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4411A -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4411A
CN110784411A CN201910943510.5A CN201910943510A CN110784411A CN 110784411 A CN110784411 A CN 110784411A CN 201910943510 A CN201910943510 A CN 201910943510A CN 110784411 A CN110784411 A CN 110784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bier
network device
bfr
osp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35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4411B (zh
Inventor
谢经荣
韦乃文
闫刚
董甲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435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4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4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4411A/zh
Priority to EP20871776.9A priority patent/EP4027597A4/en
Priority to JP2022519766A priority patent/JP7419510B2/ja
Priority to PCT/CN2020/117253 priority patent/WO2021063232A1/zh
Priority to KR1020227011438A priority patent/KR20220062335A/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4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4411B/zh
Priority to US17/708,233 priority patent/US11848858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7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ased on intermediate node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3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by updating link stat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0Hop count for routing purposes, e.g. TT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04L45/507Label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2Multiprotocol rou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1Routing in networks with a plurality of addressing schemes, e.g. with both IPv4 and IPv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第一BIER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第二BIER信息包括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BFR的BFR ID,至少一个BFR不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网络设备属于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不同。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第一BIER信息、第二BIER信息和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ER转发表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跨区域建立BIER转发表项,从而实现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

Description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组播技术实现了IP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为此,业界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构建组播数据转发路径的技术,称为基于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t indexed explicitreplication,BIER)技术,该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不需要构建组播分发树的组播技术架构。支持BIER技术的位转发路由器(Bit-forwarding router,BFR)可以泛洪BIER信息并建立BIER转发表,该BIER转发表用于指导BIER域中的BFR在该BIER域内转发BIER报文。随着BIER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实现在不同区域间对BIER报文的转发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方法和装置,可以实现跨区域建立BIER转发表项,从而实现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BIER信息、述第二BIER信息和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ER转发表项,该BIER转发表项中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第二网络设备的下一跳BFR邻居。
应理解,本申请中第一BIER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FT ID,第二BIER信息包括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位转发路由器BFR的标识BFR ID。该至少一个BFR不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二网络设备属于该第二区域。其中,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不同。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第一区域中的第一网络设备的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建立第二区域中的网络设备到第一区域的位索引转发表(bitindex forwarding table,BIFT),从而实现将第二区域中的BIER报文发送至第一区域,实现跨区域对BIER报文进行转发。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主机路由前缀包含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为该第一网络设备的IP地址。该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BFR的BFRID、该第一IP地址以及该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建立BIFT表项,该BIFT表项中包括该至少一个BFR ID和该至少一个BFR ID对应的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及该BFR邻居的封装信息,该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包括该第一IP地址,该封装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为内部网关协议IGP消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IGP消息为中间系统-中间系统IS-IS协议消息,或者为开放式最短路径转发OSPF协议消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不同包括: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第二IS-IS层级的区域,该第一IS-IS层级和该第二IS-IS层级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该第二区域为第二OSPF区域,该第一OSPF区域和该第二OSPF区域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OSPF或BGP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IS-IS的区域;或者该第一区域为运行IS-IS或BGP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OSPF的区域;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一IS-IS进程,该第二区域为运行该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二IS-IS进程,该第一IS-IS进程和该第二IS-IS进程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一OSPF进程,该第二区域为该第一OSPF区域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二OSPF进程,该第一OSPF进程和该第二OSPF进程不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第二网络设备的非直连的BFR邻居,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二网络设备确定与该第一IP地址对应的单播隧道,该BIFT表项包含与该单播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单播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隧道,该BIFT表项包括与该MPLS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单播隧道为互联网协议IP隧道,该封装信息包括该第一IP地址。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BIER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二BIER信息为从该第一区域引入到该第二区域中的该至少一个BFR的BIER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网络设备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该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接收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BIER报文。
应理解,本申请中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其中,该第一BIER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FT ID。该第二BIER信息包括该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位转发路由器BFR的标识BFR ID,该至少一个BFR不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二网络设备属于该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不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主机路由前缀包含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为该第一网络设备的IP地址,该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该至少一个BFR ID和该至少一个BFR ID对应的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及该BFR邻居的封装信息,该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包括该第一IP地址,该封装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为内部网关协议IGP消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IGP消息为中间系统-中间系统IS-IS协议消息,或者为开放式最短路径转发OSPF协议消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不同包括: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第二IS-IS层级的区域,该第一IS-IS层级和该第二IS-IS层级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该第二区域为第二OSPF区域,该第一OSPF区域和该第二OSPF区域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OSPF或BGP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IS-IS的区域;或者该第一区域为运行IS-IS或BGP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OSPF的区域;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一IS-IS进程,该第二区域为运行该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二IS-IS进程,该第一IS-IS进程和该第二IS-IS进程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一OSPF进程,该第二区域为该第一OSPF区域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二OSPF进程,该第一OSPF进程和该第二OSPF进程不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的IP地址和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其它路由前缀的IP地址不重叠。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第二网络设备的非直连的BFR邻居,该BIER转发表项中还包括与单播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该单播隧道为与该第一IP地址对应的单播隧道。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单播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隧道,该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与该MPLS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单播隧道为互联网协议IP隧道,该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该第一IP地址。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BIER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二BIER信息为从该第一区域引入到该第二区域中的该至少一个BFR的BIER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BIER转发表项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建立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第一BIER信息、述第二BIER信息和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ER转发表项,该BIER转发表项中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第二网络设备的下一跳BFR邻居。
应理解,本申请中第一BIER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FT ID,第二BIER信息包括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位转发路由器BFR的标识BFR ID。该至少一个BFR不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二网络设备属于该第二区域。其中,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不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主机路由前缀包含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为该第一网络设备的IP地址;
该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BFR的BFR ID、该第一IP地址以及该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建立BIFT表项,该BIFT表项中包括该至少一个BFR ID和该至少一个BFR ID对应的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及该BFR邻居的封装信息,该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包括该第一IP地址,该封装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为内部网关协议IGP消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IGP消息为中间系统-中间系统IS-IS协议消息,或者为开放式最短路径转发OSPF协议消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不同包括: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第二IS-IS层级的区域,该第一IS-IS层级和该第二IS-IS层级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该第二区域为第二OSPF区域,该第一OSPF区域和该第二OSPF区域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OSPF或BGP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IS-IS的区域;或者该第一区域为运行IS-IS或BGP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OSPF的区域;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一IS-IS进程,该第二区域为运行该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二IS-IS进程,该第一IS-IS进程和该第二IS-IS进程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一OSPF进程,该第二区域为该第一OSPF区域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二OSPF进程,该第一OSPF进程和该第二OSPF进程不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第二网络设备的非直连的BFR邻居,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该第一IP地址对应的单播隧道,该BIFT表项包含与该单播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单播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隧道,该BIFT表项包括与该MPLS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单播隧道为互联网协议IP隧道,该封装信息包括该第一IP地址。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BIER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二BIER信息为从该第一区域引入到该第二区域中的该至少一个BFR的BIER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网络设备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BIER报文。
应理解,本申请中第一BIER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FT ID,第二BIER信息包括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位转发路由器BFR的标识BFR ID。该至少一个BFR不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二网络设备属于该第二区域。其中,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不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主机路由前缀包含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为该第一网络设备的IP地址,该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该至少一个BFR ID和该至少一个BFR ID对应的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及该BFR邻居的封装信息,该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包括该第一IP地址,该封装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为内部网关协议IGP消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IGP消息为中间系统-中间系统IS-IS协议消息,或者为开放式最短路径转发OSPF协议消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不同包括: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第二IS-IS层级的区域,该第一IS-IS层级和该第二IS-IS层级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该第二区域为第二OSPF区域,该第一OSPF区域和该第二OSPF区域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OSPF或BGP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IS-IS的区域;或者该第一区域为运行IS-IS或BGP的区域,该第二区域为运行OSPF的区域;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一IS-IS进程,该第二区域为运行该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二IS-IS进程,该第一IS-IS进程和该第二IS-IS进程不同;或者
该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一OSPF进程,该第二区域为该第一OSPF区域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二OSPF进程,该第一OSPF进程和该第二OSPF进程不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的IP地址和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其它路由前缀的IP地址不重叠。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第二网络设备的非直连的BFR邻居,该BIER转发表项中还包括与单播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该单播隧道为与该第一IP地址对应的单播隧道。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单播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隧道,该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与该MPLS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单播隧道为互联网协议IP隧道,该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该第一IP地址。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BIER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二BIER信息为从该第一区域引入到该第二区域中的该至少一个BFR的BIER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第二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该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该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和/或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和/或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和/或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和/或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装置和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任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IER技术的示意性组网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IER头格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BIFT表项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BIER域中根据BIER头发送BIER报文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区域的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网络架构。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LV格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ub-TLV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ub-sub-TLV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ub-sub-TLV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网络设备16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网络设备17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网络设备18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二网络设备19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设备20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一网络设备2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系统22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组播技术实现了IP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因此,在实时数据传送、多媒体会议、数据拷贝、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游戏和仿真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该组播技术使用组播协议构建控制平面组播树,然后利用组播树将网络平面逻辑树状,以实现组播点到多点的数据转发。这种以构建分发树为核心的中间节点都需要维护复杂的组播转发信息状态。在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组播数据流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这种组播技术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和运维方面的挑战。
为此,业界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构建组播数据转发路径的技术,称为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BIER)技术,该技术提出了一种不需要构建组播分发树的组播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支持BIER技术的路由器可以称为位转发路由器(Bit-forwarding router,BFR),该BFR可以接收并转发BIER报文。由上述一个或多个BFR组成的一个组播转发域称为BIER域(BIER domain)。在BIER域的入口,对原始组播数据报文进行BIER封装的BFR称为BIER转发入口路由器(BIER forwarding ingress router,BFIR)。在BIER域的出口,对从BIER报文中解封装出原始组播数据报文的BFR称为BIER转发出口路由器(BIER forwarding egress router,BFER)。应理解,BIER域中的BFIR和BFER可以称为BIER域中的边缘BFR。
在BIER域中,可以对上述的边缘BFR配置一个在整个BIER子域(sub domain,SD)中全局唯一的比特位置(bit position)标识。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为每一个边缘BFR配置一个值作为BFR标识(BFR identifier,BFR ID),例如,BFR ID可以是一个1-256之间的数值。BIER域中所有的BFR ID组成一个比特串(bit string),原始组播数据报文(也可以称为BIER报文)在BIER域中传输时需要额外封装一个特定的BIER头,BIER头中以bit string的形式标注了该原始组播数据报文的所有目的节点。例如,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封装之后的格式为:BIER头+原始组播数据报文。BIER域中的BFR可以根据位索引转发表(bit indexforwarding table,BIFT)以及BIER头中携带的bit string进行转发,保证原始组播数据报文能够发送到所有的目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原始组播数据报文的目的节点可以是一个BFER或多个BFER的集合。为了便于描述,下面将原始组播数据报文需要发送至的一个BFER或多个BFER的集合称为目的节点。
应理解,BIER头后面的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可以是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protocol version 6,IPv6)组播报文,或者还可以是互联网协议第4版(internetprotocol version 4,IPv4)组播报文。
一种可能的BIER头格式的示意性框图请参见图2,如图2所示,BIER头中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一个长度为20bit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t index forwarding tableidentifier,BIFT ID)、比特串长度(bit string length,BSL)、64bit(8个字节)的其他字段,例如,BIER头后面的原始组播数据报文的传输类型(traffic class,TC)、栈(stack,S)、生存时间(time to live,TTL)、版本号(version,Ver)、proto字段等。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别对BIER头中的字段进行详细描述。
(1)BIFT ID:
长度为20bit,在BIER-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封装下就是一个标签(label,L)。BIFT ID可以是BIFT-id,可以包括子域(sub-domain,SD)/比特串长度(bit string length,BSL)/集合标识(set identifier,SI)的一个组合,不同的BIFT ID可以对应于不同的SD/BSL/SI组合。
1、子域SD
一个BIER域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的需求配置为不同的子域SD,每个子域SD由子域标识(sub-domain identifier,SD-ID)来表示。例如,SD-ID的取值为[0-255],长度为8bit。作为一个示例,可以根据业务例如,虚拟私有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的不同,将BIER域配置为不同的SD,并配置不同的VPN使用不同的SD。例如,VPN 1使用SD 0,VPN 2使用SD 1。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VPN也可以使用相同的SD,BIER域中不同的SD可以在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进程或拓扑中,也可以不在一个IGP进程或拓扑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2、比特串长度(bit string length,BSL)
BSL为BIER头中包括的bit string的长度。BSL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最小的BSL为64位,BSL还依次可以有128位,256位,512位,1024位,2048位,最大的BSL为4096位。具体的,在报文中通过4bit来标识,例如,当BSL为64位时,报文中用0001标识,当BSL为128位时,报文中用0010标识,当BSL为512位时,报文中用0100标识,当BSL为1024位时,报文中用0101标识,依次类推。
3、集合标识(set index,SI)
SI可以理解为网络中的多个边缘BFR或配置的BFR ID组成的集合。作为一个示例,BSL为256bit,但是网络中有超过256个边缘BFR,或者配置的BFR ID有超过256个,则需要将这些边缘BFR或BFR ID划分为不同的集合。例如,BFR ID为1至256的256个边缘BFR为集合0(set index0,或SI=0),BFR ID为257至512的256个边缘BFR为集合1(set index 1,或者SI=1)。
BIER域中的BFR在接收到了BIER报文之后,可以根据BIER头中的BIFT ID确定该BIER报文属于哪个SD,使用的BSL以及报文属于该BSL的哪个SI组成的集合。
下面列举出几种可能的BIFT ID所代表的对应的SD/BSL/SI组合。
BIFT ID=1:corresponding to SD 0,BSL 256,SI 0//相当于SD 0/BSL 256/SI0
BIFT ID=2:corresponding to SD 0,BSL 256,SI 1//相当于SD 0/BSL 256/SI1
BIFT ID=3:corresponding to SD 0,BSL 256,SI 2//相当于SD 0/BSL 256/SI2
BIFT ID=4:corresponding to SD 0,BSL 256,SI 3//相当于SD 0/BSL 256/SI3
BIFT ID=5:corresponding to SD 0,BSL 512,SI 0//相当于SD 0/BSL 512/SI0
BIFT ID=6:corresponding to SD 0,BSL 512,SI 1//相当于SD 0/BSL 512/SI1
BIFT ID=7:corresponding to SD 1,BSL 256,SI 0//相当于SD 1/BSL 256/SI0
BIFT ID=8:corresponding to SD 1,BSL 256,SI 1//相当于SD 1/BSL 256/SI1
BIFT ID=9:corresponding to SD 1,BSL 256,SI 2//相当于SD 1/BSL 256/SI2
BIFT ID=10:corresponding to SD 1,BSL 256,SI 3//相当于SD 1/BSL 256/SI3
BIFT ID=11:corresponding to SD 1,BSL 512,SI 0//相当于SD 1/BSL 512/SI0
BIFT ID=12:corresponding to SD 1,BSL 512,SI 1//相当于SD 1/BSL 512/SI1
(2)比特串(bit string)
bit string中的每个bit用来标识边缘BFR,例如bit string的低位(最右)的一个bit用来标识BFR-ID=1的BFER。bit string中从右往左第2个Bit用来标识BFR-ID=2的BFER。转发面转发所依据的转发表项则是根据报文中的bit string决定该报文要往哪几个BFER发送。当BIER域中的BFR在接收到了包含有BIER的报文头时,根据BIER头中携带的bitstring以及BIFT ID转发BIER报文。
以BIFT ID=2为例,BFR在接收到了BIER报文之后,可以根据该BIER头中的BIFTID获取该BIER报文属于SD 0,BIER头中使用的BSL为256bit,属于集合1(包括BFR ID为257至512的256个边缘BFR的集合)。
(3)proto字段:
proto字段等于4代表BIER头后面的原始组播数据报文为IPv4报文,proto字段等于6代表BIER头后面的原始组播数据报文为IPv6报文。
下面结合图3-图4,对基于BIER技术建立BIER转发表以及进行BIER报文转发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的BIER域中可以包括节点A-节点F,其中,节点A、节点D、节点E、节点F属于BIER域内的边缘BFR,节点B、节点C属于BIER中间转发节点。具体的,节点A位于BIER域的入口,负责对原始组播数据报文进行BIER封装,对应于图1中的BFIR。节点D、节点E、节点F位于BIER域的出口,负责从BIER报文中解封装出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对应于图1中的BFER。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为每一个BIER域内的边缘BFR分配一个唯一的BFR-ID,例如,在图3中,为节点A、节点D、节点E、节点F配置的BFR-ID分别为4、1、2、3。中间转发的BFR,例如,节点B、节点C不分配BFR-ID,因此,节点B、节点C对应的BFR-ID为0。
数据流量的BIER头中封装的bit string标注了该流量的所有目的节点。例如,对于BFR-ID为1的节点D对应的bit string为0001,BFR-ID为2的节点F对应的bit string为0010,BFR-ID为3的节点E对应的bit string为0100,BFR-ID为4的节点A对应的bit string为1000。
应理解,为每一个BIER域内的边缘BFR分配的BFR-ID值可以通过路由协议向BIER域内的其他BFR进行泛洪,泛洪的BIER信息中还包括边缘BFR的IP地址、封装信息。例如节点A的泛洪的BIER信息会携带节点A的IP地址以及BIFT-id。BIER域内的BFR(例如,图3中的节点F)可以根据泛洪的BIER信息建立BIFT表项,以便于图3中的节点F接收到BIER报文之后,根据建立的BIFT表项来完成BIER报文到目的节点的转发。
对于节点A而言,如果BIER报文的需要发送至BFR-ID分别为1、2、3的BFER,该BIER报文需要先发送至节点A的邻居(节点B),BFR-ID为4的边缘BFR为其自己,因此,节点A建立的BIFT表项如下所示:
转发表项1:邻居(neighbor,Nbr)=B,转发位掩码(forwarding bit mask,FBM)=0111;
转发表项2:Nbr*=A,FBM=1000。
其中,转发表项1用于表示当有BIER报文的bit string从右往左第1个bit位、第2个bit位、第3个bit位任意一个为1时,该BIER报文会往节点A的邻居(节点B)发送。转发表项2用于表示当有BIER报文的bit string从右往左第4个bit位为1时,该BIER报文会往节点A发送,由于节点A是自己,因此,节点A会剥掉BIER头,按照原始组播数据报文中的信息进行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转发表项的标识中使用*标识该Nbr为自己。同样地,图3中的其他节点也可以根据其自己的邻居节点建立BIFT表项。其他节点建立的BIFT表项请参见图3,此处不再赘述。
当节点A作为BIER域入口的BFIR收到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后,在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前封装BIER头。应理解,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简称为入口节点A。作为一个示例,入口节点A可以在接收到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后,根据边界网关协议BGP消息泛洪的BFR-ID获知该原始组播数据报文的目的节点。例如,原始组播数据报文的接收者为BFR-ID为3的目的节点为E、BFR-ID为2的目的节点为F、BFR-ID为1的目的节点为D。入口节点A封装BIER头的bit string为0111,并根据上述转发表项1将封装之后的BIER报文转发到邻居节点B。节点B收到该BIER报文后,根据bit string为0111以及BIFT表项确定需要将该BIER报文分别发送至节点C和节点E。节点B将该BIER报文往节点C发送时,可以将BIER头的bit string(0111)以及BIFT表项里Nbr=C对应的FBM字段做AND操作,本申请实施例中AND的结果是0011,因此,节点B可以将BIER头的bit string修改为0011,并发送至节点C。同样地,节点B将该BIER报文往节点E发送时,可以将BIER头的bit string修改为0100。节点E收到该BIER报文后,根据bitstring为0100确定该BIER报文要往邻居节点E发送。由于节点E根据转发表中的标识*确定邻居节点E为自己,因此节点E作为BIER域出口的BFER,可以从BIER报文中解封装出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并根据内层的原始组播数据报文中的信息进行转发。
在BIER-MPLS封装中,BIER头前32bit是一个MPLS标签编码,其中,该前32bit中的前20bit则是MPLS标签值。该MPLS标签值会在转发的过程中发生变化,例如入口节点A向节点B发送报文时,需要封装节点B的MPLS标签值,节点B向节点C发送报文时,需要封装节点C的MPLS标签值。本申请实施例中,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D/节点E/节点F分配的MPLS标签值分别是100/200/300/400/500/600,这些MPLS标签值需要携带在前述的BIER封装信息并通过路由协议向BIER域内的其他BFR进行泛洪,使得节点A可以获知节点B的MPLS标签值。这一标识BIER信息的MPLS标签也称为BIER标签。
例如,参见图4,以入口节点A向节点B发送BIER报文为例,该BIER报文封装的格式为以太网(ethernet,ETH)头+BIER头+IP组播数据报文。其中,该BIER头中的MPLS标签值封装的是节点B的MPLS标签以及标签值(L1<200>),proto字段等于4,BFR-ID封装的是为入口节点A分配的BFR-ID=4,比特串(bit string,BS)字段封装的是0111。应理解,不同的封装格式,Eth头中封装的值各不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缘BFR配置的比特位置会事先通过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 protocol,IGP)或者外部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在BIER域中泛洪,使得BIER域中的各个BFR形成用于指导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在BIER域进行转发的位索引转发表(bit index forwarding table,BIFT)。这种随着IGP或者BGP在BIER域中泛洪的信息可以称为BIER信息。BFR在接收到封装有BIER头的BIER报文时,根据BIFT表项来完成BIER报文到目的节点的转发。
本申请实施例中内部网关协议IGP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shortest path first,OSPF)协议,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 tointermediate system,ISIS)协议等。
应理解,BIER域(BIER domain)指的是一个能通过IGP或BGP协议泛洪BIER信息并建立BIFT表项的网络区域,BIER域包括BFIR和BFER。该BIER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每一个边缘BFR的BFR ID。作为一个示例,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域内部署IGP并泛洪BIER信息,该AS域就是一个BIER域(BIER domain)。
通常网络规模较大时,会划分多个域,比如根据管理域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AS,AS的边界可以是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utonomous system border router,ASBR)。不同的AS域内可能部署IGP并泛洪BIER信息,多个AS域之间部署BGP协议但不泛洪BIER信息,那么多个AS域可以是多个不同的BIER域(BIER domain)。
在同一个AS域内部署IGP并泛洪BIER信息时,也可能因为BFR数量比较多而进一步划分为IGP的不同的区域。作为一个示例,对于一个AS域内部署OSPF协议,可以进一步的将AS域划分为OSPF的不同区域,例如,骨干区域(area 0)和非骨干区域(area X)。这两个区域之间通过区域边界路由器(area border router,ABR)连接,在ABR上可以配置其所属的区域,比如,可以配置ABR属于骨干区域或者非骨干区域。作为另一个示例,对于一个AS域内部署ISIS协议,可以进一步的将AS域划分为ISIS的不同层级,例如,层级(level)1和level 2。其中,level 1和level 2可以类似于OSPF中的非骨干区域和骨干区域。level 1和level 2这两个区域之间通过ABR连接,在ABR上可以配置所属的区域。比如,可以配置ABR同时属于level 1和level 2。
上述BIER信息的泛洪、建立BIFT表项以及转发BIER报文的过程都是在一个区域内进行的。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区域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一个AS域,或者还可以是一个AS域内的一个OSPF的区域,或者还可以是一个AS域内的一个ISIS的区域,或者还可以是OSPF的一个进程,或者还可以是ISIS的进程。
图5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区域的场景示意图。参见图5,以网络包括两个区域为例,例如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网络设备作为ABR,连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个示例,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第二区域为运行第二IS-IS层级的区域,述第一IS-IS层级和第二IS-IS层级不同。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第二区域为第二OSPF区域,第一OSPF区域和第二OSPF区域不同。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区域为运行OSPF或BGP的区域,第二区域为运行IS-IS的区域。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区域为运行IS-IS或BGP的区域,第二区域为运行OSPF的区域。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对应此区域运行第一IS-IS进程,第二区域为运行所述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对应此区域运行第二IS-IS进程,第一IS-IS进程和第二IS-IS进程不同。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对应此区域运行第一OSPF进程,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OSPF区域且第一网络设备上对应此区域运行第二OSPF进程,第一OSPF进程和第二OSPF进程不同。
参见图5,第一区域中包括一个第一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作为区域边界路由器,连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中,对第一区域边缘的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分别配置一个BFR ID,例如,BFR ID为一个1-256之间的数值。第一区域边缘的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的BFR ID事先通过IGP或BGP在第一区域中泛洪,以便于第一区域中的网络设备形成用于指导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在第一区域中进行转发的位索引转发表(bit index forwarding table,BIFT)。第一区域中的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封装有BIER头的BIER报文时,在BIER域中根据BIFT表项将BIER报文转发到目的节点。
应理解,第一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对应于图1中的边缘BFR。第一区域中的网络设备包括所述边缘BFR和第一区域中对BIER报文进行中间转发的BFR。
第二区域中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其中,第二区域通过该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一区域连接。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对第二区域中的网络设备配置对应的BFR ID,例如,BFR ID为一个1-256之间的数值。可选地,如果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配置了BFR ID,该BFR ID事先可以通过IGP或BGP在第二区域中泛洪,以便于第二区域中的网络设备形成用于指导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在第二区域中进行转发的基于位索引的转发表(bit index forwarding table,BIFT)。第二区域中的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封装有BIER头的BIER报文时,在BIER域中根据BIFT表项将BIER报文转发到目的节点。
应理解,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BFR,可选地,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边缘BFR。第二区域中的网络设备包括所述边缘BFR,可选地,该第二区域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BIER报文进行中间转发的BFR。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可以将区域之外的BIER信息通过路由消息引入到本区域内,在本区域的BFR上进行泛洪,并在本区域内建立到区域之外的BIFT表项,使得本区域内的BFR可以根据BIFT表项,实现BIER报文的跨区域转发。下面结合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610-620,下面分别对步骤610-620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610: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第一网络设备同时属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理解为,第一网络设备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运行第一区域中的协议,并且第一网络设备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运行第二区域中的协议。
该第一消息中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其中,第一BIER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第二BIER信息可以为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BFR的BFR ID。
应理解,BIFT ID也可以称为BIFT-id。第二BIER信息中至少一个BFR的BFR ID不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BFR ID。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对应于一个SD/BSL/SI的组合。在BIER-MPLS封装下BIFT ID就是一个标签(label,L)。以便于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BIER报文时,在BIER报文头中的BIFT ID封装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具体的有关BIFT ID的描述,请参考上文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中的主机路由前缀和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其它的路由器前缀的地址范围可以是不重叠,或者也可以是重叠的。作为一个示例,对于第一消息中的主机路由前缀和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其它的路由器前缀的地址范围不重叠,即需要在其它路由前缀之外,选择一个主机路由前缀。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主机路由前缀为1.1.1.1/32,第一网络设备还发送前缀192.168.1.0/24和192.168.2.0/24,这些路由前缀的地址范围是不重叠的。作为另一个示例,对于第一消息中的主机路由前缀和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其它的路由器前缀的地址范围重叠,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主机路由前缀为1.1.1.1/32,第一网络设备还发送默认路由前缀如0.0.0.0/0,这些路由前缀的地址范围是重叠的。
步骤620: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BIER信息,第二BIER信息和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ER转发表项。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BIER信息,所述第二BIER信息和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ER转发表项,以便于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该BIER转发表项,将BIER报文从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
作为示例,主机路由前缀中可以包括一个第一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为第一网络设备的IP地址。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BFR的BFR ID、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以及该第一IP地址建立BIFT表项,该BIFT表项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BFR ID和至少一个BFR ID对应的下一跳BFR邻居信息以及BFR邻居的封装信息。其中,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封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BIER转发表项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的下一跳BFR邻居。
作为示例,第二网络设备建立的一种可能的BIFT表项如下表1所示:
表1(BFR-Nbr,FBM)
其中,FBM包含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一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边缘BFR的BFR ID,也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BFR ID。BFR邻居(BFR-neighbor,BFR-Nbr)表示到达FBM中包含的第一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边缘BFR的下一跳BFR邻居。BFR-Nbr是一个支持BIER转发的BFR。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对应于图5中,FBM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的BFR ID,同时也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BFR ID。该第一网络设备是第二网络设备的下一跳BFR邻居(BFR-Nbr),BFR-Nbr为第一网络设备,BFR-Nbr中的IP地址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IP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一个与第二网络设备直连的下一跳BFR邻居(BFR-Nbr),或者还可以是一个与第二网络设备非直连的下一跳BFR邻居(BFR-Nbr),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理解,第一网络设备是一个与第二网络设备直连的下一跳BFR邻居可以理解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相连接。第一网络设备是一个与第二网络设备非直连的下一跳BFR邻居可以理解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还包括一个不支持BIER转发(non-BIER)的网络设备。
作为示例,第二网络设备建立的另一种可能的BIFT表项如下表2所示:
表2(BFR-Nbr,BIFT-id)
其中,BIFT-id表示BFR-Nbr的封装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网络设备是第二网络设备的下一跳BFR邻居(BFR-Nbr),该BIFT-id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封装信息。在BIER-MPLS封装下,该BIFT-id为一个标签(label)。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1和表2,可以分别作为两张表。或者,还可以将表1和表2进行合并,例如,表3(BFR-Nbr,FBM,BIFT-id)。可以理解,表3中FBM包含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一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边缘BFR的BFR ID,还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BFR ID。BFR-Nbr表示到达FBM中包含的第一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边缘BFR的下一跳BFR邻居。BIFT-id表示BFR-Nbr的封装信息。例如,对应于图5中,FBM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的BFR ID,同时也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自己的BFR ID。该第一网络设备是第二网络设备的下一跳BFR邻居(BFR-Nbr),BFR-Nbr为第一网络设备,BFR-Nbr中的IP地址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IP地址。BIFT-id为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封装信息。
应理解,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IP地址可以包含在第一网络设备的主机路由前缀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主机路由前缀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具体的,对于第一IP地址为IPv4地址而言,该主机路由前缀长度为32位。对于第一IP地址为IPv6地址而言,该主机路由前缀长度为128位。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的BIFT表项中包括域外的至少一个BFR的BFR ID和与其对应的BFR-Nbr信息,对于BFR-Nbr为第一网络设备的情况,该BFR-Nbr也就是所述第一IP地址。第二网络设备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的位索引路由表(bit index routing table,BIRT)中包括域外的至少一个BFR的BFR ID和与其对应的BFR-prefix信息,其中,BFR-prefix为第一IP地址。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表1确定需要将BIER报文发送至BFR-Nbr为第一网络设备,并根据表2中BFR-Nbr为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BIER封装信息,对BIER报文的BIER头进行封装,从而将封装后的BIER报文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表3中确定需要将BIER报文发送至BFR-Nbr为第一网络设备,再根据表3中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BIER封装信息,对BIER报文的BIER头进行封装,从而将封装后的BIER报文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BFR-Nbr为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是一个与第二网络设备直连的下一跳BFR邻居,可以直接将封装后的BIER报文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如果第一网络设备是一个与第二网络设备非直连的下一跳BFR邻居,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将封装后的BIER报文从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
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下面结合图7所示的网络架构进行说明。应理解,图7所示的网络架构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网络架构,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网络架构。参见图7,可以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中包括ABR1和至少一个边缘设备(provider edge,PE),图7中以第一区域包括PE1-PE119为例进行描述。第二区域中包括ABR1、R2、P1、PE121。
在第一区域中,ABR1对应于上文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同时也可以作为边缘BFR配置BFR-ID,例如配置BFR-ID=120。PE1-PE119作为第一区域中的边缘BFR,对应于上文中的至少一个第三网络设备。
在第二区域中,一种示例中,PE121为第二区域中的BFR,对应于第二网络设备,同时也可以作为边缘BFR配置BFR-ID,例如配置BFR-ID=121。另一种示例中,R2作为第二区域中的BFR,对应于上文中的第二网络设备。R2可以作为第二区域中的边缘BFR,或者还可以作为第二区域中对BIER报文进行中间转发的BFR,如果R2为对BIER报文进行中间转发的BFR,R2对应的BFR-ID=0。P1作为第二区域中的一个不支持BIER转发(non-BIER)的网络设备。
在第一区域中,为每一个边缘BFR配置的BFR ID,例如,BFR ID分别为1至120的多个BFR可以通过IGP在该第一区域中泛洪,以便于第一区域中的BFR形成用于指导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在第一区域中进行转发的BIFT表项。第一区域中的BFR可以在接收到封装有BIER头的BIER报文时,在第一区域中根据BIFT表项将BIER报文转发到目的节点。
在第二区域中,为每一个边缘BFR配置的BFR ID,例如,第二区域中边缘BFR配置的BFR ID分别为120-121,该BFR ID可以通过IGP在该第二区域中泛洪,以便于第二区域中的BFR形成用于指导原始组播数据报文在第二区域中进行转发的BIFT表项。第二区域中的BFR可以在接收到封装有BIER头的BIER报文时,在第二区域中根据BIFT表项将BIER报文转发到目的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实现跨区域建立BIER转发表项,从而实现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具体的,可以将第一区域中的BFR-ID(分别为1至120)泛洪到第二区域,以便于第二区域中的BFR根据第一区域中的BFR-ID(分别为1至120)建立BIFT表项,并根据BIFT表项将BIER报文从第二区域发送至第一区域中的各个BFR。或者还可以将第二区域中的BFR-ID(分别为120至121)泛洪到第一区域,以便于第一区域中的BFR根据第一区域中的BFR-ID(分别为120至121)建立BIFT表项,并根据BIFT表项将BIER报文从第一区域发送至第二区域中的各个BFR。
下面以第一区域为IS-IS协议中的level 1,第二区域为IS-IS协议中的level2为例,结合图8,对实现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应理解,图8所示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8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见图8,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810-830,下面分别对步骤810-830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810:ABR1配置引入区域外的BIER信息及携带区域外BIER信息的IP地址。
以配置ABR1通过第一消息携带引入区域外的BIER信息为例,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具体的配置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223563450000151
其中,“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 1.1.1.1 32”可以用于表示配置ABR1的loopback 0地址(1.1.1.1)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该IP地址1.1.1.1为32位的掩码,可以作为主机路由前缀。“protocol isis 1 bfr-prefix loopback0”表示通过loopback 0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在IS-IS协议中泛洪BIER信息。“encapsulation mpls bsl256 max-si 2”表示ABR1的封装信息,例如,ABR1会据此生成对应于SD/BSL/SI的BIFT-id值或MPLS标签,该BIFT-id确定BIER报文属于哪个SD,使用的BSL以及报文属于该BSL的哪个SI组成的集合。“import bfr-id 1 to 119into isis level-2”表示将域外(level 1)中的BFR ID分别为1至119的BFR泛洪到本区域(level 2)中。“import bfr-id 121 into isislevel-1”表示将域外(level 2)中的BFR-ID=121泛洪到本区域(level 1)中。
应理解,对于ABR1的BIFT-id,比如sub-domain=0下可以有BSL=256的封装信息。其中BIFT ID(在MPLS封装下就是一个标签label)是同一个BSL下的最小SI(SI=0)到最大SI(SI=Max SI)的标签块的起始标签。比如BSL=256下有SI=0/1/2的三个Set信息,那么BIFT-id代表的是<SD=X,BSL=256,SI=0>的标签,而该标签值加一就是<SD=X,BSL=256,SI=1>的标签,该标签值加二就是<SD=X,BSL=256,SI=2>的标签。
ABR1上可以发布携带BIER信息的主机路由外,还发布网段路由,例如可以同时发布主机路由1.1.1.1和网段路由192.168.1.0/24以及网段路由192.168.2.0/24,其中主机路由携带BIER信息、而网段路由不携带BIER信息,且这些前缀之间相互不重叠。
ABR1上可以发布携带BIER信息的主机路由外,还发布默认路由,例如可以同时发布主机路由1.1.1.1和默认路由0.0.0.0/0,其中主机路由携带BIER信息、而默认路由不携带BIER信息,他们之间相互重叠。
下面以ABR1的本区域为level 2,level 1为域外作为示例。ABR1可以根据上述配置,通过第一消息将域外(level 1)的BIER信息泛洪到本区域(level 2)中,该第一消息中还包括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图9是一种可能的第一消息的报文格式。
参见图9,该报文格式是一种可能的类型、长度和值(type length value,TLV)格式。该TLV中的type值指示不同IP地址的主机路由前缀,prefix字段指示不同的IP地址。例如,图9中的type=236可以表示IPv6的主机路由前缀,prefix字段中可以是一个16字节的IPv6地址。需要说明的是,type还可以是其他值,例如,type=237也可以表示IPv6的主机路由前缀,prefix字段中可以是一个16字节的IPv6地址。又如,type=135/235表示IPv4的主机路由前缀,prefix字段中可以是一个4字节的IPv4地址。
一个主机路由前缀可以有一个或多个BIER sub-domain,因此,图9中的TLV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子TLV(sub-TLV),sub-TLV可以指示ABR1的BIER信息。具体的有关sub-TLV的报文格式请参见图10。在图10中,type=32表示ABR1的BIER信息。该BIER信息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sub-domain的属性,比如ABR1在sub-domain下的BFR-ID,该sub-domain所使用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算法和BIER路径算法。图10所示的ABR1的BIER信息中还包括每个sub-domain下的封装信息,例如,图10中的子子TLV(sub-sub-TLV)。该sub-sub-TLV中可以包括同一个sub-domain下ABR1的封装信息,同时还可以包括域外(level 1)中PE1-PE119的封装信息。下面结合图11-12,对sub-sub-TLV的格式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1,该TLV中的type=1可以表示ABR1中BSL的封装信息。例如,在sub-domain=0下可以有BSL=256的封装信息。其中BIFT ID(在MPLS封装下就是一个标签label)是同一个BSL下的最小SI(SI=0)到最大SI(SI=Max SI)的标签块的起始标签。比如BSL=256下有SI=0/1/2的三个Set信息,那么BIFT-id代表的是<SD=X,BSL=256,SI=0>的标签,而该标签值加一就是<SD=X,BSL=256,SI=1>的标签,该标签值加二就是<SD=X,BSL=256,SI=2>的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sub-sub-TLV中的type值与BIER的封装格式相关,不同的封装格式对应的sub-sub-TLV中的type值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BIER的封装格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BIERv6封装,或者还可以是BIER-以太网(ethernet,ETH)封装。
参见图12,该TLV中的type=X则表示是引入的域外(level 1)的BIER信息,该信息同样用一个TLV格式表示,也是一个位于sub-domain之下的sub-sub-TLV。该BIER信息包含有引入的域外(level 1)BFR的BFR-ID信息,例如使用BFR-ID-begin和BFR-ID-end两个字段表示引入的域外(level 1)BFR的BFR-ID的范围。作为一个示例,在ABR1上向本区域(level2)发布的域外(level 1)的BIER信息中携带的该sub-sub-TLV的BFR-ID-begin和BFR-ID-end分别为1和119。
可选地,图12所示的TLV格式还可以指示BIER信息为引入域外(level 1)的BIER信息。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TLV格式中包括一个指示标记“I”,该指示标记I”表示“引入(import)”,即指示BIER信息为引入的域外(level 1)BFR的BIER信息。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该TLV格式中的type值隐式的指示BIER信息为引入的域外(level 1)BFR的BIER信息。
步骤820:本区域(level 2)中的BFR收到含有引入的BIER信息的消息时,对引入的BIER信息中包含的域外BFR-ID建立BIFT表项。
本区域(level 2)中的R2或PE121接收到ABR1泛洪的第一消息,该ABR1泛洪的第一消息中包括主机路由前缀以及ABR1自己的BFR-ID=120,也含有引入的BFR-ID为1-119的119个BFR。R2或PE121可以根据ABR1的BIFT ID以及引入的BFR-ID为1-119等信息,建立BIFT表项。
以R2到域外(level 1)BFR-ID分别为1-120的BFR的下一跳BFR邻居BFR邻居为ABR1为例。R2根据上述方法建立的BIFT表项如下所示:
(BFR-Nbr=ABR1,FBM=BFR-ID<1 to 120>,BIFT-id=<SD=X,BSL=256,SI=0>)
以PE121到域外(level 1)中BFR-ID分别为1-120的BFR的下一跳BFR邻居为ABR1为例。PE121根据上述方法建立的BIFT表项如下所示:
(BFR-Nbr=ABR1,FBM=BFR-ID<1 to 120>,BIFT-id=<SD=X,BSL=256,SI=0>)
步骤830:本区域(level 2)中的BFR根据建立的BIFT表项,将BIER报文转发至域外(level 1)BFR-ID分别为1-120的一个或多个BFR。
以PE121到BFR-ID分别为1-120的BFR的下一跳BFR邻居为ABR1为例。PE121建立的BIFT表项如下表1所示:
表1:(BFR-Nbr=ABR1,FBM=BFR-ID<1 to 120>,BIFT-id=<SD=X,BSL=256,SI=0>)
其中,该BIFT用于表示当有BIER报文的bit string从右往左第1个bit位-第120个bit位任意一个为1时,该BIER报文会由PE121往BFR邻居ABR1发送。
可选地,上述建立的BIFT表项中还可以包括ABR1的BIER封装信息BIFT-id。在BIER-MPLS封装下BIFT-id是一个MPLS标签值,对应一个SD/BSL/SI的组合。
BIER报文从PE121发送给BFR-ID分别为1-120的一个或多个BFR时,需要根据表1确定需要将BIER报文发送至BFR-Nbr为ABR1。由于ABR1是一个与PE121直连的下一跳BFR邻居,因此,PE121可以根据BIFT-id对应的<SD=X,BSL=256,SI=0>,将ABR1的BIER封装信息<SD=X,BSL=256,SI=0>封装在BIER头的BIFT ID字段中,并发送给ABR1。ABR1在接收到BIER报文之后,可以根据ABR1建立的BIFT表项将BIER报文发送给BFR-ID分别为1-120的一个或多个BFR。具体的有关ABR1建立BIFT表项的过程与上述方法类似,具体的请参考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R2到BFR-ID分别为1-120的BFR的下一跳BFR邻居为ABR1为例。R2建立的BIFT表项如下表2所示:
(BFR-Nbr=ABR1,FBM=BFR-ID<1 to 120>,BIFT-id=<SD=X,BSL=256,SI=0>)
其中,该BIFT表项用于表示当有BIER报文的bit string从右往左第1个bit位-第120个bit位任意一个为1时,该BIER报文会由R2往BFR邻居ABR1往ABR1发送。
可选地,上述建立的BIFT表项中还可以包括ABR1的BIER封装信息BIFT-id。在BIER-MPLS封装下BIFT-id是一个MPLS标签值,对应一个SD/BSL/SI的组合。
BIER报文从R2发送给BFR-ID分别为1-120的一个或多个BFR时,需要根据表1确定需要将BIER报文发送至BFR-Nbr=ABR1。R2再根据BIFT-id对应的<SD=X,BSL=256,SI=0>,将ABR1的BIER封装信息<SD=X,BSL=256,SI=0>封装在BIER头的BIFT ID字段中。由于ABR1是一个与R2非直连的下一跳BFR邻居,也就是说,R2和ABR1之间会经过一个不支持BIER转发的P1。因此,R2不能直接将封装的BIER报文发送至ABR,还需要根据ABR1泛洪的主机路由前缀获取到非直连邻居ABR1的单播隧道信息,并通过该单播隧道信息将R2的BIER报文发送至ABR1。因此,上述BIFT表项中还可以单播隧道信息。
单播隧道信息和封装类型相关,本申请实施例对单播隧道信息不做具体限制。下面分别对BIER-MPLS封装和BIERv6封装为例,对单播隧道信息进行详细描述。
BIER-MPLS封装的报文可以使用MPLS隧道作为单播隧道,所述BIFT表项包括与所述MPLS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例如在SR-MPLS网络中部署BIER-MPLS为例。该单播隧道封装信息可以是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所对应的段路由全局块(segment routing globalblock,SRGB)标签。
具体的,可以在ABR1上配置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所对应的SRGB标签,一种可能的配置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223563450000181
其中,“ISIS prefix-sid absolute 12345”用于表示配置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1.1.1.1对应的SRGB标签为12345。
本申请实施例中,单播隧道信息为SRGB标签12345,R2可以根据BIFT表项中包括的单播隧道信息为SRGB标签12345,找到(finding)和ABR1之间的单播隧道。R2通过该单播隧道,根据上述R2建立的BIFT表项将BIER报文发送给ABR1。ABR1在接收到BIER报文之后,可以根据ABR1建立的BIFT表项将BIER报文发送给BFR-ID分别为1-120的一个或多个BFR。
以在SRv6网络中部署BIERv6为例。该单播隧道信息可以是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所对应的IPv6隧道。所谓IPv6隧道,可以是ABR1上的一个IPv6地址,例如一个标识为End.BIER的IPv6地址。在R2将封装的IPv6报文发送至ABR1时,可以在IPv6目的地址中封装ABR1发送的路由前缀中标识为End.BIER的IPv6地址。该IPv6地址可以将BIER报文发送至ABR1。这样,从R2发送目的地址为ABR1的End.BIER的IPv6地址的报文时,P2根据BIER报文中封装的是End.BIER的IPv6地址,无需支持BIERv6报文转发,即可将BIER报文从R2发送至ABR1。
具体的,可以在ABR1上配置标识为End.BIER的IPv6地址,以配置ABR1通过第一消息携带引入区域外的BIER信息为例,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ABR1的标识为End.BIER的IPv6地址。一种可能的配置如下所示:
其中,“ipv6addr 2001:DB1:1::AB37 128 End.BIER”表示配置ABR1的loopback0地址为一个128位掩码的标识为End.BIER的IPv6地址2001:DB1:1::AB37。
本申请实施例中,单播隧道信息为标识为End.BIER的IPv6地址2001:DB1:1::AB37。R2可以根据BIFT表项中包括的单播隧道信息为IPv6地址2001:DB1:1::AB37,找到(finding)和ABR1之间的单播隧道。R2通过该单播隧道,根据BIFT表项将发送给BFR-ID=1to 120的一个或多个的BIER报文发送至ABR1。
可选地,还可以以ABR1的本区域为level 1,level 2为域外,ABR1可以根据步骤810中的配置,通过ABR1发送的第一消息携带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和区域外(level 2)的BIER信息泛洪到本区域(level 1)中,第一消息中还包括ABR1的BIER信息。具体的,第一消息中包括BFR-ID=121以及BFR-ID=120,并泛洪到本区域(level 1)中。本区域(level 1)中的BFR建立到BFR的ID分别为120和121的BIFT表项,使得本区域(level 1)中BFR-ID分别为1-120的BFR可以根据BIFT表项,将BIER报文转发至域外(level 2)中BFR的ID分别为120和121的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建立BIFT表项以及转发的过程与图8中将level 2中的BIER报文转发至level 1中BFR-ID分别为1-120的一个或多个BFR的过程类似,具体的请参见图8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跨同一个协议的不同区域实现BIER报文的转发。
下面以第一区域为OSPF协议,第二区域为IS-IS协议为例,结合图13,对实现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应理解,图13所示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13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见图13,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310-1330,下面分别对步骤1310-1330进行详细描述。
应理解,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图7中的PE1-PE119和ABR1之间使用OSPF协议,ABR1和R2以及P1之间使用IS-IS协议。本实施例中,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可以同时运行ISIS和OSPF。也就是说,ABR1上的loopback0可以同时使能ISIS和OSPF。
步骤1310:ABR1配置引入区域外的BIER信息及携带区域外BIER信息的IP地址。
以配置ABR1通过第一消息携带引入区域外的BIER信息为例,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具体的配置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223563450000201
其中,“protocol isis bfr-prefix loopback0”表示通过loopback 0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在IS-IS协议中泛洪BIER信息。“protocol ospf bfr-prefixloopback0”表示通过loopback 0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在OSPF协议中泛洪BIER信息。“import bfr-id 1 to 119 into isis”表示将域外(OSPF协议)中BFR ID分别为1至119的BFR通过loopback 0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泛洪到本区域(IS-IS协议)中。“import bfr-id 121 into ospf”表示将域外(IS-IS协议)中的BFR-ID=121通过ABR1的loopback 0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泛洪到本区域(OSPF协议)中。
步骤1320:本区域(IS-IS协议)中的BFR收到含有引入的BIER信息的消息时,对引入的BIER信息中包含的域外BFR-ID建立BIFT表项。
与步骤820中的过程类似,具体的请参见步骤820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330:本区域(IS-IS协议)中的BFR根据建立的BIFT表项,将BIER报文转发至域外(OSPF协议)BFR-ID分别为1-120的一个或多个BFR。
与步骤830中的过程类似,具体的请参见步骤830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还可以以ABR1的本区域为OSPF协议,IS-IS协议为域外,ABR1可以根据步骤1310中的配置,通过ABR1发送的第一消息携带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和区域外(IS-IS协议)的BIER信息泛洪到本区域(OSPF协议)中,第一消息中还包括ABR1的BIER信息。具体的,第一消息中包括BFR-ID=121以及BFR-ID=120,并泛洪到本区域(OSPF协议)中。本区域(OSPF协议)中的BFR建立到BFR的ID分别为120和121的BIFT表项,使得本区域(OSPF协议)中BFR-ID分别为1-119的BFR可以根据BIFT表项,将BIER报文转发至域外(IS-IS协议)中BFR的ID分别为120和121的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建立BIFT表项以及转发的过程与图13中的类似,具体的请参见图13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跨协议实现BIER报文的转发。
下面以第一区域为ISIS进程2,第二区域为ISIS进程1为例,结合图14,对实现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应理解,图14所示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14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见图14,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410-1430,下面分别对步骤1410-1430进行详细描述。
应理解,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ABR1使用ISIS进程2和图7中的PE1-PE119之间泛洪路由信息,同时,该ABR1使用ISIS进程1和图7中的R2、PE121之间泛洪路由信息。本实施例中,一个ABR1接口通常只能运行在一个ISIS进程,两个ISIS进程需要配置2个接口。因此,需要对ABR1配置两个接口地址,分别是loopback0和loopback1。
步骤1410:ABR1配置引入区域外的BIER信息及携带区域外BIER信息的IP地址。
以配置ABR1通过第一消息携带引入区域外的BIER信息为例。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具体的配置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223563450000211
其中,“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 1.1.1.1 32”表示在ABR1上配置的loopback0的地址为1.1.1.1。“interface loopback1 Ip addr 1.1.1.2 32”表示在ABR1上配置的loopback1的地址为1.1.1.2。“protocol isis 1 bfr-prefix loopback0”表示通过loopback 0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在ISIS的进程1中泛洪BIER信息。“protocolisis 2 bfr-prefix loopback1”表示通过loopback 1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在ISIS的进程2中泛洪BIER信息。“import bfr-id 1 to 119 into isis 1”表示将ISIS的进程2中的BFR ID分别为1至119的BFR通过主机路由前缀loopback 1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泛洪到ISIS的进程1中。“import bfr-id 121 into isis 2”表示将ISIS的进程1中BFR ID分别为1至119的BFR通过主机路由前缀loopback 1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泛洪到ISIS的进程2中。
步骤1420:本区域(ISIS进程1)中的BFR收到含有引入的BIER信息的消息时,对引入的BIER信息中包含的域外BFR-ID建立BIFT表项。
与步骤820中的过程类似,具体的请参见步骤820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430:本区域(ISIS进程1)中的BFR根据建立的BIFT表项,将BIER报文转发至域外(ISIS进程2)BFR-ID分别为1-120的的一个或多个BFR。
与步骤830中的过程类似,具体的请参见步骤830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还可以以ABR1的本区域为ISIS进程2,ISIS进程1为域外,ABR1可以根据步骤1410中的配置,通过ABR1发送的第一消息携带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和区域外(SIS进程1)的BIER信息泛洪到本区域(ISIS进程2)中,第一消息中还包括ABR1的BIER信息。具体的,第一消息中包括BFR-ID=121以及BFR-ID=120,并泛洪到本区域(ISIS进程2)中。本区域(ISIS进程2)中的BFR建立到BFR的ID分别为120和121的BIFT表项,使得本区域(ISIS进程2)中BFR-ID分别为1-119的BFR可以根据BIFT表项,将BIER报文转发至域外(ISIS进程1)中BFR的ID分别为120和121的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建立BIFT表项以及转发的过程与图13中的类似,具体的请参见图14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跨进程实现BIER报文的转发。
下面以第一区域为BGP域,第二区域为ISIS进程1为例,结合图15,对实现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应理解,图15所示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15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区域转发BIER报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见图15,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510-1530,下面分别对步骤1510-1530进行详细描述。
应理解,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ABR1运行BGP协议和图7中的PE1-PE119之间泛洪路由信息,同时,该ABR1使用ISIS进程1和图7中的R2、PE121以及P1之间泛洪路由信息。本实施例中,对ABR1配置两个接口地址,分别是loopback0和loopback1,ABR1通过BGP发布BIER信息使用loopback1,ABR1通过ISIS发布BIER信息使用loopback0。
步骤1510:ABR1配置引入区域外的BIER信息及携带区域外BIER信息的IP地址。
以配置ABR1通过第一消息携带引入区域外的BIER信息为例,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ABR1的主机路由前缀。具体的配置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223563450000221
其中,“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 1.1.1.1 32”表示在ABR1上配置的loopback0的地址为1.1.1.1。“interface loopback1 Ip addr 1.1.1.2 32”表示在ABR1上配置的loopback1的地址为1.1.1.2。“protocol isis 1 bfr-prefix loopback0”表示通过loopback 0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在ISIS的进程1中泛洪BIER信息。“protocolbgp”表示通过loopback 1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在BGP域中泛洪BIER信息。“importbfr-id 1 to 119 into isis 1”表示将域外(BGP域)中的BFR ID分别为1至119的BFR通过主机路由前缀loopback 1的IP地址构造路由前缀信息并泛洪到本区域(ISIS的进程1)中。
步骤1520:本区域(ISIS的进程1)中的BFR收到含有引入的BIER信息的消息时,对引入的BIER信息中包含的域外BFR-ID建立BIFT表项。
与步骤820中的过程类似,具体的请参见步骤820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530:本区域(ISIS进程1)中的BFR根据建立的BIFT表项,将BIER报文转发至域外(BGP域)中BFR-ID分别为1-120的的一个或多个BFR。
与步骤830中的过程类似,具体的请参见步骤830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跨AS域实现BIER报文的转发。
上文结合图1至图15,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16至图21,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的实施例。应理解,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与装置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网络设备16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第二网络设备1600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1610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所述第一BIER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FT ID,所述第二BIER信息包括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位转发路由器BFR的位转发路由器标识BFR ID,所述至少一个BFR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
建立模块16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BIER信息、所述第二BIER信息和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ER转发表项,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下一跳BFR邻居。
可选地,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包含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P地址。
所述建立模块1620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BFR的BFR ID、所述第一IP地址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建立BIFT表项,所述BIFT表项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BFR ID和所述至少一个BFR ID对应的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及所述BFR邻居的封装信息,所述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封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为内部网关协议IGP消息。
可选地,所述IGP消息为中间系统-中间系统IS-IS协议消息,或者为开放式最短路径转发OSPF协议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第二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一IS-IS层级和所述第二IS-IS层级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第二OSPF区域,所述第一OSPF区域和所述第二OSPF区域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OSPF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IS-IS的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IS-IS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OSPF的区域;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一IS-IS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所述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二IS-IS进程,所述第一IS-IS进程和所述第二IS-IS进程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一OSPF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OSPF区域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二OSPF进程,所述第一OSPF进程和所述第二OSPF进程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非直连的BFR邻居,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1630,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单播隧道,所述BIFT表项包含与所述单播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可选地,所述单播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隧道,所述BIFT表项包括与所述MPLS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可选地,所述单播隧道为互联网协议IP隧道,所述封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
可选地,所述第二BIER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BIER信息为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入到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BFR的BIER信息。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网络设备17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第一网络设备1700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1710,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所述第一BIER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FT ID,所述第二BIER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位转发路由器BFR的位转发路由器标识BFR ID,所述至少一个BFR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
接收模块17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BIER报文。
可选地,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包含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P地址,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BFR ID和所述至少一个BFR ID对应的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及所述BFR邻居的封装信息,所述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封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为内部网关协议IGP消息。
可选地,所述IGP消息为中间系统-中间系统IS-IS协议消息,或者为开放式最短路径转发OSPF协议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第二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一IS-IS层级和所述第二IS-IS层级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第二OSPF区域,所述第一OSPF区域和所述第二OSPF区域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OSPF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IS-IS的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IS-IS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OSPF的区域;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一IS-IS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所述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二IS-IS进程,所述第一IS-IS进程和所述第二IS-IS进程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一OSPF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OSPF区域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二OSPF进程,所述第一OSPF进程和所述第二OSPF进程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其它路由前缀的IP地址不重叠。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非直连的BFR邻居,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还包括与单播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所述单播隧道为与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单播隧道。
可选地,所述单播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隧道,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与所述MPLS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可选地,所述单播隧道为互联网协议IP隧道,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
可选地,所述第二BIER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BIER信息为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入到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BFR的BIER信息。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网络设备18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18所示第二网络设备1800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第二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并具备第二网络设备具有的功能。
如图18所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1800包括处理器1801、存储器1802、接口1803和总线1804。其中接口1803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实现,具体来讲可以是网卡。上述处理器1801、存储器1802和接口1803通过总线1804连接。
所述接口1803具体可以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用于第二网络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之间交互消息和转发BIER报文。例如,所述接口1803用于支持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区域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或者还用于支持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BIFT表项,将BIER报文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作为举例,所述接口1803用于支持图6中的步骤610和步骤630。所述处理器1801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二网络设备进行的处理。例如,所述处理器18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BIER信息、所述第二BIER信息和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FT表项;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存储器1802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或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这些程序、代码或指令时可以完成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网络设备的处理过程。可选的,所述存储器18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其中,所述ROM包括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BIOS)或嵌入式系统;所述RAM包括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当需要运行第二网络设备1800时,通过固化在ROM中的BIOS或者嵌入式系统中的bootloader引导系统进行启动,引导第二网络设备1800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在第二网络设备1800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运行在RAM中的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从而,完成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第二网络设备1800的处理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图18仅仅示出了第二网络设备1800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接口,处理器或者存储器。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二网络设备19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19所示的第二网络设备1900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第二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
如图19所述,第二网络设备1900包括:主控板1910、接口板1930、交换网板1920和接口板1940。主控板1910、接口板1930和1940,以及交换网板1920之间通过总线与背板相连实现互通。其中,主控板1910用于完成系统管理、设备维护、协议处理等功能。交换网板1920用于完成各接口板(接口板也称为线卡或业务板)之间的数据交换。接口板1930和1940用于提供各种业务接口(例如,POS接口、GE接口、ATM接口等),并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接口板193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1931、转发表项存储器1934、物理接口卡1933和网络处理器1932。其中,中央处理器1931用于对接口板进行控制管理。转发表项存储器1934用于保存表项,例如,上文中的BIFT表项。物理接口卡1933用于完成消息或者BIER报文的接收和发送。网络存储器1932用于根据所述表项控制物理接口卡1933收发消息或者BIER报文。
具体的,物理接口卡1933用于接收第一区域的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物理接口卡1933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将所述第一消息由经由中央处理器1931发送到中央处理器1911,由中央处理器1911进行处理。
中央处理器1911还用于根据根据所述第一BIER信息、所述第二BIER信息和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FT表项,并将BIFT表项保存在转发表项存储器1934中。
中央处理器1911还用于控制网络存储器1932获取转发表项存储器1934中的BIFT表项,并且,中央处理器1931还用于控制网络存储器1932经由物理接口卡1933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BIFT表项。中央处理器1931还用于控制网络存储器1932经由物理接口卡1933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BIER报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口板1940上的操作与所述接口板1930的操作一致,为了简洁,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二网络设备190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有的功能和/或所实施的各种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主控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包括主用主控板和备用主控板。接口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越强,提供的接口板越多。接口板上的物理接口卡也可以有一块或多块。交换网板可能没有,也可能有一块或多块,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共同实现负荷分担冗余备份。在集中式转发架构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交换网板,接口板承担整个系统的业务数据的处理功能。在分布式转发架构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有至少一块交换网板,通过交换网板实现多块接口板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大容量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所以,分布式架构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接入和处理能力要大于集中式架构的设备。具体采用哪种架构,取决于具体的组网部署场景,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设备20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0所示第一网络设备2000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并具备第一网络设备具有的功能。
如图20所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2000包括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接口2003和总线2004。其中接口2003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实现,具体来讲可以是网卡。上述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和接口2003通过总线2004连接。
所述接口2003具体可以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交互消息和转发BIER报文。例如,所述接口2003用于支持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BIER报文。所述处理器2001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一网络设备进行的处理。例如,所述处理器2001用于根据BIFT表项将接收到的BIER报文发送至BFER;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存储器2002还可以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或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这些程序、代码或指令时可以完成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网络设备的处理过程。可选的,所述存储器20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中,所述ROM包括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BIOS)或嵌入式系统;所述RAM包括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当需要运行第一网络设备2000时,通过固化在ROM中的BIOS或者嵌入式系统中的bootloader引导系统进行启动,引导第一网络设备2000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在第一网络设备2000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运行在RAM中的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从而,完成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网络设备2000的处理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图20仅仅示出了第一网络设备2000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接口,处理器或者存储器。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一网络设备2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1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2100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
如图21所述,第一网络设备2100包括:主控板2110、接口板2130、交换网板2120和接口板2140。主控板2110、接口板2130和2140,以及交换网板2120之间通过总线与背板相连实现互通。其中,主控板2110用于完成系统管理、设备维护、协议处理等功能。交换网板2120用于完成各接口板(接口板也称为线卡或业务板)之间的数据交换。接口板2130和2140用于提供各种业务接口(例如,POS接口、GE接口、ATM接口等),并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接口板213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2131、转发表项存储器2134、物理接口卡2133和网络处理器2132。其中,中央处理器2131用于对接口板进行控制管理。转发表项存储器2134用于保存表项,例如BIFT表项。物理接口卡2133用于完成消息或者BIER报文的接收和发送。网络存储器2132用于根据所述表项控制物理接口卡2133收发消息或者BIER报文。
具体的,物理接口卡2133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BIER报文,物理接口卡2133接收到BIER报文后,将所述BIER报文由经由中央处理器2131发送到中央处理器2111,由中央处理器2111进行处理。
中央处理器2111还用于控制网络存储器2132获取转发表项存储器2134中的BIFT表项,并且,中央处理器2131还用于控制网络存储器2132经由物理接口卡2133向所述BFER发送BIER报。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口板2140上的操作与所述接口板2130的操作一致,为了简洁,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设备210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有的功能和/或所实施的各种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主控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包括主用主控板和备用主控板。接口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越强,提供的接口板越多。接口板上的物理接口卡也可以有一块或多块。交换网板可能没有,也可能有一块或多块,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共同实现负荷分担冗余备份。在集中式转发架构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交换网板,接口板承担整个系统的业务数据的处理功能。在分布式转发架构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有至少一块交换网板,通过交换网板实现多块接口板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大容量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所以,分布式架构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接入和处理能力要大于集中式架构的设备。具体采用哪种架构,取决于具体的组网部署场景,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系统22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22所示,该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系统2200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2201和第二网络设备2202。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2202可以执行如下操作:接收第一网络设备2201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2201的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第二网络设备2202可以根据第一BIER信息、述第二BIER信息和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ER转发表项,该BIER转发表项中该第一网络设备2201为该第二网络设备2202的下一跳BFR邻居。
应理解,本申请中第一BIER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2201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FTID,第二BIER信息包括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位转发路由器BFR的标识BFR ID。该至少一个BFR不包括第一网络设备2201。该第一网络设备2201属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二网络设备2201属于该第二区域。其中,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不同。
第二网络设备2202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第二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并具备第二网络设备具有的功能。例如,第二网络设备2202可以执行如图6中的步骤610和步骤620中描述的方法步骤,或者还可以执行图8、图13、图14、图15中由第二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
第一网络设备2201可以执行如下操作:向第二网络设备2202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网络设备2202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该第一网络设备2201还可以接收该第二网络设备2202发送的BIER报文。
第一网络设备2201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并具备第一网络设备具有的功能。例如,第一网络设备2201可以执行图8、图13、图14、图15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该可读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中,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负责所述芯片系统与外界的信息交互,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进行上述各个方面的所述的方法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操作。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3)

1.一种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所述第一BIER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FT ID,所述第二BIER信息包括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位转发路由器BFR的标识BFR ID,所述至少一个BFR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BIER信息、所述第二BIER信息和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ER转发表项,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下一跳BFR邻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包含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P地址;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BIER信息、所述第二BIER信息和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ER转发表项,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BFR的BFR ID、所述第一IP地址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建立BIFT表项,所述BIFT表项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BFR ID和所述至少一个BFR ID对应的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及所述BFR邻居的封装信息,所述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封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内部网关协议IGP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GP消息为中间系统-中间系统IS-IS协议消息,或者为开放式最短路径转发OSPF协议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第二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一IS-IS层级和所述第二IS-IS层级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第二OSPF区域,所述第一OSPF区域和所述第二OSPF区域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OSPF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IS-IS的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IS-IS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OSPF的区域;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一IS-IS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所述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二IS-IS进程,所述第一IS-IS进程和所述第二IS-IS进程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一OSPF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OSPF区域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二OSPF进程,所述第一OSPF进程和所述第二OSPF进程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非直连的BFR邻居,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单播隧道,所述BIFT表项包含与所述单播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播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隧道,所述BIFT表项包括与所述MPLS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播隧道为IP隧道,所述封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BIER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BIER信息为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入到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BFR的BIER信息。
10.一种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建立BIER转发表项,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所述第一BIER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FT ID,所述第二BIER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位转发路由器BFR的标识BFRID,所述至少一个BFR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包含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P地址,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BFR ID和所述至少一个BFR ID对应的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及所述BFR邻居的封装信息,所述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封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内部网关协议IGP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GP消息为中间系统-中间系统IS-IS协议消息,或者为开放式最短路径转发OSPF协议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第二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一IS-IS层级和所述第二IS-IS层级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第二OSPF区域,所述第一OSPF区域和所述第二OSPF区域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OSPF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IS-IS的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IS-IS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OSPF的区域;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一IS-IS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所述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二IS-IS进程,所述第一IS-IS进程和所述第二IS-IS进程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一OSPF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OSPF区域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二OSPF进程,所述第一OSPF进程和所述第二OSPF进程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其它路由前缀的IP地址不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非直连的BFR邻居,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还包括与单播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所述单播隧道为与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单播隧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播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隧道,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与所述MPLS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播隧道为互联网协议IP隧道,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
19.根据权利要求10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BIER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BIER信息为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入到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BFR的BIER信息。
20.一种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所述第一BIER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FT ID,所述第二BIER信息包括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位转发路由器BFR的标识BFR ID,所述至少一个BFR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BIER信息、所述第二BIER信息和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建立BIER转发表项,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下一跳BFR邻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包含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P地址;
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BFR的BFR ID、所述第一IP地址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建立BIFT表项,所述BIFT表项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BFRID和所述至少一个BFR ID对应的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及所述BFR邻居的封装信息,所述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封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内部网关协议IGP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GP消息为中间系统-中间系统IS-IS协议消息,或者为开放式最短路径转发OSPF协议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第二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一IS-IS层级和所述第二IS-IS层级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第二OSPF区域,所述第一OSPF区域和所述第二OSPF区域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OSPF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IS-IS的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IS-IS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OSPF的区域;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一IS-IS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所述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二IS-IS进程,所述第一IS-IS进程和所述第二IS-IS进程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一OSPF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OSPF区域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二OSPF进程,所述第一OSPF进程和所述第二OSPF进程不同。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非直连的BFR邻居,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单播隧道,所述BIFT表项包含与所述单播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播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隧道,所述BIFT表项包括与所述MPLS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播隧道为互联网协议IP隧道,所述封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
28.根据权利要求20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BIER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BIER信息为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入到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BFR的BIER信息。
29.一种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建立BIER转发表项,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第一BIER信息和第二BIER信息,所述第一BIER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位索引转发表标识BIFT ID,所述第二BIER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区域中至少一个位转发路由器BFR的标识BFRID,所述至少一个BFR不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属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路由前缀包含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P地址,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BFR ID、所述至少一个BFR ID对应的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及所述BFR邻居的封装信息,所述下一跳BFR邻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封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BIFT ID。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内部网关协议IGP消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GP消息为中间系统-中间系统IS-IS协议消息,或者为开放式最短路径转发OSPF协议消息。
33.根据权利要求29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第二IS-IS层级的区域,所述第一IS-IS层级和所述第二IS-IS层级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第二OSPF区域,所述第一OSPF区域和所述第二OSPF区域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OSPF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IS-IS的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IS-IS或BGP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OSPF的区域;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运行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一IS-IS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运行所述第一IS-IS层级的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上运行第二IS-IS进程,所述第一IS-IS进程和所述第二IS-IS进程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OSPF区域且在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一OSPF进程,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OSPF区域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第二OSPF进程,所述第一OSPF进程和所述第二OSPF进程不同。
34.根据权利要求29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机路由前缀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其它路由前缀的IP地址不重叠。
35.根据权利要求30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非直连的BFR邻居,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还包括与单播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所述单播隧道为与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单播隧道。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播隧道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隧道,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与所述MPLS隧道对应的封装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播隧道为IP隧道,所述BIER转发表项中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
38.根据权利要求29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BIER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BIER信息为从所述第一区域引入到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BFR的BIER信息。
39.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0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0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3.一种建立位索引的显式复制BIER转发表项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权利要求20至28任一个所述的装置或权利要求40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权利要求29至38任一所述的装置或权利要求39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
CN201910943510.5A 2019-09-30 2019-09-30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10784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3510.5A CN110784411B (zh) 2019-09-30 2019-09-30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0871776.9A EP4027597A4 (en) 2019-09-30 2020-09-23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BEER ROUTING TABLE ENTRY
JP2022519766A JP7419510B2 (ja) 2019-09-30 2020-09-23 Bier転送項目構築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PCT/CN2020/117253 WO2021063232A1 (zh) 2019-09-30 2020-09-23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0227011438A KR20220062335A (ko) 2019-09-30 2020-09-23 Bier 포워딩 테이블 엔트리를 확립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7/708,233 US11848858B2 (en) 2019-09-30 2022-03-30 Bier forwarding entry constru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3510.5A CN110784411B (zh) 2019-09-30 2019-09-30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4411A true CN110784411A (zh) 2020-02-11
CN110784411B CN110784411B (zh) 2021-10-01

Family

ID=69384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3510.5A Active CN110784411B (zh) 2019-09-30 2019-09-30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8858B2 (zh)
EP (1) EP4027597A4 (zh)
JP (1) JP7419510B2 (zh)
KR (1) KR20220062335A (zh)
CN (1) CN110784411B (zh)
WO (1) WO2021063232A1 (zh)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4439A (zh) * 2020-03-31 2020-07-28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段标识发布方法和装置
WO2020244651A1 (zh) * 2019-06-06 2020-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ier报文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2165371A (zh) * 2020-09-04 2021-01-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ier自动配置管理bsl的方法、介质、设备及装置
CN112187648A (zh) * 2020-08-24 2021-01-05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组播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491729A (zh) * 2020-09-22 2021-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1063232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174958A1 (zh) * 2020-03-06 2021-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设备、系统、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179979A1 (zh) * 2020-03-09 2021-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段标识sid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WO2021196717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播流量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3541924A (zh) * 2020-04-13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检测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WO2022041916A1 (zh) * 2020-08-31 2022-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WO2022052709A1 (zh) * 2020-09-11 2022-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下一跳的方法、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及装置
CN114221892A (zh) * 2021-12-14 2022-03-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Bier网络中设备自动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088967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下一跳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116615A1 (zh) * 2020-12-02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的方法、获取对应关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166773A1 (zh) * 2021-02-07 2022-08-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组播报文传输方法、位转发路由器及存储介质
CN114915589A (zh) * 2021-02-10 2022-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022241A (zh) * 2022-05-31 2022-09-0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er自动配置及管理bsl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14436A (zh) * 2022-07-11 2022-11-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er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22267056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通告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2267057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通告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108381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跨自治系统as的组播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23231431A1 (zh) * 2022-05-28 2023-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246901A4 (en) * 2020-12-02 2024-04-17 Huawei Tech Co Ltd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2564B (zh) * 2021-09-17 2023-03-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6374A (zh) * 2012-07-10 2014-01-2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二层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138961A1 (en) * 2013-09-17 2015-05-21 Cisco Technology, Inc. Per-Prefix LFA FRR With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US9832031B2 (en) * 2014-10-24 2017-11-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Bit index explicit replication forwarding using replication cache
US9853822B2 (en) * 2013-09-17 2017-12-26 Cisco Technology, Inc.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CN107645446A (zh) * 2016-07-21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667731A (zh) * 2017-03-28 2018-10-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er信息的处理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327A (zh) 2015-07-08 2017-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er报文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6572023B (zh) * 2015-10-12 202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比特位索引显示复制的方法及比特位转发路由器
CN106656524A (zh) 2015-10-30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er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592262A (zh) * 2016-07-07 2018-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发送方法和装置、报文跨域转发的网络架构
US10637675B2 (en) * 2016-11-09 2020-04-28 Cisco Technology, Inc. Area-specific broadcasting using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CN109150730A (zh) * 2017-06-15 2019-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播跨域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367456A1 (en) * 2017-06-20 2018-12-20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packet forwarding using stateful bit index explicit replication (bier) in a networking environment
US10574589B2 (en) * 2017-09-28 2020-02-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ulticast based on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US10608922B2 (en) * 2018-03-21 2020-03-3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ierarchical bit indexed replication of multicast packets
CN109729012B (zh) * 2018-12-24 2021-08-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播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483237B2 (en) * 2019-04-25 2022-10-2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BIER traffic engineering (BIER-TE) using unicast MPLS-TE tunnels
CN110784411B (zh) * 2019-09-30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6374A (zh) * 2012-07-10 2014-01-2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二层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138961A1 (en) * 2013-09-17 2015-05-21 Cisco Technology, Inc. Per-Prefix LFA FRR With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US9853822B2 (en) * 2013-09-17 2017-12-26 Cisco Technology, Inc.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US9832031B2 (en) * 2014-10-24 2017-11-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Bit index explicit replication forwarding using replication cache
CN107645446A (zh) * 2016-07-21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667731A (zh) * 2017-03-28 2018-10-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er信息的处理及装置

Cited B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4651A1 (zh) * 2019-06-06 2020-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ier报文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US11949585B2 (en) 2019-06-06 2024-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IER packet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63232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882021B2 (en) 2020-03-06 2024-01-23 Zte Corporatio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1174958A1 (zh) * 2020-03-06 2021-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设备、系统、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179979A1 (zh) * 2020-03-09 2021-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段标识sid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1464439A (zh) * 2020-03-31 2020-07-28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段标识发布方法和装置
CN111464439B (zh) * 2020-03-31 2022-04-0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段标识发布方法和装置
WO2021196717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播流量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3541924A (zh) * 2020-04-13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检测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US11855888B2 (en) 2020-04-13 2023-1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cket verif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3541924B (zh) * 2020-04-13 2023-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检测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12187648A (zh) * 2020-08-24 2021-01-05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组播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22041916A1 (zh) * 2020-08-31 2022-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165371B (zh) * 2020-09-04 2022-07-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ier自动配置管理bsl的方法、介质、设备及装置
CN112165371A (zh) * 2020-09-04 2021-01-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ier自动配置管理bsl的方法、介质、设备及装置
WO2022052709A1 (zh) * 2020-09-11 2022-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下一跳的方法、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91729A (zh) * 2020-09-22 2021-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2088967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下一跳的方法及装置
EP4224817A4 (en) * 2020-10-30 2024-04-03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NEXT JUMP
EP4246901A4 (en) * 2020-12-02 2024-04-17 Huawei Tech Co Ltd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116615A1 (zh) * 2020-12-02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的方法、获取对应关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166773A1 (zh) * 2021-02-07 2022-08-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组播报文传输方法、位转发路由器及存储介质
CN114915589A (zh) * 2021-02-10 2022-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EP4156641A4 (en) * 2021-06-25 2023-09-13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ROUTE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267056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通告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2267057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通告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108381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跨自治系统as的组播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4221892A (zh) * 2021-12-14 2022-03-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Bier网络中设备自动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221892B (zh) * 2021-12-14 2023-06-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Bier网络中设备自动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231431A1 (zh) * 2022-05-28 2023-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022241B (zh) * 2022-05-31 2023-06-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er自动配置及管理bsl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22241A (zh) * 2022-05-31 2022-09-0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er自动配置及管理bsl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14436B (zh) * 2022-07-11 2023-05-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er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5314436A (zh) * 2022-07-11 2022-11-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er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550160A (ja) 2022-11-30
CN110784411B (zh) 2021-10-01
JP7419510B2 (ja) 2024-01-22
EP4027597A1 (en) 2022-07-13
WO2021063232A1 (zh) 2021-04-08
KR20220062335A (ko) 2022-05-16
EP4027597A4 (en) 2022-10-26
US20220224633A1 (en) 2022-07-14
US11848858B2 (en)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4411B (zh) 建立bier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A3080526C (en) Ip mpls pop virtualization and fault tolerant virtual router
EP3863237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packet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packet reception device
EP4231597A1 (en) Method for forwarding bier message, and device and system
CN114465920B (zh) 确定对应关系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3114576B (zh) 报文发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4044523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first network device, and first device group
US20220200820A1 (en) Packet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737954B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17018A1 (zh) 报文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73357A1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5809A (zh) Bier组播流量的统计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US20220337521A1 (en) Packet Sen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JP7273125B2 (ja) BIERv6パケット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第1の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JP7322088B2 (ja) パケット検出方法および第1の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EP41422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multicast message
CN113285878B (zh) 负载分担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
CN113541924A (zh) 报文检测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EP4246917A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method for acquiring correspondence,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3088145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695293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以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