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1037A - 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1037A
CN110831037A CN201911057688.6A CN201911057688A CN110831037A CN 110831037 A CN110831037 A CN 110831037A CN 201911057688 A CN201911057688 A CN 201911057688A CN 110831037 A CN110831037 A CN 110831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ime
data
slav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76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1037B (zh
Inventor
申晓红
张黎明
赵瑞琴
梅毫迪
张钦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0576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10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1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1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没有移动节点加入时不分配时隙,在移动节点加入网络时给移动节点分配时隙,移动节点数据发送完后删除移动节点的时隙,因此可减少没有移动节点加入时的时隙浪费。本发明由于采用移动节点动态接入的方法,可减少没有移动节点加入时的时隙浪费,使得在移动节点加入前后网络均具有较高的吞吐率。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有效,开销小,操作实施简单,具有可实施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组织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声传感器网络的接入方法,适合于有移动节点接入的静态水声传感器网络。
背景技术
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是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管理媒体接入,负责协调网络中所有节点高效、公平的接入信道,使众多用户之间实现公平、有效地共享有限的带宽资源。高效的媒体接入方法有利于节点在数据传输时避免数据包冲突,提高信道利用率,降低数据包的重传概率,从而减少能量浪费,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对网络运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在水声传感器网络MAC机制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大量的MAC协议被提出。现有的MAC协议可分为竞争型MAC协议和竞争避免型MAC协议。竞争型MAC协议采用随机接入和信道预约的方式,在网络负载较大时极易造成冲突,导致网络的吞吐率不高。而竞争避免型MAC协议只需很少的控制开销就能实现高效且公平地共享信道,使其网络吞吐率及能量有效性都有良好的性能。时分多址接入(TDMA,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是竞争避免型MAC协议,是目前在水声传感器网络中应用较为广泛,能量效率较高的协议。
Sumi A Samad等人提出的RM-MAC(Extending the R-MAC Protocol for anEnergy Efficient)协议是通过为移动节点预留时隙实现移动节点的接入,可用于集中型网络。该方法将时帧分为基于分配的时隙和基于预留的时隙。在基于分配的时隙内,静态节点通过周期性睡眠苏醒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基于预留的时隙,移动节点通过与中心节点进行预约完成移动节点的数据传输。由于水声传感器网络传播时延长,移动节点与中心节点进行预约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得预留的时隙很长,在没有移动节点接入水声传感器网络时造成了大量时隙浪费,导致网络的吞吐率较低。
毛佳等人提出的LTM-MAC(A location-based TDMA MAC)是通过给移动节点最高优先级,使其抢占静态节点发送时隙实现入网,适用于分布式单跳网络。该方法给每个静态节点分配的时隙包括侦听时间和数据传输时间。移动节点在进行数据传输前,需在不影响静态节点传输的情况下发送入网请求。静态节点如果在侦听时间内接收到移动节点的入网请求,该静态节点就放弃本次数据发送,使移动节点先发送数据。这种方法使得移动节点入网时延短,但在没有移动节点加入时浪费大量侦听时间,降低了网络吞吐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现有移动节点接入水声传感器网络时分多址协议,存在没有移动节点加入时时隙浪费严重的问题,导致网络的吞吐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基本思想是没有移动节点加入时不分配时隙,在移动节点加入网络时给移动节点分配时隙,移动节点数据发送完后删除移动节点的时隙,因此可减少没有移动节点加入时的时隙浪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时延检测,获取中心节点与从节点(指除中心节点外的静态节点)的传播时延;
由于网络各节点的位置信息已知,设中心节点的位置为(x,y,z),从节点A的位置为(x1,y1,z1),则中心节点与从节点A的传播时延Td由公式(1)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21
其中c为水下声速,同理计算出中心节点与网络中所有从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由于移动节点加入网络时位置信息未知,则中心节点与移动节点的传播时延取网络中的最大传播时延;
步骤2:时隙分配;
将时帧分为控制时隙与数据传输时隙,控制时隙内中心节点监听并广播控制包,控制时隙的时间长度由(2)式可得:
Tcontrol=Tlisten+Tguard+Tcon_packet+2Tmax (2)
Tcontrol表示控制时隙的时长,Tlisten表示监听时长,Tguard表示保护间隔,Tmax表示网络中的最大传播时延,Tcon_packet表示中心节点控制包的时长;
在数据传输时隙,从节点发送数据,中心节点接收从节点的数据,根据中心节点与从节点的传播时延为从节点分配发送时序,如果传播时延TA,TB,TC,TD满足关系TA<TB<TC≤TD;则相应从节点发送时序为A>-B>-C>-D,表示从节点发送顺序为A、B、C、D,协议开始时,假设时序信息为T,且相邻从节点间的发送时间满足式(3):
其中t表示当前节点的开始发送时间,tpre表示上一节点发送时间,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32
表示上一相邻节点到中心节点的传播时延,Tdata表示当前节点数据传输时间,Td表示当前节点到中心节点的传播时延,Tguar为保护间隔;
中心节点接收各从节点数据的时隙长度由式(4)得出:
Tslot=T1 data+T2 data+...+Tn data+n·Tguard (4)
Tslot表示中心节点的接收数据时隙长度,Tn data表示第n个从节点的时隙长度,n表示从节点的个数,Tguard为保护间隔;
第一个时帧周期,在控制时隙由中心节点广播控制包启动网络,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自身的时隙信息,在数据传输时隙,从节点在各自的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包,中心节点接收各从节点的数据包;在第二个时帧,中心节点在控制时隙内广播控制包,控制包中包含对各节点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各静态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对自身上一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在数据传输时隙,从节点在各自的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包,中心节点接收各从节点的数据包;从第三个时帧开始,各相应节点的运行流程与第二个时帧相同,并以此一帧一帧的进行下去;
步骤3:移动节点发送入网请求
由于移动节点加入网络前,中心节点并未给移动节点安排时隙,移动节点到达网络后首先进行侦听,当侦听到中心节点发送的控制包后,解析出控制时隙信息;可由式(5)计算出移动节点发送入网请求包的时间:
其中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34
表示移动节点发送入网请求包的开始时间,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35
表示移动节点到中心节点的传播时延,tcontrol表示控制时隙的开始时间,移动节点在时,发送入网请求包;
步骤4:中心节点为移动节点分配时隙;
中心节点在控制时隙内的监听时隙接收到移动节点的入网请求包后,根据步骤二式(4)更新接收时隙信息,利用式(3)计算出各从节点(指静态节点和移动节点)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并将新的数据发送时序T”及各从节点的数据发送时间通过控制包广播;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各自的时隙信息,并按照新的发送时序与新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发送数据;
步骤5:移动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时序信息及自身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在自身的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完成入网过程;
步骤6:移动节点的所有数据发送完成后,在下一时帧移动节点的数据时隙发送移动节点退网请求包;
步骤7:中心节点收到移动节点的退网请求后,删除移动节点的时隙;根据步骤二式(4)更新接收时隙信息,利用式(3)计算出各从节点(指除中心节点外的静态节点)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并将新的数据发送时序T”'及各从节点的数据发送时间通过控制包广播;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各自的时隙信息,并按照新的发送时序与新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如果没有移动节点入网,则以后每帧各从节点按照移动节点退出后的时隙信息发送数据,以此一帧一帧运行下去;如果有移动节点入网,从步骤3开始继续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由于采用移动节点动态接入的方法,可减少没有移动节点加入时的时隙浪费,使得在移动节点加入前后网络均具有较高的吞吐率。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有效,开销小,操作实施简单,具有可实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心节点运行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从节点(静态节点)运行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从节点(移动节点)运行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仿真节点分布图。
图5为本发明移动节点加入静态网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节点加入前后网络吞吐量随节点负载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水声传感器网络时分多址协议中,通常将时间划分为无数个帧,每个时帧分为许多时隙。为了减少没有移动节点加入时的时隙浪费,本方案将时帧分为控制时隙与数据传输时隙。控制时隙内中心节点进行监听并广播控制包,在数据传输时隙接收从节点的数据。在控制时隙内,中心节点如果收到移动节点的入网请求包,则给移动节点分配时隙,并将新的时隙信息搭载在中心节点的控制包上广播;否则,中心节点侦听一段时间后,广播包含数据确认信息的控制包给从节点。本发明中网络没有移动节点时,从节点指除中心节点外的静态节点;有移动节点时,指除中心节点外的静态节点和移动节点。本发明中使用的包格式有:中心节点的控制包、数据包、移动节点入网请求包、移动节点退网请求包。中心节点的控制包:包含对从节点的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及各从节点的时隙信息。数据包: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和要发送的数据。移动节点入网请求包:包含目的地址及移动节点要发送的数据量信息。移动节点退网请求包:格式与入网请求包相同,发送的数据量信息为0。
静态网络中共有n个节点,一个中心节点,其他从节点(指除中心节点外的静态节点)均在中心节点的一跳通信范围内,另有一移动节点(属于从节点)即将加入该网络,假设所有节点在布放完成后已获得时钟同步和位置信息。
步骤1:时延检测,获取中心节点与从节点(指除中心节点外的静态节点)的传播时延;
由于网络各节点的位置信息已知,设中心节点的位置为(x,y,z),从节点A的位置为(x1,y1,z1),则中心节点与从节点A的传播时延Td由公式(1)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51
其中c为水下声速,取1500m/s;同理计算出中心节点与网络中所有从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由于移动节点加入网络时位置信息未知,则中心节点与移动节点的传播时延取网络中的最大传播时延;
步骤2:时隙分配;
本发明将时帧分为控制时隙与数据传输时隙,控制时隙内中心节点监听并广播控制包,控制时隙的时间长度由(2)式可得:
Tcontrol=Tlisten+Tguard+Tcon_packet+2Tmax (2)
Tcontrol表示控制时隙的时长,Tlisten表示监听时长,Tguard表示保护间隔,Tmax表示网络中的最大传播时延,Tcon_packet表示中心节点控制包的时长;
在数据传输时隙,从节点发送数据,中心节点接收从节点的数据,根据中心节点与从节点的传播时延为从节点分配发送时序,如果传播时延TA,TB,TC,TD满足关系TA<TB<TC≤TD;则相应从节点发送时序为A>-B>-C>-D,表示从节点发送顺序为A、B、C、D,协议开始时,假设时序信息为T,且相邻从节点间的发送时间满足式(3):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61
其中t表示当前节点的开始发送时间,tpre表示上一节点发送时间,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62
表示上一相邻节点到中心节点的传播时延,Tdata表示当前节点数据传输时间,Td表示当前节点到中心节点的传播时延,Tguar为保护间隔;
中心节点接收各从节点数据的时隙长度由式(4)得出:
Tslot=T1 data+T2 data+...+Tn data+n·Tguard (4)
Tslot表示中心节点的接收数据时隙长度,Tn data表示第n个从节点的时隙长度,n表示从节点的个数,Tguard为保护间隔;
第一个时帧周期,在控制时隙由中心节点广播控制包启动网络,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自身的时隙信息,在数据传输时隙,从节点在各自的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包,中心节点接收各从节点的数据包;在第二个时帧,中心节点在控制时隙内广播控制包,控制包中包含对各节点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各静态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对自身上一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在数据传输时隙,从节点在各自的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包,中心节点接收各从节点的数据包;从第三个时帧开始,各相应节点的运行流程与第二个时帧相同,并以此一帧一帧的进行下去;
步骤3:移动节点发送入网请求
由于移动节点加入网络前,中心节点并未给移动节点安排时隙,移动节点到达网络后首先进行侦听,当侦听到中心节点发送的控制包后,解析出控制时隙信息;可由式(5)计算出移动节点发送入网请求包的时间: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63
其中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64
表示移动节点发送入网请求包的开始时间,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65
表示移动节点到中心节点的传播时延,tcontrol表示控制时隙的开始时间,移动节点在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66
时,发送入网请求包;
步骤4:中心节点为移动节点分配时隙;
中心节点在控制时隙内的监听时隙接收到移动节点的入网请求包后,根据步骤二式(4)更新接收时隙信息,利用式(3)计算出各从节点(指静态节点和移动节点)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并将新的数据发送时序T”及各从节点的数据发送时间通过控制包广播;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各自的时隙信息,并按照新的发送时序与新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发送数据;
步骤5:移动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时序信息及自身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在自身的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完成入网过程;
步骤6:移动节点的所有数据发送完成后,在下一时帧移动节点的数据时隙发送移动节点退网请求包;
步骤7:中心节点收到移动节点的退网请求后,删除移动节点的时隙;根据步骤二式(4)更新接收时隙信息,利用式(3)计算出各从节点(指除中心节点外的静态节点)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并将新的数据发送时序T”'及各从节点的数据发送时间通过控制包广播;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各自的时隙信息,并按照新的发送时序与新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如果没有移动节点入网,则以后每帧各从节点按照移动节点退出后的时隙信息发送数据,以此一帧一帧运行下去;如果有移动节点入网,从步骤三开始继续运行。
本实施例以四节点单跳网络,一个移动节点为例,给出相应移动节点加入静态网络方案。如图4所示,将五个节点布放在10km×10km的区域中,其中O为中心节点,A,B,C为从节点,M为移动节点。中心节点O与其余三个静态节点A、B、C之间的距离均为3公里,移动节点与O之间的距离也为3公里,数据包长度400Bytes,控制包长度200bits,通知包长度48bits,信道传输速率1024bps。假设各节点在布放于水中时已进行时钟同步且位置信息已知。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时延检测,获取中心节点与从节点的传播时延;网络各节点的位置信息已知,中心节点O的位置为(x,y,z),从节点A,B,C的位置分别为(x1,y1,z1)、(x2,y2,z2)、(x3,y3,z3),则中心节点O与从节点A的传播时延Td1可由(6)式计算:
则中心节点O与从节点B的传播时延Td2可由(7)式计算: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81
则中心节点O与从节点C的传播时延Td3可由(8)式计算:
中心节点O与移动节点M的传播时延Tm等于max{Td1,Td2,Td3}。
步骤2:时隙分配。本文将时帧分为控制时隙与数据传输时隙。控制时隙长度由(2)式可得,中心节点数据接收时隙长度由(4)式可得。由于中心节点O与其余三个静态节点A、B、C之间的距离均为3公里,计算得Td1,Td2,Td3相等。则可令时序信息为O>-A>-B>-C,相邻从节点间的发送时间需满足(3)式。中心节点将时隙信息通过控制包广播;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自身的时隙信息,在各自的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包;
移动节点未加入时,吞吐量可由(9)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83
节点负载定义如(10)式:
Figure BDA0002256953840000084
其中N为网络中节点数目。没有移动节点加入时,网络的吞吐量随节点负载变化关系如图6所示。
步骤3:移动节点发送入网请求;
由于移动节点加入网络前,中心节点并未给移动节点安排时隙,移动节点到达网络后首先进行侦听,当听到中心节点发送的控制包后,解析出控制时隙信息,发送入网请求包。可由(5)式计算出移动节点发送入网请求包的时间。
步骤4:中心节点为移动节点安排数据传输时隙。中心节点在第(i+1)个时帧周期的控制时隙内接收到移动节点的入网请求包后,根据步骤二中时隙分配的方法为移动节点分配时隙。由于移动节点与O之间的距离也为3公里,可令时序信息为O>-A>-M>-B>-C;并将新的时序信息通过控制包广播;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更新各节点数据包发送时间;
步骤5:移动节点在申请的时隙内发送数据,完成入网过程。移动节点入网的过程如图5所示。移动节点入网后,网络的吞吐量随节点负载变化关系如图6所示;
步骤6:移动节点数据发送完成后,在下一时帧移动节点的数据时隙发送退网请求包,退网请求包格式与入网请求包相同,发送的数据量信息为0;
步骤7:中心节点收到移动节点的退网请求后,删除移动节点的时隙。根据(4)式更新接收时隙信息,利用式(3)计算出各从节点(只有A,B,C)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并将新的数据发送时序如O>-A>-B>-C及各自的数据发送时间通过控制包广播。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更新各自的数据包发送时间。

Claims (1)

1.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时延检测,获取中心节点与从节点(指除中心节点外的静态节点)的传播时延;
由于网络各节点的位置信息已知,设中心节点的位置为(x,y,z),从节点A的位置为(x1,y1,z1),则中心节点与从节点A的传播时延Td由公式(1)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2256953830000011
其中c为水下声速,同理计算出中心节点与网络中所有从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由于移动节点加入网络时位置信息未知,则中心节点与移动节点的传播时延取网络中的最大传播时延;
步骤2:时隙分配;
将时帧分为控制时隙与数据传输时隙,控制时隙内中心节点监听并广播控制包,控制时隙的时间长度由(2)式可得:
Tcontrol=Tlisten+Tguard+Tcon_packet+2Tmax (2)
Tcontrol表示控制时隙的时长,Tlisten表示监听时长,Tguard表示保护间隔,Tmax表示网络中的最大传播时延,Tcon_packet表示中心节点控制包的时长;
在数据传输时隙,从节点发送数据,中心节点接收从节点的数据,根据中心节点与从节点的传播时延为从节点分配发送时序,如果传播时延TA,TB,TC,TD满足关系TA<TB<TC≤TD;则相应从节点发送时序为A>-B>-C>-D,表示从节点发送顺序为A、B、C、D,协议开始时,假设时序信息为T,且相邻从节点间的发送时间满足式(3):
Figure FDA0002256953830000012
其中t表示当前节点的开始发送时间,tpre表示上一节点发送时间,
Figure FDA0002256953830000013
表示上一相邻节点到中心节点的传播时延,Tdata表示当前节点数据传输时间,Td表示当前节点到中心节点的传播时延,Tgua为保护间隔;
中心节点接收各从节点数据的时隙长度由式(4)得出:
Tslot=T1 data+T2 data+...+Tn data+n·Tguard (4)
Tslot表示中心节点的接收数据时隙长度,Tn data表示第n个从节点的时隙长度,n表示从节点的个数,Tguard为保护间隔;
第一个时帧周期,在控制时隙由中心节点广播控制包启动网络,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自身的时隙信息,在数据传输时隙,从节点在各自的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包,中心节点接收各从节点的数据包;在第二个时帧,中心节点在控制时隙内广播控制包,控制包中包含对各节点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各静态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对自身上一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在数据传输时隙,从节点在各自的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包,中心节点接收各从节点的数据包;从第三个时帧开始,各相应节点的运行流程与第二个时帧相同,并以此一帧一帧的进行下去;
步骤3:移动节点发送入网请求
由于移动节点加入网络前,中心节点并未给移动节点安排时隙,移动节点到达网络后首先进行侦听,当侦听到中心节点发送的控制包后,解析出控制时隙信息;可由式(5)计算出移动节点发送入网请求包的时间:
Figure FDA0002256953830000021
其中
Figure FDA0002256953830000022
表示移动节点发送入网请求包的开始时间,
Figure FDA0002256953830000023
表示移动节点到中心节点的传播时延,tcontrol表示控制时隙的开始时间,移动节点在
Figure FDA0002256953830000024
时,发送入网请求包;
步骤4:中心节点为移动节点分配时隙;
中心节点在控制时隙内的监听时隙接收到移动节点的入网请求包后,根据步骤二式(4)更新接收时隙信息,利用式(3)计算出各从节点(指静态节点和移动节点)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并将新的数据发送时序T”及各从节点的数据发送时间通过控制包广播;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各自的时隙信息,并按照新的发送时序与新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发送数据;
步骤5:移动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时序信息及自身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在自身的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完成入网过程;
步骤6:移动节点的所有数据发送完成后,在下一时帧移动节点的数据时隙发送移动节点退网请求包;
步骤7:中心节点收到移动节点的退网请求后,删除移动节点的时隙;根据步骤二式(4)更新接收时隙信息,利用式(3)计算出各从节点(指除中心节点外的静态节点)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并将新的数据发送时序T”'及各从节点的数据发送时间通过控制包广播;各从节点接收到控制包后,解析出各自的时隙信息,并按照新的发送时序与新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发送数据;如果没有移动节点入网,则以后每帧各从节点按照移动节点退出后的时隙信息发送数据,以此一帧一帧运行下去;如果有移动节点入网,从步骤3开始继续运行。
CN201911057688.6A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 Active CN110831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7688.6A CN110831037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7688.6A CN110831037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037A true CN110831037A (zh) 2020-02-21
CN110831037B CN110831037B (zh) 2021-07-06

Family

ID=69551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7688.6A Active CN110831037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103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8542A (zh) * 2010-04-06 2010-09-29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d Hoc网络电台传输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的方法
US20160081024A1 (en) * 2013-05-08 2016-03-17 Sabanci Üniversitesi Cooperative mac protocol with relay selection and power control
CN105873130A (zh) * 2016-05-30 2016-08-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多跳自组织网络的时隙竞争方法
CN10766634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用于波束操作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10121211A (zh) * 2018-02-07 2019-08-13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监听中断指示传送的方法和设备
CN110248416A (zh) * 2019-07-01 2019-09-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远距离tdma移动自组织网络中的分布式动态时隙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8542A (zh) * 2010-04-06 2010-09-29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d Hoc网络电台传输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的方法
US20160081024A1 (en) * 2013-05-08 2016-03-17 Sabanci Üniversitesi Cooperative mac protocol with relay selection and power control
CN105873130A (zh) * 2016-05-30 2016-08-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多跳自组织网络的时隙竞争方法
CN10766634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用于波束操作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10121211A (zh) * 2018-02-07 2019-08-13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监听中断指示传送的方法和设备
CN110248416A (zh) * 2019-07-01 2019-09-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远距离tdma移动自组织网络中的分布式动态时隙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037B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5437B (zh) 一种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信道时隙调度分配方法
US7450558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 child or neighbor network
Chirdchoo et al. RIPT: A receiver-initiated reservation-based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US7593422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media access controller having pseudo-static guaranteed time slots
CN106658735B (zh) 基于tdma的长传播时延无线链路时隙分配方法
Chen et al. A multi-channel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1616479B (zh) 在tdma多跳无线网络中进行时间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Chao et al. Multiple-rendezvous multichannel MAC protocol design for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
EP2335440B1 (en) Mac protocol for multi-channel wireless networks
Peng et al. COPE-MAC: A contention-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with parallel reservation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JP2009518967A (ja) アドホックモードの802.11ネットワーク用の最適atimサイズセットアップの方法及び装置
Swain et al. An energy efficient advertisement based multichannel distributed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dv-MMAC)
CN102946631A (zh) 一种基于信标帧同步和通信异步的mac层节点调度方法
CN107787049A (zh) 传输业务数据的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Liu et al. TAS-MAC: A traffic-adaptive synchronous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O2014036964A1 (zh) 一种多时隙或子帧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Singh et al. A cross-layer MAC protocol for contention reduction and pipelined flow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Keshtgary et al.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ac layer protocols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Ho et al. Dynamic GTS allocation scheme in IEEE 802.15. 4 by multi-factor
Kim et al. RRMAC: A sensor network MAC for real time and reliable packet transmission
Azar et al. A latency-tolerant MAC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CN110831037B (zh) 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移动节点接入方法
Yang et al. DC-MAC: A data-centric multi-hop MAC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CN114125069B (zh) 一种水声网络多对一并行传输mac协议的实现方法
Chen et al. A pre-scheduling-based MAC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