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2047A - 一种智能标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标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2047A
CN110782047A CN201911020228.6A CN201911020228A CN110782047A CN 110782047 A CN110782047 A CN 110782047A CN 201911020228 A CN201911020228 A CN 201911020228A CN 110782047 A CN110782047 A CN 110782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information
virtual
optical cable
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02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嘉炜
王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vel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vel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vel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vel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202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20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2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20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3/0297Forms or constructions including a machine-readable marking, e.g. a bar cod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包括:生成模块和解析模块2个部分;生成模块将设计的二次回路物理信息和逻辑信息存入数据库,生成标签文件,打印二维码标签;解析模块以二维码为入口,通过手持终端以现场扫描方式,快速展示光缆连接信息和光缆中传输的虚回路信息,将信号查找时间由原来的几分钟缩减为几秒钟,实现“即扫即看”。通过扫描光缆标签上的二维码可快速定位光缆纤芯的物理连接信息和纤芯中传输的虚回路信息,提高了调试、运维的效率。充分利用了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数字化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智能变电站现场工作无法直观获取二次回路原理信息的问题,准确实现过程层物理回路与逻辑回路的“虚实对应”。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标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标签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工作的核心内容,已经启动了试点建设工作。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推荐,为保证智能变电站信息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防止外部终端非法接入信息内网,从而影响电力信息网络,甚至电力调度网络正常工作。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相关制度和规范和部署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措施,但距离数字化、集成化、规范化的整体检测和安全防护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常规变电站一般通过电缆号牌来标定回路号和端子号,通过纸质图纸表达回路原理和接线,便于施工、调试、和运行、维护单位作业。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原理的设计改为光缆联系图和变电站配置描述SCD(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文件表达,二次回路的原理设计实现了数字化。采样值、保护控制信号均采用数字编码、光纤传输,物理介质与信号存在“一对多”的关系,1根纤芯中同时传输几十个不同的信息,而光纤光缆沿用了电缆号牌和光缆编号,所能描述的信息比较单一。调试和运维人员在检修校验或排查故障时,往往需要交替查阅SCD文件和光缆联系图;施工人员在打印标签时也要翻阅光缆联系图逐条输入,工作繁琐,没有充分发挥二次回路原理设计数字化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供调试、运维效率,安全便携,降低错误率等特点的智能标签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包括:生成模块和解析模块2个部分;其中,所述生成模块运行在PC机侧,包含二次系统设计功能、标签生成功能和标签打印功能,分别用于配置生成完整的变电站二次系统连接信息,生成手持标签终端数据库和光缆标签文件;所述解析模块是通过软件设置功能加载工程数据库,包含标签数据解析功能、标签扫描功能以及标签数据库下载功能;其中,标签数据解析功能和标签扫描功能运行于iPad上,主要用于图形化展示变电站配置、二次系统连接信息以及二维码标签扫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二次系统设计功能由物理建模模块、信息逻辑建模模块、光缆分配模块和虚回路关联模块;所述标签生成功能包括标签终端数据库和标签打印文件生成;所述标签数据解析功能支持物理位置信息解析、光缆信息解析、纤芯信息解析和虚回路信息解析;所述标签扫描功能包括:光纤扫面和纤芯扫描,其使用IOS系统的AV视频框架实现,打开手持终端的摄像头,获取二维码标签上的二维码图像,之后使用ZBar二维码解析库解析该二维码图像获取编码字符,根据字符中的光缆标记字符和纤芯标记字符,分别进入光缆纤芯解析界面和纤芯虚端子解析界面,完成二维码标签扫描功能。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标签系统中,所述标签终端数据库是设计单位使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功能完成变电站物理接线和虚回路设计工作,并生成全站设计图纸资料(包括光缆联系图、虚端子表、全站SCD文件等),生成的设计资料均存储在数据库中;使用标签数据生成功能从数据库中获取变电站物理配置信息和虚回路配置信息,整理成后期打印标签和解析标签所需的数据格式,生成标签文件,包括光缆、尾缆标签,纤芯标签和光配口标签3个文件;另一方面把数据库文件转换成手持终端便于加载和识别的标签数据库文件,在库中存储光缆物理连接信息和虚回路信息。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标签系统中,所述标签打印功能使用第三方的标签打印机自带软件实现,标签打印机软件能够链接Excel格式的光缆标签文件,编辑标签格式模板后,直接打印出光缆标签。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标签系统中,所述标签生成与光缆标签格式设计对应,标签数据文件分为光缆标签文件、光纤标签文件和光纤配线架标签文件3种类型;其中,所述光缆标签文件用于标示屏柜间的光缆信息;标签上的文字信息主要描述光缆的起点屏柜、终点屏柜、光缆编号、光缆规格等基本信息;标签上的二维码是光缆的数据库入口,可以通过二维码标签扫描,快速展现该光缆内的纤芯信息;所述光纤标签文件用于标示装置端口处所连接的纤芯信息;标签上的文字信息主要描述光纤的起点端口、终点端口、所属光缆编号、光纤序号等基本信息;标签上的二维码是光纤的数据库入口,可以通过二维码标签扫描,搜索光纤回路和虚回路的关系,快速展现该光纤中传输的具体虚回路信息,并且可以进一步了解纤芯连接端口所属装置的全部虚端子信息;所述光纤配线架签用于标示光配端口所熔接的纤芯信息;光纤配线架标签与光纤标签格式类似,由于受到粘贴面积限制,对标签上的文字信息进行了简化,省略了屏柜信息,缩短了标签长度,便于粘贴在光纤配线架专用的标签卡内。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标签系统中,所述二维码标签打印完成后可扫码即时查看:移动终端通过扫描光纤缆标签上的二维码信息,即时查看设备之间的光纤物理连接关系和虚端子连接关系,其中虚端子连接关系因数据量大而采用两层的图形化展示方式。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标签系统中,所述物理建模模块包括设备信息、板卡信息、端口信息,按照小室、屏柜、设备、板卡、端口的层级关系形成物理设备模型;利用物理设备模型设计回路原理图、虚回路、虚端子,并形成物理回路模型、二次设计图纸、光纤缆清册等。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标签系统中,所述虚回路解析是通过SCD文件中定义的物理接口和物理回路模型文件的物理接口建立相互的关联关系;通过SCD文件的虚回路及虚端子找到承载该回路的物理回路及相关设备和端口;在任意的物理回路上查阅该路径上所有的虚回路信号及虚端子信号。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标签系统中,所述虚实回路关系对应的搜索方法为:首先开始获取纤芯两侧端口,查看端口中是否包含ODF端口;若包含则从纤芯连接表中获取包含同样ODF端口的纤芯,然后返回到上一步操作;若不包含则记录去除ODF端口后的两侧装置端口,然后在信息逻辑中起点装置和终点装置及所传输信息类型;从虚端子表中获取起点装置所含与信息逻辑表记录类型相同的虚端子,从虚端子连接表中获取起点装置的虚端子连接记录,查看虚端子连接记录是否包含终点装置;若不包含则直接结束操作;若包含则检查信息逻辑记录中是否包含交换机,包含则选择非直连接虚端子连接记录,然后生成端口或纤芯虚端子界面,结束操作;不包含则选择直连接虚端子连接记录,然后生成端口或纤芯虚端子界面,结束操作。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移动设备iPad和web3.0技术,针对智能变电站常规光缆标签描述信息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智能标签,并设计了二维码光缆标签系统,制定了光缆标签的格式定义,介绍了光缆标签系统生成模块和解析模块的实现方法。设计单位使用生成模块生成设计图纸、标签文件和手持终端数据库,施工单位打印光缆标签,调试单位通过扫描光缆标签上的二维码可快速定位光缆纤芯的物理连接信息和纤芯中传输的虚回路信息,实现了信号回路的“即扫即看”,提高了调试、运维的效率。
充分利用了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数字化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智能变电站现场工作无法直观获取二次回路原理信息的问题,极大提高了施工、调试、运维的效率及正确性,准确实现过程层物理回路与逻辑回路的“虚实对应”。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标准化
全景模型文件格式、标签样式、数字编码方式遵循最新的国标和国网企标;
标签采用白色、黄色、红色等PET材质标签纸,可保证与被标识物的持久、牢固结合,材质要求防水、防油、防腐,耐自然高低温,不脱落、不卷曲、不变形、不变色;
光缆吊牌采用白色PVC材质,长宽遵循国标。
硬件终端采用IP65的防护等级,符合电磁兼容相关标准;
可视化展示符合国调2015年92号二次可视化要求、符合设计通用表达形式,更直观。
(2)便携性
图纸电子化----终端可存储大量图纸,格式涵盖PDF、CAD等;
图纸模型化----把链路信息和信息流以模型形式直观展示;
终端移动化----终端轻巧便捷易于携带;
搜索智能化----增加搜索引擎,方便快速查找
(3)兼容性
光缆标签兼容:常规标签+二维码起始屏柜、光缆编号、二维码;
模型兼容:兼容目前国内主流二次设备厂家、设计单位生成SCD文件;
安装方式兼容:悬挂、粘贴等根据现场环境方便施工。
(4)安全性
数据加密:数据库和数据结构加密。
硬件加密:智能运维终端硬件信息与智能标签应用APP唯一识别和对应。
权限管理:用户信息统一管理,登陆APP验证用户名和密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的总体框架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的智能标签系统生成模块框架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的智能标签系统解析模块框架图。
图4附图为本发明的虚实对应搜索方法流程图。
图5附图为本发明的虚实回路对应展示图。
图6附图为本发明的能标签系统解析系统图。
图7附图为本发明的标签文件解析流程图。
图8附图为本发明的三层结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8,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具体包括:
生成模块和解析模块2个部分;其中,所述生成模块运行在PC机侧,包含二次系统设计功能、标签生成功能和标签打印功能,分别用于配置生成完整的变电站二次系统连接信息,生成手持标签终端数据库和光缆标签文件;所述解析模块是通过软件设置功能加载工程数据库,包含标签数据解析功能、标签扫描功能以及标签数据库下载功能;其中,标签数据解析功能和标签扫描功能运行于iPad上,主要用于图形化展示变电站配置、二次系统连接信息以及二维码标签扫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二次系统设计功能由物理建模模块、信息逻辑建模模块、光缆分配模块和虚回路关联模块;所述标签生成功能包括标签终端数据库和标签打印文件生成;所述标签数据解析功能支持物理位置信息解析、光缆信息解析、纤芯信息解析和虚回路信息解析;所述标签扫描功能包括:光纤扫面和纤芯扫描,其使用IOS系统的AV视频框架实现,打开手持终端的摄像头,获取二维码标签上的二维码图像,之后使用ZBar二维码解析库解析该二维码图像获取编码字符,根据字符中的光缆标记字符和纤芯标记字符,分别进入光缆纤芯解析界面和纤芯虚端子解析界面,完成二维码标签扫描功能。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标签终端数据库是设计单位使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功能完成变电站物理接线和虚回路设计工作,并生成全站设计图纸资料(包括光缆联系图、虚端子表、全站SCD文件等),生成的设计资料均存储在数据库中;使用标签数据生成功能从数据库中获取变电站物理配置信息和虚回路配置信息,整理成后期打印标签和解析标签所需的数据格式,生成标签文件,包括光缆、尾缆标签,纤芯标签和光配口标签3个文件;另一方面把数据库文件转换成手持终端便于加载和识别的标签数据库文件,在库中存储光缆物理连接信息和虚回路信息。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标签打印功能使用第三方的标签打印机自带软件实现,标签打印机软件能够链接Excel格式的光缆标签文件,编辑标签格式模板后,直接打印出光缆标签。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标签生成与光缆标签格式设计对应,标签数据文件分为光缆标签文件、光纤标签文件和光纤配线架标签文件3种类型;其中,所述光缆标签文件用于标示屏柜间的光缆信息;标签上的文字信息主要描述光缆的起点屏柜、终点屏柜、光缆编号、光缆规格等基本信息;标签上的二维码是光缆的数据库入口,可以通过二维码标签扫描,快速展现该光缆内的纤芯信息;所述光纤标签文件用于标示装置端口处所连接的纤芯信息;标签上的文字信息主要描述光纤的起点端口、终点端口、所属光缆编号、光纤序号等基本信息;标签上的二维码是光纤的数据库入口,可以通过二维码标签扫描,搜索光纤回路和虚回路的关系,快速展现该光纤中传输的具体虚回路信息,并且可以进一步了解纤芯连接端口所属装置的全部虚端子信息;所述光纤配线架签用于标示光配端口所熔接的纤芯信息;光纤配线架标签与光纤标签格式类似,由于受到粘贴面积限制,对标签上的文字信息进行了简化,省略了屏柜信息,缩短了标签长度,便于粘贴在光纤配线架专用的标签卡内。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二维码标签由标签打印机的编辑软件生成:首先使用标签打印机提供的打印软件按照光缆标签格式编辑标签模板;然后使用打印软件的数据库连接功能将模板中的数据与标签文件的列数据关联;最后选择需要打印的标签文件数据,完成标签打。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二维码标签打印完成后可扫码即时查看:移动终端通过扫描光纤缆标签上的二维码信息,即时查看设备之间的光纤物理连接关系和虚端子连接关系,其中虚端子连接关系因数据量大而采用两层的图形化展示方式。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物理建模模块包括设备信息、板卡信息、端口信息,按照小室、屏柜、设备、板卡、端口的层级关系形成物理设备模型;利用物理设备模型设计回路原理图、虚回路、虚端子,并形成物理回路模型、二次设计图纸、光纤缆清册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虚回路解析的虚实回路关系对应是通过SCD文件中定义的物理接口和物理回路模型文件的物理接口建立相互的关联关系;通过SCD文件的虚回路及虚端子找到承载该回路的物理回路及相关设备和端口;在任意的物理回路上查阅该路径上所有的虚回路信号及虚端子信号。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附图4所示:所述虚实回路关系对应的搜索方法为:首先开始获取纤芯两侧端口,查看端口中是否包含ODF端口;若包含则从纤芯连接表中获取包含同样ODF端口的纤芯,然后返回到上一步操作;若不包含则记录去除ODF端口后的两侧装置端口,然后在信息逻辑中起点装置和终点装置及所传输信息类型;从虚端子表中获取起点装置所含与信息逻辑表记录类型相同的虚端子,从虚端子连接表中获取起点装置的虚端子连接记录,查看虚端子连接记录是否包含终点装置;若不包含则直接结束操作;若包含则检查信息逻辑记录中是否包含交换机,包含则选择非直连接虚端子连接记录,然后生成端口或纤芯虚端子界面,结束操作;不包含则选择直连接虚端子连接记录,然后生成端口或纤芯虚端子界面,结束操作。
如附图5所示:本发明以光缆标牌和光纤标签的二维码作为信息查询的入口,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来获取标签编号信息;移动终端迅速检索该编号对应的物理端口,经物理端口查找端口连接的纤芯和端口传送的虚端子信号,通过网络中传输的虚端子信息快速定位虚端子经过的设备、交换机、光纤配线架的物理端口。
如附图2所示所述生成模块:FC-7000A智能变电站物理连接软件是智能变电站的专业工具,标准化程度高、虚实自动对应技术行业领先、人性化、模块化、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工作量小、支持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物理连接设计等。主要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连接配置。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信息传输数字化、光纤化的技术特点,以装置间接线原理设计为核心工作内容,采用以鼠标点击为主的操作方式完成二次系统接线配置。
物理建模模块主要是用于构建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位置、装置型号、装置配置、组屏方案的信息模型。分为小室建模、屏柜建模、装置建模、板卡建模、端口建模,所有建模信息需要保证与现场的实际完全吻合。
物理连接模块:物理回路连接主要用于构建变电站二次系统回路原理,是变电站二次系统连接的核心部分,包括装置、交换机间的端口连接关系。物理连接包括光缆连接、尾缆连接、跳纤连接、电缆连接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标签生成模块:标签文件分为屏柜间光缆、尾缆标签文件,装置端口标签文件和光纤配线架标签文件。
导出光缆、尾缆标签文件是针对屏柜间连接,从数据库中获取每个屏柜的连接关系,包括起点屏柜名称、终点屏柜名称、屏柜间所用的光缆编号和规格,二维码标签中的内容是光缆标记字符,起点屏柜索引和光缆名称索引。
导出装置端口标签文件是针对尾缆纤芯或跳纤,从数据库中获取起点装置名称、起点装置所属屏柜、起点装置端口名称、终点装置名称、终端装置端口名称、起点装置端口与终点装置端口间所连接的纤芯所属光缆编号、纤芯序号,二维码标签中的内容是纤芯标记字符,起点端口索引。
导出光纤配线架标签文件时针对光缆纤芯,从数据库中获取起点ODF名称、起点ODF所属屏柜、起点ODF端口名称、终点ODF名称、终端ODF端口名称、起点ODF端口与终点ODF端口间所连接的纤芯所属光缆编号、纤芯序号,二维码标签中的内容是纤芯标记字符,起点ODF索引。
此外软件支持导出SPCD文件,标签数据库,光纤链路卡。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附图6所示所述解析模块:FC-2000A智能变电站标签软件针对智能变电站现场安装、调试过程中需要重复翻阅图纸的问题,采用全景可视化移动终端,以设计院的设计文件为依据,采用可视化终端展示现场的屏柜、光缆和虚端子回路信。
标签文件解析分为打开工程后的手动浏览和扫描二维码自动加载。
如附图7所示解析流程具体为:当使用手动浏览功能时,在软件中选择需要加载的工程数据库,软件首先解析该工程的物理配置信息,包括工程中所含的小室场地信息,小室场地内的屏柜,屏柜上的装置信息,通过上下滑动屏幕可以浏览全站信息,通过上下滑动屏柜内的界面可以浏览柜内所有装置信息。
点击任意一个屏柜,软件将解析该屏柜所有的光缆、尾缆和跳纤信息。
点击任意一个光缆、尾缆或跳纤,软件将解析该光缆、尾缆或跳纤内所有的纤芯连接信息,通过纤芯表、装置表、端口表等获取每一根纤芯起点端口名称、起点装置名称、终点端口名称、终点装置名称,通过装置端口可解析整条端口的物理路径。
点击任意端口,软件将解析出纤芯内的虚端子信息。通过查询虚端子连接表,获取该端口所属装置所有的虚回路信息,通过查询纤芯连接表获取该端口所连接的终点端口及终点端口所属的装置,将虚回路信息中只包含终点端口所属装置的信息提取出来,得到该端口所连接纤芯传输的所有虚端子信息。
点击虚端子界面上的任意设备,软件将以该设备为中心,获取所有该设备的输入、输出虚端子信息。
当使用扫描二维码功能时,在软件中选择需要加载的工程数据库,打开扫描功能,通过红外射频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信息。
当扫描到的是光缆、尾缆标签时,软件根据光缆标记字符,使用所获取的索引号在线缆表中获取该光缆、尾缆的名称规格等信息,通过在纤芯连接表中获取所有的的纤芯连接信息,通过纤芯表、装置表、端口表等获取每一根纤芯起点端口名称、起点装置名称、终点端口名称、终点装置名称,如果是光缆还包括所经ODF口名称,并通过信息逻辑表获取端口间传输的信息类型。
当扫描到的是装置端口标签或光纤配线架标签时,软件根据纤芯标记字符,使用所获取的索引号在端口表中获取起点端口名称,通过查询虚端子连接表,获取该端口所属装置所有的虚回路信息,通过查询纤芯连接表获取该端口所连接的终点端口及终点端口所属的装置,将虚回路信息中只包含终点端口所属装置的信息提取出来,得到该端口所连接纤芯传输的所有虚端子信息。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系统包含多层结构技术,多层结构的应用程序把业务逻辑独立出来,组成一层或多层。形成客户层界面、中间业务处理层(可由多层组成)和后端数据服务层,应用系统开发模式变为:
(1)客户端人机界面的开发。开发大大简化,只注重人机界面的设计,不必关心业务逻辑和数据库的访问,可以是瘦客户机。
(2)中间业务逻辑层。提供客户端程序调用的业务逻辑规则,以完成其业务操作,业务逻辑改变时,客户端界面可以不作变化。
(3)数据库服务层。提供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的方法,被中间业务逻辑层调用完成业务逻辑。
多层结构中,层次的划分不是物理上的划分,而是结构逻辑上的划分,按应用目标划分。如果客户端要求响应速度很快,业务组件的体积较小,业务组件可以放在客户端;如果业务组件包含大量对数据库的操作,可以配置在数据库服务器上,以减少网络负载,提高运算速度;如果业务组件可供大多数客户机程序访问,则可以使用业务组件构成一个应用服务器,供大家访问。
多层结构的优点是:
(1)可伸缩性好。可按应用要求部署逻辑层次,适应于本地网和广域网。
(2)网络效率高。经过合理的布局,通过网络的传输数据量大大减少,提高了网络效率。
(3)可管理性强。系统客户层基本实现“零维护”,主要管理工作集中在应用逻辑层,业务逻辑的修改对客户层没有影响。
(4)可重用性好。按可提供的服务构筑应用,每种服务可以被不同的应用重用。由于采用面向对象的组件构成,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可重用性。
(5)安全性较好。
所谓的三层结构模式,如附图8所示:其中①表示“数据登录更新读取的请求”。
②表示“数据登录更新读取的结果”。
三层结构以及N层结构是从逻辑上划分,物理上既可以是三层或多层.
三层结构的优点在于:
实现了真正的“瘦”客户机,并为Client端的安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避免了传统二层结构存在的安全性不足,将数据服务器与客户端,特别是远程客户端相隔离,增加了安全性。
它将用户的业务规则和商业约束条件及其它处理要求完全封装在应用程序服务器中,为今后系统的升级与维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三层结构将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放在同一个物理服务器上,可以减少网络流量,降低发生网络瓶颈的可能性。
三层结构是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不必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例与电话上网,租用设备.信息自己管理.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三层结构是建立在广域网之上,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弱,面向是不可知的用户群。
三层结构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的多重的考虑,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之上。三层结构的程序架构是发展的趋势,SUN的Javan构件技术等,使三层结构更加成熟。
三层结构是多重结构,要求构件相对独立的功能.能够相对较好的重用.就入买来的餐桌可以再利用,而不是做在墙上的石头桌子
三层结构是构件组成,方便构件个别的更换,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系统维护开销减到最小.用户从网上自己下载安装就可以实现升级.
三层结构是建立在广域网上,面向不同的用户群,分散地域,这是C/S无法作到的.与操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
三层结构是建立在浏览器上,有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与用户交流.并且大部分难度减低,减低开发成本.
三层结构的信息流向可变化,B-BB-CB-G等信息流向的变化,更像交易中心。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包括:生成模块和解析模块2个部分;其中,所述生成模块运行在PC机侧,包含二次系统设计功能、标签生成功能和标签打印功能,分别用于配置生成完整的变电站二次系统连接信息,生成手持标签终端数据库和光缆标签文件;所述解析模块是通过软件设置功能加载工程数据库,包含标签数据解析功能、标签扫描功能以及标签数据库下载功能;其中,标签数据解析功能和标签扫描功能运行于iPad上,主要用于图形化展示变电站配置、二次系统连接信息以及二维码标签扫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二次系统设计功能由物理建模模块、信息逻辑建模模块、光缆分配模块和虚回路关联模块;所述标签生成功能包括标签终端数据库和标签打印文件生成;所述标签数据解析功能支持物理位置信息解析、光缆信息解析、纤芯信息解析和虚回路信息解析;所述标签扫描功能包括:光纤扫面和纤芯扫描,其使用IOS系统的AV视频框架实现,打开手持终端的摄像头,获取二维码标签上的二维码图像,之后使用ZBar二维码解析库解析该二维码图像获取编码字符,根据字符中的光缆标记字符和纤芯标记字符,分别进入光缆纤芯解析界面和纤芯虚端子解析界面,完成二维码标签扫描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终端数据库是设计单位使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功能完成变电站物理接线和虚回路设计工作,并生成全站设计图纸资料(包括光缆联系图、虚端子表、全站SCD文件等),生成的设计资料均存储在数据库中;使用标签数据生成功能从数据库中获取变电站物理配置信息和虚回路配置信息,整理成后期打印标签和解析标签所需的数据格式,生成标签文件,包括光缆、尾缆标签,纤芯标签和光配口标签3个文件;另一方面把数据库文件转换成手持终端便于加载和识别的标签数据库文件,在库中存储光缆物理连接信息和虚回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打印功能使用第三方的标签打印机自带软件实现,标签打印机软件能够链接Excel格式的光缆标签文件,编辑标签格式模板后,直接打印出光缆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生成与光缆标签格式设计对应,标签数据文件分为光缆标签文件、光纤标签文件和光纤配线架标签文件3种类型;其中,所述光缆标签文件用于标示屏柜间的光缆信息;标签上的文字信息主要描述光缆的起点屏柜、终点屏柜、光缆编号、光缆规格等基本信息;标签上的二维码是光缆的数据库入口,可以通过二维码标签扫描,快速展现该光缆内的纤芯信息;所述光纤标签文件用于标示装置端口处所连接的纤芯信息;标签上的文字信息主要描述光纤的起点端口、终点端口、所属光缆编号、光纤序号等基本信息;标签上的二维码是光纤的数据库入口,可以通过二维码标签扫描,搜索光纤回路和虚回路的关系,快速展现该光纤中传输的具体虚回路信息,并且可以进一步了解纤芯连接端口所属装置的全部虚端子信息;所述光纤配线架签用于标示光配端口所熔接的纤芯信息;光纤配线架标签与光纤标签格式类似,由于受到粘贴面积限制,对标签上的文字信息进行了简化,省略了屏柜信息,缩短了标签长度,便于粘贴在光纤配线架专用的标签卡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标签由标签打印机的编辑软件生成:首先使用标签打印机提供的打印软件按照光缆标签格式编辑标签模板;然后使用打印软件的数据库连接功能将模板中的数据与标签文件的列数据关联;最后选择需要打印的标签文件数据,完成标签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标签打印完成后可扫码即时查看:移动终端通过扫描光纤缆标签上的二维码信息,即时查看设备之间的光纤物理连接关系和虚端子连接关系,其中虚端子连接关系因数据量大而采用两层的图形化展示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建模模块包括设备信息、板卡信息、端口信息,按照小室、屏柜、设备、板卡、端口的层级关系形成物理设备模型;利用物理设备模型设计回路原理图、虚回路、虚端子,并形成物理回路模型、二次设计图纸、光纤缆清册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回路解析的虚实回路关系对应是通过SCD文件中定义的物理接口和物理回路模型文件的物理接口建立相互的关联关系;通过SCD文件的虚回路及虚端子找到承载该回路的物理回路及相关设备和端口;在任意的物理回路上查阅该路径上所有的虚回路信号及虚端子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实回路关系对应的搜索方法为:首先开始获取纤芯两侧端口,查看端口中是否包含ODF端口;若包含则从纤芯连接表中获取包含同样ODF端口的纤芯,然后返回到上一步操作;若不包含则记录去除ODF端口后的两侧装置端口,然后在信息逻辑中起点装置和终点装置及所传输信息类型;从虚端子表中获取起点装置所含与信息逻辑表记录类型相同的虚端子,从虚端子连接表中获取起点装置的虚端子连接记录,查看虚端子连接记录是否包含终点装置;若不包含则直接结束操作;若包含则检查信息逻辑记录中是否包含交换机,包含则选择非直连接虚端子连接记录,然后生成端口或纤芯虚端子界面,结束操作;不包含则选择直连接虚端子连接记录,然后生成端口或纤芯虚端子界面,结束操作。
CN201911020228.6A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智能标签系统 Pending CN1107820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0228.6A CN110782047A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智能标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0228.6A CN110782047A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智能标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2047A true CN110782047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7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0228.6A Pending CN110782047A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智能标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2047A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3900A (zh) * 2020-04-07 2020-07-2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基于html的智能变电站光纤通道可视化展示方法
CN111507441A (zh) * 2020-04-20 2020-08-07 安徽网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CN111562892A (zh) * 2020-04-02 2020-08-2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电站中移动设备蓝牙打印标签的方法
CN111625735A (zh) * 2020-05-13 2020-09-0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利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去向可视化展示主动运检的方法
CN111754445A (zh) * 2020-06-02 2020-10-09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编码解码方法及系统
CN112199806A (zh) * 2020-10-09 2021-01-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二次屏柜能力描述系统
CN112686013A (zh) * 2020-12-23 2021-04-2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号头编写系统及其方法
CN112949066A (zh) * 2021-03-04 2021-06-11 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变电站逻辑模型提取二次信号回路方法
CN113300765A (zh) * 2021-05-25 2021-08-24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数字链路智能识别与诊断方法
CN113395317A (zh) * 2021-03-11 2021-09-1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电站物理链路与虚端子信息自动关联的方法
CN113705745A (zh) * 2021-08-19 2021-11-26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一种nfc与二维码相结合的数字化变电站智能标签和方法
CN114021684A (zh) * 2021-11-05 2022-02-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一种基于rfid指示灯标签的线缆查询方法
CN114089067A (zh) * 2021-11-17 2022-02-2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崇左供电局 一种变电站电气二次回路可视化系统
CN114139660A (zh) * 2021-06-21 2022-03-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电站二次电缆、光缆回路的快速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7408287A (zh) * 2023-12-15 2024-01-16 南京乾盈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次回路的智能标签生成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7234A (zh) * 2014-09-10 2014-12-17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光/尾缆智能标签及其生成及解析方法
CN104598863A (zh) * 2015-01-15 2015-05-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标签的光缆和纤芯回路展示方法
CN104732021A (zh) * 2015-03-17 2015-06-24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建模及虚实对应的方法
CN104933632A (zh) * 2015-05-29 2015-09-2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基于光缆智能标签的虚回路展示方法
CN105931132A (zh) * 2016-04-20 2016-09-07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文件完整路径解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7234A (zh) * 2014-09-10 2014-12-17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光/尾缆智能标签及其生成及解析方法
CN104598863A (zh) * 2015-01-15 2015-05-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标签的光缆和纤芯回路展示方法
CN104732021A (zh) * 2015-03-17 2015-06-24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建模及虚实对应的方法
CN104933632A (zh) * 2015-05-29 2015-09-2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基于光缆智能标签的虚回路展示方法
CN105931132A (zh) * 2016-04-20 2016-09-07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文件完整路径解析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2892A (zh) * 2020-04-02 2020-08-2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电站中移动设备蓝牙打印标签的方法
CN111562892B (zh) * 2020-04-02 2023-11-1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电站中移动设备蓝牙打印标签的方法
CN111463900A (zh) * 2020-04-07 2020-07-2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基于html的智能变电站光纤通道可视化展示方法
CN111507441A (zh) * 2020-04-20 2020-08-07 安徽网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CN111507441B (zh) * 2020-04-20 2024-02-09 安徽网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CN111625735A (zh) * 2020-05-13 2020-09-0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利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去向可视化展示主动运检的方法
CN111625735B (zh) * 2020-05-13 2023-09-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利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去向可视化展示主动运检的方法
CN111754445B (zh) * 2020-06-02 2022-03-18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编码解码方法及系统
CN111754445A (zh) * 2020-06-02 2020-10-09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编码解码方法及系统
CN112199806A (zh) * 2020-10-09 2021-01-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二次屏柜能力描述系统
CN112686013A (zh) * 2020-12-23 2021-04-2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号头编写系统及其方法
CN112949066B (zh) * 2021-03-04 2023-09-08 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变电站逻辑模型提取二次信号回路方法
CN112949066A (zh) * 2021-03-04 2021-06-11 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变电站逻辑模型提取二次信号回路方法
CN113395317A (zh) * 2021-03-11 2021-09-1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电站物理链路与虚端子信息自动关联的方法
CN113300765A (zh) * 2021-05-25 2021-08-24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数字链路智能识别与诊断方法
CN114139660A (zh) * 2021-06-21 2022-03-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电站二次电缆、光缆回路的快速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3705745A (zh) * 2021-08-19 2021-11-26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一种nfc与二维码相结合的数字化变电站智能标签和方法
CN114021684A (zh) * 2021-11-05 2022-02-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一种基于rfid指示灯标签的线缆查询方法
CN114021684B (zh) * 2021-11-05 2024-02-1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一种基于rfid指示灯标签的线缆查询方法
CN114089067A (zh) * 2021-11-17 2022-02-2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崇左供电局 一种变电站电气二次回路可视化系统
CN117408287A (zh) * 2023-12-15 2024-01-16 南京乾盈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次回路的智能标签生成方法
CN117408287B (zh) * 2023-12-15 2024-02-13 南京乾盈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次回路的智能标签生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2047A (zh) 一种智能标签系统
CN112379653B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电厂管控系统
CN107193545B (zh) 一种面向构件的多语言协同开发装置、方法与系统
CN103516551B (zh) 利用无源双rfid标签对光纤物理端口智能管理系统
CN103473108A (zh) 一种Java代码生成方法
CN104123227A (zh) 一种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方法
CN108549650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防误闭锁逻辑规则源端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4867058A (zh) 智能变电站scd文件的ied可视化方法
CN112347612B (zh) 一种直流换流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06021396A (zh) 一种基于b/s架构的图形化展示scd配置文件的方法
CN105302954A (zh) 多人在线的智能变电站设计系统
CN114968984A (zh) 数字孪生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WO2020098553A1 (zh) 一种光纤网络节点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245923A (zh) 通信光缆路由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139660A (zh) 一种变电站二次电缆、光缆回路的快速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2329184A (zh) 网络架构配置信息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344306B (zh) 一种领域多标准元数据定制化在线汇交与服务方法及系统
CN104484271B (zh) 一种一体化业务平台导出模型的校验方法
CN115953264B (zh) 基于三维建模的屏柜模型集成设计系统与故障判断方法
CN113010160A (zh) 一种基于SysML的智慧城市场景建模方法
CN109583068B (zh) 基于主接线图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快速建模系统及方法
CN112711399A (zh) 一种基于容器化设计的审计应用平台
CN104573053A (zh) 一种基于xml的配置项模板动态定制方法
CN107169722A (zh) 一种全公文运转智能追踪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7718430U (zh) 一种装备资源保障知识模型管理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