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1064B - 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1064B
CN110831064B CN201911144951.5A CN201911144951A CN110831064B CN 110831064 B CN110831064 B CN 110831064B CN 201911144951 A CN201911144951 A CN 201911144951A CN 110831064 B CN110831064 B CN 110831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pn
network
terminal equipment
hoc network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49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1064A (zh
Inventor
张凯
郑应强
刘同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SSE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anshan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anshan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anshan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449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1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1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1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04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32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defining a routing cluster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径信息,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并基于建立的所述网络路由,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多条自组网和多条无线VPN的动态组网通信,解决了VPN可能存在的信号盲区和无线自组网可能存在的通信距离过短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数据传输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无线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中,由于通信链路单一,数据传输效率低,且无线方式的VPN受限于运营商基站信号的辐射范围,很可能会出现信号盲区,从而导致VPN的通信链路不可用。而对于自组网来讲,因其自身的特点,该自组网受限于通信距离过短,因此,当自组网内的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超过自组网的最大通信距离时,将导致自组网内的通信链路也不可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旨在采用多条自组网与多条无线VPN相结合,实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解决可能出现的信号盲区和/或通信距离过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径信息,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并基于建立的所述网络路由,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包括:
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发送ARP请求,以获取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接收到对端设备返回的ARP应答信息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包括:
基于多条无线VPN链路和/或包含多条通信链路的自组网,建立从本端设备到对端设备的网络路由;
针对同时利用VPN链路和自组网的情况,所述VPN和自组网在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的各设备之间,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
基于VPN和自组网动态组网得到的网络,建立对应的网络路由。
进一步地,所述VPN和自组网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包括:
当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所述VPN和自组网,源节点向外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中间节点转发所述路由计算请求;
当目标节点接收到所述路由计算请求时,返回应答消息;
所述源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返回的所述应答消息时,根据所述应答消息经过的路径信息,计算从所述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由信息;
当某条通信链路不通或者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某个中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导致所述源节点至目标节点的路径不通时,所述源节点将不通的通信链路或者出现故障的设备对应的路由删除;
当剩余的路由条数少于预设值时,所述源节点再次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重复执行上述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VPN和自组网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包括:
假设ci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平均到达率,λi 2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到达方差,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31
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到达过程间隔时间变化平方系数,则元的平均到达率δi,总信元到达方差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32
总信元到达间隔时间方差Di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33
上述三个参量所构成的第I个信号源的总信流参数矢量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34
假设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损失率为θ,系统可接受信息冗余量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311
则业务I对应的传输需求响应函数ζ可以用下述表达式得到: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35
其中,积累函数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36
损失效益算子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37
由于业务输入流服从泊松分布,因此可以利用随机过程的理论进行建模,则根据计算得到的业务传输需求对应的所述响应函数ζ(j),建立下述模型: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38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39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310
把时间区分割成j个小区间,pi(j)i为业务输入频率,εi(j)是预先定义的参数,Hik(j)即代表j时段网路k的响应算子,H(j)是j时刻的累计值,以此计算业务i的在有线网络k上的阻塞率BL1ik,以及在VPN(无线网络)k上的阻塞率BL2ik
根据各条网路的阻塞值进行容量的切换调整,从而得到相对动态的组网调整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传输服务器,所述传输服务器可应用于所述的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
所述传输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径信息,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并基于建立的所述网络路由,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包括:
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发送ARP请求,以获取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接收到对端设备返回的ARP应答信息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包括:
基于多条无线VPN链路和/或包含多条通信链路的自组网,建立从本端设备到对端设备的网络路由;
针对同时利用VPN链路和自组网的情况,所述VPN和自组网在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的各设备之间,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
基于VPN和自组网动态组网得到的网络,建立对应的网络路由。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在VPN和自组网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包括:
当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所述VPN和自组网,源节点向外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中间节点转发所述路由计算请求;
当目标节点接收到所述路由计算请求时,返回应答消息;
所述源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返回的所述应答消息时,根据所述应答消息经过的路径信息,计算从所述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由信息;
当某条通信链路不通或者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某个中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导致所述源节点至目标节点的路径不通时,所述源节点将不通的通信链路或者出现故障的设备对应的路由删除;
当剩余的路由条数少于预设值时,所述源节点再次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重复执行上述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在VPN和自组网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包括:
假设ci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平均到达率,λi 2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到达方差,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51
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到达过程间隔时间变化平方系数,则元的平均到达率δi,总信元到达方差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52
总信元到达间隔时间方差Di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53
上述三个参量所构成的第I个信号源的总信流参数矢量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54
假设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损失率为θ,系统可接受信息冗余量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55
则业务I对应的传输需求响应函数ζ可以用下述表达式得到: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61
其中,积累函数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62
损失效益算子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63
由于业务输入流服从泊松分布,因此可以利用随机过程的理论进行建模,则根据计算得到的业务传输需求对应的所述响应函数ζ,建立下述模型: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64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65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066
把时间区分割成j个小区间,pi(j)i为业务输入频率,εi(j)是预先定义的参数,Hik(j)即代表j时段网路k的响应算子,H(j)是j时刻的累计值。以此计算业务i的在有线网络k上的阻塞率BL1ik,以及在VPN(无线网络)k上的阻塞率BL2ik
根据各条网路的阻塞值进行容量的切换调整,从而得到相对动态的组网调整方案。
本发明一种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径信息,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并基于建立的所述网络路由,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多条自组网和多条无线VPN的动态组网通信,解决了VPN可能存在的信号盲区和无线自组网可能存在的通信距离过短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内容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传输服务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由于无线VPN受限于运营商的基站信号,因此存在可能有信号盲区的缺点;自组网受限于通信距离,因此存在可能因通信节点距离过远导致通信链路不可用的缺点,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采用了多条自组网与多条无线VPN相结合,且多条自组网与多条无线VPN可在设备间进行动态组网通信,实现了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解决了VPN可能存在的信号盲区和无线自组网可能存在的通信距离过短的问题。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一种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实施为如下描述的步骤S10-S30:
步骤S10、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各传输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会存在业务数据触发的情况。当有业务数据触发时,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同时部署了VPN和自组网,因此,可以基于上述VPN和自组网的任意一种组网方式,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发送ARP(地址解析协议)请求,以获取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并在接收到对端设备返回的ARP应答信息时,从ARP应答信息中可以获取到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步骤S20、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径信息,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并基于建立的所述网络路由,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获取的本端设备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在该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基于VPN、或者自组网、或者VPN和自组网动态组建的网络,建立本端设备到对端设备的网络路由,从而基于建立的上述网络路由,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比如,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该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可选取的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可能是一条或者多条无线VPN链路,也可能是一个或者多个通信链路的自组网,也可能是一条或者多条VPN与一个或者多个自组网的任意组合;当同时选取多条VPN链路和包含多条通信链路的自组网时,所述VPN和自组网在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的各设备之间,根据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也就是说,所述VPN和自组网可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在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动态产生不同的组网方式,进而基于组网后的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VPN和自组网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时,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
当有业务数据时,基于所述VPN和自组网,源节点向外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中间节点转发所述路由计算请求;
当目标节点接收到所述路由计算请求时,返回应答消息;
所述源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返回的所述应答消息时,根据所述应答消息经过的路径信息,计算从所述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由信息;
当某条通信链路不通或者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某个中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导致所述源节点至目标节点的路径不通时,所述源节点将不通的通信链路或者出现故障的设备对应的路由删除;
当剩余的路由条数少于预设值时,所述源节点再次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重复执行上述操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条VPN与多条自组网链路,是同时使用的,没有业务指定来选择具体的网络链路;而多条VPN与多条自组网之间是动态组网的,不管是距离远近或者是通信距离范围或者是信号覆盖范围或者是其他因素,只要两个节点之间,该条通信链路是通路,则该条通信链路即可用。
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端设备需要向对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识别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这两个节点之间的网络链路是否为通路;若两个节点之间的网络链路为通路,则直接进行数据传输即可。若两个节点之间当前没有可用的网络通路,则重复执行图1所述的步骤S10和步骤S20,从而实现: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并基于建立的所述网络路由,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基于上述方式不论是利用VPN还是自组网还是VPN与自组网动态组网得到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在该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均结合了VPN和自组网的网络特征,采用了多条链路进行并发传输数据,因此,成倍地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另外,也充分利用了VPN和自组网的特点,解决了自组网通信距离短的问题;通过多条自组网的多条链路通信,同时也解决了VPN的信号盲区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针对VPN和自组网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时,可以通过各类业务传输需求估计算法和网络容量分配算法,来实现VPN和自组网的动态组网。
各类业务传输需求估计算法如下:
假设ci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平均到达率,λi 2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到达方差,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01
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到达过程间隔时间变化平方系数,则元的平均到达率δi,总信元到达方差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02
总信元到达间隔时间方差Di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03
上述三个参量所构成的第I个信号源的总信流参数矢量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04
假设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损失率为θ,系统可接受信息冗余量为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05
则业务I对应的传输需求响应函数ζ可以用下述表达式得到: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06
其中,积累函数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07
损失效益算子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08
基于各类业务传输需求估计算法,所述网络容量分配算法的实施过程如下:
由于业务输入流服从泊松分布,因此可以利用随机过程的理论进行建模,则根据计算得到的业务传输需求对应的所述响应函数ζ(j),建立下述模型: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09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010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011
把时间区分割成j个小区间,pi(j)i为业务输入频率,εi(j)是预先定义的参数,Hik(j)即代表j时段网路k的响应算子,H(j)是j时刻的累计值。以此计算业务i的在有线网络k上的阻塞率BL1ik,以及在VPN(无线网络)k上的阻塞率BL2ik
根据各条网路的阻塞值进行容量的切换调整,从而得到相对动态的组网调整方案。
基于上述各类业务传输需求估计算法以及所述网络容量分配算法的应用,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配置了15条有线网络和8个无线网络,三种不同的业务输入,流量分别为160kb/s,320kb/s和640kb/s,其他的参数设置为ci=2.15,λi 2=2.15,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11
θ=10^(-5),
Figure BDA0002281439170000112
经过迭代计算后,系统有效给出了优化的方案,线路阻塞率平均值为2.6%,下表列出了3个时段的流量分配情况,仅给出有线/无线的流量分配:
时段1 时段2 时段3
业务1 6.238/23.762 4.545/20.455 8.377/16.623
业务2 25.625/24.375 27.330/22.670 26.667/23.333
业务3 5.245/4.755 6.288/3.712 5.673/4.327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各类业务传输需求估计算法以及所述网络容量分配算法,能根据输入的业务信息特征,建立网络匹配的适应度函数,对业务进行识别和区分。在建立函数时,只选取了决定业务特征的主要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对一般研究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化,大大降低了计算难度。在容量的动态分配过程中,在重分配方案带来的优化和计算失效浪费之间做了折中,对研究时段进行了一定的分割,得到的方案较好的降低了阻塞率,解决了当VPN错误或者是拥塞丢包是连续的分包时网络的区分问题,能在引入差错控制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识别。
本发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径信息,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并基于建立的所述网络路由,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多条自组网和多条无线VPN的动态组网通信,解决了VPN可能存在的信号盲区和无线自组网可能存在的通信距离过短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基于图1所述实施例的描述,请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传输服务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传输服务器可应用于图1实施例所述的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采用多条自组网与多条无线VPN相结合,且多条自组网与多条无线VPN可在设备间进行动态组网通信,实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解决VPN可能存在的信号盲区和无线自组网可能存在的通信距离过短的问题。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服务器1可以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也可以是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该传输服务器1至少包括存储器11、处理器12,通信总线13,以及网络接口14。
其中,存储器1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存储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传输服务器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传输服务器1的硬盘。存储器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传输服务器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传输服务器1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1还可以既包括传输服务器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1不仅可以用于存储安装于传输服务器1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程序01的代码等,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数据传输程序01等。
通信总线1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网络接口1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通常用于在该装置1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该装置1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的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其中,显示器也可以适当的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在传输服务器1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图2仅示出了具有组件11-14以及数据传输程序01的传输服务器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2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传输服务器1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少或者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图2所示的装置1实施例中,存储器11中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01;所述存储器11上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01可在所述处理器12上运行,所述数据传输程序01被所述处理器12运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径信息,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并基于建立的所述网络路由,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包括:
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发送ARP请求,以获取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接收到对端设备返回的ARP应答信息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包括:
基于多条无线VPN链路和/或包含多条通信链路的自组网,建立从本端设备到对端设备的网络路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包括:
所述VPN和自组网在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的各设备之间,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
基于VPN和自组网动态组网得到的网络,建立对应的网络路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包括:
当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所述VPN和自组网,源节点向外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中间节点转发所述路由计算请求;
当目标节点接收到所述路由计算请求时,返回应答消息;
所述源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返回的所述应答消息时,根据所述应答消息经过的路径信息,计算从所述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由信息;
当某条通信链路不通或者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某个中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导致所述源节点至目标节点的路径不通时,所述源节点将不通的通信链路或者出现故障的设备对应的路由删除;
当剩余的路由条数少于预设值时,所述源节点再次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重复执行上述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服务器的工作原理与图1所述实施例中的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工作原理类似,请参照图1所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发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传输服务器,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径信息,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并基于建立的所述网络路由,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多条自组网和多条无线VPN的动态组网通信,解决了VPN可能存在的信号盲区和无线自组网可能存在的通信距离过短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径信息,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并基于建立的所述网络路由,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包括:
基于多条无线VPN链路和/或包含多条通信链路的自组网,建立从本端设备到对端设备的网络路由;
针对同时利用VPN链路和自组网的情况,所述VPN和自组网在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的各设备之间,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
基于VPN和自组网动态组网得到的网络,建立对应的网络路由;
所述VPN和自组网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包括:
ci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平均到达率,λi 2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到达方差,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11
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到达过程间隔时间变化平方系数,则总信元的平均到达率δi,单一元为总信元中的一元,总信元到达方差为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12
总信元到达间隔时间方差Di的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13
上述三个参量所构成的第I个信号源的总信元的信号流参数矢量为: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21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损失率为θ,系统接受信息冗余量为C,则业务I对应的传输需求响应函数ζ用下述表达式得到: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22
其中,积累函数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23
损失效益算子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24
由于业务输入流服从泊松分布,因此利用随机过程的理论进行建模,则根据计算得到的业务传输需求对应的所述响应函数ζ(j),建立下述模型: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25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26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27
把时间区分割成j个小区间,pi(j)i为业务输入频率,εi(j)是预先定义的参数,Hik(j)即代表j时段网路k的响应算子,H(j)是j时刻的累计值,以此计算业务I的在网路k上的阻塞率BL1ik,以及在VPN k上的阻塞率BL2ik
根据各条网路的阻塞值进行容量的切换调整,从而得到相对动态的组网调整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包括:
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发送ARP请求,以获取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接收到对端设备返回的ARP应答信息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PN和自组网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包括:
当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所述VPN和自组网,源节点向外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中间节点转发所述路由计算请求;
当目标节点接收到所述路由计算请求时,返回应答消息;
所述源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返回的所述应答消息时,根据所述应答消息经过的路径信息,计算从所述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由信息;
当某条通信链路不通或者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某个中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导致所述源节点至目标节点的路径不通时,所述源节点将不通的通信链路或者出现故障的设备对应的路由删除;
当剩余的路由条数少于预设值时,所述源节点再次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重复执行上述操作。
4.一种传输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服务器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中;
所述传输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路径信息,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并基于建立的所述网络路由,所述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建立VPN和/或自组网对应的网络路由包括:
基于多条无线VPN链路和/或包含多条通信链路的自组网,建立从本端设备到对端设备的网络路由;
针对同时利用VPN链路和自组网的情况,所述VPN和自组网在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的各设备之间,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
基于VPN和自组网动态组网得到的网络,建立对应的网络路由;
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在VPN和自组网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包括:
ci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平均到达率,λi 2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到达方差,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41
为业务I传入信号的单一元的到达过程间隔时间变化平方系数,则总信元的平均到达率δi,单一元为总信元中的一元,总信元到达方差为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42
总信元到达间隔时间方差Di的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43
上述三个参量所构成的第I个信号源的总信元的信号流参数矢量为: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44
假设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损失率为θ,系统可接受信息冗余量为C,则业务I对应的传输需求响应函数ζ用下述表达式得到: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45
其中,积累函数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46
损失效益算子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47
由于业务输入流服从泊松分布,因此利用随机过程的理论进行建模,则根据计算得到的业务传输需求对应的所述响应函数ζ(j),建立下述模型: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51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52
Figure FDA0002681646820000053
把时间区分割成j个小区间,pi(j)i为业务输入频率,εi(j)是预先定义的参数,Hik(j)即代表j时段网路k的响应算子,H(j)是j时刻的累计值,以此计算业务I的在网路k上的阻塞率BL1ik,以及在VPN k上的阻塞率BL2ik
根据各条网路的阻塞值进行容量的切换调整,从而得到相对动态的组网调整方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包括:
基于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VPN和自组网,本端设备发送ARP请求,以获取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接收到对端设备返回的ARP应答信息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本端设备获取到对端设备的路径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还可以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在VPN和自组网根据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组网包括:
当有业务数据触发时,基于所述VPN和自组网,源节点向外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中间节点转发所述路由计算请求;
当目标节点接收到所述路由计算请求时,返回应答消息;
所述源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返回的所述应答消息时,根据所述应答消息经过的路径信息,计算从所述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由信息;
当某条通信链路不通或者所述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某个中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导致所述源节点至目标节点的路径不通时,所述源节点将不通的通信链路或者出现故障的设备对应的路由删除;
当剩余的路由条数少于预设值时,所述源节点再次广播发送路由计算请求,重复执行上述操作。
CN201911144951.5A 2019-11-20 2019-11-20 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 Active CN110831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4951.5A CN110831064B (zh) 2019-11-20 2019-11-20 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4951.5A CN110831064B (zh) 2019-11-20 2019-11-20 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064A CN110831064A (zh) 2020-02-21
CN110831064B true CN110831064B (zh) 2020-11-27

Family

ID=69557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4951.5A Active CN110831064B (zh) 2019-11-20 2019-11-20 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10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1716B (zh) * 2021-02-05 2023-02-17 贵州久华信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29408B (zh) * 2021-04-20 2022-02-01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军用lte与民用无线拨号网络混合组网的多路并发系统
CN113329456B (zh) * 2021-04-30 2022-03-25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网与多路传输结合的勤务系统
US11929907B2 (en) 2022-03-08 2024-03-12 T-Mobile Usa, Inc. Endpoint assisted selection of routing paths over multiple network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6790A (zh) * 2016-01-28 2016-06-08 昭文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565471A (zh) * 2016-06-18 2019-04-02 科里维网络有限公司 使用多通道提高性能的智能自适应传输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6790A (zh) * 2016-01-28 2016-06-08 昭文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565471A (zh) * 2016-06-18 2019-04-02 科里维网络有限公司 使用多通道提高性能的智能自适应传输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MT-NC: Improving the 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 Performance Using Network Coding in Wireless Networks;Changqiao Xu 等;《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160331;第65卷(第3期);全文 *
Multipath Activity Based Routing Protocol for Mobile Cognitive Radio Ad Hoc Networks;Shereen Omar 等;《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201701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064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1064B (zh) 多路并发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
JP5271876B2 (ja) パケット振り分け機能を有する装置及びパケット振り分け方式
US20170105163A1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ugmented, ripple-diamond-chain shaped rateless routing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with multi-beam directional antennas
CN107396396B (zh) 支持多源多径的数据传输管理方法
CN104468358A (zh)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系统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07231662A (zh) 一种sdn网络中多流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25834B (zh) 一种evi中调整流量负载分担的方法及网络交换装置
CN108337179B (zh) 链路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225689A (zh) 虚拟专用网络配置文件的选择
CN107210908B (zh) 用于数据流量的速率适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41487A (zh) 聚合链路服务流的配置方法及包交换装置
CN106330742B (zh)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及网络控制器
CN108293200B (zh) 设备吞吐量确定
CN106713182A (zh) 一种处理流表的方法及装置
Li et al. Energy-efficient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for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in multi-channel wireless networks
CN110831039A (zh) 多路并发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服务器
CN104168209A (zh) 多接入sdn网络报文转发方法和控制器
Liu et al. Minimizing age-of-information with throughput requirements in multi-path 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03532869A (zh) 一种流量分担方法及设备
CN113726681B (zh) 一种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1795228B (zh) 一种用户带宽调整方法和设备
CN103108354A (zh) 控制数据传输
Zhu et al. A congestion-aware and robust multicast protocol in SDN-based data center networks
WO2021078286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hiang et al. Jointly optimal congestion control and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4

Address after: 2 / F, building 3, 19 Dongying Road, zhaoquanyi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ian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 / F, building 3, 19 Dongying Road, zhaoquanyi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IANSHAN TIME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