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0209A - 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0209A
CN110830209A CN201810911112.0A CN201810911112A CN110830209A CN 110830209 A CN110830209 A CN 110830209A CN 201810911112 A CN201810911112 A CN 201810911112A CN 110830209 A CN110830209 A CN 110830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terminal device
antenna panel
resource set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11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0209B (zh
Inventor
管鹏
张希
陈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11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0209B/zh
Priority to EP19848068.3A priority patent/EP3806373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99815 priority patent/WO202003005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0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209A/zh
Priority to US17/162,344 priority patent/US1135042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0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209B/zh
Priority to US17/827,301 priority patent/US20220369321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4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subgroups of receiv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该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用于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配置信息;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对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用于训练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可以使终端设备实现对其天线面板的训练,从而有助于终端设备管理其多个天线面板。

Description

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具体地,涉及一种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天线实现,即通信的信号由天线进行接收和发送。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上都装有天线单元(antenna element)。多个天线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面板(panel)上,这样的面板称为天线面板。一个天线面板可以打出一个或多个波束。
传统技术中,终端设备上具有一个天线面板。为了覆盖多个不同的方向,可以在终端设备上配备多个天线面板。例如,每个天线面板打出的波束大致朝向一个方向,同时使用多个天线面板时,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全方向的发送和接收。
在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基于天线的通信过程中,终端设备的有些波束质量高,有些波束质量差。通常在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基于天线进行数据传输之前,会进行波束训练,以选择质量较好的波束出来。
目前,已有针对终端设备具有一个天线面板的场景的波束训练的相关方案。但是,尚无针对终端设备具有多个天线面板的场景进行多个天线面板的训练和管理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可以实现对终端设备具有的多个天线面板的管理。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面板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用于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中,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用于训练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可以使终端设备实现对其天线面板的训练,从而有助于终端设备管理其多个天线面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配置信息包括训练模式信息,该训练模式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单天线面板模式,多天线面板模式,或指定天线面板模式。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显式方式或隐式方式向终端设备通知该训练模式信息。
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单天线面板模式,使得终端设备仅对于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单天线面板模式适用于终端设备的发送或接收天线面板已确定,需要进一步确定最佳波束的场景。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多天线面板模式,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对其具有的所有天线面板进行训练。多天线面板模式适用于终端设备刚接入网络,所有天线面板需要进行训练的场景。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指定天线面板模式,使得终端设备仅对网络设备指定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因此,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多种训练天线面板的模式,可以使终端设备在不同场景下,采用较为合适的训练模式对其天线面板进行训练,从而可以对终端设备具有的多个天线面板实现灵活多变的训练和管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多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其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用于该终端设备的一个天线面板的训练。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配置信息中包括: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该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的信息。
可选地,每一个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对应一个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换句话说,通过配置的资源集合间接指示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
可选地,该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包括,一个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或者一组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换句话说,配置信息中包括明确指示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触发信息,该第一触发信息用于激活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参考信号:上行参考信号,或者,下行参考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包括上行参考信号;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该网络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该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该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该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所需的时间。
可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该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包括上行参考信号;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该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大于该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所需的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包括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该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该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该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触发信息,该第二触发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该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和/或用于通知该终端设备时间差,该时间差表示该终端设备从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该时间差表示是终端设备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该网络设备利用该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参考信号;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通过该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采用该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发送的该上行参考信号,其中,该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为该终端设备利用该下行参考信号进行训练获取的。
在本申请中,联合利用上行参考信号与下行参考信号对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进行训练,不仅可以选择出最佳发送天线,还可以选择出最佳发送波束,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通过控制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的训练,可以有效地获取终端设备的最佳发送天线面板的相关信息。在后续通信中,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仅使用最佳发送天线面板进行上行通信,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上行参考信号为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该下行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天线面板能力信息,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中至少一种:
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包括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和/或该终端设备具有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数量;
该终端设备能够同时使用的接收天线面板或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
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每个接收天线面板能够接收的波束的数量,或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发送天线面板能够发送的波束的数量;
该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分组的数量,和/或每个接收天线面板分组中包括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数量和/或标识;
该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分组的数量,和/或每个发送天线面板分组中包括的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和/或标识;
该终端设备切换接收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该终端设备切换接收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切换接收天线面板的次数;
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次数;
该终端设备从接收天线面板切换到发送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
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接收模式切换到发送模式的时间间隔,
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不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接收模式切换到发送模式的时间间隔,
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在同一天线面板上从接收模式到发送模式的切换次数,
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在不同天线面板之间从接收模式到发送模式的切换次数,
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次数;
该终端设备从发送天线面板切换到接收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
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受模式的时间间隔,
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不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受模式的时间间隔,
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在同一天线面板上从发送模式到接受模式的切换次数,
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在不同天线面板之间从发送模式到接受模式的切换次数。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可以是根据天线面板能力信息确定。例如,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与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有关。
在本申请中,通过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天线面板相关能力,使得网络设备能准确的获得关于终端设备侧天线面板的信息,从而有利于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多个天线面板的管理。例如,配置多少资源给终端设备进行天线面板管理和波束管理。再例如,如何配置用于训练天线面板/波束的各个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等。
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可以获知终端设备最佳的发送天线面板信息,进而保证上行传输的性能。此外,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使用最佳天线面板进行上行传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总是开启多个天线面板,本申请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的指示信息,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的至少一种:该终端设备具有的波束分组的组数,该终端设备具有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该终端设备具有的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和/或
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的指示信息,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每个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的数量,或该终端设备的每个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的数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线面板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获取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用于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在本申请中,通过网络设备配置用于训练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资源,使得终端设备基于所配置的资源进行天线面板的训练。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配置信息包括训练模式信息,该训练模式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单天线面板模式,多天线面板模式,或指定天线面板模式。
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还配置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训练天线面板的模式的训练模式信息,以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训练模式信息对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为单天线面板模式;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包括: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该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为多天线面板模式;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包括: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该终端设备具有的所有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为指定天线面板模式;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包括: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该网络设备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其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用于该终端设备的一个天线面板的训练。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配置信息中包括: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该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的信息。
可选地,每一个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对应一个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换句话说,通过配置的资源间接指示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
可选地,该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包括,一个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或者一组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换句话说,配置信息中包括明确指示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触发信息,该第一触发信息用于激活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参考信号:上行参考信号,或者,下行参考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包括上行参考信号;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该终端设备从该网络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该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该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该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所需的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包括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该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该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该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触发信息,该第二触发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该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和/或用于通知该终端设备时间差,该时间差表示该终端设备从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该时间差表示是终端设备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利用该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发送的该下行参考信号;该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的该下行参考信号,获取该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该终端设备通过该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采用该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发送该上行参考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上行参考信号为SRS,该下行参考信号为CSI-RS。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天线面板能力信息,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中至少一种:
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包括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和/或该终端设备具有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数量;
该终端设备能够同时使用的接收天线面板或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
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每个接收天线面板能够接收的波束的数量,或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发送天线面板能够发送的波束的数量;
该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分组的数量,和/或每个接收天线面板分组中包括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数量和/或标识;
该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分组的数量,和/或每个发送天线面板分组中包括的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和/或标识;
该终端设备切换接收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该终端设备切换接收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切换接收天线面板的次数;
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次数;
该终端设备从接收天线面板切换到发送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
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接收模式切换到发送模式的时间间隔,
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不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接收模式切换到发送模式的时间间隔,
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在同一天线面板上从接收模式到发送模式的切换次数,
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在不同天线面板之间从接收模式到发送模式的切换次数,
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次数;
该终端设备从发送天线面板切换到接收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
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受模式的时间间隔,
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不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受模式的时间间隔,
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在同一天线面板上从发送模式到接受模式的切换次数,
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在不同天线面板之间从发送模式到接受模式的切换次数。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确定的配置信息中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是根据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确定的。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的指示信息,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的至少一种:该终端设备具有的波束分组的组数,该终端设备具有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该终端设备具有的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和/或
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的指示信息,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每个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的数量,或该终端设备的每个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的数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对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对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模块与通信接口,该处理模块用于控制该通信接口与外部进行通信,该处理模块还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模块与通信接口,该处理模块用于控制该通信接口与外部进行通信,该处理模块还用于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训练终端设备侧的天线面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训练终端设备侧的天线面板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训练终端设备侧的天线面板的再一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能和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中继站或接入点。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网络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NB(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图1为本申请应用的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通过天线进行通信,即,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利用天线进行信号的接收与发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上都具有天线单元(antennaelement)。
多个天线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面板(panel)上,这个集成了天线单元的面板称为天线面板(也可用panel表示)。
每个天线面板可产生一个或多个波束(beam)。波束是一种通信资源。波束可以是宽波束,或者窄波束,或者其他类型波束。形成波束的技术可以是波束成形技术或者其他技术手段。波束成形技术可以具体为数字波束成形技术,或者模拟波束成形技术,或者混合数字/模拟波束成形技术。不同的波束可以认为是不同的资源。通过不同的波束可以发送相同的信息或者不同的信息。可选地,可以将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通信特征的多个波束视为是一个波束。一个波束内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用于传输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探测信号等。波束分为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例如,发送波束可以指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后在空间不同方向上形成的信号强度的分布;接收波束可以指从天线上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在空间不同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分布。应理解,形成一个波束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天线端口集。波束在协议中的体现还可以是空域滤波器(spatial filter)。
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具有多个天线面板。在图1中,终端设备具有4个天线面板,其中,天线面板1可产生(或称为打出)2个波束,天线面板2可产生2个波束,天线面板3可产生4个波束,天线面板4可产生6个波束,如图1中的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示例图所示。
网络设备上也可以具有多个天线面板(图1中未示出)。
如果终端设备利用某个天线面板的波束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则该天线面板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对应地,发送天线面板产生的波束称为发送波束。如果终端设备利用某个天线面板的波束接收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则该天线面板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对应地,接收天线面板产生的波束称为接收波束。
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与接收天线面板可以是同一个天线面板,也可以是不同的天线面板。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面板还可表示为天线阵列(antenna array)或者天线子阵列(antenna subarray)。一个天线面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子阵列。一个天线面板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晶振(oscillator)控制。一个射频电路可以驱动天线面板上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单元。因此,一个天线面板可以由一个射频链路驱动,也可以由多个射频链路驱动。射频链路又可以称为接收通道和/或发送通道,接收机支路(receiver branch)等。因此,天线面板还可替换为射频链路或者驱动一个天线面板的多个射频链路或者由一个晶振控制的一个或多个射频链路。
为了便于描述与理解,本文以天线面板为例进行描述。本文中描述的天线面板均可替换为射频链路。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200包括如下步骤。
210,网络设备确定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用于训练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
用于训练天线面板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资源。或者,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其中,一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表示包括该参考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的集合。
可选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或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
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体现为用于计算和测量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产生的波束质量的资源。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体现为用于计算和测量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产生的波束质量的资源。
例如,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包括该上行参考信号、以及用于传输该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包括该下行参考信号、以及用于传输该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
应理解,如果网络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则终端设备可以利用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进行发送天线面板(或发送波束)的训练;如果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则终端设备可以利用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进行接收天线面板(或接收波束)的训练。
本文中提及的上行参考信号可以为如下任一种:上行随机接入序列,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上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上行数据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上行相位噪声跟踪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号。
本文中提及的下行参考信号可以为如下任一种: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signal,SS)、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下行信道测量参考信号、广播信号解调信号、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CSI-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S-RS)、UE专用参考信号(user equipment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S-RS)、下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下行数据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下行相位噪声跟踪信号或下行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
220,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配置信息。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下行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该配置信息。
本文中提及的信令可以是如下任一种:RRC信令,MAC-CE信令,下行控制信息(download control information,DCI)信令,以及它们的组合。
本文中提及的信令还可以包括广播信道信息,系统消息,系统消息更新,剩余系统消息。
本文中提及的信令还可以是协议预配置的。
本申请不限制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方法。
本申请对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信号的方式也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UE能力上报,高层消息,MAC-CE消息,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消息以及它们的组合。
230,终端设备接收该配置信息,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对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对终端设备具有的多个天线面板进行管理。
可选地,本文中提及的波束也可以称为空域传输滤波器,发送波束也可以称为空域发射滤波器,接收波束也可以称为空域接收滤波器。
用于指示传输信号所使用的波束的信息可以称为波束指示信息。波束指示信息包括波束编号、波束管理资源编号、上行信号资源号、下行信号资源号、波束的绝对索引、波束的相对索引、波束的逻辑索引、波束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波束对应的天线端口组索引、波束对应的下行信号的索引、波束对应的下行同步信号块的时间索引、波束对连接(beampair link,BPL)信息、波束对应的发送参数(Tx parameter)、波束对应的接收参数(Rxparameter)、波束对应的发送权重、波束对应的权重矩阵、波束对应的权重向量、波束对应的接收权重、波束对应的发送权重的索引、波束对应的权重矩阵的索引、波束对应的权重向量的索引、波束对应的接收权重的索引、波束对应的接收码本、波束对应的发送码本、波束对应的接收码本的索引、波束对应的发送码本的索引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下行信号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广播信号解调信号、信道状态信息下行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 specific referencesignal,CS-RS)、UE专用参考信号(user equipment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S-RS)、下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下行数据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下行相位噪声跟踪信号中任意一种。上行信号包括中上行随机接入序列,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RS),上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上行数据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上行相位噪声跟踪信号任意一种。
波束指示信息还可以体现为传输配置编号(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index,TCI),TCI中可以包括多种参数,例如,小区编号,带宽部分编号,参考信号标识,同步信号块标识,准同位(quasi-co-location,QCL)类型等。
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以为频率资源组关联的波束中具有准同位(quasi-co-location,QCL)关系的波束分配QCL标示符。
QCL关系用于表示多个资源之间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通信特征。对于具有QCL关系的多个资源,可以采用相同或者类似的通信配置。例如,如果两个天线端口具有QCL关系,那么一个端口传送一个符号的信道大尺度特性可以从另一个端口传送一个符号的信道大尺度特性推断出来。大尺度特性可以包括:延迟扩展,平均延迟,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增益,接收参数,终端设备接收波束编号,发射/接收信道相关性,接收到达角,接收机天线的空间相关性,主到达角(angel-of-arrival,AoA),平均到达角,主到达角的扩展等。
QCL还包括空域准同位(spatial QCL)。spatial QCL可以认为是QCL的一种类型。对于空域准同位,可以分别从发送端和接收端两个角度理解。从发送端来看,如果两个天线端口是空域准同位的,表示这两个天线端口的对应的波束方向在空间上是一致的。从接收端来看,如果两个天线端口是空域准同位的,表示这个接收端能够在相同的波束方向上接收到这两个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
关于QCL,还存在准同位假设(QCL assumption)的概念。准同位假设是指假设两个端口之间是否具有QCL关系。准同位假设的配置和指示可以用来帮助接收端进行信号的接收和解调。例如接收端能确认A端口和B端口具有QCL关系,即可以将A端口上测得的信号的大尺度参数用于B端口上的信号测量和解调。
可选地,用于训练天线面板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也可称为天线面板管理资源或波束管理资源。
波束管理资源,指的是用于波束管理的资源,又可以体现为用于计算和测量波束质量的资源。波束质量包括层一接收参考信号功率(layer 1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L1-RSRP),层一接收参考信号质量(layer 1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L1-RSRQ)等。
例如,波束管理资源可以包括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下行信道测量参考信号,跟踪信号,下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下行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上行探测参考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号等。
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其中,一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用于终端设备的一个天线面板的训练。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确定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例如,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等于、或大于、或小于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
可选地,网络设备确定的配置信息中还包括第一触发信息,该第一触发信息用于激活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各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触发信息,可以获知什么时候发送SRS,也可以获知什么时候开始天线面板的训练。
以参考信号为SRS为例。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生成的配置信息包括:
a)一个或多个SRS的资源集合(SRS resource set),每个资源集合中有一个或多个SRS资源(对应于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b)用于触发一个或多个SRS的资源集合的第一触发信息。
例如,为非周期的传输设计触发(trigger),一次触发可以激活一个或多个SRS资源集合的传输。每个SRS的资源集合均设置有自己的偏移量(offset)。
可选的,一次触发可以激活一个或多个SRS资源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传输。每个SRS资源均设置有自己的偏移量。
对于每个SRS的资源集合的具体配置,可以使用现有技术实现,本文不作详述。
可选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的配置信息中还包括训练模式信息,该训练模式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训练天线面板的模式。
该终端设备训练天线面板的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单天线面板模式,多天线面板模式,或指定天线面板模式。
第一种情形,该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为单天线面板模式。
步骤230,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对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包括:终端设备通过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该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表示如下中的任一种:终端设备当前处于上电(power-on)状态的天线面板、终端设备最近一次上行传输的天线面板、终端设备最近一次下行传输的接收天线面板对应的发送天线面板、终端设备接收控制信道的接收天线面板对应的发送天线面板。
如图3所示,假设终端设备具备4个天线面板,且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为天线面板1,则终端设备使用天线面板1产生的波束(例如图3中所示的两个波束)与网络设备进行信号的接收与发送。
例如,还可从图3看出,终端设备在资源#1上使用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的波束1传输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在资源#2上使用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的波束2传输参考信号,这里的资源#1和#2为网络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
下文描述终端设备在单天线面板模式下,如何进行发送天线面板和接收天线面板的训练。
1)发送天线面板的训练。
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例如,SRS的资源集合。
步骤230包括如下步骤:终端设备通过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采用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根据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从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包括的波束中选择出终端设备的最佳发送波束。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波束质量,从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包括的波束中选择出终端设备的最佳发送波束。
本文提及的波束质量包括层一接收参考信号功率(layer 1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L1-RSRP),层一接收参考信号质量(layer 1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L1-RSRQ)等。
本申请中不限制衡量波束质量的度量指标,可能的指标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块误码率(block error rate,BLE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参考信号接收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SINR),信号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相关性等。
根据波束质量,从多个波束中选择最佳波束的过程是现有技术,本文不作详述。
可选地,最佳发送波束可以是一个波束也是可以多个波束。
2)接收天线面板的训练。
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例如,CSI-RS的资源集合。
步骤230包括如下步骤:终端设备通过该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采用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接收网络设备下发的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根据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从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包括的波束中选择出最佳接收波束。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波束质量,从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包括的波束中选择出最佳接收波束。
可选地,最佳接收波束可以是一个波束也是可以多个波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单天线面板模式,使得终端设备仅对于当前使用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单天线面板模式适用于,在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或接收天线面板已确定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寻找最优的发送波束或接收波束的场景。
第二种情形:该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为多天线面板模式。
步骤230,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对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包括: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该终端设备具有的所有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如图4所示,假设终端设备具有4个天线面板,则终端设备分别使用这4个天线面板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以训练这4个天线面板。
例如,还可从图4看出,终端设备在资源集合#1的各个资源上分别使用天线面板1上的波束,在资源集合#2的各个资源上分别使用天线面板2上的波束,在资源集合#3的各个资源上使用天线面板3上的波束,在资源集合#4的各个资源上使用天线面板4上的波束。其中,资源集合#1、资源集合#2、资源集合#3和资源集合#4为网络资源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
下文描述终端设备在多天线面板模式下,如何进行发送天线面板和接收天线面板的训练。
1)发送天线面板的训练。
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例如,SRS的资源集合,且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不小于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
步骤230包括如下步骤:终端设备通过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采用终端设备具有的所有天线面板,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根据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从终端设备具有的所有天线面板中选择出终端设备的最佳发送天线面板。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波束质量,从终端设备具有的所有天线面板中选择出终端设备的最佳发送天线面板。
从多个天线面板中选择最佳天线面板的原理,与根据波束质量从多个波束中选择最佳波束的原理类似,例如,将包括的波束质量的综合指标最佳的天线面板确定为最佳天线面板。根据波束质量从多个波束中选择最佳波束的过程是现有技术,本文不作详述。
可选地,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天线面板中每个天线面板各自包括的多个波束的波束质量,例如以这多个波束的波束质量的平均值或者滤波之后的值作为指标,从多个天线面板中选择最佳天线面板。
可选地,最佳发送天线面板可以是一个天线面板也可以是数量少于终端设备具有的所有的天线天面的数量的多个天线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控制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的训练,可以有效地获取终端设备的最佳发送天线面板的相关信息。在后续通信中,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仅使用最佳发送天线面板进行上行通信,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2)接收天线面板的训练。
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例如,CSI-RS的资源集合,且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不小于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
步骤230包括如下步骤:终端设备通过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采用终端设备具有的所有天线面板,接收网络设备下发的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根据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从终端设备具有的所有天线面板中选择出最佳接收天线面板。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波束质量,从终端设备具有的所有天线面板中选择出最佳接收天线面板。
可选地,最佳接收天线面板可以是一个天线面板也可以是数量少于终端设备具有的所有的天线天面的数量的多个天线面板。
在多天线面板模式下,终端设备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各个天线面板(具体是各个天线面板上产生的波束)。
可选地,终端设备按照各个天线面板的编号和资源集合的编号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对应,然后终端设备根据这个对应关系,在对应的资源集合上顺序使用各个天线面板。
可选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下发的配置信息中还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各个资源集合与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之间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则终端设备根据这个对应关系,在对应的资源集合上顺序使用各个天线面板。
在多天线面板模式下,在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训练场景中,该方法200还包括:该网络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并且在配置参考信号资源集合时,通过设计资源使得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该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所需的时间。进一步地,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该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
应理解,当网络设备配置的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该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小于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所需的时间时,终端设备无法实现发送天线面板的切换。
在多天线面板模式下,在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训练场景中,该方法200还包括:该网络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并且在配置参考信号资源集合时,通过设计资源使得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该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所需的时间。进一步地,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
应理解,当网络设备配置的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小于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所需的时间时,终端设备无法实现接收天线面板的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多天线面板模式,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对其具有的所有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多天线面板模式适用于在终端设备的多个天线面板中选择最优天线面板的场景。例如终端设备刚接入网络之后尚未对其所有天线面板进行训练,这时,需要采用多天线面板模式进行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第三种情形:该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为指定天线面板模式。
指定天线面板模式指的是,由网络设备指定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中哪些天线面板要进行训练。
步骤230包括: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该终端设备具有的由该网络设备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在指定天线面板模式下,网络设备需要向终端设备通知指定的天线面板。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终端设备通知指定的天线面板。
可选地,作为一种方式,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下发的配置信息中还包括天线面板指示信息,该天线面板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或者,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分组,由该天线面板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天线面板就是网络设备指定的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单独的下行信令向终端设备下发该天线面板指示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种方式,网络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每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均配置有一个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
换言之,网络设备利用所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间接地指定终端设备的要进行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
例如,终端设备具有天线面板1-4,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资源集合#1和资源集合#2,其中,资源集合#1配置有天线面板1的指示信息,资源集合#2配置有天线面板2的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可以获知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为天线面板1和2。
下文描述终端设备在指定天线面板模式下,如何进行发送天线面板和接收天线面板的训练。
1)发送天线面板的训练。
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例如,SRS的资源集合,且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不小于网络设备指定训练的天线面板的数量。
步骤230包括如下步骤:终端设备通过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采用网络设备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根据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从网络设备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中选择出终端设备的最佳发送天线面板。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波束质量,从网络设备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中选择出终端设备的最佳发送天线面板。
可选地,最佳发送天线面板可以是一个天线面板也可以是数量少于网络设备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的数量的多个天线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控制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的训练,可以有效地获取终端设备的最佳发送天线面板的相关信息。在后续通信中,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仅使用最佳发送天线面板进行上行通信,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2)接收天线面板的训练。
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例如,CSI-RS的资源集合,且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不小于网络设备指定的天线面板的数量。
步骤230包括如下步骤:终端设备通过该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采用网络设备指定的天线面板,接收网络设备下发的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根据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从网络设备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中选择出最佳接收天线面板。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波束质量,从网络设备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中选择出最佳接收天线面板。
可选地,最佳接收天线面板可以是一个天线面板也可以是数量少于网络设备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的数量的多个天线面板。
在指定天线面板模式下,如果网络设备指定的天线面板为多个,则终端设备按照一定的时序,顺序使用各个指定的天线面板(具体是各个天线面板上产生的波束)。
在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下发天线面板指示信息来通知终端设备哪些天线面板要进行训练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按照指定的天线面板的编号和资源集合的编号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对应,然后终端设备根据这个对应关系,在对应的资源集合上顺序使用各个指定的天线面板。
在网络设备通过所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间接地指定终端设备的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资源集合与指定的天线面板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使用各个指定天线面板的时序。
在指定天线面板模式下,如果网络设备指定的天线面板为多个,网络设备还需配置在不同天线面板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或在不同天线面板上接收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进一步地,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在不同天线面板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或在不同天线面板上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指定天线面板模式,使得终端设备仅对网络设备指定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多种训练天线面板的模式,可以使终端设备在不同场景下,采用较为合适的训练模式对其天线面板进行训练,从而可以对终端设备具有的多个天线面板实现灵活多变的训练和管理。
上文描述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三种训练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但本申请并非限定于此,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更多种其它的训练模式,这些方案也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对于训练模式信息,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显式方式或隐式方式向终端设备指示。
可选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令,该下行信令中包括“天线面板训练模式”字段,该“天线面板训练模式”字段上携带上述的三种训练模式信息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网络设备通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间接向终端设备指示训练模式信息。
当网络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只包括一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时,表示训练模式为单天线面板模式。例如,网络设备仅配置一个SRS资源集合和/或一个CSI-RS资源集合时,表示训练模式为单天线面板模式。
当网络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与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相等时,表示训练模式为多天线面板模式。例如,网络设备配置的SRS资源集合的数量和/或CSI-RS资源集合的数量与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相等时,表示训练模式为多天线面板模式。
当网络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每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均配置有天线面板指示信息时,表示训练模式为指定天线面板模式。
在上文描述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对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进行训练,基于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对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进行训练。本申请还提出联合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与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对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进行训练,以及联合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与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对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包括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下发的配置信息中还包括第二触发信息,该第二触发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该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和/或用于通知该终端设备时间差,该时间差表示终端设备从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该时间差表示终端设备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例如,网络设备确定的配置信息中包括如下信息a)、b)和c)。
a)一个或多个SRS资源集合,每个SRS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SRS资源(对应于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
b)一个或多个CSI-RS资源集合,每个CSI-RS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CSI-RS资源(对应于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
c)SRS资源集合与CSI-RS资源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包括SRS资源集合与CSI-RS资源集合的联合触发,即哪些SRS资源集合与哪些CSI-RS资源集合绑定在一起实现天线面板的训练,该关联关系还包括绑定的同组SRS资源集合与CSI-RS资源集合之间的时间差,即终端设备接收到CSI-RS中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需要等多长时间开始发送SRS中的第一个符号(对应于第二触发信息)。这里提及的符号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或时隙符号。
下文描述如何联合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训练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与接收天线面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30中,终端设备联合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训练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具体地,步骤230包括如图5所示的训练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的步骤。
510,网络设备利用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具有4个天线面板,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配置CSI-RS资源集合(即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与SRS资源集合(即上行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网络设备通过CSI-RS资源集合向终端设备发送CSI-RS。
520,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获取该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
还以图6为例,终端设备通过CSI-RS资源集合利用4个天线面板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CSI-RS。例如,根据接收的各个CSI-RS的质量,从4个天线面板中选择最佳天线面板,在图6中,最佳天线面板为天线面板4。
530,终端设备通过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采用该最佳天线面板,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具体地,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二触发信息中,获知终端设备从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记为时间间隔T1)。终端设备在完成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后,等待时间间隔T1之后,开始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还以图6为例,终端设备通过SRS资源集合,利用最佳天线面板,即天线面板4向网络设备发送SRS。
540,网络设备通过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从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的波束中选择最佳波束。
还以图6为例,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接收的SRS。例如根据接收的各个SRS的质量,网络设备从最佳天线面板,即天线面板4的波束中选择最佳波束。
应理解,上述的步骤510至步骤520对应于上文描述的多天线面板模式,步骤530和步骤540对应于上文描述的单天线面板模式。
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后续上行通信中,使用最佳天线面板或最佳波束。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30中,终端设备联合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训练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
具体地,步骤230包括如下训练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步骤:终端设备利用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通过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获取该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网络设备通过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使用该最佳天线面板中的波束,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从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的波束中选择最佳波束。
其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包括: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二触发信息中,获知终端设备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记为时间间隔T2);终端设备在完成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后,等待时间间隔T2之后,开始接收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
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确定的最佳波束,以便于网络设备在后续下行通信中使用该最佳波束,从而使得终端设备能够使用这个最佳波束接收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联合利用上行参考信号与下行参考信号对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进行训练,不仅可以选择出最佳发送天线,还可以选择出最佳发送波束,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上文描述了基于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训练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基于网络设备配置的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训练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联合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训练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或者发送波束),联合网络设备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训练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或者接收波束)。
在具有波束一致性的情况下,下行波束训练的波束对(网络设备发,终端设备收)也可以用于上行传输(终端设备发,网络设备收)。波束一致性指收发通道的方向性可控制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也就是说,射频通道在发送模式朝向某个方向发送信号,那么当其处于接收模式时,也能从相同的方向接收信号。因此,在具有波束一致性的情况下,只需训练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或发送天线面板,无需对二者都训练。
为了让网络设备获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相关能力,并可以基于这种能力,更好地为终端设备配置用于天线面板训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自己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还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天线面板能力信息,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相关能力。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能力中至少一种。
能力一,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包括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和/或该终端设备具有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数量。
例如,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为:{1-8}。{1-8}表示1至8中任一个整数。例如,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为:{4},表示终端设备具有4个天线面板。
再例如,终端设备具有的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为:{1-8};和/或终端设备具有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数量为:{1-8}。
能力二,该终端设备能够同时使用的接收天线面板或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
能力三,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每个接收天线面板能够接收的波束的数量,或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发送天线面板能够发送的波束的数量。
能力四,该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分组的数量,和/或每个接收天线面板分组中包括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数量和/或标识。
例如,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共分为2组,每组中包括2个接收天线面板,接收天线面板#1和#2为组1,接收天线面板#3和#4为组2。
能力五,该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分组的数量,和/或每个发送天线面板分组中包括的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和/或标识。
例如,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共分为2组,每组中包括2个发送天线面板,发送天线面板#1和#2为组1,发送天线面板#3和#4为组2。
能力六,该终端设备切换接收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该终端设备切换接收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切换接收天线面板的次数。
例如,终端设备切换接收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为14或28个OFDM符号时间(symbolduration),或者为1或2个时隙(slot),或者为0.25或0.5毫秒(ms)等。
再例如,终端设备在一个时隙内最多切换接收天线面板的次数为2、4、7或14。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时间概念(例如时间间隔)的时间单位可以是绝对时间,例如毫秒,也可以相对时间,例如,一个或多个符号,一个或多个时隙,一个或多个帧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能力七,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次数。
例如,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为14或28个OFDM符号时间(symbolduration),或者为1或2个时隙(slot),或者为0.25或0.5毫秒(ms)等。
再例如,终端设备在一个时隙内最多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次数为7或14。
能力八,该终端设备从接收天线面板切换到发送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接收模式切换到发送模式的时间间隔;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不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接收模式切换到发送模式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在同一天线面板上从接收模式到发送模式的切换次数;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在不同天线面板之间从接收模式到发送模式的切换次数;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该终端设备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切换发送天线面板的次数。
能力九,该终端设备从发送天线面板切换到接收天线面板的如下至少一种能力: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受模式的时间间隔;在接收天线面板与发送天线面板不是同一天线面板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受模式的时间间隔;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在同一天线面板上从发送模式到接受模式的切换次数;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在不同天线面板之间从发送模式到接受模式的切换次数。
应理解,通过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上述天线面板相关的能力,有利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较为合适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确定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资源集合的数量,具体地,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具有的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确定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具有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数量,确定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
再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中包括的波束的数量,确定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集合内包括的资源的数量。
再例如,在训练终端设备的多个天线面板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切换天线面板的能力(如上文描述的能力六、七、八、九),确定对应于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的资源集合之间的时间间隔,使之大于或等于终端设备能够承受的切换时间间隔,否则终端设备无法实现天线面板之间的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天线面板相关能力,使得网络设备能准确的获得关于终端设备侧天线面板的信息,从而有利于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多个天线面板的管理。例如,配置多少资源给终端设备进行天线面板管理和波束管理。再例如,如何配置用于训练天线面板/波束的各个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等。
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可以获知终端设备最佳的发送天线面板信息,进而保证上行传输的性能。此外,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使用最佳天线面板进行上行传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总是开启多个天线面板,本申请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具体地,在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自己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时,可以通过显式方式上报,也可以通过隐式方式上报。
可选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天线面板能力信息直接表示上述能力一至能力九中至少一种能力。
可选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天线面板能力信息中包括用于间接指示上述能力一至能力九中至少一种能力的间接指示信息。例如,间接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参考信号资源(resource),资源集合(resource set),资源设置(resource setting)或分组(group)等相关的信息。
可选地,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的指示信息,该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包括如下信息的至少一种:该终端设备具有的波束分组的组数,该终端设备具有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该终端设备具有的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
例如,波束分组指的是,终端设备按自己的接收能力将网络设备的发送波束进行分组。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将其能在同一天线面板接收到的多个网络设备的发送波束分为一组,这时,分组数量即为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数量。
再例如,波束分组指的是,终端设备将自己的发送波束进行分组。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将其能在同一天线面板发送的多个发送波束分为一组,这时,分组数量即为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
终端设备具有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例如为,SRS资源集合(SRSresource set)数量。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SRS资源集合的数量可以是用于天线面板管理的SRS资源集合的数量。例如,定义SRS Set Use=panel management。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SRS资源集合的数量可以是用于波束管理的SRS资源集合的数量。例如,定义SRS Set Use=beam management。
应理解,通过设计终端设备具有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来表示终端设备具有的发送天线面板的数量,可以实现,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的天线面板发送同一个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内的一个或多个上行参考信号。还应理解,在终端设备的上、下行传输对称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具有的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还可以表示终端设备具有的接收天线面板的数量。
终端设备具有的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的数量,例如为,CSI-RS资源集合(CSI-RS resource set)的数量。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CSI-RS资源集合的数量可以是用于天线面板管理的CSI-RS资源集合的数量。例如,定义CSI-RS Set Use=panel management。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CSI-RS资源集合的数量可以是用于波束管理的CSI-RS资源集合的数量。例如,定义CSI-RS Set Use=beam management。
可选地,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的指示信息,该终端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能够处理的波束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每个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的数量,或该终端设备的每个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的数量。
例如,该终端设备的每个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的数量,为终端设备的每个SRS资源集合中的SRS资源的数量。
再例如,该终端设备的每个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的数量,为终端设备的每个CSI-RS资源集合中的CSI-RS资源的数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可以获知终端设备最佳的发送天线面板信息,进而保证上行传输的性能。此外,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使用最佳天线面板进行上行传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总是开启多个天线面板,本申请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该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可以使得网络设备基于终端设备的能力为终端设备配置合理的网络配置,例如不应超出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
例如,网络设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后,对终端设备进行合理的网络配置,使其不超出终端设备的能力。
换句话说,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的上报可以看作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请求资源的方式。
例如,当终端设备上报其具有4个发送天线面板,网络设备应该为其配置4个SRS资源集合(SRS resource set),以便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天线面板的训练。
又例如,当终端设备上报每个天线面板可以打出8个波束,网络设备配置的每个用于天线面板训练的SRS资源集合(SRS resource set)可以有8个SRS资源(SRS resource)。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发起终端设备能力请求,终端设备收到该请求后向网络设备上报自己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发生变化时,可以触发请求,进而将更新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上报给网络设备。
应理解,如果网络配置不合理,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己具有的天线面板相关能力(及上文描述的能力一至能力九)规范终端设备在不合理配置下的行为,以免终端设备产生混乱。
例如,当网络设备配置的一个时隙内终端设备切换天线面板的次数(例如5次)超过了终端设备上报的切换能力(例如4次),则终端设备可以放弃超出能力的天线面板切换(即不进行第五次切换)。
当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面板数和发送天线面板数不匹配时,可以引入天线面板对(panel pair)的概念,即将一个接收天线面板和一个或多个发送天线面板绑定为一个对(pair),或者将一个发送天线面板和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绑定为一个天线面板。
一个天线面板对(panel pair)中包含哪些接收天线面板和发送天线面板可以由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也可以由终端设备通知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面板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天线面板能力信息,该天线面板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的相关能力;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该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用于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
可选地,配置信息可以是根据天线面板能力信息确定的。例如,配置信息中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是根据天线面板能力信息确定的。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天线面板能力信息可以指示前文描述的终端设备的任一种或多种能力。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可以包括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或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如前文描述的训练模式信息、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第一触发信息、第二触发信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上文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下文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当该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图7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7中,终端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多个天线面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多个天线面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面板上的天线单元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面板中的天线单元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7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面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701和处理单元7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7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7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7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701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220中终端设备侧的接收操作或步骤230中终端设备侧的接收与发送操作,和/或收发单元701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702,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230中的处理动作,和/或处理单元7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再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701用于执行图5中步骤510中终端设备侧的接收操作或步骤530中终端设备侧的发送操作,和/或收发单元7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702用于执行图5中步骤520,和/或处理单元702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当该第一通信装置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该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第二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当该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时,具体地,例如为基站。图8示出了一种简化的基站结构示意图。基站包括801部分以及802部分。8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802部分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801部分通常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802部分通常是基站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单元,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消息的动作。具体可参见上述相关部分的描述。
801部分的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或收发器等,其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和射频单元,其中射频单元主要用于进行射频处理。可选的,可以将801部分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801部分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802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基站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加处理能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同时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用于执行图2中步骤220中网络设备侧的发送操作,和/或收发单元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步骤210的动作,和/或处理单元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
再例如,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用于执行图5中的步骤510中网络设备侧的发送操作,步骤530中网络设备侧的接收操作,和/或本申请中的其他步骤。处理单元用于执行图5中步骤540。
当该第二通信装置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上述提供的任一种通信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一种天线面板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用于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训练模式信息,所述训练模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单天线面板模式,多天线面板模式,或指定天线面板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多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其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天线面板的训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所述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触发信息,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用于激活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参考信号:上行参考信号,或者,下行参考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所需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触发信息,所述第二触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和/或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时间差,所述时间差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所述时间差表示是终端设备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10.一种天线面板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用于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所述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训练模式信息,所述训练模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单天线面板模式,多天线面板模式,或指定天线面板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其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天线面板的训练。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所述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触发信息,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用于激活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参考信号:上行参考信号,或者,下行参考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所需的时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触发信息,所述第二触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和/或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时间差,所述时间差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所述时间差表示是终端设备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发送的所述下行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的所述下行参考信号,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采用所述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2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用于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
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训练模式信息,所述训练模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单天线面板模式,多天线面板模式,或指定天线面板模式。
23.根据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多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其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天线面板的训练。
24.根据权利要求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所述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触发信息,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用于激活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0-2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参考信号:上行参考信号,或者,下行参考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所需的时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触发信息,所述第二触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和/或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时间差,所述时间差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所述时间差表示是终端设备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2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从网络设备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的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用于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对所述终端设备具有的天线面板进行训练。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训练模式信息,所述训练模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面板的训练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单天线面板模式,多天线面板模式,或指定天线面板模式。
32.根据权利要求29-3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其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天线面板的训练。
33.根据权利要求29-3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所述天线面板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训练的天线面板的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9-3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触发信息,所述第一触发信息用于激活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
35.根据权利要求29-3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参考信号:上行参考信号,或者,下行参考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不同天线面板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终端设备切换不同天线面板所需的时间。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触发信息,所述第二触发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和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之间的绑定关系,和/或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时间差,所述时间差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所述时间差表示是终端设备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到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发送的所述下行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接收的所述下行参考信号,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采用所述终端设备的最佳天线面板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CN201810911112.0A 2018-08-10 2018-08-10 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10830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1112.0A CN110830209B (zh) 2018-08-10 2018-08-10 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EP19848068.3A EP3806373A4 (en) 2018-08-10 2019-08-08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INING AN ANTENNA PANEL
PCT/CN2019/099815 WO2020030050A1 (zh) 2018-08-10 2019-08-08 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US17/162,344 US11350425B2 (en) 2018-08-10 2021-01-29 Antenna panel tr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7/827,301 US20220369321A1 (en) 2018-08-10 2022-05-27 Antenna panel tr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1112.0A CN110830209B (zh) 2018-08-10 2018-08-10 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209A true CN110830209A (zh) 2020-02-21
CN110830209B CN110830209B (zh) 2021-04-09

Family

ID=6941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1112.0A Active CN110830209B (zh) 2018-08-10 2018-08-10 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350425B2 (zh)
EP (1) EP3806373A4 (zh)
CN (1) CN110830209B (zh)
WO (1) WO202003005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5111A (zh) * 2020-12-16 2021-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面板调控方法、装置、系统、智能面板和存储介质
US20210329673A1 (en) * 2018-11-02 2021-10-21 Zte Corporation Group-specific resource indication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WO2021259159A1 (en) * 2020-06-22 2021-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 of flexible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witching capabilit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0209B (zh) * 2018-08-10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EP4318972A3 (en) * 2018-08-17 2024-04-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Beam management for multi-trp
CN110958693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14760021A (zh) * 2018-09-27 2022-07-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106864B (zh) * 2018-11-16 2023-0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波束训练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13632383B (zh) * 2019-03-29 2024-03-19 索尼集团公司 用于波束控制信令的方法、相关网络节点和无线设备
EP4014345A1 (en) * 2019-08-15 2022-06-22 Sony Group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capability signalling, wireless devices and network nodes
CN113271671B (zh) * 2020-02-14 2024-02-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波束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088339A (zh) * 2020-02-19 2022-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对训练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728877B2 (en) * 2020-10-15 2023-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larization and antenna panel configu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iversity configuration
US11791886B2 (en) * 2020-11-17 202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beam management operations
US11864209B2 (en) * 2021-05-14 2024-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antenna panel reporting and configuration
EP4117196A1 (en) * 2021-07-08 2023-01-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Antenna panel managem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3479A (zh) * 2016-08-09 2018-02-2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88352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023628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移动性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CN108023618A (zh) * 2016-11-01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mimo天线的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08092698A (zh) * 2016-11-22 2018-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08111278A (zh) * 2017-08-11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183507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Stefan Franz Csi reporting in beamforming systems via time- and frequency-distributed csi estimation
WO2018141261A1 (zh) * 2017-02-06 2018-08-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配置装置及通信节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2630A (en) * 1997-07-17 1998-12-22 Globespan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ADSL transceiver warm start activation procedure with precoding
US20090121935A1 (en) * 2007-11-12 2009-05-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weighted averaging in the estimation of antenna beamforming coefficients
CN106549883A (zh) * 2015-09-17 2017-03-29 清华大学 适于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下行训练方法及系统
CN108092700A (zh) * 2016-11-22 2018-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0560851B2 (en) * 2017-01-13 2020-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beam management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WO2018143688A1 (ko) * 2017-02-01 2018-08-09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참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203104A1 (en) * 2017-05-01 2018-11-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ubframe handling for extra-standard information in ofdm
JP6636587B2 (ja) * 2017-09-08 2020-01-29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送信を考慮したアンライセンススペクトルにおけるチャネル利用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10686573B2 (en) * 2017-09-11 2020-06-1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Reference signals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US11140695B1 (en) * 2017-11-09 2021-10-05 Verana Networks, Inc.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14845413A (zh) * 2018-05-25 2022-08-02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830209B (zh) * 2018-08-10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3479A (zh) * 2016-08-09 2018-02-2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88352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023618A (zh) * 2016-11-01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mimo天线的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08023628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移动性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CN108092698A (zh) * 2016-11-22 2018-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US20180183507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Stefan Franz Csi reporting in beamforming systems via time- and frequency-distributed csi estimation
WO2018141261A1 (zh) * 2017-02-06 2018-08-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配置装置及通信节点
CN108111278A (zh) * 2017-08-11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DIGITAL, INC.: "Remaining issues on beam managemen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AH 1801 R1- 1800734 VANCOUVER, CANADA, JANUARY 22ND – 26TH, 2018》 *
SONY: "Considerations on UL beam managemen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BIS R1-1710852 QINGDAO, CHINA 27TH - 30TH JUNE 2017》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29673A1 (en) * 2018-11-02 2021-10-21 Zte Corporation Group-specific resource indication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US11991693B2 (en) * 2018-11-02 2024-05-21 Zte Corporation Group-specific resource indication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WO2021259159A1 (en) * 2020-06-22 2021-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 of flexible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witching capability
WO2021258242A1 (en) * 2020-06-22 2021-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 of flexible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witching capability
CN115918016A (zh) * 2020-06-22 2023-04-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灵活探测参考信号切换能力的支持
CN112735111A (zh) * 2020-12-16 2021-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面板调控方法、装置、系统、智能面板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50425B2 (en) 2022-05-31
US20220369321A1 (en) 2022-11-17
US20210153215A1 (en) 2021-05-20
WO2020030050A1 (zh) 2020-02-13
EP3806373A1 (en) 2021-04-14
CN110830209B (zh) 2021-04-09
EP3806373A4 (en) 202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0209B (zh) 训练天线面板的方法与装置
CN110536456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510267B (zh) 波束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59510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945799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KR10205393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1586858B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20286251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rs and terminal therefor
WO2019096429A1 (en) Ue reporting aggreg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based on multiple p3 sweeps
CN110933749B (zh) 指示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1241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037348A (zh) 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350808B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CN115053555A (zh)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43261B (zh) 信息反馈、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19313B (zh) 确定小区激活时延的方法和装置
JP7175992B2 (ja) 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された送信の調整されたビーム管理
CN112532360A (zh) 发送定位参考信号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2312460B (zh) 测量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CN11172681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651468B (zh) 一种参考信号测量方法、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0581726B (zh) 信号的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451036A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6193485A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7793895A (zh) 波束确定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