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6104A - 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和智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和智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6104A
CN110826104A CN201911114541.6A CN201911114541A CN110826104A CN 110826104 A CN110826104 A CN 110826104A CN 201911114541 A CN201911114541 A CN 201911114541A CN 110826104 A CN110826104 A CN 110826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ivacy
user
mobile phone
phone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145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世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145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61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6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61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和智能设备,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通过比对新接入设备的第一隐私数据和存档的第二隐私数据,若二者匹配则表明设备所有者未变更,此时则保留原有数据,方便操作者对设备进行控制或者查看;若二者不匹配则表明设备所有者变更,此时为了保护前任所有者的隐私,则删除存档的第二隐私数据。通过判断第一隐私数据和第二隐私数据的比对判断所有者是否变更,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所有者的隐私安全。此外用户操作方便,体验佳,同时成本投入小,仅仅需要云端增加智能算法,无需智能设备端变更。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和智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和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智能设备来说,在远程服务器端都会存储该设备用户的使用数据,如功能设定数据(定时、睡眠曲线、智能用电),电量统计数据,设备所处地理位置信息等。目前当设备被重新激活联网时(二次入网),这些隐私数据还未被合理处置。当前主流策略有二,第一种为不处理策略,第二种是彻底删除策略。
不处理策略,此策略优势为在设备所有者(主人)不变更的情况下,很好的保存了用户的数据,即使重新激活联网,之前的设定和使用数据仍可查阅,十分便利。其缺点也十分严重,当另外一个主人(所有者转移)进行设备激活联网后,他可以查看到前一个用户的隐私数据。
彻底删除策略,此策略与不处理策略恰好相反,设备一旦重新激活联网,用户数据即被清除,很好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但同时带来不便,主人未变更情况下,之前的数据全部丢失,使用体验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设备二次激活联网时如何妥善处理原有的隐私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
将所述第一隐私数据与存档用户的第二隐私数据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一隐私数据与所述第二隐私数据匹配,则保留所述第二隐私数据;
若所述第一隐私数据与所述第二隐私数据不匹配,则删除所述第二隐私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通过比对新接入设备的第一隐私数据和存档的第二隐私数据,若二者匹配则表明设备所有者未变更,此时则保留原有数据,方便操作者对设备进行控制或者查看;若二者不匹配则表明设备所有者变更,此时为了保护前任所有者的隐私,则删除存档的第二隐私数据。通过判断第一隐私数据和第二隐私数据的比对判断所有者是否变更,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所有者的隐私安全。此外用户操作方便,体验佳,同时成本投入小,仅仅需要云端增加智能算法,无需智能设备端变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隐私数据包括所述操作用户的第一角色数据、第一手机号码数据和第一地理位置数据;所述第二隐私数据包括所述存档用户的第二角色数据、第二手机号码数据和第二地理位置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隐私数据包括角色数据、手机号码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通过多维度进行判断,避免出现误判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所有者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登录信息获取第一角色数据;
通过应用程序账号注册获取所述第一手机号码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通过登录信息即获取到第一角色数据,并通过应用程序账号注册获取第一手机号码数据,十分方便,无需进行繁复的额外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智能设备的上网地址;
依据所述上网地址得到所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由于上网地址与实际地理位置有关,通过智能设备的上网地址得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准确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手机网络的定位数据;
依据所述定位数据得到所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由于手机网络会自带定位信息,通过存下手机网络定位信息来获取第一地理位置数据,同样准确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隐私数据与存档用户的第二隐私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角色数据与所述第二角色数据进行比对;
将所述第一手机号码数据与所述第二手机号码数据进行比对;
将所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地理位置数据进行比对。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隐私数据进行比对,通过多维度进行比对,避免单一数据丢失或者无法采集而导致比对结果不准确的现象,避免了误判。
进一步地,所述保留所述第二隐私数据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角色数据与所述存档用户的第二角色数据相同,且所述第一手机号码数据与所述存档用户的第二手机号码数据相同,且所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与所述存档用户的第二地理位置数据相同,则保留所述第二角色数据、所述第二手机号码数据和所述第二地理位置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当多个类型的隐私数据均相同时,才能判定设备所有者未发生更改,同时保留原用户的隐私数据。这种判定逻辑避免了当一个或者部分隐私数据雷同时造成用户所有者的误判,保证了所有者判断的准确,提高了隐私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删除所述第二隐私数据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角色数据与所述第二角色数据不同,或所述第一手机号码数据与所述第二手机号码数据不同,或所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地理位置数据不同,则删除所述第二角色数据、所述第二手机号码数据和所述第二地理位置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当多个类型的隐私数据只要有一个及以上不同时,则判定所有者发生改变,同时删除原用户的隐私数据。这种判定逻辑当一个或者部分隐私数据雷同时造成用户所有者的误判,保证了所有者判断的准确,提高了隐私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删除所述第二隐私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存档所述第一隐私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当删除第二隐私数据后重新存档第一隐私数据,方便新的所有者进行控制和查看,同时也方便下一次所有者更替时进行比对。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写入数据模块、存档数据模块、比对模块和删除模块;
所述写入数据模块用于获取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
所述存档数据模块用于存档并保留存档用户的第二隐私数据;
所述比对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隐私数据和所述第二隐私数据,并生成比对结果;
所述删除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比对结果删除所述第二隐私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的步骤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通信连接结构图。
图标:100-智能设备;110-控制器;200-手机;300-云端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应用在智能设备上,其能够通过对隐私数据进行比对来判定所有者是否发生改变,从而决定保留或者删除原主人数据,使得该智能设备能够结合用户具体操作采用不同数据处理策略,保护用户隐私。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
具体而言,在步骤S1之前,需要将智能设备100激活并联网,使得智能设备100与云端服务器300实现通信连接。在激活智能设备100后,需要通过手机200等终端设备进行账号注册,具体地,通过该智能设备100相关联的应用程序注册并登陆,使得手机200等终端设备能够与云端服务器300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隐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用户的第一角色数据、第一手机号码数据和第一地理位置数据,本实施例仅仅是列举出了三个最为关键的隐私数据,其他的例如登录密码数据、验证数据、密保数据等其他隐私数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到第一隐私数据中进行收集。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隐私数据包括角色数据、手机号码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等,通过多维度进行判断,避免出现误判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所有者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步骤S1通过以下步骤完成:通过登录信息获取第一角色数据。通过应用程序账号注册获取第一手机号码数据。获取智能设备100的上网地址,依据上网地址得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登录信息可在激活智能设备100后由操作用户手动输入,输入设备可以是手机200等终端设备,包括操作人角色类型和账号昵称等。可选地,角色类型可以是全权限人,例如设备的所有者,即主人;也可以是部分权限人,例如设备所有者的家人或者家庭中的儿童,通过登录信息可以获取操作用户的角色信息,例如全权限人或部分权限人。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应用账号注册获取第一手机号码数据,具体地,通过手机200在应用程序注册,注册时需要输入手机号码,则云端服务器300此时可以获取该手机号码,从而获取第一手机号码数据。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智能设备100联网时的IP地址,从而直接获取到该智能设备100所在位置,从而获取第一地理位置数据。
通过登录信息即获取到第一角色数据,并通过应用程序账号注册获取第一手机号码数据,十分方便,无需进行繁复的额外操作。此外,由于上网地址与实际地理位置有关,通过智能设备100的上网地址得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准确可靠。
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获取第一地理位置数据的步骤为:获取手机200网络的定位数据,依据定位数据得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具体地,通过手机200自带的GPRS服务或者4G网络服务进行定位,存下经纬度信息,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300,从而获取了第一地理位置数据。由于手机200网络会自带定位信息,通过存下手机200网络定位信息来获取第一地理位置数据,同样准确可靠。
S2:将第一隐私数据与存档用户的第二隐私数据进行比对。
具体而言,通过云端服务器300对第一隐私数据和第二隐私数据进行比对,并给出比对结果。其中第二隐私数据存储在智能设备100的控制器110中,包括存档用户的第二角色数据、第二手机号码数据和第二地理位置数据。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存档用户,即该智能设备100的原所有者。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比对步骤为:将第一角色数据与第二角色数据进行比对,将第一手机号码数据与第二手机号码数据进行比对,将第一地理位置数据与第二地理位置数据进行比对。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隐私数据进行比对,通过多维度进行比对,避免单一数据丢失或者无法采集而导致比对结果不准确的现象,避免了误判。
若第一隐私数据与第二隐私数据匹配,则执行步骤S3:保留第二隐私数据。
具体而言,若第一角色数据与存档用户的第二角色数据相同,且第一手机号码数据与存档用户的第二手机号码数据相同,且第一地理位置数据与存档用户的第二地理位置数据相同,则保留第二角色数据、第二手机号码数据和第二地理位置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隐私数据和第二隐私数据比对结果判定智能设备100的所有者是否发生改变,当多个类型的隐私数据均相同时,才能判定设备所有者未发生更改,同时保留原用户的隐私数据。这种判定逻辑避免了当一个或者部分隐私数据雷同时造成用户所有者的误判,保证了所有者判断的准确,提高了隐私安全性。
若第一隐私数据与第二隐私数据不匹配,则执行步骤S4:删除第二隐私数据。
具体而言,若第一角色数据与第二角色数据不同,或第一手机号码数据与第二手机号码数据不同,或第一地理位置数据与第二地理位置数据不同,则删除第二角色数据、第二手机号码数据和第二地理位置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隐私数据和第二隐私数据比对结果判定智能设备100的所有者是否发生改变,当多个类型的隐私数据只要有一个及以上不同时,则判定所有者发生改变,同时删除原用户的隐私数据。这种判定逻辑下,当一个或者部分隐私数据雷同时造成用户所有者的误判,保证了所有者判断的准确,提高了隐私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通过比对新接入设备的第一隐私数据和存档的第二隐私数据,若二者匹配则表明设备所有者未变更,此时则保留原有数据,方便操作者对设备进行控制或者查看;若二者不匹配则表明设备所有者变更,此时为了保护前任所有者的隐私,则删除存档的第二隐私数据。通过判断第一隐私数据和第二隐私数据的比对判断所有者是否变更,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所有者的隐私安全。此外用户操作方便,体验佳,同时成本投入小,仅仅需要云端增加智能算法,无需智能设备端变更。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和步骤S3择一进行,同时在执行完步骤S4后,需要执行步骤S5:存档第一隐私数据。
具体而言,当删除第二隐私数据后重新存档第一隐私数据,并授权操作用户使用该智能设备100,方便新的所有者进行控制和查看,同时也方便下一次所有者更替时进行比对。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100,包括控制器110,控制器110具有写入数据模块、存档数据模块、比对模块和删除模块;
写入数据模块用于获取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
存档数据模块用于存档并保留存档用户的第二隐私数据;
比对模块用于比对第一隐私数据和第二隐私数据,并生成比对结果;
删除模块用于依据比对结果删除第二隐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100为智能空调,当然,此处也可以其他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厨具或者智能灶具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10与云端服务器300通信连接,具体地,写入数据模块与云端服务器300通信连接,可用于获取手机200等终端设备处手机200的第一隐私数据。同时比对模块与云端服务器300通信连接,利用云端服务器300实现比对功能并生成比对结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通过对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与第二隐私数据进行比对,例如比对角色数据、手机号码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通过比对的结果来判定是否保留存档用户的隐私数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利用智能算法通过必要隐私数据判定设备所有者是否发生改变,结合用户具体操作,采用不同数据处理策略,使得用户的隐私数据更加安全,有效保护了用户隐私。同时操作方便,无需通过繁琐的操作步骤来实现判定,用户便利性好,用户体验佳。

Claims (10)

1.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
将所述第一隐私数据与存档用户的第二隐私数据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一隐私数据与所述第二隐私数据匹配,则保留所述第二隐私数据;
若所述第一隐私数据与所述第二隐私数据不匹配,则删除所述第二隐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隐私数据包括所述操作用户的第一角色数据、第一手机号码数据和第一地理位置数据;所述第二隐私数据包括所述存档用户的第二角色数据、第二手机号码数据和第二地理位置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登录信息获取第一角色数据;
通过应用程序账号注册获取所述第一手机号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智能设备的上网地址;
依据所述上网地址得到所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手机网络的定位数据;
依据所述定位数据得到所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隐私数据与存档用户的第二隐私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角色数据与所述第二角色数据进行比对;
将所述第一手机号码数据与所述第二手机号码数据进行比对;
将所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地理位置数据进行比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留所述第二隐私数据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角色数据与所述存档用户的第二角色数据相同,且所述第一手机号码数据与所述存档用户的第二手机号码数据相同,且所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与所述存档用户的第二地理位置数据相同,则保留所述第二角色数据、所述第二手机号码数据和所述第二地理位置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删除所述第二隐私数据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角色数据与所述第二角色数据不同,或所述第一手机号码数据与所述第二手机号码数据不同,或所述第一地理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地理位置数据不同,则删除所述第二角色数据、所述第二手机号码数据和所述第二地理位置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删除所述第二隐私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存档所述第一隐私数据。
10.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写入数据模块、存档数据模块、比对模块和删除模块;
所述写入数据模块用于获取操作用户的第一隐私数据;
所述存档数据模块用于存档并保留存档用户的第二隐私数据;
所述比对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隐私数据和所述第二隐私数据,并生成比对结果;
所述删除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比对结果删除所述第二隐私数据。
CN201911114541.6A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和智能设备 Pending CN1108261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4541.6A CN110826104A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和智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4541.6A CN110826104A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和智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6104A true CN110826104A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55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4541.6A Pending CN110826104A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和智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610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4659A (zh) * 2014-03-12 2014-07-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频率的轨迹抑制数据发布隐私保护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4023315A (zh) * 2014-06-20 2014-09-03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密码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4463017A (zh) * 2014-12-22 2015-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845267A (zh) * 2016-12-19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历史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4659A (zh) * 2014-03-12 2014-07-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频率的轨迹抑制数据发布隐私保护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4023315A (zh) * 2014-06-20 2014-09-03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密码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4463017A (zh) * 2014-12-22 2015-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845267A (zh) * 2016-12-19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历史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1486B (zh) 一种文件系统的权限设置方法及装置
WO2015070824A2 (zh) 电话号码标记方法及系统
US9130914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server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4579667B (zh) 一种账户密码的管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US9930632B2 (en) M2M application remote registration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10283342A1 (en) Thin client-server system, thin client terminal,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6323786B2 (ja) サー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458135B2 (en) Data backup system
CN102082589B (zh) 保存联系方式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099704A (zh)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OAuth服务
EP24928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data card
CN109639724B (zh) 密码找回方法、密码找回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2747A (zh) 目标设备的绑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6506511A (zh) 一种通讯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
CN103546555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4023315B (zh)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密码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7172223A (zh) 一种基于通信终端和远程服务器的共享方法及共享系统
CN111586671A (zh) 嵌入式用户识别卡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92601A (zh) 一种eUICC配置文件的删除方法和设备
CN112765663A (zh) 文件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970330A (zh)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76005B (zh) 一种vpn线路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EP2665301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network unlocking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CN110826104A (zh) 一种用户数据保护方法和智能设备
CN116489762A (zh) 接入注册方法、装置、系统、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