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6053A - 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6053A
CN110866053A CN201910985170.2A CN201910985170A CN110866053A CN 110866053 A CN110866053 A CN 110866053A CN 201910985170 A CN201910985170 A CN 201910985170A CN 110866053 A CN110866053 A CN 110866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time point
cache
data
access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51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仁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851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60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66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60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06F16/24552Database cach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用户访问请求中的时间戳信息,其中,时间戳信息为用户发出访问请求的时间点;判断时间戳信息是否在缓存数据库的当前缓存数据的时间期限内;当时间戳信息不在时间期限内时,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端以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将当前缓存数据返回给用户。本申请中当前缓存数据的时间期限过期后,在重新从业务服务器获取数据过程中,若服务器出现问题,则将过期的数据返回给用户,而不是返回空值或者异常提醒,还会根据服务器的稳定状况来自动动态调节缓存数据的时间期限,以此提高用户体验度。

Description

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缓存技术进行数据读取,一般是将从数据库中获取到的数据存放在缓存中,并设置缓存过期的物理时间。请求到达时,如果缓存中有需要的数据则返回缓存的数据,如果缓存中没有数据(没有缓存过数据或缓存数据已过期),则访问源数据库。
由于缓存过期的物理时间设置的比较短,则缓存中存储的冷数据比较容易过期,而缓存中的数据过期后即访问源数据库,从而造成冷数据缓存无效或低效的状况以及大量的、高频率的访问源数据库的操作,进而给源数据库带来了极大的访问压力,数据读取的请求量越大,数据库的访问压力越大,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源数据库的正常访问,进而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另外,访问源数据库如果出错,当次请求的响应就会失败报错,返回空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公开一种根据与业务服务器的稳定状况自动调节缓存数据的时间期限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确保提供给用户的数据是最新的缓存数据,提高用户的客户体验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访问请求中的时间戳信息,其中,所述时间戳信息为用户发出访问请求的时间点;
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缓存数据库的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为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第一起始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缓存数据的存储时间点,第一终止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
当所述时间戳信息不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并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端以获取最新缓存数据;
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当前缓存数据返回给用户。
优选的,所述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缓存数据库的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访问请求的访问类别;
根据所述访问类别在缓存数据库中匹配所映射的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以得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
优选的,所述当所述时间戳信息不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端以获取最新缓存数据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缓存数据库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时间戳信息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
将所述源数据访问请求发送至所述业务服务器端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获取最新缓存数据;
当将所述最新缓存数据存储于所述缓存数据库后,根据第一计算规则更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优选的,所述根据第一计算规则更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最新缓存数据存储于所述缓存数据库中时的时间戳信息作为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将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与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更新后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优选的,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还包括:
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获取对应的异常代号信息,其中,所述异常代号信息为根据异常情况的种类所制定的编码信息;
根据所述异常代号信息匹配所述有效预设时间期限的第二计算规则;
根据所述第二计算规则,将异常解除后获取的最新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其中,所述第二有效时间期限为第二起始时间点和第二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第二起始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缓存数据的存储时间点,第二终止时间点为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和第二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计算规则,将异常解除后获取的最新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异常代号信息获取该异常代号信息所映射的第二时间阈值;
将在异常解除后获取的最新缓存数据的时间戳信息作为第二起始时间点,将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第一时间阈值和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终止时间点,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和所述第二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则为所述第二有效时间期限。
优选的,对所述第二时间阈值设置有生效时限,当所述第二时间阈值的运行时间达到所述生效时限时,所述第二时间阈值的数值变为0。
另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执行获取用户访问请求中的时间戳信息,其中,所述时间戳信息为用户发出访问请求的时间点;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缓存数据库的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为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第一起始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缓存数据的存储时间点,第一终止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当所述时间戳信息不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并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端以获取最新缓存数据;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当前缓存数据返回给用户。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类别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执行获取所述用户访问请求的访问类别;
匹配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访问类别在缓存数据库中匹配所映射的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以得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
可选的,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源数据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缓存数据库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时间戳信息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
身份验证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将所述源数据访问请求发送至所述业务服务器端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获取最新缓存数据;
第一更新模块:被配置当成功获取所述最新缓存数据并存储于所述缓存数据库后,更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可选的,所述第一更新模块还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将所述最新缓存数据存储于所述缓存数据库中时的时间戳信息作为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将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与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更新后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可选的,还包括:
异常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获取对应的异常代号信息,其中,所述异常代号信息为根据异常情况的种类所制定的编码信息;
规则匹配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异常代号信息在异常匹配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
第二更新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
可选的,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包括:
时长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将在异常解除后获取的最新缓存数据的时间戳信息作为第二起始时间点;
第二计算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第一时间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其中,将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第一时间阈值和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终止时间点,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和所述第二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则为所述第二有效时间期限。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公开的所述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公开的所述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公开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当前缓存数据的时间期限过期后,在重新从业务服务器获取数据过程中,若服务器出现问题,则将过期的数据返回给用户,而不是返回空值或者异常提醒,以此提高用户体验度,且同时,还会根据服务器的稳定状况来自动动态调节缓存数据的时间期限,以及时从业务服务器中获取实时的缓存数据,尽量确保提供给用户的数据是最新的缓存数据,提高用户的客户体验度。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比对时间戳信息是否在当前缓存数据的时间期限内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源数据访问请求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异常解除之后的内容设置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更新第二有效时间期限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装置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计算机设备基本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执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具体的,请参阅图1,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包括:
S1000、获取用户访问请求中的时间戳信息,其中,所述时间戳信息为用户发出访问请求的时间点;
用户访问请求为用户向本地服务器发送的获取相关信息的请求,用户发送请求的同时会有一个时间点,该时间点则为用户访问时的时间戳信息。除此之外,用户访问请求中还可进一步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访问链接地址等信息。
S2000、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缓存数据库的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为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第一起始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缓存数据的存储时间点,第一终止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
缓存数据库为本地服务器中存储当前缓存数据的存储区域,缓存数据相当于暂存的数据,当接收到业务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数据后,会发生替换,一般情况下,会设置数据更新时间,即每隔一定时间段,业务服务器会反馈最新的数据给本地服务器中的缓存数据库以更新缓存数据,在更新缓存数据的同时,会对这个缓存数据设置一个时间期限,即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当获取的时间戳信息在这个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则可直接将缓存数据库中当前的缓存数据返回给用户,通过此方式,来避免每次接收到用户的访问请求时,就与业务服务器建立通信获取数据,通过直接从缓存数据库中返回用户所需的数据,来提高用户获取数据的速度,使用户体验更流畅,更快速。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对当前缓存数据设置时间期限,当时间戳信息在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则直接反馈当前缓存数据,当不在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则从业务服务器中获取最新的数据,通过此方法,确保当前缓存数据的即时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所述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是通过第一计算规则计算得到,具体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缓存数据存储于所述缓存数据库中时的时间戳信息作为第一起始时间点,将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一终止时间点,第一起始时间点与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对于每一个最新的缓存数据,都有一个标准的第一时间阈值,例如5分钟,20分钟或者1个小时,这个第一时间阈值可通过业务服务器上数据更新的频率来设定,当业务服务器上更新时间较长时,例如1小时更新一次,此处的第一时间阈值则可设置较长时间,可设置成50分钟,当业务服务器上更新时间较短时,例如30秒更新一次,则此处的第一时间阈值可设置成20秒。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阈值的设置可通过人工设置,在系统中由人工根据所业务服务器的更新频率设置,或者通过自动设置,例如在某一时间段内自动监测业务服务器更新的频率,按照某一预设条件来设置该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时间阈值。其中,该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比所监测的业务服务器的更新速度要快10%,或者鼻所监测的业务服务器的更新速度快5秒等。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缓存数据库的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的方法包括:
S2100、获取所述用户访问请求的访问类别;
S2200、根据所述访问类别在缓存数据库中匹配所映射的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以得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S2300、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访问请求中还包访问的类别,例如,访问请求的访问类别为新闻资讯信息、个人账户信息、网页访问数据量等,不同的类别,可能更新的频率会不一样,如上述公开的几种访问类别,网页访问数据量相当与实时的数据信息,数据更新最快,而新闻资讯信息的数据更新速度可以每小时的频率更新,个人账户信息的更新频率最慢,可能几个工作日或者几个月都未发生变化,因此可根据不同类别分别设置不同的预设时间期限,将网页访问数据量类型的第一时间阈值设置较小的数,例如2秒,或者直接为0秒,而新闻资讯信息类别的第一时间阈值设置成10分钟,个人账户信息的类别的第一时间阈值设置成一周。
由于各个类别的第一时间阈值不同,因此对应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也不一样,在一实施例中,将访问类别与第一有效时间期限进行一一映射存储在缓存数据库中。当获取了用户访问请求后,则通过识别访问类别,在缓存数据库中匹配所映射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将所匹配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与获取的时间戳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具体的,举例说明,缓存数据的第一起始时间点为上午6点,个人账户信息对应第一时间阈值为3小时,则第一终止时间为上午9点,则第一有效时间期限为上午6点至上午9点,假设当前的时间戳信息为上午8点,则当前时间戳信息在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若当前的时间戳信息为上午10点,则当前时间戳信息不在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而对于新闻资讯类对应的第一时间阈值为10分钟,当缓存数据的第一起始时间点为上午6点时,第一终止时间为上午6点10时,第一有效时间期限为上午6点至上午6点10分,若当前的时间戳信息为6点05分时,则当前的时间戳信息在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
S3000、当所述时间戳信息不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并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端以获取最新缓存数据;
当用户访问请求中的时间戳信息不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时,则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并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端以获取最新的缓存数据,其中源数据访问请求中应当包括当前本地服务器的身份信息以及连接地址,以及访问的类别和具体的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当所述时间戳信息不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端以获取最新缓存数据的方法包括:
S3100、根据所述缓存数据库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时间戳信息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
S3200、将所述源数据访问请求发送至所述业务服务器端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获取最新缓存数据;
S3300、当成功获取所述最新缓存数据并存储于所述缓存数据库后,更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当所述时间戳信息不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则表示当前的时间点超过了缓存数据库中缓存数据的最长存储时间,当前缓存的数据很有可能不是最新的数据了,为了确保用户能查看到最新的数据,因此需要向与本地服务器通信的业务服务器请求获取最新数据。
在请求获取最新数据时,需要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源数据访问请求包括所述缓存数据库的身份信息以及当前的时间戳信息,每一个缓存数据库都有自己对应的身份信息,在一实施例中,当业务服务器接收到源数据访问请求时,还需要对该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以确保数据获取的安全性,当验证成功,则将业务服务器上存储的当前时间戳对应的最新数据发送至本地服务器。
所述更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最新缓存数据存储于所述缓存数据库中时的时间戳信息作为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将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与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更新后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当本地服务器接收了最新缓存数据,并替换所述缓存数据库中的旧数据后,还需要重新更新该最新缓存数据的第一起始时间点,并根据第一时间阈值,得到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从而得到新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此时,该最新缓存数据则称之为当前缓存数据,第一有效时间期限的第一起始时间点为数据在本地服务器端存储成功时的时间点。例如本地服务器端接收到最新缓存数据的时间是上午8点,即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为上午8点,假设该类别的最新缓存数据的第一时间阈值为2小时,则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为上午10点,新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为上午8点至上午10点。后续的用户访问请求的时间戳如果在上午8点至上午10点之间访问该缓存数据,则属于预设时间段内,本地服务器直接将所存储的当前缓存数据发送至用户,当后续的用户访问请求的时间戳超过了上午10点,则需要重新从业务服务器中获取最新的数据后再发送给用户,此时第一起始时间点就变成了更新了新的数据成功之后的时间点。
S4000、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当前缓存数据返回给用户。
在一实施例中,在从业务服务器中获取最新的数据的时候,可能出现异常状态,此时无法从业务服务器中获取最新更新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当出现这种情况,则将缓存数据库中存储的当前缓存数据直接返回给用户,即使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已经超过了,相较于当出现异常时返回空值,或者返回错误信息的提示的方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将过期的当前缓存数据发送给客户,会让客户体验更好,无论信息是否最新,先给用户返回一个数据,让用户对该信息有个大致的了解。进一步的,可在显示当前缓存数据的同时,显示时间戳提示信息,例如显示当前版本的当前缓存数据的版本号以及更新时间。或者直接显示提示语“当前显示内容可能不是最新版本”等,以提醒用户当前信息仅供参考。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且异常状况解除后还包括:
S5000、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获取对应的异常代号信息,其中,所述异常代号信息为根据异常情况的种类所制定的编码信息;
S6000、根据所述异常代号信息在异常匹配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
S7000、根据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
当在获取最新缓存数据的过程中出现异常时,还可进一步对该异常数据进行识别,并分析获得该异常数据信息对应的异常代号信息。在本地服务器中设置有异常列表,将服务器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匹配一个编码信息,并生成异常列表,当获取了服务器异常的原因后,根据原因匹配对应的编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的方法包括:
S7100、将在异常解除后获取的最新缓存数据的时间戳信息作为第二起始时间点;
S7200、根据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第一时间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其中,将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第一时间阈值和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终止时间点,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和所述第二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则为所述第二有效时间期限。
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服务器异常包括“服务器成功处理请求,但是没有返回任何内容”,其代号信息为204;“服务器等候请求时发生超时”的代号信息为408;“服务器遇到错误,无法完成请求”的代号信息为500等等,不同的错误原因对应不同的代号信息,而不同的代号信息又匹配不同的第二时间阈值,比如,当错误代号信息是408时,表示当前网络状态可能不太好,影响各自的处理,时间阈值可延长,则在标准的第一时间阈值T的基础上,增加第二时间阈值T1的时间段,以延长当前缓存数据的时效性。当错误代号信息是500时,表示服务器本申请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人工维护,因此可在第一时间阈值T的基础上再增加第二时间阈值T2时间段,其中第二时间阈值T1时间段与第二时间阈值T2时间段数值大小不一样,因此当收到错误代号信息是500时,则在第一时间阈值T的基础上,增加T2时间段。
通过获取了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则在异常解除后,将缓存数据库对对应的数据完成更新后的时间戳信息作为第二起始时间点,按照新的期限对其进行时间范围值的监控。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第一时间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其中,将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第一时间阈值和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终止时间点,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和所述第二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则为所述第二有效时间期限。例如,当前数据访问请求的时间戳信息是20:00,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是17点至19点,第一时间阈值T为2小时,当在当前数据访问请求时间点20:00时,服务器出现问题,直接调取有效时间段在17-19点之间的缓存数据,同时获取服务器的错误代号信息,并获取该服务器代号信息对应增加的第二时间阈值,例如第一时间阈值为T=2小时,错误代码为500,第二时间阈值T2=2小时,在错误异常解除之前,无论何时获取访问请求,都直接返回之前缓存的数据。当异常解除后,例如,20:30服务器恢复了正常通信功能,此时重新从服务器下载最新的数据进行缓存,缓存数据的第二起始时间为20:30,由于受到上次服务器故障的原因,延长了缓存时间期限,缓存数据的时间阈值达到了T+T2的时长,即4个小时,此时,第二终止时间点为00:30,第二有效时间期限为20:30-00:30,当在00:30之后,再次进行缓存数据更新后,时间阈值依旧为之前的第一时间阈值,即不再延长第二时间阈值。例如,当00:35的时候请求获取并得到了最新的缓存数据,此时表示服务器恢复了通信正常,该00:35的时间戳信息不再定义为第二起始时间点,而是为第一起始时间点,其与第一时间阈值T=2之和对应的时间点02:35为第一终止时间点,从00:35-02:35构成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本申请中,根据当前服务器的状态,动态调节缓存数据库中数据的有效时间段,以及时从业务服务器中获取实时的缓存数据,尽量确保提供给用户的数据是最新的缓存数据,提高用户的客户体验度。
另一方面,请参阅图6,本申请公开另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装置,包括:
另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00:被配置为执行获取用户访问请求中的时间戳信息,其中,所述时间戳信息为用户发出访问请求的时间点;
判断模块2000:被配置为执行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缓存数据库的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为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第一起始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缓存数据的存储时间点,第一终止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
生成模块3000:被配置为执行当所述时间戳信息不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并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端以获取最新缓存数据;
发送模块4000:被配置为执行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当前缓存数据返回给用户。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2000还包括:
类别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执行获取所述用户访问请求的访问类别;
匹配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访问类别在缓存数据库中匹配所映射的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以得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
可选的,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源数据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缓存数据库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时间戳信息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
身份验证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将所述源数据访问请求发送至所述业务服务器端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获取最新缓存数据;
第一更新模块:被配置当成功获取所述最新缓存数据并存储于所述缓存数据库后,更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可选的,所述第一更新模块还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将所述最新缓存数据存储于所述缓存数据库中时的时间戳信息作为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将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与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更新后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可选的,还包括:
异常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获取对应的异常代号信息,其中,所述异常代号信息为根据异常情况的种类所制定的编码信息;
规则匹配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异常代号信息在异常匹配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
第二更新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
可选的,所述第二更新模块包括:
时长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将在异常解除后获取的最新缓存数据的时间戳信息作为第二起始时间点;
第二计算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第一时间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其中,将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第一时间阈值和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终止时间点,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和所述第二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则为所述第二有效时间期限。
上述公开的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装置是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一一对应的执行装置,其工作原理与上述的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一样,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计算机设备基本结构框图请参阅图7。
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数据库和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库中可存储有控件信息序列,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的运行。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终端连接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计算机设备通过接收关联的客户端发送的提示行为的状态信息,即关联终端是否开启提示以及用户是否关闭该提示任务。通过验证上述任务条件是否达成,进而向关联终端发送对应的预设指令,以使关联终端能够根据该预设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实现了对关联终端的有效监管。同时,在提示信息状态与预设的状态指令不相同时,服务器端控制关联终端持续进行响铃,以防止关联终端的提示任务在执行一段时间后自动终止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访问请求中的时间戳信息,其中,所述时间戳信息为用户发出访问请求的时间点;
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缓存数据库的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为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第一起始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缓存数据的存储时间点,第一终止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
当所述时间戳信息不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并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端以获取最新缓存数据;
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当前缓存数据返回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缓存数据库的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访问请求的访问类别;
根据所述访问类别在缓存数据库中匹配所映射的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以得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时间戳信息不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端以获取最新缓存数据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缓存数据库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时间戳信息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
将所述源数据访问请求发送至所述业务服务器端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获取最新缓存数据;
当成功获取所述最新缓存数据并存储于所述缓存数据库后,更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最新缓存数据存储于所述缓存数据库中时的时间戳信息作为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将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新的第一起始时间点与新的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更新后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还包括:
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获取对应的异常代号信息,其中,所述异常代号信息为根据异常情况的种类所制定的编码信息;
根据所述异常代号信息在异常匹配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还包括:
将在异常解除后获取的最新缓存数据的时间戳信息作为第二起始时间点;
根据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第一时间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更新为第二有效时间期限,其中,将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第一时间阈值和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终止时间点,所述第二起始时间点和所述第二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则为所述第二有效时间期限。
7.一种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执行获取用户访问请求中的时间戳信息,其中,所述时间戳信息为用户发出访问请求的时间点;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缓存数据库的当前缓存数据的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其中,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为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终止时间点构成的时间期限,第一起始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缓存数据的存储时间点,第一终止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起始时间点和第一时间阈值之和对应的时间点;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当所述时间戳信息不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时,生成源数据访问请求并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端以获取最新缓存数据;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当获取最新缓存数据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当前缓存数据返回给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类别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执行获取所述用户访问请求的访问类别;
匹配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访问类别在缓存数据库中匹配所映射的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以得到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
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判断所述时间戳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一有效时间期限内。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85170.2A 2019-10-16 2019-10-16 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8660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5170.2A CN110866053A (zh) 2019-10-16 2019-10-16 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5170.2A CN110866053A (zh) 2019-10-16 2019-10-16 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6053A true CN110866053A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52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5170.2A Pending CN110866053A (zh) 2019-10-16 2019-10-16 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6605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9987A (zh) * 2020-04-27 2020-07-28 恩亿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更新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98054A (zh) * 2020-08-07 2020-11-06 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反向缓存控制方法及系统、服务端、客户端和业务端
CN112035529A (zh) * 2020-09-11 2020-12-04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07387A (zh) * 2020-10-30 2021-02-02 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时间段信息缓存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12561521A (zh) * 2020-12-03 2021-03-26 星宏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海量电子红包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779079A (zh) * 2020-11-19 2021-12-1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6720172A (zh) * 2023-08-07 2023-09-08 四川神州行网约车服务有限公司 系统权限的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0025B1 (en) * 2002-12-13 2008-04-15 O'connell Conleth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cache management
CN105138587A (zh) * 2015-07-31 2015-12-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73369A (zh) * 2014-08-25 2016-03-02 北京皮尔布莱尼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异步缓存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6599721A (zh) * 2016-12-13 2017-04-26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缓存的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7133297A (zh) * 2017-04-26 2017-09-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57346A (zh) * 2017-07-07 2017-10-1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点登录的业务访问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08228669A (zh) * 2016-12-22 2018-06-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0025B1 (en) * 2002-12-13 2008-04-15 O'connell Conleth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cache management
CN105373369A (zh) * 2014-08-25 2016-03-02 北京皮尔布莱尼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异步缓存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5138587A (zh) * 2015-07-31 2015-12-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599721A (zh) * 2016-12-13 2017-04-26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缓存的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8228669A (zh) * 2016-12-22 2018-06-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33297A (zh) * 2017-04-26 2017-09-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57346A (zh) * 2017-07-07 2017-10-1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点登录的业务访问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9987A (zh) * 2020-04-27 2020-07-28 恩亿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更新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98054A (zh) * 2020-08-07 2020-11-06 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反向缓存控制方法及系统、服务端、客户端和业务端
CN112035529A (zh) * 2020-09-11 2020-12-04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07387A (zh) * 2020-10-30 2021-02-02 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时间段信息缓存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13779079A (zh) * 2020-11-19 2021-12-1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缓存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61521A (zh) * 2020-12-03 2021-03-26 星宏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海量电子红包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720172A (zh) * 2023-08-07 2023-09-08 四川神州行网约车服务有限公司 系统权限的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20172B (zh) * 2023-08-07 2024-01-30 四川神州行网约车服务有限公司 系统权限的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6053A (zh) 动态配置缓存期限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64175B (zh) 灰度发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52029A1 (zh) 数据对象标识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664592B (zh) 用于内容分发的方法和系统及相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6953905B (zh) 域间目录共享方法及装置
US679251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a cache
US20060156129A1 (en) System for maintaining data
CN111756646B (zh)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56663A (zh) 软件更新的方法及装置
US11128729B2 (en) Efficient content delivery over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guaranteed prefetching
CN111159233B (zh) 分布式缓存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437000A (zh) 消息队列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620635A (zh) 页面数据获取方法及服务器、页面更新方法及服务器
US71369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cache consist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204378A (zh) 配置文件状态同步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2724165A (zh) 终端通信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管理服务器
CN10862903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32646B (zh) 一种更新应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966673B (zh) 一种简易有效的电能表时钟管理方法
CN105577798B (zh) 更新发布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67495A (zh) 一种合成网页的方法及系统
CN113518013B (zh) 一种实现心跳机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22882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72170A (zh) 从外网获取资源数据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3051451A (zh) 无线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