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8760A - 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8760A
CN110838760A CN201911182750.4A CN201911182750A CN110838760A CN 110838760 A CN110838760 A CN 110838760A CN 201911182750 A CN201911182750 A CN 201911182750A CN 110838760 A CN110838760 A CN 110838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recording
operation mode
mode
recording data
power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27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8760B (zh
Inventor
余江
武雪利
丁晓兵
王立鼎
高宏慧
杨常府
史泽兵
赵政
黄佳胤
蒋纬纬
郑茂然
赵纪元
李正红
王均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Beijing Sifa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Beijing Sifa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Beijing Sifa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fang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27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87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8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8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8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8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6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40Display of information, e.g. of data or contr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在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实时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在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为子站提供一段专注于召唤保护和录波器录波的时间,提高召唤效率,从而降低子站数据压力峰值,提升子站数据上送的能力,同时保证主站可以准确、及时地了解电网的故障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变电站的改造扩建,变电站的接入容量越来越大,很多投运多年的保信子站已经满负荷运行或接近满负荷运行,在赶上台风季等极端恶劣天气时,电网故障多发频发,录波启动频繁,给子站的数据处理带来极大压力,甚至影响到数据上送保信/二次运维主站,导致主站不能准确、及时了解电网的故障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实时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第二预设时间内故障事件数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所述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包括:
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故障事件数量超过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人工确定是否有预知的灾害发生:
所述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包括:
在人工确定有预知的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气象系统是否预报出灾害气象;
所述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包括:
在气象系统预报出灾害气象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包括: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保护装置录波数据请求,得到保护装置录波数据;
在收集完所述保护装置录波数据之后,触发录波器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器录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达到第三预设时间后,将所述运行模式由应急模式切换为所述正常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站接收录波简报;
所述录波简报由子站根据预设优先级请求的保护装置录波数据和录波器录波数据生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装置,包括:运行模式判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正常模式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实时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应急模式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预设条件自动识别出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在应急模式下,主站收到录波简报后暂时缓存而不召唤录波,在到达延迟时间后再开始召唤;这样,可以为子站提供一段专注于召唤保护和录波器录波的时间,提高召唤效率,从而降低子站数据压力峰值,提升子站数据上送的能力,同时保证主站可以准确、及时地了解电网的故障情况。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装置的结构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网故障数据收集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近年来,随着变电站的改造扩建,变电站的接入容量越来越大,很多投运多年的保信子站已经满负荷运行或接近满负荷运行,在赶上台风季等极端恶劣天气时,电网故障多发频发,录波启动频繁,给子站的数据处理带来极大压力,甚至影响到数据上送保信/二次运维主站,导致主站不能准确、及时了解电网的故障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针对主站端,通过分析保护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即保信数据)及应用功能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数据上送及应用功能使能策略,确保保信数据尤其是电网故障数据能快速、准确地上送到保信/二次运维主站。考虑到除主站应用软件自身的性能外,主子站交互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1)数据交互的频度;2)数据交互的容量。因此,在满足主站应用功能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降低数据交互的频度,减少数据交互的容量,以减轻子站提供数据的压力。为了主站能及时准确地了解电网故障情况,并且减轻子站压力,可以从提高录波文件的完整召唤率着手,实现分优先级召唤录波;子站不区分正常模式和应急模式,无论在正常时还是故障时,都执行统一的录波分优先级召唤策略,优先召唤保护录波,无保护录波时再召唤录波器录波;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动识别台风模式,只送列表不送数据”。
基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案,该方案部署于电网中保护信息管理主站的故障信息系统(Fault Information System,FIS),通过“自动识别应急模式,只送列表不送数据”的方式,有效解决上述电网故障多发频发、录波启动频繁时,主站不能准确、及时地了解电网的故障情况的问题。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
步骤20、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实时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
步骤30、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应急模式下电网故障的录波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应用于FIS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子站、主站及装置(如: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等)。其中,装置和子站之间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子站和主站之间能够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其中,装置和子站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保护装置(又称为二次设备)可以指对电力系统内的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测量、控制、保护和调节的设备;一次设备可以指电力系统内直接用于生产和使用电能的设备。保护装置可以采集一次设备的信息,包括动作信息、告警信息和自检信息等。子站可以与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等智能电子装置通信,采集这些装置的正常运行状态信息、异常告警信息、故障信息及故障相关数据,并在初步处理之后上送到主站。主站可以接收子站发送的其从智能电子装置采集的正常运行状态信息、异常告警信息、故障信息及故障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保存和分析。
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可以为应急模式或正常模式,可以根据预设条件自动识别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从而自动触发系统进行相应的运行模式,并进一步在该运行模式下执行相应的故障录波数据收集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正常模式和应急模式的识别和判断无需在子站实现,只要在主站实现即可;示例性的,主站端应急模式的自动识别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三种方式:流量判断、手动设置和根据气象系统数据自动设置;其中,流量判断可以通过一定预设时间内故障事件数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作为预设条件,手动设置可以通过人工确定是否有预知的灾害发生作为预设条件,根据气象系统数据自动设置可以通过气象系统是否预报出灾害气象作为预设条件。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进行故障录波数据收集过程中,按照区分正常模式和应急模式的方案,在正常模式下,主站保持收到简报实时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即召唤录波数据)的方式,而在应急模式下,主站则在收到简报后暂时缓存而不召唤,在到达延迟时间后再开始召唤录波的方式;从而可以为子站提供一段专注于召唤保护装置和录波器录波的时间,提高召唤效率;这样,在自动识别台风等应急模式下,通过子站只送列表不送数据的策略,降低子站数据压力峰值,提升子站数据上送的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达到第三预设时间后,将所述运行模式由应急模式切换为所述正常模式。
在保信系统处于应急模式中,主站端可以通过预先设定退出条件,在满足该退出条件的情况下,主站端退出应急模式恢复正常模式。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主站端退出应急模式恢复正常模式时,根据主站进入应急模式的时间进行判断,例如,可以设置主站进入应急模式8小时后自动回复正常模式,该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环境及需求进行配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主站接收录波简报;所述录波简报由子站根据预设优先级请求的保护装置录波数据和录波器录波数据生成。
考虑到某些存量站的保护装置存储容量比较小,子站如果不及时召唤录波,很可能后续召唤时,录波数据已经被循环覆盖掉,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应急模式下针对子站和主站间只送列表不送数据,从而减轻主站召唤录波给子站带来的负担;在子站和保护装置间仍然实时召唤录波,子站基于统一的录波分优先级召唤策略,即保信子站不区分正常模式和应急模式,无论在正常时还是故障时,都优先召唤保护录波,无保护录波时再召唤录波器录波。
根据故障录波数据自动生成统一格式的录波简报,录波简报以简报的形式提供故障信息摘要,如故障间隔、故障测距、故障电流电压等,其中,录波简报的历史数据相关表字段如表1所示、录波文件相关表如表2所示、录波文件基础数据如表3所示。子站将上述录波简报实时上传至主站,主站进而进行综合处理,根据当前运行模式,选择实时或者延迟发送录波召唤命令,从而得到录波数据。
表1:录波简报表部分字段
Figure BDA0002291709540000071
表2:录波文件表部分字段
Figure BDA0002291709540000081
表3:录波文件基础数据记录表
序号 字段名 字段含义 数据类型 备注
1 FILENAME 文件名 VARchar2(256Byte)
2 SUBSTATION_ID 厂站ID NUMBER(10)
3 IED_ID 装置ID NUMBER(10)
4 FILESIZE 文件大小 NUMBER(10)
5 TIMESTAMP 时间 DATE
6 OPTIME 操作时间 DATE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10中,所述预设条件为:第二预设时间内故障事件数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所述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故障事件数量超过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流量判断可以通过在特定时间段内合理的事件(及故障事件)数量进行判定,当在同样时间段内事件在合理数量的阈值时,则触发进入应急模式;此方式的时间段长度和事件数量需要按照经验值进行调整配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例如,若在正常模式下,可以设置在10秒内事件达到20条,为合理的事件数量,当在10秒内事件数量超出上述合理数量的5倍(即10秒内事件数量为100条)时,则触发进入应急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10中,所述预设条件为:人工确定是否有预知的灾害发生:所述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包括:在人工确定有预知的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手动设置可以在预知的灾害(如台风等)发生前,人工设置主站系统由正常模式进入应急模式,该方式可以通过主站设置的人工控制接口实现,可与流量判断方式同时存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10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气象系统是否预报出灾害气象;所述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包括:在气象系统预报出灾害气象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气象系统数据自动设置可以在气象系统能预报出灾害气象的情况下,根据从主站系统与气象系统的接口获取到的数据,自动触发进入应急模式,在此方式中,判定运行模式之前,可以对气象系统特定灾害气象条件的种类和等级等相关参数进行预先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上述三种预设条件对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预设条件对是否为应急模式进行判断,还可以同时通过两种预设条件或者三种预设条件识别应急模式;在同时包括两种及以上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定满足任意预设条件,即可判定进入应急模式,从而提供多种应急模式的判决方式,保障保信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30中,所述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包括: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保护装置录波数据请求,得到保护装置录波数据;
在收集完所述保护装置录波数据之后,触发录波器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器录波数据。
相关技术中,主站在收到子站上送的录波简报时实时召唤录波文件。为了给子站提供一段专注于召唤保护和录波器录波的时间,从而提高召唤效率,本公开实施例中按照区分正常模式和应急模式的方案,在应急模式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暂时缓存而不召唤,在到达延迟时间(即第一预设时间)后再开始召唤保护装置录波,子站接到该召唤指令后,上送保护装置录波数据;待保护装置录波数据收集完毕后,主站再向子站下达录波器录波召唤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延迟时间长短(即第一预设时间的大小),可以根据变电站设备数量规模进行设定,进一步地,可以根据评估出的特定子站收齐录波的效率进行设置和调整,例如,在第一次设置延迟时间为30分钟,如果没有召唤成功,则在延迟2小时后,第二次进行召唤,如果没有召唤成功,则在延迟5小时后,进行第三次召唤,若仍然召唤失败,则放弃召唤。
举例来说,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正常模式下,在子站与装置(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等)之间,子站分优先级召唤录波,先向装置召唤保护录波,然后召唤录波器录波,装置根据子站的召唤需求,实时上送相应的录波数据;在子站与主站之间,子站向对应主站实时上送录波简报,主站在接到录波简报后,实时向子站召唤录波,子站接收主站的召唤需求,上送录波数据。在应急模式下,在子站与装置之间,子站分优先级召唤录波,先向装置召唤保护录波,然后召唤录波器录波,装置根据子站的召唤需求,实时上送相应录波数据;在子站与主站之间,子站向对应主站实时上送录波简报,主站接到录波简报后,延迟一段时间向子站召唤录波,子站接收主站的召唤需求,上送录波数据。这样,主站为子站提供一段专注于召唤保护装置和录波器录波的时间,提高召唤效率;子站只送列表不送数据的,降低子站数据压力峰值,提升子站数据上送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述实施例作为示例介绍了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如上,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应不限于此。事实上,用户完全可根据个人喜好和/或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设定各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即可。
这样,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预设条件自动识别出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在应急模式下,主站收到录波简报后暂时缓存而不召唤录波,在到达延迟时间后再开始召唤,这样可以为子站提供一段专注于召唤保护和录波器录波的时间,提高召唤效率,从而降低子站数据压力峰值,提升子站数据上送的能力,同时保证主站可以准确、及时地了解电网的故障情况。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装置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运行模式判定模块41,用于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正常模式处理模块42,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实时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应急模式处理模块43,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第二预设时间内故障事件数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所述运行模式判定模块41,可以包括: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故障事件数量超过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人工确定是否有预知的灾害发生:所述运行模式判定模块41,可以包括: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在人工确定有预知的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气象系统是否预报出灾害气象;所述运行模式判定模块41,可以包括:第三判定单元,用于在气象系统预报出灾害气象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应急模式处理模块43,具体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保护装置录波数据请求,得到保护装置录波数据;在收集完所述保护装置录波数据之后,触发录波器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器录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达到第三预设时间后,将所述运行模式由应急模式切换为所述正常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录波简报接收模块,用于主站接收录波简报;所述录波简报由子站根据预设优先级请求的保护装置录波数据和录波器录波数据生成。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述实施例作为示例介绍了电网故障数据收集装置如上,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应不限于此。事实上,用户完全可根据个人喜好和/或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设定各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即可。
这样,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预设条件自动识别出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在应急模式下,主站收到录波简报后暂时缓存而不召唤录波,在到达延迟时间后再开始召唤,这样可以为子站提供一段专注于召唤保护和录波器录波的时间,提高召唤效率,从而降低子站数据压力峰值,提升子站数据上送的能力,同时保证主站可以准确、及时地了解电网的故障情况。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网故障数据收集的装置1900的框图。例如,装置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4,装置1900包括处理组件1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9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950被配置为将装置1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958。装置1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932,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装置1900的处理组件19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实时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第二预设时间内故障事件数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所述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包括:
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故障事件数量超过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人工确定是否有预知的灾害发生:
所述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包括:
在人工确定有预知的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气象系统是否预报出灾害气象;
所述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包括:
在气象系统预报出灾害气象的情况下,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否则,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包括: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保护装置录波数据请求,得到保护装置录波数据;
在收集完所述保护装置录波数据之后,触发录波器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器录波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达到第三预设时间后,将所述运行模式由应急模式切换为所述正常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站接收录波简报;
所述录波简报由子站根据预设优先级请求的保护装置录波数据和录波器录波数据生成。
8.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行模式判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条件,判定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
正常模式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正常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实时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
应急模式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应急模式的情况下,主站在收到录波简报后,根据第一预设时间触发录波数据请求,得到录波数据。
9.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182750.4A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838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2750.4A CN110838760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2750.4A CN110838760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8760A true CN110838760A (zh) 2020-02-25
CN110838760B CN110838760B (zh) 2021-02-26

Family

ID=69577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2750.4A Active CN110838760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876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3795A (zh) * 2020-08-07 2020-11-10 上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子站端故障的高并发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666425A (zh) * 2020-12-08 2022-06-24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场控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023A (zh) * 2015-12-30 2016-06-15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录波数据的记录方法和系统
CN109145166A (zh) * 2017-06-13 2019-01-0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故障信息识别的故障数据融合方法
CN110300021A (zh) * 2019-06-20 2019-10-0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计算子站录波简报数据处理时间的方法及计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023A (zh) * 2015-12-30 2016-06-15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录波数据的记录方法和系统
CN109145166A (zh) * 2017-06-13 2019-01-0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故障信息识别的故障数据融合方法
CN110300021A (zh) * 2019-06-20 2019-10-0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计算子站录波简报数据处理时间的方法及计算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超等: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电力系统故障综合分析方法研究", 《电气应用》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3795A (zh) * 2020-08-07 2020-11-10 上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子站端故障的高并发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1913795B (zh) * 2020-08-07 2023-04-07 上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子站端故障的高并发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666425A (zh) * 2020-12-08 2022-06-24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场控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666425B (zh) * 2020-12-08 2023-11-03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场控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8760B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0102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a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3941158B (zh) 基于多源信息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CN110838760B (zh) 一种电网故障数据收集方法及装置
CN106771883A (zh) 一种基于云的多源信息配电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3324128B (zh)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次设备故障告警综合压缩方法
CN203589833U (zh) 备自投装置
CN109655715A (zh) 一种基于电网故障智能识别设备的电网故障识别方法
CN105137898A (zh) 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主机重启系统及重启方法
CN104682544A (zh) 备自投方法和装置
CN111641214B (zh) 一种稳定限额监视校核系统
JP2009253403A (ja) ログレベル収集装置およびログレベル収集方法
CN113884943B (zh) 漏电故障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855003A (zh) 一种主站自适应配置召唤与比对的方法及装置
CN115795359A (zh) 信号类型判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908956A (zh) 一种保信主站系统及其故障信息归档方法
CN11557984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继电保护定值分析校验方法
CN104318394A (zh) 基于多动作告警模式的通信管理机智能告警系统及方法
CN109039278A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及监控方法、系统
CN114708557B (zh) 一种基于空地通信的电力施工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8562830B (zh) 基于时间同期性的配电网受损程度判别方法及系统
CN204243911U (zh) 一种适用于调度用的电力自动化通讯系统
CN116895136A (zh) 一种供电服务实时故障处置系统和方法
CN113239097B (zh) 一种台区漏电安全隐患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7421859A (zh)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配电网灾损态势感知方法及系统
CN114880278A (zh) 基于厂站电压等级和区域的故障录波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