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0556A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0556A
CN110830556A CN201911002409.6A CN201911002409A CN110830556A CN 110830556 A CN110830556 A CN 110830556A CN 201911002409 A CN201911002409 A CN 201911002409A CN 110830556 A CN110830556 A CN 110830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accoun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24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0556B (zh
Inventor
阳诚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024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0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0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0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用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绑定;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以供终端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发送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以供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本申请在整个业务处理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基于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完成业务操作,无需暴露真实的账户信息,安全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发展,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各种业务操作。比如: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通信,用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物品的采购等。
相关技术中,用户通常要基于预先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用户账户以完成相关业务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暴露用户账户的相关信息,进而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应用在业务处理设备上,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用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绑定;
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以供终端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
发送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以供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进一步地,在接收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是否携带有认证标识;
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时,开启认证功能,以供第一用户输入认证信息;
在获取到第一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且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包括:
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时,将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输入的所述认证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以供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在根据所述认证信息验证第一用户身份合法后,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认证功能包括:指纹信息认证功能和字符信息认证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绑定的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包括:
接收终端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
所述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包括:
在终端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应用在终端上,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以供业务处理设备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
接收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处理成功消息;
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用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绑定。
进一步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所述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进一步地,在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业务服务器上基于第一账户注册子账户,以供业务服务器保存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子账户的绑定关系;
接收并保存业务服务器返回的子账户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包括:
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
所述接收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处理成功消息,包括:
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接收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处理成功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重新接入互联网时,根据业务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消息更新保存的子账户信息。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应用在业务服务器上,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和业务操作条件;
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绑定的第一账户;
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所述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用户的注册请求为第一用户已注册的第一账户创建子账户,并保存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子账户的绑定关系;
将子账户信息发送给终端,以供终端保存。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更新消息给终端,以供终端根据所述更新信息更新保存的子账户信息。
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应用在业务处理设备上,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终端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用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绑定;
第一发送单元,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以供终端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发送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以供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识判断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之后,判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是否携带有认证标识;
认证开启单元,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时,开启认证功能,以供第一用户输入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在获取到第一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且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时,将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输入的所述认证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以供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在根据所述认证信息验证第一用户身份合法后,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认证功能包括:指纹信息认证功能和字符信息认证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绑定的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具体接收终端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接收终端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在终端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
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应用在终端上,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以供业务处理设备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
第二接收单元,接收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处理成功消息;
第一更新单元,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用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绑定。
进一步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所述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账户注册单元,在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之前,在业务服务器上基于第一账户注册子账户,以供业务服务器保存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子账户的绑定关系;
账户保存单元,接收并保存业务服务器返回的子账户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发送单元,具体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具体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接收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处理成功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在重新接入互联网时,根据业务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消息更新保存的子账户信息。
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应用在业务服务器上,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和业务操作条件;
账户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绑定的第一账户;
操作完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所述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账户创建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的注册请求为第一用户已注册的第一账户创建子账户,并保存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子账户的绑定关系;
账户发送单元,用于将子账户信息发送给终端,以供终端保存。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更新消息给终端,以供终端根据所述更新信息更新保存的子账户信息。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在整个业务处理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基于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完成业务操作,无需暴露真实的账户信息,安全性较高。同时,终端可以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与业务处理设备交互以完成业务操作,从而实现了离线业务处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业务处理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在图1中,业务服务器通常由业务提供方进行设置,业务提供方通过所述业务服务器可以向注册用户提供各种业务应用,以实现用户之间的业务操作。用户可以预先在所述业务服务器上注册对应的用户账户,具体的注册流程可以参照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实现方法,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业务处理设备和终端均可以是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当然,所述业务处理设备也可以是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的读写设备,比如: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读写设备等,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请进一步参考图1,使用终端的第一用户可以预先在所述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第一账户,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对应的账户识别信息,终端保存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业务服务器保存第一账户和所述账户识别信息的绑定关系。使用业务处理设备的第二用户也可以预先在所述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第二账户,并基于所述第二账户登录所述业务服务器。当然,第二用户使用业务处理设备基于第二账户登录业务服务器并不是必要条件,在实际应用中,业务服务器能够完成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业务操作即可,比如:第二用户可以在业务处理设备上绑定可供业务服务器完成业务操作的用户信息等。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用户使用业务处理设备基于第二账户登录业务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业务处理设备为业务发起端,终端为业务响应端。当业务处理设备发起业务操作时,终端将保存的账户识别信息发送给业务处理设备,业务处理设备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终端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保存的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业务处理设备发送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完成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之间的业务操作。在整个业务处理的过程中,第一用户可以基于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完成业务操作,无需暴露真实的账户信息,安全性较高。
请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业务响应端的终端可以根据第一用户的指令预先在业务服务器上基于第一账户注册账户识别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可以为与所述第一账户唯一对应的标识,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优选地,为使第一用户可以真实地感知到业务操作的过程,业务服务器为第一用户已注册的第一账户创建子账户,并将所述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作为所述第一账户绑定的业务识别信息。具体地,第一用户可以在终端接入互联网后,基于预先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登录业务服务器,然后基于所述第一账户注册子账户,当业务服务器为第一账户成功创建子账户,业务服务器保存子账户信息和所述第一账户的绑定关系,然后向终端返回所述子账户的信息,终端保存所述子账户信息以作为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其中,所述子账户可以拥有独立的账户名、有效期、认证信息等信息。以所述第一账户是第一用户的支付账户为例,用户基于所述第一账户注册的子账户可以是所述支付账户的虚拟账户,该虚拟账户拥有独立的虚拟账户名、有效期、以及用户在注册是设定的交易额度,该交易额度小于等于所述支付账户的交易额度。当然,用户在注册所述子账户时,还可以为所述子账户设置有对应的认证信息,所述认证信息可以为预设的指纹信息,也可以为预设的字符信息,比如:第一用户可以在注册时为所述子账户设置指纹认证信息以供业务服务器保存等,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当作为业务发起端的业务处理设备发起业务操作时,第一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将保存的所述子账户信息发送给业务处理设备。具体地,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时候,终端可以通过网络将所述子账户信息发送给业务处理设备。在终端无法接入互联网时,终端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将所述子账户信息发送给业务处理设备,比如:终端可以通过蓝牙、红外等传输方式将所述子账户信息发送给业务处理设备。在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有NFC功能的终端可以通过NFC技术将所述子账户信息发送给业务处理设备。在一实现方式中,例如在支付场景下,当终端无法接入网络时,用户可在终端上操作支付程序,例如支付宝上的离线支付按钮,来触发终端将账户识别信息通过NFC等近距离通信技术,发送至业务处理设备。在不同的场景下,触发终端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的方式可有所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不做特别限制。
步骤202,业务处理设备判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是否携带认证标识,如果携带认证标识,则执行步骤203,如果没有携带认证标识,则执行步骤204。
基于前述步骤201,业务处理设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之后,可以先判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是否携带有认证标识,如果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则说明第一用户已预先设置在使用账户识别信息处理业务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执行步骤203。如果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没有携带认证标识,则说明第一用户设置在使用账户识别信息处理业务时不需要进行身份认证,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业务处理设备开启认证功能,并获取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
基于前述步骤202的判断结果,如果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则在本步骤中,业务处理设备开启本设备的认证功能。具体地,所述认证标识中还可以携带认证类型,比如:指纹信息认证或者字符信息认证。业务处理设备可以根据认证类型开启对应的认证功能。比如:当认证类型为指纹信息认证时,业务处理设备开启指纹输入功能,以供第一用户输入指纹信息。当认证类型为字符信息认证时,业务处理设备开启字符输入功能,以供第一用户输入预设的字符信息。
步骤204,业务处理设备判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是否满足业务操作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205。
在本实施例中,业务处理设备判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是否满足业务操作条件。具体地,以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第一账户的虚拟账户信息为例,在本步骤中,业务处理设备可以判断所述虚拟账户是否处于有效期内,然后判断所述虚拟账户的余额是否大于等于本次业务操作的额度等。当业务处理设备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执行步骤205。当业务处理设备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不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可以向终端返回业务操作失败的信息。
步骤205,业务处理设备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
基于前述步骤204,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业务处理设备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具体地,在本步骤中,业务处理设备可以基于前述步骤201中与终端建立连接时所使用的传输方式发送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比如:如果在步骤201中,终端通过网络将账户识别信息发送给业务处理设备,则在本步骤中,业务处理设备也可以通过网络发送所述处理成功消息。如果在步骤201中,终端无法接入互联网,通过NFC技术将账户识别信息发送给业务处理设备,则在本步骤中,业务处理设备也可以通过NFC技术发送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与业务处理设备交互以完成业务操作,从而实现了离线业务处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步骤206,终端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
基于前述步骤205,终端在接收到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处理成功消息之后,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仍以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第一账户的虚拟账户信息为例,业务处理设备会在所述处理成功消息中携带交易金额,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处理成功消息后,根据所述交易金额,更新所述虚拟账户的余额。
步骤207,业务处理设备发送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业务处理设备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后,将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发送给业务服务器。具体地,当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没有携带认证标识时,业务处理设备可以仅将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发送给业务服务器。当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时,业务处理设备将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所述业务操作条件以及第一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发送给业务服务器。
步骤208,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基于前述步骤207,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业务操作条件后,可以先根据保存的绑定关系查找所述账户识别信息绑定的第一账户。如果业务服务器接收到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则可以先判断第一用户输入的所述认证信息是否匹配保存的与该账户识别信息对应的认证信息,如果匹配,则说明第一用户的身份合法,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完成业务操作。如果不匹配,则可以向业务处理设备返回业务处理失败的消息。其中,所述的根据业务操作条件基于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可以是指将第一账户作为业务操作的一个对象,并可基于账户识别信息来对账户进行操作,例如在支付场景下,可对分配给账户识别信息对应的资金进行处理,但是在一些场景下,也可以直接以账户识别信息作为操作对象,来进行业务处理,因此,这里所述的基于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并非一定是对第一账户本身进行操作,也可以是指对账户识别信息作为对象来操作等。
步骤209,终端根据业务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消息更新保存的账户识别信息。
在本实施例业务处理的过程中,终端通过业务处理设备完成业务操作,为确保终端中保存的账户识别信息的准确性,业务服务器可以定期通过更新消息将其保存的账户识别信息发送给终端。终端可以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完成业务操作,并在可以重新接入到互联网后,接收业务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消息,并根据所述更新消息更新保存的账户识别信息。举例来说,假设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第一账户的虚拟账户信息,则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所述虚拟账户的交易情况,定期将所述虚拟账户的余额通过更新消息发送给终端,终端进而更新保存的所述虚拟账户的余额。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步骤中,部分步骤在一些场景下并不是必要的步骤,例如步骤202-步骤203,若在一些场景下不需要对用户进行认证,则这些步骤是可以省略的;又例如步骤205,若在一些场景下终端在将账户识别信息发送至业务处理设备后,默认业务处理设备会处理成功,则该步骤205可不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上述的部分步骤可省略或步骤顺序可调整,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做特别限制。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在整个业务处理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基于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完成业务操作,无需暴露真实的账户信息,安全性较高。同时,终端可以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与业务处理设备交互以完成业务操作,从而实现了离线业务处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来描述本申请的实现过程。
请参考图3,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结合前述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业务处理设备的第二用户是商家,商家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有商家账户,使用终端的第一用户是消费者。消费者在业务服务器上基于已注册的用户账户注册虚拟账户,所述虚拟账户的余额小于所述用户账户的可用额度。请参考图3,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终端发送虚拟账户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当商家的业务处理设备发起请款请求时,消费者打开终端中装置的APP,如果终端当前无法接入互联网,消费者可以将终端贴近所述业务处理设备,以便终端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例如NFC技术将保存的虚拟账户信息发送给业务处理设备。短距离通信技术也可以是指声波、红外线等技术。
步骤302,业务处理设备判断所述虚拟账户信息是否满足交易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业务处理设备可以先根据所述虚拟账户信息中的有效期判断该虚拟账户是否处于有效期内,如果处于有效期内,则判断所述虚拟账户的余额是否大于等于交易额度,如果所述虚拟账户的余额是否大于等于交易额度,则执行步骤303。如果所述虚拟账户不在有效期内,或所述虚拟账户的余额小于交易额度,则业务处理设备可以发送支付失败的消息给终端。
步骤303,发送支付成功消息给终端。
基于前述步骤302的判断结果,当所述虚拟账户的余额是否大于等于交易额度时,业务处理设备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发送支付成功消息给终端,并在所述处理成功消息中携带交易额度。
步骤304,终端根据所述支付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虚拟账户信息。
在本步骤中,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处理成功消息后,根据交易额度,更新虚拟账户的余额,然后可以显示交易成功的页面给消费者。
步骤305,业务处理设备发送所述虚拟账户信息和交易额度给业务服务器。
步骤306,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虚拟账户信息查找绑定的用户账户,然后根据所述交易额度完成用户账户和商家账户之间的支付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业务处理设备、终端可以采用前述图1或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实现所述业务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与前述业务处理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业务处理装置的实施例。
与本申请业务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业务处理装置。本申请所述的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本申请业务处理装置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
请参考图4和图5,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处理装置400,所述业务处理装置400可以应用在业务处理设备上,包括有:第一接收单元401、第一发送单元402、第二发送单元403、标识判断单元404以及认证开启单元405。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401,接收终端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用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绑定;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2,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以供终端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403,发送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以供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所述标识判断单元404,在接收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之后,判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是否携带有认证标识;
所述认证开启单元405,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时,开启认证功能,以供第一用户输入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2,具体在获取到第一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且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403,具体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时,将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输入的所述认证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以供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在根据所述认证信息验证第一用户身份合法后,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认证功能包括:指纹信息认证功能和字符信息认证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绑定的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401,具体接收终端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接收终端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2,具体在终端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
请参考图6和图7,本申请提供还一种业务处理装置600,所述业务处理装置400可以应用在终端上,包括有:第三发送单元601、第二接收单元602、第一更新单元603、账户注册单元604、账户保存单元605以及第二更新单元606。
其中,所述第三发送单元601,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以供业务处理设备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602,接收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处理成功消息;
所述第一更新单元603,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用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绑定。
进一步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所述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所述账户注册单元604,在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之前,在业务服务器上基于第一账户注册子账户,以供业务服务器保存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子账户的绑定关系;
所述账户保存单元605,接收并保存业务服务器返回的子账户信息。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601,具体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602,具体在无法接入互联网时,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接收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处理成功消息。
所述第二更新单元606,用于在重新接入互联网时,根据业务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消息更新保存的子账户信息。
请参考图8和图9,本申请提供还一种业务处理装置800,所述业务处理装置800可以应用在业务服务器上,包括有:第三接收单元801、账户查找单元802、操作完成单元803、账户创建单元804、账户发送单元805以及更新发送单元806。
其中,所述第三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业务处理设备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和业务操作条件;
所述账户查找单元802,用于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绑定的第一账户;
所述操作完成单元803,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所述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所述账户创建单元804,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的注册请求为第一用户已注册的第一账户创建子账户,并保存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子账户的绑定关系;
所述账户发送单元805,用于将子账户信息发送给终端,以供终端保存。
所述更新发送单元806,用于发送更新消息给终端,以供终端根据所述更新信息更新保存的子账户信息。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应用在业务处理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通过近场通信NFC技术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用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绑定;
在接收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后,判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是否满足业务操作条件;
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所述业务操作条件时,通过NFC技术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以供终端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
发送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以供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是否携带有认证标识;
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时,开启认证功能,以供第一用户输入认证信息;
在获取到第一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且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通过NFC技术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包括:
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时,将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输入的所述认证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以供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在根据所述认证信息验证第一用户身份合法后,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认证功能包括:指纹信息认证功能和字符信息认证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绑定的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6.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应用在终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NFC技术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以供业务处理设备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
接收业务处理设备通过NFC技术发送的处理成功消息;
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用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绑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所述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业务服务器上基于第一账户注册子账户,以供业务服务器保存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子账户的绑定关系;
接收并保存业务服务器返回的子账户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业务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消息更新保存的子账户信息。
10.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应用在业务处理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终端通过NFC技术发送的账户识别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用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绑定;
第一发送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后,判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是否满足业务操作条件,并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所述业务操作条件时,通过NFC技术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以供终端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发送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以供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识判断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之后,判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是否携带有认证标识;
认证开启单元,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时,开启认证功能,以供第一用户输入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在获取到第一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且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通过NFC技术发送处理成功消息给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中携带有认证标识时,将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输入的所述认证信息、所述账户识别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条件给业务服务器,以供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查找到绑定的第一账户,并在根据所述认证信息验证第一用户身份合法后,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条件基于所述第一账户完成业务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认证功能包括:指纹信息认证功能和字符信息认证功能。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绑定的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15.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应用在终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通过NFC技术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以供业务处理设备在确认所述账户识别信息满足业务操作条件时,发送处理成功消息;
第二接收单元,接收业务处理设备通过NFC技术发送的处理成功消息;
第一更新单元,根据所述处理成功消息更新所述账户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与第一用户在业务服务器上注册的第一账户绑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账户识别信息为所述第一账户的子账户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账户注册单元,在发送账户识别信息给业务处理设备之前,在业务服务器上基于第一账户注册子账户,以供业务服务器保存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子账户的绑定关系;
账户保存单元,接收并保存业务服务器返回的子账户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业务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消息更新保存的子账户信息。
CN201911002409.6A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830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2409.6A CN110830556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0889.4A CN106161528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01911002409.6A CN110830556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0889.4A Division CN106161528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556A true CN110830556A (zh) 2020-02-21
CN110830556B CN110830556B (zh) 2022-01-28

Family

ID=573377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0889.4A Active CN106161528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01911002409.6A Active CN110830556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0889.4A Active CN106161528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61615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5192B (zh) * 2018-01-09 2020-07-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扣款方法及装置
CN109361758A (zh) * 2018-11-09 2019-02-19 浙江数链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操作的执行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1435A (zh) * 2006-12-25 2008-07-02 上海融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实现离线转账交易的系统及方法
CN101729557A (zh) * 2009-11-17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设备资源共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78122A (zh) * 2009-01-09 2010-07-14 中国网通集团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 实现消息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40548A (zh) * 2010-03-29 2010-09-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费及通讯终端、管理服务器及nfc电子支付方法
CN102958008A (zh) * 2011-08-26 2013-03-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3903143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参数值更新方法、支付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20140279566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cure mobile payment using media bind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1756B (zh) * 2006-08-24 2015-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支付设备电子现金充值安全认证系统、装置及方法
EP3079326B1 (en) * 2013-12-25 2020-10-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pay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3716333B (zh) * 2014-01-10 2017-01-18 北京飞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应用账号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1435A (zh) * 2006-12-25 2008-07-02 上海融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实现离线转账交易的系统及方法
CN101778122A (zh) * 2009-01-09 2010-07-14 中国网通集团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 实现消息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29557A (zh) * 2009-11-17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设备资源共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40548A (zh) * 2010-03-29 2010-09-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费及通讯终端、管理服务器及nfc电子支付方法
CN102958008A (zh) * 2011-08-26 2013-03-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3903143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参数值更新方法、支付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20140279566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cure mobile payment using media bi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1528B (zh) 2019-09-17
CN110830556B (zh) 2022-01-28
CN106161528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8485B (zh) 接口参数传递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34505B (zh) 账号的登录方法及系统
US10387856B2 (en) Online payment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04574057B (zh) 一种在线支付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5337997B (zh) 一种应用客户端的登录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086317B (zh) 风险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8038687B (zh) 基于语音识别的交易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99688A (zh) 一种电子账户的操作方法、支付页面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WO2016131386A1 (zh)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4753909A (zh) 信息更新后的鉴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718789B1 (ko) 블루투스 통신을 이용한 비접촉식 모바일 결제 디바이스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결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바일 결제데이터 처리방법
CN105741119A (zh) 一种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10830556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35445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6127449A1 (zh) 指令的处理方法、指令的处理装置和终端
CN105354704A (zh) 一种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75175B (zh) 一种便于支付主体扩展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20818B (zh) 网上支付方法及装置
KR101748615B1 (ko) 접속 정보 확인에 기초한 모바일 간편 결제 보조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WO2015070593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n-line pay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10992186A (zh) 账户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302558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7012456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nd authenticating mobile payment transactions
CN108573446B (zh) 银行卡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06138A (zh) 基于数字货币硬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5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5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