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0468B - 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0468B
CN110830468B CN201911070950.0A CN201911070950A CN110830468B CN 110830468 B CN110830468 B CN 110830468B CN 201911070950 A CN201911070950 A CN 201911070950A CN 110830468 B CN110830468 B CN 1108304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file
targe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09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0468A (zh
Inventor
龚健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709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0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0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0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09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ingle file or object, e.g. in a secure envelope, encrypted and accessed using a key, or with access control rules appended to the object itsel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2Event management; Broadcasting; Multicasting;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不同的应用之间能够相互进行引导,对于关闭通知栏或悬浮窗权限的应用而言,可以通过与该应用关联的其他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进行提示和引导,从而提升应用的引导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应用的使用率。本申请方法包括:获取应用配置信息;根据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当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通过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响应于业务处理指令,根据业务处理指令中携带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删除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Description

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软件开发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密不可分,普遍常见的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应用,为了更好地与用户进行交互,许多应用都会将接收到的信息和任务状态消息等通过通知栏消息的方式提示给用户。
目前,第三方应用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通知栏或者悬浮窗进行应用消息的通知以及功能引导。一般情况下,用户点击了通知栏或者悬浮窗之后,终端设备(比如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进入到应用内,从而促进用户在应用内的使用率。
然而,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提供了权限机制来限制应用通知栏和悬浮窗能力,如果操作系统或用户对某个应用关闭了通知栏和悬浮窗权限,那么该应用就不能使用通知栏或者悬浮窗进行提示和引导,导致应用的使用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同的应用之间能够相互进行引导,对于关闭通知栏或悬浮窗权限的应用而言,可以通过与该应用关联的其他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进行提示和引导,从而提升应用的引导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应用的使用率。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其中,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其中,第二应用包含于N个应用中;
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
当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通过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业务处理指令携带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
响应于业务处理指令,根据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
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其中,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N为大于1的整数;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获取模块获取的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其中,第二应用包含于N个应用中;
执行模块,还用于在执行模块确定的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提供模块,用于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
接收模块,用于当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通过提供模块提供的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业务处理指令携带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
执行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接收模块接收的业务处理指令,根据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
执行模块,还用于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执行模块具体用于:
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
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
将目标响应文件存储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执行模块,还用于在公共目录下存在目标文件夹的情况下,检测目标文件夹中是否存在获取模块获取的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执行模块,还用于在目标文件夹中不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的情况下,根据获取模块获取的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创建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获取模块,还用于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在请求文件的情况下,根据应用配置信息获取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
执行模块,还用于采用获取模块获取的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有效期阈值;
执行模块,还用于在请求文件的存在时长大于或等于执行模块得到的有效期阈值的情况下,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请求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
执行模块,还用于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已存在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的情况下,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
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向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以使服务器根据信息配置请求获取应用配置信息;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应用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
执行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第二应用,其中,第二应用为已在信息描述文件中注册的应用,第二应用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组件,应用组件用于实现界面跳转;
在第二应用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的情况下,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与N个应用的应用包名匹配成功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应用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应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
获取模块,具体用于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其中,目标请求文件包括请求标识、有效期、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按钮文本以及业务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
执行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其中,目标响应文件包括请求标识、预设显示时间以及第二应用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
执行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第二应用的协同撤回请求的情况下,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业务参数;
执行模块,还用于在执行模块得到的业务参数满足协同撤回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
提供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中第二应用的密钥;
根据第二应用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括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
执行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参数,跳转至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标应用组件;
通过所述目标应用组件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业务处理接口,以使所述第二应用根据所述业务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其中,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根据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当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可以通过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是根据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生成的,响应于业务处理指令,根据业务处理指令中携带的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通过上述方式,不同的应用之间能够相互进行引导,对于关闭通知栏或悬浮窗权限的应用而言,可以通过与该应用关联的其他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进行提示和引导,从而提升应用的引导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应用的使用率;在完成对应的操作之后,及时将目标请求文件和目标响应文件删除,提高了终端设备存储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系统的一个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一个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另一个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N个应用的一个目录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的一个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同的应用之间能够相互进行引导,对于关闭通知栏或悬浮窗权限的应用而言,可以通过与该应用关联的其他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进行提示和引导,从而提升应用的引导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应用的使用率。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对应于”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配置有至少两个应用的终端设备上,当终端设备上的一个应用的通知权限被关闭,而终端设备上的另一个应用的通知权限处于打开状态,则会存在不同的应用之间相互引导的需求,作为示例,例如在部分终端设备中,当安装新的应用时,会默认关闭通知权限,则前述关闭通知权限的应用需要通过与该应用关联的其他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进行提示和引导;作为另一示例,例如用户主动关闭了某个应用的通知权限,但在部分紧急情况下,例如手机管家类应用检测到终端设备中毒,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管家类应用检测到终端设备接入到了风险WIFI中,被关闭通知权限的应用也会存在发出通知的需求,则需要通过与该应用关联的其他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进行提示和引导等,此处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穷举,在上述种种场景中,均存在关闭通知权限的应用需要通过与该应用关联的其他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进行提示和引导的需求。
为了实现不同的应用之间相互引导的功能,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业务处理系统,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处理系统的一个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业务处理系统中包括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第一应用、第二应用、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可以部署于终端设备上,以下均以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部署于终端设备上为例,对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进行介绍。
终端设备上布置有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第一应用为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第二应用为不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第一服务器为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为第二应用的后台服务器;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之间具有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可以进行直接通信以交换数据。
具体的,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当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第一应用通过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进而第一应用根据业务处理指令携带的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指示第二应用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
其中,第一应用的客户端和第二应用的客户端均可以表现为网页客户端,也可以表现为应用程序类客户端,客户端部署于终端设备上,终端设备包含但不仅限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手机、语音交互设备及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此处不做限定。其中,语音交互设备包含但不仅限于智能音响以及智能家电。
服务器与应用的客户端之间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其中,上述的无线网络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无线网络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定制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示例仅用于理解本方案,具体应用和服务器的数量均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确定。
结合上述介绍,下面将对本申请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进行介绍,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终端设备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其中,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N为大于1的整数;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存储有应用配置信息,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应用配置信息中的N个应用所对应的N个后台服务器之间可以进行直接的互相通信以交互数据,从而N个应用为终端设备上具有互相关联可能性的N个应用,也即并不是终端设备上的所有应用之间都具有互相关联的可能性,作为示例,例如终端设备上设置有支付类应用支付应用A和视频类应用视频应用A,若支付应用A的后台服务器和视频应用A的后台服务器不具有进行数据交互的可能性,则支付应用A和视频应用A之间不具有互相关联的可能性,从而支付应用A和视频应用A之间不可能进行互相引导。应用包名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应用对应的文件夹,每个应用的密钥对该应用发布的请求文件加密,也用于供N个应用中的其他应用对该应用发布的请求文件进行解密。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表格、数组、索引等方式存储应用配置信息,以下以终端设备通过表格的形式存储应用配置信息为例,对应用配置信息进行介绍,请参阅如下表1。
表1
应用名称 应用包名 密钥
甲应用 com.A xxxxxxxxxxx
乙应用 com.B yyyyyyyyyy
丙应用 com.C zzzzzzzzzzz
丁应用 com.D wwwwwwwwwww
上述表1以应用配置信息中有4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但应当理解,在实际情况中,应用配置信息中也可以只有一个应用,或者也可以存在其他数值个数的应用等,具体应用配置信息中应用的个数可以结合每个终端设备上的应用安装情况确定,且终端设备上的应用配置信息可以为可变化的,此处举例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102、终端设备根据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其中,第二应用包含于N个应用中;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在获取到应用配置信息之后,可以先判断应用配置信息中的应用的数量,若N的取值为1,则不存在应用之间相互引导的可能性;若N的取值为大于1,则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可以根据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应用,其中,第二应用包含于N个应用中,进而可以从与第一应用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应用中确定一个第二应用,具体的,确定的方式可以为从与第一应用关联的至少一个应用中随机确定一个第二应用,也可以为按照应用配置信息中的先后关系从上到下选取的方式从与第一应用关联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确定一个第二应用,还可以为通过其他方式从与第一应用关联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确定一个第二应用,此处不做限定。
103、终端设备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在确定了一个第二应用之后,可以根据应用配置信息中应用包名找到第二应用对应的目录,由于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在需要第一应用协助显示通知时,会生成请求文件,并存储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请求文件用于指示第二应用存在引导显示通知的需求;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读取到请求文件之后,可以生成与请求文件对应的响应文件,并将响应文件存储于第二应用对应的目录中,响应文件用于指示第一应用协助第二应用进行通知的引导显示,其中,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包括存储于第二应用的目录下的请求文件和/或响应文件。
104、终端设备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应用为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终端设备上会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第二应用为关闭通知权限且具有发布通知需求的应用;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是根据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生成的,进一步的,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是根据存储于第二应用的目录下的请求文件生成的;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具体可以表现为通知栏、悬浮框或其他形式,第一应用的引导区域可以位于终端设备的展示界面的上方、下方或中部等等,作为示例,例如第一应用的引导区域可以位于终端设备的工具栏的下面,作为另一示例,由于终端设备上可以展示有不止一个展示界面,则可以存在一个展示界面专门用于展示应用的通知消息等等,对于第一应用的引导区域的具体展现形式,此处不做限定。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之间具有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也即第一服务器)与第二应用的后台服务器(也即第二服务器)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例如可以互相通信以交换数据信息等;作为示例,例如第一应用可以为微信,第二应用可以为视频应用A,应当理解,此处举例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105、当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终端设备通过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业务处理指令携带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读取到第二应用的请求文件之后,可以通过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进而通过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业务处理指令携带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业务参数可以用于指示第二应用,具体可以表现为第二应用的业务类型、第二应用的对应操作的连接、第二应用的名称或其他可以指向第二应用的参数均可,作为示例,例如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为提醒用户接入风险WIFI,需要关闭WIFI,则业务参数可以为第二应用的名称“WIFI”;作为再一示例,例如终端设备中病毒,需要进行病毒查杀,则业务参数可以为第二应用的业务类型“Virus killing(病毒查杀)”等等,此处不对业务参数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穷举。
具体的,可以为当用户对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执行点击操作、双击操作或将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拖拽至预设位置等操作时,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可以接收到业务处理指令;也可以为当用户查看到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输入语音形式的业务处理指令,作为示例,例如语音形式的业务处理指令可以为“打开XX业务”,其中XX业务指的是引导显示区域中展示的第二应用的业务,作为另一示例,例如语音形式的业务处理指令也可以为“打开第一应用”,可选地,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接收到业务处理指令,此处不做限定。
106、终端设备响应于业务处理指令,根据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在接收到业务处理指令之后,会响应于业务处理指令,根据业务处理指令中携带的业务参数,确定业务参数所指向的第二应用,进而可以根据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由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执行对应的操作,作为示例,例如业务参数为第二应用的业务类型“Virus killing(病毒查杀)”,则由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执行病毒查杀操作;作为再一示例,例如业务参数为第二应用的名称“WIFI”,则若当前WIFI处于打开状态,可以关闭WIFI,若当前WIFI处于关闭状态,可以打开WIFI;作为再一示例,例如业务参数为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链接,则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可以直接打开与业务参数对应的连接等,此处举例仅为方案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具体的,在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确定业务参数所指向的第二应用之后,可以跳转至第二应用的展示界面,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通过第二应用的展示界面执行与业务处理指令中携带的业务参数对应的操作。
为进一步理解本方案,请参阅图3和图4,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两种应用场景的界面示意图,图3和图4中均以终端设备上的乙应用(也即第一应用)具有悬浮窗权限为例,请先参阅图3,图3包括(a)和(b)两个子示意图,在图3的(a)子示意图中,终端设备安装有甲应用和乙应用,其中,甲应用指的是第二应用,图3中以甲应用为进行垃圾清理的应用为例,当甲应用发现终端设备上待清理垃圾超过某一预设阈值时,可以请求乙应用来进行引导显示通知,A1指的是乙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当用户点击A1时,会进入图3的(b)子示意图,图3的(b)子示意图为甲应用的展示界面,从而甲应用通过甲应用的展示界面进行垃圾清理操作;再请参阅图4,图4包括(a)和(b)两个子示意图,在图4的(a)子示意图中,终端设备安装有乙应用和丙应用,其中,丙应用指的是第二应用,图4中以丙应用为进行WIFI连接和关断的应用为例,当丙应用发现有可连接的免费WIFI时,则可以请求乙应用来进行引导显示通知,A1指的是乙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当用户点击A1时,会进入图4的(b)子示意图,图4的(b)子示意图为丙应用的展示界面,从而丙应用通过丙应用的展示界面进行连接WIFI操作,应当理解,图3和图4中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107、终端设备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之后,可以从第二应用对应的目录中删除通过步骤103存储的请求文件以及与请求文件对应的响应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其中,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根据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当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可以通过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是根据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生成的,响应于业务处理指令,根据业务处理指令中携带的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通过上述方式,不同的应用之间能够相互进行引导,对于关闭通知栏或悬浮窗权限的应用而言,可以通过与该应用关联的其他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进行提示和引导,从而提升应用的引导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应用的使用率;在完成对应的操作之后,及时将目标请求文件和目标响应文件删除,提高了终端设备存储资源的利用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将结合上述图2至图4对应的实施例,以图5所示的流程为一个示意进行详细介绍,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具体地:
在步骤S1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向对应的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信息配置请求中可以携带有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应用的账号或第二应用的账号,以使服务器根据信息配置请求获取应用配置信息;
在步骤S2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应用配置信息;
在步骤S3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其中,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N为大于1的整数;
在步骤S4中:终端设备获取第二应用,其中,第二应用为已在信息描述文件中注册的应用,第二应用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组件,应用组件用于实现界面跳转;
在步骤S5中:在终端设备确定第二应用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的情况下,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在步骤S6中:若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与应用配置信息中的N个应用的应用包名匹配成功,也即若第二应用的应用报名包括于N个应用之中,则终端设备确定第二应用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应用,从而从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多个应用中选取出的既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又归属于N个应用的第二应用,并将其确定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
在步骤S7中: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二应用之后,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在步骤S8中:若公共目录下存在目标文件夹,则终端设备检测目标文件夹中是否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在步骤S9中:若目标文件夹中不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创建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
在步骤S10中:在确定目标文件夹中存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之后,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会访问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以确定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是否存在请求文件,若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已存在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则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成对的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
在步骤S11中:在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将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成对的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删除后,若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还存在请求文件,则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根据应用配置信息获取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
在步骤S12中: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第二应用的目录下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有效期阈值;
在步骤S13中:若请求文件的存在时长大于或等于请求文件的有效期阈值,则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请求文件;
应当理解,步骤S11至步骤S13为可选步骤,若不执行步骤S11至步骤S13,则在执行完步骤S10之后,可以直接执行步骤S14;若执行步骤S11至步骤S13,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步骤S11至步骤S12与步骤S13的执行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S11至步骤S12,再执行步骤S13;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13,再执行步骤S11至步骤S12;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11至步骤S12和步骤S13。
在步骤S14中: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还存在至少一个请求文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的至少一个请求文件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其中,目标请求文件包括请求标识、有效期、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按钮文本以及业务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在步骤S15中: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
在步骤S16中:若获取到第二应用的协同撤回请求,则在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的业务参数满足协同撤回条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
在步骤S17中:若未获取到第二应用的协同撤回请求,则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其中,目标响应文件包括请求标识、预设显示时间以及第二应用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在步骤S18中: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将目标响应文件存储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
在步骤S19中: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根据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通知信息,通过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括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
在步骤S20中:当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通过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业务处理指令携带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
在步骤S21中: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响应于业务处理指令,根据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跳转至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标应用组件;
在步骤S22中:终端设备上的第二应用通过目标应用组件调用第二应用的应用业务处理接口,以使第二应用根据业务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步骤S23中:终端设备上的第二应用在根据业务参数执行完对应的操作后,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和目标响应文件。应当理解,图5中的示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包括:
终端设备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
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
终端设备将目标响应文件存储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在确定了一个第二应用之后,可以根据应用配置信息中应用包名找到第二应用的文件夹,第二应用的文件夹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请求文件,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可以从第二应用的一个或多个请求文件中获取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其中,目标请求文件为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利用第二应用的密钥进行加密生成的;则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需要利用第二应用的密钥对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得到目标请求文件对应的业务参数,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并将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存储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也即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是在第二应用的文件夹的目录下创建的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其中,目标请求文件与目标响应文件的文件名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从而当应用配置信息的N个应用中其他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访问到目标请求文件时,可以根据目标响应文件获知目标请求文件已被响应,从而不会进行二次响应,作为示例,例如目标请求文件和目标响应文件的文件名中可以携带有相同的标识,以告知其他应用目标请求文件和目标响应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根据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之后,可以从第二应用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与目标响应文件。
为进一步理解本方案,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N个应用的目录的示意图,此处为结合表1进行举例,图6中N个应用的文件夹均建立在文件地址/sdcard/assistpush目录下,且乙应用为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甲应用和丙应用均为不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图6示出了应用包名为com.A、com.B和com.C的三个应用的文件夹,其中,com.A为甲应用的应用包名,com.B为乙应用的应用包名,com.C为丙应用的应用包名,甲应用(也即第二应用)在甲应用的文件夹目录下发布了请求文件(也即图6中的文件a),图6中以文件命名格式为“req+当前时间戳”的形式为例,例如req1567181148、req1567198134或其他文件名等,其中req为需求(request)的缩写,且文件a的内容通过上述表1示出的应用配置信息中甲应用的密钥进行了加密,同理,丙应用需要在丙应用的文件地址目录下创建请求文件。乙应用可以通过遍历文件地址
/sdcard/assistpush下所有的文件目录来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中所有应用的请求文件,并通过上述表1中的密钥解密出请求文件的内容,图6中以乙应用响应了甲应用的文件a(也即目标请求文件的一种示例)为例,则需要在文件a的相同目录下创建目标响应文件(也即图6中的文件b),对应的,目标响应文件的文件名格式为“rep+时间戳”,其中rep为响应(response)的缩写,目标响应文件的时间戳与目标请求文件的时间戳相同,以指示目标请求文件与目标响应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在相应目录下请求+响应的文件成对出现,其他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过来时发现请求文件已被响应,即不会再次进行响应,应当理解,图6中的示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并存储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通过上述方式,第一应用生成与目标请求文件对应的目标响应文件,可以避免其他应用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重复响应,也即避免了浪费处理器资源。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若公共目录下存在目标文件夹,则检测目标文件夹中是否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若目标文件夹中不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则根据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创建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在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之前,在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启动之后,可以进行第二应用的初始化操作,具体的,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判断终端设备的公共目录下是否存在目标文件夹,其中,目标文件夹用于存储有具有引导显示通知消息的可能性的各个应用的文件夹,也即目标文件夹用于存储与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应用报名对应的文件夹;更具体的,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可以通过查询公共目录下是否存在预设绝对路径的方式来判断公共目录下是否存在目标文件夹,也可以为通过查询公共目录下是否存在预设文件夹名称的目标文件夹来确定是否存在目标文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判断是否存在目标文件夹等等,此处不做限定。
若不存在目标文件夹,则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需要在公共目录下创建目标文件夹,若存在目标文件夹,则进一步在目标文件夹的目录中检测目标文件夹中是否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若目标文件夹的目录中不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则根据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创建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也即在目标文件夹中创建第二应用的文件夹。
为进一步理解本方案,以下结合上述表1的内容对实际场景进行举例,此处以第二应用为甲应用为例,第二应用在启动之后,获取运行应用本身的应用包名(也即表1中的com.A),检查第二应用所在终端设备的公共目录/sdcard下是否存在目标文件夹assistpush,具体可以为查询终端设备的公共目录下是否存在/sdcard/assistpush这一绝对路径的方式来确定是否存在目标文件夹,其中,/sdcard是安卓(Android)平台上一个文件夹路径,用于存储各种应用产生的文件,assiatpush(辅助推送)仅为目标文件夹的名称的一个示例,可以为其他符合Android平台文件夹名称规范的名称;在确认存在目标文件夹的情况下,第二应用检查前述目录/sdcard/assistpush下是否存在以自身包名(也即com.A)命名创建的目录,如果没有则创建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则第二应用对应的文件夹的访问路径为/sdcard/assistpush/com.A,应理解,此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之前,还会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若公共目录下存在目标文件夹,则检测目标文件夹中是否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若目标文件夹中不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则根据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创建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保证目标文件夹下存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从而保证第二应用可以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下顺利创建请求文件,保证了本方案的流畅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
若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在请求文件,则根据应用配置信息获取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
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有效期阈值;
若请求文件的存在时长大于或等于有效期阈值,则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请求文件。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启动之后,若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在至少一个请求文件,则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或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还可以对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的请求文件进行整理,具体的,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或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可以根据应用配置信息获取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进而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逐个对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的每个请求文件进行解密,针对一个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后,可以从该请求文件的文件内容的有效期字段中得到该请求文件的有效期阈值,若发现该请求文件的存在时长已经大于或等于有效期阈值,也即该请求文件从创建到当前时间之间的存在时长大于或等于有效期阈值,则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该请求文件,针对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的其他请求文件,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或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也可以采用前述方式进行整理。其中,有效期阈值可以结合请求文件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业务紧急程度、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等因素确定,作为示例,例如有效期阈值的取值可以为一天、6个小时、8个小时、两天等等,此处均不做限定。
为进一步理解本方案,以下结合上述表1的内容对实际场景进行举例,此处以第二应用为甲应用,通过甲应用对甲应用对应的目录进行整理为例,第二应用在启动之后,可以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目录/sdcard/assistpush/com.A下的请求文件(也即第二应用对应的目录下以“req”开头的文件),利用上述表1中第二应用的密钥对一个请求文件进行解密,获取文件内容中有效期字段的字段值,也即获得了该请求文件的有效期阈值,若请求文件的存在时长超过了有效期阈值,则删除该请求文件,采用前述方式,对第二应用对应的目录下以“req”开头的文件逐个进行检查,发现超过有效期阈值的请求文件则进行删除,以执行对第二应用对应的目录的整理,应理解,此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在请求文件,则根据应用配置信息获取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有效期阈值,针对存在时长大于或等于有效期阈值的请求文件,则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请求文件。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避免超过有效期阈值的请求文件被响应,避免向用户展示无用的通知信息,以增强用户粘度。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
若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已存在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则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启动之后,若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在至少一个请求文件和至少一个相应文件,则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或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还可以对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的所有文件进行整理,具体的,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或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可以根据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所有文件的文件名,来确定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是否存在具有对应关系的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若存在,则可以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具有对应关系的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其中,具有对应关系的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的文件名中可以携带有相同的标识,例如携带相同的时间戳、相同的文件编号或其他相同的标识信息等等。
为进一步理解本方案,以下结合上述表1的内容对实际场景进行举例,此处以第二应用为甲应用,通过甲应用对甲应用对应的目录进行整理为例,第二应用在启动之后,可以获取第二应用对应的目录/sdcard/assistpush/com.A下的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也即第二应用对应的目录下以“req”开头的文件和以“rep”开头的文件),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时间戳相同的“req”开头的文件和“rep”开头的文件,若存在,则删除时间戳相同的“req”开头的文件和“rep”开头的文件,应理解,此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已存在相互对应的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的情况下,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对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文件进行二次清理,以避免存在漏删除的文件,以提高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也有利于提高对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文件的管理效率。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以使服务器根据信息配置请求获取应用配置信息;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应用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完成对目标文件夹的初始化之后,可以向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以使服务器根据信息配置请求获取应用配置信息,进而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可以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应用配置信息,并存储接收到的应用配置信息。其中,信息配置请求中可以携带有N个应用中任一个或多个应用的账号信息,应用的账号信息可以具体表现为数字编码或字符编码等等,作为示例,例如“YHY0000001”、“WQH0000025”、“000000005”或其他展现形式等等;对应的,服务器可以具体表现为N个应用的后台服务器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可选地,服务器还可以具体表现为除N个应用的后台服务器之外的一个独立服务器,独立服务器用于管理每个终端设备的应用配置信息;由于应用信息配置信息的具体展现形式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为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向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信息配置请求中携带有第一应用的账号信息,从而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可以根据信息配置请求中第一应用的账号信息,从存储的数据中查找到第一应用所在终端设备中N个应用的应用配置信息;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为终端设备上的第二应用向第二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信息配置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应用的账号信息,从而第二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可以根据信息配置请求中第二应用的账号信息,从存储的数据中查找到第二应用所在终端设备中N个应用的应用配置信息。更具体的,可以为在终端设备上每次安装新的第二应用或第一应用时,向服务器发送一次信息配置请求;也可以为在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被启动时,向服务器发送一次信息配置请求;还可以为在每天的固定时间点,向服务器发送一次信息配置请求,还可以为通过其他方式向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向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以使服务器根据信息配置请求获取应用配置信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应用配置信息;通过服务器来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上存储的应用配置信息的真实性,且服务器会实时更新应用配置信息,从而可以保证终端设备能够获取到最新的应用配置信息,从而新安装的应用的配置信息可以及时更新到终端设备存储的应用配置信息中,有效地提升了新应用的使用率。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包括:
获取第二应用,其中,第二应用为已在信息描述文件中注册的应用,第二应用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组件,应用组件用于实现界面跳转;
若第二应用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则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若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与N个应用的应用包名匹配成功,则确定第二应用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应用。
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上安装新的第二应用后,需要在第二应用的信息描述文件中存储第二应用的注册信息,注册信息包括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以及第二应用的至少一个应用组件(Activity),第二应用的应用组件用于支持第二应用的相关功能,其中,信息描述文件可以存在于每个应用的根目录中,用于存储该应用的配置信息,操作系统需要根据应用的信息描述文件中的内容运行应用的代码,进行界面显示等操作;应用组件中可以注册有意图过滤器(Intent-Filter),前述注册也可以为理解为在第二应用的信息描述文件包括的应用组件内添加意图过滤器;意图过滤器是用于过滤意图,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每个应用配置的意图过滤器来确定哪些应用组件是可以处理对应的业务操作的,作为示例,例如Activity1注册了“购物”意图的意图过滤器,Activity2注册了“上网”意图的意图过滤器,当一个应用发出“购物”意图,操作系统会将所有Activity取出来进行过滤,最终发现只有Activity1可以处理这种意图,则操作系统会跳转到Activity1的界面上,应当理解,此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意图过滤器的含义,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在获取到应用配置信息之后,需要根据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具体可以为根据终端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的信息描述文件确定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的至少一个应用,第二应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实现界面跳转的应用组件,也即通过第二应用的信息描述文件中的注册信息可以确定第二应用支持实现界面跳转;对于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的至少一个应用,获取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应用包名,将获取到的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包名与应用配置信息中N个应用的应用包名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至少一个应用确定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也即将选取出的既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又归属于N个应用的至少一个第二应用确定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
为进一步理解本方案,以下对实际场景进行举例,终端设备上的第二应用在进行安装时会在本应用的注册清单AndroidManifest.wml(也即信息描述文件的一个示例)中注册一个用于指示第二应用支持实现界面跳转的应用组件,其中,第二应用的应用组件(Activity)中注册有action=“ASSIST_PUSH”的意图过滤器(Intent-Filter),action=“ASSIST_PUSH”的含义为要求第二应用支持被其他应用获取并跳转,也即第二应用中有支持实现界面跳转的应用组件,从而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在获取到应用配置信息之后,可以遍历终端设备上包含action=“ASSIST_PUSH”这种意图过滤器的应用组件的所有应用,在至少一个应用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的情况下,获取前述所有应用的应用包名,将这些应用包名与应用配置信息中的应用包名进行对比匹配,找出交集部分的至少一个第二应用,将前述至少一个第二应用确认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可以访问获取到的应用配置信息,应理解,此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第二应用,若根据第二应用的信息描述文件确定第二应用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则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若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与N个应用的应用包名匹配成功,则确定第二应用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应用;由于终端设备上的部分应用不具有相互引导显示通知信息的能力,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通过终端设备上的信息描述文件和服务器上的应用配置信息的双重校验,避免不具有相互引导显示通知信息的能力的应用获取到的应用配置信息,保证的应用配置信息的安全性,也即保证了各应用的密钥信息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了各应用的文件内容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包括:
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其中,目标请求文件包括请求标识、有效期、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按钮文本以及业务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需要从第二应用的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其中,目标请求文件用于指示生成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可以包括请求标识、有效期、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按钮文本以及业务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请求标识用来唯一标识一个请求文件,可以具体表现为数字编码或字符编码,其中请求标识可以与请求文件的生成时间具有关联关系,例如请求标识可以直接使用请求文件的时间戳,当然请求标识也可以与请求文件的文件编号或随机确定等,此处不做限定。主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为第二应用的通知信息的主标题和副标题,用于指示第二应用的业务操作的业务内容,相对于主标题,副标题的内容更为详细,作为示例,例如主标题的内容为“手机垃圾扫描清理”,副标题的内容为“手机内有1G的垃圾可清理”。图标链接为获取图标的路径地址,图标可以为第二应用的图标,按钮文本为按钮上显示的文字,作为示例,例如微信聊天框中发送按钮上的“发送”两个字。由于业务参数的含义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请求文件包括请求标识、有效期、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按钮文本以及业务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提供了目标请求文件中的具体内容,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包括:
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其中,目标响应文件包括请求标识、预设显示时间以及第二应用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需要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其中,目标响应文件包括请求标识、预设显示时间以及第二应用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目标响应文件中的请求标识可以与目标请求文件中的请求标识一致,预设显示时间指的是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显示第二应用的通知信息的时间,第二应用的标识可以为第二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或其他类型的应用标识等等,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响应文件包括请求标识、预设显示时间以及第二应用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提供了目标响应文件中的具体内容,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第一应用显示了第二应用的通知信息之后,但用户可能不会基于第二应用的通知信息输入业务处理指令的可能性,从而第二应用存在获知预设显示时间的需求,提高本方案记录信息的全面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之后,方法还包括:
若获取到第二应用的协同撤回请求,则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业务参数;
若业务参数满足协同撤回条件,则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还有可能获取到第二应用生成的协同撤回请求,则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在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之后,可以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业务参数,在业务参数满足协同撤回条件,则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
具体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目标请求文件被响应之前,用户通过第二应用执行了目标请求文件对应的操作,则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可以获知目标请求文件对应的操作已被执行,则生成协同撤回请求,协同撤回请求中可以携带有业务参数,从而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可以对第二应用的目录中的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目标请求文件中的业务参数,当目标请求文件中的业务参数与协同撤回请求中的业务参数一致时,则视为业务参数满足协同撤回条件,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可以主动生成协同撤回请求,从而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可以对第二应用的目录中的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目标请求文件中的业务参数,进而判断业务参数所指向的操作是否完成,若完成,则视为满足协同撤回条件,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作为示例,例如业务参数是“clean”,则需要判断终端设备上的垃圾文件是否已被清理干净;作为另一示例,例如业务参数是“WIFI连接”,则需要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已经连接上WIFI等,此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获取到第二应用的协同撤回请求,则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业务参数,若业务参数满足协同撤回条件,则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对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进行删除的具体实现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包括:
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中第二应用的密钥;
根据第二应用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括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的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在确定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之后,可以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中第二应用的密钥,利用第二应用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进而可以生成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并通过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括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由于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的含义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对本方案有更为直接的理解,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的一个界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7中展示了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中展示了第二应用的图标、第二应用的通知信息的主标题、副标题以及按钮的分布位置,应理解,在实际情况中,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中也可以不展示主标题,或者,不展示第二应用的图标,或者,还可以展示其他信息等,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中信息的摆放位置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图7中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为进一步理解本方案,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其中,C1、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进行初始化,具体的,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可以判断目标文件夹中是否存在第一应用的应用包名,若不存在第一应用的应用包名,则根据第一应用的应用包名创建第一应用所对应的目录;C2、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向第一应用的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以使服务器根据信息配置请求获取应用配置信息;C3、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应用配置信息,并将应用配置信息保存至本地;C4、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具体的,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根据所有应用的信息描述文件,获取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的至少一个应用,并获取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功能的所有应用的应用包名,将前述应用的应用包名与配置信息中的N个应用的应用包名进行匹配,将交集部分的至少一个第二应用确定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应用;C5、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存在时长大于或等于有效期阈值请求文件;C6、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具有对应关系的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C7、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删除与第二应用的协同撤回请求对应的请求文件,具体的,若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获取到第二应用的协同撤回请求,则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业务参数,若业务参数满足协同撤回条件,则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C8、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C9、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通过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具体的,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中第二应用的密钥,根据第二应用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进而生成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之后再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应当理解,在实际情况中,上述部分步骤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执行,例如步骤C2、C3、C5、C6、和C7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执行,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也不限定步骤C5、C6、和C7的执行顺序,图8中的示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中第二应用的密钥,根据第二应用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通过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括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第二应用的通知性的具体展示内容,提高了本方案的实现可能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响应于业务处理指令,根据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包括:
根据业务参数,跳转至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标应用组件;
通过目标应用组件调用第二应用的应用业务处理接口,以使第二应用根据业务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在通过引导显示区域接收到业务处理指令之后,可以获取业务处理指令中携带的业务参数,进而跳转至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标应用组件,通过目标应用组件调用第二应用的应用业务处理接口,以使第二应用根据业务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展示界面上会展示第二应用中用于处理对应的操作的界面,其中,目标应用组件指的是用于协助执行与业务参数对应业务参数的应用组件,具体可以为第二应用中具有统一引导功能的应用组件,也可以为第二应用中用于执行业务参数对应的业务操作的应用组件。具体的,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在获取到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之后,可以将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传递给目标应用组件,由目标应用组件将业务参数输入到第二应用的应用业务处理接口中,从而终端设备的第二应用会根据业务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作为示例,例如当业务参数为“WIFI”时,则跳转到WIFI连接界面上;作为另一示例,例如当参数为“clean”时,则跳转到垃圾清理界面上;作为再一示例,例如当参数为一个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链接时,则跳转至该http链接对应的访问界面等等。
为了对本实施例有更为直接的理解,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9中以目标应用组件为具有统一引导能力的应用组件为例,其中,D1、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得到业务参数;D2、第二应用的目标应用组件获取业务参数;D3、目标应用组件将业务参数输入至第二应用的应用业务处理接口;D4、第二应用根据业务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图9中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为进一步理解本方案,以下结合上述表1的内容对实际场景进行举例,此处以第二应用为甲应用,第一应用为乙应用为例,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其中,E1、第二应用发布请求文件,也即在第二应用对应的目录/sdcard/assistpush/com.A下创建文件名为req1567181148的请求文件;E2、第一应用在第二应用的目录中获取到了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也即图10示出的req1567181148的请求文件),第一应用利用第二应用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解密后,得到业务参数“clean”、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E3、第一应用生成并通过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中包括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E4、第一应用在第二应用的目录下创建与目标请求文件对应的目标响应文件,也即图10示出的在目录/sdcard/assistpush/com.A下创建文件名为rep1567181148的目标响应文件,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不限定步骤E3和步骤E4之间的执行顺序,也可以先执行步骤E4,再执行步骤E3,在实际情况中,步骤E3和步骤E4之间的时间差在毫秒级;E5、第一应用通过引导显示区域接收到业务处理指令;E6、第二应用获取到第一应用传递过来的业务参数;E7、由于业务参数为“clean”,则第二应用确定待清理目录;E8、第二应用对待清理目录中的垃圾文件进行清理,图10中的示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业务参数,跳转至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标应用组件,通过目标应用组件调用第二应用的应用业务处理接口,以使第二应用根据业务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在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配合下,如何实现通过第一应用诱导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的具体实现形式,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
下面对本申请中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20包括: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其中,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N为大于1的整数;
执行模块202,用于根据获取模块201获取的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其中,第二应用包含于N个应用中;
执行模块202,还用于在执行模块202确定的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提供模块203,用于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
接收模块204,用于当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通过提供模块203提供的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业务处理指令携带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
执行模块202,用于响应于接收模块204接收的业务处理指令,根据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
执行模块202,还用于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本实施例中,提供模块203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接收模块204当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通过提供模块203提供的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业务处理指令携带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模块202响应于接收模块204接收的业务处理指令,根据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01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其中,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执行模块202根据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提供模块203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当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接收模块204可以通过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是根据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生成的,执行模块202响应于业务处理指令,根据业务处理指令中携带的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通过上述方式,不同的应用之间能够相互进行引导,对于关闭通知栏或悬浮窗权限的应用而言,可以通过与该应用关联的其他具有通知权限的应用进行提示和引导,从而提升应用的引导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应用的使用率;在完成对应的操作之后,及时将目标请求文件和目标响应文件删除,提高了终端设备存储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地,在上述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30的另一实施例中,执行模块202具体用于:
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
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
将目标响应文件存储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模块202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并存储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通过上述方式,第一应用生成与目标请求文件对应的目标响应文件,可以避免其他应用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重复响应,也即避免了浪费处理器资源。
可选地,在上述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30的另一实施例中,
获取模块201,还用于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执行模块202,还用于在公共目录下存在目标文件夹的情况下,检测目标文件夹中是否存在获取模块201获取的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执行模块202,还用于在目标文件夹中不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的情况下,根据获取模块201获取的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创建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01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若公共目录下存在目标文件夹,则执行模块202检测目标文件夹中是否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若目标文件夹中不存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则执行模块202根据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创建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保证目标文件夹下存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从而保证第二应用可以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下顺利创建请求文件,保证了本方案的流畅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30的另一实施例中,
获取模块201,还用于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在请求文件的情况下,根据应用配置信息获取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
执行模块202,还用于采用获取模块201获取的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有效期阈值;
执行模块202,还用于在请求文件的存在时长大于或等于执行模块202得到的有效期阈值的情况下,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请求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在请求文件,则获取模块201根据应用配置信息获取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执行模块202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有效期阈值,针对存在时长大于或等于有效期阈值的请求文件,则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请求文件。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避免超过有效期阈值的请求文件被响应,避免向用户展示无用的通知信息,以增强用户粘度。
可选地,在上述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30的另一实施例中,
执行模块202,还用于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已存在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的情况下,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已存在相互对应的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的情况下,执行模块202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对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文件进行二次清理,以避免存在漏删除的文件,以提高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也有利于提高对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文件的管理效率。
可选地,在上述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30的另一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01具体用于:
向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以使服务器根据信息配置请求获取应用配置信息;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应用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01向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以使服务器根据信息配置请求获取应用配置信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应用配置信息;通过服务器来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上存储的应用配置信息的真实性,且服务器会实时更新应用配置信息,从而可以保证终端设备能够获取到最新的应用配置信息,从而新安装的应用的配置信息可以及时更新到终端设备存储的应用配置信息中,有效地提升了新应用的使用率。
可选地,在上述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30的另一实施例中,执行模块202具体用于:
获取第二应用,其中,第二应用为已在信息描述文件中注册的应用,第二应用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组件,应用组件用于实现界面跳转;
在第二应用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的情况下,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在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与N个应用的应用包名匹配成功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应用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模块202获取第二应用,若根据第二应用的信息描述文件确定第二应用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则获取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若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与N个应用的应用包名匹配成功,则确定第二应用为与第一应用关联的应用;由于终端设备上的部分应用不具有相互引导显示通知信息的能力,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通过终端设备上的信息描述文件和服务器上的应用配置信息的双重校验,避免不具有相互引导显示通知信息的能力的应用获取到的应用配置信息,保证的应用配置信息的安全性,也即保证了各应用的密钥信息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了各应用的文件内容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30的另一实施例中,
获取模块201,具体用于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其中,目标请求文件包括请求标识、有效期、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按钮文本以及业务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请求文件包括请求标识、有效期、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按钮文本以及业务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提供了目标请求文件中的具体内容,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30的另一实施例中,
执行模块202,具体用于根据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其中,目标响应文件包括请求标识、预设显示时间以及第二应用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响应文件包括请求标识、预设显示时间以及第二应用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提供了目标响应文件中的具体内容,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第一应用显示了第二应用的通知信息之后,但用户可能不会基于第二应用的通知信息输入业务处理指令的可能性,从而第二应用存在获知预设显示时间的需求,提高本方案记录信息的全面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30的另一实施例中,
执行模块202,还用于在获取到第二应用的协同撤回请求的情况下,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业务参数;
执行模块202,还用于在执行模块202得到的业务参数满足协同撤回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获取到第二应用的协同撤回请求,则执行模块202采用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业务参数,若业务参数满足协同撤回条件,则执行模块202从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目标请求文件。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对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进行删除的具体实现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30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模块203,具体用于:
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中第二应用的密钥;
根据第二应用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括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模块203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中第二应用的密钥,根据第二应用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通过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展示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包括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第二应用的通知性的具体展示内容,提高了本方案的实现可能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1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30的另一实施例中,执行模块2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参数,跳转至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标应用组件;
通过所述目标应用组件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业务处理接口,以使所述第二应用根据所述业务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模块202根据业务参数,跳转至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标应用组件,通过目标应用组件调用第二应用的应用业务处理接口,以使第二应用根据业务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在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配合下,如何实现通过第一应用诱导执行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的具体实现形式,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
接下来,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上可以部署有上述图11对应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用于执行图2至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如图12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终端设备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销售终端(Point ofSales,POS)、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
图12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属性信息展示装置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2,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310、存储器320、输入单元330、显示单元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370、处理器380、以及电源3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2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3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3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3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3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3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3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330可包括触控面板3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332。触控面板3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331上或在触控面板3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地,触控面板3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380,并能接收处理器3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331。除了触控面板331,输入单元3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3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3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3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340可包括显示面板341,可选地,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341。进一步地,触控面板331可覆盖显示面板341,当触控面板3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3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3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3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2中,触控面板331与显示面板3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331与显示面板3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3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3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3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360、扬声器361,传声器3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3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61,由扬声器3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3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380处理后,经RF电路3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3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3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2示出了WiFi模块3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3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地,处理器3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地,处理器3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390(比如电池),可选地,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3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模块、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形态的区块链上部署有图9对应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时,处理器380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其中,所述第二应用包含于所述N个应用中;
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所述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所述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
当所述引导显示区域展示所述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通过所述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所述业务处理指令携带所述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
响应于所述业务处理指令,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
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可选地,处理器380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
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
将所述目标响应文件存储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
可选地,处理器380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若公共目录下存在目标文件夹,则检测所述目标文件夹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若所述目标文件夹中不存在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则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创建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
可选地,处理器380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在请求文件,则根据所述应用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
采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所述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有效期阈值;
若请求文件的存在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有效期阈值,则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所述请求文件。
可选地,处理器380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已存在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则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所述请求文件和所述响应文件。
可选地,处理器380,具体用于:
向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信息配置请求获取所述应用配置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应用配置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380,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其中,所述第二应用为已在信息描述文件中注册的应用,所述第二应用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组件,所述应用组件用于实现界面跳转;
若所述第二应用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则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若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与所述N个应用的应用包名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二应用为与所述第一应用关联的应用。
可选地,处理器380,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其中,所述目标请求文件包括请求标识、有效期、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按钮文本以及业务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处理器38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其中,所述目标响应文件包括所述请求标识、预设显示时间以及所述第二应用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处理器380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获取到所述第二应用的协同撤回请求,则采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所述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业务参数;
若所述业务参数满足协同撤回条件,则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所述目标请求文件。
可选地,处理器380,具体用于:
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中所述第二应用的密钥;
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引导显示区域展示所述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处理器38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参数,跳转至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标应用组件;
通过所述目标应用组件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业务处理接口,以使所述第二应用根据所述业务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图2至图10所示实施例描述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包括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图2至图10所示实施例描述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其中,所述第二应用包含于所述N个应用中,所述第二应用为关闭通知栏或悬浮框权限的应用;
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包括存储于第二应用的目录下的请求文件和/或响应文件,所述请求文件用于指示第二应用存在引导显示通知的需求,所述响应文件用于指示第一应用协助第二应用进行通知的引导显示;
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所述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所述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
当所述引导显示区域展示所述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通过所述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所述业务处理指令携带所述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
响应于所述业务处理指令,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
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包括:
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
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
将所述目标响应文件存储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若公共目录下存在目标文件夹,则检测所述目标文件夹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若所述目标文件夹中不存在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则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创建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在请求文件,则根据所述应用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
采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所述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有效期阈值;
若请求文件的存在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有效期阈值,则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所述请求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已存在请求文件和响应文件,则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所述请求文件和所述响应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信息配置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信息配置请求获取所述应用配置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应用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应用关联的所述第二应用,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其中,所述第二应用为已在信息描述文件中注册的应用,所述第二应用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组件,所述应用组件用于实现界面跳转;
若所述第二应用支持跨应用的界面跳转,则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
若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包名与所述N个应用的应用包名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二应用为与所述第一应用关联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包括:
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其中,所述目标请求文件包括请求标识、有效期、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按钮文本以及业务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生成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响应文件,其中,所述目标响应文件包括所述请求标识、预设显示时间以及所述第二应用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获取所述第二应用的目标请求文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获取到所述第二应用的协同撤回请求,则采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密钥对所述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业务参数;
若所述业务参数满足协同撤回条件,则从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所述目标请求文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包括:
获取应用配置信息中所述第二应用的密钥;
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密钥对目标请求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引导显示区域展示所述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主标题、副标题、图标链接以及按钮文本中的至少一项。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业务处理指令,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参数,跳转至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标应用组件;
通过所述目标应用组件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应用业务处理接口,以使所述第二应用根据所述业务参数执行对应的操作。
13.一种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应用配置信息包括N个应用的应用名称、应用包名以及密钥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N个应用包括第一应用,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应用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应用关联的第二应用,其中,所述第二应用包含于所述N个应用中,所述第二应用为关闭通知栏或悬浮框权限的应用;
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执行模块确定的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存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其中,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包括存储于第二应用的目录下的请求文件和/或响应文件,所述请求文件用于指示第二应用存在引导显示通知的需求,所述响应文件用于指示第一应用协助第二应用进行通知的引导显示;
提供模块,用于提供第一应用的引导显示区域,其中,所述引导显示区域用于展示所述第一应用的通知消息以及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
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引导显示区域展示所述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时,通过所述提供模块提供的引导显示区域接收业务处理指令,其中,所述业务处理指令携带所述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
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业务处理指令,根据所述第二应用的业务参数执行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操作;
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目录中,删除所述第二应用所对应的文件。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权限管理方法。
CN201911070950.0A 2019-11-05 2019-11-05 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830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0950.0A CN110830468B (zh) 2019-11-05 2019-11-05 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0950.0A CN110830468B (zh) 2019-11-05 2019-11-05 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468A CN110830468A (zh) 2020-02-21
CN110830468B true CN110830468B (zh) 2021-04-13

Family

ID=69552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0950.0A Active CN110830468B (zh) 2019-11-05 2019-11-05 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04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3222B (zh) * 2020-03-23 2021-11-30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频道播放控制方法、装置、电视机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96971B (zh) * 2020-05-14 2023-07-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清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14920A (zh) * 2020-09-14 2020-12-2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资源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2788092B (zh) * 2020-09-23 2023-08-22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67367A (zh) * 2020-12-22 2021-04-16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租户应用的跳转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2345A (zh) * 2021-06-01 2021-08-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阻塞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941386B2 (en) * 2021-10-19 2024-03-26 Sap Se Flexible provision of multi-application content
CN114201244A (zh) * 2021-12-15 2022-03-18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执行方法、任务创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780268B (zh) * 2022-06-21 2022-11-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知消息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80928A (zh) * 2022-06-30 2022-09-20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应用授权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675920A (zh) * 2022-08-30 2024-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8217A (zh) * 2015-12-17 2016-04-13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在终端中执行关联操作的设备和方法
CN105589623A (zh) * 2015-12-17 2016-05-1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的查看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227585A (zh) * 2016-05-31 2016-12-14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484547A (zh) * 2016-10-10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开应用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154037A (zh) * 2016-12-05 2018-06-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进程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38582B2 (en) * 2008-06-30 2013-05-07 Alcatel Lucent Soft denial of application actions over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8217A (zh) * 2015-12-17 2016-04-13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在终端中执行关联操作的设备和方法
CN105589623A (zh) * 2015-12-17 2016-05-1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的查看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227585A (zh) * 2016-05-31 2016-12-14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484547A (zh) * 2016-10-10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开应用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154037A (zh) * 2016-12-05 2018-06-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进程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468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0468B (zh) 基于跨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200487B1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933904B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EP3174253B1 (en) Message withdrawal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4518953B (zh) 删除消息的方法、即时通信终端及系统
US10069818B2 (en) Method, system, device, and terminal for network initialization of multimedia playback device
CN107133498B (zh) 一种隐私应用管理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038358B (zh) 一种自启动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4579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255683B (zh) 终端中消息提示的方法和终端
CN108156508B (zh) 弹幕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9416652B (zh) 应用数据的共享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6709347B (zh) 应用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09282B (zh) 资源文件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08270757B (zh) 一种用户账户切换方法、装置、客户端以及系统
CN110381204B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682189B (zh) 文件名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708501B (zh) 活动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6339477B (zh) 一种图片播放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333337B (zh) 一种消息查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60307216A1 (e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14777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274463A (zh) 基于im联系人分组设置的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53612B (zh) 数据加密、解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94275B (zh) 一种im工具的用户信息索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111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