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2250A - 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2250A
CN110782250A CN201910903507.0A CN201910903507A CN110782250A CN 110782250 A CN110782250 A CN 110782250A CN 201910903507 A CN201910903507 A CN 201910903507A CN 110782250 A CN110782250 A CN 110782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data
card slot
real
int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35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2250B (zh
Inventor
刘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9109035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2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2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2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2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2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6Aspects of software for card pay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ircuits, e.g. for protecting identification code in memory
    • G06K19/0730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reading or writing from or onto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4Card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通过配置多个芯片卡槽,不同人群选择的卡槽配置的功能不一样,能够针对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实现定制化;所述卡槽包括第一芯片卡槽、第二芯片卡槽、第三芯片卡槽、第四芯片卡槽。当物联网芯片放置于第二芯片卡槽或第三芯片卡槽时,所述一卡通装置实现基本的功能,并可以由物联网芯片实现一卡通装置的启用或者挂失;当物联网芯片放置于第一芯片卡槽或第四芯片卡槽时,所述一卡通装置除实现基本功能外,还可以通过数据接口与移动终端连接,从而进行数据读取,并可以基于数据转换处理器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从而可供移动终端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卡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一卡通就是在同一张卡上实现多种不同功能的智能管理,本质上是一套由卡片、器具和上位管理软件所构成的特殊信息管理系统。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卡片这种特定的物理媒介,实现从业务数据的生成、采集、传输到汇总分析的信息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自动化。
随着一卡通的功能多样化,其从一开始的不记名制发行方式,逐渐改变为实名制发行。通过实名制,使用者可以在卡片丢失或者被盗时,及时通过挂失等手段冻结卡片,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或者在换卡时,可以实现原卡数据的一键迁移。
例如,申请号CN201710436972.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TSM平台的交通一卡通系统,发卡完毕后,用户填写自己的详细信息和身份认证,进行账户和用户的信息绑定,实现实名制认证,确保安全,以便于后续的卡片迁移。授权公告号CN208225208U的实用新型专利则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市政一卡通实名制的自助装置,无需工作人员值守即可实现持卡人自助进行一卡通实名制登记,以解决人工窗口实名制登记比较困难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然而,目前的上述一卡通装置虽然实现了个人信息的实名制,但是在卡片被盗或者丢失时,挂失或者补办的方式仍然较为复杂。
另外,现有的一卡通装置为了批量化的流水线式生产,无法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对应功能的卡片,从而导致其吸引力不够。授权公告号CN205390579U的实用新型专利虽然声称提出一种定制个性化一卡通标识手环,但是其注重的是形象展示和身份标识等功能,而不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定制需求。
可见,在针对不同人群定制不同功能的一卡通方面,现有技术也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实名制一卡通装置,通过配置多个芯片卡槽,使得不同类别的人群可以选择对应的卡槽放置对应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从而实现实名制认证;并且,不同人群选择的卡槽配置的功能不一样,能够针对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实现定制化;所述卡槽包括第一芯片卡槽、第二芯片卡槽、第三芯片卡槽、第四芯片卡槽。当物联网芯片放置于第二芯片卡槽或第三芯片卡槽时,所述一卡通装置实现基本的功能,并可以由物联网芯片实现一卡通装置的启用或者挂失;当物联网芯片放置于第一芯片卡槽或第四芯片卡槽时,所述一卡通装置除实现基本功能外,还可以通过数据接口与移动终端连接,从而进行数据读取,并可以基于数据转换处理器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从而可供移动终端使用。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所述一卡通装置包括第一芯片卡槽、第二芯片卡槽、第三芯片卡槽、第四芯片卡槽;
所述第一至第四芯片卡槽用于内置防拆卸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创新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可以是具备物联网功能的手机移动通信芯片,所述移动通信芯片是与用户正常使用的手机卡属于同一个实名制认证信息的配套芯片,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运行商办理该实名制手机移动通信芯片,并和正常使用的手机卡绑定;当一卡通丢失或者不想使用时,可以通过手机联系移动运营商,变更所述移动通信芯片的实名制状态,例如挂失该移动通信芯片,使其无法发出使能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创新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为防拆卸的物联网芯片;所述防拆卸的物联网芯片,首次安装成功后,如果被拆卸后直接再次安装,则芯片失效;除非通过所述数据接口连接到认证后的移动终端进行认证,否则不能使用。
更具体的,所述一卡通装置还包括布置于所述一卡通装置中间位置的数据芯片以及与所述数据芯片电性连接的数据转换处理器;
其中,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与所述第四芯片卡槽、第一芯片卡槽通信连接;
所述一卡通装置还包括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数据接口槽;所述数据接口槽通过至少三根数据通信线与所述数据芯片通信;
所述第四芯片卡槽、第一芯片卡槽与所述数据芯片之间连接有至少三根数据传输线;
所述一卡通装置可配合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使用,所述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一端可以插入到所述一卡通装置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所述数据接口槽,另一端可以连接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与所述一卡通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创新点,所述一卡通装置包括配置的数据转换处理器,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可以将所述第一芯片卡槽或者第四芯片卡槽内的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从而可供移动终端使用。
作为体现上述创新点的一个体现,所述物联网芯片为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带有数据流量套餐的数据芯片卡时,当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于所述第四芯片卡槽、第一芯片卡槽之一时,将所述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连接至所述一卡通装置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所述数据接口槽,另一端连接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的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具体表现为,将所述数据流量转化为无线上网流量,供移动终端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项功能只针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于所述第四芯片卡槽、第一芯片卡槽之一时的情形有效。在本发明中,当使用者为年轻职场人士、成年校园人士或者其他商务类型人士时,考虑到其有较多的无线上网需求,配发的一卡通支持将其办理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到一卡通装置的第四芯片卡槽、第一芯片卡槽之一,从而提供移动wifi热点功能。
而对于未成年人或者老年人,其配发的一卡通只支持将其办理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到一卡通装置的第二芯片卡槽、第三芯片卡槽之一。由于这两个卡槽与所述数据转换器不存在数据连接,因此,不提供基本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但是,这两个卡槽仍有时使能数据线连接到一卡通装置的中间位置的数据芯片,因此,依然可以通过实名制物联网芯片控制一卡通的使能状态。
因此,更具体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第三芯片卡槽、第二芯片卡槽与所述数据芯片之间仅通过一条使能数据线连接,通过所述第三芯片卡槽、第二芯片卡槽内置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激活状态来使能所述数据芯片的状态;
所述使能数据线为单向传输数据线,只能由所述第三芯片卡槽、第二芯片卡槽内置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传输使能信号给所述数据芯片;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一卡通装置虽然提供四个芯片卡槽,但是使用时只能启用其中一个。至于具体启用哪一个,则由使用者的类型,在配发实名制物联网芯片时决定。
即,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为一个,根据使用者的用户类型,将该一个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到所述第一至第四芯片卡槽之一中。
一般来说,对于未成年人,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到所述第二芯片卡槽;对于老年人,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到所述第三芯片卡槽;对于其他人,可以选择安装到所述第一芯片卡槽或者第四芯片卡槽。
所述第四芯片卡槽、第一芯片卡槽与所述数据芯片之间连接的三根数据传输线之一为使能数据线,所述使能数据线为单向传输数据线,只能由第四芯片卡槽、第一芯片卡槽内置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传输使能信号给所述数据芯片。这种设置保证了所有类型的用户均可以实现一卡通的使能状态控制,例如挂失。
本发明的一卡通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人群,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功能;同时,也可以像普通一卡通装置那样实现大规模流水线式生产制造。这是因为,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功能是通过不同类型的芯片卡槽实现。
因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所述一卡通装置在制造时,可以批量生产,例如只需生产包含四个芯片卡槽和中央数据芯片(通用数据芯片或者空白芯片)即可;然后,不同的人群,各自根据需要办理对应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到对应卡槽中,即可实现不同的功能。
并且,由于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为防拆卸的物联网芯片,首次安装成功后,如果被拆卸后直接再次安装,则芯片失效。这也能够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群随意拆装芯片放置到不属于自己用户类型的芯片卡槽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者实名制办理包含个人信息的物联网芯片;
S2:根据使用者类型,将所述物联网芯片安装至所述第一至第四芯片卡槽之一中;
S3:使用者激活所述物联网芯片,通过所述物联网芯片卡槽与与所述数据芯片之间连接的单向传输使能数据线传输使能信号给所述数据芯片,从而激活所述实名制一卡通;
S4:若所述一卡通不再使用,则使用者通过挂失所述物联网芯片,所述数据芯片无法接受所述使能信号,所述一卡通即可停用。
不同与现有技术的复杂挂失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使用者只需挂失所述物联网芯片即可使得一卡通停用。而如前所述,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可以是具备物联网功能的手机移动通信芯片,所述移动通信芯片是与用户正常使用的手机卡属于同一个实名制认证信息的配套芯片,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运行商办理该实名制手机移动通信芯片,并和正常使用的手机卡绑定;当一卡通丢失或者不想使用时,可以通过手机联系移动运营商,变更所述移动通信芯片的实名制状态,例如挂失该移动通信芯片,使其无法发出使能信号。
根据用户类型的不同,可以办理不同的物联网芯片并且安装到对应芯片卡槽中。
如果所述物联网芯片安装至所述第四芯片卡槽或第一芯片卡槽,则将所述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连接至所述一卡通装置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所述数据接口槽,另一端连接移动终端;
一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一卡通装置连接成功,则通过所述数据芯片与所述数据接口槽之间的数据通信线,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一卡通认证数据,并提示用户输入个人认证信息。
然后,判断所述一卡通认证数据与所述个人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启动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的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
如果不一致,则发出警示信息。
可见,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物联网数据芯片的数据流量功能只能被使用者本人使用,其他人即使捡到或者盗取,也无法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发出警示消息,可以是向该一卡通的实名制认证使用者的配套手机号发送短信提示,这样该卡实际使用者可以得知这张卡已经丢失或者正在被人试图使用,可以随即采取措施,例如,通过和移动运营商联系,将物联网芯片挂失。由于物联网芯片和手机号卡属于同一个人,挂失过程可以迅速完成,无需现场认证。
进一步的,如果所述物联网芯片安装至所述第四芯片卡槽或第一芯片卡槽,当所述一卡通认证数据与所述个人认证信息一致时,使用者可以对数据芯片的数据进行存取,例如将其远程备份到移动终端本地存储空间或者云端。
通过所述数据芯片与所述数据接口槽之间的数据通信线,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一卡通认证数据,并提示用户输入个人认证信息,具体实现为:
所述一卡通认证数据通过加密的形式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存储在所述数据芯片中。该部分信息为一卡通使用者基本的个人使用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学号、密码等信息,通过加密的形式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存储在所述数据芯片中。一旦检测到一卡通和手机处于数据连接状态,即开始将该加密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同当前移动终端用户输入的个人认证信息进行比对。
综上可见,本发明提出的实名制一卡通装置,通过配置多个芯片卡槽,使得不同类别的类别的人群可以选择对应的卡槽放置对应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从而实现实名制认证;并且,不同人群选择的卡槽配置的功能不一样,能够针对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实现定制化;所述卡槽包括第一芯片卡槽、第二芯片卡槽、第三芯片卡槽、第四芯片卡槽。
当物联网芯片放置于第二芯片卡槽或第三芯片卡槽时,所述一卡通装置实现基本的功能,并可以由物联网芯片实现一卡通装置的启用或者挂失;当当物联网芯片放置于第一芯片卡槽或第四芯片卡槽时,所述一卡通装置除实现基本功能外,还可以通过数据接口与移动终端连接,从而进行数据读取,并可以基于数据转换处理器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从而可供移动终端使用。
并且,所述一卡通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共存。可以保证物联网数据芯片的数据流量功能只能被使用者本人使用,其他人即使捡到或者盗取,也无法使用;挂失时,使用者只需挂失所述物联网芯片即可使得一卡通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点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在具体实施例部分具体体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述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一卡通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卡通装置的使用方法总体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卡通装置提供数据流量功能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所述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一卡通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框架图,所述所述一卡通装置(1)包括第一芯片卡槽(11)、第二芯片卡槽(12)、第三芯片卡槽(13)、第四芯片卡槽(14);
所述第一至第四芯片卡槽(11-14)用于内置防拆卸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
所述一卡通装置(1)还包括布置于所述一卡通装置(1)中间位置的数据芯片(15)以及与所述数据芯片(15)通信连接的数据转换处理器(16);
其中,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16)与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通信连接;
所述一卡通装置(1)还包括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数据接口槽(17);所述数据接口槽(17)通过至少三根数据通信线与所述数据芯片(15)通信;
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与所述数据芯片(15)之间连接有至少三根数据传输线;
参见图1,第一芯片卡槽(11)放置至少包含三个存储部分的物联网芯片,所述三根数据传输线分别与这三个存储部分连接;
所述三个存储部分,分别存储物联网芯片的激活状态信息、该物联网芯片实名制认证者的一卡通认证数据以及除这两类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三根数据传输线专用于传输三类不同数据,分为激活状态信息传输线、一卡通认证数据传输线以及其他数据传输线;
同样的,对于第四芯片卡槽(14)的配置也是如此;
之所以这样针对第一和第四卡槽配置,在后续的认证阶段传输数据极为有用。
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18),所述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18)一端可以插入到所述一卡通装置(1)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所述数据接口槽(17),另一端可以连接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与所述一卡通装置(1)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第三芯片卡槽(13)、第二芯片卡槽(12)与所述数据芯片(15)之间仅通过一条使能数据线连接,通过所述第三芯片卡槽(13)、第二芯片卡槽(12)内置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激活状态来使能所述数据芯片(15)的状态。
所述使能数据线为单向传输数据线,只能由所述第三芯片卡槽(13)、第二芯片卡槽(12)内置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传输使能信号给所述数据芯片(15)。
相对应的,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与所述数据芯片(15)之间连接的三根数据传输线之一为使能数据线,所述使能数据线为单向传输数据线,只能由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内置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传输使能信号给所述数据芯片(15)。
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为一个,根据使用者的用户类型,将该一个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到所述第一至第四芯片卡槽(11-14)之一中。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于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之一时,将所述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18)连接至所述所述一卡通装置(1)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所述数据接口槽(17),另一端连接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16)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的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
参见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卡通装置的使用方法总体流程图,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者实名制办理包含个人信息的物联网芯片;
S2:根据使用者类型,将所述物联网芯片安装至所述第一至第四芯片卡槽(11-14)之一中;
S3:使用者激活所述物联网芯片,通过所述物联网芯片卡槽与与所述数据芯片(15)之间连接的单向传输使能数据线传输使能信号给所述数据芯片(15),从而激活所述实名制一卡通;
S4:若所述一卡通不再使用,则使用者通过挂失所述物联网芯片,所述数据芯片无法接受所述使能信号,所述一卡通即可停用。
需要指出的是,图2的方法,不管物联网芯片安装在哪一个芯片卡槽,都能使用;
在图2的基础上,进一步参照图3,可知当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于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之一时,所述一卡通装置可作为移动wifi热点,供移动终端使用。
参照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卡通装置提供数据流量功能的使用方法流程图,主要包括:
S1:使用者实名制办理包含个人信息的物联网芯片;
S2:根据使用者类型,将所述物联网芯片安装至所述第一至第四芯片卡槽(11-14)之一中;
S3:使用者激活所述物联网芯片,通过所述物联网芯片卡槽与与所述数据芯片(15)之间连接的单向传输使能数据线传输使能信号给所述数据芯片(15),从而激活所述实名制一卡通;
如果所述物联网芯片安装至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或第一芯片卡槽(11),
则将所述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18)连接至所述所述一卡通装置(1)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所述数据接口槽(17),另一端连接移动终端;
一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一卡通装置连接成功,则通过所述数据芯片(15)与所述数据接口槽(17)之间的数据通信线,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一卡通认证数据,并提示用户输入个人认证信息。
判断所述一卡通认证数据与所述个人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启动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16),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16)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的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
如果不一致,则发出警示信息。
发明人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过程是由于前述图1所示的对于第一和第四芯片卡槽的独特配置所实现的。
第一或者第四芯片卡槽(11)放置至少包含三个存储部分的物联网芯片,所述三根数据传输线分别与这三个存储部分连接;
所述三个存储部分,分别存储物联网芯片的激活状态信息、该物联网芯片实名制认证者的一卡通认证数据以及除这两类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三根数据传输线专用于传输三类不同数据,分为激活状态信息传输线、一卡通认证数据传输线以及其他数据传输线;
如果所述物联网芯片安装至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或第一芯片卡槽(11),当所述一卡通认证数据与所述个人认证信息一致时,使用者可以对数据芯片的数据,通过对应的其他数据传输线进行存取,例如将其远程备份到移动终端本地存储空间或者云端。
通过所述数据芯片(15)与所述数据接口槽(17)之间的数据通信线,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一卡通认证数据,并提示用户输入个人认证信息,具体实现为:
所述一卡通认证数据通过加密的形式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存储在所述数据芯片中。该部分信息为一卡通使用者基本的个人使用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学号、密码等信息,通过加密的形式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存储在所述数据芯片中。一旦检测到一卡通和手机处于数据连接状态,即开始将该加密信息通过对应的一卡通认证数据传输线传输至移动终端,同当前移动终端用户输入的个人认证信息进行比对。
参见图3,所述发出警示消息,可以是向该一卡通的实名制认证使用者的配套手机号发送短信提示,这样该卡实际使用者可以得知这张卡已经丢失或者正在被人试图使用,可以随即采取措施,例如,通过和移动运营商联系,将物联网芯片挂失。由于物联网芯片和手机号卡属于同一个人,挂失过程可以迅速完成,无需现场认证。
若所述一卡通不再使用,则使用者通过挂失所述物联网芯片,所述数据芯片无法接受所述使能信号,所述一卡通即可停用。
总之,本发明提出的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通过配置多个芯片卡槽,不同人群选择的卡槽配置的功能不一样,能够针对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实现定制化;所述卡槽包括第一芯片卡槽、第二芯片卡槽、第三芯片卡槽、第四芯片卡槽。当物联网芯片放置于第二芯片卡槽或第三芯片卡槽时,所述一卡通装置实现基本的功能,并可以由物联网芯片实现一卡通装置的启用或者挂失;当物联网芯片放置于第一芯片卡槽或第四芯片卡槽时,所述一卡通装置除实现基本功能外,还可以通过数据接口与移动终端连接,从而进行数据读取,并可以基于数据转换处理器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从而可供移动终端使用,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要,同时保证了安全性与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装置(1),所述一卡通装置(1)包括第一芯片卡槽(11)、第二芯片卡槽(12)、第三芯片卡槽(13)、第四芯片卡槽(1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至第四芯片卡槽(11-14)用于内置防拆卸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
所述一卡通装置(1)还包括布置于所述一卡通装置(1)中间位置的数据芯片(15)以及与所述数据芯片(15)电性连接的数据转换处理器(16);
其中,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16)与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通信连接;
所述一卡通装置(1)还包括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数据接口槽(17);所述数据接口槽(17)通过至少三根数据通信线与所述数据芯片(15)通信;
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与所述数据芯片(15)之间连接有至少三根数据传输线;
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18),所述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18)一端可以插入到所述一卡通装置(1)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所述数据接口槽(17),另一端可以连接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与所述一卡通装置(1)进行数据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名制一卡通装置(1),其中,所述第三芯片卡槽(13)、第二芯片卡槽(12)与所述数据芯片(15)之间仅通过一条使能数据线连接,通过所述第三芯片卡槽(13)、第二芯片卡槽(12)内置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激活状态来使能所述数据芯片(15)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名制一卡通装置(1),所述使能数据线为单向传输数据线,只能由所述第三芯片卡槽(13)、第二芯片卡槽(12)内置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传输使能信号给所述数据芯片(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名制一卡通装置(1),其中,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为一个,根据使用者的用户类型,将该一个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到所述第一至第四芯片卡槽(11-14)之一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名制一卡通装置(1),其中,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与所述数据芯片(15)之间连接的三根数据传输线之一为使能数据线,所述使能数据线为单向传输数据线,只能由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内置的实名制物联网芯片传输使能信号给所述数据芯片(1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名制一卡通装置(1),其中,当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于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之一时,通过所述与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通信连接的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16),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名制一卡通装置(1),其中,当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安装于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第一芯片卡槽(11)之一时,将所述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18)连接至所述一卡通装置(1)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所述数据接口槽(17),另一端连接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16)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的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实名制一卡通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使用者实名制办理包含个人信息的物联网芯片;
S2:根据使用者类型,将所述物联网芯片安装至所述第一至第四芯片卡槽(11-14)之一中;
S3:使用者激活所述物联网芯片,通过所述物联网芯片卡槽与与所述数据芯片(15)之间连接的单向传输使能数据线传输使能信号给所述数据芯片(15),从而激活所述实名制一卡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4:若所述一卡通不再使用,则使用者通过挂失所述物联网芯片,所述数据芯片无法接受所述使能信号,所述一卡通即可停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所述物联网芯片安装至所述第四芯片卡槽(14)或第一芯片卡槽(11),
则将所述可拆卸的数据通信接口(18)连接至所述所述一卡通装置(1)配置于第一边缘中间位置的所述数据接口槽(17),另一端连接移动终端;
一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一卡通装置连接成功,则通过所述数据芯片(15)与所述数据接口槽(17)之间的数据通信线,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一卡通认证数据,并提示用户输入个人认证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一卡通认证数据与所述个人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启动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16),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数据转换处理器(16)对所述实名制物联网芯片的数据进行转换形成的可向外界无线传输的数据流;
如果不一致,则发出警示信息。
CN201910903507.0A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 Active CN110782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3507.0A CN110782250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3507.0A CN110782250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2250A true CN110782250A (zh) 2020-02-11
CN110782250B CN110782250B (zh) 2021-11-16

Family

ID=69384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3507.0A Active CN110782250B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225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78291A1 (en) * 2005-12-22 2007-12-06 Rans Jean-Paul 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Using Contactless Chip Cards or Devices and Mobile Devices or Dedicated Personal Readers
CN101350085A (zh) * 2008-09-11 2009-01-21 王智强 实名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一卡通的实现方法
US20090045252A1 (en) * 2002-12-18 2009-02-19 Volker Boettig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ntering An Authorization Code Into a Chip Card Terminal
CN203250329U (zh) * 2013-04-11 2013-10-23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卡通手机卡及其读卡器
CN104340780A (zh) * 2014-09-22 2015-02-11 成都千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手机蓝牙刷卡的一卡通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5447425A (zh) * 2014-09-19 2016-03-30 唐明中 芯片卡载体、具芯片卡载体的行动装置系统及芯片卡存取系统
CN108833101A (zh) * 2018-09-28 2018-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物联网设备及认证平台
CN208225208U (zh) * 2018-03-15 2018-12-11 北京智慧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市政一卡通实名制的自助装置
US20190005495A1 (en) * 2017-07-03 2019-01-03 Joe Chi CHEN Method for verifying transactions in chip card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5252A1 (en) * 2002-12-18 2009-02-19 Volker Boettig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ntering An Authorization Code Into a Chip Card Terminal
US20070278291A1 (en) * 2005-12-22 2007-12-06 Rans Jean-Paul 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Using Contactless Chip Cards or Devices and Mobile Devices or Dedicated Personal Readers
CN101350085A (zh) * 2008-09-11 2009-01-21 王智强 实名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一卡通的实现方法
CN203250329U (zh) * 2013-04-11 2013-10-23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卡通手机卡及其读卡器
CN105447425A (zh) * 2014-09-19 2016-03-30 唐明中 芯片卡载体、具芯片卡载体的行动装置系统及芯片卡存取系统
CN104340780A (zh) * 2014-09-22 2015-02-11 成都千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手机蓝牙刷卡的一卡通控制系统和方法
US20190005495A1 (en) * 2017-07-03 2019-01-03 Joe Chi CHEN Method for verifying transactions in chip cards
CN208225208U (zh) * 2018-03-15 2018-12-11 北京智慧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市政一卡通实名制的自助装置
CN108833101A (zh) * 2018-09-28 2018-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物联网设备及认证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2250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6103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ultiple applications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N102047223A (zh) 在电子设备中进行自动近场通信应用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WO2007052994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CA2670104A1 (en)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wan) mobile gateway with communication protocol management
JP2003235076A5 (zh)
CN101835087B (zh) 移动终端与rfid卡交互的系统与方法
EP3058792B1 (en) Wireless protocol message convers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CN103891257A (zh) 用于监测至少一个传感器的中央处理器
CN103632262B (zh) 户内水费无纸化抄表支付的系统
JP2016541148A5 (zh)
CN106530465A (zh) 低功耗智能门锁整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4601206A (zh) 用于控制主机和控制器之间的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82250B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实名制一卡通
CN208607703U (zh) 一种上门探访的监管系统
CN103617524A (zh) 在家天然气费支付的实现方法
CN206877463U (zh) 具有nfc模块的老人定位呼叫器
CN105373985A (zh) 用户装置、服务提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0827813B1 (ko) 태그를 이용한 블루투스 장치 간 페어링 방법과 이를 위한블루투스 장치
CN204708844U (zh) 一种无线智能心电仪和心电仪无线通信系统
CN2901750Y (zh) 一种移动终端安全系统
CN2894171Y (zh) 一种移动终端安全系统
CN111667615A (zh) 智能锁无线下行数据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402015A (zh) 一种控制用户终端应用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2894170Y (zh) 一种移动终端安全系统
KR101523581B1 (ko) 이기종 네트워크 통합제어를 지원하기 위한 게이트웨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