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1233A -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1233A
CN110831233A CN201911280547.0A CN201911280547A CN110831233A CN 110831233 A CN110831233 A CN 110831233A CN 201911280547 A CN201911280547 A CN 201911280547A CN 110831233 A CN110831233 A CN 110831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time interval
fast
base station
harq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05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1233B (zh
Inventor
邓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05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1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1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1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所述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中配置有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根据所述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本发明能够应用信令配置或者预先设定的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缩短随机接入所需要的时间。

Description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2月12日、申请号为201611140968.X、发明名称为“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LTE中,随机接入是一个基本的功能,UE只有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与系统取得上行同步以后,才能够被系统调度来进行上行的传输。LTE中的随机接入分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两种形式。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包括: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基站检测到前导码后,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UE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后,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MSG3),基站针对MSG3会向UE发送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基站接收到上行数据后,向UE发送竞争解决消息(MSG4),UE针对MSG4会向基站发送HARQ。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主要包括:基站在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者下行的专用信令中分配随机接入的前导码;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基站检测到前导码后,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的LTE协议中,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系统,随机接入过程的处理时延为3ms,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为1ms。为了获得更好的传输效率,LTE将引入更短的处理时延或者更短的TTI,比如引入长度为2ms的处理时延或者长度为0.5ms的TTI。对于应用缩短处理时延或缩短TTI的UE,采用现有的随机接入过程会花费和普通UE一样多的时间,不能缩短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时延,影响应用缩短处理时延和缩短TTI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能够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从而缩短随机接入所需要的时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应用于连接态UE,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所述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中配置有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
根据所述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
可选地,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其中之一:
指示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设置;
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基站发送指示执行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到UE发送前导码之间的时间间隔;
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发送前导码到UE开始检测随机接入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到UE发送MSG3的时间间隔;
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所述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包括针对UE发送的MSG3,基站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针对基站发送的MSG4,UE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RRC信令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
可选地,所述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通过在物理下行控制信令中引入新的比特位指示、或者复用现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格式1A中的某些比特位来指示。
可选地,对于竞争性的快速随机接入,在UE向基站发送MSG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指定时间间隔内,接收基站发送的针对MSG3的HARQ反馈;
接收基站发送的MSG4;
在所述指定时间间隔内,向基站发送针对MSG4的HARQ反馈;
其中,所述指定时间间隔为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当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仅包含设置快速随机接入的执行时,所述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及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为预先设定。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应用于连接态UE,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所述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中配置有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的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
可选地,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其中之一:
指示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设置;
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基站发送指示执行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到UE发送前导码之间的时间间隔;
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发送前导码到UE开始检测随机接入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到UE发送MSG3的时间间隔;
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所述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包括针对UE发送的MSG3,基站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针对基站发送的MSG4,UE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根据所述RRC信令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之前,接收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
可选地,所述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通过在物理下行控制信令中引入新的比特位指示、或者复用现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格式1A中的某些比特位来指示。
可选地,对于竞争性的快速随机接入,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在UE向基站发送MSG3之后,在指定时间间隔内,接收基站发送的针对MSG3的HARQ反馈;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MSG4;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指定时间间隔内,向基站发送针对MSG4的HARQ反馈;
其中,所述指定时间间隔为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当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仅包含设置快速随机接入的执行时,所述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及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为预先设定。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上述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能够应用信令配置或者预先设定的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缩短随机接入所需要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应用于连接态UE的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应用于连接态UE的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应用于连接态UE的竞争性的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应用于空闲态UE的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应用于空闲态UE的竞争性的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应用于连接态UE的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应用于连接态UE的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应用于连接态UE的竞争性的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应用于空闲态UE的的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应用于空闲态UE的竞争性的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应用于连接态UE,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1、接收RRC信令消息,所述RRC信令消息配置有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
S12、根据所述RRC信令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
通常,RRC信令为RRC连接重配置信令。
可选地,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包括:(1)指示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设置、(2)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3)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4)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5)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RRC信令消息配置有上述信息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下面对这些信息具体说明:
(1)指示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设置(如快速随机接入设为Setup),如果RRC信令消息配置了这条信息,可以指示UE之后执行的随机接入均为快速随机接入;
(2)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基站发送指示执行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到UE发送前导码之间的时间间隔。
现有技术中,基站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如基站在子帧n发送触发随机接入的下行控制信令,则UE在子帧n+k1(k1>=6)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将使得UE不能获得很快的调度资源。本发明RRC信令消息配置的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可以在子帧n发送触发随机接入的下行控制信令后,使UE在子帧n+4或者在子帧n+5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缩短了时延;或者基站在子帧n的第一或第二时隙发送触发随机接入的下行控制信令后,使UE在子帧n+4或者在子帧n+5的第一或第二时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缩短了时延。
(3)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发送前导码到UE开始检测随机接入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现有协议中,UE在子帧n发送了Preamble之后,UE从子帧n+3开始检测随机接入响应。本发明RRC信令消息配置的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可以使UE从子帧n+2(或者更短的时间间隔)开始检测随机接入响应,可以进一步把随机接入的延迟缩短1ms。
(4)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到UE发送MSG3的时间间隔,其中,MSG3指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三条消息,因为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这些消息的内容不固定,有时候可能携带的是RRC连接请求,有时候可能会带一些控制消息甚至业务数据包,因此简称为MSG3;
现有技术中,对于UE发起的竞争性的随机接入,比如当UE在子帧n收到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之后,UE需要按照随机接入响应中的调度资源,在子帧n+k2(k2>=6)发送上行传输块(MSG3),这也会导致较长时间的开销。本发明RRC信令消息配置的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可以在UE在子帧n收到随机接入响应(RandomAccess Response)之后,在子帧n+4或者子帧n+5发送上行传输块(MSG3)。
(5)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所述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包括针对UE发送的MSG3,基站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针对基站发送的MSG4,UE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其中,MSG4指基站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
在现有协议中,对于竞争性的随机接入,UE发送的MSG3,基站需要发送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同样基站发送的MSG4,UE也需要发送HARQ反馈。现有的HARQ反馈处理时延为至少3毫秒(FDD中为3ms,TDD中为至少3ms。如FDD中,UE在子帧n接收数据,需要在子帧n+4发送HARQ反馈,期间的3ms为处理时延),针对本发明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UE,可以减少HARQ反馈的处理时延,即允许基站或UE采用缩短的处理时延反馈,进一步的,基站在RRC信令中配置随机接入中MSG3/4的HARQ反馈的处理时延为2毫秒或1毫秒。
如果UE支持缩短传输时间间隔,即基站可以在低于1ms的缩短传输时间间隔内调度UE,此时上述时间间隔可以不是以ms为单位,可以取时隙(0.5ms)为单位,或者取更短的时间单位如以符号(symbol)数为单位,如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可以取为4.25ms。
可选地,如果在RRC信令消息中没有配置指示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设置,则在所述根据所述RRC信令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之前,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S13、接收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
可选地,所述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通过在物理下行控制信令中引入新的比特位指示、或者复用现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格式1A中的某些比特位来指示。
可选地,对于竞争性的快速随机接入,在UE向基站发送MSG3之后,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S21、在指定时间间隔内,接收基站发送的针对MSG3的HARQ反馈;
S22、接收基站发送的MSG4;
S23、在所述指定时间间隔内,向基站发送针对MSG4的HARQ反馈;
其中,所述MSG3中包含指示UE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特定标识,如在MAC头中通过特定的逻辑信道标识指示自己应用快速随机接入;所述指定时间间隔为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当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仅包含设置快速随机接入的执行时,所述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及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为协议预先设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应用于空闲态UE,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31、接收系统信息;
S32、判断所述系统信息是否配置了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资源,所述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资源包括: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特定子帧或时隙的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前导码;
S33、当所述系统信息配置了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特定子帧或时隙的随机接入资源时,在特定子帧或时隙发起随机接入;当所述系统信息配置了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前导码时,向网络侧发送所述专用的前导码。
可选地,当所述系统信息中没有包含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资源时,对于UE发起的竞争性的随机接入,在UE向基站发送MSG3之后,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S41、在指定时间间隔内,接收基站发送的针对MSG3的HARQ反馈;
S42、接收基站发送的MSG4;
S43、在所述指定时间间隔内,向基站发送针对MSG4的HARQ反馈;
其中,所述MSG3中包含指示UE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特定标识,如在MAC头中通过特定的逻辑信道标识指示自己应用快速随机接入;所述指定时间间隔为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能够应用信令配置或者预先设定的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缩短随机接入所需要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应用于连接态UE,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RRC信令消息,所述RRC信令消息配置有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接收的RRC信令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
可选地,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包括:(1)指示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设置、(2)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3)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4)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5)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RRC信令消息配置有上述信息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下面对这些信息具体说明:
(1)指示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设置(如快速随机接入设为Setup),如果RRC信令消息配置了这条信息,可以指示UE之后执行的随机接入均为快速随机接入;
(2)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基站发送指示执行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到UE发送前导码之间的时间间隔。
现有技术中,基站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如基站在子帧n发送触发随机接入的下行控制信令,则UE在子帧n+k1(k1>=6)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将使得UE不能获得很快的调度资源。本发明RRC信令消息配置的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可以在子帧n发送触发随机接入的下行控制信令后,使UE在子帧n+4或者在子帧n+5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缩短了时延。
(3)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发送前导码到UE开始检测随机接入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现有协议中,UE在子帧n发送了Preamble之后,UE从子帧n+3开始检测随机接入响应。本发明RRC信令消息配置的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可以使UE从子帧n+2(或者更短的时间间隔)开始检测随机接入响应,可以进一步把随机接入的延迟缩短1ms。
(4)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到UE发送MSG3的时间间隔,其中,MSG3指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三条消息,因为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这些消息的内容不固定,有时候可能携带的是RRC连接请求,有时候可能会带一些控制消息甚至业务数据包,因此简称为MSG3;
现有技术中,对于UE发起的竞争性的随机接入,比如当UE在子帧n收到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之后,UE需要按照随机接入响应中的调度资源,在子帧n+k2(k2>=6)发送上行传输块(MSG3),这也会导致较长时间的开销。本发明RRC信令消息配置的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可以在UE在子帧n收到随机接入响应(RandomAccess Response)之后,在子帧n+4或者子帧n+5发送上行传输块(MSG3)。
(5)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所述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包括针对UE发送的MSG3,基站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针对基站发送的MSG4,UE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其中,MSG4指基站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
在现有协议中,对于竞争性的随机接入,UE发送的MSG3,基站需要发送HARQ反馈;同样基站发送的MSG4,UE也需要HARQ反馈。现有的HARQ反馈处理时延为3毫秒,针对本发明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UE,可以减少HARQ反馈的处理时延,即允许基站或UE采用缩短的处理时延反馈,进一步的,基站在RRC信令中配置随机接入中MSG3/4的HARQ反馈的处理时延为2毫秒或1毫秒。
可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13,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2根据所述RRC信令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之前,接收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
可选地,所述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通过在物理下行控制信令中引入新的比特位指示、或者复用现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格式1A中的某些比特位来指示。
可选地,对于竞争性的快速随机接入,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21,用于在UE向基站发送MSG3之后,在指定时间间隔内,接收基站发送的针对MSG3的HARQ反馈;
第四接收单元22,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MSG4;
第一发送单元23,用于在所述指定时间间隔内,向基站发送针对MSG4的HARQ反馈;
其中,所述MSG3中包含指示UE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特定标识,如在MAC头中通过特定的逻辑信道标识指示自己应用快速随机接入;所述指定时间间隔为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当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仅包含设置快速随机接入的执行时,所述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及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为预先设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应用于空闲态UE,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五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系统信息;
判断单元32,用于判断所述第五接收单元31接收的系统信息是否配置了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资源,所述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资源包括: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特定子帧或时隙的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前导码;
第二处理单元33,用于当所述系统信息配置了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特定子帧或时隙的随机接入资源时,在特定子帧或时隙发起随机接入;
第三处理单元34,当所述系统信息配置了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前导码时,向网络侧发送所述专用的前导码。
可选地,当所述系统信息中没有包含专用于快速随机接入的资源时,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接收单元41,用于在UE向基站发送MSG3之后,在指定时间间隔内,接收基站发送的针对MSG3的HARQ反馈;
第七接收单元42,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MSG4;
第二发送单元43,用于在所述指定时间间隔内,向基站发送针对MSG4的HARQ反馈;
其中,所述MSG3中包含指示UE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特定标识,如在MAC头中通过特定的逻辑信道标识指示自己应用快速随机接入;所述指定时间间隔为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能够应用信令配置或者预先设定的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缩短随机接入所需要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可作为连接态UE,也可以作为空闲态UE,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上述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所述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中配置有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
根据所述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其中之一:
指示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设置;
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基站发送指示执行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到UE发送前导码之间的时间间隔;
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发送前导码到UE开始检测随机接入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到UE发送MSG3的时间间隔;
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所述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包括针对UE发送的MSG3,基站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针对基站发送的MSG4,UE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RRC信令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通过在物理下行控制信令中引入新的比特位指示、或者复用现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格式1A中的某些比特位来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竞争性的快速随机接入,在UE向基站发送MSG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指定时间间隔内,接收基站发送的针对MSG3的HARQ反馈;
接收基站发送的MSG4;
在所述指定时间间隔内,向基站发送针对MSG4的HARQ反馈;
其中,所述指定时间间隔为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仅包含设置快速随机接入的执行时,所述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及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为预先设定。
7.一种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所述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中配置有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的RRC信令消息或系统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其中之一:
指示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设置;
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基站发送指示执行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到UE发送前导码之间的时间间隔;
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发送前导码到UE开始检测随机接入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从UE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到UE发送MSG3的时间间隔;
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所述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包括针对UE发送的MSG3,基站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针对基站发送的MSG4,UE发送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根据所述RRC信令消息执行快速随机接入之前,接收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UE执行快速随机接入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通过在物理下行控制信令中引入新的比特位指示、或者复用现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令格式1A中的某些比特位来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竞争性的快速随机接入,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在UE向基站发送MSG3之后,在指定时间间隔内,接收基站发送的针对MSG3的HARQ反馈;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MSG4;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指定时间间隔内,向基站发送针对MSG4的HARQ反馈;
其中,所述指定时间间隔为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应用快速随机接入的信息仅包含设置快速随机接入的执行时,所述基站触发随机接入的时间间隔、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时间间隔、随机接入响应中指示传输资源的时间间隔及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HARQ反馈的时间间隔为预先设定。
13.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快速随机接入的装置。
CN201911280547.0A 2016-12-12 2016-12-12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10831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0547.0A CN110831233B (zh) 2016-12-12 2016-12-12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0547.0A CN110831233B (zh) 2016-12-12 2016-12-12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201611140968.XA CN108617003B (zh) 2016-12-12 2016-12-12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40968.XA Division CN108617003B (zh) 2016-12-12 2016-12-12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233A true CN110831233A (zh) 2020-02-21
CN110831233B CN110831233B (zh) 2022-08-23

Family

ID=636576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40968.XA Active CN108617003B (zh) 2016-12-12 2016-12-12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201911280547.0A Active CN110831233B (zh) 2016-12-12 2016-12-12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40968.XA Active CN108617003B (zh) 2016-12-12 2016-12-12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86170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0411B (zh) * 2018-10-12 2022-03-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1465112B (zh) * 2019-01-21 2022-09-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信令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237442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510A (zh) * 2008-03-25 2009-09-30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2215598A (zh) * 2010-04-02 201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4542B2 (en) * 2014-03-27 2018-03-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US9648616B2 (en) * 2015-01-15 2017-05-0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efficient low-latency uplink access
CN105142118B (zh) * 2015-08-11 2019-02-19 电子科技大学 Td-lte集群系统用户的快速随机接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510A (zh) * 2008-03-25 2009-09-30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2215598A (zh) * 2010-04-02 201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7003A (zh) 2018-10-02
CN110831233B (zh) 2022-08-23
CN108617003B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7247B1 (en) Random access respons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27704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msg3 transmission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73633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US1016560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erforming preamble assignment for random acces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869654B1 (en) Method of handling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7389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のためのプレアンブル割り当ての実行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360628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EP3043615B1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predetermination of resource in random access
EP2756729B1 (en) Improved 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09814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070986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s with a network
EP36062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 and instruction after random access rollback
US913782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EP3603261A1 (en) Multiple starting and ending positions for scheduled downlink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575288B2 (en) Uplink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73402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13107036A1 (en) Handling random access failure
EP3614781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EP3253117A1 (en) Handling a handover
CN110831233B (zh)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US201803681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utonomous Determination of Uplink Resources by User Equipment
US11937310B2 (en) Handling timing conflicts involv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messages
CN114503771B (zh)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监控窗口的终止
CN111526597B (zh) 一种两步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15669038A (zh) 波束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