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1944A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1944A
CN110781944A CN201911001551.9A CN201911001551A CN110781944A CN 110781944 A CN110781944 A CN 110781944A CN 201911001551 A CN201911001551 A CN 201911001551A CN 110781944 A CN110781944 A CN 110781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neural network
grade
image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15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1944B (zh
Inventor
张子豪
李阳
王胜勇
刘晓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dri Wuhan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sdri Wuhan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dri Wuhan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sdri Wuhan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015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1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1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1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1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1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1Design or setup of recognition systems or techniques; Extraction of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F18/214Generating training patterns; Bootstrap methods, e.g. bagging or boos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1/00Refining of pig-iron; Cast iron
    • C21C1/02Dephosphorising or desulfuri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7/00Treating molten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not covered by groups C21C1/00 - C21C5/00
    • C21C7/0087Treatment of slags covering the steel bath, e.g. for separating slag from the molten met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7/00Treating molten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not covered by groups C21C1/00 - C21C5/00
    • C21C7/04Removing impurities by adding a treating agent
    • C21C7/064Dephosphorising; Desulfuri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 G06F18/2413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based on distances to training or reference patterns
    • G06F18/24147Distances to closest patterns, e.g. nearest neighbour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5Combinations of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本发明将采集得到钢包液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经过人工标注得到渣量等级,用以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数据集;建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框架,利用Adam算法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优化后网络模型;通过影响铁水脱硫生渣的因素构建因素类型,通过k近邻法选取渣量等级标准所属因素类别,并根据步骤1至步骤3获取不同因素类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根据对应网络模型输出层数据确定整体渣量等级,根据模型输出由系统判断作出相应扒渣动作。本发明可充分挖掘现场图像信息数据及计算出最优扒渣工艺,并且模型鲁棒性强,能有效缩短扒渣时间,减少铁水浪费,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水脱硫扒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钢厂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在各个工艺段都需高效、减少损失。在铁水脱硫和扒渣工艺段目前依旧存在铁水浪费和效率不高的现象,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成为了所有企业的发展目标。在这一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渣量等级、渣厚和渣轮廓的判断,这决定了最终扒渣时间与扒渣精度。脱硫扒渣的扒渣时间和扒渣精度决定了此工艺段的铁水浪费多少和效率问题,因此对铁水表面图像处理的精确程度,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关键所在。
如今,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钢企已经开始进行智能化改造。铁水扒渣的核心技术就是液面图像处理和渣量决策,深扒会带出大量的铁水,造成铁水浪费,少扒会造成转炉炼钢时回硫,影响钢水质量。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代,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应用于钢铁行业生产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并且钢企也迫切需要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扒渣系统来保证高效、高精度的扒渣过程,其核心就在于渣量等级判断与渣轮廓的提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精确判断渣量等级和渣轮廓信息提取的方法。该方法将自动扒渣系统中的图像处理部分由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所代替,直接预测出渣量等级并计算出渣轮廓位置信息。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采集得到钢包液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用以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并经过人工标注得到渣量等级;
步骤2:建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框架,各层之间采用Relu激活函数,模型使用交叉熵函数作为损失函数;
步骤3:利用训练集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优化,使用L2正则化与Dropout算法来减少模型过拟合,利用Adam算法对模型权重进行训练调整,得到优化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4:通过影响铁水脱硫生成渣量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通过k近邻法选取渣量等级标准所述影响因素类别,并根据步骤1至步骤3获取不同影响因素类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5:结合不同影响因素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神经网络输出层数据确定整体渣量等级;
步骤6:根据整体渣量等级,再由系统判断是否继续扒渣和根据渣量位置信息作出相应扒渣动作;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将实时采集得到钢包液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具体为:
首先对其进行灰度处理,按下式对RGB三分量进行加权平均能得到灰度图像:
f(i,j)=0.30R(i,j)+0.59G(i,j)+0.11B(i,j)
式中:
R—图像红色通道
G—图像绿色通道
B—图像蓝色通道
M<i,j<N,其中M,N为图像横向和纵向分辨率大小;
进一步的,步骤1中特征提取中灰度处理后进行阈值处理为:
阈值处理即设定一个全局的阈值T,用T将图像的数据分成两部分:大于T的像素群和小于T的像素群;将大于T的像素群的像素值设定为白色(或者黑色),小于T的像素群的像素值设定为黑色(或者白色),从而得到钢包液面二值化灰度图像imagei,j(0<i<900,0<j<900),即图像分辨率大小设定为900*900;
上述步骤1中所述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如下:
该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为经过特征提取后的钢包液面采集图像imagei,j,(0<i<900,0<j<900),而输出层为渣量等级Pk,(0<k<K);
在系统中将其分割得到m×n个图像区域数据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21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22
即将输入图像在网络中平均划分为m×n个图像区域,每个区域的图像信息都经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输入,得到对应的渣量等级,故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23
对应m×n个区域的渣量等级,最后将获得数据集按2:8的比例分成测试集和训练集;
步骤1中所述经过人工标注得到渣量等级具体为:
根据人工经验及历史数据,首先采集图像信息进行人工标注作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数据集,根据图像上渣量多少,将渣量等级标准P分K个等级,即上述输出层符号Pk,(0<k<K)表示,则每个图像对应各自相应的渣量等级标准;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建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框架为:
确定网络结构为卷积层N1个,池化层N2个,全连接层N3个,输出层单元数为N4个,即Pk,(0≤k<K);
在深度学习中,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入到下一层神经元之前是通过线性叠加来计算的,而进入下一层神经元需要经过非线性的激活函数,继续往下传递,如此循环下去;
进一步地,步骤2中Relu激活函数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31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32
式中,yi为各层神经元数据,wi为神经元之间的权重,bi为与权重相配合的偏置;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中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具体如下:
交叉熵刻画了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距离,给定两个概率分布p和q,通过q来表示p的交叉熵为:
H(p,q)=-∑p(x)logq(x)
式中,p代表正确答案,q代表的是预测值,交叉熵值越小,两个概率分布越接近;
在进行交叉熵之前,需对神经网络的输出值进行softmax回归,即将网络输出值由实数变为概率分布,形式如下:
原神经网络输出为P1,...,Pk,(0<k<K),经过softmax回归处理之后的输出为:
经过softmax回归之后的预测值为[y0,y1,...,yk]。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利用训练集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优化为:
利用训练集最小化模型交叉熵损失函数来对模型参数w,b进行训练,其中w表示各层之间的权重,b表示各层之间的可训练偏置;
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形式如下:
训练集中输出层为渣量等级Pk,(0<k<K),K为10,估一共10个类别。
渣量等级为0级时表示为[1,0,...,0,0];
渣量等级为1级时表示为[0,1,...,0,0];
...
渣量等级为K级时表示为[0,0,...,0,1];
经过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过程为:
H0((1,0,...,0,0),(y0,y1,...,yK))=-(1×logy0+0×logy1+...+0×logyK)
H1((0,1,...,0,0),(y0,y1,...,yK))=-(0×logy0+1×logy1+...+0×logyK)
...
HK((0,0,...,0,1),(y0,y1,...,yK))=-(0×logy0+0×logy1+...+1×logyK)
训练时,假设输入层图像对应标签渣量等级为1级时,即[1,0,...,0],模型预测值为[y0,y1,...,yK],则损失函数形式为:
H1((0,0,...,0,1),(y0,y1,...,yK))
=-(0×logy0+1×logy1+...+0×logyK)
此时神经网络模型通过Adam算法最小化交叉熵函数损失来训练模型权重参数;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3中Adam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随机梯度下降过程的一阶优化算法,它能基于训练数据迭代地更新神经网络权重,形式如下:
Vdw=β1Vdw+(1-β1)dw
Vdb=β1Vdb+(1-β1)db
Sdw=β2Sdw+(1-β2)dw2,Sdb=β2Sdb+(1-β2)db2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51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52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53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54
式中,
w—权重,dw—权重梯度;
b—偏置,db—偏置梯度;
Vdw—权重梯度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Vdb—偏置梯度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Sdw—权重梯度平方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Sdb—偏置梯度平方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55
—梯度均值的偏差纠正;
α—学习率也称为步长因子,它控制了权重的更新比率;需要调试;
β1—一阶矩估计的指数衰率,dw的移动平均数,常用的缺省值为0.9;
β1—二阶矩估计的指数衰率,计算dw2以及db2的移动加权平均值,常用的缺省值为0.999;
∈—该参数是非常小的数,其为了防止在实现中除以零(如10E-8);
进一步地,所述L2正则化与Dropout算法形式如下:
L2正则化指在权重参数w添加L2范数惩罚项
与上述Adam算法相结合,参数优化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57
其中,α为学习率,相对于上述Adam算法中正常的梯度优化公式,对权重参数w乘以一个小于1的因子∈,从而使得w不断减小;
采用Dropout算法的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形式如下:
rj (l)~Bernoulli(p)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61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62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63
式中,Bernoulli函数是为了生成概率r向量,也就是随机生成一个0、1的向量;代码层面实现在向前传播时,对于某层网络单元,按照一定的概率让其乘以0,将其暂时从网络中丢弃,令一个神经元的出现不依赖其他的神经元;yi为各层神经元数据,wi为神经元之间的权重,bi为与权重相配合的偏置;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通过影响铁水脱硫生成渣量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为:
datal,0<l<L;
其中,datal,表示第l个影响因素,L为影响因素的总数量,L=5;
根据现场人工经验和实验室试验条件确定影响铁水脱硫生成渣量的因素,选择脱硫剂重量、铁水温度、钢种、钛含量、硅含量构建影响因素并据此划分不同的因素类别;
步骤4中所述通过k近邻法选取渣量等级标准所述影响因素类型为:
将影响成渣的各工艺参数datal看作是空间模型中的各个维度,估由上述L个影响因素,可构成空间中L个维度,各参数对成渣量的等价作用程度作为各自维度不同的坐标步长;
已知影响成渣时的工艺参数时,即可在空间中找到对应点,通过求最近的空间欧式距离关系判断该批次扒渣应使用哪类因素类别下的渣量等级;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64
式中,
d,0<d<D,为第d类因素类别,一共D个因素类别;
datal,0<l<L,为此次扒渣时第l个影响因素;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71
为第d种因素类别所对应第l个影响因素;
Disd为第d类因素类别中影响因素与此次扒渣影响因素之间的空间欧式距离;
通过对比Disd,0<d<D的大小,求的Disd最小值,Disd越小说明此次扒渣类型与第d类因素类别越接近。
Dismin=min(Disd,0<d<D)
对应第d种因素类型,使用相应数据集训练得到网络模型Modeld,为步骤4中所述不同影响因素类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根据神经网络输出层数据确定整体渣量等级为:
由第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即Modeld0<d<D,预测得到m×n个区域渣量等级数据Pd,k,(0<k<m×n)可以确定该区域内渣量;
对Pd,k进行由大到小排序,求得m×n个区域内,第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渣等级最大值为Pd,max,即步骤5中所述渣量等级最大值:
步骤5中所述最大渣量位置信息为区域max;
由m×n个区域的渣量等级求得第的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整体渣量等级Pd,ave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73
其中,Pd,ave为步骤5中所述整体渣量等级;
作为优选,上述步骤6中系统判断是否继续扒渣和根据渣量位置信息作出相应扒渣动作,具体如下:
if Pd,ave>Psta,继续扒渣;
else if Pd,ave<Psta,停止扒渣;
其中,Pd,ave为由m×n个区域的渣量等级求得第的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整体渣量等级,Psta为标准阈值,即通过各工艺参数信息进行k近邻算法来选择最为接近该工艺参数下的渣量等级标准。
当Pd,ave等级低于阈值Psta时,判定扒渣结束;当Pd,ave等级高于阈值Psta时,继续扒渣,区域max为步骤5中所述渣量位置信息,并根据渣位置信息即区域max进行优先扒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充分挖掘现场图像信息数据及计算出最优扒渣工艺,并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逐步积累渣量等级图像数据库,并且由于考虑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模型鲁棒性更强,能够有效的缩短扒渣时间,减少铁水浪费,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扒渣设备布置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流程图;
图3:是钢包口图像位置信息划分图;
图4:是各个激活函数对比图;
图5:是激活函数应用图;
图6:是扒渣前期和扒渣后期图像对比图;
图7: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7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采集得到钢包液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用以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并经过人工标注得到渣量等级;
步骤1中所述采集钢包液面图像具体为:
如图1所示,在钢包倾斜后正对口处安装摄像器实时采集钢包液面图像,并由工业以太网传输至PC机中,用于后续处理。整个系统由摄像器、软件模型、PLC系统和扒渣机组成。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将实时采集得到钢包液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具体为:
首先对其进行灰度处理,按下式对RGB三分量进行加权平均能得到灰度图像:
f(i,j)=0.30R(i,j)+0.59G(i,j)+0.11B(i,j)
式中:
R—图像红色通道
G—图像绿色通道
B—图像蓝色通道
M<i,j<N,其中M,N为图像横向和纵向分辨率大小;
进一步的,步骤1中特征提取中灰度处理后进行阈值处理为:
阈值处理即设定一个全局的阈值T,用T将图像的数据分成两部分:大于T的像素群和小于T的像素群;将大于T的像素群的像素值设定为白色(或者黑色),小于T的像素群的像素值设定为黑色(或者白色),从而得到钢包液面二值化灰度图像imagei,j(0<i<900,0<j<900),即图像分辨率大小设定为900×900;
上述步骤1中所述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如下:
该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为经过特征提取后的钢包液面采集图像imagei,j,(0<i<900,0<j<900),而输出层为渣量等级Pk,(0<k<10);
在系统中将其分割得到3×3个图像区域数据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91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92
即将输入图像在网络中平均划分为3×3个图像区域,如图6所示。每个区域的图像信息都经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输入,得到对应的渣量等级,故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093
对应3×3个区域的渣量等级,最后将获得数据集按2:8的比例分成测试集和训练集;
步骤1中所述经过人工标注得到渣量等级具体为:
根据人工经验及历史数据,首先采集图像信息进行人工标注作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数据集,根据图像上渣量多少,以0%、10%、20%...为例,将渣量等级标准P分10个等级,即上述输出层符号Pk,(0<k<10)表示,则每个图像对应各自相应的渣量等级标准;
步骤2:建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框架,各层之间采用Relu激活函数,模型使用交叉熵函数作为损失函数;
步骤2中所述建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框架为:
确定网络结构为卷积层2个,池化层2个,全连接层2个,输出层单元数为10个,即Pk,(0≤k<10);
在深度学习中,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入到下一层神经元之前是通过线性叠加来计算的,而进入下一层神经元需要经过非线性的激活函数,如图4所示,为各个激活函数示意图,继续往下传递,如此循环下去;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步骤2中Relu激活函数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01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02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03
式中,yi为各层神经元数据,wi为神经元之间的权重,bi为与权重相配合的偏置;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中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具体如下:
交叉熵刻画了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距离,给定两个概率分布p和q,通过q来表示p的交叉熵为:
H(p,q)=-∑p(x)logq(x)
式中,p代表正确答案,q代表的是预测值,交叉熵值越小,两个概率分布越接近;
在进行交叉熵之前,需对神经网络的输出值进行softmax回归,即将网络输出值由实数变为概率分布,形式如下:
原神经网络输出为P1,...,Pk(k=K),经过softmax回归处理之后的输出为: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04
经过softmax回归之后的预测值为[y0,y1,...,yk]。
步骤3:利用训练集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优化,使用L2正则化与Dropout算法来减少模型过拟合,利用Adam算法对模型权重进行训练调整,得到优化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3中所述利用训练集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优化为:
利用训练集最小化模型交叉熵损失函数来对模型参数w,b进行训练,其中w表示各层之间的权重,b表示各层之间的可训练偏置;
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形式如下:
训练集中输出层为渣量等级Pk,(0<k<K),一共K个类别。
渣量等级为0级时表示为[1,0,...,0,0];
渣量等级为1级时表示为[0,1,...,0,0];
...
渣量等级为K级时表示为[0,0,...,0,1];
经过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过程为:
H0((1,0,...,0,0),(y0,y1,...,yK))=-(1×logy0+0×logy1+...+0×logyK)
H1((0,1,...,0,0),(y0,y1,...,yK))=-(0×logy0+1×logy1+...+0×logyK)
...
HK((0,0,...,0,1),(y0,y1,...,yK))=-(0×logy0+0×logy1+...+1×logyK)
训练时,假设输入层图像对应标签渣量等级为1级时,即[1,0,...,0],模型预测值为[y0,y1,...,yK],则损失函数形式为:
H1((0,0,...,0,1),(y0,y1,...,yK))
=-(0×logy0+1×logy1+...+0×logyK)
此时神经网络模型通过Adam算法最小化交叉熵函数损失来训练模型权重参数;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3中Adam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随机梯度下降过程的一阶优化算法,它能基于训练数据迭代地更新神经网络权重,形式如下:
Vdw=β1Vdw+(1-β1)dw
Vdb=β1Vdb+(1-β1)db
Sdw=β2Sdw+(1-β2)dw2,Sdb=β2Sdb+(1-β2)db2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21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22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23
式中,
w—权重,dw—权重梯度;
b—偏置,db—偏置梯度;
Vdw—权重梯度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Vdb—偏置梯度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Sdw—权重梯度平方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Sdb—偏置梯度平方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24
—梯度均值的偏差纠正;
α—学习率也称为步长因子,它控制了权重的更新比率;需要调试;
β1—一阶矩估计的指数衰率,dw的移动平均数,常用的缺省值为0.9;
β1—二阶矩估计的指数衰率,计算dw2以及db2的移动加权平均值,常用的缺省值为0.999;
∈—该参数是非常小的数,其为了防止在实现中除以零(如10E-8);
进一步地,所述L2正则化与Dropout算法形式如下:
L2正则化指在权重参数w添加L2范数惩罚项
与上述Adam算法相结合,参数优化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26
其中,α为学习率,相对于上述Adam算法中正常的梯度优化公式,对权重参数w乘以一个小于1的因子∈,从而使得w不断减小;
采用Dropout算法的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形式如下:
rj (l)~Bernoulli(p)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32
式中,Bernoulli函数是为了生成概率r向量,也就是随机生成一个0、1的向量;代码层面实现在向前传播时,对于某层网络单元,按照一定的概率让其乘以0,将其暂时从网络中丢弃,令一个神经元的出现不依赖其他的神经元;yi为各层神经元数据,wi为神经元之间的权重,bi为与权重相配合的偏置;
将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模块与预测模块分开,利用训练集对训练模块进行训练,将训练后的权重保存下来;由预测模块调用权重进行预测,对新采集到的图像信息预报各个区域内的渣量等级并根据各个区域渣量等级确定渣范围信息;
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好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的进行,新增数据集将增至网络模型中如图2,设定定量定时训练,即将该扒渣等级信息和液面图像信息存入待训练队列,设置队列为500个,待存够500个后一起进行训练;
步骤4:通过影响铁水脱硫生成渣量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通过k近邻法选取渣量等级标准所述影响因素类别,并根据步骤1至步骤3获取不同影响因素类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4中所述通过影响铁水脱硫生成渣量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为:
datal,0<l<L;
其中,datal,表示第l个影响因素,L为影响因素的总数量,L=5;
根据现场人工经验和实验室试验条件确定影响铁水脱硫生成渣量的因素,选择脱硫剂重量、铁水温度、钢种、钛含量、硅含量构建影响因素并据此划分不同的因素类别;
步骤4中所述通过k近邻法选取渣量等级标准所述影响因素类型为:
将影响成渣的各工艺参数datal看作是空间模型中的各个维度,估由上述5个影响因素,可构成空间中5个维度,各参数对成渣量的等价作用程度作为各自维度不同的坐标步长;
已知影响成渣时的工艺参数时,即可在空间中找到对应点,通过求最近的空间欧式距离关系判断该批次扒渣应使用哪类因素类别下的渣量等级;
式中,
d,0<d<D,为第d类因素类别,一共D个因素类别,D=5;
datal,0<l<L,为此次扒渣时第l个影响因素;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42
为第d种因素类别所对应第l个影响因素;
Disd为第d类因素类别中影响因素与此次扒渣影响因素之间的空间欧式距离;
通过对比Disd,0<d<D的大小,求的Disd最小值,Disd越小说明此次扒渣类型与第d类因素类别越接近。
Dismin=min(Disd,0<d<D)
对应第d种因素类型,使用相应数据集训练得到网络模型Modeld,为步骤4中所述不同影响因素类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5:结合不同影响因素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神经网络输出层数据确定整体渣量等级;
步骤5中所述根据神经网络输出层数据确定整体渣量等级为:
由第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即Modeld,0<d<5,预测得到3×3个区域渣量等级数据Pd,k,(0<k<3×3)可以确定该区域内渣量;
对Pd,k进行由大到小排序,求得3×3个区域内,第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渣等级最大值为Pd,max,即步骤5中所述渣量等级最大值: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43
步骤5中所述最大渣量位置信息为区域max;
由3×3个区域的渣量等级求得第的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整体渣量等级Pd,ave
Figure BDA0002241484430000144
其中,Pd,ave为步骤5中所述整体渣量等级;
步骤6:根据整体渣量等级,再由系统判断是否继续扒渣和根据渣量位置信息作出相应扒渣动作;
上述步骤6中系统判断是否继续扒渣和根据渣量位置信息作出相应扒渣动作,具体如下:
if Pd,ave>Psta,继续扒渣;
else if Pd,ave<Psta,停止扒渣;
其中,Pd,ave为由3×3个区域的渣量等级求得第的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整体渣量等级,Psta为标准阈值,即通过各工艺参数信息进行k近邻算法来选择最为接近该工艺参数下的渣量等级标准。
当Pd,ave等级低于阈值Psta时,判定扒渣结束;当Pd,ave等级高于阈值Psta时,继续扒渣,区域max为步骤5中所述渣量位置信息,并根据渣位置信息即区域max进行优先扒渣,依次类推,直至整体渣量等级Pd,ave低于阈值Psta为止。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采集得到钢包液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用以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并经过人工标注得到渣量等级;
步骤2:建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框架,各层之间采用Relu激活函数,模型使用交叉熵函数作为损失函数;
步骤3:利用训练集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优化,使用L2正则化与Dropout算法来减少模型过拟合,利用Adam算法对模型权重进行训练调整,得到优化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4:通过影响铁水脱硫生成渣量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通过k近邻法选取渣量等级标准所述影响因素类别,并根据步骤1至步骤3获取不同影响因素类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5:结合不同影响因素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神经网络输出层数据确定整体渣量等级;
步骤6:根据整体渣量等级,再由系统判断是否继续扒渣和根据渣量位置信息作出相应扒渣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将实时采集得到钢包液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具体为:
首先对其进行灰度处理,按下式对RGB三分量进行加权平均能得到灰度图像:
f(i,j)=0.30R(i,j)+0.59G(i,j)+0.11B(i,j)
式中:
R-图像红色通道
G-图像绿色通道
B-图像蓝色通道
M<i,j<N,其中M,N为图像横向和纵向分辨率大小;
进一步的,步骤1中特征提取中灰度处理后进行阈值处理为:
阈值处理即设定一个全局的阈值T,用T将图像的数据分成两部分:大于T的像素群和小于T的像素群;将大于T的像素群的像素值设定为白色(或者黑色),小于T的像素群的像素值设定为黑色(或者白色),从而得到钢包液面二值化灰度图像imagei,j(0<i<900,0<j<900),即图像分辨率大小设定为900*900;
步骤1中所述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如下:
该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为经过特征提取后的钢包液面采集图像imagei,j,(0<i<900,0<j<900),而输出层为渣量等级Pk,(0<k<K);
在系统中将其分割得到m×n个图像区域数据InputImagel(i,j),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21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22
即将输入图像在网络中平均划分为m×n个图像区域,每个区域的图像信息都经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输入,得到对应的渣量等级,故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23
对应m×n个区域的渣量等级,最后将获得数据集按2:8的比例分成测试集和训练集;
步骤1中所述经过人工标注得到渣量等级具体为:
根据人工经验及历史数据,首先采集图像信息进行人工标注作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数据集,根据图像上渣量多少,将渣量等级标准P分K个等级,即上述输出层符号Pk,(0<k<K)表示,则每个图像对应各自相应的渣量等级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建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框架为:
确定网络结构为卷积层N1个,池化层N2个,全连接层N3个,输出层单元数为N4个,即Pk,(0≤k<K);
在深度学习中,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入到下一层神经元之前是通过线性叠加来计算的,而进入下一层神经元需要经过非线性的激活函数,继续往下传递,如此循环下去;
进一步地,步骤2中Relu激活函数形式如下: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24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25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26
式中,yi为各层神经元数据,wi为神经元之间的权重,bi为与权重相配合的偏置;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中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具体如下:
交叉熵刻画了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距离,给定两个概率分布p和q,通过q来表示p的交叉熵为:
H(p,q)=-∑p(x)logq(x)
式中,p代表正确答案,q代表的是预测值,交叉熵值越小,两个概率分布越接近;
在进行交叉熵之前,需对神经网络的输出值进行softmax回归,即将网络输出值由实数变为概率分布,形式如下:
原神经网络输出为P1,…,Pk,(0<k<K),经过softmax回归处理之后的输出为: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31
经过softmax回归之后的预测值为[y0,y1,...,yk]。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利用训练集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优化为:
利用训练集最小化模型交叉熵损失函数来对模型参数w,b进行训练,其中w表示各层之间的权重,b表示各层之间的可训练偏置;
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形式如下:
训练集中输出层为渣量等级Pk,(0<k<K),K为10,估一共10个类别;
渣量等级为0级时表示为[1,0,...,0,0];
渣量等级为1级时表示为[0,1,...,0,0];
渣量等级为K级时表示为[0,0,...,0,1];
经过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过程为:
H0((1,0,...,0,0),(y0,y1,...,yK))=-(1×logy0+0×logy1+…+0×logyK)
H1((0,1,...,0,0),(y0,y1,...,yK))=-(0×logy0+1×logy1+…+0×logyK)
HK((0,0,...,0,1),(y0,y1,...,yK))=-(0×logy0+0×logy1+…+1×logyK)
训练时,假设输入层图像对应标签渣量等级为1级时,即[1,0,...,0],模型预测值为[y0,y1,...,yK],则损失函数形式为:
H1((0,0,...,0,1),(y0,y1,...,yK))
=-(0×logy0+1×logy1+…+0×logyK)
此时神经网络模型通过Adam算法最小化交叉熵函数损失来训练模型权重参数;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3中Adam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随机梯度下降过程的一阶优化算法,它能基于训练数据迭代地更新神经网络权重,形式如下:
Vdw=β1Vdw+(1-β1)dw
Vdb=β1Vdb+(1-β1)db
Sdw=β2Sdw+(1-β2)dw2,Sdb=β2Sdb+(1-β2)db2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41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42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44
式中,
w-权重,dw-权重梯度;
b-偏置,db-偏置梯度;
Vdw-权重梯度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Vdb-偏置梯度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Sdw-权重梯度平方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Sdb-偏置梯度平方的指数移动平均数,训练时初始化为0;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45
-梯度均值的偏差纠正;
α-学习率也称为步长因子,它控制了权重的更新比率;需要调试;
β1-一阶矩估计的指数衰率,dw的移动平均数,常用的缺省值为0.9;
β1-二阶矩估计的指数衰率,计算dw2以及db2的移动加权平均值,常用的缺省值为0.999;
∈-该参数是非常小的数,其为了防止在实现中除以零(如10E-8);
进一步地,所述L2正则化与Dropout算法形式如下:
L2正则化指在权重参数w添加L2范数惩罚项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51
与上述Adam算法相结合,参数优化公式为: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52
其中,α为学习率,相对于上述Adam算法中正常的梯度优化公式,对权重参数w乘以一个小于1的因子∈,从而使得w不断减小;
采用Dropout算法的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形式如下:
rj (l)~Bernoulli(p)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53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54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55
式中,Bernoulli函数是为了生成概率r向量,也就是随机生成一个0、1的向量;代码层面实现在向前传播时,对于某层网络单元,按照一定的概率让其乘以0,将其暂时从网络中丢弃,令一个神经元的出现不依赖其他的神经元;yi为各层神经元数据,wi为神经元之间的权重,bi为与权重相配合的偏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通过影响铁水脱硫生成渣量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为:
datal,0<l<L;
其中,datal,表示第l个影响因素,L为影响因素的总数量,L=5;
根据现场人工经验和实验室试验条件确定影响铁水脱硫生成渣量的因素,选择脱硫剂重量、铁水温度、钢种、钛含量、硅含量构建影响因素并据此划分不同的因素类别;
步骤4中所述通过k近邻法选取渣量等级标准所述影响因素类型为:
将影响成渣的各工艺参数datal看作是空间模型中的各个维度,估由上述L个影响因素,可构成空间中L个维度,各参数对成渣量的等价作用程度作为各自维度不同的坐标步长;
已知影响成渣时的工艺参数时,即可在空间中找到对应点,通过求最近的空间欧式距离关系判断该批次扒渣应使用哪类因素类别下的渣量等级;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61
式中,
d,0<d<D,为第d类因素类别,一共D个因素类别;
datal,0<l<L,为此次扒渣时第l个影响因素;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62
为第d种因素类别所对应第l个影响因素;
Disd为第d类因素类别中影响因素与此次扒渣影响因素之间的空间欧式距离;
通过对比Disd,0<d<D的大小,求的Disd最小值,Disd越小说明此次扒渣类型与第d类因素类别越接近;
Dismin=min(Disd,0<d<D)
对应第d种因素类型,使用相应数据集训练得到网络模型Modeld,为步骤4中所述不同影响因素类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根据神经网络输出层数据确定整体渣量等级为:
由第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即Modeld0<d<D,预测得到m×n个区域渣量等级数据Pd,k,(0<k<m×n)可以确定该区域内渣量;
对Pd,k进行由大到小排序,求得m×n个区域内,第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渣等级最大值为Pd,max,即步骤5中所述渣量等级最大值:
Figure FDA0002241484420000063
步骤5中所述最大渣量位置信息为区域max;
由m×n个区域的渣量等级求得第的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整体渣量等级Pd,ave
其中,Pd,ave为步骤5中所述整体渣量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6中系统判断是否继续扒渣和根据渣量位置信息作出相应扒渣动作,具体如下:
if Pd,ave>Psta,继续扒渣;
else if Pd,ave<Psta,停止扒渣;
其中,Pd,ave为由m×n个区域的渣量等级求得第的d种因素类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整体渣量等级,Psta为标准阈值,即通过各工艺参数信息进行k近邻算法来选择最为接近该工艺参数下的渣量等级标准;
当Pd,ave等级低于阈值Psta时,判定扒渣结束;当Pd,ave等级高于阈值Psta时,继续扒渣,区域max为步骤5中所述渣量位置信息,并根据渣位置信息即区域max进行优先扒渣。
CN201911001551.9A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781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1551.9A CN110781944B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1551.9A CN110781944B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1944A true CN110781944A (zh) 2020-02-11
CN110781944B CN110781944B (zh) 2022-07-05

Family

ID=69386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1551.9A Active CN110781944B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194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2294A (zh) * 2020-05-08 2020-08-11 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扒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679636A (zh) * 2020-05-11 2020-09-18 杭州传化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工艺参数处理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2040174A (zh) * 2020-07-20 2020-12-04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井下的煤流量视觉检测方法
CN113343787A (zh) * 2021-05-20 2021-09-03 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适用于图谱对比场景中等级评定方法
CN113467437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kr自动扒渣智能路径的优化方法
CN114581859A (zh) * 2022-05-07 2022-06-0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转炉下渣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6699096A (zh) * 2023-08-08 2023-09-05 凯德技术长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质检测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0683A (zh) * 2015-09-29 2015-12-16 田陆 一种基于人工干预的铁水扒渣检测与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8229659A (zh) * 2017-12-29 2018-06-29 陕西科技大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钢琴单键音识别方法
CN109033505A (zh) * 2018-06-06 2018-12-18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快冷温度控制方法
CN109376794A (zh) * 2018-11-12 2019-02-22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铁水脱硫搅拌器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09977808A (zh) * 2019-03-11 2019-07-0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晶圆表面缺陷模式检测与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0683A (zh) * 2015-09-29 2015-12-16 田陆 一种基于人工干预的铁水扒渣检测与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8229659A (zh) * 2017-12-29 2018-06-29 陕西科技大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钢琴单键音识别方法
CN109033505A (zh) * 2018-06-06 2018-12-18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快冷温度控制方法
CN109376794A (zh) * 2018-11-12 2019-02-22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铁水脱硫搅拌器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09977808A (zh) * 2019-03-11 2019-07-0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晶圆表面缺陷模式检测与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伟东等: "降低铁水预处理扒渣铁损的生产实践", 《鞍钢技术》 *
田立等: "铁水扒渣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工程科学学报》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7437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kr自动扒渣智能路径的优化方法
CN111522294A (zh) * 2020-05-08 2020-08-11 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扒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679636A (zh) * 2020-05-11 2020-09-18 杭州传化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工艺参数处理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1679636B (zh) * 2020-05-11 2021-11-09 杭州睿疆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工艺参数处理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2040174A (zh) * 2020-07-20 2020-12-04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井下的煤流量视觉检测方法
CN113343787A (zh) * 2021-05-20 2021-09-03 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适用于图谱对比场景中等级评定方法
CN113343787B (zh) * 2021-05-20 2023-09-01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适用于图谱对比场景中等级评定方法
CN114581859A (zh) * 2022-05-07 2022-06-0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转炉下渣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4581859B (zh) * 2022-05-07 2022-09-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转炉下渣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6699096A (zh) * 2023-08-08 2023-09-05 凯德技术长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质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6699096B (zh) * 2023-08-08 2023-11-03 凯德技术长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质检测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1944B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1944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水自动扒渣控制方法
CN109800778B (zh) 一种基于难分样本挖掘的Faster RCNN目标检测方法
CN112819802B (zh) 基于风口信息深度学习的监督及预测高炉炉况异常的方法
CN111325711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染色体分裂相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CN110992365B (zh) 一种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损失函数及其设计方法
CN115049674B (zh) 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544261A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高炉风口喷煤状态检测方法
CN114549955A (zh) 一种高炉出铁终点在线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2541427B (zh) 一种优质重型废钢的识别和料量评估方法
CN116342586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路面质量检测方法
CN115131375A (zh) 一种矿石自动分割方法
CN112828275B (zh) 一种自动扒渣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10265B (zh) 一种关联运动数字字符智能识别方法
CN114663427A (zh) 基于图像处理的锅炉零件尺寸检测方法
CN115439393A (zh) 基于图像识别构建模型的铁水包内渣厚获取方法
CN114359276B (zh) 基于麻点缺陷的钢模下料优选方案获取方法
CN116805389A (zh) 一种基于解耦级联区域生成网络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方法
CN110928186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中间包自动加覆盖剂控制方法
CN113870341A (zh) 基于rgb和激光特征融合的高炉烧结矿粒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767380A (zh) 一种宽厚板端部形状预测方法
CN113538319B (zh) 一种基于扒渣图像灰度比的渣量计算方法
CN114897905B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液压阀生产控制方法
CN117409275B (zh) 一种多角度雷达图像处理方法
CN116958739B (zh)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碳纤维丝道实时动态编号方法
CN118013426B (zh) 钢铁产品夹杂因果效应优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