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1195B - 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1195B
CN110831195B CN201810921802.4A CN201810921802A CN110831195B CN 110831195 B CN110831195 B CN 110831195B CN 201810921802 A CN201810921802 A CN 201810921802A CN 110831195 B CN110831195 B CN 1108311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time
frequency
indication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18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1195A (zh
Inventor
曲鑫
徐志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218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1195B/zh
Priority to US16/764,348 priority patent/US11470585B2/en
Priority to EP19849435.3A priority patent/EP375509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93019 priority patent/WO20200347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1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1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本发明方案可以根据更少的信息确定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有助于节约上行复用时频域指示的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在5G通信业务中,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不同数据发送时长的用户可以复用相同的时频物理资源,即,为满足短时长用户,如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 Reliable&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用户的低时延需求,基站可以在已调度的长时长用户,如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用户的物理资源上调度短时长用户,从而发生短时长用户复用长时长用户资源,导致长时长用户部分数据被破坏。
目前R15标准化工作主要针对下行不同时长资源复用,通过向被短时长用户强占时频资源的长时长用户发送强占指示,来指示长时长用户被强占的时频资源范围,从而长时长用户可以根据强占指示,对被强占的传输译码结果进行后处理,以提高译码成功概率。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基站为长时长用户确定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并且采用动态信令或高层信令发送大量的信息,例如上行复用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持续时长、结束位置等信息,增大了信令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可以根据更少的信息确定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有助于节约上行复用时频域指示的信令开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可选的,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偏移量;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参考起始位置;将所述参考起始位置加上所述偏移量,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可选的,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包括: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
可选的,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J=ceil(log(L·2μ-μ′));其中,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L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监听周期内包含的时域上行符号个数。
可选的,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参考起始位置包括: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021
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确定所述参考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022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023
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的,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可选的,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包括: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031
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确定所述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032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033
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的,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包括: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将所述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的结束位置作为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可选的,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可选的,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预设比特数K,确定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K-J,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K-J,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为K-J。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未包括偏移量,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可选的,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偏移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包括:获取模块,适于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频域确定模块,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时域确定模块,适于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可选的,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偏移量;所述时域确定模块包括:提取子模块,适于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参考起始确定子模块,适于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参考起始位置;第一时域起始确定子模块,适于将所述参考起始位置加上所述偏移量,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可选的,所述提取子模块包括:比特数确定单元,适于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提取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比特数确定单元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J=ceil(log(L·2μ-μ′));其中,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L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监听周期内包含的时域上行符号个数。
可选的,所述参考起始确定子模块包括:第一符号M确定单元,适于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041
第一X符号确定单元,适于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参考起始确定单元,适于确定所述参考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042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043
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的,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时域确定模块包括:第二时域起始确定子模块,适于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域起始确定子模块包括:第二符号M确定单元,适于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051
第二X符号确定单元,适于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时域起始确定单元,适于确定所述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052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可选的,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所述时域确定模块还包括:第二结束确定子模块,适于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将所述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的结束位置作为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可选的,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所述频域确定模块包括:信息提取子模块,适于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第一数量确定子模块,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第一信息确定子模块,适于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可选的,所述信息提取子模块包括:频域比特数确定单元,适于根据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预设比特数K,确定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K-J,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信息提取单元,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K-J,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为K-J。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未包括偏移量,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所述频域确定模块包括:第二数量确定子模块,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第二信息确定子模块,适于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可选的,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偏移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采用上述方案,用户终端通过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并且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而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内容对于确定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而言并不是必须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动态信令或高层信令发送大量的信息指示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例如上行复用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持续时长、结束位置等信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根据更少的信息确定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有助于节约上行复用时频域指示的信令开销。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确定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时频域范围,有助于用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提高便利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标识符,且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偏移量,基站可以自由选择为用户仅配置其中的一种指示信息,或配置两种指示信息,并可以在每次发送指示信息时指示基站确认,提高了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图1中步骤S12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图1中步骤S1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图4中步骤S4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第二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第三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第四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时域确定模块10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频域确定模块10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5G通信业务中,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不同数据发送时长的用户可以复用相同的时频物理资源,如eMBB用户与URLLC用户可以复用上行时频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目前R15标准化工作主要针对下行不同时长资源复用,通过向被短时长用户强占时频资源的长时长用户发送强占指示,来指示长时长用户被强占的时频资源范围,从而长时长用户可以根据强占指示,对被强占的传输译码结果进行后处理,以提高译码成功概率。对于上行不同时长资源复用,同样存在长时长用户数据被破坏的问题,因此在上行资源复用中,应相应引入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更进一步,对于上行复用,为保证短时长用户上行传输可靠性,长时长用户需要在短时长用户进行传输前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从而能够在短时长用户需要复用的时频资源上进行相应的发送调整,包括但不限于长时长用户暂停发送,或降低发送功率等。因此,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发送周期应考虑与短时长用户的上行调度监听周期保持一致。
在现有的一种上行复用时频域资源的时域指示方法中,可以通过向用户发送一个偏移来指示用户上行复用时域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其中,所述偏移是相对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偏移,且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为用户配置偏移的取值集合,通过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向用户发送集合中的一个。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同上行复用时频域指示监听周期,需要根据实际监听周期长度,配置多个时域偏移集合,容易导致高层信令资源的浪费。
在现有的另一种上行复用时频域资源的时域指示方法中,首先为用户确定上行复用时域资源参考范围,具体地,采用动态信令或高层信令发送一个相对于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偏移来确定上行复用时域资源参考范围的起始位置,进一步地,在已确定的参考范围内,通过向用户发送一个偏移来指示用户上行复用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其中偏移是相对上行复用时域资源参考范围的起始位置的偏移,且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为用户配置偏移的取值集合,通过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向用户发送集合中的一个。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上述另一种现有技术中,需要先后发送令指示参考范围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也会导致动态信令和高层信令资源的浪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采用上述方案,用户终端通过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并且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而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内容对于确定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而言并不是必须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动态信令或高层信令发送大量的信息指示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例如上行复用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持续时长、结束位置等信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根据更少的信息确定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有助于节约上行复用时频域指示的信令开销。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至步骤S13:
步骤S11: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
步骤S12: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步骤S13: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在步骤S11的具体实施中,基站可以通过采用5G NR中已有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格式或新定义一个DCI格式来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基站为用户终端预先配置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DCI格式大小,包含N个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域,每个指示域包含一个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为K比特,基站为用户终端预先配置每一个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域与服务小区的对应关系。基站通过动态信令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可以通过用户终端专有控制信道(UE-specific PDCCH)或组公共控制信道(Group common PDCCH)发送。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可以不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
具体地,当所述指示信息中不包含时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时,K比特均可以用于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在步骤S12的具体实施中,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中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具体地,可以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中是否包含时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也即是否需要对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进行提取,而采用不同的实现方法。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例如可以为偏移量。
参照图2,图2是图1中步骤S1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步骤S21至步骤S23,以下对各个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S21中,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具体地,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有时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例如包含有偏移量时,需要对所述资源指示信息进行提取,以确定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对应的那部分资源指示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根据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预设比特数K,确定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K-J,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K-J,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为K-J。
具体地,当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有时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时,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可以采用J个比特表示,从而可以确定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K-J。
更具体而言,所述K-J个比特在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预设方式配置,例如配置时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位于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的前面。
需要指出的是,K可以大于等于J。
具体而言,当在所述指示信息中,采用J个比特表示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且J=K时,可以理解为所述指示信息全部用于指示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此时可能会出现没有剩余比特数作为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指示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的情况,此时可以视作所述资源指示信息为0比特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终端根据确定的J值,且J=K,可以确定在基站预配置的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的全部范围内,依据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取消上行传输。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在上述J=K的特殊情况下,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可以包含所述资源指示信息为0比特的情况。这是由于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比特数K值较小导致的情况,并非从开始就不准备对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进行划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与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可以相同,均为K-J,从而有助于采用1个比特表示一个频域指示单元的方式,指示每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复用(又可以称为被占用)。例如K-J个比特数为3,则将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划分为3个频域指示单元,根据频域指示单元2和频域指示单元3被占用,可以采用“011”表示。
更具体而言,K比特中剩下的K-J比特用来指示被复用的上行时频资源在频域的位置,可以将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内的所有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划分为K-J个频域指示单元,每个频域指示单元由一个比特表示,1表示该频域指示单元被复用,0表示未被复用。其中K-J比特中的前mod(B,K-J)比特中的每一个比特所对应的频域指示单元大小为ceil(B/(K-J))个PRB,后K-mod(B,K-J)比特中的每一个比特所对应的频域指示单元大小为floor(B/(K-J))个PRB,B为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内所包含的总PRB数。
在步骤S22中,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
具体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可以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可以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根据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用户终端可以确定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在内的一个或多个频域指示单元已被占用,进而可以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频域指示单元对应的频域资源内停止上传数据。
在步骤S23中,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具体地,所述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可以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例如可以为预配置的详细的频域资源,还可以为用户当前激活的上行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频域范围包含有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的频域资源,也即所述一个或多个频域指示单元的频域范围大于等于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真正复用的频域资源。
参照图3,图3是图1中步骤S12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步骤S31至步骤S32,以下对各个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S31中,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
具体地,当所述指示信息中未包括偏移量时,也就不需要对所述资源指示信息进行提取。
具体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可以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可以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根据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用户终端可以确定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在内的一个或多个频域指示单元已被占用,进而可以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频域指示单元对应的频域资源内停止上传数据。
在步骤S32中,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频域范围未包含有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的频域资源,也即所述一个或多个频域指示单元的频域范围大于等于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真正复用的频域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与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可以相同,均为K,从而有助于采用1个比特表示一个频域指示单元的方式,指示每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复用(又可以称为被占用)。
例如K个比特数为6,则将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划分为6个频域指示单元,根据频域指示单元4和频域指示单元5被占用,可以采用“000110”表示。
更具体而言,每一个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域的K比特全部用来指示被复用的上行时频资源在频域的位置,将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内的所有物理资源块(PRB)划分为K个频域指示单元,每个频域指示单元由一个比特表示,1表示该频域指示单元被复用,0表示未被复用。其中K比特中的前mod(B,K)比特中的每一个比特所对应的频域指示单元大小为ceil(B/K)个PRB,后K-mod(B,K)比特中的每一个比特所对应的频域指示单元大小为floor(B/K)个PRB,N为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内所包含的总PRB数。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可以通过显示的方式获得,如由基站预先配置,或采用隐式的方式获得,即用户当前激活的上行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
在具体实施中,有关图3中步骤S31至步骤S32的更多详细内容,请参照图2中的步骤S21至步骤S23的描述进行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1,在步骤S13的具体实施中,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通过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并且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而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内容对于确定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而言并不是必须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动态信令或高层信令发送大量的信息指示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例如上行复用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持续时长、结束位置等信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即有机会确定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有助于节约上行复用时频域指示的信令开销。
参照图4,图4是图1中步骤S1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所述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步骤S41至步骤S43,以下对各个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S41中,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
具体地,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偏移量。
其中,所述偏移量可以为所述起始位置相对于所述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的偏移时长。
具体地,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的步骤可以包括: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根据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
更具体地,可以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
J=ceil(log(L·2μ-μ′));
其中,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L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监听周期内包含的时域上行符号个数。其中,各个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可以通过协议进行固定配置,例如配置为0或1。
可以理解的是,当采用J个比特指示所述偏移量时,前面一个或多个比特可以用0填充,例如当采用3个比特指示偏移量为1个符号时,可以采用001表示所述偏移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公式的方式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可以使基站和用户终端双方均通过公式确定,而非通过基站采用信令发送偏移量至用户终端,有助于节省信令资源。
在步骤S42中,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参考起始位置。
参照图5,图5是图4中步骤S4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所述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参考起始位置的步骤可以包括步骤S51至步骤S53,以下对各个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S51中,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具体地,所述符号为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151
具体地,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152
可以为从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的最后一个符号。
在步骤S52中,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
具体地,所述X个符号可以为用户处理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所需要的时间,所述X可以通过预定义获得。
在步骤S53中,确定所述参考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具体地,所述该时隙内的符号为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153
所述下一个时隙的符号为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154
具体地,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可以得到参考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155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156
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继续参照图4,在步骤S43中,将所述参考起始位置加上所述偏移量,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具体地,用户终端根据基站配置,周期监听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当收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并成功译码,根据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当确定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位置与用户正在进行上行传输的时频资源位置有重叠时,用户根据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确定的时频域范围取消正在进行的上行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指示偏移量,进而根据所述偏移量,确定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有助于获得更准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从而使用户终端在确定被复用的时域位置开始取消上行传输,避免过早或过晚停止。
继续参照图1,在步骤S13的具体实施中,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持续时长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其中,所述持续时长可以根据上行复用时域参考范围确定,而所述上行复用时域参考范围可以是预定义的,例如通过协议确定,或者由基站预先告知用户终端的。
具体地,所述步骤S13,即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的步骤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时长;根据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持续时长,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时隙的结束位置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具体地,所述步骤S13,即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的步骤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将所述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的结束位置作为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可以通过设置在每个时隙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使用户终端可以在每个时隙确定是否有时频资源被复用,从而在时频资源的起始位置至时隙的结束位置之间取消上行传输。
优选地,可以在每个时隙的初始时刻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可以仅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进而自所述起始位置起取消上行传输。
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URLLC用户以及eMBB用户为例,共有两个用户进行基于调度的上行传输。URLLC用户被允许调度复用eMBB用户的上行传输资源,复用时域资源A以及频域资源B。基站通过向eMBB用户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来通知eMBB用户在URLLC用户即将进行上行传输的时频传输资源上取消eMBB传输。
具体地,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M0,其中,M0用于指示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171
即为从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CORESET的最后一个符号,向后偏移X个符号为所述参考起始位置,进而加上偏移量,以确认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进一步地,eMBB用户从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起,取消eMBB传输。可以将所述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的结束位置作为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即在本时隙内自所述起始位置起的剩余时长内取消上行传输。
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第二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共有三个用户进行基于调度的上行传输,一个URLLC用户,两个eMBB用户:eMBB用户1和2。URLLC用户被允许调度复用eMBB用户1和2的上行传输资源。基站通过向eMBB用户1和2发送上行时频复用指示来通知eMBB用户在其它URLLC用户即将进行上行传输的时频传输资源上取消eMBB传输。
具体地,基站为eMBB用户1和2通过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DCI包含两个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域,以每个指示域包含6比特为例,则第一指示域对应eMBB用户1和2的服务小区1,第二指示域对应eMBB用户1和2的服务小区2。
如图7所示,服务小区1有两个eMBB用户,用户1和2,用户1在时刻t之前的时隙收到上行调度信息,调度用户1在时刻t开始的时隙3符号1开始传输上行数据到符号9,传输资源频域范围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的CRB61-CRB110,用户2在时刻t之前的时隙收到上行调度信息,调度用户2在时刻t开始的时隙3符号2开始传输上行数据到当前时隙末尾,传输资源频域范围为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下的CRB121-CRB170。
基站在时刻t前收到URLLC用户的上行传输请求,在时刻t开始的时隙3符号0-1向URLLC用户发送上行调度信息,调度URLLC用户在该时隙符号8-11传输上行数据,传输资源频域范围为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下的CRB37-CRB51。因此,考虑到服务小区1URLLC用户将复用eMBB用户上行传输资源,基站为eMBB用户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复用的时域范围为30kHz子载波间隔下对应的时隙3符号8-11,对应到15kHz子载波间隔下为时隙3符号4-5,频域范围为30kHz子载波间隔下对应的CRB40-CRB54,对应到15kHz子载波间隔下为CRB76-CRB105。
基站采用服务小区2上的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由UL-MI-RNTI加扰。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且监听周期为0.5ms,即30kHz下的14个符号,则L=14,且周期内的监听符号位置为一个时隙的前两个符号。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域对应指示服务小区1上eMBB用户1和2的上行复用,因此,根据权利要求描述方法,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第一指示域的K=6比特中的前J=ceil(log(L·2μ-μ′))=3比特用来指示上行复用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其中μ=0,μ′=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处理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处理时间预定义为15kHz子载波间隔下二个符号长度,即X=2,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CORESET的最后一个符号为30kHz下一个时隙内的符号1,因此,根据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181
可得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182
参考范围起始位置为符号3,考虑实际被复用的上行时域资源的起始为符号位置为符号4,相对于参考范围起始位置偏移一个符号J=3,比特表示为001,剩下的K-J=3比特用来指示被复用的频域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预先配置服务小区1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为子载波间隔15kHz下的CRB25-CRB200,因此,将176个RB划分成K-J=3组,组一频域范围为CRB25-CRB83,组二频域范围为CRB84-CRB142,组三频域范围为CRB143-CRB200。根据实际被复用的上行频域资源范围CRB76-CRB105,可以确定该3比特的值为110。
具体地,将时域和频域指示结合,可得第一指示域6比特的取值为001110。
另外,在服务小区2,时刻t之前未收到URLLC用户的上行调度请求,因此,服务小区2在时刻t开始的时隙不会发生上行资源复用情况,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第二指示域的6比特取值为000000。
eMBB用户1和2在服务小区2上时刻t开始的时隙3的符号0-符号1监听UL-MI-RNTI加扰的组公共控制信道,成功译码后获得信息比特为001110000000。
根据指示域与服务小区对应关系,确定服务小区1上将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服务小区2不会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具体地,根据J=ceil(log(L·2μ-μ′))=3确定第一指示域的前三个比特001用来指示上行复用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相对于上行复用参考范围的偏移,为一个符号,根据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191
可得参考范围起始位置为符号3,再加上一个符号的偏移,可以获得实际被复用的上行复用时域资源起始位置为符号4,进一步确定第一指示域的后三个比特010用来指示上行复用频域资源,根据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为子载波间隔15kHz下的CRB25-CRB200,将176个RB划分成K-J=3组,组一频域范围为CRB25-CRB83,组二频域范围为CRB84-CRB142,组三频域范围为CRB143-CRB200,因此根据110,确定被复用的频域范围为组一,组二CRB25-CRB142。
eMBB用户1根据自己上行传输的时频域范围确定时频域与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资源范围重叠,故在时隙3起始符号4开始取消整个上行传输,到时隙3结束,或到持续时长结束。
eMBB用户2根据自己上行传输的时频域范围确定时频域与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资源范围重叠,故在时隙3起始符号4开始取消整个上行传输,到时隙3结束,或到持续时长结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指示偏移量,进而根据所述偏移量,确定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有助于获得更准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从而使用户终端在确定被复用的时域位置开始取消上行传输。
继续参照图1,在步骤S13的具体实施中,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具体地,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的步骤可以包括: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01
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确定所述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02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03
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可以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所述步骤S13,即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时长;根据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持续时长,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所述步骤S13,即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将所述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的结束位置作为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未包括偏移量,有助于采用更多的比特数指示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从而有助于获得更精细更准确的频域资源,有助于避免用户在大片未被复用的频域资源上取消上行传输,导致传输资源的浪费。
参照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第三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URLLC用户以及eMBB用户为例,共有两个用户进行基于调度的上行传输。URLLC用户被允许调度复用eMBB用户的上行传输资源,复用时域资源A以及频域资源B。基站通过向eMBB用户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来通知eMBB用户在URLLC用户即将进行上行传输的时频传输资源上取消eMBB传输。
具体地,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M0,其中,M0用于指示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11
即为从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CORESET的最后一个符号,向后偏移X个符号,以确认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进一步地,eMBB用户从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起,取消eMBB传输。可以将所述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的结束位置作为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即在本时隙内自所述起始位置起的剩余时长内取消上行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图6示出的第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在图8示出的第三种确定方法中,由于未包括偏移量,因此eMBB用户取消上行传输的位置提前了。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第四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共有三个用户进行基于调度的上行传输,一个URLLC用户,两个eMBB用户:eMBB用户1和2。URLLC用户被允许调度复用eMBB用户1和2的上行传输资源。基站通过向eMBB用户1和2发送上行时频复用指示来通知eMBB用户在其它URLLC用户即将进行上行传输的时频传输资源上取消eMBB传输。
具体地,基站为eMBB用户1和2通过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DCI包含两个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域,以每个指示域包含6比特为例,则第一指示域对应eMBB用户1和2的服务小区1,第二指示域对应eMBB用户1和2的服务小区2。
如图9所示,基站采用服务小区2上的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由UL-MI-RNTI加扰。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且监听周期为0.5ms,即30kHz下的14个符号,则L=14,且周期内的监听符号位置为一个时隙的前两个符号。
由于K=6比特全部用来指示被复用的频域资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预先配置服务小区1上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为子载波间隔15kHz下的CRB25-CRB200,因此,将176个RB划分成K=6组,组一频域范围为CRB25-CRB54,组二频域范围为CRB55-CRB84,组三频域范围为CRB85-CRB113,组四频域范围为CRB114-CRB142,组五频域范围为CRB143-CRB171,组六频域范围为CRB172-CRB200,根据实际被复用的上行频域资源范围CRB76-CRB105,可以确定该6比特的值为011000。
另外,在服务小区2,时刻t之前未收到URLLC用户的上行调度请求,因此,服务小区2在时刻t开始的时隙不会发生上行资源复用情况,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第二指示域的6比特取值为000000。
eMBB用户1和2在服务小区2上时刻t开始的时隙3的符号0-符号1监听UL-MI-RNTI加扰的组公共控制信道,成功译码后获得信息比特为011000000000。
根据指示域与服务小区对应关系,确定服务小区1上将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服务小区2不会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
具体地,用户隐式确定上行复用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索引,确定方法为根据X=2,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CORESET的最后一个符号为30kHz下一个时隙内的符号1,因此,根据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21
可得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22
因此,上行复用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索引为符号3。
用户根据指示域一的六个比特011000确定上行复用频域资源范围,根据上行复用频域参考范围为子载波间隔15kHz下的CRB25-CRB200,将176个RB划分成K=6组,组一频域范围为CRB25-CRB54,组二频域范围为CRB55-CRB84,组三频域范围为CRB85-CRB113,组四频域范围为CRB114-CRB142,组五频域范围为CRB143-CRB171,组六频域范围为CRB172-CRB200,根据实际被复用的上行频域资源范围CRB76-CRB105,因此根据011000,确定被复用的频域范围为组二,组三CRB55-CRB113。
eMBB用户1根据自己上行传输的时频域范围确定时频域与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资源范围重叠,故在时隙3起始符号3开始取消整个上行传输,到时隙3结束。
eMBB用户2根据自己上行传输的频域范围确定频域与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资源范围无重叠,无需取消上行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未包括偏移量,有助于采用更多的比特数指示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从而有助于获得更精细更准确的频域资源,有助于避免用户在大片未被复用的频域资源上取消上行传输,导致传输资源的浪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确定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时频域范围,有助于用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提高便利性。
进一步地,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偏移量。
具体地,基站为eMBB用户1和2通过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DCI包含两个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域,其中,可以在第一指示域或第二指示域中预先指示一个或多个比特数作为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偏移量。
优选地,可以把第一指示域的第一个比特作为标识符,例如采用1指示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偏移量,采用0指示所述指示信息中未包括偏移量。
更具体而言,通过设置标识符,可以是用户终端更加清楚地确定是否包括偏移量,进而在包括偏移量的情况下以上述方法确定偏移量以及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进而根据偏移量确定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或者在未包括偏移量的情况下以上述方法确定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然后,用户可以根据与自身上行传输时频资源范围的重叠情况来确定是否取消上行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标识符,且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偏移量,基站可以自由选择为用户仅配置其中的一种指示信息,或配置两种指示信息,并可以在每次发送指示信息时指示基站确认,提高了灵活性。
参照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101,适于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
频域确定模块102,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时域确定模块103,适于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参照图11,图11是图10中时域确定模块10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时域确定模块103可以包括:提取子模块111,适于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参考起始确定子模块112,适于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参考起始位置;第一时域起始确定子模块113,适于将所述参考起始位置加上所述偏移量,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偏移量。
进一步地,所述提取子模块111可以包括:比特数确定单元(图未示),适于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提取单元(图未示),适于根据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
更进一步地,所述比特数确定单元可以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J=ceil(log(L·2μ-μ′));其中,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L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监听周期内包含的时域上行符号个数。
进一步地,所述参考起始确定子模块112可以包括:第一符号M确定单元(图未示),适于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51
第一X符号确定单元(图未示),适于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参考起始确定单元(图未示),适于确定所述参考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52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53
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所述时域确定模块103还可以包括:第二时域起始确定子模块114,适于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时域起始确定子模块114可以包括:第二符号M确定单元(图未示),适于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54
第二X符号确定单元(图未示),适于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时域起始确定单元(图未示),适于确定所述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55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Figure BDA0001764411640000256
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所述时域确定模块103可以包括:持续时长确定子模块115,适于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时长;第一结束确定子模块116,适于根据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持续时长,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其中,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所述时域确定模块103还可以包括:第二结束确定子模块117,适于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将所述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的结束位置作为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其中,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参照图12,图12是图10中频域确定模块10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频域确定模块102可以包括:
信息提取子模块121,适于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第一数量确定子模块122,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
第一信息确定子模块123,适于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其中,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提取子模块121可以包括:频域比特数确定单元(图未示),适于根据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预设比特数K,确定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K-J,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信息提取单元(图未示),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K-J,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为K-J。
所述频域确定模块102可以包括:第二数量确定子模块124,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第二信息确定子模块125,适于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未包括偏移量,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进一步地,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偏移量。
关于该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的原理、具体实现和有益效果请参照前文及图1至图9示出的关于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图1至图5示出的关于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还可以包括光盘、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图1至图5示出的关于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步骤。所述用户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其中,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偏移量;
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
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
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参考起始位置;
将所述参考起始位置加上所述偏移量,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包括:
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
根据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
J=ceil(log(L·2μ-μ′));
其中,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L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监听周期内包含的时域上行符号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参考起始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21
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
确定所述参考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22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23
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
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所述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24
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
确定所述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25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26
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包括:
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将所述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的结束位置作为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
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
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
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其中,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预设比特数K,确定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K-J,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
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K-J,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为K-J。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未包括偏移量,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
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
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其中,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11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偏移量。
13.一种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适于从基站获取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频域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
频域确定模块,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时域确定模块,适于至少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确定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其中,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偏移量;
所述时域确定模块包括:
提取子模块,适于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
参考起始确定子模块,适于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参考起始位置;
第一时域起始确定子模块,适于将所述参考起始位置加上所述偏移量,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子模块包括:
比特数确定单元,适于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
提取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偏移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特数确定单元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
J=ceil(log(L·2μ-μ′));
其中,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L用于表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指示的监听周期内包含的时域上行符号个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起始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符号M确定单元,适于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51
第一X符号确定单元,适于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
参考起始确定单元,适于确定所述参考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52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53
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时域起始确定子模块,适于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加上所述预设处理时长,以得到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起始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二符号M确定单元,适于确定所述指示信息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时域位置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61
第二X符号确定单元,适于确定处理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预设处理时长为X个符号;
时域起始确定单元,适于确定所述起始位置为该时隙内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62
或下一个时隙的符号
Figure FDA0002699377500000063
其中,μ用于表示发生上行时频资源复用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用于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服务小区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4或18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域资源的资源信息还包括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所述时域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二结束确定子模块,适于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将所述起始位置所在的时隙的结束位置作为所述时域资源的结束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
所述频域确定模块包括:
信息提取子模块,适于从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第一数量确定子模块,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
第一信息确定子模块,适于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其中,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提取子模块包括:
频域比特数确定单元,适于根据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的预设比特数K,确定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K-J,J为所述偏移量占用的比特数;
信息提取单元,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K-J,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提取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为K-J。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未包括偏移量,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划分为多个频域指示单元;
所述频域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数量确定子模块,适于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频域指示单元的数量,以及各个频域指示单元是否被占用;
第二信息确定子模块,适于将已被占用的频域指示单元的信息作为所述频域资源的资源信息;
其中,所述频域资源的参考范围是所述基站预配置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4或23所述的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还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指示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偏移量。
25.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26.一种用户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CN201810921802.4A 2018-08-14 2018-08-14 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 Active CN110831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1802.4A CN110831195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
US16/764,348 US11470585B2 (en) 2018-08-14 2019-06-26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uplink multiplexed time-frequency resource, storage medium, and user equipment
EP19849435.3A EP3755094A4 (en) 2018-08-14 2019-06-26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F UPLINK MULTIPLEXING, STORAGE MEDIUM AND USER END DEVICE
PCT/CN2019/093019 WO2020034768A1 (zh) 2018-08-14 2019-06-26 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1802.4A CN110831195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195A CN110831195A (zh) 2020-02-21
CN110831195B true CN110831195B (zh) 2020-12-25

Family

ID=6952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1802.4A Active CN110831195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0585B2 (zh)
EP (1) EP3755094A4 (zh)
CN (1) CN110831195B (zh)
WO (1) WO20200347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85670B2 (en) * 2020-02-13 2024-05-14 Intel Corporation Mode-1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reception for configured sidelink scheduling in NR V2X
CN113938932A (zh) * 2020-07-13 2022-01-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071740A (zh) * 2020-08-06 2022-02-18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637958B (zh) * 2020-12-30 2024-02-02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基站、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956605A (zh) * 2022-10-18 2024-04-30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9338A (zh) * 2005-09-06 2007-03-14 都科摩(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蜂窝网和泛在网的融合方法和设备
CN105229979A (zh) * 2014-04-29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201627A1 (zh) * 2015-06-16 2016-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07241288A (zh) * 2017-06-19 2017-10-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复用场景下指示被占用的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95660A (zh) * 2016-04-01 2017-10-2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资源调度及数据检测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44458B2 (en) * 2010-11-19 2014-06-03 Nokia Corporation Signaling mixed resource allocation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CN107736074B (zh) 2015-06-26 2022-02-08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设备对设备通信终端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102340908B1 (ko) * 2016-05-12 2021-12-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사용하는 셀룰러 네트워크에서의 상향링크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0999243B (zh) * 2017-08-14 2023-04-14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调度信息的方法
JP7072080B2 (ja) * 2018-04-04 2022-05-19 中▲興▼通▲訊▼股▲ふぇ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においてアップリンク伝送リソースをプリエンプト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9338A (zh) * 2005-09-06 2007-03-14 都科摩(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蜂窝网和泛在网的融合方法和设备
CN105229979A (zh) * 2014-04-29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201627A1 (zh) * 2015-06-16 2016-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07295660A (zh) * 2016-04-01 2017-10-2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资源调度及数据检测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7241288A (zh) * 2017-06-19 2017-10-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复用场景下指示被占用的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ultiplexing data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durations;VIVO;《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NR#3 R1-1715646》;2017092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55094A1 (en) 2020-12-23
EP3755094A4 (en) 2021-11-17
US20210160854A1 (en) 2021-05-27
CN110831195A (zh) 2020-02-21
US11470585B2 (en) 2022-10-11
WO2020034768A1 (zh) 2020-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1195B (zh) 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终端
US1138210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for different latency targets utilizing thin control
CN105979597B (zh) 通信资源的分配方法、分配装置、基站和终端
US11395291B2 (en)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at provide low latency services
CN110447287B (zh) 用于操作无线通信设备或无线电接入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07318171B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基站
US11553515B2 (en)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 sub-subframe operation
EP382334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econdary cell
US2021021934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EP3407652B1 (e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9803422B (zh) 一种资源激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557840A (zh) 一种激活半静态调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和设备
EP2735114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to a first and a second class of terminals using a first and/or a second carrier
CN108605315B (zh) 信号传输方法、信号传输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7295660B (zh) 一种资源调度及数据检测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和系统
US11038651B2 (en) Flexible indication for start position of data channel
CN110167156B (zh) 上行复用时频资源确定方法、用户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55198B (zh) 一种对广电基本载波带宽进行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US111291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uplink grant
CN110351039B (zh) 上行数据复用的指示及获取方法、基站、终端、介质
CN112020141A (zh) Pdsch时频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13053322A1 (zh) 用于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6101615A1 (zh) 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9 18 / F, block B, Zhizhen building, No.7,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Room 516, building A, Tsinghua Science Park,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PREADTRUM HI-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