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0792A - 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20792A CN110820792A CN201910797908.2A CN201910797908A CN110820792A CN 110820792 A CN110820792 A CN 110820792A CN 201910797908 A CN201910797908 A CN 201910797908A CN 110820792 A CN110820792 A CN 1108207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wer plate
- plate
- anchor
- soil body
- anchor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9933 burial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746 Structur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42—Foundations for poles, masts or chimne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三锚板基础固定结构包括上板短柱、板件组和锚杆组件,其中,板件组包括自上而下的上板和下板件,下板件包括三个独立设置的下板,其中,锚杆组件包括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上板短柱与上板通过第一锚杆固接,上板与三个下板分别通过第二锚杆固接,上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配筋,下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配筋;下板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剪切法抗拔计算确定下板尺寸和埋深;步骤2:对下板进行抗冲切验算,根据步骤1确定下板的所述配筋的数据。本发明可以消除现场钢筋绑扎作业,同时降低了施工周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杆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主要采用“大开挖”基础类、“掏挖扩底”基础类、“爆扩桩”基础类。“大开挖”基础类的主要尺寸需根据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抗拔稳定性要求确定,为了满足上拔稳定性的需要,必须加大基础尺寸,提高了基础造价,同时由于弃土较多,对环境的破坏也较大。“掏挖扩底”基础类适合于无水渗入基坑的粘性土中,同时桩基础规范规定,如基础采用桩基,基础持力层需穿过湿陷性黄土,因此该基础不适用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爆扩桩”基础类施工难度较大,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且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施工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工后检测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综上所述,目前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结构主要存在施工工艺复杂,且施工质量不易控制以及工后检测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结构的存在的施工工艺复杂,且施工质量不易控制以及工后检测不方便中至少一部分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固定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三锚板基础固定结构包括上板短柱、板件组和锚杆组件,
其中,板件组包括自上而下的上板和下板件,下板件包括三个独立设置的下板,并且
在施工完成的状态下,上板和下板均埋设于地下,上板短柱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环境;
其中,锚杆组件包括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上板短柱与上板通过第一锚杆固接,上板与三个下板分别通过第二锚杆固接,上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配筋,下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配筋;
下板的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1:采用剪切法抗拔计算确定下板尺寸和埋深;
步骤2:对下板进行抗冲切验算,根据步骤1确定的下板的尺寸、埋深和抗冲验结果确定下板的所述配筋的数据。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1、采用剪切法进行下板的上拔稳定计算,
步骤12、根据下板的上拔稳定计算得出临界埋深;
步骤13、根据如下条件由所述临界埋深确定出下板的埋深:
下板的埋深不大于临界埋深。
步骤11具体为,采用如下的公式(1)进行下板的上拔稳定计算:
γfT′≤Rup=TV+GS+Gf上+Gf下+G回填 (1)
其中,γf为上拔分项系数,T′为每根锚索上的拉力,Rup为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KN),TV为抗拔土体圆弧滑动面剪切阻力垂直投影分量,GS为圆弧滑动面内土体自重,Gf上为上板的自重,Gf下为下板的自重,G回填为回填土体重。
抗拔土体圆弧滑动面剪切阻力垂直投影分量TV的计算公式为:
圆弧滑动面内土体自重GS的公式为:
GS=μγS(A3ht 3-V0) (3),
在步骤2中,下板的抗冲切验算公式为:
Fl≤0.7βhpftam(h-as) (4),
其中,βhp为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as为保护层厚度。
步骤2中,配筋的数据包括钢筋的弯矩,通过如下的公式(5)计算钢筋的弯矩:
下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下板的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小于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该结构钢筋可与下板钢板焊接在一起,下至基础底部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可以消除现场钢筋绑扎作业,同时降低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中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中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中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下板的设计方法中下板的受力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中下板受压时弯矩强度计算的示意简图;
图中,1.上板,2.下板,3.上板短柱,4.第一锚杆,5.第二锚杆,6.保护帽,7.底层钢板,8.下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固定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三锚板基础固定结构包括上板短柱3、板件组和锚杆组件,
其中,板件组包括自上而下的上板1和下板件,下板件包括三个独立设置的下板2,并且
在施工完成的状态下,上板1和下板2均埋设于地下,上板短柱3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环境;
其中,锚杆组件包括第一锚杆5和第二锚杆6,上板短柱3与上板1通过第一锚杆5固接,上板1与三个下板2分别通过第二锚杆6固接,上板1 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配筋,下板2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配筋;
下板的设计方法包括:
本发明一种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1:采用剪切法抗拔计算确定下板尺寸和埋深;
步骤2:对下板进行抗冲切验算,根据步骤1确定的下板的尺寸、埋深和抗冲验结果确定所述下板的配筋的数据。
其中,
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1、采用剪切法进行下板的上拔稳定计算,
步骤12、根据下板的上拔稳定计算得出临界埋深;
步骤13、根据如下条件由所述临界埋深确定出下板的埋深:
下板的埋深不大于临界埋深。
步骤11具体为,采用如下的公式(1)进行下板的上拔稳定计算:
γfT′≤Rup=TV+GS+Gf上+Gf下+G回填 (1)
其中,γf为上拔分项系数,T′为每根锚索上的拉力,Rup为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KN),TV为抗拔土体圆弧滑动面剪切阻力垂直投影分量,GS为圆弧滑动面内土体自重,Gf上为上板的自重,Gf下为下板的自重,G回填为回填土体重。
抗拔土体圆弧滑动面剪切阻力垂直投影分量TV的计算公式为:
圆弧滑动面内土体自重GS的公式为:
GS=μγS(A3ht 3-V0) (3),
在步骤2中,下板的抗冲切验算公式为:
Fl≤0.7βhpftam(h-as) (4),
其中,βhp为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as为保护层厚度。
步骤2中,配筋的数据包括钢筋的弯矩,通过如下的公式(5)计算钢筋的弯矩:
下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下板的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小于0.15%。
下面对本发明一种输电线路联合板杆双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剪切法抗拔计算确定下板尺寸和埋深,
由于水平力的存在,在基础上拔时,锚索会为基础上板提供一定的抗倾覆的力,每根锚索上的拉力为:T′
联合板索基础的下板利用剪切法计算上拔稳定,由于板索联合基础的特殊形式和考虑到施工的难度与经济性,下板应尽量浅埋,即下板埋深不大于临界埋深。
故,只存在ht≤hc的情况,则按照规范《DL/T 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用剪切法计算上拔稳定时应采用以下公式进行上拔稳定计算。
γfT′≤Rup=TV+GS+Gf上+Gf下+G回填 (1),
公式(1)中:
γf为上拔分项系数,可按表1选取,T′为每根锚索上的拉力为,Rup为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KN),TV为抗拔土体圆弧滑动面剪切阻力垂直投影分量;GS为圆弧滑动面内土体自重;Gf上为上板的自重,Gf下为下板的自重;G回填为回填土体重。
表1:基础上拔时附加分项系数
抗拔土体圆弧滑动面剪切阻力垂直投影分量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α为中间计算参数,表示半径r随基础深径比,λ(h/D)而变化的特征;
其中:n为抗拔土体滑动面形态参数,随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变化而异,可根据试验确定,黏土宜取n=4,砂类土宜取n=2~3,戈壁滩碎石土宜取n=1.0~1.5。
圆弧滑动面内土体自重GS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GS=μγS(A3ht 3-V0) (3),
土抗力项折减系数μ计算方法如下:
①当L≥D+2λh1时,μ=1.00;
②当L=D时,
若ht≤2.5D时,μ=0.75;
若2.5D≤ht≤3.0D时,μ=0.65;
若3.0D≤ht≤4.0D时,μ=0.55;
③当D<L<D+2λh1时,μ可以按照插值法确定;
公式(1)中Gf上、Gf下、G回填分别按下式计算:
Gf上=γ砼V上板 (302)
Gf下=γ砼V下板 (303)
G回填=γ回填πr孔 2ht (304)
式中:γ砼为混凝土容重(kN/m3);V上板为上板体积(m3);V下板为下板体积(m3);γ回填为回填土容重,可按照回填系数对天然土体容重进行折减,建议取0.8γS(kN/m3);r孔为下板孔径(m)。
输电塔为转角塔型,γf根据表1可取为1.6,下板受到的上拔力 T′=556kN。
其中A1、A2和A3的值主要由埋深比ht/B控制,因此,设计可根据不同埋深比的情况来设计下板的尺寸以及配筋,并进行下板的上拔稳定验算。
表2不同土体的临界深度
表2中列举出了不同土的临界深度,地质条件为粘性土时,临界深度介于3.5D~1.5D之间,因此,在根据不同埋深比设计下板时,为使下板符合浅埋的要求,设计时所选用的埋深比应小于规定的临界埋深比。但是考虑到基础材料的用量以及埋深对土体抗拔的影响,下板的大小又不能过大且埋深也不宜过小,这就决定了埋深比不能过小。
因为设计为单个基础的设计,不考虑由水平力和相邻基础对输电塔上拔承载力的折减,由于下板开展角θ=90°,则下板容许上拔承载力减低系数为1.0。
容许上拔承载力Rup:
γfT′<Rup (305),
故下板的尺寸符合上拔承载力要求。
2、基础下板抗冲切验算;
联合板索基础的下板受力如图4所示,下板受力为轴心受拉,但单个针对于下板来考虑时,其实下板实际作用力是作用在下板底部方向向上的压力,大小为T′。
下板的抗冲切验算按照规范《DL/T 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Fl≤0.7βhpftam(h-as) (4),
式中:βhp为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8m时,取1.0,当h≥2.0m,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一般采用C35号混凝土,ft取1.57N/mm2;as为保护层厚度,取50mm。
am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ab为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边长。
Fl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Fl=pAl (402)
式中:p为下板平均净压力(kN/m2),Al为抗冲切阴影面积(m2)。
其中下板平均净压力设计值p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r下板为下板半径(m);
抗冲切阴影面积Al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Al=π[r下板 2-(0.45+h-0.05)2] (404),
根据计算得到的尺寸,下板的直径为B,下板的厚度h,可以求得:
Fl≤0.7βhpftam(h-as) (405),
满足基础抗冲切的要求。
3、下板配筋设计;
下板配筋根据计算得到的埋深以及底板尺寸进行计算。
输电塔基础下板受到的荷载为轴心荷载,如图5所示,以及上文中上板弯矩计算的方法,由于底板为圆形,故下板顶面两个方向的弯矩可大小相同,并可按照《DL/T 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中以下公式保守计算。
式中:b、b′可根据上文以及图6中确定。
得到弯矩后,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出两个方向的受拉钢筋截面积:
在计算出基础上板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后,需根据所计算钢筋截面积和《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关于底板钢筋布置的技术规定进行输电塔联合板索基础的上板的钢筋布置。
(1)下板的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下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取50mm;
(2)当下板的直径B≥2.5m时,下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半径的0.9 倍,沿半径方向布置;
(3)钢筋需求量少于构造钢筋的需求量时,一般应该按照构造配筋进行联合板索基础的下板的配筋。
实施例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本发明输电线路联合板杆双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为:
1、下板设计;
1.1:用剪切法抗拔计算确定下板尺寸和埋深;
由于水平力的存在,在基础上拔时,锚索会为基础上板提供一定的抗倾覆的力,锚索上的拉力为:
T′=556kN,
联合板索基础的下板利用剪切法计算上拔稳定,由于板索联合基础的特殊形式和考虑到施工的难度与经济性,下板应尽量浅埋,即下板埋深不大于临界埋深。
故,只存在ht≤hc的情况,则按照规范《DL/T 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用剪切法计算上拔稳定时应采用以下公式(1)进行上拔稳定计算。
γfT′≤Rup=TV+GS+Gf上+Gf下+G回填 (1),
γf为上拔分项系数,可按表1选取,T′为每根锚索上的拉力为,Rup为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KN),TV为抗拔土体圆弧滑动面剪切阻力垂直投影分量;GS为圆弧滑动面内土体自重;Gf上为上板的自重,Gf下为下板的自重;G回填为回填土体重。
抗拔土体圆弧滑动面剪切阻力垂直投影分量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α为中间计算参数,表示半径r随基础深径比,λ(h/D)而变化的特征;
其中:n为抗拔土体滑动面形态参数,随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变化而异,可根据试验确定,黏土宜取n=4,砂类土宜取n=2~3,戈壁滩碎石土宜取n=1.0~1.5。
圆弧滑动面内土体自重GS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GS=μγS(A3ht 3-V0) (3),
代入数据计算得到A3=0.5306。
式1中Gf上、Gf下、G回填分别按下式计算:
Gf上=γ砼V上板 (302)
Gf下=γ砼V下板 (303)
G回填=γ回填πr孔 2ht (304)
式中:γ砼为混凝土容重(kN/m3);V上板为上板体积(m3);V下板为下板体积(m3);γ回填为回填土容重,可按照回填系数对天然土体容重进行折减,建议取0.8γS(kN/m3);r孔为下板孔径(m)。
输电塔为转角塔型,γf根据表1可取为1.6,下板受到的上拔力 T′=556kN。
其中A1、A2和A3的值主要由埋深比ht/B控制,因此,设计可根据不同埋深比的情况来设计下板的尺寸以及配筋,并进行下板的上拔稳定验算。
故设计地质土的临界埋比深定为2.5,暂定B=1.4m,则ht=4m,底板孔半径r孔=0.6m,下板厚度暂定为0.35m。
根据天然土体容重γs=20kN/m3、土体粘聚力c=5kN/m2、混凝土容重γ砼=24kN/m3以及上述计算得到的A1=2.0771、A2=0.4593、 A3=0.5306,公式(2)、(3)、(302)、(303)、(304)代入数据计算得到:
Tv=2.0771×5×42+0.4593×43=754.1kN,
GS=20×(0.5306×43-π×0.62×4)=518.3kN,
Gf上=24×2=48kN,
Gf下=24×π×0.72×0.35=16.9kN,
G回填=20×0.8×π×0.52×3.5=72.4kN。
因为设计为单个基础的设计,不考虑由水平力和相邻基础对输电塔上拔承载力的折减,由于下板开展角θ=90°,则下板容许上拔承载力减低系数为 1.0。
容许上拔承载力Rup:
Rup=1409.7kN
γfT′=1.6×556kN=889.6kN<Rup
故基础下板尺寸符合上拔承载力要求。
1.2、基础下板抗冲切验算;
下板受力如图5所示,下板受力为轴心受拉,但单个针对于下板来考虑时,其实下板实际作用力是作用在下板底部方向向上的压力,大小为T′。
下板的抗冲切验算按照规范《DL/T 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Fl≤0.7βhpftam(h-as) (4),
式中:βhp为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8m时,取1.0,当h≥2.0m,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一般采用C35号混凝土,ft取1.57N/mm2;as为保护层厚度,取50mm。
am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ab为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边长。
Fl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Fl=pAl (402)
式中:p为下板平均净压力(kN/m2),Al为抗冲切阴影面积(m2)。
其中下板平均净压力设计值p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r下板为下板半径(m);
抗冲切阴影面积Al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Al=π[r下板 2-(0.45+h-0.05)2] (404),
根据上述中计算得到的尺寸,下板直径为B=1.6m,下板厚度 h=0.35m,孔径。可以根据公式(401)、(404)、(403)、(402)、(4) 求得:
Fl=314.63×0.8130=255.76kN,
0.7βhpftam(h-as)=0.7×1.0×2.2×0.5657×(0.35-0.05)=261.34kN;
则有:
Fl≤0.7βhpftam(h-as),
故满足基础抗冲切要求。因此,输电塔基础下板厚度尺寸符合要求。
3、下板配筋设计:
下板配筋根据计算得到的埋深以及底板尺寸进行计算。
输电塔基础下板受到的荷载为轴心荷载,如图5所示,以及上文中上板弯矩计算的方法,由于底板为圆形,故下板顶面两个方向的弯矩可大小相同,并可按照《DL/T 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中以下公式保守计算。
式中:b、b′可根据上文以及图5中确定。
得到弯矩后,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出两个方向的受拉钢筋截面积:
在计算出基础上板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后,需根据所计算钢筋截面积和《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关于底板钢筋布置的技术规定进行输电塔联合板索基础的上板的钢筋布置。
(1)下板的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下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取50mm;
(2)当下板的直径B≥2.5m时,下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半径的0.9 倍,沿半径方向布置;
(3)钢筋需求量少于构造钢筋的需求量时,一般应该按照构造配筋进行联合板索基础的下板的配筋。
根据前述中计算结果得到p=314.63kN/m3、b=1.13m、b′=0.495m,基础受力筋采用HPB300级(fy=270N/mm2)钢筋。则可计算得到:
最小配筋截面积:
故配筋截面积按照计算配筋面积取值,则有:
AsI=AsII=1262mm2,
根据规范要求对下板配筋如下:X与Y方向的截面配筋均为11φ12@100, As=1265mm2。
至此,本发明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已经完成。
本发明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借鉴和利用锚索拉盘技术和掏挖桩基础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经验,结合二者的优点进行开发创新,提出了一种输电杆塔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本发明提出下板结构,下板的设计计算方法,下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可以使得该结构钢筋可与下板钢板焊接在一起,下至基础底部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可以消除现场钢筋绑扎作业,同时降低了施工周期。
Claims (10)
1.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锚板基础固定结构包括上板短柱(3)、板件组和锚杆组件;
其中,所述板件组包括自上而下的上板(1)和下板件,所述下板件包括三个独立设置的下板(2),并且
在施工完成的状态下,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均埋设于地下,所述上板短柱(3)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环境;
其中,所述锚杆组件包括第一锚杆(4)和第二锚杆(5),所述上板短柱(3)与上板(1)通过第一锚杆(4)固接,所述上板(1)与三个下板(2)分别通过第二锚杆(5)固接,所述上板(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配筋,所述下板(2)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配筋;
所述下板的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1:采用剪切法抗拔计算确定下板尺寸和埋深;
步骤2:对下板进行抗冲切验算,根据步骤1确定的所述下板的尺寸、埋深和抗冲验结果确定所述下板的所述配筋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1、采用剪切法进行下板的上拔稳定计算;
步骤12、根据下板的上拔稳定计算得出临界埋深;
步骤13、根据如下条件由所述临界埋深确定出所述下板的埋深:
所述下板的埋深不大于所述临界埋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具体为,采用如下的公式(1)进行下板的上拔稳定计算:
γfT′≤Rup=TV+GS+Gf上+Gf下+G回填 (1),
其中,γf为上拔分项系数,T′为每根锚杆上的拉力,Rup为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KN),TV为抗拔土体圆弧滑动面剪切阻力垂直投影分量,GS为圆弧滑动面内土体自重,Gf上为上板的自重,Gf下为下板的自重,G回填为回填土体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下板的抗冲切验算公式为:
Fl≤0.7βhpftam(h-as) (4),
其中,βhp为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as为保护层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的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小于0.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97908.2A CN110820792A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97908.2A CN110820792A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20792A true CN110820792A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9547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97908.2A Pending CN110820792A (zh) | 2019-08-27 | 2019-08-27 | 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2079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12439A (zh) * | 2022-01-16 | 2022-09-06 | 辛振科 | 一种适用于深覆盖层上建设斜拉坝的抗拔基础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23199U (zh) * | 2011-03-25 | 2011-11-02 | 国水投资集团包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基础预应力锚板锚栓组合件 |
CN103556652A (zh) * | 2013-11-22 | 2014-02-05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锚栓、高强螺杆的防腐装置及方法 |
CN107476331A (zh) * | 2017-09-01 | 2017-12-15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粘性土中输电线路板柱基础的设计方法 |
-
2019
- 2019-08-27 CN CN201910797908.2A patent/CN11082079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23199U (zh) * | 2011-03-25 | 2011-11-02 | 国水投资集团包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基础预应力锚板锚栓组合件 |
CN103556652A (zh) * | 2013-11-22 | 2014-02-05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锚栓、高强螺杆的防腐装置及方法 |
CN107476331A (zh) * | 2017-09-01 | 2017-12-15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粘性土中输电线路板柱基础的设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孙永鑫等: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板式基础板厚比优化设计研究", 《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下册)》 * |
邓骁: "输电塔联合板索基础设计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工程科技Ⅱ辑》 * |
雒亿平: "黄土地基联合板索基础抗拔机理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工程科技Ⅱ辑》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12439A (zh) * | 2022-01-16 | 2022-09-06 | 辛振科 | 一种适用于深覆盖层上建设斜拉坝的抗拔基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88341B (zh) | 一种大型桩筏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8385673B (zh) | 微型上部填充滚珠套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775447B (zh) | 用于陡峭山区输电塔的子母基础框架及其施工工艺 | |
CN207092107U (zh) | 一种利用地下连续墙的抗沉陷结构 | |
CN110629671A (zh) | 一种悬索桥锚碇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5225280U (zh) | 一种用于软基的钢管桩植筋隧道复合衬砌的联合支护结构 | |
CN101691760B (zh) | 一种锚杆联合掏挖复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059856A (zh) |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多孔空心生态桩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929147B (zh) | 中空大直径挖孔基础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0820792A (zh) | 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 |
CN207484290U (zh) | 超大直径空心群桩锚碇 | |
CN113026760A (zh) | 土岩双元基坑组合式支护桩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8996052U (zh) | 基坑锚定墙拉锚支护形成的支护结构及采用的钻具 | |
CN109024613A (zh) | 大跨度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 |
CN110528557A (zh) | 输电线路联合板杆单锚板基础结构的上板的设计方法 | |
CN110528565A (zh) | 输电线路联合板杆双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 |
CN214741347U (zh) | 一种用于水工盾构建筑结构加强固定装置 | |
CN110528558A (zh) | 输电线路联合板杆单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 | |
CN209162840U (zh) | 一种多锚盘旋喷搅拌加劲桩 | |
CN102235017A (zh) | 软土地基建筑物抵抗侧向力的方法 | |
CN111270682A (zh) | 具有高竖向承载力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648359A (zh) | 一种锚杆桩的施工方法 | |
CN204753622U (zh) | 中空大直径挖孔基础 | |
CN205999879U (zh) | 挖孔薄壁碎石填芯注浆桩复合地基 | |
CN111395062A (zh) | 一种等载置换轻质土帮宽路基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