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9509A - 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9509A
CN110829509A CN201911084852.2A CN201911084852A CN110829509A CN 110829509 A CN110829509 A CN 110829509A CN 201911084852 A CN201911084852 A CN 201911084852A CN 110829509 A CN110829509 A CN 110829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energy
module
energy storage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48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华锋
李小双
腾广逸
邹翔
程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ew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New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New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New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848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9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9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9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包括依次级联的取能模块、整流储能模块、放电控制模块和稳压模块;取能模块通过金属感应极板与高压导线间等效电容产生空间位移电流,从空间电场中获取电场能;整流储能模块将获取的空间位移电流整流成为直流电流,为储能电容充电;放电控制模块对储能电容能量的存储与释放进行开关控制,当储能电容两端电压达到放电导通阈值时,能量释放;当储能电压降至放电截止阈值时,仅储能;稳压模块将储能电容放电电压稳压后供给负载。本发明提供的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无需经过变压器阻抗变换后为负载供能,具备电源电路简便、易于实现、体积小等优点,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工作电源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Description

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在线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电网的发展,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在线监测装置对其状态参数进行实时感知和监测是基础。现有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工作电源采用太阳能电池或电磁感应取能电源等,存在受环境因素影响大、体积大及结构复杂等弊端,难以满足现场要求,工作电源已成为制约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开展在线监测装置新型电源技术的研究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目前,电场感应取能技术凭借其寿命长、供能稳定、受环境因素影响小等优点逐渐成为在线监测装置取能领域研究的热点。国内外主要集中于研究基于变压器阻抗变换特性获取电场能的取能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该方式能获取较高能量,但是存在体积较大、变压器负载阻抗变化计算复杂、放电控制电路复杂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场感应取能技术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包括依次级联的取能模块、整流储能模块、放电控制模块和稳压模块;
所述取能模块、用于通过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间等效电容Cm产生空间位移电流Iac(即取能电流),实现从空间电场中获取电场能;
所述整流储能模块、用于将取能模块获取的空间位移电流Iac整流成为直流电流Idc,并为储能电容Cs充电;
所述放电控制模块、用于对整流储能模块中储能电容Cs能量的存储与释放进行开关控制;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达到放电导通阈值时,释放能量;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降至放电截止阈值时,存储能量;
所述稳压模块、用于将放电控制模块控制储能电容Cs能量释放时的放电电压稳压后供给负载,保证电场感应取能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在负载电流发生变化时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取能模块包括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放置于距高压导线下方,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间等效电容Cm产生空间位移电流Iac通过整流储能模块整流后流回大地,形成一个完整电路回路。
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的形状为弧面型,金属感应极板P的表面积为100cm2~5000cm2,金属感应极板P的厚度为0.5mm~3mm,金属感应极板P的材质为铝、铜或铁。
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放置于距高压导线正下方不小于0.7m处。本发明通过改变金属感应极板与输电导线间距离、弧面型金属感应极板面积,使得取能模块获取相应不同的取能电流,从而满足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工作电源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储能模块包括整流桥D和储能电容Cs;所述整流桥D的交流输入端分别接金属感应极板P和大地;所述整流桥D的整流正极输出端接储能电容Cs的正极,所述整流桥D的整流负极输出端接储能电容Cs的负极,其中,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间等效电容Cm产生空间位移电流Iac通过整流桥D整流后流回大地,形成一个完整电路回路,整流桥D的输出电压为储能电容Cs充电,整流桥D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不低于600V,储能电容Cs为电容量不低于100mF、电压不低于4.3V的超级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控制模块包括放电阈值电路模块和NMOS控制电路模块;所述放电阈值电路模块的输入正极端B+、输入负极端B-分别对应接至整流储能模块的储能电容Cs的正极、负极;所述放电阈值电路模块的输出正极端P+、输出负极端P-分别对应接至NMOS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入正极端、输入负极端;
其中,所述放电阈值电路模块为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提供2.4V~4.3V的放电电压范围,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的放电导通阈值为4.3V,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的放电截止阈值为2.4V;所述NMOS控制电路模块32控制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为0~2.4V低电压范围时,仅储能,无电压输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电阈值电路模块为DW01+型锂电池保护芯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NMOS控制电路模板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NMOS场效应管M;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分别与放电阈值电路模板的输出正极端P+相和稳压模块的输入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NMOS场效应管M的栅极G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的输出负极端P-及NMOS场效应管M的源极S连接,所述NMOS场效应管M的漏极D接入稳压模块4的输入负极端;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之间串联构成分压电路,对放电阈值电路模板的输出电压进行分压;
所述第二电阻R2两端电压为NMOS场效应管提供开启电压UGS(th)
所述放电控制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串联于NMOS场效应管M回路中,当第二电阻R2分压值达到UGS(th)时,NMOS场效应管导通,输出放电电压,当第二电阻R2分压值低于UGS(th)时,NMOS场效应管关断,无放电电压输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输入电容Ci及输出电容Co,所述输入电容Ci的正极端分别接至放电控制模块3的输出正极端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的输入电压引脚Vi,所述输入电容Ci的负极端分别接至放电控制模块的输出负极端和信号地,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的接地端引脚G接至信号地,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的输出电压引脚Vo接至输出电容Co的正极端和负载的电源正极端,所述输出电容Co的负极端接至信号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采用MCP1700系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用于输出满足负载工作电源需求的不同电压标称值。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由于高压导线周围存在较高的电场强度,当将金属感应极板P放置于高压导线下方时,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间会产生等效电容Cm,与此同时等效电容Cm会产生空间位移电流Iac,而产生的空间位移电流Iac则会由高压导线端流经等效电容Cm至金属感应极板P,然后再通过整流桥D被整流成直流电流Idc,为储能电容Cs充电,最后再流入地面,形成一个完整电流回路。
随着充电时间增加,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逐渐增大,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达到放电导通阈值时,则放电控制模块输出电压,并经稳压模块稳压输出给负载供能;
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降至放电截止阈值时,则放电控制模块不输出电压,此时电场感应取能电源仅储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电源电路简便,易于实现,无需涉及变压器阻抗变换,直接取能、整流、存储、放电控制及稳压输出,省去复杂的变压器阻抗变换计算及变压器功耗,在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实际应用中更易于实现;
(2)体积小。采用弧面型金属感应极板,增大了金属感应极板与高压导线间的正对面积,从而增大了金属感应极板与高压导线间的等效电容,与平面型金属感应极板相比,利用较小的体积获得了相同的取能电流;由于取能电源安装于高空杆塔附近,体积越小,安装越方便,受大风等环境因素影响越小,越适应泛在电力物联网器件小型化要求。
(3)放电控制电路简洁且低功耗。直接利用放电阈值电路及NMOS场效应管进行自动放电控制,无需涉及复杂的放电次数与能耗优化,且放电控制电路本身功耗低,极大地节省了放电开关损耗。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取能电源采用弧面型金属感应极板,体积小;同时无需经过变压器阻抗变换后为负载供能,而是将弧面金属感应极板获取的电场能直接进行存储、放电控制及稳压输出,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工作电源提供了一种新取能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取能模块;2、整流储能模块;3、放电控制模块;31、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2、NMOS控制电路模块;4、稳压模块;
100、高压导线;200、大地;300、负载;
Iac:空间位移电流;
P:金属感应极板;
Cm:金属感应极板与高压导线间等效电容;
D:整流桥;
Cs:储能电容;
Idc:直流充电电流;
B+:放电阈值电路输入正端;
B-:放电阈值电路输入负端;
P+:放电阈值电路输出正端;
P-:放电阈值电路输出负端;
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1、R2均为分压精密电阻;
M:NMOS场效应管;
U: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i:稳压器的输入电容;
Co:稳压器的输出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是如何实施的。
如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包括依次级联的取能模块1、整流储能模块2、放电控制模块3、稳压模块4;
取能模块1、用于通过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间等效电容产生空间位移电流Iac(取能电流),从空间电场中获取电场能;
整流储能模块2、用于将取能模块1获取的空间位移电流Iac(交流电流)整流成为直流电流Idc,为储能电容Cs充电;
放电控制模块3、用于对整流储能模块2中储能电容Cs能量的存储与释放进行开关控制,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储能电压)达到放电导通阈值时,能量释放;当储能电压Cs降至放电截止阈值时,仅储能;
稳压模块4、用于将放电控制模块3控制储能电容时的放电电压稳压后供给负载,保证电场感应取能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在负载电流发生变化时保持稳定。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工作原理为:
由于高压导线周围存在较高的电场强度,当将金属感应极板P放置于高压导线下方时,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间会产生等效电容Cm,与此同时等效电容Cm会产生空间位移电流Iac,而产生的空间位移电流Iac则会由高压导线端流经等效电容Cm至金属感应极板P,然后再通过整流桥D被整流成直流电流Idc,为储能电容Cs充电,最后再流入大地,形成一个完整电流回路。随着充电时间增加,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逐渐增大,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达到放电导通阈值时,则放电控制模块3输出电压,并经稳压模块4稳压输出给负载供能;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降至放电截止阈值时,则放电控制模块3不输出电压,此时电场感应取能电源仅储能,可满足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间歇式供电需求。
在本发明中,取能模块1主要由金属感应极板P组成,该取能模块1的工作原理为:先由金属感应极板P经整流桥D接地电位,然后通过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100之间产生的等效电容Cm构成空间位移电流Iac(即取能电流)回路,实现从空间电场获取电场能量。
在本发明中,金属感应极板P的形状优选为弧面型,且其表面积为100cm2~5000cm2,板厚为0.5mm~3mm,金属感应极板P的材质可以为铝、铜或铁中任意一种。
本发明中,采取弧面型金属感应极板P的优势在于:增大了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100间的正对面积,从而增大了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100间的等效电容Cm,与现有的平板型金属感应极板相比,可利用较小的体积获得了相同的取能电流。
在实际使用时,金属感应极板P的安装方式为:利用绝缘支柱将其支撑于接地杆塔附近,例如,可安装固定在距高压导线200正下方不小于0.7m处的位置。只需通过改变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100间距离、及弧面型金属感应极板P的表面积,取能模块即可获取相应的取能电流,进而满足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工作电源需求。
在本发明中,整流储能模块2包括整流桥D和储能电容Cs;其中,整流桥D的交流输入端分别接取能模块1的金属感应极板P和大地200;整流桥D的整流正极输出端接储能电容Cs的正极,整流桥D的整流负极输出端接储能电容Cs的负极。
整流储能模块2、用于将取能模块1获取的交流电流(即空间位移电流Iac)整流成为直流电流,为储能电容Cs充电。或者说是将金属感应极板P电位与大地电位间的电位差作为输入电压送至整流桥D的输入端,通过整流桥D的输出电压为储能电容Cs充电;
整流桥D由四个整流二级管桥接而成,由于整流二级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与整流输入电压相等,因此要求整流桥D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不低于600V;考虑到储能电容Cs的储能容量需求,选择电容量不低于100mF、电压不低于4.3V的超级电容。
在本发明中,整流桥D可选择为MB6S型,该型号的整流桥最大反向峰值电压为600V,并具备低漏电流、可承受35A峰值高浪涌、贴片式体积小等优点。
在本发明中,储能电容Cs可选择0.1F/5.4V的超级电容,该型号的超级电容循环使用寿命长、放电电流高、电容量高、体积小,且漏电流低至0.006uA,能极大地降低了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储能电容自身的放电损耗。
在本发明中,放电控制模块3工作原理为:
1)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充至放电导通阈值4.3V时,储能电容Cs开始放电,放电控制模块3输出电压至稳压模块4;
2)随着电能释放,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也随之下降,当降至2.4V时,储能电容Cs输出电压关断,仅继续储能;
3)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再一次充至4.3V,储能电容Cs又开始放电,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再次随之下降至2.4V时,储能电容Cs放电再次关断,仅储能,依次循环,即可实现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间歇式供电需求。
在本发明中,放电控制模块3有效保证了能量存储与释放的隔离,否则前级取能电路与后级能量消耗电路直接导通,进而导致能量一边积累一边被负载电路自身损耗消耗殆尽,使得充电电压难以充到负载工作所需的真正电压值,最终导致负载无法正常启动工作。
在本发明中,放电控制模块3包括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和NMOS控制电路模块32;
其中,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的输入正极端B+、输入负极端B-分别对应接至整流储能模块2的储能电容Cs的正极、负极;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的输出正极端P+、输出负极端P-分别对应接至NMOS控制电路模块32的的输入正极端、输入负极端。
其中,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为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提供2.4V~4.3V放电电压范围,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的放电导通阈值为4.3V,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的放电截止阈值为2.4V,该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采用DW01+型锂电池保护芯片设计,其静态功耗低至4uA;
NMOS控制电路模块32是用来弥补放电阈值电路模块在0~2.4V低电压范围时仍有不确定电压值输出的不足,利用NMOS场效应管的开关控制功能,实现放电控制模块3在0~2.4V低电压范围时仅储能,无电压输出。
在本发明中,放电控制模块3简洁且低功耗。直接利用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及NMOS控制电路模块32进行自动放电控制,无需涉及复杂的放电次数与能耗优化,且放电控制模块3本身功耗低至6uA,极大地节省了放电开关损耗。
NMOS控制电路模块3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NMOS场效应管M;
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分别与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的输出正极端P+和稳压模块4的输入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NMOS场效应管M的栅极G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的输出负极端P-及NMOS场效应管M的源极S连接,所述NMOS场效应管M的漏极D接入稳压模块4的输入负极端;
其中,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之间串联构成分压电路,对放电阈值电路电路的31输出电压进行分压;
第二电阻R2两端电压为NMOS场效应管提供开启电压UGS(th)
放电控制模块3的电压输出端串联于NMOS场效应管M回路中,当第二电阻R2分压值达到UGS(th)时,NMOS场效应管M导通,放电电压输出,当第二电阻R2分压值低于UGS(th)时,NMOS场效应管M关断,无放电电压输出。
其中,NMOS场效应管M的型号为2N7002型,其开启电压UGS(th)较低,UGS范围为1V~2.5V,且2N7002静态电流低至1uA,分压电阻阻值分别为R1=0.91MΩ,R2=1.4MΩ。
在本发明中,稳压模块4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输入电容Ci及输出电容Co;输入电容Ci的正极端分别接至放电控制模块3的输出正极端(即接入R1一端)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的输入电压引脚Vi,输入电容Ci的负极端分别接至放电控制模块3输出负极端(即NMOS场效应管漏极D)和信号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的接地端引脚G接信号地,输出电压引脚Vo分别接至输出电容Co的正极端和负载300电源正极端,输出电容Co的负极端接信号地。稳压模块4的作用是提升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带载能力,同时使电场感应取能电源输出电压值适应不同的负载正常工作电压范围。
进一步的,稳压模块4采用低功耗的MCP1700系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MCP1700系列稳压器输入电压范围为2.3V至6.0V,可产生高达250mA(UR≧2.5V)的负载电流,而其静态电流典型值仅1.6uA,非常适合低功耗应用。输出电压标称值选择性较多,即UR=1.2V,1.5V,1.8V,2.5V,2.8V,3.0V,3.3V,4.0V,5.0V,普遍适用于电池供电设备、烟雾探测器、低静态电流基准电压、单片机电源等应用领域。本发明可供负载单片机电源使用,对于2V~3.6V低电压范围单片机电源,可选择MCP1700T-3002E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出3.0V标称电压为其供能。为了保证稳压电路性能稳定,输入电容Ci为1uF陶瓷电容,输出电容Co为1.0uF陶瓷电容。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级联的取能模块(1)、整流储能模块(2)、放电控制模块(3)和稳压模块(4);
所述取能模块(1)、用于通过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100)间等效电容(Cm)产生空间位移电流(Iac),即取能电流,实现从空间电场中获取电场能;
所述整流储能模块(2)、用于将取能模块(1)获取的空间位移电流(Iac)整流成为直流电流(Idc),并为储能电容(Cs)充电;
所述放电控制模块(3)、用于对整流储能模块(2)中储能电容(Cs)能量的存储与释放进行开关控制;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达到放电导通阈值时,释放能量;当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降至放电截止阈值时,存储能量;
所述稳压模块(4)、用于将放电控制模块(3)控制储能电容(Cs)能量释放时的放电电压稳压后供给负载,保证电场感应取能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在负载电流发生变化时保持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能模块(1)包括金属感应极板(P),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放置于高压导线(100)下方,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100)间等效电容(Cm)产生空间位移电流(Iac)通过整流储能模块(2)整流后流回大地(200),形成一个完整电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的形状为弧面型,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的表面积为100cm2~5000cm2,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的厚度为0.5mm~3mm,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的材质为铝、铜或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放置于距高压导线(100)正下方不小于0.7m处。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储能模块(2)包括整流桥(D)和储能电容(Cs);所述整流桥(D)的交流输入端分别接金属感应极板(P)和大地(200);所述整流桥(D)的整流正极输出端接储能电容(Cs)的正极,所述整流桥(D)的整流负极输出端接储能电容(Cs)的负极;
其中,所述金属感应极板(P)与高压导线(100)间等效电容(Cm)产生空间位移电流(Iac)通过整流桥(D)整流后流回大地(200),形成一个完整电路回路,所述整流桥(D)的输出电压为储能电容(Cs)充电,所述整流桥(D)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不低于600V,所述储能电容(Cs)为电容量不低于100mF、电压不低于4.3V的超级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控制模块(3)包括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和NMOS控制电路模块(32);所述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的输入正极端B+、输入负极端B-分别对应接至整流储能模块(2)的储能电容(Cs)的正极、负极;所述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的输出正极端P+、输出负极端P-分别对应接至NMOS控制电路模块(32)的输入正极端、输入负极端;
其中,所述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为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提供2.4V~4.3V的放电电压范围,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的放电导通阈值为4.3V,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的放电截止阈值为2.4V;NMOS控制电路模块(32)用于控制储能电容(Cs)两端电压为0~2.4V低电压范围时,仅储能,无电压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为DW01+型锂电池保护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NMOS控制电路模块(3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NMOS场效应管(M);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分别与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的输出正极端P+和稳压模块(4)的输入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NMOS场效应管(M)的栅极G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的输出负极端P-及NMOS场效应管(M)的源极S连接,所述NMOS场效应管(M)的漏极D接入稳压模块(4)的输入负极端;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串联构成分压电路,对放电阈值电路模块(31)的输出电压进行分压;
所述第二电阻(R2)两端电压为NMOS场效应管(M)提供开启电压UGS(th)
所述放电控制模块(3)的电压输出端串联于NMOS场效应管(M)回路中,当第二电阻(R2)分压值达到UGS(th)时,NMOS场效应管(M)导通,输出放电电压,当第二电阻(R2)分压值低于UGS(th)时,NMOS场效应管(M)关断,无放电电压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4)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输入电容(Ci)及输出电容(Co),所述输入电容(Ci)的正极端分别接至放电控制模块(3)的输出正极端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的输入电压引脚Vi,所述输入电容(Ci)的负极端分别接至放电控制模块(3)的输出负极端和信号地,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的接地端引脚G接至信号地,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的输出电压引脚Vo分别接至输出电容(Co)的正极端和负载(300)的电源正极端,所述输出电容(Co)的负极端接至信号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采用MCP1700系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用于输出满足负载(300)工作电源需求的不同电压标称值。
CN201911084852.2A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 Pending CN110829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4852.2A CN110829509A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4852.2A CN110829509A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9509A true CN110829509A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5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4852.2A Pending CN110829509A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950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7882A (zh) * 2020-09-29 2020-12-1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 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远程操作保护的带电检测装置
CN112688404A (zh) * 2020-11-30 2021-04-20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传感器的电磁场联合取能供电装置
CN113328532A (zh) * 2021-07-09 2021-08-3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电场感应的取能电源及取能方法
CN113890199A (zh) * 2021-09-24 2022-01-04 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感应取能装置
CN114337323A (zh) * 2021-12-30 2022-04-1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取电装置及电力杆塔
CN114689026A (zh) * 2022-04-22 2022-07-01 南京芮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检测电力电缆的倾角传感器
CN115528791A (zh) * 2022-11-22 2022-12-27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感应取能回路的自适应取放能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8360A (zh) * 2005-04-04 2006-10-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磁控管的电容器
CN102593932A (zh) * 2011-01-14 2012-07-18 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低功耗电路的微安级充放电控制电路及低功耗电路
CN205304271U (zh) * 2016-01-12 2016-06-08 上海汉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变压器的阻抗特性的交流线路场能采集装置
CN206593781U (zh) * 2017-03-09 2017-10-27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 用于10kV开关环网柜电场感应取能测温装置
CN104600759B (zh) * 2015-01-09 2018-04-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级联式电场感应供电电路
CN109687698A (zh) * 2019-01-14 2019-04-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电压调节电路快速放电的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8360A (zh) * 2005-04-04 2006-10-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磁控管的电容器
CN102593932A (zh) * 2011-01-14 2012-07-18 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低功耗电路的微安级充放电控制电路及低功耗电路
CN104600759B (zh) * 2015-01-09 2018-04-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级联式电场感应供电电路
CN205304271U (zh) * 2016-01-12 2016-06-08 上海汉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变压器的阻抗特性的交流线路场能采集装置
CN206593781U (zh) * 2017-03-09 2017-10-27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 用于10kV开关环网柜电场感应取能测温装置
CN109687698A (zh) * 2019-01-14 2019-04-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电压调节电路快速放电的方法与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7882A (zh) * 2020-09-29 2020-12-1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 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远程操作保护的带电检测装置
CN112688404A (zh) * 2020-11-30 2021-04-20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传感器的电磁场联合取能供电装置
CN113328532A (zh) * 2021-07-09 2021-08-3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电场感应的取能电源及取能方法
CN113890199A (zh) * 2021-09-24 2022-01-04 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感应取能装置
CN114337323A (zh) * 2021-12-30 2022-04-1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取电装置及电力杆塔
CN114689026A (zh) * 2022-04-22 2022-07-01 南京芮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检测电力电缆的倾角传感器
CN114689026B (zh) * 2022-04-22 2024-05-03 南京芮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检测电力电缆的倾角传感器
CN115528791A (zh) * 2022-11-22 2022-12-27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感应取能回路的自适应取放能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5528791B (zh) * 2022-11-22 2023-03-31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感应取能回路的自适应取放能方法、系统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9509A (zh) 一种简易型电场感应取能电源
CN202651863U (zh) 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CN110212594B (zh) 一种线路ct能量采集和储能电源
CN103683455A (zh) 基于超级电容的高压测量系统感应取能电源装置
CN105914868A (zh) 基于电流互感器的超级电容储能不间断电源及其供电方法
CN104167783B (zh) 一种电池持续供电的直流电源低纹波实现方法与电路
CN106410946B (zh) 用于配电线路故障定位装置的电源电路及其供电方法
CN102163871B (zh) 一种多电源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06340944A (zh) 一种机载直流供电系统断电维持供电装置
CN102118067A (zh) 非接触式高压取电方法
CN107895997B (zh) 一种多能源复合供电的能源系统
CN211377693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感应取能的输电线路混合供电电源
CN103474987A (zh) 基于地线感应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取能系统
CN106953371A (zh) 一种交流电流ct取能装置及防过压电路
CN105162313A (zh)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
CN112510998B (zh) 一种太阳能mppt升压装置
CN205646918U (zh) 一种风电变桨控制系统电池寿命延长保护装置
CN209767213U (zh)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及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电源管理系统
CN104426220A (zh) 一种调压电路
Yilmaz et al. PV system flyback converter controlled PI control to charge battery under variable temperature and irradiance
US20150256098A1 (en) Mains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and equipment incorporating the same
RU2559025C2 (ru)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опитания на постоянном токе
CN204068336U (zh) 一种充电电路
CN203733025U (zh) 基于最终功率回馈的前级调压式太阳能mppt系统
CN203911750U (zh) 主动式单向导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