语音信息;通过对在对话通路中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量化产生被压缩的语音;用产生的语音信息确定一可变数据率;将不包含语音信息的可变数据率中的部分排除掉;通过使用可变数据率的频率计算可变数据率的加权值,并用与语音信息相应的可变数据率和该加权值来执行均衡操作以确定均衡值;根据所述均衡值为当前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选择一条主对话通路;和通过该主对话通路记录压缩后的语音信息。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对主对话通道指定一个高的加权值,而对于其它的对话通道给定一个低的加权值,结果,即使在一个相对最短的时间周期(大约20m秒)中,也亦能确定一当前的主对话通道。
可以理解,上述一般的描述以及下面详细的描述均可以作为示范性和解释性的说明,并打算提供所要求的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可移动终端设备中的语音信息双向记录方法;
图2是解释图1的均衡步骤的详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实例示于附图。
根据本发明的语音信息双向记录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通过在进行语音通信的状态中采用语音合成算法来提取语音速率和语音数据;通过采用语音信息的可变数据速率和可变数据速率的频率来确定当前主对话目标。在此情况下,在确定当前主对话目标中,借助于语音合成算法产生所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作为恒定的语音速率,在均衡步骤(计算加权值和根据语音数据速率的指定时间的步骤)中,采用加权值来计算该恒定的语音速率。在此时,在均衡步骤之后,根据可变的数据速率将传送/接收语音信息确定为主对话目标。
在根据本发明的可移动终端设备中的语音信息双向记录方法中,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在可移动终端设备和语音信息记录步进输入之间形成对话通路。然后,在步骤S11,采用语音合成算法来处理语音信息以对此进行量化。在此时,在采用CDMA的可移动终端设备中,来实施编码激励线性预测(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ve)(CELP)方法。因为按CELP方法可容易地压缩语音信息,与PCM方法相比,CELP方法可以减少压缩后信息量。
在执行语音合成算法之后,在步骤S12,可以计算根据语音信息量化结果的可变数据速率和语音信息。
在步骤S12,根据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的当前语音信息计算可变数据速率之后,在步骤13,利用所述的可变数据速率计算预定时间段上所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的频率。
然后,在步骤S14,决定可变数据速率的加权值可通过使用所述可变数据速率的频率计算,且进行在预定时间段上传送/接收语音信息的均衡操作。亦即,通过使用可变数据速率确定的加权值所计算的值被转化为百分数。
通过使用以百分数计的转换值,在步骤S15,可确定预定时间段内的主对话通路的传送/接收语音记录通路,而在步骤S16,记录已确定的对话通路的语音信息。
本发明可移动终端设备中语音信息双向记录方法的操作和效果的解释通过参考图2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在步骤S24,传送/接收语音信息的可变数据速率的每一频率的加权值如表1被确定。
表1
可变数据率 14400/9600bps  7200/4800bps  3600/2400bps  1800/1200bps
 加  权  值(100%) 65%  25%  10%  0%
这些加权值被任意确定,如果可变数据速率为14400/9600bps,指定为最高加权值。更具体地,在高的可变数据率的情况下,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包含语音信息,但如果在较低的可变数据率的情况下,则不包含语音信息。所以,在最低可变数据率1800/1200bps中的加权值被设定为0%。换句话说,如果加权值为0%,则设置形成对话通路的静音状态。此后,在步骤S25,语音信息存储状态启动于一移动通信系统或语音信息存储系统中。然后,在步骤S26,在每个指定的时段如几十毫秒内,通过使用语音合成算法,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被量化,并且计算语音信息的可变数据率。此步骤使用了CDMA模式中的CELP方法。对基本的初始可变值进行初始化步骤。换言之,在步骤S27,计算在预定时段内传送/接收语音信息后的接收端语音记录标志、传送端语音记录标志和可变数据率的频率,设定记录时间,并在初始状态逝去时比较设定时间后的均衡值,藉此初始化预定时间段内的主传送/接收语音通路计数。
然后,在步骤S28,在每一个预定时间段上;在各个发送/接收语音通路之中执行语音合成法;根据量化的语音信息,由语音信息的可变数据率来增大计数值。换句话说,发送/接收计数值由被发送/接收的语音信息的各个发送/接收语音通道的可变数据率来增大。在步骤S28,各个可变数据率分别为14400/9600bps,7200/4800bos,5600/2400bps和1800/1200bps。总的来说,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计数值依据可变数据率而增加,但是在其他的通信系统之中,该计数值取决于其他型式的数据率。
在执行完步骤S27和S28之后,在步骤S29,当告知在当前发送/接收到的语音信息中的当前主语音通道的接收端语音记录标志为真时,在步骤30则记录下接收端的语音信息,但是在步骤S29处,若接收侧语音记录标志消失,在步骤S31则记录传送端的语音信息。
在初始通信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没有检测到当前主语音通道,一个初始语音记录标志使传送端语音记录标志初始化为“真”,然后,就在步骤S32处确定是否过去了数百毫秒,若没有过去,则重复步骤S28和S29。然而,若是过去了数百秒,在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之中在各个确定时刻的可变数据率被计算出来,从而增大了传送/接收端语音通道的计数值。
在步骤S33,执行一个均衡步骤,利用传送/接收语音通道的可变速率计数值和在初始化步骤S24中设定的加权值,把计数值转换为传送/接收语音通道的百分数。在步骤S34处,把计算的均衡结果与在数百毫秒期间的发送/接收语音信息进行比较。然后,在步骤S35,确定作为步骤S34比较结果的接收到的语音信息Rx的均衡结果是否大于传送出的语音信息Tx的均衡结果。
在步骤S36和S37处,在传送/接收语音信息之中的较大均衡值的主语音通道计数值增加了。
在另一方面,在确定的时间段里确定一个当前主语音通路,在确定时间段内重复执行步骤S32到S38,其原因是防止语音通路在一个最短的时间段内改变。为此目的,在步骤S38,初始化处于初始阶段的传送/接收可变数据率计数值。
然后,在步骤S39,确定是否过去了一确定的时间段(数百毫秒),若时间过去了,在步骤S40处,把主传送/接收语音通道计数值在该时间点作比较。根据步骤S40的比较结果,确定主传送语音通道计数Tx-cnt或者主接收语音通道计数Rx-cnt。就主传送语音通道计数Tx-cnt而言,接收端语音记录标志显示为“真”;就主接收语音通道计数Rx-cnt来说,在步骤S42,传送端语音记录标志显示为“真”。
上述步骤重复进行,以在存储器记录根据预定时间段内主对话通路的连续传送/接收语音信息。最后,在完成步骤S41和S42后,在步骤S43,可由用户完成语音信息的记录操作。
与前述明显不同,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的语音信息双向记录方法可使用移动通信系统或语音信息存储系统计算语音信息的可变数据率,藉此确定主传送/接收对话通路,从而在通信过程中的语音信息能有效地被存储,且大量的语音信息可记录在很小的存储器上。
此外,本发明移动终端设备的语音信息双向记录方法通过使用特定时段内的频率,根据语音合成算法的可变数据率确定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的对话主题,排除对话主题中的非语音间歇,以使语音信息能有效地记录,并且确保提供移动通信系统。
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中语音信息双向记录方法进行不同的变换和改进。因此,本发明应包括所有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同物所函盖的各种变换和改进。

Claims (11)

1.一种在可移动终端设备中的语音信息双向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可移动终端设备之间形成对话通路之后传送/接收语音信息;
通过对在对话通路中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量化产生被压缩的语音;
用产生的语音信息确定一可变数据率;
将不包含语音信息的可变数据率中的部分排除掉;
通过使用可变数据率的频率计算可变数据率的加权值,并用与语音信息相应的可变数据率和该加权值来执行均衡操作以确定均衡值;
根据所述均衡值为当前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选择一条主对话通路;和
通过该主对话通路记录压缩后的语音信息。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信息是在码分多址可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接收的。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均衡操作步骤中对预定时间段上对所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合成算法来量化语音信息,并计算每个语音信息的可变数据率。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操作步骤中在执行语音合成算法后初始化一主接收语音信息计数器、一主传送语音信息计数器和传送/接收可变数据率计数器,并产生一接收端记录标志和一传送端记录标志。
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衡操作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在语音信息的可变数据率的计数值由主传送/接收对话通路的每一可变数据率增加时识别一个语音记录标志。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定时间段未过去时重复语音信息记录步骤,同时用每一可变数据率来使计数值增加。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语音信息记录步骤在预定时间段过去后用每个频率的加权值和计数值进行均衡操作。
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均衡步骤将主接收语音信息的均衡值与主传送语音信息的均衡值比较,从而为传送/接收的语音信息均衡值中较大的均衡值增加主对话通路计数值,并在预定时间段内重复。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均衡步骤中初始化频率的计数值,并当一设置时间段过去时,比较主传送对话通路计数值和接收对话通路计数值,如果接收值不大于传送值则确定一主传送对话通路;而如果接收值大于传送值则确定一主接收对话通路。
10.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设置时间段未过去时重复所述均衡步骤。
11.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步骤在主传送对话通路情况下将接收端语音信息记录标志显示为“真”,而当主接收对话通路情况下将传送端语音信息记录标志显示为“真”。
CN97119988A 1996-10-30 1997-10-30 在可移动的终端设备中双向记录语音信息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87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19960049940A KR100189636B1 (ko) 1996-10-30 1996-10-30 씨디엠에이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양방향 녹음방법
KR49940/1996 1996-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701A CN1183701A (zh) 1998-06-03
CN1108711C true CN1108711C (zh) 2003-05-14

Family

ID=19479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99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8711C (zh) 1996-10-30 1997-10-30 在可移动的终端设备中双向记录语音信息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144655A (zh)
KR (1) KR100189636B1 (zh)
CN (1) CN110871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4618A (en) * 1998-08-06 2000-01-11 Dsp Software Engineering, Inc. LPAS speech coder using vector quantized, multi-codebook, multi-tap pitch predictor and optimized ternary source excitation codebook deriv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4532A (en) * 1994-02-16 1998-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 for performing rapid speech compression in a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US6014618A (en) * 1998-08-06 2000-01-11 Dsp Software Engineering, Inc. LPAS speech coder using vector quantized, multi-codebook, multi-tap pitch predictor and optimized ternary source excitation codebook deriv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189636B1 (ko) 1999-06-01
CN1183701A (zh) 1998-06-03
US6144655A (en) 2000-11-07
KR19980030501A (ko) 1998-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8722B (zh) 用于音频信号的改进的语音/噪音分类的复合信号激活探测
JP5089772B2 (ja) 音声活動を検出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1048119B (zh) 通话音频混音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72036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peech activity in distributed voice recognition systems
CN1306472C (zh) 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中用于发送语音活动的系统和方法
CN1125430C (zh) 基于波形的周期性检测器
US80504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udio signals
JP3878482B2 (ja) 音声検出装置および音声検出方法
CN104067341A (zh) 在存在背景噪声的情况下的语音活动检测
RU97114804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поиска в справочнике кодов для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звукового сигнала и система сотовой связи
CN105190746A (zh) 用于检测目标关键词的方法和设备
WO200908843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suppressing echo in packet networks
US20090222264A1 (en) Sub-band codec with native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CN101421780A (zh) 音频编码和解码中的激励处理
CN1124589C (zh) 码激励线性预测(celp)编码器中搜索激励代码簿的方法和装置
US20040181400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articles incorporating a fast algebraic codebook search technique
CN102714034A (zh) 信号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265065A (zh) 一种构建语音检测模型的方法及语音端点检测系统
CN101641735A (zh) 估计通信系统中的噪声电平的方法
CN1447963A (zh) 语音编码中噪音鲁棒分类方法
EP0529556B1 (en) Vector-quatizing device
CN109309763B (zh) 一种基于声纹的外呼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WO20010953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distributed speech recognition
CN1108711C (zh) 在可移动的终端设备中双向记录语音信息方法
CN1748244B (zh) 用于分布式语音识别的音高量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