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2257A - 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2257A
CN110782257A CN201910860873.2A CN201910860873A CN110782257A CN 110782257 A CN110782257 A CN 110782257A CN 201910860873 A CN201910860873 A CN 201910860873A CN 110782257 A CN110782257 A CN 110782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user
code
information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08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2257B (zh
Inventor
黄海波
宁争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8608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2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2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2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2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2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及设备,包括: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一区域;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一流通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实现了对产品流通过程的监控和对产品的识别溯源,保证产品的真实性,防止假冒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流通。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易管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越来越多,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生产企业的利益。在产品的交易过程中,产品会流经众多环节才能到达至消费者手中,这也造成了假冒伪劣商品难以有效监管的重大问题。
现有的打假方式主要是通过防伪标识进行真伪判断,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针对防伪标识码进行仿冒的水平也越来越高,防伪标识码难以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真正监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作用,难以实现产品的可溯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一区域;
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一流通码;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
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一区域;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一流通码;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一区域;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一流通码;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上述方案,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实现了对产品的有效识别和对产品的流通过程的监控,能够对产品的真实性进行自动鉴别,防止假冒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流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如图1所示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可包括:
S101:接收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接收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其中,第二用户为生产商,第二用户在向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发送产品标识码请求消息之前,需要在产品交易软件上进行注册,该产品交易软件可以为网页版软件、PC端软件或移动端软件,在此不做限制。注册过程中,第二用户需提交相关身份信息、注册地点信息。其中,相关身份信息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明以及身份证件等有效证件,注册地点信息为第二用户的有效证件中登记的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生产地点。上述相关身份信息、注册地点信息和通过产品交易软件递交至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进行验证和存储,验证成功后,通过产品交易软件返回注册成功信息。
第二用户注册成功后,可向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发送产品标识码请求消息。所述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相关身份信息、注册地点信息、其他相关必要信息、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产品相关信息和产品生产数量。其中,其他相关必要信息包括使用人姓名、职务以及税务登记号等,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为产品交易软件后台自动获取的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产品相关信息包括产品品名、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存储方法、执行标准以及检验报告等,产品生产数量为与所述产品相关信息对应的产品的生产数量。
S102: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二区域。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二用户的注册地点为第二用户的相关身份信息中登记的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生产地点,第二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二区域为距离所述生产地点2公里内的区域,其中2公里内区域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并且,该生产地点发生变更、生产地点面积扩张或生产地在多地等情况,第二用户都可在产品交易软件进行对相关身份信息的变更,变更生效后,该第二区域也会因此作出相应调整。
S103: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响应所述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生成与产品生产数量对应的产品标识码。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对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真实性认证,对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内的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注册时提交的相关身份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合格后则通过真实性认证。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二区域内,即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所对应的地点是否落入第二区域所覆盖的范围内。
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响应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与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可交互的终端,交互方式在此不做限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上加载有产品交易软件。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使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响应所述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生成产品标识码。其中,产品标识码为依据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而生成,包含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内的所有信息,产品标识码仅由生产商生成,其粘贴在产品最小包装单位上,可用于辨别产品和生产者的相关信息,并且按产品生产的批次唯一,最小包装单位的产品的单位质量为固定值,该单位质量可用于产品的拆零销售过程中。生成产品标识码可以是通过第二用户终端自带的编码功能实现,该编码功能可以是产品交易软件的自带功能,也可以是第三方编码软件;生成产品标识码还可以是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连接的编码设备实现,编码设备的种类以及与第二用户终端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所述产品标识码生成后,经过打印设备进行打印,此时可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连接的打印设备进行打印,也可以通过与编码设备连接的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在此对于打印设备的型号以及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S104:基于所述产品生产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基于所述产品生产数量,对第二用户的相应产品进行入库操作,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当第二用户生产多种产品,并分别生成好对应的产品标识码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则分别基于多种产品的产品生产数量,进行入库操作,确定多种产品对应的产品库存数量。即,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基于至少一个所述产品生产数量,确定与所述产品生产数量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S105: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未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生成所述产品标识码。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对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真实性认证,对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内的第二用户的相关身份信息与注册时提交的相关身份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不合格后则无法通过真实性认证。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二区域内,即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所对应的地点是否落入第二区域所覆盖的范围内。
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未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生成所述产品标识码。例如:生产者的第二区域为广州市白云区某地点附近2公里范围内,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为广州市越秀区某地点,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判断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广州市白云区某地点附近2公里范围内,因而向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生成所述产品标识码。上述设置能够从源头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厂家的生产。
S106:接收第二用户提交的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接收第二用户提交的第二流通码的请求信息,所述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产品标识码信息、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等。其中,所述产品标识码信息和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都至少包括一个,且产品标识码信息与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一一对应。一个产品标识码信息对应一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因此,第二用户提交的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可以请求对多种不同出货数量的产品生成同一个第二流通码。
S107: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真实性认证、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二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二流通码。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响应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之前,也需要对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内的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真实性验证,对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二区域内进行确认,验证方式与确认方式同S103中所述的方式相同。
此外,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还需要比较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的大小。具体地,当所述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中只包含一个产品标识码信息以及一个对应的第二用户产品出货数量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仅对一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一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进行大小比较。当第二用户提交的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请求对多种不同出货数量的产品生成同一个第二流通码时,即所述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中包含多个产品标识码信息以及多个对应的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则对多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对应的多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一一进行大小比较。即,产品交易控制设备比较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的大小。
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真实性认证、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响应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二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二流通码。其中,当第二用户提交的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请求对多种产品生成同一个第二流通码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需确认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都不小于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例如: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包括(产品A,200件),(产品B,150件),(产品C,300件),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中包括(产品A,100件),(产品B,50件),(产品C,100件),此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需确定产品A的产品库存数量200件不小于产品A的产品出货数量100件,产品B的产品库存数量150件不小于产品B的产品出货数量50件,且产品C的产品库存数量300件不小于产品C的产品出货数量100件,即,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确认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都不小于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
第二流通码为依据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而生成,包含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内的所有信息,生成一个第二流通码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数量的产品进行流通。当进行大宗物流的流通时,第二流通码不仅要包含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还需要包含收货方的身份信息,以实现对大宗物流的严格监管。生成第二流通码可以是通过第二用户终端自带的编码功能实现,该编码功能可以是产品交易软件的自带功能,也可以是第三方编码软件;生成第二流通码还可以是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连接的编码设备实现,编码设备的种类以及与第二用户终端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在编码过程中,可以实时读取定位信息和第二用户终端的物理地址编码,并将第二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和物理地址编码也包含进第二流通码中。所述第二流通码生成后,经过打印设备进行打印,此时可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连接的打印设备进行打印,也可以通过与编码设备连接的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在此对于打印设备的型号以及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S108:计算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之间的差值,更新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计算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之间的差值,更新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具体地,当产品交易控制使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二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二流通码。当第二流通码仅实现对一个第二用户的产品进行流通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仅计算一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对应的一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之间的差值,将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更新为该差值;当第二流通码实现对多个第二用户的产品进行流通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则分别计算多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对应的多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之间的多个差值,并分别将多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更新为对应的差值。即,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计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之间的差值,更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S109: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未通过真实性认证、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二流通码。
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未通过真实性认证、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二流通码。其中,当第二用户提交的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请求对多种产品生成同一个第二流通码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需确认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都不小于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当有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则会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二流通码。例如: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包括(产品A,50件),(产品B,150件),(产品C,300件),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中包括(产品A,100件),(产品B,50件),(产品C,100件),此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确定产品A的产品库存数量50件小于产品A的产品出货数量100件,产品B的产品库存数量150件不小于产品B的产品出货数量50件,产品C的产品库存数量300件不小于产品C的产品出货数量100件,此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确认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不满足生成第二流通码的条件。
S110:基于第一用户终端扫描的第二流通码,获取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产品标识码信息。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基于第一用户终端扫描的第二流通码,获取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产品标识码信息。其中,第一用户为流通商,该流通商可以是个体流通商户或者流通企业。第一用户终端为与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可交互的终端,交互方式在此不做限制。第一用户终端上加载有产品交易软件,在第一用户终端扫描第二流通码前,第一用户需要在产品交易软件上进行注册,该产品交易软件可以为网页版软件、PC端软件或移动端软件,软件类型在此不做限制。注册过程中,第一用户需提交相关身份信息、注册地点信息。其中,相关身份信息包括营业执照、流通许可证明以及身份证件等有效证件,注册地点信息为第一用户的有效证件中登记的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流通地点。上述相关身份信息、注册地点信息和通过产品交易软件递交至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进行验证和存储,验证成功后,通过产品交易软件返回注册成功信息。
第一用户注册成功后,可通过第一用户终端扫描第二流通码。其中,第二流通码包含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产品标识码、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等信息。所述产品标识码和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都至少包括一个,且产品标识码与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一一对应。一个产品标识码信息对应一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用户终端扫描第二流通码,将第二流通码发送至产品交易控制设备,产品控制设备基于第二流通码,获取至少一个产品标识码和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所述扫描操作可以是通过第一用户终端自带的扫描功能实现,也可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连接的扫描设备实现,扫描设备的种类以及与第一用户终端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此外,当所述第二流通码内包含收货方的身份信息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还需要对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收货方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以保证对大宗物资流通的严格监管。确认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正确后,才能够基于第一用户终端扫描的第二流通码,获取至少一个产品标识码和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
S111:对所述第二流通码进行失效处理,禁止基于所述第二流通码,获取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产品标识码信息。
在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基于第一用户终端扫描的第二流通码,获取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产品标识码信息之后,第一用户完成本次进货,第二用户完成本次供货,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实时记录该交易过程。并对所述第二流通码进行失效处理,此时禁止其他用户基于所述第二流通码,获取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产品标识码信息。
S112: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货数量。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货数量。其中,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至少包括一个,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得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货数量。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货数量,更新第一用户的进货记录。
S113:计算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货数量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计算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货数量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货数量、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都至少包括一个,且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货数量、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一一对应。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计算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货数量与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之间的至少一个差值,确定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为对应的差值。例如:第一用户的产品包括产品A、B、C,产品A,进货数量100,出货数量50;产品B,进货数量80,出货数量30;产品C,进货数量200,出货数量100;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计算产品A、B、C的进货数量与对应的出货数量的差值分别为50、50、100,确定第一用户的产品A、B、C对应的库存数量为50、50、100。
S114:基于所述产品标识码信息,获取产品生产日期和产品期限;其中,所述产品期限为产品保质期限或产品使用期限中的一种;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基于所述产品标识码信息,获取产品生产日期和产品期限;其中,所述产品期限为产品保质期限或产品使用期限中的一种。具体地,所述产品标识码信息至少有一个,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基于至少一个所述产品标识码信息,获取对应的至少一个产品生产日期和对应的至少一个产品期限。不同种类的产品,对产品期限的定义不同,一种为产品保质期限,例如食物等,另一种为产品使用期限,例如强力胶等。
S115:计算所述产品生产日期与当前日期之间的相差时长,确定产品已存放时长。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计算所述产品生产日期与当前日期之间的相差时长,确定产品已存放时长。具体地,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分别计算至少一个所述产品生产日期与当前日期之间的相差时长,确定至少一个产品已存放时长为对应的相差时长。
此外,在产品交易软件中,设计有对产品剩余时长的监控功能。其中,产品剩余时长为产品期限减去产品已存放时长而得到的,该产品期限可以为产品保质期限或产品使用期限中的一种。具体地说,流通商可以在产品交易软件中预设临期提醒时长,当产品剩余时长小于预设临期提醒时长时,在产品交易软件上对该产品进行临期提醒。例如:流通上在产品交易软件上设置预设临期提醒时长分别为50天和30天,则当产品剩余时长小于50天时,该产品在产品交易软件上显示黄色提醒,当产品剩余时长小于30天时,该产品在产品交易软件上显示红色提醒,具体的提醒方式在此不做任何限制。或者,也可以通过流通商在产品交易软件中设置预设临期百分比,预设临期百分比为产品剩余时长与产品期限的比值,例如,设置预设临期百分比为20%和10%,产品剩余时长与产品期限的比值小与20%时,该产品在产品交易软件上显示黄色提醒,产品剩余时长与产品期限的比值小与10%时,该产品在产品交易软件上显示红色提醒。
S116: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产品标识码信息、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等。其中,所述产品标识码信息和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都至少包括一个,且产品标识码信息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一一对应。一个产品标识码信息对应一个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因此,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可以请求对多种不同出货数量的产品生成同一个第一流通码。
此外,当进行大宗物流流通时,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内还需包括产品收货的身份信息,以实现对大宗物流的严格监管。
S117:当所述产品已存放时长大于所述产品期限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在所述产品已存放时长大于所述产品期限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基于第一流通码求请求信息,获取多个产品标识码信息,根据该多个产品标识码信息获取该产品的产品已存放时长和产品期限,分别进行比较,当任意一件产品的已存放时长大于产品期限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
S118: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一区域。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一区域。其中,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为第一用户的相关身份信息中登记的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流通地点,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一区域为距离所述流通地点2公里内的区域,其中2公里内区域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并且,该流通地点发生变更、流通地点面积扩张或流通地在多地等情况,第一用户都可在产品交易软件进行对相关身份信息的变更,变更生效后,该第一区域也会因此作出相应调整。
S119: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一流通码。
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响应所述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之前,产品交易控制设备需要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是否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即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所对应的地点是否落入第一区域所覆盖的范围内。同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还需要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的大小。具体地,当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只包含一个产品标识码信息以及一个对应的产品出货数量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仅对一个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一个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进行大小比较。当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请求对多种不同出货数量的产品生成同一个第一流通码时,即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中包含多个产品标识码信息以及多个对应的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则对多个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对应的多个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一一进行大小比较。即,产品交易控制设备比较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的大小。
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响应所述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一流通码。其中,当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请求对多种产品生成同一个第一流通码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需确认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都不小于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例如: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包括(产品A,200件),(产品B,150件),(产品C,300件),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中包括(产品A,100件),(产品B,50件),(产品C,100件),此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需确定产品A的产品库存数量200件不小于产品A的产品出货数量100件,产品B的产品库存数量150件不小于产品B的产品出货数量50件,且产品C的产品库存数量300件不小于产品C的产品出货数量100件,即,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确认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都不小于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
第一流通码为依据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而生成,包含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内的所有信息,生成一个第一流通码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数量的产品进行流通。生成第一流通码可以是通过第一用户终端自带的编码功能实现,该编码功能可以是产品交易软件的自带功能,也可以是第三方编码软件;生成第二流通码还可以是通过与第二用户终端连接的编码设备实现,编码设备的种类以及与第二用户终端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在编码过程中,可以实时读取定位信息和第一用户终端的物理地址编码,并将第一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和物理地址编码也包含进第一流通码中。所述第一流通码生成后,经过打印设备进行打印,此时可通过与第一用户终端连接的打印设备进行打印,也可以通过与编码设备连接的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在此对于打印设备的型号以及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此外,使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一流通码后,在产品出货过程中,对于同一款产品的不同批次,自动提醒优先出货最早批次的产品。具体地,如前述在产品交易软件中,设计有对产品剩余时长的监控功能。通过该监控功能,不仅能够对临期产品进行有效提醒,而且能够依据同一款产品的产品剩余时长,对该产品的不同批次进行排序,优先出货产品剩余时长最短的产品,即优先出货最早批次的产品。该设置能够有效对产品期限进行把控,防止产品过期、早批次产品囤积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产品流通。
S120: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
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其中,当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请求对多种产品生成同一个第一流通码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需确认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都不小于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当有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则会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例如: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包括(产品A,50件),(产品B,150件),(产品C,300件),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中包括(产品A,100件),(产品B,50件),(产品C,100件),此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确定产品A的产品库存数量50件小于产品A的产品出货数量100件,产品B的产品库存数量150件不小于产品B的产品出货数量50件,产品C的产品库存数量300件不小于产品C的产品出货数量100件,此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确认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不满足生成第一流通码的条件。
流通码用于流通环节,当其他已注册流通商通过终端扫描所述第一流通码,也会获取到流通码的内部所有信息,并完成该已注册流通商的进货操作。产品交易控制设备也可基于该已注册流通商发送的相应的流通码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响应其生成流通码的请求,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复述,同S110~S119。
当存在对产品进行拆零销售的情况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在产品拆零过程中可控制产品交易软件进行相关记录。具体如下:流通商在产品交易软件上扫描产品的产品标识码,获取产品A的单位质量信息,该单位质量信息为固定值,是产品最小包装的质量信息。产品交易控制设备获取个体流通商户的拆零请求,该拆零请求包括拆零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码(同原产品标识码)、拆零产品数量、产品单位质量、拆零产品总质量和拆零日期等。其中,拆零产品总质量为产品单位质量乘以拆零产品数量。产品交易软件将该拆零请求发送至产品交易控制设备,产品交易控制设备接收该请求,并对该请求内的拆零产品数量进行验证,当所述拆零产品数量小于产品库存数量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生成拆零记录,记录包括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码、产品库存数量、产品单位质量,产品库存总质量;拆零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码(同原产品标识码)、拆零产品数量、产品单位质量、拆零产品总质量和拆零日期等。例如:某超市对A品牌的大米进行销售,在产品交易软件商发送产品拆零请求,拆零请求包括A品牌大米、产品标识码、拆零10袋、产品单位质量50kg、拆零产品总质量500kg和拆零日期2019.01.01,产品交易软件将该拆零请求发送至产品交易控制设备,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对该拆零产品数量进行验证,该拆零产品数量为10,对应的产品库存数量为90,拆零产品数量小于产品库存数量,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生成拆零记录,该拆零记录包括A品牌大米、产品标识码、产品库存数量90、产品单位质量50kg、总质量4500kg;A品牌大米,产品标识码、拆零10袋、产品单位质量50kg、拆零产品总质量500kg和拆零日期2019.01.01。拆零记录生成后,流通商可以基于拆零产品,使用产品交易软件生成零售流通码,该零售流通码仅能在该流通商的流通范围内进行使用。当客户购买一批产品(含上述拆零产品)时,基于购买的拆零产品质量和拆零产品的库存质量进行比较,当购买的拆零产品质量小于拆零产品的库存质量时,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响应零售流通码请求,生成与零售产品对应的零售流通码。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各自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参见图2,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装置2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210,用于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220,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一区域;
第一控制单元230,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一流通码;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
第二控制单元240,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
第二接收单元250,用于接收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和产品生产数量;
第二获取单元260,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二区域;
第三控制单元270,用于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响应所述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生成与产品生产数量对应的产品标识码;
确定单元280,用于基于所述产品生产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第四控制单元290,用于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未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生成所述产品标识码。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3包括:处理器300、存储器310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0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20,例如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3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320时实现上述各个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S119。或者,所述处理器3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320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所示模块210至290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32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0中,并由所述处理器30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320在所述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3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320可以被分割成第一接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接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和第四控制单元,各单元具体功能如下: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一区域;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一流通码;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和产品生产数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二区域;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响应所述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生成与产品生产数量对应的产品标识码;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产品生产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第四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未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生成所述产品标识码。
所述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3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300、存储器3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仅仅是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3的示例,并不构成对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3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4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310可以是所述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3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310也可以是所述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310还可以既包括所述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310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31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一区域;
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一流通码;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
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第一用户终端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之前,包括:
基于第一用户终端扫描的第二流通码,获取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产品标识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流通码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产品标识码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货数量;
计算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货数量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基于所述产品标识码信息,获取产品生产日期和产品期限;其中,所述产品期限为产品保质期限或产品使用期限中的一种;
计算所述产品生产日期与当前日期之间的相差时长,确定产品已存放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用户终端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产品已存放时长大于所述产品期限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用户终端扫描的第二流通码,获取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产品标识码信息之后,包括:
对所述第二流通码进行失效处理,禁止基于所述第二流通码,获取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产品标识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用户终端扫描的第二流通码,获取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产品标识码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和产品生产数量;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二区域;
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响应所述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生成与产品生产数量对应的产品标识码;
基于所述产品生产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未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生成所述产品标识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产品生产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之后,包括:
接收第二用户提交的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
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真实性认证、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第二流通码请求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二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二流通码;其中,所述第二流通码包含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
计算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之间的差值,更新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未通过真实性认证、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二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二流通码。
7.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和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一区域;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不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且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请求信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流通码确认信息生成第一流通码;其中,所述第一流通码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小于第一用户的产品出货数量或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流通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生成所述第一流通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包括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和产品生产数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注册地点对应的第二区域;
第三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响应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产品标识码请求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使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响应所述产品标识码确认信息,生成与产品生产数量对应的产品标识码;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产品生产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产品库存数量;
第四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未通过真实性认证且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信息不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时,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产品标识码禁止信息,禁止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生成所述产品标识码。
9.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860873.2A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0782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0873.2A CN110782257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0873.2A CN110782257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2257A true CN110782257A (zh) 2020-02-11
CN110782257B CN110782257B (zh) 2022-03-15

Family

ID=69383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0873.2A Active CN110782257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225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0690A (zh) * 2021-08-02 2021-11-02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4893A (zh) * 2005-01-11 2006-07-19 电子银行株式会社 认证方法及交易处理装置
CN102393917A (zh) * 2011-07-18 2012-03-28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双链码稽核方法及组控装置
CN103745333A (zh) * 2014-01-14 2014-04-23 福州宙斯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家具安全流通溯源系统及方法
CN104851001A (zh) * 2015-05-08 2015-08-19 苏州众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产品追溯防伪的方法
CN105931061A (zh) * 2016-04-21 2016-09-07 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产品信息溯源方法及系统
US20160355337A1 (en) * 2015-06-02 2016-12-08 Alert Corpor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CN106875173A (zh) * 2010-12-14 2017-06-20 极限移动有限公司 一种认证交易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4893A (zh) * 2005-01-11 2006-07-19 电子银行株式会社 认证方法及交易处理装置
CN106875173A (zh) * 2010-12-14 2017-06-20 极限移动有限公司 一种认证交易的方法
CN102393917A (zh) * 2011-07-18 2012-03-28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双链码稽核方法及组控装置
CN103745333A (zh) * 2014-01-14 2014-04-23 福州宙斯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家具安全流通溯源系统及方法
CN104851001A (zh) * 2015-05-08 2015-08-19 苏州众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产品追溯防伪的方法
US20160355337A1 (en) * 2015-06-02 2016-12-08 Alert Corpor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CN105931061A (zh) * 2016-04-21 2016-09-07 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产品信息溯源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BEVILACQUA;F.E.CIARAPICA;G.GIACCHETTA;: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of a supply chain and a traceability system: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
曾峰著: "《海南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通论》", 31 January 201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曾楚锋: "基于产地准出的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0690A (zh) * 2021-08-02 2021-11-02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2257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8219B (zh)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436923B1 (en) Tracking unitization occurring in a supply chain
US20150235235A1 (en)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Items
US11533166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f a product in a computer network and system
US947330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t authentication
US2016031447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of the authenticity of a consumer product
JP6248127B2 (ja) デジタル取引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066096B2 (ja) データ記憶方法、データ検証方法、装置、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869964A (zh) 用于检查商品和服务的真伪的方法
CN110633982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支付方法及交易支付装置
US20150310453A1 (en) Method of Identifying Authentic Versus Counterfeit Products Using Warranty Tracking
CN102054249A (zh) 识别窜货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1414430A (zh) 基于区块链的商品信息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164965A (zh) 用于找出并交付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10782257B (zh) 一种基于产品标识码和流通码的产品交易控制方法及设备
US20090112610A1 (en) Product authent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20197937A (ja) 真贋判定装置、真贋判定システムおよび真贋判定方法
US11244308B1 (en) Records of a tangible product in blockchain
CN112270557B (zh) 一种可信的有形商品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04537546A (zh) 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和装置以及产品质量验证方法和装置
KR20060089331A (ko) 비접촉식 통신 테그를 이용한 진정상품 인증 방법
Raut et al. Fake Product Restriction using BlockChain
CN110782262A (zh) 基于动态验证码的商品防伪方法及防伪系统
US2022039192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uthenticating assets
CN105096128A (zh) 一种身份码辅以验证口令的商品防伪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