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1188A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31188A CN110831188A CN201810912252.XA CN201810912252A CN110831188A CN 110831188 A CN110831188 A CN 110831188A CN 201810912252 A CN201810912252 A CN 201810912252A CN 110831188 A CN110831188 A CN 1108311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channel
- aggregation level
- downlink control
- pdsch
- sid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当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例如,对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加扰)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所述终端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所述PDSCH。本申请能够在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之间准确的传输PDSCH。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未来的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控制信道使用Polar码(极化码)进行编码。在采用Polar码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进行编码时,PDCCH的聚合等级(aggregation level,AL)为AL8和PDCCH的聚合等级为AL16时对应的Polar码的母码相同,并且,PDCCH的聚合等级为AL8和PDCCH的聚合等级为AL16时对应的速率匹配类型也相同,这就导致PDCCH的聚合等级为AL8编码得到的比特信息和PDCCH的聚合等级为AL16时编码得到的前一半的比特信息相同。这样就很可能导致终端设备在盲检PDCCH的时候无法准确的区分PDCCH的聚合等级到底是AL8还是AL16,进而影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PDSCH)的发送和接收(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无法准确的传输PDSCH)。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以在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之间准确的传输PDSCH。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当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例如对下行控制信道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加扰)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终端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所述PDSCH。
其中,上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第二聚合等级。
可选地,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可选地,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第一RNTI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执行所述第一处理模式。
应理解,上述第一RNTI可以对应于第一处理模式,当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第一RNTI时,终端侧设备就执行第一处理模式,而当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第一RNTI标识之外的其它标识时,终端侧可以执行第二处理模式。在第二处理模式下,终端侧设备可以按照下行控制信道的真实聚合等级来确定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
可选地,上述第一RNTI为NR标准中定义的新RNTI(new-RNTI)。
还应理解,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上述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是PDCCH或者增强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EPDCCH)或者机器通信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MPDCCH),在NR系统中,上述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可选地,上述第一聚合等级为8,第二聚合等级为16。
或者,当存在聚合等级32时,上述第一聚合等级可以是8或者16,第二聚合等级为32。
本申请中,通过按照较大的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来确定较低的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能够避免在终端侧设备混淆不同聚合等级的情况下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具体地,当PDSCH复用下行控制信道的控制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时,需要避开控制资源集合中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那部分资源,而低聚合等级的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时高聚合等级的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的子集。因此,当终端侧设备无法区分下行控制信道到底是高聚合等级还是低聚合等级时可以按照高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来确定PDSCH,从而能够避免PDSCH占用的资源与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之间产生冲突,保证PDSCH的准确接收。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以通过RNTI来指示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时,按照第一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与采用专门的指示信息相比,能够节省一定的信令开销。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相同。
当终端侧设备待检测的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终端侧设备在盲检PDCCH时会出现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的情况。因此,通过先确定终端侧设备待检测的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然后在后续满足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再执行第一处理模式,能够在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发生混淆的情况下准确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PDSCH。
应理解,如果终端侧设备待检测的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相同,那么,终端侧设备在盲检下行控制信道时一般不会出现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后续满足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终端侧设备也可以不执行第一处理模式,而是按照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来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由于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比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多,这样可以让PDSCH占用尽可能多物理资源进行发送,提高接收性能。
也就是说,当终端侧设备待检测的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如果后续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终端侧设备就执行第一处理模式。而如果终端侧设备待检测的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时,无论后续是否满足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终端侧设备都可以不执行第一处理模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当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所述终端侧设备被配置了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所述终端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所述PDSCH。
本申请中,通过按照较大的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来确定较低的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能够在避免在终端侧设备在混淆不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大于一次;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的格式为压缩格式;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上述传输时间间隔在NR标准中可以是指一个时隙,即14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或者12个OFDM符号(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当子载波间隔分别为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和480kHz时对应的一个时隙长度分别为1ms,0.5ms,0.25ms,0.125ms,1/16ms和1/32ms。
上述传输时间间隔在LTE标准中可以是指一个时隙或者一个子帧,其中,一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正常循环前缀时)或者6个OFDM符号(扩展循环前缀时),一个时隙为0.5ms,一个子帧为1ms。
为了保证下行控制信道的高可靠性的接收,可以减少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信息比特,也就是传输下行控制信道时传输尽可能少的信息比特,从而提高下行控制信道被准确接收的概率,对于这种承载信息比特较少的DCI格式可以称为压缩格式。
可选地,上述第一预设码率为0.1。
可选地,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重复模式发送。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PDSCH和下行控制信道的高可靠接收,可以采用重复发送PDCCH的方式,因此,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重复模式发送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在本申请中,高可靠性的业务可以是指传输的数据的误块率要求极低的业务,例如,传输的数据的误块率要求低于1e-5的业务可以称为高可靠性的业务。应理解,上述只是高可靠性业务的一种举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来确定何种业务才是高可靠性的业务。
可选地,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载荷小于第一预设载荷。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要求下行控制信道也要被高可靠性的接收,为了满足高可靠性业务的需求,可以传输具有较小载荷(例如,小于40比特)的下行控制信道。因此,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较小载荷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可选地,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码率小于第二预设码率。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PDSCH的高可靠接收,必然要求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道也要高可靠性的接收,即下行控制信道的错误概率要很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是要用尽可能低的编码码率来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因此,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码率小于第二预设码率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可选地,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PDSCH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子载波间隔。
子载波间隔越大,则对应的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越长,对于包含了固定个数OFDM符号的PDSCH来说,子载波间隔越大,则PDSCH的持续时间越短,可以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进而保证PDSCH的准确接收。因此,PDSCH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子载波间隔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例如,上述第一预设子载波间隔为15kHz或30KHz或60kHz。
可选地,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控制资源集合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
控制资源集合的参数配置会影响备选PDCCH在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位置,从而影响了PDCCH AL混淆问题发生的概率。控制资源集合的持续时间越短,AL8和AL16的PDCCHcandidate的重合部分就越多,越容易发生混淆,因此用控制资源集合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作为触发条件。
例如,控制资源集合的持续时间等于1个OFDM符号或2个OFDM符号。
可选地,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控制资源集合的映射类型为第一预设映射类型。
上述第一预设映射类型可以是非交织的CCE-资源单元组(resource elementgroup,REG)的映射。
控制资源集合的参数配置会影响备选PDCCH在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位置,从而影响了PDCCH AL混淆问题发生的概率。如果控制资源集合的映射类型为非交织的CCE-REG的映射(non-interleaved CCE-to-REG mapping),容易发生混淆,因此用控制资源集合采用了特定的映射类型作为触发条件。
可选地,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控制资源集合的REG束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取值。
控制资源集合的参数配置会影响备选PDCCH在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位置,从而影响了PDCCH AL混淆问题发生的概率。REG束的取值越小,容易发生混淆,因此用控制资源集合采用了特定的映射类型作为触发条件。
例如,第一预设取值为2,即每个REG束(REG bundle)中包含2个REG时执行第一处理模式。
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当终端侧设备待检测的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终端侧设备在盲检PDCCH时会出现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的情况。因此,通过先确定终端侧设备待检测的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然后在后续满足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再执行第一处理模式,能够在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发生混淆的情况下准确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PDSCH。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当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所述终端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所述PDSCH。
本申请中,通过按照较大的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来确定较低的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能够在避免在终端侧设备在混淆不同聚合等级的PDCCH的情况下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DSCH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所述PDSCH的映射方式为第一映射方式。
例如,PDSCH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2符号、4符号或者7符号。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接收的高可靠性,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当PDSCH的持续时间占据的符号数少的时候,可以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
例如,上述PDSCH的映射方式为映射类型B。
在NR标准中,PDSCH的映射类型有两种,分别是映射类型A和映射类型B,其中映射类型A是指PDSCH的起始符号只能是每时隙的前四个符号中的一个,而映射类型B的PDSCH则可以从每个时隙中的任意一个符号开始,也就是说映射类型B的PDSCH在一个时隙中可以出现多次。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接收的高可靠性,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而映射类型B的PDSCH可以在一个时隙内的任意位置进行传输,可以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所述终端侧设备执行所述第二处理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式下,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忽略所述参数配置信息中用于配置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参数信息,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PDCCH。
本申请中,终端侧设备不期待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的情况;由于终端侧设备只在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的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时才接收PDCCH,也就是说用户在检测备选下行控制信道时,不会发生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的控制终端侧设备不同的情况,简化了终端侧的接收机设计。
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的可检测次数大于一次;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用于指示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PDSCH。
可选地,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可选地,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第一RNTI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执行所述第一处理模式。
应理解,上述第一RNTI可以对应于第一处理模式,当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第一RNTI时,终端侧设备就执行第一处理模式,而当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第一RNTI标识之外的其它标识时,终端侧可以执行第二处理模式。在第二处理模式下,终端侧设备可以按照下行控制信道的真实聚合等级来确定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
可选地,上述第一RNTI为NR标准中定义的新RNTI(new-RNTI)。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采用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加扰,来间接的指示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时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PDCCH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进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由于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而导致的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PDSCH。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通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能够指示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时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PDCCH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进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由于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而导致的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大于一次;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PDSCH。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通过配置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能够指示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时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PDCCH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进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由于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而导致的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DSCH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所述PDSCH的映射方式第一映射方式。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式下,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忽略所述参数配置信息中用于配置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参数信息,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PDCCH。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通过参数配置信息为终端侧设备配置的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在盲检下行控制信道时由于聚合等级混淆而导致的不能准确接收PDSCH的问题。
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大于一次;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侧设备,所述终端侧设备包括用于执行所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用于执行所述第五方面、第六方面、第七方面或者第八方面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侧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执行所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执行所述第五方面、第六方面、第七方面或者第八方面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通信接口为收发器。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芯片集成在终端侧设备上。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执行第五方面、第六方面、第七方面或者第八方面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执行第五方面、第六方面、第七方面或者第八方面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通信接口为收发器。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芯片集成在网络侧设备上。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五方面、第六方面、第七方面或者第八方面中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PDSCH占用的资源与控制资源集合的资源的示意图;
图4是PDSCH、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和控制资源集合的资源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侧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侧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多种通信系统,例如:未来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者与5G系统具有相同架构的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中的终端侧设备具体可以是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这里的终端设备具体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侧设备还可以是集成在某个设备上的芯片,通过该芯片能够实现与网络侧设备的通信,实现与终端侧设备相同的功能。
本申请中的网络侧设备具体可以是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终端侧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也可以是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还可以是中继站、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是集成在某个设备上的芯片,通过该芯片能够实现与终端侧设备的通信,实现与网络侧设备相同的功能。
应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101、网络设备102以及终端设备103和终端设备104(图1中示出了两个终端设备)。终端设备103和终端设备104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网络设备102相连,网络设备102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101连接。核心网设备101与网络设备102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101的功能与网络设备102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101的功能和部分的网络设备102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
应理解,上述网络设备102具体可以是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可以相当于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02,终端侧设备可以相当于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03或终端设备104。
应理解,图1只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示意图,该移动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侧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图1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和终端侧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应理解,上述图1只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能应用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还可以应用在其它能够实现网络侧设备与终端侧设备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本申请实施例对可以应用到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
下面结合图2至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数据的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并且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由终端侧设备执行。
图2所示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10至步骤130,下面分别对图2所示的方法中包含的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
110、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上述下行控制信道既可以是LTE系统中的下行控制信道,也可以是未来的NR系统中的下行控制信道。
具体地,在LTE系统中,上述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或者机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在NR系统中,上述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120、终端侧设备确定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占用的资源。
应理解,在本申请中,PDSCH占用的资源可以包含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一部分资源,也就是说,PDSCH占用的资源与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控制资源集合的资源有部分重合。
例如,如图3所示,PDSCH占用的资源与控制资源集合的资源有部分重合,网络侧设备可以利用该重合部分的资源向终端侧设备发送PDSCH。
另外,当网络侧设备利用该重合部分的资源向终端侧设备发送PDSCH时,网络侧设备避开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
例如,如图4所示,在PDSCH占用的资源与控制资源集合的资源的重合部分还包括一部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网络侧设备在利用该重合部分的资源向终端侧设备发送PDSCH时,需要避开图4中所示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
130、终端侧设备在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PDSCH。
具体地,终端侧设备在确定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确定,下面结合图5至图7对这几种确定方式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一种方式:当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并且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时,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
下面结合图5对第一种方式中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的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所示的方法包括:
1001、终端侧设备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
1002、终端侧设备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是否为第一聚合等级。
应理解,终端侧设备在接收下行控制信道时是通过盲检搜索空间中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而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在这个过程中终端侧设备会尝试采用不同的聚合等级去盲检下行控制信道,如果终端侧设备尝试采用第一聚合等级能够解析到下行控制信道,那么,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就是第一聚合等级,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侧设备就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为第一聚合等级。
另外,如果终端侧设备尝试采用第一聚合等级无法解析到下行控制信道而是采用其它的聚合等级才能够解析到下行控制信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就不是第一聚合等级,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侧设备就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不是第一聚合等级。
当步骤1002中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不是第一聚合等级时,终端侧设备在解析下行控制信道时不太容易会产生聚合等级的混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执行步骤1004,也就是直接按照下行控制信道的真实聚合等级来确定PDSCH占用的资源。
当步骤1002中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时第一聚合等级时,终端侧设备在解析下行控制信道时可能会产生聚合等级的混淆,因此,需要进一步判断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采用了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也就是执行步骤1003。
1003、终端侧设备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是否采用了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
可选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可选地,终端侧设备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是否采用了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具体可以是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是否采用了第一RNTI进行加扰。
可选地,上述第一RNTI为NR标准中定义的新RNTI(new-RNTI)。
根据搜索空间被配置的RNTI的数量,终端侧设备在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CRC是否采用了第一RNTI时有两种具体的方式。
如果搜索空间只被配置了一种RNTI,那么,终端侧设备可以根据配置信息获取搜索空间被配置的RNTI是否为第一RNTI,如果搜索空间被配置的RNTI为第一RNTI,那么,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前就可以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CRC采用了第一RNTI进行加扰。
如果搜索空间被配置了多种RNTI,那么,终端侧设备在接收下行控制信道之前无法根据配置信息来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CRC是否采用了第一RNTI,而是需要在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通过解析下行控制信道才能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CRC是否采用了第一RNTI。
当下行控制信道的CRC采用了第一RNTI(具体可以是新RNTI)进行加扰时,该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将会采用包含了极低码率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MCS)表格中的MCS格式进行发送,采用极低码率发送PDSCH能够提高发送和接收PDSCH的可靠性,适用于高可靠性的业务。
因此,当终端侧设备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CRC采用了第一RTNI进行加扰时,可以认为需要执行高可靠性的业务,为了保证业务的可靠性,通过采用较高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来计算较低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能够避免由于聚合等级的混淆而导致确定的PDSCH占用的资源不准确的问题,进而保证PDSCH的准确传输。
本申请中,极低码率可以是指低于0.1的码率。
当步骤1003中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CRC没有采用第一RNTI进行加扰时,可以认为没有高可靠性的业务要执行,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按照下行控制信道的真实聚合等级确定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即可,也就是需要执行步骤1004。
当步骤1003中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CRC采用了第一RNTI进行加扰时,可以认为存在高可靠性的业务要执行,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较高的聚合等级来确定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以保证PDSCH的准确接收,也就是需要执行步骤1005。
应理解,上述步骤1003还可以在步骤1002之前执行,或者,还可以同时执行步骤1002和步骤1003。本申请对步骤1002和步骤1003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制。
1004、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
在步骤1004中,由于不考虑业务的可靠性的需求,因此,可以直接按照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来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如果PDSCH不能准确接收的话可以尝试重复多次发送PDSCH。
1005、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
由于下行控制信道的CRC采用了特定的RNTI(第一RNTI)进行加扰,隐含指示了网络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之间有高可靠性的业务需要执行,因此,需要采用较高的聚合等级来确定当前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的资源,以避开下行控制信道可能占用的资源,从而准确的接收PDSCH。
本申请中对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制,只要满足第二聚合等级大于第一聚合等级即可。
例如,上述第一聚合等级为8,第二聚合等级为16。
当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存在32时,上述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可以分别是16和32,或者,上述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也可以分别是8和32。
1006、终端侧设备在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PDSCH。
第二种方式:当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终端侧设备被配置了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其中,在第一处理模式下,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
下面结合图6对第二种方式中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进行详细的描述。
2001、终端侧设备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
2002、终端侧设备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是否为第一聚合等级。
应理解,在第一种方式中对步骤1001和步骤1002的解释和限定同样适用于步骤2001和步骤2002,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里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当步骤2002中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不是第一聚合等级时,终端侧设备在解析下行控制信道时不太容易会产生聚合等级的混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执行步骤2004,也就是直接按照下行控制信道的真实聚合等级来确定PDSCH占用的资源。
当步骤2002中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时第一聚合等级时,终端侧设备在解析下行控制信道时可能会产生聚合等级的混淆,因此,需要进一步判断终端侧设备是否被配置了执行第一处理任务的条件,也就是执行步骤2003。
2003、终端侧设备确定是否被配置了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应理解,上述步骤2003还可以在步骤2002之前执行,或者,在第二种方式中可以同时执行步骤2002和步骤2003。本申请对步骤2002和步骤2003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制。
当步骤2003中确定终端侧设备没有被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可以认为没有高可靠性的业务要执行,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即可,也就是需要执行步骤2004。
当步骤2003中确定终端侧设备被配置了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可以认为存在高可靠性的业务要执行,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较高的聚合等级来确定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以保证PDSCH的准确接收,也就是需要执行步骤2005。
上述第一处理模式可以是指采用高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来确定低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具体地,上述第一处理模式可以是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终端侧设备是否被配置了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是指终端侧设备是否被网络侧设备配置了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具体地,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否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例如,网络侧设备可以在终端侧设备执行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业务时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网络侧设备具体可以在为终端侧设备配置参数的过程中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应理解,设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业务的可靠性,使得PDSCH能够被准确接收,因此,网络侧设备在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可以将高可靠性业务需要满足的一些配置条件设置为执行第一任务的条件。
可选地,上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为条件(1)至条件(3)中的至少一种:
(1)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的可检测次数大于一次。
由于搜索空间是由多个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组成的,每个聚合等级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在NR系统中,搜索空间可以被配置为多个时隙出现一次、一个时隙出现一次或者一个时隙出现多次。
对于高可靠性的业务,为了保证业务的高可靠性,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也就是说可以在一个时隙内采用配置多次搜索空间的方式来保证PDSCH可以在一个时隙内多次传输。
因此,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的可检测次数大于一次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2)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PDSCH的高可靠的接收,必然要求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道也要被高可靠性的接收,也就是下行控制信道的准确率要很高。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减少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信息比特,也就是采用尽可能少的信息比特来表示下行控制信息,这样在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相同的情况下,对应的编码码率也会比较低,从而能够提高下行控制信道被准确接收的概率。对于这类信息比特极少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可以称为压缩格式。
采用压缩格式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输高可靠性的业务,因此可以将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compact)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3)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PDSCH的高可靠接收,PDSCH可以采用包含了极低码率的MCS表格中的MCS格式进行发送,这里的极低码率可以是指小于0.1(此时第一预设码率为0.1)的编码码率。采用极低码率是为了支持高可靠性业务。因此,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MCS低于第一预设码率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进一步的,上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还可以为下列条件(4)至条件(10)中的至少一种:
(4)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重复模式发送。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PDSCH的高可靠接收,必然要求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道也要被高可靠的接收,即下行控制信道的错误概率要很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用尽可能多的物理资源来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如果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信息比特不变的情况下,物理资源越多,对应的编码码率就会低,从而能够提高下行控制信道的准确接收概率。具体地,在采用重复模式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时,可以采用多次发送相同的下行控制信道来降低下行控制信道被错误接收的概率。
因此,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重复模式发送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5)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载荷小于第一预设载荷。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要求下行控制信道也要被高可靠性的接收,为了满足高可靠性业务的需求,可以传输具有载荷的下行控制信道。因此,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较小载荷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例如,上述第一预设载荷为40比特,此时,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载荷满足小于40比特。
(6)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码率小于第二预设码率。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PDSCH的高可靠接收,必然要求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道也要高可靠性的接收,即下行控制信道的错误概率要很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是要用尽可能低的编码码率来发送下行控制信道。
因此,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码率小于第二预设码率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7)PDSCH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子载波间隔。
子载波间隔越大,则对应的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越长,对于包含了固定个数OFDM符号的PDSCH来说,子载波间隔越大,则PDSCH的持续时间越短,可以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进而保证PDSCH的准确接收。因此,PDSCH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子载波间隔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8)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控制资源集合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
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参数会影响了备选PDCCH在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位置,从而影响了PDCCH AL混淆问题发生的概率。控制资源集合的持续时间越短,AL8和AL16的PDCCHcandidate的重合部分就越多,越容易发生混淆,因此用控制资源集合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作为触发条件。
(9)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控制资源集合的映射类型为第一预设映射类型。
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参数会影响了备选PDCCH在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位置,从而影响了PDCCH AL混淆问题发生的概率。例如,控制资源集合的映射类型为非交织的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资源单元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的映射(non-interleaved CCE-to-REG mapping),容易发生混淆,因此用控制资源集合是否采用了特定的映射类型作为触发条件。
(10)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控制资源集合的REG束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取值。
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参数会影响了备选PDCCH在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位置,从而影响了PDCCH AL混淆问题发生的概率。REG束的取值越小,越容易发生混淆,因此用控制资源集合的REG束的取值作为触发条件。例如,REG束的取值为2。即每个REG束(REG bundle)中包含2个REG。
2004、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
在步骤2004中,由于不考虑业务的可靠性的需求,因此,可以直接按照下行控制信道的真实聚合等级来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如果PDSCH不能准确接收的话可以尝试重复多次发送PDSCH。
2005、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
由于终端侧设备被配置了执行第一处理方式的条件,并且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为第一聚合等级,因此,需要采用较高的聚合等级来确定当前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的资源,以避开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从而准确的接收PDSCH。
2006、终端侧设备在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PDSCH。
第三种方式:当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在第一处理模式下,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
3001、终端侧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道。
3002、终端侧设备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是否为第一聚合等级。
应理解,在第一种方式中对步骤1001和步骤1002的解释和限定同样适用于步骤3001和步骤3002,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里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当步骤3002中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不是第一聚合等级时,终端侧设备在解析下行控制信道时不太容易会产生聚合等级低的混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执行步骤3004,也就是直接按照下行控制信道的真实聚合等级来确定PDSCH占用的资源。
当步骤3002中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时第一聚合等级时,终端侧设备在解析下行控制信道时可能会产生聚合等级的混淆,因此,需要进一步判断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是否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也就是执行步骤3003。
3003、终端侧设备确定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是否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应理解,在第二种方式中对步骤2002和步骤2003的解释和限定同样适用于步骤3002和步骤3003,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里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当步骤3003中确定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不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可以认为没有高可靠性的业务要执行,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确定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即可,也就是需要执行步骤2004。
当步骤3003中确定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可以认为存在高可靠性的业务要执行,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较高的聚合等级来确定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以保证PDSCH的准确接收,也就是需要执行步骤3005。
上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可以用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来表示,具体地,当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或者携带的信息满足某些预定条件时,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可选地,上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为条件(11)和条件(12)中的至少一种:
(11)PDSCH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接收的高可靠性,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当PDSCH的持续时间占据的符号数少的时候,可以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因此,PDSCH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12)PDSCH的映射方式为第一映射方式。
上述第一预设映射类型可以是映射类型B。
在NR标准中,PDSCH的映射类型有两种,分别是映射类型A和映射类型B,其中映射类型A是指PDSCH的起始符号只能是每时隙的前四个符号中的一个,而映射类型B的PDSCH则可以从每个时隙中的任意一个符号开始,也就是说映射类型B的PDSCH在一个时隙中可以出现多次。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接收的高可靠性,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而映射类型B的PDSCH可以在一个时隙内的任意位置进行传输,可以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因此,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控制资源集合的映射类型为第一预设映射类型可以作为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
3004、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
在步骤3004中,由于不考虑业务的可靠性的需求,因此,可以直接按照下行控制信道的真实聚合等级来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如果PDSCH不能准确接收的话可以尝试重复多次发送PDSCH。
3005、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
由于终端侧设备被配置了执行第一处理方式的条件,并且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为第一聚合等级,因此,需要采用较高的聚合等级来确定当前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的资源,以避开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从而准确的接收PDSCH。
3006、终端侧设备在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PDSCH。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图2所示的方法还包括: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应理解,当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时,终端侧设备在解析下行控制信道时更容易产生混淆,因此,在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的情况下再确定是否按照较高的聚合等级来确定较低的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能够在后续更准确的接收PDSCH。
上文结合图2至图7从终端侧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下面结合图8至图10从网络侧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8所示的方法与上文中图5所示的方法是相对应的,图5是从终端侧的角度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而图8是从网络侧设备的角度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上文中对图5中所示的方法的限定和解释同样适用于图8所示的方法,为了简洁,这里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8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210至步骤230,下面对这些步骤进行介绍。
210、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该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终端侧设备的标识加扰。
可选地,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可选地,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第一RNTI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执行所述第一处理模式。
可选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CRC采用第一RNTI进行加扰用于指示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在第一处理模式下,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第一聚合等级小于第二聚合等级。
可选地,上述第一RNTI为NR标准中定义的新RNTI(new-RNTI)。
应理解,当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CRC采用第一RNTI进行加扰时,终端侧设备就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如果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CRC没有采用第一RNTI进行加扰,那么,终端侧设备就不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因此,第一RNTI是特定于(specific to)第一处理模式的。
220、网络侧设备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230、网络侧设备在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终端侧设备发送PDSCH。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采用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加扰,来间接的指示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时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PDCCH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进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由于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而导致的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9所示的方法与上文中图6所示的方法是相对应的,图6是从终端侧的角度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而图9是从网络侧设备的角度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上文中对图6中所示的方法的限定和解释同样适用于图9所示的方法,为了简洁,这里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9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310至步骤340,下面对这些步骤进行介绍。
310、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第一处理模式下,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第一聚合等级小于第二聚合等级;
320、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
330、网络侧设备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340、网络侧设备在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终端侧设备发送PDSCH。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能够指示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时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PDCCH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进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由于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而导致的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大于一次;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10所示的方法与上文中图7所示的方法是相对应的,图7是从终端侧的角度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而图10是从网络侧设备的角度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上文中对图7中所示的方法的限定和解释同样适用于图10所示的方法,为了简洁,这里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10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410至步骤430,下面对这些步骤进行介绍。
410、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第一处理模式下,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第一聚合等级小于第二聚合等级;
420、网络侧设备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430、网络侧设备在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终端侧设备发送PDSCH。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通过配置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能够指示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时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PDCCH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进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由于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而导致的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DSCH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所述PDSCH的映射方式第一映射方式。
上文结合图2至图10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图2至图10中所示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主要是在可能有高可靠性业务的场景下按照高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来确定低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以准确的接收PDSCH。
事实上,为了避免终端侧设备在检测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候产生聚合等级的混淆,网络侧设备可以直接将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PDCCH和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配置为不同,这样终端侧设备在检测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候就不会再出现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混淆的情况了,这种情况下,终端侧设备不期待第一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
下面结合图11和图12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11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并且图11所示的方法可以由终端侧设备执行。
图11所示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410和步骤420,下面分别对图11所示的方法中包含的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
410、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该参数配置信息用于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
420、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二处理模式。
其中,在第二处理模式下,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终端侧设备忽略参数配置信息,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时,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具体地,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的参数配置信息后,要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是否相同,然后根据不同的结果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该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图。图12所示的方法包括:
4001、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
4002、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是否相同。
当第一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终端侧设备忽略该参数配置信息,并放弃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PDCCH和PDSCH,也就是执行步骤4003。具体地,终端设备忽略该参数信息具体是指终端设备忽略参数配置信息中用于配置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参数信息。
当第一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相同时,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也就是继续执行步骤4004。
4003、终端侧设备忽略步骤4001中接收到的参数配置信息中用于配置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参数信息。
4004、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执行上述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的可检测次数大于一次;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上文结合图11和图12从终端侧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下面结合图13从网络侧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13所示的方法与上文中图11和图12所示的方法是相对应的,图11和图12是从终端侧的角度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而图13是从网络侧设备的角度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上文中对图11和图12中所示的方法的限定和解释同样适用于图13所示的方法,为了简洁,这里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13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610和步骤620,下面对这些步骤进行介绍。
610、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该参数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该参数配置信息还用于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
在第二处理模式下,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终端侧设备忽略用于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参数配置信息,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时,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620、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通过参数配置信息为终端侧设备配置的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在盲检下行控制信道时由于聚合等级混淆而导致的不能准确接收PDSCH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大于一次;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上文结合图2至图13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下面以基站和UE为例结合具体的实例一和实例二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实例一:
在实例一中,当UE接收到AL8的PDCCH后,UE按照AL16的PDCCH占用的资源确定接收到的AL8的PDCCH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进而在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PDSCH。
应理解,上述实例一是与上文中的图2至10所示的方法是对应的,都是在通过高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来确定低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PDSCH占用的资源,保证PDSCH的准确接收。
下面结合图14对实例一中的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4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5001至步骤5006,下面对步骤5001至步骤5006进行详细的介绍。
5001、基站向UE发送传输数据参数,UE接收该传输数据参数。
具体地,在基站向UE发送PDCCH之前,基站可以通过一些信令为用户设备UE配置一些参数。例如,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为UE配置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资源、PDCCH搜索空间和PDSCH速率匹配参数。
其中,PDCCH的搜索空间包括配置的聚合等级以及每个聚合等级的备选PDCCH的个数、监测周期等信息。PDSCH的速率匹配参数可以分别对应一组时频资源,这组时频资源可以包括某个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资源,也可以包括基站另外配置的其它时频资源。基站在配置PDSCH的速率匹配参数时可以只配置一个参数,也可以配置多个参数。
例如,基站可以只配置速率匹配参数1(rateMatchPatternGroup1)或者速率匹配参数2(rateMatchPatternGroup2),也可以同时配置速率匹配参数1和速率匹配参数2。
5002、基站向UE发送PDCCH,UE接收该PDCCH。
具体地,当步骤5001中完成对UE的参数配置之后,基站可以选取某个聚合等级下的备选PDCCH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也就是说,基站向UE发送PDCCH,实质上是向UE发送DCI,该DCI中可以携带PDCCH调度的PDSCH的时频位置信息和PDSCH速率匹配指示。
应理解,上述PDCCH所在的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与PDCCH调用的PDSCH所在的时频资源可以有重合部分。
当PDCCH所在的控制资源集合与PDCCH调用的PDSCH所在的时频资源有重合资源,并且PDSCH的速率匹配参数中包含了控制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那么,基站可以通过PDSCH速率匹配指示中与该速率匹配参数相对应的1个比特来指示基站是否使用了重合部分的资源来发送PDSCH。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表示基站发送PDSCH时使用了重合部分的资源,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表示基站在发送PDSCH时没有使用重合部分的资源。而如果PDCCH所在的控制资源集合与PDCCH调用的PDSCH所在的时频资源不重合,那么UE就不理会速率匹配参数对应的1个比特的取值。
5003、UE确定PDCCH的聚合等级。
UE可以通过在搜索空间中进行盲检来获取基站发送的PDCCH,并确定PDCCH的聚合等级,应理解,上述步骤5002和步骤5003也可以同时发生,也就是说,UE在获取PDCCH的同时确定PDCCH聚合等级。
5004、当基站和UE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性业务,并且基站发送的是AL8的PDCCH的情况下,基站按照AL16确定发送PDSCH的目标资源。
具体地,当PDSCH的时频资源占用了CORESET的部分或全部时频资源(发送PDSCH时可以复用控制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并且该PDSCH对应的备选PDCCH在被占用的资源中时,那么,基站可以根据备选PDCCH的聚合等级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来确定发送PDSCH的目标资源。
(1)、如果PDCCH的聚合等级不是AL8,基站按照真实等级下的PDCCH占用的资源来确定PDSCH的时频资源位置。
(2)、如果PDCCH的聚合等级是AL8,按照AL8和AL16的起始CCE是否相同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第一种情况:当AL8和AL16的起始CCE相同时,基站按照AL16的PDCCH占用的资源来避开备选PDCCH占用的资源,并确定PDSCH的时频位置。
进一步的,在第一种情况下,基站还可以在满足UE待检测的AL8和AL16的备选PDCCH上对应的DCI格式相同、DCI大小相同或者RNTI相同等至少有一个条件满足时再按照AL16的PDCCH占用的资源来避开备选PDCCH占用的资源,并确定PDSCH的时频位置。
第二种情况:当AL8和AL16的起始CCE不同,UE不会对AL8和AL16产生混淆,因此,基站可以根据AL8的PDCCH占用的资源来避开备选PDCCH占用的资源,并确定PDSCH的时频位置。
应理解,在实例一中,聚合等级和起始CCE的判断顺序不固定,既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5005、基站在目标资源向UE发送PDSCH,UE接收该PDSCH。
上述步骤5005与步骤5002既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5002再进行步骤5005。
在上述步骤5004中,不同的情况下,基站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确定PDSCH的目标资源,为了通知UE到底基站到底是采用了何种方式确定PDSCH的目标资源,基站可以通过配置的高层参数或者PDCCH携带的信息来隐式的指示基站采用何种方式确定PDSCH的目标资源。
具体地,当基站配置的高层参数或者PDCCH携带的信息满足第一类条件至第三类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时,如果UE检测到AL8的PDCCH时,那么UE就按照AL16下的PDCCH占用的资源确定PDCCH调用的PDSCH。
第一类条件:PDCCH或者PDSCH满足某些特定条件。
第一类条件是通过PDCCH或者PDSCH满足特定条件来隐式指示PDSCH的映射方式,第一类条件具体包含条件(1)至条件(8),下面对条件(1)至条件(8)进行详细的描述。
(1)PDCCH的CRC采用了特定RNTI进行加扰。
应理解,基站在配置待检测的PDCCH对应的RNTI时,可以配置一个RNTI也可以配置多个RNTI。
如果基站针对同一搜索空间只配置了一个特定RNTI,那么,UE在获取PDCCH之前就可以根据配置信息获知该特定RNTI;如果基站针对同一搜索空间配置了多个RNTI,那么,UE要在检测完PDCCH之后才能确定PDCCH上的RNTI是否为特定RNTI。
上述特定的RNTI可以是NR标准中的新RNTI(new-RNTI)。
在NR标准中,当UE接收到的PDCCH的CRC采用新RNTI进行加扰时,该PDCCH调度的PDSCH将采用包含了极低码率的MCS表格中的MCS格式进行发送,这里的极低码率可以是指小于0.1的编码码率。
采用极低码率发送的目的是为了支持高可靠性业务,即对接收错误概率要求很高的业务,例如,高可靠性业务的PDSCH的传输块误块率要求达到0.00001级别。当PDSCH用于传输高可靠业务时,如果发生PDCCH AL混淆的问题,必然带来PDSCH映射图案的错误,从而导致本次PDSCH接收的失败,而且还会造成接收缓存中存储的本次PDSCH接收值的错误,从而影响重传合并,即使多次重传也无法正确接收PDSCH。
因此在传输高可靠性业务时,为了避免PDCCH的聚合等级混淆的问题,可以采用高聚合等级的PDCCH来计算PDSCH映射图案,而承载高可靠性业务的PDSCH一般会采用new-RNTI对应的PDCCH来调度,因此,这里可以采用PDCCH的CRC采用了特定RNTI进行加扰来作为第一类条件。
(2)PDCCH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的可检测次数大于一次。
传输时间间隔在LTE标准和NR标准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LTE标准中,传输时间间隔具体可以指一个时隙或者一个子帧,其中,一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正常循环前缀时)或者6个OFDM符号(扩展循环前缀时)。
在NR标准中,传输时间间隔具体可以是指一个时隙,即14个OFDM符号(正常循环前缀时)或者12个OFDM符号(扩展循环前缀时)。当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一个时隙为1ms,当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一个时隙为0.5ms,当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一个时隙为0.25ms。
搜索空间是由多个聚合等级的备选PDCCH组成的,每个聚合等级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备选PDCCH。在NR中,搜索空间可以被配置为多个时隙出现一次、一个时隙出现一次或者一个时隙出现多次。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接收的高可靠性,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也就可以采用配置搜索空间在一个时隙中出现多次的方式来保证PDSCH可以在一个时隙内多次传输。因此,可以用PDCCH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的可检测次数大于一次作为第一类条件。
(3)PDCCH承载的DCI的格式为压缩格式(compact)。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PDSCH的高可靠接收,必然要求调度PDSCH的PDCCH也要高可靠接收,即PDCCH的错误概率要很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减少PDCCH上承载的DCI的信息比特,也就是传输尽可能少的信息比特,这样在PDCCH聚合等级相同的情况下,对应的编码码率就会低,也就可以提高PDCCH的正确接收概率。对于这类承载的信息比特极少的DCI格式,可以叫做压缩格式,是为了传输高可靠性业务使用的。因此可以用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compact)作为第一类条件。
(4)PDCCH承载的DCI采用重复发送模式(PDCCH repetition)进行发送。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PDSCH的高可靠接收,必然要求调度PDSCH的PDCCH也要高可靠接收,即PDCCH的错误概率要很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用尽可能多的物理资源来进行发送,如果DCI的信息比特不变的情况下,物理资源越多,对应的编码码率就会低,也就可以提高PDCCH的正确接收概率,可以采用PDCCH重复的方式,即多次发送相同的PDCCH来降低PDCCH的错误接收概率。因此可以用控制信息采用重复发送模式(PDCCHrepetition)进行发送作为第一类条件。
(5)PDSCH采用低码率的MCS表格。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PDSCH的高可靠接收,PDSCH将采用包含了极低码率的MCS表格中的MCS格式进行发送,这里的极低码率具体是指小于0.1的编码码率。采用极低码率是为了支持高可靠性业务,因此可以用PDSCH采用低码率的MCS表格作为第一类条件。
(6)PDSCH采用了B映射类型(mapping type B)进行调度。
在NR标准中,PDSCH的映射类型有两种,分别是映射类型A和映射类型B,其中映射类型A是指PDSCH的起始符号只能是每时隙的前四个符号中的一个,而映射类型B的PDSCH则可以从每个时隙中的任意一个符号开始,也就是说映射类型B的PDSCH在一个时隙中可以出现多次。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接收的高可靠性,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而映射类型B的PDSCH可以在一个时隙内的任意位置进行传输,可以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因此可以用PDSCH采用了B映射类型(mapping type B)进行调度作为第一类条件。
(7)PDSCH的持续时间(PDSCH duration)为特定值。
例如,当PDSCH的持续时间为2个符号、4个符号或者7个符号时,PDSCH的持续时间为特定值。
(8)PDSCH的持续时间小于预设阈值。
例如,PDSCH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2符号/4符号/7符号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接收的高可靠性,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当PDSCH的持续时间占据的符号数少的时候,可以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因此可以用PDSCH持续时间小于等于预设阈值作为第一类条件。
(9)PDSCH的子载波间隔为特殊值或者大于预设阈值。
例如,子载波间隔为60kHz/120kHz,或子载波间隔大于15kHz或30KHz。
子载波间隔越大,则对应的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越长,对于包含了固定个数OFDM符号的PDSCH来说,子载波间隔越大,则PDSCH的持续时间越短,可以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进行重传。因此可以用PDSCH的子载波间隔为特殊值或者大于预设阈值作为第一类条件。
第二类条件:调度PDSCH的PDCCH的载荷或者码率为特定值。
在第二类条件下,是通过调度PDSCH的PDCCH的载荷或者码率为特定值来隐式指示PDSCH的映射方式,第二类条件具体包含条件(10)和条件(11),下面对条件(10)和条件(11)进行详细的描述。
(10)PDCCH的载荷(payload size)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
例如,PDCCH上承载的DCI的信息比特小于40比特。
(11)PDCCH的码率小于预设阈值。
例如,PDCCH的码率小于0.02。由于码率的大小与信息比特个数成正比,与用于发送PDCCH的物理资源数量成反比,所以该条件也可以转化为:当信息比特个数固定时,用于发送PDCCH的物理资源数量大于预设阈值;当用于发送PDCCH的物理资源数量固定时,信息比特的个数小于预设阈值。
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为了保证PDSCH的高可靠接收,必然要求调度PDSCH的PDCCH也要高可靠接收,即PDCCH的错误概率要很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是要用尽可能低的编码码率来发送PDCCH,可以是用较少的信息比特,也可以是使用尽可能多的物理资源,从而降低PDCCH的错误接收概率。因此可以用第二类条件来表示目前传输的是高可靠性业务,需要采用特殊处理方式来避免PDCCH的聚合等级混淆的问题。
第三类条件:控制资源集合配置特定信息。
在第三类条件下,是通过控制资源集合配置某些特定信息来指示PDSCH的映射方式,第三类条件具体包含条件(12)至条件(14),下面对条件(12)至条件(14)进行详细的描述。
(12)控制资源集合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
(13)控制资源集合采用了特定的映射类型。
例如,控制资源集合的映射类型为非交织的CCE-REG的映射(non-interleavedCCE-to-REG mapping)。
(14)控制资源集合的REG束的取值为特定取值。
例如,REG束的取值为2。即每个REG束(REG bundle)中包含2个REG。
(15)控制资源集合采用非交织的CCE-REG的映射,并且交织器的行数取值为特定取值。
例如,交织器的行数取值为2。
以上第三类条件是控制资源集合的配置,这些参数影响了备选PDCCH在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位置,从而影响了PDCCH AL混淆问题发生的概率。
例如,当AL8和AL16的PDCCH起始CCE相同时,控制资源集合的持续时间越短,AL8和AL16的PDCCH candidate的重合部分就越多,越容易发生混淆,因此用控制资源结合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作为触发条件。
应理解,在实例一中,在步骤5005之前,UE还可以先执行步骤5006然后再接收步骤5005中基站发送的PDSCH。
5006、在满足第一条件且PDCCH为AL8时,UE按照AL16的PDCCH占用的资源确定AL8的PDCCH调度的PDSCH占用的目标资源。
满足第一条件可以是指满足上述第一类条件、第二类条件以及第三类条件中的至少一种,当满足这些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基站是按照AL16的PDCCH占用的资源来确定AL8的PDCCH调度的PDSCH占用的目标资源的,因此,UE也需要按照相同的方式来确定PDSCH占用的目标资源。
在确定了目标资源之后,UE就可以在目标资源上接收到基站发送的PDSCH。
应理解,上述步骤5005和步骤5006还可以同时进行,或者,步骤5005先于步骤5006之前进行。
应理解,在上述实例一中,基站和UE可以在确定基站和UE之间进行的是高可靠性的业务时,才按照图14所示的过程执行。
该高可靠性的业务可以是对时延要求非常高的业务(传输时延要低于某个阈值),例如,该高可靠性的业务可以是URLLC业务。
实例二:
为了避免UE在检测PDCCH的时候产生AL8和AL16的混淆,基站直接将AL8对应的备选PDCCH和AL16对应的PDCCH的起始CCE配置为不同,这样UE在检测PDCCH的时候就不会再出现AL8和AL16混淆的情况了,这种情况下,UE不期待AL8的备选PDCCH与AL16的备选PDCCH的起始CCE相同。
应理解,上述实例二是与上文中的图11至13所示的方法是对应的,都是在配置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候,都是将高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与较低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设置为不同,从而避免终端侧设备在检测下行控制信道时对高聚合等级和低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产生混淆,相当于是从源头上避免上不同聚合等级之间产生混淆,保证PDSCH的准确接收。
下面结合图15对实例二中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5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6001至步骤6005,下面对步骤6001至步骤6005进行详细的介绍。
6001、基站向UE发送参数配置信息,UE接收该参数配置信息。
具体地,在基站向UE发送PDCCH之前,基站可以通过一些信令为用户设备UE配置一些参数。例如,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为UE配置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资源、PDCCH搜索空间和PDSCH速率匹配参数。
另外,为了使得UE在盲检PDCCH的时候不会混淆AL8和AL16,基站配置的搜索空间中的备选PDCCH和AL16的备选PDCCH配置的起始CCE不同。
可选地,基站可以在需要和UE之间需要进行高可靠性的业务(例如,URLLC业务)时才为搜索空间中的AL8的备选PDCCH和AL16的备选PDCCH配置不同的起始CCE。
可选地,基站可以针对对应的DCI格式相同、DCI大小相同或者RNTI相同的备选PDCCH,配置起始CCE不同的AL8的备选PDCCH和AL16的备选PDCCH。
可选地,为了指示基站为AL8的备选PDCCH和AL16的备选PDCCH配置不同的起始CCE,以便UE采用相应的方式去处理,基站可以通过参数配置信息来间接的指示基站为AL8的备选PDCCH和AL16的备选PDCCH配置是不同的起始CCE。
具体地,当基站为UE配置的参数满足下列三类条件(第四类条件、第五类条件和第六类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时,UE就不期待AL8的备选PDCCH与AL16的备选PDCCH的起始CCE相同。
第四类条件:控制信息或数据的传输特征满足某些特定条件。
(16)DCI的CRC采用了特定RNTI进行加扰。
可选地,该特定RNTI为NR标准中定义的新RNTI(new-RNTI)。
(17)DCI所在的搜索空间采用了非基于时隙(non-slot based)的监测机会(monitoring occasion)。
DCI所在的搜索空间采用了非基于时隙的检测机会具体是指在一个时隙内不再仅仅只有一次检测机会,而是可以由超过一次的监测机会。
(18)DCI格式为压缩格式(compact)。
(19)DCI采用重复发送模式(PDCCH repetition)进行发送。
(20)PDSCH采用低码率的MCS表格。
(21)PDSCH的子载波间隔为特殊值或者大于预设阈值。
第五类条件:调度PDSCH的PDCCH的载荷或者码率为特定值。
(22)PDCCH的载荷(payload size)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
(23)PDCCH的码率小于预设阈值。
第六类条件:控制资源集合配置了特定信息。
(24)控制资源集合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
(25)控制资源集合采用了特定的映射类型。
例如,控制资源集合的映射类型为非交织的CCE-REG的映射(non-interleavedCCE-to-REG mapping)。
(26)控制资源集合的REG束的取值为特定取值。
(27)控制资源集合采用非交织的CCE-REG的映射,并且交织器的行数取值为特定值。
对上述第四类条件至第六类条件的解释和限定可以参见实例一中对第一类条件至第三类条件中的解释和限定,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6002、基站向UE发送PDCCH,UE接收该PDCCH。
6003、UE确定PDCCH的聚合等级。
6004、基站按照PDCCH的真实聚合等级来确定发送PDSCH的目标资源。
6005、当满足第一条件时,UE不期待AL8下的备选PDCCH与AL16下的备选PDCCH的起始CCE相同。
应理解,如果参数配置信息指示的AL8下的备选PDCCH与AL16下的备选PDCCH的起始CCE相同,那么,UE就忽略接收到的参数配置信息,并放弃基站后续发送的PDCCH和PDSCH。
如果参数配置信息指示的AL8下的备选PDCCH与AL16下的备选PDCCH的起始CCE相同,那么,UE就按照PDCCH的真实聚合等级来确定发送PDSCH的目标资源,并在该目标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PDSCH。
上文结合图2至图15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下面结合图16至图19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侧设备、网络侧设备进行详细的介绍。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侧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16所示的终端侧设备600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6010、处理单元6020和第二接收单元6030。
终端侧设备6000中的部分单元或者全部单元可以用于执行上文中图2,图5至图7以及图11和图12所示的方法。
应理解,上文中图2,图5至图7以及图11和图12所示的方法中对各个步骤的限定和解释同样适用于图16所示的终端侧设备6000执行的各个步骤,为了简洁,下面在介绍终端侧设备6000时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当终端侧设备6000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时,终端侧设备6000中的各个单元的具体作用如下:
第一接收单元6010,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处理单元6020,用于当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时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在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处理单元6020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第二接收单元6030,用于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所述PDSCH。
本申请中,通过按照较大的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来确定较低的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能够在避免在终端侧设备在混淆不同聚合等级的情况下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6020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当终端侧设备待检测的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终端侧设备在盲检PDCCH时会出现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的情况。因此,通过先确定终端侧设备待检测的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第二聚合等级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然后在后续满足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再执行第一处理模式,能够在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发生混淆的情况下准确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PDSCH。
当终端侧设备6000用于执行图11所示的方法时,终端侧设备6000中的各个单元的具体作用如下:
第一接收单元6010,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
处理单元6020,用于执行所述第二处理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式下,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所述处理单元6020忽略所述参数配置信息中用于配置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参数信息,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不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本申请中,终端侧设备不期待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的情况;由于终端侧设备只在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的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时才接收PDCCH,也就是说用户在检测备选下行控制信道时,不会发生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的控制终端侧设备不同的情况,简化了终端侧的接收机设计。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大于一次;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17所示的网络侧设备7000包括:配置单元7010、第一发送单元7020、处理单元7030和第二发送单元7040。
网络侧设备7000中的部分单元或者全部单元可以用于执行上文中图8至图10以及图13所示的方法。
应理解,上文中图8至图10以及图13所示的方法中对各个步骤的限定和解释同样适用于图17所示的网络侧设备7000执行的各个步骤,为了简洁,下面在介绍网络侧设备7000时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当网络侧设备7000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方法时,网络侧设备7000中的各个单元的具体作用如下:
第一发送单元7020,用于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用于指示指示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处理单元7030,用于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第二发送单元7040,用于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PDSCH。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采用终端侧设备的标识为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加扰,来间接的指示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时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PDCCH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进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由于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而导致的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第一发送单元7020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所述处理单元7030还用于: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7030用于: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发送单元7020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前,所述处理单元7030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当网络侧设备7000用于执行图9所示的方法时,网络侧设备7000中的各个单元的具体作用如下:
配置单元7010,用于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第一发送单元7020,用于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
处理单元7030,用于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第二发送单元7040,用于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PDSCH。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通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能够指示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时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PDCCH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进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由于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而导致的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配置单元7010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之前,所述处理单元7030还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7030用于: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配置单元7010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之前,所述处理单元7030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大于一次;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当网络侧设备7000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方法时,网络侧设备7000中的各个单元的具体作用如下:
第一发送单元7020,用于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处理单元7030,用于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第二发送单元7040,用于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PDSCH。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通过配置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能够指示终端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时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PDCCH调用的PDSCH占用的资源,进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由于混淆第一聚合等级和第二聚合等级而导致的无法准确的接收PDSCH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7030还用于: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7030用于: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7030还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DSCH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所述PDSCH的映射方式第一映射方式。
当网络侧设备7000用于执行图13所示的方法时,网络侧设备7000中的各个单元的具体作用如下:
第一发送单元7020,用于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不同,所述参数配置信息还用于为所述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式下,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忽略所述参数配置信息中用于配置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参数信息,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第二发送单元7040,用于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
本申请中,网络侧设备通过参数配置信息为终端侧设备配置的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能够避免终端侧设备在盲检下行控制信道时由于聚合等级混淆而导致的不能准确接收PDSCH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发送单元7020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之前,所述处理单元7030用于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大于预设要求。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7030用于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为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发送单元7020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之前,所述处理单元7030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大于一次;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侧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18所示的终端侧设备8000包括:收发器8010、存储器8020和处理器8030。
其中,存储器8020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8030用于执行存储器8020中存储的程序,当存储器8020中的程序被处理器8030执行时,收发器8010和处理器8030用于执行上文中图2,图5至图7以及图11和图12所示的方法。
应理解,图16所示的终端侧设备6000中的第一接收单元6010和第二接收单元6030相当于图18中的终端侧设备8000中的收发器8010,终端侧设备6000中的处理单元6020相当于终端侧设备8000中的处理器8030。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19所示的终端侧设备9000包括:收发器9010、存储器9020和处理器9030。
其中,存储器9020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9030用于执行存储器9020中存储的程序,当存储器9020中的程序被处理器9030执行时,收发器9010和处理器9030用于执行上文中图8至图10以及图13所示的方法。
应理解,图17所示的网络侧设备7000中的第一接收单元7020和第二接收单元7040相当于图19中的网络侧设备9000中的收发器9010,网络侧设备7000中的配置单元7010和处理单元7030相当于网络侧设备9000中的处理器9030。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侧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当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所述终端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所述PDSC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3.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当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所述终端侧设备被配置了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所述终端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所述PDSC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的可检测次数大于一次;
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
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6.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当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所述终端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所述PDSCH。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DSCH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
所述PDSCH的映射方式为第一映射方式。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9.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
所述终端侧设备执行所述第二处理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式下,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忽略所述参数配置信息中用于配置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参数信息,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
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的可检测次数大于一次;
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
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1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CRC校验码采用第一RNTI进行加扰用于指示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PDSCH。
12.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
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PDSCH。
13.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PDSCH。
14.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所述参数配置信息还用于为所述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式下,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忽略所述参数配置信息中用于配置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参数信息,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
15.一种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时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在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所述PDSCH。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17.一种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所述终端侧设备被配置了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所述PDSCH。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的可检测次数大于一次;
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
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20.一种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且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时执行所述第一处理模式,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接收所述PDSCH。
21.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DSCH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
所述PDSCH的映射方式为第一映射方式。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聚合等级对应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相同。
23.一种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
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所述第二处理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式下,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忽略所述参数配置信息中用于配置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参数信息,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单元CCE不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
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搜索空间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的可检测次数大于一次;
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为压缩格式;
所述PDSCH可用的至少一个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对应的码率低于第一预设码率。
25.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采用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标识进行加扰,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的CRC校验码采用第一RNTI进行加扰用于指示终端侧设备执行第一处理模式,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处理单元,用于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
PDSCH。
26.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为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
处理单元,用于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
PDSCH。
27.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的信息满足执行第一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式下,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
处理单元,用于按照第二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下行控制信道调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PDSCH占用的资源上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
PDSCH。
28.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所述参数配置信息配置的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所述参数配置信息还用于为所述终端侧设备配置执行第二处理模式的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式下,当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相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忽略所述参数配置信息中用于配置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参数信息,当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与第二聚合等级下的备选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不同时,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12252.XA CN110831188B (zh) | 2018-08-10 | 2018-08-10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PCT/CN2019/099847 WO2020030060A1 (zh) | 2018-08-10 | 2019-08-08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12252.XA CN110831188B (zh) | 2018-08-10 | 2018-08-10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31188A true CN110831188A (zh) | 2020-02-21 |
CN110831188B CN110831188B (zh) | 2023-05-23 |
Family
ID=69413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12252.XA Active CN110831188B (zh) | 2018-08-10 | 2018-08-10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31188B (zh) |
WO (1) | WO202003006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3347A (zh) * | 2020-04-15 | 2021-10-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调度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WO2022143494A1 (zh) * | 2020-12-28 | 2022-07-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51270A1 (en) * | 2010-08-24 | 2012-03-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ling ambiguous rela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pdcch) decoding for a relay node |
US20140092830A1 (en) * | 2012-09-28 | 2014-04-03 | Xiaogang Chen | Blind decoding for a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pdcch) |
CN104012159A (zh) * | 2011-12-22 | 2014-08-27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Lte载波聚合中的控制信令 |
CN107852316A (zh) * | 2015-07-31 | 2018-03-2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通过一起编码来复用同一聚合等级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
WO2018144899A1 (en) * | 2017-02-06 | 2018-08-09 | Intel Corporation | Downlink (dl)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and monitoring for new radio (nr)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6185B (zh) * | 2009-10-31 | 2014-1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盲检测方法、分配方法和装置 |
CN104717748A (zh) * | 2013-12-11 | 2015-06-17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
2018
- 2018-08-10 CN CN201810912252.XA patent/CN110831188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8-08 WO PCT/CN2019/099847 patent/WO202003006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51270A1 (en) * | 2010-08-24 | 2012-03-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ling ambiguous rela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pdcch) decoding for a relay node |
CN104012159A (zh) * | 2011-12-22 | 2014-08-27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Lte载波聚合中的控制信令 |
US20140092830A1 (en) * | 2012-09-28 | 2014-04-03 | Xiaogang Chen | Blind decoding for a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pdcch) |
CN107852316A (zh) * | 2015-07-31 | 2018-03-2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通过一起编码来复用同一聚合等级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
WO2018144899A1 (en) * | 2017-02-06 | 2018-08-09 | Intel Corporation | Downlink (dl)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and monitoring for new radio (nr)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ERICSSON, ST-ERICSSON: "R1-124159 \"On resolving ePDCCH aggregation level ambiguity\"" * |
HUAWEI, HISILICON: "R1-1805894 \"Remaining issues on reserved resources and rate-matching\"" * |
QUALCOMM INCORPORATED: "R1-106379 \"On ambiguous R-PDCCH aggregation levels in multiplexing R-PDCCH with Un PDSCH\""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3347A (zh) * | 2020-04-15 | 2021-10-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调度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WO2022143494A1 (zh) * | 2020-12-28 | 2022-07-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31188B (zh) | 2023-05-23 |
WO2020030060A1 (zh) | 2020-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8339400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6861262B2 (ja) | 基地局、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 |
US10111205B2 (en) | Search process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708922B2 (en) | Method for enhanc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KR101343169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자원 할당 | |
US10779265B2 (en) | Terminal, base st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3096552B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10039089B2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pparatus,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3076733B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3138885B (zh) | 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检测方法、网络侧装置及用户设备 | |
US20150078273A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CN107872298B (zh) |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WO2018170868A1 (en) | SEMI-BLIND DETECTION OF URLLC IN PUNCTURED eMBB | |
KR102117572B1 (ko) | 물리적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150067181A (ko) | 제어 채널들의 제어 채널 요소들을 위한 자원 요소그룹들의 다중화 | |
CN104348579A (zh) | 下行信道时域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 | |
WO2014076857A1 (en) | Control signalling method | |
US20150023282A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EP3051869B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harq transmission | |
EP3024269A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10831188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
CN110024463B (zh) | 剩余系统信息pdcch的合并 | |
CN111699741A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
US20200228992A1 (en) | Bandwidth Part (BWP) Operations for New Radio in Unlicensed Spectrum (NR-U) | |
CN116073948A (zh) | 译码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