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9320B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9320B
CN110809320B CN201810886212.2A CN201810886212A CN110809320B CN 110809320 B CN110809320 B CN 110809320B CN 201810886212 A CN201810886212 A CN 201810886212A CN 110809320 B CN110809320 B CN 1108093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pusch
type
uplink control
diff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862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9320A (zh
Inventor
张轶
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US17/265,7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10168794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86212.2A priority patent/CN110809320B/zh
Priority to EP19847061.9A priority patent/EP3820220B1/en
Priority to JP2021506312A priority patent/JP7305746B2/ja
Priority to SG11202101209PA priority patent/SG11202101209PA/en
Priority to AU2019316855A priority patent/AU2019316855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99395 priority patent/WO2020029947A1/zh
Priority to CA3108687A priority patent/CA3108687C/en
Publication of CN110809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9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终端根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第一PUSCH配置参数;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piggyback为一种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传输UCI的方法。当传输UCI的PUCCH资源和传输数据的PUSCH的资源重叠(overlap)的时候,且满足处理时间要求的情况下,UCI可以在PUSCH上传输。
目前针对传输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LLC,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业务和移动带宽增强(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业务的PUSCH,UCI piggyback的规则是相同的,然而URLLC业务和eMBB业务的可靠性要求不同,通常来讲,URLLC业务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当前的UCI传输方式无法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第一PUSCH配置参数;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终端,包括选择单元和传输单元;其中,
所述选择单元,用于根据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第一PUSCH配置参数;其中,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第二配置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配置单元,用于为终端配置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其中,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终端根据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第一PUSCH配置参数;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不同的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对应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终端基于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对应的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能够适应不同业务传输的可靠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另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终端根据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第一PUSCH配置参数;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步骤102: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适用于UCI piggyback,即在传输UCI的PUCCH资源和传输数据的PUSCH的资源重叠(overlap)的时候,且满足处理时间要求的情况下,UCI可以在PUSCH上传输。作为一种示例,UCI piggyback体现在PUSCH配置(PUSCH-Config)中的一个字段uci-OnPUSCH,uci-OnPUSCH字段用于选择动态的码率调整量(beta-offset)或者半静态的beta-offset,scaling参数用于限制PUSCH上为UCI分配的最多RE数。其中beta-offset表示UCI相对于PUSCH承载的数据的码率调整量。uci-OnPUSCH字段的代码示例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031
/>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04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或者,基于预先约定的方式为所述终端配置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本实施例中,终端具有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该PUSCH配置参数可以是通过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是基于预先约定的方式配置的。其中,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多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PU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与至少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类型对应;其中,所述PD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用于加扰调度PD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否定应答(HARQ-ACK/NACK)、第一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 1)和第二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part 2)。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
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允许在第一类型的PUSCH上传输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参数;所述RE参数为第一类型的PUSCH上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分配的最大RE值;
第三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相对于第一类型的PUSCH承载的数据的码率调整量;
第四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和/或有效载荷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PUSCH为PUSCH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可包括第一组配置参数,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可以是uci-OnPUSCH,例如uci-OnPUSCH的第一组配置参数的描述可参照前述所述。这里,第一组配置参数中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允许在第一类型的PUSCH上传输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例如,状态参数包括状态1和状态2,状态1表示允许在对应类型的PUSCH上传输对应类型的UCI,状态2表示在对应类型的PUSCH上不允许传输对应类型的UCI。
其中,当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为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中的配置参数时;所述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中的状态参数在对应类型的PUSCH上传输对应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PUSCH上不传输对应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可包括第二组配置参数,所述第二组配置参数可以为前述uci-OnPUSCH参数描述中的scaling参数,该参数表征第一类型的PUSCH上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分配的最大RE值。
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可包括第三组配置参数,第三组配置参数可以为前述uci-OnPUSCH参数描述中的beta-offset参数,用于表示某类型的UCI相对于某类型的PUSCH承载的数据的码率调整量。如果调度PUSCH的DCI中不包含beta-offset指示字段,则可通过高层配置的beta-offset参数用于UCI的码率调整。其中,beta-offset参数对应于以下类型的beta-offset: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大于2比特小于等于11比特的HARQ-ACK、大于11比特的HARQ-ACK、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和大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配置信息的代码示例可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06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采用半静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每个指示参数均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指示参数包括,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2比特小于等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和大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part 2的码率调整量。可以理解,BetaOffsets其中每个字段betaOffsetACK-Index1、betaOffsetACK-Index2、betaOffsetACK-Index3、betaOffsetCSI-Part1-Index1、betaOffsetCSI-Part1-Index2、betaOffsetCSI-Part2-Index1、betaOffsetCSI-Part2-Index2都包含多套参数,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UCI。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采用动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配置的动态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作为第四种实施方式,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可包括第四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和/或有效载荷大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HARQ-ACK/NACK、CSI part 1、CSI part 2中的0种或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其中,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不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不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一种类的有效载荷大小不同;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不同的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对应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尤其对于不同的业务类型、不同的业务优先级、不同的逻辑信道、不同的DCI format、不同的加扰调度PD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终端基于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对应的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能够适应不同业务传输的可靠性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步骤202: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本实施方式适用于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使得在传输UCI的PUCCH资源和传输数据的PUSCH的资源重叠(overlap)的时候,且满足处理时间要求的情况下,UCI可以在PUSCH上传输的场景。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或其他网元设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PU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与至少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类型对应;其中,所述PD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用于加扰调度PD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否定应答(HARQ-ACK/NACK)、第一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 1)和第二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part 2)。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
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允许在第一类型的PUSCH上传输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RE参数;所述RE参数为第一类型的PUSCH上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分配的最大RE值;
第三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相对于第一类型的PUSCH承载的数据的码率调整量;
第四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和/或有效载荷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PUSCH为PUSCH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可包括第一组配置参数,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可以是uci-OnPUSCH,例如uci-OnPUSCH的第一组配置参数的描述可参照前述所述。这里,第一组配置参数中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允许在第一类型的PUSCH上传输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例如,状态参数包括状态1和状态2,状态1表示允许在对应类型的PUSCH上传输对应类型的UCI,状态2表示在对应类型的PUSCH上不允许传输对应类型的UCI。
其中,当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为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中的配置参数时;所述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中的状态参数在对应类型的PUSCH上传输对应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PUSCH上不传输对应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可包括第二组配置参数,所述第二组配置参数可以为前述uci-OnPUSCH参数描述中的scaling参数,该参数表征第一类型的PUSCH上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分配的最大RE值。
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可包括第三组配置参数,第三组配置参数可以为前述uci-OnPUSCH参数描述中的beta-offset参数,用于表示某类型的UCI相对于某类型的PUSCH承载的数据的码率调整量。如果调度PUSCH的DCI中不包含beta-offset指示字段,则可通过高层配置的beta-offset参数用于UCI的码率调整。其中,beta-offset参数对应于以下类型的beta-offset: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大于2比特小于等于11比特的HARQ-ACK、大于11比特的HARQ-ACK、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和大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采用半静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每个指示参数均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指示参数包括,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2比特小于等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和大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part 2的码率调整量。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采用动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配置的动态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本实施例中,终端在进行编码与速率匹配时,在为UCI预留的RE上按照ACK/NACK、CSI part 1、CSI part 2的顺序进行映射,在其余资源映射数据。
作为第四种实施方式,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可包括第四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和/或有效载荷大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HARQ-ACK/NACK、CSI part 1、CSI part 2中的0种或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其中,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不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不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一种类的有效载荷大小不同;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不同的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对应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尤其对于不同的业务类型、不同的业务优先级、不同的逻辑信道、不同的DCI format、不同的加扰调度PD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终端基于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对应的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能够适应不同业务传输的可靠性需求。
下面结合具体的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示例一(对应于第一组配置参数)
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2套uci-OnPUSCH参数以及对应的状态{disable,enable},enable表示对应类型的PUSCH允许对应类型的UCI在PUSCH上传输,disable表示对应种类的PUSCH不允许对应种类的UCI在PUSCH上传输。2套uci-OnPUSCH参数分别对应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new RNTI和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其他RNTI。
终端接收到其他RNTI加扰的DCI时,该其他RNTI加扰的DCI对应的状态为enable,该其他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USCH在时隙(slot)n传输时,若该PUSCH资源与传输UCI的PUCCH的资源有重叠,且处理时间符合规定,则终端将UCI复用到PUSCH进行传输。相应的,若终端接收到new RNTI加扰的DCI时,在该new 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USCH上不传输UCI。
示例二(对应于第一组配置参数)
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4套uci-OnPUSCH参数以及对应的状态{disable,disable,enable,enable},PUSCH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PUSCH类型1和PUSCH类型2,上述两种PUSCH类型分别对应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new RNTI和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其他RNTI,UCI类型1和UCI类型2分别对应PDSCH类型1对应的UCI和PDSCH类型2对应的UCI。则对应于上述PUSCH类型和UCI类型分别有以下四种情况:{PUSCH类型1,UCI类型1}、{PUSCH类型1,UCI类型2}、{PUSCH类型2,UCI类型1}、{PUSCH类型2,UCI类型2},分别对应于上述四种状态。
当终端接收到new RNTI加扰的DCI时,该new RNTI加扰的DCI对应的状态均为disable,则该new RNTI加扰的DCI调度PUSCH在slot n传输时,UCI类型1和UCI类型2的UCI都不允许复用到PUSCH传输;当终端接收到其他RNTI加扰的DCI时,该其他RNTI加扰的DCI对应的状态均为enable,该其他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USCH在slot n传输时,若该PUSCH资源与传输UCI的PUCCH的资源有重叠,且处理时间符合规定,则终端可以将UCI类型1或者UCI类型2的UCI复用到PUSCH传输。
示例三(对应于第二组配置参数)
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2套scaling参数,分别为{0.5,0.8},2套scaling参数分别对应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new RNTI和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其他RNTI。当终端收到new RNTI加扰的DCI时,该new RNTI加扰的DCI对应于scaling参数为0.5,则该new RNTI加扰的DCI调度PUSCH在slot n传输时,为UCI分配的最多RE数为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121
当终端接收到其他RNTI加扰的DCI时,该调度其他RNTI加扰的DCI对应于scaling参数为0.8,则该其他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USCH在slot n传输时,为UCI分配的最多RE数为/>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131
其中/>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132
表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l上可以用于UCI传输的RE数。
示例四(对应于第二组配置参数)
PUSCH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PUSCH类型1和PUSCH类型2;PUSCH类型1和PUSCH类型2分别对应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new RNTI和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其他RNTI;UCI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UCI类型1和UCI类型2;UCI类型1和UCI类型2分别对应new 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DSCH对应的UCI和其他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DSCH对应的UCI。
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4套scaling参数,分别为{0.5,0.5,0.8,0.8},分别对应{PUSCH类型1,UCI类型1}、{PUSCH类型1,UCI类型2}、{PUSCH类型2,UCI类型1}、{PUSCH类型2,UCI类型2}。当终端接收到new RNTI加扰的DCI时,该new RNTI加扰的DCI对应的scaling参数均为0.5,则该new RNTI加扰的DCI调度PUSCH在slot n传输时,为UCI类型1和UCI类型2分配的最多RE数都是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133
当终端接收到其他RNTI加扰的DCI时,该其他RNTI加扰的DCI对应的scaling参数均为0.8,则该其他RNTI加扰的DCI调度PUSCH在slot n传输时,为UCI类型1和UCI类型2分配的最多RE数都是/>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134
其中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135
表示OFDM符号l上可以用于UCI传输的RE数。
示例五(对应于第三组配置参数)
本实施方式适用于采用半静态的方式确定BetaOffset的值。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为用户配置多套BetaOffsets参数,以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配置两套参数为例,例如,betaOffsetACK-Index1配置为{index 1,index 3},分别对应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new RNTI和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其他RNTI。其中,index 1和index 3均为TS38.213table 9.3-1中的预设值。
当终端接收到new RNTI加扰的DCI时,该new RNTI加扰的DCI对应于BetaOffsets取值为index 1,则该new 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USCH在slot n和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复用时,HARQ-ACK的betaoffset值取index 1;当终端接收到其他RNTI加扰的DCI时,该其他RNTI加扰的DCI对应于BetaOffsets取值为index 3,则该其他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USCH在slot n和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复用时,HARQ-ACK的betaoffset值取index 3。
示例六(对应于第三组配置参数)
PUSCH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PUSCH类型1和PUSCH类型2;PUSCH类型1和PUSCH类型2分别对应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new RNTI和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其他RNTI;UCI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UCI类型1和UCI类型2;UCI类型1和UCI类型2分别对应new 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DSCH对应的UCI和其他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DSCH对应的UCI。
本实施方式适用于采用半静态的方式确定BetaOffset的值。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多套BetaOffsets参数,以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为例,即betaOffsetACK-Index1配置为{index 1,index1,index 3,index 3},分别对应{PUSCH类型1,UCI类型1}、{PUSCH类型1,UCI类型2}、{PUSCH类型2,UCI类型1}、{PUSCH类型2,UCI类型2}。其中,index1和index 3均为TS 38.213table 9.3-1中的预设值。
当终端接收到new RNTI加扰的DCI时,该new RNTI加扰的DCI均对应于index1;则该new 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USCH在slot n和UCI类型1或者UCI类型2的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复用时,HARQ-ACK的BetaOffset值取index 1;当终端接收到其他RNTI加扰的DCI时,该其他RNTI加扰的DCI均对应于index 3,则该其他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USCH在slotn和UCI类型1或者UCI类型2的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复用时,HARQ-ACK的BetaOffset值取index 3。
示例七(对应于第四组配置参数)
通过预先定义的方式或者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方式规定new 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USCH只能和ACK/NACK以及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和CSI part 2复用,而其他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USCH和UCI的复用和现有标准描述一致,即当采用polar编码时,ACK/NACK、CSI part 1和CSI part 2编码后的调制符号数分别为: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151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152
Figure BDA0001755725680000153
示例八(对应于第四组配置参数)
PUSCH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PUSCH类型1和PUSCH类型2;PUSCH类型1和PUSCH类型2分别对应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new RNTI和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DCI的其他RNTI;UCI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UCI类型1和UCI类型2,UCI类型1和UCI类型2分别对应new 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DSCH对应的UCI和其他RNTI加扰的DCI调度的PDSCH对应的UCI。
通过标准写定的方式或者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方式规定PUSCH类型1只能和UCI类型1和UCI类型2的ACK/NACK以及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和CSI part 2复用,而PUSCH类型2可以与UCI类型1和UCI类型2的每一种类,以及每一种类的有效载荷大小(Payload Size)复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基于调度的URLLC业务传输,引入了一个RRC配置的参数newRNTI,用于指示MCS table的选择,即当RRC配置了new RNTI时,当使用new RNTI加扰的DCI调度数据时,使用new 64QAM MCS table,其他情况,和现有UE behavior一致,即使用原有64QAM MCS table。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终端包括选择单元31和传输单元32;其中,
所述选择单元31,用于根据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第一PUSCH配置参数;其中,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所述传输单元3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输单元32,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或者,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配置单元33,用于基于预先约定的方式配置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其中,作为一种示例,所述传输单元32,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PU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与至少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类型对应。
其中,所述PD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用于加扰调度PD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否定应答(HARQ-ACK/NACK)、第一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 1)和第二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part 2)。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
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允许在第一类型的PUSCH上传输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RE参数;所述RE参数为第一类型的PUSCH上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分配的最大RE值;
第三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相对于第一类型的PUSCH承载的数据的码率调整量;
第四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和/或有效载荷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PUSCH为PUSCH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输单元32,用于当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为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中的配置参数时,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中的状态参数在对应类型的PUSCH上传输对应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PUSCH上不传输对应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HARQ-ACK/NACK、CSI part 1、CSI part 2中的0种或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不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一种类的有效载荷大小不同;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采用半静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每个指示参数均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指示参数包括,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2比特小于等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和大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part 2的码率调整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采用动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配置的动态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中的选择单元31和第一配置单元33,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所述终端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所述终端中的传输单元32,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终端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与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二配置单元41和发送单元42;其中,
所述第二配置单元41,用于为终端配置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其中,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42,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送单元42,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PU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与至少一种PDSCH的类型对应。
其中,所述PD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用于加扰调度PD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HARQ-ACK/NACK、CSI part 1和CSIpart 2。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
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允许在第一类型的PUSCH上传输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元素RE参数;所述RE参数为第一类型的PUSCH上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分配的最大RE值;
第三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相对于第一类型的PUSCH承载的数据的码率调整量;
第四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和/或有效载荷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PUSCH为PUSCH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HARQ-ACK/NACK、CSI part 1、CSI part 2中的0种或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不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一种类的有效载荷大小不同;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采用半静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每个指示参数均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指示参数包括,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2比特小于等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2的码率调整量和大于11比特的CSI part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采用动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配置的动态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中的第二配置单元41,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所述网络设备中的CPU、DSP、MCU或FPGA实现;所述网络设备中的发送单元42,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网络设备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在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网络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与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终端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网络设备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5)

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从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中选择对应的第一PUSCH配置参数;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
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缩放scaling参数,所述scaling参数用于限制PUSCH上为上行控制信息分配的最多资源元素RE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或者,
基于预先约定的方式为所述终端配置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多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U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
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
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与至少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类型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
用于加扰调度PD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
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否定应答HARQ-ACK/NACK、第一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 1和第二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 2。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还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
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允许在第一类型的PUSCH上传输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第三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相对于第一类型的PUSCH承载的数据的码率调整量;
第四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和/或有效载荷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PUSCH为PUSCH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为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中的配置参数时;所述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中的状态参数在对应类型的PUSCH上传输对应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PUSCH上不传输对应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HARQ-ACK/NACK、CSI part 1、CSI part 2中的0种或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一种类的有效载荷大小不同;
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半静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每个指示参数均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指示参数包括,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2比特小于等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和大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动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配置的动态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15.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用于所述终端根据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第一PUSCH配置参数;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
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scaling参数,所述scaling参数用于限制PUSCH上为上行控制信息分配的最多资源元素RE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U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
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
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与至少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类型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
用于加扰调度PD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
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否定应答HARQ-ACK/NACK、第一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 1和第二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 2。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还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
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允许在第一类型的PUSCH上传输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第三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相对于第一类型的PUSCH承载的数据的码率调整量;
第四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和/或有效载荷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PUSCH为PUSCH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HARQ-ACK/NACK、CSI part 1、CSI part 2中的0种或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不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一种类的有效载荷大小不同;
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半静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每个指示参数均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指示参数包括,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2比特小于等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和大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动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配置的动态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2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选择单元和传输单元;其中,
所述选择单元,用于根据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从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中选择对应的第一PUSCH配置参数;其中,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
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scaling参数,所述scaling参数用于限制PUSCH上为上行控制信息分配的最多资源元素RE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或者,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基于预先约定的方式配置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U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
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
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31.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与至少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类型对应。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D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
用于加扰调度PD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
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33.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否定应答HARQ-ACK/NACK、第一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1和第二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 2。
34.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还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
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允许在第一类型的PUSCH上传输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第三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相对于第一类型的PUSCH承载的数据的码率调整量;
第四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和/或有效载荷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PUSCH为PUSCH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为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中的配置参数时,基于所述第一PUSCH配置参数中的状态参数在对应类型的PUSCH上传输对应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PUSCH上不传输对应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HARQ-ACK/NACK、CSI part 1、CSI part 2中的0种或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不同。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一种类的有效载荷大小不同;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半静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每个指示参数均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指示参数包括,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2比特小于等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和大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动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配置的动态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4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二配置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配置单元,用于为终端配置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其中,不同的PUSCH配置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用于所述终端根据PUSCH的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第一PUSCH配置参数;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
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scaling参数,所述scaling参数用于限制PUSCH上为上行控制信息分配的最多资源元素RE数。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
43.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U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
PU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
用于加扰调度PU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
调度PU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44.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与至少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类型对应。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DSCH的类型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类型或不同的业务类型组;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或不同的业务优先级组;
PDSCH承载的数据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或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属于不同的DCI format或不同的DCI format组;
用于加扰调度PDSCH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是不同的RNTI或属于不同的RNTI;
调度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所承载的信息不同。
46.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否定应答HARQ-ACK/NACK、第一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 1和第二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 2。
47.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PUSCH配置参数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
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表示是否允许在第一类型的PUSCH上传输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
第三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和/或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为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相对于第一类型的PUSCH承载的数据的码率调整量;
第四组配置参数,包括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和/或有效载荷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PUSCH为PUSCH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包括HARQ-ACK/NACK、CSI part 1、CSI part 2中的0种或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息的种类不同。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不同类型的PUSCH可传输的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一种类的有效载荷大小不同;所述第一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51.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半静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每个指示参数均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所述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的指示参数包括,小于等于2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2比特小于等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大于11比特的HARQ-ACK的码率调整量、小于等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和大于11比特的CSI part 1/CSI part 2的码率调整量。
52.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动态方式确定码率调整量时,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配置的动态对应的码率调整量参数包括对应于PUSCH类型和/或上行控制信息类型的多种码率调整量。
5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至2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54.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55.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至2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886212.2A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809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6212.2A CN110809320B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7/265,744 US20210168794A1 (en) 2018-08-06 2018-08-06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JP2021506312A JP7305746B2 (ja) 2018-08-06 2019-08-06 上り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SG11202101209PA SG11202101209PA (en) 2018-08-06 2019-08-06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EP19847061.9A EP3820220B1 (en) 2018-08-06 2019-08-06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AU2019316855A AU2019316855B2 (en) 2018-08-06 2019-08-06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PCT/CN2019/099395 WO2020029947A1 (zh) 2018-08-06 2019-08-06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A3108687A CA3108687C (en) 2018-08-06 2019-08-06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6212.2A CN110809320B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9320A CN110809320A (zh) 2020-02-18
CN110809320B true CN110809320B (zh) 2023-03-31

Family

ID=69414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86212.2A Active CN110809320B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8794A1 (zh)
EP (1) EP3820220B1 (zh)
JP (1) JP7305746B2 (zh)
CN (1) CN110809320B (zh)
AU (1) AU2019316855B2 (zh)
CA (1) CA3108687C (zh)
SG (1) SG11202101209PA (zh)
WO (1) WO20200299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25217A (ja) * 2018-08-08 2020-0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1294965A (zh) * 2019-01-11 2020-06-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资源选择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US11812483B2 (en) * 2019-02-12 2023-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 of proprietary featur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MX2021011158A (es) * 2019-03-15 2021-10-22 Fg innovation co ltd Metodo y aparato para la multiplexacion de la informacion de control del enlace ascendente (uci).
US11432277B2 (en) * 2019-08-26 2022-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s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792802B2 (en) * 2020-01-10 202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shared channel feedback piggybacking
CN113411890B (zh) * 2020-03-17 2023-05-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US20220104210A1 (en) * 2020-09-25 2022-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ci multiplexing on configured grant pusch
CN116235450A (zh) * 2020-10-15 202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499748A (zh) * 2020-11-11 2022-05-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4915389A (zh) * 2021-02-09 2022-08-16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897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WO2016163855A1 (en) * 2015-04-09 2016-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uplink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8573B2 (en) * 2012-03-08 2016-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reception
US9578632B2 (en) * 2014-03-27 2017-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L DM-RS overhead reduction
CA2967281C (en) * 2014-12-08 2023-01-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2073158B (zh) * 2015-01-28 2023-08-2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操作大量载波的上行链路反馈方法
CN106067845A (zh) * 2015-04-09 2016-11-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复用上行信息的方法
CN106559878B (zh) * 2015-09-25 2021-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uci发送、获取方法及装置
US11202282B2 (en) * 2015-12-16 2021-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ntion-base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US10524273B2 (en) * 2016-09-06 2019-12-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US10492184B2 (en) * 2016-12-09 2019-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physical uplink data channel
US11516834B2 (en) * 2017-11-13 202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U2019211700B2 (en) * 2018-01-24 2021-02-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ransmission channel assign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over a transmission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897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WO2016163855A1 (en) * 2015-04-09 2016-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uplink inform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57665 DRAFT updated RRC parameter list".《3GPP tsg_ran\WG1_RL1》.2015, *
R1-141133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of Dual connectivity";Huawei等;《3GPP tsg_ran\WG1_RL1》;20140322;全文 *
R1-1612985 "Power scaling in DC HSUPA scenarios with mixed TTI configurations";Ericsson;《3GPP tsg_ran\WG1_RL1》;20161104;全文 *
R1-1711904 "Summary of views on CSI feedback for Type I and Type II";Ericsson;《3GPP tsg_ran\WG1_RL1》;2017070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316855B2 (en) 2022-03-31
CA3108687A1 (en) 2020-02-13
EP3820220A4 (en) 2021-09-15
AU2019316855A1 (en) 2021-03-04
SG11202101209PA (en) 2021-03-30
EP3820220A1 (en) 2021-05-12
CA3108687C (en) 2023-12-19
EP3820220B1 (en) 2023-09-27
US20210168794A1 (en) 2021-06-03
WO2020029947A1 (zh) 2020-02-13
CN110809320A (zh) 2020-02-18
JP2021532693A (ja) 2021-11-25
JP7305746B2 (ja) 202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9320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0143839A1 (zh)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85523B (zh) 用于确定传输块的重复的持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275433A1 (en) Network node user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9587809B (zh) 一种非周期srs的方法和装置
KR20200103801A (ko) 통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10999365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836366B (zh) 上行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148265B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JPWO2020021770A1 (ja) 端末、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CN113541900B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228419A1 (zh) 一种信令传输的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21009967A1 (ja) 端末及び送信方法
CN109152078B (zh) 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9152012B (zh) 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10809286B (zh) 数据调度及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2126648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1385879B (zh) 一种动态调节pusch资源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TWI441546B (zh) 上行控制通道資源配置之方法、設備及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