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8855A - 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8855A
CN110808855A CN201911044856.8A CN201911044856A CN110808855A CN 110808855 A CN110808855 A CN 110808855A CN 201911044856 A CN201911044856 A CN 201911044856A CN 110808855 A CN110808855 A CN 110808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component
model
architecture
mapping re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48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8855B (zh
Inventor
朱江
李娜
彭亮
刘潇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19110448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88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8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8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8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8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该管理方法包括构建业务架构,业务架构包括实体模型和流程模型,流程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模型,活动模型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模型,任务模型包括至少一个组件模型;获取互联网技术架构,互联网技术架构包括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以及基于业务架构、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和第四映射关系对互联网技术架构进行管理。

Description

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数字化银行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需要理解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企业存在的威胁和机遇。
目前,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种类繁多,其中既包括业务服务也包括互联网技术(IT)服务,这些服务同时也分为对银行内部提供的服务以及对外部客户提供的服务。例如,签订个人账户产品协议的服务,属于银行对外部客户提供的业务服务。又例如,账户升降级调整接口,属于银行对内部系统提供的IT服务。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台账列表的方式对IT服务进行管理,随着商业银行规模的逐渐壮大,针对这些IT服务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上述独立台账列表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商业银行全视角的管理,对顶层决策无法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对客户无法提供完整的服务目录,对银行内部员工无法提供全面的工作支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以为企业提供资产导航的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服务器端执行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方法,包括:构建业务架构,业务架构包括实体模型和流程模型,流程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模型,活动模型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模型,任务模型包括至少一个组件模型;获取互联网技术架构,互联网技术架构包括交互组件(简称UC)、交易服务(简称ATS)、组件服务(简称ACS)和对象服务(简称BOS);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以及基于业务架构、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和第四映射关系对互联网技术架构进行管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方法,将业务架构的业务模型与IT架构的服务相关联,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业务模型查找对应的服务,或者可以通过服务查找业务模型,从而实现了从企业级视角出发,由业务驱动,从业务架构的业务模型逐层向下对应IT架构的服务的方法,以便于对IT架构的服务进行管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构建业务架构包括:基于业务规划获取预设业务功能;基于业务场景对已有业务架构进行划分,得到针对业务场景的业务功能和该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关联信息包括渠道信息;配对预设业务功能和业务功能,以得到预设业务功能的业务场景和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对预设业务功能和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分别进行建模,得到流程模型和实体模型,流程模型包括活动模型、任务模型和组件模型;确定流程模型与实体模型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流程模型与业务场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以及基于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构建业务架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包括:基于业务场景确定与业务架构的活动模型对应的交互组件,以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基于任务模型和交互组件确定对应的交易服务,以获取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基于组件模型和交易服务确定组件服务,以获取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基于实体模型和组件服务确定对象服务,以获取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管理方法还包括:在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之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一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响应于第一查询请求,基于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第四映射关系中的至少一种,确定并输出与实体模型标识对应的实体模型存在映射关系的对象服务、与交互组件标识对应的交互组件存在映射关系的活动模型、与交易服务标识对应的交易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任务模型、与组件服务标识对应的组件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组件模型、与对象服务标识对应的对象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实体模型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管理方法还包括:在获取互联网技术架构之后,对实体模型、流程模型、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中至少一种进行可视化封装,得到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二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响应于第二查询请求,确定并输出与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装置,包括:业务架构构建模块、互联网技术架构获取模块、映射关系获取模块和架构管理模块。其中,业务架构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业务架构,业务架构包括实体模型和流程模型,流程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模型,活动模型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模型,任务模型包括至少一个组件模型;互联网技术架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互联网技术架构,互联网技术架构包括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映射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以及架构管理模块,用于基于业务架构、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和第四映射关系对互联网技术架构进行管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业务架构构建模块包括:预设业务功能获取单元、业务功能获取单元、配对单元、建模单元、对应关系确定单元和业务架构构建单元。其中,预设业务功能获取单元用于基于业务规划获取预设业务功能;业务功能获取单元用于基于业务场景对已有业务架构进行划分,得到针对业务场景的业务功能和该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关联信息包括渠道信息;配对单元用于配对预设业务功能和业务功能,以得到预设业务功能的业务场景和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建模单元用于对预设业务功能和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分别进行建模,得到流程模型和实体模型,流程模型包括活动模型、任务模型和组件模型;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流程模型与实体模型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流程模型与业务场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以及业务架构构建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构建业务架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映射关系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第三映射关系确定单元和第四映射关系确定单元。其中,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业务场景确定与业务架构的活动模型对应的交互组件,以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任务模型和交互组件确定对应的交易服务,以获取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组件模型和交易服务确定组件服务,以获取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第四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实体模型和组件服务确定对象服务,以获取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管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查询请求接收模块和第一查询请求响应模块。其中,第一查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一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查询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查询请求,基于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第四映射关系中的至少一种,确定并输出与实体模型标识对应的实体模型存在映射关系的对象服务、与交互组件标识对应的交互组件存在映射关系的活动模型、与交易服务标识对应的交易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任务模型、与组件服务标识对应的组件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组件模型、与对象服务标识对应的对象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实体模型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管理装置还包括:可视化模块、第二查询请求接收模块和第二查询请求响应模块。其中,可视化模块用于对实体模型、流程模型、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中至少一种进行可视化封装,得到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第二查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二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第二查询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查询请求,确定并输出与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技术架构,包括: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其中,交互组件包括交互界面以及交互组件与交易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交易服务通过调用组件服务实现业务功能,并将业务功能的处理结果输出给交互组件,其中,一个交易服务对应实体与服务之间的一次交互动作;组件服务用于组装对象服务,以供交易服务调用;以及对象服务用于封装业务规则,以基于业务规则对数据集合中与实体相关的数据进行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之间的调用方法包括:交易服务只能被交互组件层应用调用,交易服务调用组件服务以实现业务功能,交易服务之间禁止相互调用;组件服务只能被交易服务调用对象服务,组件服务调用对象服务以形成应用,组件服务之间禁止相互调用;对象服务只能被组件服务调用,以及通过技术框架对数据集合进行操作,对象服务之间禁止相互调用;交易服务可跨应用调用组件服务,组件服务禁止跨应用调用对象服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装置,其中,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所述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的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构建业务架构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映射关系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业务架构与IT架构的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方法;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方法;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该管理方法包括架构关联过程和架构管理过程。其中,在架构关联过程中,首先,构建业务架构,业务架构包括实体模型和流程模型,流程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模型,活动模型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模型,任务模型包括至少一个组件模型,然后,获取互联网技术架构,互联网技术架构包括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接着,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在完成架构关联过程之后,进入架构管理过程,基于业务架构、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和第四映射关系对互联网技术架构进行管理。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的应用场景。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业务架构和IT架构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如两者之间存在至少部分架构差异,使得不便于基于业务架构对IT架构进行管理,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能与业务架构很好地耦接的互联网技术架构,以便于实现为商业银行提供资产导航,并为可视化的管理提供基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基于业务架构的建模成果,指导IT架构的布局调整,实现将业务服务资产与IT服务相关联,提供资产导航以及提升资产管理便捷度。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的示例性系统架构。需要注意的是,图2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2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系统架构2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201、202、203,网络204和服务器205。网络204可以包括多个网关、路由器、集线器、网线等,用以在终端设备201、202、203和服务器2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2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201、202、203通过网络204与其他终端设备和服务器205进行交互,以接收或发送信息等,如接收服务请求、发送处理结果等。终端设备201、202、203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银行类应用、政务类应用、监控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办公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应用(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201、202、203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远程摄像头、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205可以接收请求,并对请求进行处理。例如,服务器205可以为后台管理服务器、服务器集群等。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建模请求、信息请求、模型管理请求等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如请求的信息、处理的结果等)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构建方法一般可以由服务器205执行。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构建装置一般可以设置于服务器205中。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构建方法也可以由不同于服务器205且能够与终端设备201、202、203和/或服务器205通信的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执行。
应该理解,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由服务器端执行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方法可以包括操作S301~操作S307。
在操作S301,构建业务架构,业务架构包括实体模型和流程模型,流程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模型,活动模型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模型,任务模型包括至少一个组件模型。
具体地,可以首先获得商业银行业务现状,如基于业务现状获取科技资产以及业务信息,以确定未来规划中的业务功能,按照业务领域输出业务场景对应的业务功能以及使用渠道。然后,基于银行业务现状构建企业级业务模型,获得业务现状与业务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基于企业级业务模型(可以包含流程模型、产品模型和实体模型,其中,流程模型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模型,活动模型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模型,任务模型包括至少一个组件模型),确定流程模型中活动对应的业务场景以及业务功能,获得业务现状与业务模型的对应关系,如获得活动模型和任务模型的对应关系,以及任务模型和组件模型的对应关系。
在操作S303,获取互联网技术架构,互联网技术架构包括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
具体地,可以对已有的企业级互联网技术架构进行划分,获得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
其中,交互组件包括交互界面,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交互界面中可以设置各种输入组件(如按钮、滑动块和输入框等)、信息展示窗口等,以便于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
交易服务通过调用组件服务实现业务功能,从用户角度定义系统对外提供的能力,调度组件服务实现业务功能,由其提供面向特定用户和渠道的服务。
组件服务用于组装对象服务,承接任务提供的业务处理能力,调用对象服务或技术平台功能实现,提供面向应用的组件化服务。
对象服务用于封装业务规则,以基于业务规则对数据集合中与实体相关的数据进行读操作和/或写操作,解耦业务逻辑与数据存取。
在操作S305,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
具体地,可以通过活动模型与业务场景对应的关系清单中的流程模型,确定对应的逻辑,再通过逻辑对应已有的IT架构中多个服务。其中,如果出现流程模型中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无法对应的情况,输出报错信息并进行纠错处理。这样就可以获得流程模型中各模型与IT架构中各服务之间对应关系清单。然后,可以根据业务架构中活动模型、任务模型、组件模型、实体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述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以及第四映射关系。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业务架构中,产品模型和流程模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流程模型和实体模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流程模型中的活动模型与任务模型(对应任务组)直接存在对应关系,任务模型与组件模型(对应任务组件)之间存在对应关系。IT架构中,用例与交易服务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交易服务与组件服务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组件服务与对象服务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通过对接的过程获得业务架构中任务模型与IT架构中用例之间的对应关系、业务架构中任务模型与IT架构中交易服务之间的对应关系、业务架构中组件模型与IT架构中组件服务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m和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m和n的数值可以相同或不同,图4中多个n的数值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操作S307,基于业务架构、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和第四映射关系对互联网技术架构进行管理。
具体地,可以进行诸如模型查询、服务查询、模型对应的服务查询、服务对应的模型查询、模型更新、服务更新、模型添加、服务添加、模型删除、服务删除等管理操作。
本公开提供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方法,通过从业务资产到IT架构的服务的对应方法,全视角展现企业资产的IT架构的服务,最终实现通过业务资产可以快速查找IT架构的服务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实现IT架构的服务快速定位业务架构的模型的目的。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构建业务架构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构建业务架构可以包括操作S501~操作S511。
在操作S501,基于业务规划获取预设业务功能。该预设业务功能可以是基于企业的顶层设计确定,更加符合企业顶层设计需求。此外,预设业务功能也可以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的,如根据多个用户提出的需求而定的。
在操作S503,基于业务场景对已有业务架构进行划分,得到针对业务场景的业务功能和该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关联信息包括渠道信息。其中,关联信息可以包括与该业务功能相关的实体信息、产品信息、流程信息等。
在操作S505,配对预设业务功能和业务功能,以得到预设业务功能的业务场景和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具体地,可以将配对成功的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作为配对的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
在操作S507,对预设业务功能和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分别进行建模,得到流程模型和实体模型,流程模型包括活动模型、任务模型和组件模型。其中,活动模型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模型,任务模型包括至少一个组件模型,即活动模型、任务模型和组件模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在操作S509,确定流程模型与实体模型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流程模型与业务场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操作S511,基于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构建业务架构。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首先,读取已有IT架构的功能台账信息,台账包含业务场景,业务功能以及业务渠道等信息。其中,业务功能可以对应一个流程模型。
然后,获得业务场景列表,根据业务场景的不同渠道进行分组,每个渠道包含相应的业务功能列表。
接着,根据未来业务规划发展内容,拆分规划方案,确定未来规划中对应的预设业务功能。并录入未来业务规划对应的预设业务功能信息。
然后,整合未来规划中的预设业务功能清单及关联的业务功能现状,获得基于未来规划的全量预设业务功能清单。
接着,最终根据不同业务领域划分,并且基于业务现状及未来规划,输出业务场景以及对应的渠道和预设业务功能列表。
然后,从已有业务架构中根据业务领域查询得到:流程模型、实体模型、产品模型。
然后,基于业务场景以及对应的渠道和预设业务功能对应的流程模型的业务数据以及涉及的业务产品,更新流程模型、实体模型和产品模型,以获得一个整体的基于业务领域的完整的业务架构。
接着,获得基于业务领域的流程模型中的任务模型的清单,其中,任务模型包括组件模型,任务模型对应一个流程模型。
然后,关联业务领域流程模型中活动模型对应的业务场景以及业务功能,构建基于业务领域的流程模型与业务场景、业务功能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可以获得业务架构与业务场景对应关系。基于上述对应关系、产品模型、流程模型和实体模型即可重构业务架构。
本公开实施例的管理方法基于业务架构方法论,基于业务现状和企业顶层设计重构业务架构,使得重构的业务架构即符合当前业务现状,还符合企业顶层决策要求,提升业务架构的适用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确定IT架构与业务架构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方法。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映射关系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可以包括操作S601~操作S607。
在操作S601,基于业务场景确定与业务架构的活动模型对应的交互组件,以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在操作S603,基于任务模型和交互组件确定对应的交易服务,以获取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在操作S605,基于组件模型和交易服务确定组件服务,以获取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
在操作S607,基于实体模型和组件服务确定对象服务,以获取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
例如,可以标记服务组件归属分层位置,其中服务分层包括应用交易服务ATS、应用组件服务ACS、业务对象服务BOS。根据不同的业务领域,获得业务模型中各模型与IT架构中各服务之间的关系清单。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获取交互组件具体可以包括识别UC阶段。在识别UC阶段中,业务需求以任务组件+业务用例的形式提供,UC的识别继承自业务用例中关于用户界面、交互组件的描述与定义。UC设计是用来描述应用所支持的交互处理。UC中一般应包括所用到相关应用功能的所有信息,UC设计内容纳入管控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获取交易服务可以包括如下操作。首先,基于业务架构的任务模型和交互组件获取候选交易服务,其中,交互组件中一次人机交互对应一个候选交易服务。然后,对多个具有相同业务功能的候选交易服务进行处理(如合并等),以得到交易服务,其中,交互组件与交易服务之间存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映射关系。
获取逐渐服务可以包括如下操作。首先,基于业务架构的组件模型和IT架构的交易服务获取候选组件服务。然后,对多个具有相同业务功能的候选组件服务进行处理(如筛选、合并等),以得到组件服务。
确定对象服务的过程中,对于只涉及一个业务对象处理的规则与业务逻辑,可识别为一个候选对象服务,候选对象服务不可对外暴露提供服务,只可被组件服务调用。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业务架构与IT架构的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业务架构中的业务用例、流程模型和实体模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IT架构(也称为IT模型)中的交互组件(UC)、交易服务(ATS)、组件服务(ACS)和对象服务(BOS)之间分别存在对应关系。同时,业务架构的交互、活动模型(对应活动)、任务模型(对应任务组)和组件模型(对应任务组件)与IT架构的交互组件(UC)、交易服务(ATS)、组件服务(ACS)和对象服务(BOS)之间也分别存在对应关系。实体模型可以通过分解得到细化实体模型,以与对象服务相适配。图7中的n的数值为大于零的正整数,多个n的数值可以相同或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对象服务存在具有调用关系的组件服务。组件服务存在具有调用关系的交易服务,同一组件服务禁止被同一交易服务多次调用。活动模型对应的交易服务存储在交易服务清单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上述各种映射关系对IT架构进行管理。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方法。
如图8所示,上述管理方法在执行操作S305,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操作S801~操作S803。
在操作S801,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一查询请求,第一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用户想知道与某个实体模型相关的信息,如相关的流程模型、产品模型、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时,则可以向服务器端发送包括该实体模型的实体模型标识的第一查询请求。
在操作S803,响应于第一查询请求,基于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第四映射关系中的至少一种,确定并输出与实体模型标识对应的实体模型存在映射关系的对象服务、与交互组件标识对应的交互组件存在映射关系的活动模型、与交易服务标识对应的交易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任务模型、与组件服务标识对应的组件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组件模型、与对象服务标识对应的对象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实体模型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以上一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这样就可以向客户端输出该第一查询请求的查询结果:与上述实体模型相关的信息,如相关的流程模型、产品模型、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中任意一种或多种。这样可以有效提升IT架构管理便捷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业务架构中各模型和IT架构中各服务进行可视化封装,以进一步提升IT架构管理便捷度。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方法。
如图9所示,上述管理方法操作S303在获取互联网技术架构之后,还可以包括操作S901~操作S905。
在操作S901,对实体模型、流程模型、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中至少一种进行可视化封装,得到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
在操作S903,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二查询请求,第二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在操作S905,响应于第二查询请求,确定并输出与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
例如,用户可以在客户端输入所需查找的资产的标识,查找该资产关联的关联资产,并用同一颜色标注,返回至客户端进行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基于业务架构方法论,通过业务现状构建业务架构,以业务架构中的流程模型及其包括的活动模型、任务模型和组件模型等为桥梁,与IT架构中服务相对应,形成一种由业务架构的业务资产到IT架构的服务的企业级全视角的资产对应关系,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在终端。通过这种对应关系,可以全方位了解企业完整资产情况,可以通过业务资产查找IT服务,可以通过IT服务查找业务资产,也可以通过中间任何环节向前查找业务资产并且向后查找IT服务。最终通过这种形式辅助企业顶层决策,支持企业员工使用相关资产,全面向企业外客户提供完整服务视图,提升客户体验,增强企业提供服务的对外营销能力。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技术架构,该互联网技术架构可以包括: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
其中,交互组件包括交互界面以及交互组件与交易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该交互组件从用户角度定义业务架构对外提供的能力,调度对内服务组件实现业务功能,由其提供面向特定用户和渠道的服务。
交易服务通过调用组件服务实现业务功能,并将业务功能的处理结果输出给交互组件,其中,一个交易服务对应实体与服务之间的一次交互动作。交易服务承接任务提供的业务处理能力,调用组件服务或技术平台功能实现,提供面向应用的组件化服务。
组件服务用于组装对象服务,以供交易服务调用。组件服务操作业务数据以及业务行为,解耦业务逻辑与数据存取。
对象服务用于封装业务规则,以基于业务规则对数据集合中与实体相关的数据进行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之间的调用方法如下所示。交易服务只能被交互组件层应用调用,交易服务调用组件服务以实现业务功能,交易服务之间禁止相互调用。组件服务只能被交易服务调用对象服务,组件服务调用对象服务以形成应用,组件服务之间禁止相互调用。对象服务只能被组件服务调用,以及通过技术框架对数据集合进行操作,对象服务之间禁止相互调用。交易服务可跨应用调用组件服务,组件服务禁止跨应用调用对象服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IT架构内服务调用层级过多的问题。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装置。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装置的框图。如图10所示,该管理装置1000可以包括:业务架构构建模块1010、互联网技术架构获取模块1020、映射关系获取模块1030和架构管理模块1040。
业务架构构建模块1010用于构建业务架构,业务架构包括实体模型和流程模型,流程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模型,活动模型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模型,任务模型包括至少一个组件模型。
互联网技术架构获取模块1020用于获取互联网技术架构,互联网技术架构包括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
映射关系获取模块1030用于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
架构管理模块1040用于基于业务架构、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和第四映射关系对互联网技术架构进行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业务架构构建模块1010可以包括:预设业务功能获取单元、业务功能获取单元、配对单元、建模单元、对应关系确定单元和业务架构构建单元。
其中,预设业务功能获取单元可以用于基于业务规划获取预设业务功能。
业务功能获取单元用于基于业务场景对已有业务架构进行划分,得到针对业务场景的业务功能和该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关联信息包括渠道信息。
配对单元用于配对预设业务功能和业务功能,以得到预设业务功能的业务场景和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
建模单元用于对预设业务功能和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分别进行建模,得到流程模型和实体模型,流程模型包括活动模型、任务模型和组件模型。
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流程模型与实体模型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流程模型与业务场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业务架构构建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构建业务架构。
可选地,映射关系获取模块1030包括: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第三映射关系确定单元和第四映射关系确定单元。
其中,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业务场景确定与业务架构的活动模型对应的交互组件,以获取活动模型与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任务模型和交互组件确定对应的交易服务,以获取任务模型与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第三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组件模型和交易服务确定组件服务,以获取组件模型与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
第四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实体模型和组件服务确定对象服务,以获取实体模型与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管理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第一查询请求接收模块和第一查询请求响应模块。
其中,第一查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一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查询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查询请求,基于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第四映射关系中的至少一种,确定并输出与实体模型标识对应的实体模型存在映射关系的对象服务、与交互组件标识对应的交互组件存在映射关系的活动模型、与交易服务标识对应的交易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任务模型、与组件服务标识对应的组件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组件模型、与对象服务标识对应的对象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实体模型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管理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可视化模块、第二查询请求接收模块和第二查询请求响应模块。
其中,可视化模块用于对实体模型、流程模型、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中至少一种进行可视化封装,得到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
第二查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二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查询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查询请求,确定并输出与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部分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等的实施方式、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现的功能、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分别与方法部分实施例中各对应的步骤的实施方式、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现的功能、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单元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业务架构构建模块1010、互联网技术架构获取模块1020、映射关系获取模块1030和架构管理模块1040中的任意多个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业务架构构建模块1010、互联网技术架构获取模块1020、映射关系获取模块1030和架构管理模块10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业务架构构建模块1010、互联网技术架构获取模块1020、映射关系获取模块1030和架构管理模块10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图11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100包括处理器11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1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1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1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11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11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11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1103中,存储有电子设备11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101、ROM 1102以及RAM 1103通过总线1104彼此通讯连接。处理器1101通过执行ROM 1102和/或RAM 11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1102和RAM 11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11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1105,输入/输出(I/O)接口1105也连接至总线1104。电子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11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1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1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1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109。通信部分11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1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105。可拆卸介质11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1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1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1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1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1102和/或RAM 1103和/或ROM 1102和RAM11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由服务器端执行的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方法,包括:
构建业务架构,所述业务架构包括实体模型和流程模型,所述流程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模型,所述活动模型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模型,所述任务模型包括至少一个组件模型;
获取互联网技术架构,所述互联网技术架构包括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
获取所述活动模型与所述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任务模型与所述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组件模型与所述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实体模型与所述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以及
基于所述业务架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和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对所述互联网技术架构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构建业务架构包括:
基于业务规划获取预设业务功能;
基于业务场景对已有业务架构进行划分,得到针对所述业务场景的业务功能和该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渠道信息;
配对所述预设业务功能和所述业务功能,以得到所述预设业务功能的业务场景和所述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
对所述预设业务功能和所述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分别进行建模,得到流程模型和实体模型,所述流程模型包括活动模型、任务模型和组件模型;
确定所述流程模型与所述实体模型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流程模型与所述业务场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构建所述业务架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所述活动模型与所述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任务模型与所述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组件模型与所述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实体模型与所述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包括:
基于业务场景确定与所述业务架构的活动模型对应的交互组件,以获取所述活动模型与所述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任务模型和所述交互组件确定对应的交易服务,以获取所述任务模型与所述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组件模型和所述交易服务确定组件服务,以获取所述组件模型与所述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
基于所述实体模型和所述组件服务确定对象服务,以获取所述实体模型与所述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还包括:在获取所述活动模型与所述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任务模型与所述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组件模型与所述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实体模型与所述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之后,
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一查询请求,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响应于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的至少一种,确定并输出与所述实体模型标识对应的实体模型存在映射关系的对象服务、与所述交互组件标识对应的交互组件存在映射关系的活动模型、与所述交易服务标识对应的交易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任务模型、与所述组件服务标识对应的组件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组件模型、与所述对象服务标识对应的对象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实体模型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还包括:在获取互联网技术架构之后,
对所述实体模型、所述流程模型、所述交互组件、所述交易服务、所述组件服务和所述对象服务中至少一种进行可视化封装,得到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
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二查询请求,所述第二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二查询请求,确定并输出与所述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
6.一种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管理装置,包括:
业务架构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业务架构,所述业务架构包括实体模型和流程模型,所述流程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活动模型,所述活动模型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模型,所述任务模型包括至少一个组件模型;
互联网技术架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互联网技术架构,所述互联网技术架构包括交互组件、交易服务、组件服务和对象服务;
映射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活动模型与所述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任务模型与所述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组件模型与所述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实体模型与所述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以及
架构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架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和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对所述互联网技术架构进行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业务架构构建模块包括:
预设业务功能获取单元,用于基于业务规划获取预设业务功能;
业务功能获取单元,用于基于业务场景对已有业务架构进行划分,得到针对所述业务场景的业务功能和该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渠道信息;
配对单元,用于配对所述预设业务功能和所述业务功能,以得到所述预设业务功能的业务场景和所述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
建模单元,用于对所述预设业务功能和所述预设业务功能的关联信息分别进行建模,得到流程模型和实体模型,所述流程模型包括活动模型、任务模型和组件模型;
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流程模型与所述实体模型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流程模型与所述业务场景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以及
业务架构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构建所述业务架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映射关系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业务场景确定与所述业务架构的活动模型对应的交互组件,以获取所述活动模型与所述交互组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任务模型和所述交互组件确定对应的交易服务,以获取所述任务模型与所述交易服务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第三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组件模型和所述交易服务确定组件服务,以获取所述组件模型与所述组件服务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以及
第四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实体模型和所述组件服务确定对象服务,以获取所述实体模型与所述对象服务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装置,还包括:
第一查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一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查询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查询请求,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的至少一种,确定并输出与所述实体模型标识对应的实体模型存在映射关系的对象服务、与所述交互组件标识对应的交互组件存在映射关系的活动模型、与所述交易服务标识对应的交易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任务模型、与所述组件服务标识对应的组件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组件模型、与所述对象服务标识对应的对象服务存在映射关系的实体模型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装置,还包括:
可视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实体模型、所述流程模型、所述交互组件、所述交易服务、所述组件服务和所述对象服务中至少一种进行可视化封装,得到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
第二查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二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第二查询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查询请求,确定并输出与所述实体模型标识、交互组件标识、交易服务标识、组件服务标识和对象服务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实体模型可视化组件、流程模型可视化组件、交互组件可视化组件、交易服务可视化组件、组件服务可视化组件和对象服务可视化组件中至少一种。
11.一种互联网技术架构,包括:
交互组件,包括交互界面以及交互组件与交易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
交易服务,通过调用组件服务实现业务功能,并将业务功能的处理结果输出给交互组件,其中,一个交易服务对应实体与服务之间的一次交互动作;
组件服务,用于组装对象服务,以供交易服务调用;以及
对象服务,用于封装业务规则,以基于所述业务规则对数据集合中与实体相关的数据进行操作。
1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44856.8A 2019-10-30 2019-10-30 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0808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4856.8A CN110808855B (zh) 2019-10-30 2019-10-30 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4856.8A CN110808855B (zh) 2019-10-30 2019-10-30 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8855A true CN110808855A (zh) 2020-02-18
CN110808855B CN110808855B (zh) 2022-08-30

Family

ID=6948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4856.8A Active CN110808855B (zh) 2019-10-30 2019-10-30 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885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879A (zh) * 2020-02-28 2020-07-0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路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业务架构和电子设备
CN111405060A (zh) * 2020-03-30 2020-07-1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影响范围确定方法、装置、工具和电子设备
CN112181376A (zh) * 2020-09-30 2021-01-0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代码资源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2579325A (zh) * 2020-12-29 2021-03-30 上海众源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66552A (zh) * 2021-01-08 2021-05-0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优化互联网架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700677A (zh) * 2023-07-05 2023-09-05 深圳市长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软件开发中需求建模的流程建模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8493A1 (en) * 2001-06-07 2002-12-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livering a technical framework
US20070106642A1 (en) * 2005-11-09 2007-05-10 Oleg Kovrigi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enterprise IT support planning
CN102685242A (zh) * 2012-05-22 2012-09-1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开放网络下服务间关联关系的建立方法
CN106412034A (zh) * 2016-09-14 2017-02-1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8493A1 (en) * 2001-06-07 2002-12-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livering a technical framework
US20070106642A1 (en) * 2005-11-09 2007-05-10 Oleg Kovrigi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enterprise IT support planning
CN102685242A (zh) * 2012-05-22 2012-09-1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开放网络下服务间关联关系的建立方法
CN106412034A (zh) * 2016-09-14 2017-02-1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建文等: "面向服务的复杂成形装备产品架构设计与优化", 《中国管理科学》 *
倪枫等: "基于ROAD元架构的企业系统业务架构建模",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
周贤林等: "基于.NET 2.0框架的大型B2C交易平台设计与实现",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879A (zh) * 2020-02-28 2020-07-0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路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业务架构和电子设备
CN111405060A (zh) * 2020-03-30 2020-07-1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影响范围确定方法、装置、工具和电子设备
CN111405060B (zh) * 2020-03-30 2022-10-2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影响范围确定方法、装置、工具和电子设备
CN112181376A (zh) * 2020-09-30 2021-01-0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代码资源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2181376B (zh) * 2020-09-30 2023-08-0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代码资源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2579325A (zh) * 2020-12-29 2021-03-30 上海众源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对象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66552A (zh) * 2021-01-08 2021-05-0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优化互联网架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766552B (zh) * 2021-01-08 2024-02-2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优化互联网架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700677A (zh) * 2023-07-05 2023-09-05 深圳市长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软件开发中需求建模的流程建模系统
CN116700677B (zh) * 2023-07-05 2023-12-29 深圳市长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软件开发中需求建模的流程建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8855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8855B (zh) 互联网技术架构及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US9398087B1 (en) Secure deployment of an application across deployment locations
US110191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cloud applications into a cloud service broker platform using an automated, universal connector package
US10783128B2 (en) Rule based data processing
US9948702B2 (en) Web services documentation
US10996997B2 (en) API-based service command invocation
US11630690B2 (en) Simplifying data mapping in complex flows by defining schemas at convergence points in a workflow
US10831575B2 (en) Invoking enhanced plug-ins and creating workflows having a series of enhanced plug-ins
US112820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federated forecasting framework
CN110728445B (zh) 信息管理方法、信息管理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US20220091903A1 (en) Workload orchestration in a multi-cloud environment
CN110730097B (zh) 互联网技术架构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US10528965B2 (en) Bundling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CN110070394A (zh)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2181376A (zh) 代码资源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402045A (zh) 一种账户数据监管方法和装置
US10168999B2 (en) Software object definition and integration
US20230105621A1 (en) Extended reality content navigation
US20190163451A1 (en) Execution of a composite template to provision a composite of software service instances
CN110737427B (zh) 互联网技术架构及其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0648081A (zh) 用于计算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系统
US11240118B2 (en) Network mixing patterns
US20240112065A1 (en) Meta-learning operation research optimization
US20230113287A1 (en)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cross-validation parameters for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US20200364266A1 (en) Generating dynamic and automatic visualizations of a semantic meta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