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0306A - 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0306A
CN110830306A CN201911143580.9A CN201911143580A CN110830306A CN 110830306 A CN110830306 A CN 110830306A CN 201911143580 A CN201911143580 A CN 201911143580A CN 110830306 A CN110830306 A CN 110830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luence
strength
network
us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35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0306B (zh
Inventor
刘译璟
于帮付
赵丹
高体伟
张叶青
杨威
关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fendian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fendian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fendian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fendian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435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0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0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0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0Multimedia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目标用户的网络活动参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表征所述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产生的网络行为;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为所述社交网络中关注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Description

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信息管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应运而生,极大的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人们在社交网络中分享信息、沟通情感,对关注者发布的信息进行评论和转发,最终使得信息传播和扩散呈现“核裂变”式的几何级数的扩散态势,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如果信息被歪曲引导、恶意炒作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有必要对网络信息进行管控。
在对网络信息进行管控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影响力进行识别,以便根据用户的影响力确定不同网络用户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从而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管控,相关技术中,多根据社交网络中网络拓扑结构的连接关系识别社交网络中每个用户的影响力,例如,采用SocialRank算法得到用户的影响力,但是,现有的用户影响力的识别方法大都忽略了网络用户间的交互活动,识别出的用户影响力不能反映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况,这会影响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对社交网络中网络信息的管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网络活动参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表征所述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产生的网络行为;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为所述社交网络中关注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包括: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获取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社交网络的总用户数量以及预设衰减因子,并针对多个第二关联用户中的每个第二关联用户,获取该第二关联用户对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关联用户为在所述社交网络中所述目标用户关注的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可选地,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至少两个,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包括:获取每个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值;根据所述预设权重值和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签;根据所述用户标签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基准权重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包括:根据所述预设基准权重值、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可选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关联用户数、所述目标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布的信息总量以及所述目标用户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交互次数,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关联用户数和所述信息总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活跃度;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和所述用户活跃度确定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
可选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还包括所述社交网络中的全部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数量,和所述最短路径中目标路径的数量,其中,所述节点与所述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一一对应,所述目标路径为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和目标关联用户对应的节点的路径,所述目标关联用户为任一所述第一关联用户,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的数量和所述目标路径的数量确定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
可选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还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与所述社交网络中其它用户对应的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长度、所述其它用户的数量,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的长度、所述其它用户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关联用户数确定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网络活动参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表征所述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产生的网络行为;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为所述社交网络中关注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获取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社交网络的总用户数量以及预设衰减因子,并针对多个第二关联用户中的每个第二关联用户,获取该第二关联用户对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关联用户为在所述社交网络中所述目标用户关注的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可选地,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值;根据所述预设权重值和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签;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签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基准权重值;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基准权重值、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可选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关联用户数、所述目标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布的信息总量以及所述目标用户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交互次数,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关联用户数和所述信息总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活跃度;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和所述用户活跃度确定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
可选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还包括所述社交网络中的全部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数量,和所述最短路径中目标路径的数量,其中,所述节点与所述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一一对应,所述目标路径为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和目标关联用户对应的节点的路径,所述目标关联用户为任一所述第一关联用户,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的数量和所述目标路径的数量确定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
可选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还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与所述社交网络中其它用户对应的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长度、所述其它用户的数量,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的长度、所述其它用户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关联用户数确定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获取目标用户的网络活动参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表征所述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产生的网络行为;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为所述社交网络中关注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本公开中提出的该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可以充分表征社交网络用户之间的交互活动,因此,本公开根据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等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的用户影响力更能反映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况,从而可以提高对网络用户影响力的识别准确率,进而提高对社交网络中网络信息的管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在对社交网络中网络信息进行管控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影响力进行识别,以便根据用户的影响力确定不同网络用户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从而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管控;在另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在广告投放领域,为提高在社交网络中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并能个性化的向网络用户推荐相关信息,也需要依赖于网络用户影响力的准确识别,相关技术中,多根据社交网络中网络拓扑结构的连接关系识别社交网络中每个用户的影响力,例如,采用SocialRank算法得到用户的影响力,但是,现有的用户影响力的识别方法大都忽略了网络用户间的交互活动,识别出的用户影响力不能反映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况,这会影响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对社交网络中网络信息的管控效率,也会影响广告投放的精准程度。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首先可以获取目标用户(该目标用户即为社交网络中待确定影响力的任一用户)的网络活动参数,该网络活动参数用于表征该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产生的网络行为,例如,该网络活动参数可以包括该目标用户的第一关联用户数、该目标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布的信息总量、该目标用户分别与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该第一关联用户为在社交网络中关注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交互次数等参数,这样,可以根据该网络活动参数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如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从而可以根据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其中,社交网络中用户活跃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社交影响力,并且如果用户长时间没有在社交网络进行任何交互行为,则可能导致该用户的部分粉丝(该粉丝即为本公开中的该第一关联用户)的流失,而影响到用户的社交影响力,并且用户活跃度对不同粉丝的影响强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对经常与用户互动的粉丝所产生的影响强度更大;用户传播力指的是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传播扩散网络信息的能力;用户覆盖度指的是在目标用户发布信息之后,一段时间内该信息传播扩散给社交网络中其它用户的数量反映用户的覆盖度能力,也就是说,本公开中提出的该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可以充分表征社交网络用户之间的交互活动,因此,本公开根据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等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的用户影响力更能反映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况,从而可以提高对网络用户影响力的识别准确率,进而提高对社交网络中网络信息的管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社交网络中广告投放的精准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获取目标用户的网络活动参数,该网络活动参数表征该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产生的网络行为。
其中,该目标用户为该社交网络中当前待确定用户影响力的用户,该网络活动参数例如可以为该目标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布的信息总量,该目标用户分别与每个第一关联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交互次数,以及该目标用户的第一关联用户数等参数,其中,该第一关联用户可以为该社交网络中关注该目标用户的用户,通常来说,该第一关联用户可以理解为在社交网络中该目标用户的粉丝。
在步骤102中,根据该网络活动参数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在本步骤中,该网络活动参数包括该目标用户的第一关联用户数、该目标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布的信息总量以及该目标用户分别与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交互次数,这样,可以根据该第一关联用户数和该信息总量计算该目标用户的用户活跃度;根据该交互次数和该用户活跃度确定该活跃度影响强度。
另外,该网络活动参数还包括该社交网络中的全部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数量,和该最短路径中目标路径的数量,其中,该节点与该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一一对应,该目标路径为包括该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和目标关联用户对应的节点的路径,该目标关联用户为任一该第一关联用户,这样,可以根据该最短路径的数量和该目标路径的数量确定该传播力影响强度。
其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路径的长短可以通过该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路径上,连接相邻两个节点的子路径的个数来衡量。
该网络活动参数还可以包括该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与该社交网络中其它用户对应的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长度、该其它用户的数量,这样,可以根据该最短路径的长度、该其它用户的数量以及该第一关联用户数确定该覆盖度影响强度。
在步骤103中,根据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确定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方式一、可以根据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获取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该社交网络的总用户数量以及预设衰减因子,并针对多个第二关联用户中的每个第二关联用户,获取该第二关联用户对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二综合影响强度,该第二关联用户为在该社交网络中该目标用户关注的用户;根据该第一综合影响强度、该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该总用户数量以及该预设衰减因子确定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在方式一中,若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该活跃度影响强度、该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该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至少两个,这样,在根据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的过程中,可以获取每个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值;根据该预设权重值和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第一综合影响强度,其中,该预设权重值为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预先设置的,不同的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对应的该预设权重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方式二、获取该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签;根据该用户标签确定该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基准权重值,这样,可以根据该预设基准权重值、该第一综合影响强度、该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该总用户数量以及该预设衰减因子确定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其中,该用户标签可以包括首脑政要、官方媒体、流量明星、各界精英、大V网红、普通用户等表示用户社会身份或者客观背景的标签。
采用上述方法,本公开中提出的该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可以充分表征社交网络用户之间的交互活动,因此,本公开根据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等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的用户影响力更能反映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况,从而可以提高对网络用户影响力的识别准确率,进而提高对社交网络中网络信息的管控效率。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获取目标用户的网络活动参数。
其中,该目标用户为该社交网络中当前待确定用户影响力的用户,该网络活动参数表征该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产生的网络行为,例如,该目标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布的信息总量,该目标用户分别与每个第一关联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交互次数,以及该目标用户的第一关联用户数等参数,其中,该第一关联用户可以为该社交网络中关注该目标用户的用户,通常来说,该第一关联用户可以理解为在社交网络中该目标用户的粉丝。
在步骤202中,根据该网络活动参数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
其中,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可以包括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由于社交网络中用户的活跃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的社交影响力,并且用户影响力不是一直不变的,如果用户长时间没有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任何交互行为,则可能导致该用户的部分粉丝(即该第一关联用户)的流失,从而影响到用户的社交影响力,并且用户活跃度对不同粉丝的影响强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对经常与该目标用户互动的粉丝所产生的影响强度更大;另外,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传播扩散网络信息的能力,即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传播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的影响力;类似地,社交网络中的目标用户发布信息之后,一段时间内该信息传播扩散给社交网络中其它用户的数量反映用户的覆盖度能力,即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覆盖度明显也会影响到用户影响力的确定,通常情况下,用户覆盖度越高,对应的用户影响力也会越大,因此,本公开可以综合考虑社交网络中用户的活跃度、传播力和覆盖度对用户影响力的影响,基于该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等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目标用户的该用户影响力,可以明显提高识别出的用户影响力的准确率。
在本实施例中,以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同时包括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为例,对如何根据该网络活动参数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以及如何根据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当然,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也可以包括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其计算方式类似,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社交网络中,如果用户发布信息的频率较高,则粉丝的参与互动和转发的几率就大,信息的扩散和传播的力度就强,用户影响力也会不断提高,反之如果用户长时间没有发布信息,就会导致部分活跃粉丝的流失,用户的社交影响力也会不断降低,因此,在本步骤中,该网络活动参数可以包括该目标用户的第一关联用户数、该目标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布的信息总量以及该目标用户分别与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交互次数,这样,在根据该网络活动参数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活跃度影响强度的过程中,可以先根据该第一关联用户数和该信息总量计算该目标用户的用户活跃度,然后根据该交互次数和该用户活跃度确定该活跃度影响强度。
示例地,可以根据该第一关联用户数和该信息总量按照公式(1)计算得到该目标用户的用户活跃度:
Figure BDA0002281594020000121
其中,activity(u)表示目标用户u的活跃度,followerscountu表示该目标用户u的第一关联用户数(即粉丝数),pu(ti)表示截止到ti时刻该目标用户u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信息总数,
Figure BDA0002281594020000122
即表示该目标用户u在单位时间(该单位时间可以为一小时、一天或者一周等)内发布的信息总量。
在得到该用户活跃度后,即可根据该用户活跃度和该目标用户分别与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交互次数按照公式(2)计算得到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活跃度影响强度:
Figure BDA0002281594020000131
其中,UA(u,followeru)表示目标用户u对目标关联用户followeru(该目标关联用户可以为任一该第一关联用户)的该活跃度影响强度,activity(u)表示目标用户u的活跃度,followersu表示该目标用户u的全部该第一关联用户(即该目标用户u的全部粉丝),I(followeru)表示的是该目标用户u与该目标关联用户followeru在该预设时间间隔内的交互次数,I(vi)表示该目标用户u与全部该第一关联用户中第i个用户vi在该预设时间间隔内的交互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2)仅示例性的计算得到了该目标用户对目标关联用户的该活跃度影响强度,在本公开中,还可以按照公式(2)所示的方法计算得到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该活跃度影响强度。
另外,考虑到用户的传播力指的是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传播扩散网络信息的能力,比如在网络拓扑结构中连接两个节点的中间节点,如果该中间节点不存在,那么网络信息就无法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节点,因此,在本公开中,可以采用类似于临界中心性来构建中间节点对应的目标用户对其邻接用户的传播力影响强度,因此,在本步骤中,该网络活动参数还可以包括该社交网络中的全部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数量,和该最短路径中目标路径的数量,其中,该节点与该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一一对应,该目标路径为包括该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和目标关联用户对应的节点的路径,该目标关联用户为任一该第一关联用户,这样,在根据该网络活动参数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传播力影响强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该最短路径的数量和该目标路径的数量确定该传播力影响强度。
这里,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路径的长短可以通过该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路径上,连接相邻两个节点的子路径的个数来衡量,例如,对于路径A-B-C-D,A和D即为该任意两个节点,路径A-B-C-D上连接相邻两个节点的子路径的个数为3(即A-B、B-C以及C-D三个子路径),该路径A-B-C-D的长度即为3。该最短路径即为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全部路径中,连接的子路径的个数最少的路径,并且该最短路径可以至少包括一条,进一步地,该最短路径中,连接该目标用户对应节点和该目标关联用户对应的节点的路径即为该目标路径,例如,假设节点A和节点D为该网络拓扑结构中的任意两个节点,并且在该网络拓扑结构中,节点A和节点D之间存在10条路径,并且该10条路径中,存在4条该最短路径,若该4条最短路径中,其中有2条路径上均连接该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和该目标关联用户对应的节点,该最短路径的数量即为4,该目标路径的数量即为2,此处仅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该最短路径的数量和该目标路径的数量按照公式(3)计算得到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该传播力影响强度:
Figure BDA0002281594020000141
其中,DI(u,followeru)表示目标用户u对目标关联用户followeru的该传播力影响强度,V表示该社交网络中的全部用户(即该社交网络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中的全部节点),σ(s,t)表示全部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s,t之间的该最短路径的数量,σ(s,t|u,followeru)表示该最短路径中目标路径的数量。
公式(3)仅示例性的计算得到了该目标用户对目标关联用户的该传播力影响强度,在本公开中,还可以按照公式(3)所示的方法计算得到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该传播力影响强度。
在本步骤中,还可以根据该网络活动参数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覆盖度影响强度,这里,该网络活动参数还可以包括该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与该社交网络中其它用户对应的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长度、该其它用户的数量,这样,可以根据该最短路径的长度、该其它用户的数量以及该第一关联用户数按照公式(4)计算得到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该覆盖度影响强度:
Figure BDA0002281594020000151
其中,DC(u,followeru)表示目标用户u对目标关联用户followeru的该覆盖度影响强度,d(u,v)表示网络拓扑结构中该目标用户u对应的节点到该网络拓扑结构中其它任意一个节点v的最短路径长度,n-1表示该社交网络中除该目标用户u以外的其它用户的数量,followerscountu表示该第一关联用户数。
公式(4)仅示例性的计算得到了该目标用户对目标关联用户的该覆盖度影响强度,在本公开中,还可以按照公式(4)所示的方法计算得到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该覆盖度影响强度。
至此,即根据该网络活动参数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之后,可以通过执行步骤203至步骤207根据该活跃度影响强度、该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该覆盖度影响强度确定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在步骤203中,根据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
在本步骤中,可以获取每个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值,然后根据该预设权重值和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第一综合影响强度。
其中,该预设权重值为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预先设置的,不同的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对应的该预设权重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分别得到用户之间活跃度影响强度、用户之间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用户之间覆盖度影响强度之后,可以综合考虑这三种用户之间的影响强度,分别赋予它们相同的预设权重值,从而得到用户之间该第一综合影响强度,例如,可以根据公式(5)计算得到该第一综合影响强度:
其中,Inf(u,followeru)表示该目标用户u对任一该第一关联用户(即该目标关联用户)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在公式(5)中,每个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对应的该预设权重值均为1/3,公式(5)也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204中,获取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该社交网络的总用户数量以及预设衰减因子,并针对多个第二关联用户中的每个第二关联用户,获取该第二关联用户对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二综合影响强度。
其中,该第二关联用户为在该社交网络中该目标用户关注的用户。
在执行步骤204后,可以根据该第一综合影响强度、该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该总用户数量以及该预设衰减因子按照公式(6)计算得到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Figure BDA0002281594020000171
其中,Inf(u)表示目标用户u的用户影响力,α表示该预设衰减因子,例如,该预设衰减因子可以设置为0.85,n为该社交网络中的总用户数量,u1表示任一该第一关联用户,u2表示任一该第二关联用户,followersu表示该目标用户u的全部该第一关联用户,followeesu表示该目标用户u的全部该第二关联用户,Inf(u,u1)表示该目标用户u对任一该第一关联用户u1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Inf(u2,u1)表示任一该第二关联用户u2对任一该第一关联用户u1的第二综合影响强度,Inf(u1)表示任一该第一关联用户u1的用户影响力,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综合影响强度可以按照公式(5)所示方法的类似方法计算得到,该第一关联用户u1的用户影响力可以按照(6)所示的方法计算得到。
另外,考虑到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具有不同社会身份(如首脑政要、流量明星、大V网红或者普通用户等)的网络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影响力也会不同,在本公开中,为进一步提高对网络用户影响力识别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执行步骤205至207,结合该网络用户的用户标签确定该用户影响力。
在步骤205中,获取该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签。
其中,该用户标签可以包括首脑政要、官方媒体、流量明星、各界精英、大V网红、普通用户等表示用户社会身份或者客观背景的标签。
在步骤206中,根据该用户标签确定该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基准权重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标签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公众标签和普通标签两大类,其中,首脑政要、官方媒体、流量明星、各界精英、大V网红等可以视为该公众标签,普通用户可以视为该普通标签,并且带有公众标签的网络用户其在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影响力相对于普通用户的用户影响力也会大很多,因此,在本公开中,可以根据该用户标签的不同,分别设置计算用户影响力的该预设基准权重值,通常来说,该普通用户对应的该预设基准权重值可以设置为0,其它的用户标签对应的该预设急转权重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大于0且小于1的数值。
在步骤207中,根据该预设基准权重值、该第一综合影响强度、该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该总用户数量以及该预设衰减因子确定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在本步骤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按照公式(7)进一步根据该预设基准权重值计算该目标用户的该用户影响力:
Figure BDA0002281594020000181
其中,Inf(u)表示目标用户u的用户影响力,β表示该目标用户的用户标签对应的该预设基准权重值,公式(7)的其它参数的示意与公式(6)中的示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知,本公开在计算网络用户的用户影响力的过程中,不仅考虑了社交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而且充分考虑用户之间进行的交互活动以及每个待确定影响力的用户的客观背景,因此,采用本公开提供的该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得到的该用户影响力更符合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况,即识别出的该用户影响力的准确性更高。
采用上述方法,本公开中提出的该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可以充分表征社交网络用户之间的交互活动,因此,本公开根据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等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的用户影响力更能反映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况,从而可以提高对网络用户影响力的识别准确率,进而提高对社交网络中网络信息的管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社交网络中广告投放的精准度。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装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网络活动参数,该网络活动参数表征该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产生的网络行为;
第一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该网络活动参数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该第一关联用户为该社交网络中关注该目标用户的用户,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第二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可选地,该第二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获取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该社交网络的总用户数量以及预设衰减因子,并针对多个第二关联用户中的每个第二关联用户,获取该第二关联用户对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二综合影响强度,该第二关联用户为在该社交网络中该目标用户关注的用户;根据该第一综合影响强度、该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该总用户数量以及该预设衰减因子确定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可选地,若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该活跃度影响强度、该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该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至少两个,该第二确定模块303,用于获取每个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值;根据该预设权重值和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该第一综合影响强度。
可选地,图4是根据图3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装置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304,用于获取该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签;
第三确定模块305,用于根据该用户标签确定该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基准权重值;
该第二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该预设基准权重值、该第一综合影响强度、该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该总用户数量以及该预设衰减因子确定该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可选地,该网络活动参数包括该目标用户的第一关联用户数、该目标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布的信息总量以及该目标用户分别与每个该第一关联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交互次数,若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该活跃度影响强度,该第一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该第一关联用户数和该信息总量计算该目标用户的用户活跃度;根据该交互次数和该用户活跃度确定该活跃度影响强度。
可选地,该网络活动参数还包括该社交网络中的全部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数量,和该最短路径中目标路径的数量,其中,该节点与该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一一对应,该目标路径为包括该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和目标关联用户对应的节点的路径,该目标关联用户为任一该第一关联用户,若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该传播力影响强度,该第一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该最短路径的数量和该目标路径的数量确定该传播力影响强度。
可选地,该网络活动参数还包括该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与该社交网络中其它用户对应的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长度、该其它用户的数量,若该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该覆盖度影响强度,该第一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该最短路径的长度、该其它用户的数量以及该第一关联用户数确定该覆盖度影响强度。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采用上述装置,本公开中提出的该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可以充分表征社交网络用户之间的交互活动,因此,本公开根据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等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的用户影响力更能反映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况,从而可以提高对网络用户影响力的识别准确率,进而提高对社交网络中网络信息的管控效率。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500的框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该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503,输入/输出(I/O)接口504,以及通信组件5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5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5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5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5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5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5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502或通过通信组件5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504为处理器5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505用于该电子设备5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NB-IOT、eMTC、或其他5G等等,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5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等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5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500的处理器5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6)

1.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的网络活动参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表征所述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产生的网络行为;
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为所述社交网络中关注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
获取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社交网络的总用户数量以及预设衰减因子,并针对多个第二关联用户中的每个第二关联用户,获取该第二关联用户对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关联用户为在所述社交网络中所述目标用户关注的用户;
根据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至少两个,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值;
根据所述预设权重值和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签;
根据所述用户标签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基准权重值;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基准权重值、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活动参数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关联用户数、所述目标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布的信息总量以及所述目标用户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交互次数,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关联用户数和所述信息总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活跃度;
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和所述用户活跃度确定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还包括所述社交网络中的全部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数量,和所述最短路径中目标路径的数量,其中,所述节点与所述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一一对应,所述目标路径为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和目标关联用户对应的节点的路径,所述目标关联用户为任一所述第一关联用户,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
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的数量和所述目标路径的数量确定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还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与所述社交网络中其它用户对应的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长度、所述其它用户的数量,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所述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
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的长度、所述其它用户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关联用户数确定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
8.一种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网络活动参数,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表征所述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产生的网络行为;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第一关联用户的网络活动影响强度;所述第一关联用户为所述社交网络中关注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活跃度影响强度、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分别对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一综合影响强度;获取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社交网络的总用户数量以及预设衰减因子,并针对多个第二关联用户中的每个第二关联用户,获取该第二关联用户对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关联用户为在所述社交网络中所述目标用户关注的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以及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分别对应的预设权重值;根据所述预设权重值和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签;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签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基准权重值;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基准权重值、所述第一综合影响强度、所述第二综合影响强度、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的用户影响力、所述总用户数量以及所述预设衰减因子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影响力。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活动参数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关联用户数、所述目标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布的信息总量以及所述目标用户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关联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交互次数,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关联用户数和所述信息总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活跃度;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和所述用户活跃度确定所述活跃度影响强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还包括所述社交网络中的全部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数量,和所述最短路径中目标路径的数量,其中,所述节点与所述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一一对应,所述目标路径为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和目标关联用户对应的节点的路径,所述目标关联用户为任一所述第一关联用户,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的数量和所述目标路径的数量确定所述传播力影响强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活动参数还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节点与所述社交网络中其它用户对应的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长度、所述其它用户的数量,若所述网络活动影响强度包括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短路径的长度、所述其它用户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关联用户数确定所述覆盖度影响强度。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43580.9A 2019-11-20 2019-11-20 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830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3580.9A CN110830306B (zh) 2019-11-20 2019-11-20 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3580.9A CN110830306B (zh) 2019-11-20 2019-11-20 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306A true CN110830306A (zh) 2020-02-21
CN110830306B CN110830306B (zh) 2022-03-29

Family

ID=69557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3580.9A Active CN110830306B (zh) 2019-11-20 2019-11-20 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03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8405A (zh) * 2020-03-20 2020-07-17 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细颗粒物浓度仿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63180A (zh) * 2020-11-02 2021-01-01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关联活跃度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54121A1 (en) * 2009-03-03 2010-09-10 Goog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dvertising to users of social network
CN103886105A (zh) * 2014-04-11 2014-06-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用户影响力分析方法
CN106875205A (zh) * 2016-07-11 2017-06-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6874448A (zh) * 2017-02-10 2017-06-2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从微博中挖掘地震主题词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279905A1 (en) * 2016-03-24 2017-09-28 Jive Software, Inc. Influence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content
CN109428928A (zh) * 2017-08-31 2019-03-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对象的选择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726319A (zh) * 2018-12-12 2019-05-0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交互关系的用户影响力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54121A1 (en) * 2009-03-03 2010-09-10 Goog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dvertising to users of social network
CN103886105A (zh) * 2014-04-11 2014-06-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用户影响力分析方法
US20170279905A1 (en) * 2016-03-24 2017-09-28 Jive Software, Inc. Influence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content
CN106875205A (zh) * 2016-07-11 2017-06-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6874448A (zh) * 2017-02-10 2017-06-2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从微博中挖掘地震主题词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28928A (zh) * 2017-08-31 2019-03-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对象的选择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726319A (zh) * 2018-12-12 2019-05-0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交互关系的用户影响力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ATSUYA YAMAZAKI,TAKUMI MIYOSHI: "Quality of experience modeling with psychological effect for interactive Web services", 《2014 IEEE NETWORK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SYMPOSIUM》 *
韩忠明,陈炎: "社会网络节点影响力分析研究", 《软件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8405A (zh) * 2020-03-20 2020-07-17 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细颗粒物浓度仿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428405B (zh) * 2020-03-20 2023-07-07 北京百分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细颗粒物浓度仿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63180A (zh) * 2020-11-02 2021-01-01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关联活跃度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306B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Dynamics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on complex networks
US10528973B2 (en) Network-aware product rollout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US9871758B2 (en) User recommendations in a social media network
US20170012907A1 (en) Channel based communication and transaction system
US10373273B2 (en) Evaluating an impact of a user's content utilized in a social network
US10244062B2 (en) Updating time-related information in post to make it more relevant for the requester on subsequent retrieval of post
Huguenin et al. A predictive model for user motivation and utility implications of privacy-protection mechanisms in location check-ins
CN107545451B (zh) 一种广告推送方法及装置
US9887952B2 (en) Intelligently splitting text in messages posted on social media website to be more readable and understandable for user
CN106850406B (zh) 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10830306B (zh) 确定网络用户影响力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40089422A1 (en) Dynamically creating a social networking check-in location
US11336596B2 (en) Personalize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CN107809363B (zh) 一种网络信息传播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929492B2 (en) Utilizing attributes of users to cluster users at a waypoint
CN112115381A (zh) 融合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US11188846B1 (en) Determining a sequential order of types of events based on user actions associated with a third party system
CN106621332A (zh) 一种数据请求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KR20160104421A (ko) 메신저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사용자 단말기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US20160269342A1 (en) Mediating messages with negative sentiments in a social network
CN110705635B (zh) 用于生成隔离森林的方法和装置
Luo et al. Time critical disinformation influence minimizat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US2022035853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dvertisements in social networks
US9380413B1 (en) Dynamically forming the content of a message to a user based on a perceived emotion
CN11104643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论坛平台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27, 1st floor, building 14, Haidian Road, zhongjiancai District, Beijing 10009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PERCENT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7, 1st floor, building 14, Haidian Road, zhongjiancai District, Beijing 10009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AIFENDIAN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