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9294B -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9294B
CN110839294B CN201911129624.2A CN201911129624A CN110839294B CN 110839294 B CN110839294 B CN 110839294B CN 201911129624 A CN201911129624 A CN 201911129624A CN 110839294 B CN110839294 B CN 110839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target service
data
terminal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96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9294A (zh
Inventor
戴捷
程奥林
胡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296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9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9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涉及通信领域,能够降低5G终端传输业务时的功耗。该方法包括:所述终端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确定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一数据量为所述第一网络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所传输的目标业务的数据量;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量;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在所述第一网络中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在所述第二网络中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传输数据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5G网络中,带宽的增加,以及MIMO技术,双连接技术的使用等,导致终端使用5G网络传输业务所产生的功耗要远大于终端使用4G网络传输业务产生的功耗。而当前的5G终端在传输数据时,会优先使用5G网络传输数据,这将会导致终端在通过5G传输数据时,因终端功耗过大而使终端工作时间变短,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能够降低5G终端传输数据时产生的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终端根据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确定第一数据量;第一数据量为第一网络通过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所传输的目标业务的数据量;终端根据第一数据量,以及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量;第二数据量等于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第一数据量的差值;终端根据第一数据量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以及根据第二数据量在第二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在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该目标业务的资源;终端通过第一网络根据该资源传输第一数据量的目标业务。基于此,终端可以根据业务的不同优先级,为业务分配数量不同的第一网络的传输资源,从而达到为低优先级业务分配较少的第一网络中的传输资源的目的。这样,终端可以减少低优先级业务使用第一网络传输业务的时间和频率,从而降低了终端因使用第一网络传输业务而产生的功耗。进一步的,终端通过第二网络传输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这样终端可以传输全量的目标业务的数据,从而保证了目标业务的正常传输。
在第一网络为5G网络,第二网络为4G网络的情况下,终端将业务的一部分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另一部分数据通过4G网络传输,而不是将业务的全部数据都通过5G网络传输,从而达到了减少终端使用5G网络的带宽资源和时长资源目的,进而减少了终端传输业务的功耗。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确定第一数据量;第一数据量为第一网络通过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所传输的目标业务的数据量;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数据量,以及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量;第二数据量等于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第一数据量的差值;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数据量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以及根据第二数据量在第二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终端分别接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其中,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第一网络用于传输第一数据量的目标业务的数据;第二网络用于传输第二数据量的目标业务的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传输数据的装置上运行时,使得传输数据的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0的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终端10、第一网络20和第二网络30。
其中,该终端10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车辆用户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可选的,所述终端可以为各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例如,手持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车载设备可以是车载导航系统。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计算机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以及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
终端10可以同时接入至少两个网络。以图1为例,终端10同时接入第一网络20和第二网络30。
终端10可以通过第一网络20传输数据;或者,终端10也可以通过第二网络30传输数据;又或者,终端10可以同时通过第一网络20和第二网络30分别传输数据。
终端10通过第一网络20传输数据产生的功耗,大于终端通过第二网络30传输数据所产生的功耗。
举例来说,第一网络可以为5G网络,第二网络可以为4G网络。终端通过5G网络传输数据产生的功耗,大于终端通过4G网络传输数据产生的功耗。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终端确定目标业务的优先级。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类型的业务具有不同的优先级。终端中预先设置有业务类型与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终端可以根据该业务类型与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各个业务的优先级。
举例来说,终端首先根据业务的业务类型将业务划分为三个大类,分别为:数据业务,视频业务和语音业务。其中,语音业务的优先级高于视频业务的优先级,视频业务的优先级高于数据业务的优先级。以终端将业务的优先级划分为9个优先级为例,终端确定的数据业务的优先级可以包括:1、2、3、4、5;终端确定的视频业务的优先级可以包括:6、7、8。终端确定的语音业务的优先级可以包括:9。
进一步的,终端针对每个大类的中具体的业务类型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并分别确定每个业务类型对应的优先级。例如,数据业务中可以包括下载业务,网页业务,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业务,音乐播放业务,即时通讯业务。其中,下载业务的优先级为1,网页业务的优先级为2,APP业务的优先级为3,音乐播放业务的优先级为4,即时通讯业务的优先级为5。视频业务中可以包括,视频下载业务,视频点播业务,视频直播业务。其中,视频下载业务的优先级为6,视频点播业务的优先级为7,视频直播的优先级业务为8。语音业务为语音通话业务,语音通话业务的优先级为9。
S102、终端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
其中,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包括:资源块的数量和传输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传输数据之前,基站侧会预先为终端分配一定数量的可调度资源块。终端在具有多个待传输业务时,终端可以根据业务的优先级,以及可调度资源块的数量,为各个业务分配相应数量的资源块。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业务的优先级越高,终端确定的在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越多。这样,终端可以保证终端使用网络性能更好的第一网络传输高优先级业务的数据,从而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
S103、终端根据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确定第一数据量。
其中,第一数据量为第一网络通过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所传输的目标业务的数据量。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确定时,该第一网络在一定传输时长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也是确定的。因此,终端可以根据在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以及目标业务在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时长,确定目标业务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的数据量。
S104、终端根据第一数据量,以及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量。
其中,第二数据量等于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第一数据量的差值。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是一定的。当终端确定第一数据量之后,终端可以根据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第一数据量的差值确定第二数据量。
S105、终端根据第一数据量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以及根据第二数据量在第二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通过第一网络传输第一数据量的目标业务的数据。终端通过第二网络传输第二数据量的目标业务的数据。这样,终端可以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传输完成目标业务的全部数据。从而保证了目标业务的正常传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在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该目标业务的资源;终端通过第一网络根据该资源传输第一数据量的目标业务。基于此,终端可以根据业务的不同优先级,为业务分配数量不同的第一网络的传输资源,从而达到为低优先级业务分配较少的第一网络中的传输资源的目的。这样,终端可以减少低优先级业务使用第一网络传输业务的时间和频率,从而降低了终端因使用第一网络传输业务而产生的功耗。进一步的,终端通过第二网络传输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这样终端可以传输全量的目标业务的数据,从而保证了目标业务的正常传输。
在第一网络为5G网络,第二网络为4G网络的情况下,终端将业务的一部分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另一部分数据通过4G网络传输,而不是将业务的全部数据都通过5G网络传输,从而达到了减少终端使用5G网络的时长和频率的目的,进而减少了终端传输业务的功耗。
基于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S102包括S1021和S1022。
S1021、终端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业务为终端中的j个待传输业务中的第i个业务;j为正整数;i为小于等于j的正整数。
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Mi通过公式一确定:
Figure BDA0002277923290000061
其中,k表示j个待传输业务中的第k个业务,k为小于等于j的正整数;λk为第k个业务的加权系数;Nk为第k个业务的优先级;λk为目标业务的加权系数;Nk为目标业务的优先级;n为业务的最高优先级;M为5G网络为终端分配的资源块的总数量。
以下以第一网络为5G网络,第二网络为4G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一种示例,终端当前具有3个待传输业务,其中,第一个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为7,第二个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为3,第三个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为5。5G网络为该终端分配的资源块的总数量为20。目标业务为第二个待传输业务。相应的,终端根据公式一,确定5G网络中用于承载该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为:
Figure BDA0002277923290000062
也即是说,5G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为3个。
根据上述方法,终端还可以分别计算出:5G网络中用于承载第一个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为14个。5G网络中用于承载第三个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为3个。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资源块的数量为整数个,因此在通过上述公式一计算得到的结果不为整数时,终端采用四舍五入,向上取整,或者向下取整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取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传输该j个待传输业务的数据的过程中,终端又发起新的业务,则终端对最新发起的业务编号为j+1,并确定该业务的优先级。终端根据该j+1业务的优先级重新计算为各个业务分配的资源块的数量。
举例来说,对于上述终端中的3个待传输业务。终端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在上述5G网络中传输该3个业务。此时,终端又发起了第四个业务。终端确定该第四个业务的优先级为6。则终端重新计算5G网络中用于承载第一个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
例如,终端根据公式一,确定5G网络中用于承载第一个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为:
Figure BDA0002277923290000071
根据同样的方法,终端确定5G网络中用于承载第二个业务的资源快的数量为5个;5G网络中用于承载第三个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为2个,5G网络中用于承载第四个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为2个。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传输业务的过程中,若某个业务传输完成,则终端更新所有剩余待传输业务的编号。更新后的业务的编号为该业务原编号减1。终端根据更新后的业务的编号,以及业务优先级重新计算为各个业务分配的资源块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公式一中的:Mi=M,Ni=n可知,对于最高优先级的业务,终端将5G网络为该终端分配的所有资源块分配给该业务。以最高优先级的业务为语音业务为例进行说明,当终端发起语音业务时,终端暂停传输当前正在传输的所有其他业务,将5G网络资源全部分配给该语音业务。当该语音业务结束时,终端再次根据当前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编号以及业务优先级,为待传输业务分配资源块。当然,终端也可以将其他业务的优先级设置为最高优先级,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5G网络为该终端分配的资源块的数量为20个。终端根据上述记载的资源块分配方式,将该20个资源块分配给终端当前正在传输的3个业务。此时,终端发起语音业务,则终端确定将该20个资源块全部分配给该语音业务,并暂停其他三个业务在5G网络中传输,直到语音业务结束。终端再次根据待传输业务的数量和优先级,为各个业务分配资源块。
S1022、终端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目标业务在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时长。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业务在5G网络中的传输时长Ti根据公式二确定:
Figure BDA0002277923290000081
其中,T为终端确定的目标业务传输的总时长,Ni为目标业务的优先级;n为业务的最高优先级。例如,在本方案中n的值为9。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5G网络的网络质量,以及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预估目标业务传输的总时长,即T为终端确定的目标业务全部在5G网络中传输的总时长。或者,终端可以根据4G网络的网络质量,以及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预估目标业务传输的总时长,即T为终端确定的目标业务全部在4G网络中传输的总时长。又或者,终端可以根据5G网络的网络质量,4G网络的网络质量,以及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预估目标业务传输的总时长,即T为终端确定的目标业务分别在5G网络在4G网络中传输的总时长。
以下,以终端可以根据5G网络的网络质量,以及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预估目标业务传输的总时长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终端确定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为625MB;5G网络的传输速率为500Mbps。因此,终端确定目标业务传输的总时长为:
Figure BDA0002277923290000082
例如,终端确定该目标业务的优先级为5,对于该目标业务,终端确定目标业务在5G网络中的传输时长具体可以实现为:
Figure BDA0002277923290000083
也即是说,目标业务在5G网络中传输的时长约为5.56秒。
可以理解的是,若终端确定目标业务为语音业务,终端确定目标业务传输的总时长为该语音业务持续的时长。也即是说,当目标业务是语音业务时,终端确定该语音业务从发起到结束始终在5G网络中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对执行S1021和S1022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定。例如,终端可以先执行S1021;然后执行S1022。或者,终端可以首先执行S1022,然后执行S1021。又或者,终端可以并行执行S1021和S102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5G网络中用于承载业务的资源块是随着业务的数量实时调整的,而业务在5G网络中传输的时长是不变的。因此,5G网络可以传输的业务的第一数据量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终端可以根据5G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传输时长,实时调整第一数据量和第二数据量。或者,终端在第一次确定目标业务的第一数据量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一数据量,以及5G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的变化情况,实时调整目标业务在5G网络中的传输时长,以保证5G网络传输的目标业务数据量等于该第一数据量。
在终端分别通过5G网络和4G网络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的过程中,终端可以分别通过如下两种方式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
方式1、终端并行执行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第一数据的过程,以及在第二网络中传输第二数据的过程。
基于方式1,如图4所示,S105可以具体实现为S1051。
S1051、终端通过第一网络传输第一数据,以及通过第二网络传输第二数据。
其中,目标业务的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等于第一数据量,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等于第二数据量。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业务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可以是终端根据第一数据量和第二数据量划分的。例如第一数据量占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的40%,则终端可以将目标业务的数据中前40%的数据作为第一数据。将剩余的60%的数据作为第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将目标业务的数据划分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后。终端通过5G网络传输第一数据的过程,和终端通过4G网络传输第二数据的过程是并行执行的。这样终端可以大大加快传输目标业务的传输速度。
在目标业务对带宽的需求较大时,终端可以采用方式1中的方法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以减少终端传输目标业务的时间,进而降低用户等待业务传输的时间,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
例如,终端在下载安装APP时,终端希望可以快速下载完成并使用该APP,则终端可以选择该方式1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从而大大减少终端下载该APP的时间。
方式2、终端首先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数据,然后通过第二网络传输目标数据。
基于方式2,如图5所示,S105可以具体实现为S1052和S1053。
S1052、终端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
S1053、在第一网络传输的目标业务的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终端通过第二网络传输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
其中,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的数据量等于第二数据量。预设条件为:第一网络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量达到第一数据量;或者,第一网络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的时长,等于终端确定的目标业务在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首先在5G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在5G网络传输目标业务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终端停止使用5G网络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终端将目标业务回落到4G网络中,使用4G网络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基于此,终端可以不必对业务进行拆分。从而降低终端的计算量,以进一步降低终端的功耗。
在目标业务对带宽的需求不大时,终端可以采用方式2的方法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达到减少终端计算量,以进一步节省终端功耗的目的。
例如,在终端播放电影视频时,终端首先通过5G网络传输一部分视频数据。由于终端播放该部分视频数据的时间,一般会远大于5G网络传输该部分视频数据的时间,因此,终端还有足够多的时间利用4G网络去传输剩余的视频数据。因此,终端可以在5G网络传输完成该部分数据之后,再通过4G网络传输剩余的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确定目标业务是通过方式1中的方法传输数据,还是通过方式2中的方法传输数据。例如,终端根据业务类型,业务时延要求等选择对应的方式传输数据。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以通过显示界面提示用户选择方式1或者方式2来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这样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采用相应的方式传输数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两种不同的传输数据的方式。方式1:终端可以将目标业务的数据拆分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并利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并行传输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方式2:终端还可以首先通过第一网络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然后终端将第一网络未传输完成的数据回落到第二网络传输。这样,终端可以根据目标业务的不同需求,灵活的选择对应的传输方式,增加终端传输数据的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传输数据的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601,用于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
处理单元601,还用于根据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确定第一数据量;第一数据量为第一网络通过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所传输的目标业务的数据量。
处理单元601,还用于根据第一数据量,以及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量;第二数据量等于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第一数据量的差值。
通信单元602,用于根据第一数据量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以及根据第二数据量在第二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
可选的,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包括:资源块的数量以及传输时长;处理单元601,还用于:
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以及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目标业务在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时长。
可选的,目标业务为终端中的j个待传输业务中的第i个业务;j为正整数;i为小于等于j的正整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Mi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277923290000111
其中,k表示j个待传输业务中的第k个业务,k为小于等于j的正整数;λk为第k个业务的加权系数;Nk为第k个业务的优先级;λi为目标业务的加权系数;Ni为目标业务的优先级;n为业务的最高优先级;M为第一网络为终端分配的资源块的总数量。
可选的,目标业务在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时长Ti根据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277923290000112
其中,T为终端确定的目标业务传输的总时长,Ni为目标业务的优先级;n为业务的最高优先级,n的取值可以为9。
可选的,通信单元602,还用于在第一网络中传输目标业务的数据。在第一网络传输的目标业务的数据量达到第一数据量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网络传输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的数据量等于第二数据量。
在通过硬件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单元602可以集成在通信接口上,处理单元601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上。具体实现方式如图7所示。
图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传输数据的装置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传输数据的装置包括:处理器702和通信接口703。处理器702用于对传输数据的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处理单元601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接口703用于支持传输数据的装置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执行上述通信单元602执行的步骤。传输数据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01和总线704,存储器701用于存储传输数据的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存储器701可以是传输数据的装置中的存储器等,该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上述处理器702可以是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7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7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分别接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数据产生的功耗,大于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数据产生的功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确定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一数据量为所述第一网络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所传输的目标业务的数据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等于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所述第一数据量的差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在所述第一网络中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在所述第二网络中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
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包括:资源块的数量以及传输时长;
所述终端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
以及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时长;
所述目标业务为所述终端中的j个待传输业务中的第i个业务;j为正整数;i为小于等于j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Mi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FDA0003919093370000011
其中,k表示所述j个待传输业务中的第k个业务,k为小于等于j的正整数;λk为所述第k个业务的加权系数;Nk为所述第k个业务的优先级;所述λi为所述目标业务的加权系数;Ni为所述目标业务的优先级;n为业务的最高优先级;M为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块的总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时长Ti根据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FDA0003919093370000021
其中,T为所述终端确定的所述目标业务传输的总时长,Ni为所述目标业务的优先级;n为业务的最高优先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等于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等于所述第二数据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在所述第一网络中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在所述第二网络中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以及通过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所述第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在所述第一网络中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在所述第二网络中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
在所述第一网络传输的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所述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的数据量等于所述第二数据量;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网络传输的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量达到所述第一数据量;或者,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的时长,等于所述终端确定的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时长。
5.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分别接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数据产生的功耗,大于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数据产生的功耗;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确定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一数据量为所述第一网络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所传输的目标业务的数据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确定第二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等于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所述第一数据量的差值;
通信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在所述第一网络中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在所述第二网络中传输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
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包括:资源块的数量以及传输时长;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
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时长;
所述目标业务为所述终端中的j个待传输业务中的第i个业务;j为正整数;i为小于等于j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承载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块的数量Mi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FDA0003919093370000031
其中,k表示所述j个待传输业务中的第k个业务,k为小于等于j的正整数;λk为所述第k个业务的加权系数;Nk为所述第k个业务的优先级;所述λi为所述目标业务的加权系数;Ni为所述目标业务的优先级;n为业务的最高优先级;M为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块的总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传输时长Ti根据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FDA0003919093370000032
其中,T为所述终端确定的所述目标业务传输的总时长,Ni为所述目标业务的优先级;n为业务的最高优先级。
7.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CN201911129624.2A 2019-11-18 2019-11-18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8392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9624.2A CN110839294B (zh) 2019-11-18 2019-11-18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9624.2A CN110839294B (zh) 2019-11-18 2019-11-18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9294A CN110839294A (zh) 2020-02-25
CN110839294B true CN110839294B (zh) 2023-03-24

Family

ID=69576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9624.2A Active CN110839294B (zh) 2019-11-18 2019-11-18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92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0181A (zh) * 2021-06-28 2021-11-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网络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7482A (zh) * 2017-09-28 2017-1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534916A (zh) * 2016-04-05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07852610A (zh) * 2016-06-29 2018-03-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终端
WO2019178833A1 (zh) * 2018-03-23 2019-09-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授权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08404A1 (en) * 2014-01-23 2015-07-23 Humax Holding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ority data transmission on lte dual connectivit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4916A (zh) * 2016-04-05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07852610A (zh) * 2016-06-29 2018-03-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7517482A (zh) * 2017-09-28 2017-1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178833A1 (zh) * 2018-03-23 2019-09-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授权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iority Based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IMO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S Tamilarasan et.al;《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mputing Research (ICCIC)》;20181108;全文 *
基于TD-LTE公网集群多媒体业务下行无线资源调度算法的研究;孙仁强;《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150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9294A (zh) 2020-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1253B (zh) 算力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US11363581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resource allocation ind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KR102382913B1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QoS 보장을 위한 무선자원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10267276B (zh) 网络切片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175729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KR102219015B1 (ko) 네트워크 이용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네트워크 지원 프로토콜 사용
KR20090007336A (ko) 액세스 터미널에 액세스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CN103442391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用户终端、系统
CN10906833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152020B (zh)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8574631B (zh) 路由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0839294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41110B (zh) 一种bsr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15237589A (zh) 一种基于sr-iov的虚拟化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168351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37112B (zh) 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KR102639977B1 (ko) 자원 할당 방법, 자원 할당 장치, 기지국 및 단말
JP2022543900A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チャネルマッピング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12911708A (zh) 资源分配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351843B (zh) 资源分配指示方法、资源分配获取方法、基站及用户终端
CN110731109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158104B (zh) 网络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511170B (zh) 一种PRB bundling size的指示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12272108B (zh)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US20220330305A1 (en) Transmission resource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