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2137A - 自动化调直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自动化调直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2137A
CN110802137A CN201911182780.5A CN201911182780A CN110802137A CN 110802137 A CN110802137 A CN 110802137A CN 201911182780 A CN201911182780 A CN 201911182780A CN 110802137 A CN110802137 A CN 110802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straightening
sensor
control system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27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雅然
赵玉东
李铭鑫
刘立新
张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VICTORY OILFIEL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VICTORY OILFIEL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VICTORY OILFIEL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VICTORY OILFIEL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27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2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2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2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00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51/00Measuring, gauging, indicating, counting, or mar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subclasses B21B - B21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6Heating or 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 Tool Sensing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包括床身工作台、内径测量单元、工件调直单元、中控系统;所述内径测量单元位于床身工作台一端,用于测量工件内径,并将测量数据传回中控系统;所述工件调直单元包括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调直机器人和安装在调直机器人上的火焰枪;所述火焰枪连接调直机器人控制系统,用于将工件特定部位加热;所述调直机器人控制系统还连接中控系统;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将加热后的工件迅速冷却,达到调直工件的目的。本发明创造所述的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使变形超差的工件调直为合格工件,当工件的变形超出要求的公差时,首先加热变形点,然后冷却,可以有效的调直工件。

Description

自动化调直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调直生产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调直生产线。
背景技术
管状零件加工中经常出现零件不合格的现象,需要一套设备用于将不合格的零件加工调直。在调直的工作中,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使变形超差的工件调直为合格工件,当工件的变形超出要求的公差时,首先加热变形点,然后冷却,调直工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自动化调直生产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包括床身工作台、内径测量单元、工件调直单元、中控系统;
所述床身工作台为架体结构,上部设有顶部开口下端封闭的凹槽型零件加工平台;所述零件加工平台内还设有若干托架,用于放置工件;
所述内径测量单元位于床身工作台一端,用于测量工件内径;
所述工件调直单元包括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调直机器人和安装在调直机器人上的火焰枪;所述火焰枪连接调直机器人控制系统,用于将工件待加热部位加热;所述调直机器人控制系统还连接中控系统;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将加热后的工件迅速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内径测量单元包括传感器组件,以及用于推送、回拉传感器组件的动力设备三;所述动力设备三连接中控系统;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传感器架、传感器导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管状零件的内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系统;
所述传感器安装于传感器架上,传感器架置于传感器导轨上;所述传感器架远离加工工件的一端固定安装钢丝,所述动力设备用于推动或者回拉钢丝。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滑台一和冷水喷头;所述冷水喷头安装于滑台一上;所述冷水喷头设有电磁阀用于控制冷水喷头喷水;所述电磁阀连接中控系统;
所述零件加工平台倾斜设置,倾斜方向的一端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下方连通收集池;所述收集池用于回收使用过的冷却水;
所述收集池底部设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排水管,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冷水喷头;所述排水管外部设有降温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零件加工平台两侧各设有一直线导轨;所述滑台一安装于直线导轨上,直线导轨一端对应设有动力设备一用于驱动滑台一在直线导轨上运动;
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滑台二;所述调直机器人安装于滑台二上;所述滑台二安装于另一侧的直线导轨上,直线导轨一端对应设有用于驱动滑台二在直线导轨上运动的动力设备二;
所述动力设备一的驱动电路、动力设备二的驱动电路连接中控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零件加工平台与内径测量单元相邻的一侧设有圆形开口,传感器通过圆形开口进入零件加工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零件加工平台内还设有旋转变位机,用于控制工件旋转;所述旋转变位机底部还设有升降设备,用于实现工件上下位移;所述旋转变位机和升降设备的控制电路连接中控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在调直的工作中,机器人操纵火焰枪对计算机传输的工件的变形高点进行加热,并在周围环形移动形成环形温度场,使工件快速达到温度要求,为冷却创造温度差要求,加热机器人系统首先加热工件的最高点,然后顺序按工件的轴向高点进行加热,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使变形超差的工件调直为合格工件,当工件的变形超出要求的公差时,首先加热变形点,然后冷却,可以有效的调直工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化调直生产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化调直生产线正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化调直生产线俯视图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床身工作台;2、传感器架;3、动力设备三;4、调直机器人;5、冷水喷头;6、旋转变位机;7、滑台二。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如图1所示,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包括床身工作台1、内径测量单元、工件调直单元、中控系统;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床身工作台1为架体结构,上部设有顶部开口下端封闭的凹槽型零件加工平台;所述零件加工平台内还设有若干托架,用于放置工件;
所述内径测量单元位于床身工作台1一端,用于测量工件内径,并将测量数据传回中控系统;
所述工件调直单元包括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调直机器人4和安装在调直机器人4上的火焰枪;所述火焰枪连接调直机器人4控制系统,用于将工件特定部位加热;所述调直机器人4控制系统还连接中控系统;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将加热后的工件迅速冷却,达到调直工件的目的;
所述中控系统用于处理内径测量单元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控制工件调直单元完成工件调直作业。
所述内径测量单元包括传感器组件,以及用于推送、回拉传感器组件的动力设备三3;所述动力设备三3连接中控系统;所述动力设备三3包括一个输送机和一个回拉电机;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传感器架2、传感器导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管状零件的内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系统;
所述传感器安装于传感器架2上,传感器架2置于传感器导轨上;所述传感器架2远离加工工件的一端固定安装钢丝,所述动力设备用于推动或者回拉钢丝。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滑台一和冷水喷头5;所述冷水喷头5安装于滑台一上;所述冷水喷头5设有电磁阀用于控制冷水喷头喷水;所述电磁阀连接中控系统;
所述零件加工平台倾斜设置,倾斜方向的一端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下方连通收集池;所述收集池用于回收使用过的冷却水;
所述收集池底部设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排水管,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冷水喷头;所述排水管外部设有降温设备。
所述零件加工平台两侧各设有一直线导轨;所述滑台一安装于直线导轨上,直线导轨一端对应设有动力设备一用于驱动滑台一在直线导轨上运动;
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滑台二;所述调直机器人4安装于滑台二上;所述滑台二安装于另一侧的直线导轨上,直线导轨一端对应设有用于驱动滑台二在直线导轨上运动的动力设备二;
所述滑台一和滑台二移动采用螺杆驱动;
所述动力设备一的驱动电路、动力设备二的驱动电路连接中控系统。
所述零件加工平台与内径测量单元相邻的一侧设有圆形开口,传感器通过圆形开口进入零件加工平台。
所述零件加工平台内还设有旋转变位机6,用于控制工件旋转;所述旋转变位机6底部还设有升降设备,用于实现工件上下位移;所述旋转变位机6和升降设备的控制电路连接中控系统。用以确保不同规格的管状零件中心轴位置均与传感器导轨对应。
所述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所述加热机器人采用但不限于川崎RS010N机器人。
所述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工作时,内径测量单元将测量的数据传输到中控系统,中控系统控制动力设备二驱动调直机器人4移动到工件待调直位置,中控系统控制调直机器人4操控火焰枪对工件加热,旋转变位机6同时控制工件旋转配合调直机器人4。加热结束,中控系统控制动力设备一驱动冷水喷头5移动到需降温位置,再控制电磁阀喷水给工件降温实现调直工件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工作台(1)、内径测量单元、工件调直单元、中控系统;
所述床身工作台(1)为架体结构,上部设有顶部开口下端封闭的凹槽型零件加工平台;所述零件加工平台内还设有若干托架,用于放置工件;
所述内径测量单元位于床身工作台(1)一端,用于测量工件内径;
所述工件调直单元包括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调直机器人(4)和安装在调直机器人(4)上的火焰枪;所述火焰枪连接调直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用于将工件待加热部位加热;所述调直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还连接中控系统;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将加热后的工件迅速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测量单元包括传感器组件,以及用于推送、回拉传感器组件的动力设备三(3);所述动力设备三(3)连接中控系统;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传感器架(2)、传感器导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管状零件的内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系统;
所述传感器安装于传感器架(2)上,传感器架(2)置于传感器导轨上;所述传感器架(2)远离加工工件的一端固定安装钢丝,所述动力设备用于推动或者回拉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滑台一和冷水喷头(5);所述冷水喷头(5)安装于滑台一上;所述冷水喷头(5)设有电磁阀用于控制冷水喷头(5)喷水;所述电磁阀连接中控系统;
所述零件加工平台倾斜设置,倾斜方向的一端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下方连通收集池;所述收集池用于回收使用过的冷却水;
所述收集池底部设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排水管,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冷水喷头;所述排水管外部设有降温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加工平台两侧各设有一直线导轨;所述滑台一安装于直线导轨上,直线导轨一端对应设有动力设备一用于驱动滑台一在直线导轨上运动;
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滑台二;所述调直机器人(4)安装于滑台二(7)上;所述滑台二安装于另一侧的直线导轨上,直线导轨一端对应设有用于驱动滑台二(7)在直线导轨上运动的动力设备二;
所述动力设备一的驱动电路、动力设备二的驱动电路连接中控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加工平台与内径测量单元相邻的一侧设有圆形开口,传感器通过圆形开口进入零件加工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加工平台内还设有旋转变位机(6),用于控制工件旋转;所述旋转变位机(6)底部还设有升降设备,用于实现工件上下位移;所述旋转变位机(6)和升降设备的控制电路连接中控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调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CN201911182780.5A 2019-11-27 2019-11-27 自动化调直生产线 Pending CN110802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2780.5A CN110802137A (zh) 2019-11-27 2019-11-27 自动化调直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2780.5A CN110802137A (zh) 2019-11-27 2019-11-27 自动化调直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2137A true CN110802137A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91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2780.5A Pending CN110802137A (zh) 2019-11-27 2019-11-27 自动化调直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21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9365A (zh) * 2021-11-14 2022-02-11 江阴恩特莱特镀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靶材坯管矫直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9365A (zh) * 2021-11-14 2022-02-11 江阴恩特莱特镀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靶材坯管矫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2956B (zh) 软管端部加热扩口机、集成装置及加热扩口方法
CN104191059B (zh) 一种异型管件焊接设备
CN110802137A (zh) 自动化调直生产线
CN101920294A (zh) 拉手阻尼器内外壳体铆接装置
CN104226723A (zh) 一种金属管制造方法
CN103920985B (zh) 一种薄壁管类零件轴向摩擦焊的快速预热装置
CN212190678U (zh) 自动化调直生产线
CN109940066B (zh) 一种高纯铜旋转靶焊接端头的半自动校直方法
CN116116956B (zh) 一种可调弯折半径的自动弯管机
CN106040778A (zh) 一种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螺旋翅片管热拉成型焊接设备
CN210420064U (zh) 自动化阀体高频机
CN116765577A (zh) 一种用于细铜管制造的高频焊接设备及其校准工艺流程
KR20120133356A (ko) 쉘과 튜브 타입의 열교환기용 용접 및 확관 자동화장치
CN218903362U (zh) 一种加热组件和多点无损校直装置
CN212190918U (zh) 管状零件加工用调直系统
CN109081061B (zh) 车轴加热炉用输送机构
CN116394503A (zh) 一种塑料管件一体化扩口装置
CN103212826B (zh) 双工位悬臂式薄壁管材的激光微加工设备
CN113477763A (zh) 一种不锈钢管自动弯管设备及弯管加工工艺
CN211804782U (zh) 一种主轴自动组装设备
CN205703406U (zh) 一种适用于双面基板散热器一次加工成型的通用工装
CN110508699B (zh) 一种基于管类扩孔设备的扩孔方法
CN109954766B (zh) 一种高纯铝旋转靶焊接端头的半自动校直方法
CN109909335B (zh) 一种立式数控感应加热弯管机
CN203282042U (zh) 一种可移动搅拌摩擦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