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9215B - 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9215B
CN110839215B CN201810936506.1A CN201810936506A CN110839215B CN 110839215 B CN110839215 B CN 110839215B CN 201810936506 A CN201810936506 A CN 201810936506A CN 110839215 B CN110839215 B CN 1108392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ser
preset
authority
authenticat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365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9215A (zh
Inventor
刘棣
范珂
高伟
徐晟华
管鲍
关洪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365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9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9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61Push-to services, e.g. push-to-talk or push-to-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来自终端的认证请求信息;将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以判断用户的身份类别;当比对成功且判断用户是预设权限用户时,请求终端发送预设身份标识信息;将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通过用户的认证请求,并赋予第一标定权限。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较好地提高用户的安全等级,保证用户在集群通信中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一种终端设备及一种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MCPTT(Mission Critical Push To Talk over LTE,基于LTE网的一键通功能关键任务)定义了LTE网络下一键通功能业务的实现标准。现有技术中的MCPTT由于同一套MCID和密码可以在任意终端上登录,所以需要提高重要的MC ID的安全等级,以保证MC ID在集群通信中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能够保证MC ID在集群通信中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来自终端的认证请求信息;
将所述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以判断用户的身份类别;
当比对成功且判断所述用户是预设权限用户时,请求所述终端发送预设身份标识信息;
将所述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
对比成功后,通过用户的认证请求,并赋予第一标定权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所述程序数据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配合如上所述的服务器执行所述程序数据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以上方案,通过将所获取的来自终端的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以判断用户的身份类别,当比对成功且判断所述用户是预设权限用户时,请求所述终端发送预设身份标识信息,并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在比对成功后,通过用户的认证请求,并赋予第一标定权限。通过上述流程,对于具有预设权限的用户需要经过多次认证核实才赋予第一标定权限,可以较好地保证重要用户的安全性,提高了用户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在一实施例中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服务器在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终端设备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存储介质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在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本申请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包括步骤S10至步骤S50。其中:
S10:获取来自终端的认证请求信息。
步骤S10获取来自终端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其中,所获取到来自终端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包括:用户ID地址和密码校验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中,来自终端的认证请求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内容,具体的将在下文进一步详述。
S20:将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以判断用户的身份类别。
步骤S20是将获取的来自终端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以此来判断当前用户的身份类别。由上可以得知,认证请求信息的内容包括多项内容,可以理解的,步骤S20中是将认证请求信息中的每一项的内容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对应的信息进行比对,以判断其身份类别。
在一实施例中,当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包括用户ID地址、密码校验信息时,在步骤S20中将用户ID地址、及当前用户ID地址对应的密码校验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对应信息进行比对,以判断当前的用户ID地址及其对应的密码校验信息是否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某一或多条信息匹配成功,以判断用户的身份类别,即判断该用户是否具有当前认证请求所对应的权限。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除去上述的用户ID地址、密码校验信息还包括其他类别的信息时,则在比对完上述的用户ID地址、密码校验信息之外,还会对其他类别的信息进行比对,只有在用户ID地址、密码校验信息以及其他的类别的信息均在第一预存数据库中比对成功之后,则通过当前的用户的认证请求。可以理解的,当用户所发送的认证请求的权限与其他类别信息的不存在必然的关联关系时,则只需对用户ID地址、密码校验信息进行比对。
其中,第一预存数据库是预先至少存储有用户ID地址、用户ID地址对应的密码校验信息。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预存数据库中还可以包含其他的信息,具体依据初始的数据库设定,在此不做任何的限定。
S30:当比对成功且判断用户是预设权限用户时,请求终端发送预设身份标识信息。
当步骤S20对用户所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进行比对,依据步骤S20的比对结果,进一步判断用户的身份类别。当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成功时,通过用户对当前权限的认证请求。进一步的,当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比对成功后,且判断用户为预设权限用户时,进一步向终端发送请求,请求终端发送预设身份标记信息。
进一步的,当步骤S20中的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时,拒绝赋予用户相关权限,也就是拒绝赋予用户普通权限,本申请中定义该普通权限为第二标定权限。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当用户认证请求的权限只需要用户ID地址、密码校验信息时进行验证时,只要用户ID地址、密码校验信息至少一个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时,则判定此时用户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用户认证请求的权限需要对用户ID地址、密码检验信息以及其他类别的信息进行验证时,则在用户ID地址、密码校验信息、以及其他类别的信息中任意一个或多个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时,则判定当前的用户的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用户认证请求的权限仅需要对用户的ID地址进行验证时,则在用户ID地址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对应的ID地址比对失败时,判断当前用户比对失败,拒绝赋予用户第二标定权限。
S40:将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
将所收到终端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红的信息进行比对,以进一步判断用户的身份,以提高用户ID的安全等级,为高保密级别的用户进一步增加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身份标识信息包括: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或国际用户识别码。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预设身份标识信息还包括其他预设的编码或符号,在此不做任何限定。其中,第二预设数据库是预先存储在本地存储区中对应用户ID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的集合,也可以是第一预存数据库中部分需要进一步验证预设身份标记信息的用户信息的集合。第二预设数据库中包括用户的ID地址、对应用户ID地址的密码校验信息、以及获取第一标定权限的所需验证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的集合。即可以理解成第一预存数据库中关联了预设标记身份的用户信息的集合。其中这一部分用户可以是具有重要权限的用户,也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特殊关注的用户。
S50:比对成功后,通过用户的认证请求,并赋予第一标定权限。
当步骤S40中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成功后,通过用户的认证请求,并赋予第一标定权限。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当判断某一用户“Andy.liu@hytera.com”为预设权限的用户,请求该用户发送的预设身份标记信息为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nternational mobileequipment identity),在第二设数据库中用户Andy.liu@hytera.com对应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为“353581990000010”,只有当用户发送的预设身份标记信息为“353581990000010”时,才判断该用户发送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存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比对成功,此时通过当前用户对于当前权限的认证请求,并赋予第一标定权限。
其中,第一标定权限为不同于普通权限的权限,第一标定权限的认证请求需要用户在发送认证请求信息比对成功之后,再次发送其他的预设标识信息进行验证。可以理解的是,当某一用户在认证请求的过程,所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包括用户ID地址、密码校验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成功,只会获得第二标定权限,也就是普通权限,只有在预设标识信息比对成功后才可以通过认证,被赋予第一标定权限。具体的,第一标定权限可以是高级别的操作权限,如对某些重要参数的修改权限,或者是访问加密区的权限,所以第一标定权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对于第一标定权限的具体的内容并不做任何的限定。通过将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判断用户的身份类别,当判断用户为预设权限用户时,请求终端发送预设身份标识信息,进一步所获取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可以较好地提高重要用户的安全等级,为具有较高权限的用户ID提供一种更为安全的通信方法。
可以理解的,在第一预存数据库中可以包括多种具有不同权限用户的信息,具体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40将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之后还包括:当终端所发送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对应信息比对失败时,判定当前用户不具有被赋予第一标定权限的资格,进一步拒绝用户对第一标定权限的认证请求,并赋予用户第二标定权限,也就是用户获得了普通的权限。但是在拒绝用户对第一标定权限认证请求后,如当前用户在认证请求第一标定权限之前已获得第二标定权限,此时对用户所获得的第二标定权限并不做任何改变。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初始设定,当终端所发送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信息比对失败,拒绝用户对第一标定权限的认证请求后,拒绝赋予用户第二标定权限,或者是终止之前已经赋予的第二标定权限。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当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拒绝用户对于第一标定权限的认证请求后,还可以再次请求终端发送预设身份标识信息,再次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可以理解的,还可以设定在用户所发送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后,进一步请求终端再次发送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再次比对。
进一步的,当预设身份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超过预设次数后,锁定用户,并将对应的用户信息通知管理员。其中,锁定用户是指不再允许当前用户进行操作,只有在经过管理员的解锁操作或者是根据提示信息完成解锁操作后,方可再次进行操作。提示信息是指预存的身份校验码或者是其他可以更加准确验证用户身份的信息,具体在此不做任何限定。可以理解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设定不同的比对失败次数,具体在此不做任何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定锁定认证信息认证失败超过预设次数的用户,具体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预设身份标识信息包括: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和国际用户识别码。其中,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与每一台移动设备一一对应,且该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是全世界唯一的;国际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是用来区别用户的标志,存储在SIM卡或者是USIM中。则可以得知步骤S40将所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的步骤包括:将终端发送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或国际用户识别码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对应的信息比对;和/或将终端发送的动态校验码与系统发送至终端的动态校验码比对。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当终端发送的是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时,将所收到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其中第二预设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各个用户ID地址对应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将接收到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与第二预存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进行比对,以判断当前用户是否符合赋予第一标定权限的条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终端发送的是国际用户识别码时,同样的,将所接收到的国际用户识别码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此时,第二数据库中的预先存储有各个用户ID地址绑定的国际用户识别码,其他与上述实施例中类似,具体在此不做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设定对于需要认证请求第一标定权限的用户进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验证,则会同时验证国际用户识别码和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的身份标识信息,具体在不一一赘述。
本申请所提供的集群通信的方法,通过对终端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判断用户是否符合授予对应权限,同时判断用户是否是预设权限用户,当判断当前用户是权限用户时,进一步请求终端发送预设身份标识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身份验证,当终端所发送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成功时,则进一步授予该用户第一标定权限。其中预设身份标识信息具有唯一性,本申请通过验证具有唯一性的身份标识信息,可以较好的增加集群通信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步骤S20中用户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成功后,但判断该用户是非预设权限用户时,通过用户的认证请求,并赋予第二标定权限。其中非预设权限用户是相对预设权限用户定义的,第二标定权限是指普通的权限,即只需要进行对用户ID地址和密码校验信息进行校验即可获得的权限。需要说明的是密码校验信息可以是静态的,即预先设置好的密码校验信息,也可以是动态的密码校验信息。进一步的,在步骤S20中和/或S40中,当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信息与对应的第一预存数据库中信息比对失败时,或者是当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时,则会进一步判断当前用户认证失败的原因,并将失败的原因返回至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当终端发送的预设身份标识信息是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且与第二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时,则会进一步判断当前用户认证失败的原因。由于当前认证失败是由于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校验错误,并联系每一个终端所对应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是唯一的,所以会进一步输出认证失败的判断结果为“UE LOST”,即判断终端设备发生丢失,然后将判断结果形成推送通知返回值终端,同时以一定形式发回系统以告知管理员。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服务器100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100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102上的程序数据,处理器101耦合存储器102。处理器101在工作时在终端的配合下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以上各实施例集群通信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终端设备200在一实施例汇总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200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202上的程序数据。其中,处理器201耦合存储器202,处理器201在工作时配合如上所述的服务器100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集群通信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中所提供的存储介质300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该存储装置300存储有程序数据301,存储装置300所存储的程序数据301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集群通信的方法。具体的,上述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300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或者U盘等其中的一种,在此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来自终端的认证请求信息;
将所述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以判断用户的身份类别;
当比对成功且判断所述用户是预设权限用户时,请求所述终端发送预设身份标识信息;
将所述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
比对成功后,通过所述用户的认证请求,并赋予第一标定权限;其中,所述第一标定权限为只有在预设标识信息比对成功之后才被赋予的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以判断用户的身份类别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比对成功且判断所述用户是非预设权限用户时,通过所述用户的认证请求,并赋予第二标定权限;其中,所述第二标定权限是指只需要通过用户ID地址和密码校验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校验并且校验成功之后即可获得的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群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请求信息包括:用户ID地址和密码校验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认证请求信息与第一预存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以判断用户的身份类别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比对失败时,拒绝所述用户的认证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群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比对失败时,拒绝所述用户的认证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进一步判断所述用户认证失败的原因,并将所述原因返回至所述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所述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拒绝所述用户对第一标定权限的认证请求,并赋予所述用户第二标定权限;其中,所述第二标定权限是指只需要通过用户ID地址和密码校验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校验并且校验成功之后即可获得的权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所述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拒绝赋予所述用户第二标定权限;其中,所述第二标定权限是指只需要通过用户ID地址和密码校验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校验并且校验成功之后即可获得的权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集群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进一步请求所述终端发送预设身份信息,再次与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群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对失败超过预设次数后,锁定所述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预设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终端发送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或国际用户识别码与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库中对应的信息比对;和/或
将所述终端发送的动态校验码与系统发送至终端的动态校验码比对。
1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所述程序数据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配合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执行所述程序数据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936506.1A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839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6506.1A CN110839215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6506.1A CN110839215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9215A CN110839215A (zh) 2020-02-25
CN110839215B true CN110839215B (zh) 2021-11-16

Family

ID=69573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36506.1A Active CN110839215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92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7094B (zh) * 2022-06-30 2022-09-27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桌面的权限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5174423A (zh) * 2022-07-12 2022-10-1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Kafka的查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406B (zh) * 2009-06-01 2012-04-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的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92204A (zh) * 2015-02-03 2016-10-05 北京神州泰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的访问认证方法及装置
US9451421B1 (en) * 2015-06-30 2016-09-2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to authenticate multiple IMS identities
CN107395549A (zh) * 2016-05-16 2017-11-24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登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7648B (zh) * 2016-09-21 2019-10-2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终端的集群业务注册方法、系统及核心网系统
CN108198309A (zh) * 2018-01-18 2018-06-22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msi号核验的安检通行系统及身份识别验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9215A (zh) 2020-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8204B (zh) 一键登录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736131B2 (en) Secure login for subscriber devices
CN108259502B (zh) 用于获取接口访问权限的鉴定方法、服务端及存储介质
US9053318B2 (en) Anti-clon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0365483B (zh) 云平台认证方法、客户端、中间件及系统
CN101578841B (zh) 通信网络中的验证
CN109756446B (zh) 一种车载设备的访问方法和系统
CN108512845B (zh) 接口调用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7086979B (zh) 一种用户终端验证登录方法及装置
US20160044511A1 (en) Device identification in service authorization
US11218464B2 (en)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266642A (zh) 身份认证方法及服务器、电子设备
CN107113613B (zh) 服务器、移动终端、网络实名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7241329B (zh) 账号登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839215B (zh) 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7645474B (zh) 登录开放平台的方法及登录开放平台的装置
CN115982694A (zh) 一种资源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39755A (zh) 注册验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85718A (zh) 基于OAuth协议在同账号多端登录时使原访问令牌失效的方法
CN114157438A (zh) 网络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61103A (zh) 一种节点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385279A (zh) 业务访问的权限系统和方法
WO2020034162A1 (zh) 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428869B (zh) 钓鱼攻击防御方法和授权服务器
CN112138404A (zh) 游戏app登录验证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