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8876B - 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68876B CN110768876B CN201810828817.6A CN201810828817A CN110768876B CN 110768876 B CN110768876 B CN 110768876B CN 201810828817 A CN201810828817 A CN 201810828817A CN 110768876 B CN110768876 B CN 1107688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c
- port information
- user
- port
- manag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7—Remote access server, e.g. BR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可以在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上发送ARP请求报文,通过接收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来确定与各ARP请求报文对应的静态IP对应的用户实际使用端口,从而实现自动对静态IP用户的触发上线。这就解决了目前不指定端口的移动专线用户想要接入只能是由移动专线用户主动进行接入,BRAS设备不能自动触发移动专线用户上线的问题,满足了专线用户对能够只设置好IP地址等参数就能够主动上线的期望,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BRAS)对用户的接入分为动态接入和静态接入两种。动态接入有很多种实现方式,如DHCP(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接入用户、PPPOX接入用户等。但是动态接入用户存在以下缺点:每次接入时用户需要主动拨号上线,并且用户接入的IP是不停的变化的。目前,用户想要使用固定的IP地址接入时,可以选择成为专线用户。对于专线用户而言,会为其分配专用的静态IP地址,专线用户可以独占该IP地址和其他一些网络资源,享有很多普通网民没有的特权,例如网络正常运转的优先权和特殊服务。
目前,专线用户往往分为固定专线用户和移动专线用户两类。所谓固定专线用户是指物理位置基本不变的专线用户,对于固定专线用户在BRAS设备上通常配置有指定的端口信息,这就使得BRAS设备可以通过该固定专线用户对应的静态IP地址以及该固定专线用户指定的端口信息实现对该固定专线用户自动触发上线,从而保证固定专线用户可以自动接入,不需要用户需要主动拨号上线,方便简单。但是对于移动专线用户而言,移动专线用户的物理位置可能经常需要变动,因此在BRAS设备上通常不会为其配置指定的端口信息,从而使得移动专线用户可以通过任意的端口进行上线,保证移动专线用户物理位置的可变动性。但是由于移动专线用户在BRAS设备上没有配置指定的端口信息,目前移动专线用户想要接入只能是由移动专线用户主动接入,例如移动专线用户需要主动拨号等,BRAS设备不能像对固定专线用户那样自动触发移动专线用户上线,这对于移动专线用户而言使用是不够方便灵活的;而多数情况下专线用户都是期望能够只设置好IP地址等参数就能够主动上线,这也使得对于移动专线用户而言使用体验差。因此,对于不指定端口的移动专线用户,如何实现BRAS设备主动触发不指定端口的移动专线用户上线就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不指定端口的移动专线用户想要接入只能是由移动专线用户主动进行接入,BRAS设备不能自动触发移动专线用户上线,对于移动专线用户而言使用不够方便灵活,使用体验较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包括:
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以及所述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
生成所述静态IP的ARP(Address Resolo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报文;
将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
当接收到某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通过接收所述应答报文的端口,触发该静态IP的用户上线。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以及所述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
ARP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
ARP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
触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某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通过接收所述应答报文的端口,触发该静态IP的用户上线。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上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前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通过先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以及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再生成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并将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进行发送,进而在接收到某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即可通过接收该应答报文的端口来触发该静态IP的用户上线。也即在本公开中,可以在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上发送ARP请求报文,通过接收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来确定与各ARP请求报文对应的静态IP对应的用户实际使用端口,从而实现自动对静态IP用户的触发上线。这就解决了目前不指定端口的移动专线用户想要接入只能是由移动专线用户主动进行接入,BRAS设备不能自动触发移动专线用户上线的问题,满足了专线用户对能够只设置好IP地址等参数就能够主动上线的期望,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静态IP和端口信息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静态IP和端口信息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专线用户的接入的场景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种触发用户上线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种触发用户上线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ARP发送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更具体的ARP发送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更具体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构思的各个实施例。但是,本公开构思可被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具体实施,并且不应被理解为仅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将会透彻和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贯穿上面描述和附图,相同的参考数字和标记代表相同或者类似的元素。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这里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只被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加以区分。例如,第一电路可以被称为第二电路,并且类似地,第二电路可以被称为第一电路而不偏离本公开的教导。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构思。如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预期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含”或“包括”在本说明书中被使用时,规定了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区域、部分、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的特征、区域、部分、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和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的是,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或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符的含义,并且将不会以理想化或者过于形式化的意义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包括:
S101: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通常在BRAS设备上存在专线用户的静态IP。在本实施例中,BRAS设备上存在的静态IP即通过静态配置管理表来进行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实质是从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所有静态IP中选择出来在当前进行管理的静态IP。例如,设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有10000个静态IP,每次从中选择100个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设第一次选取的是IP1-IP100,则IP1-IP100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在下一次选取时,设选取的是IP101-IP200,则IP101-IP200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原本选中的IP1-IP100此时则不再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静态IP是指的静态IP地址。
S102: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S102和步骤S101之间没有严格的时序限定,也即步骤S102可以在步骤S101之前或同时或之后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端口信息指的是接入专线用户的物理端口或者逻辑端口的相关信息,根据端口信息可以确定相应的端口。本实施例中端口信息包括以太端口(FEI/GEI),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永久虚拟电路)、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等提供二层接入的物理端口或者逻辑端口。应当理解的是,在专线用户接入时,若用户是通过物理端口接入的,则接入时的端口信息中只需要对应物理端口位置即可,但在用户是通过逻辑端口接入时,则端口信息中应当包含对应逻辑端口位置以及相关的VLAN信息等。
在本实施例中,通常在BRAS设备上其存在的端口信息是在端口被配置时就对应保存在BRAS设备中了。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对端口信息进行管理,可以设置专门的端口信息表来配置保存端口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通过链表来实现对端口信息的保存。
S103:生成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3和步骤S102之间没有严格的时序限定,也即步骤S103可以在步骤S102之前或同时进行。但需要明确的是,步骤S103在步骤S101之后执行的。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静态IP会生成不同的ARP请求报文。
S104:将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ARP请求报文在端口上发送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在端口上以广播的形式进行发送,从而使得端口下的所有用户都可以收到ARP请求报文。
S105:当接收到某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通过接收该应答报文的端口,触发该静态IP的用户上线。
应当理解的是,ARP是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而根据现有协议规定,在一个端口上发送出ARP请求报文后,若端口下存在与该ARP请求报文对应的IP地址一致的用户设备时,该用户设备会回复一条应答报文。据此,本实施例中在BRAS设备接收到一个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即可根据该应答报文确定出该ARP请求报文对应静态IP的用户当前使用的端口信息,从在静态IP的用户当前使用的端口,通过该端口对应的端口信息触发该静态IP的用户上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中可以携带用户对应的静态IP以及其对应的端口信息。因此BRAS设备可以根据应答报文进行核实,若应答报文中的静态IP与ARP请求报文对应的静态IP不符,或端口信息与接收该应答报文的端口的端口信息不符时,可以判定该应答报文为错位报文,重发该ARP请求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用户设备可以是PC客户端也可以是企业专线接入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静态IP和端口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以下两种。
第一种,可以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对应。例如参见图2所示,IP1-IP100是一个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集合,端口信息1-100是一个端口信息集合,两个集合对应。此时IP1-IP100对应的端口信息均是端口信息1-100;相应的,端口信息1-100对应的静态IP也均是IP1-IP100。
第二种,可以是单个静态IP与端口信息之间的对应。例如参见图3所示,静态IP1对应的端口信息为端口信息a,静态IP2对应的端口信息为端口信息b等。应当理解的是,静态IP1对应的端口信息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图3中静态IP3对应的端口信息就有两个,为端口信息a和端口信息c。此外,不同静态IP1对应的端口信息可以存在重叠,例如静态IP1对应的端口信息为端口信息a,静态IP3对应的端口信息为端口信息a和端口信息c,静态IP1和静态IP3对应的端口信息关于端口信息a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若对应关系为第一种时:
可以设端口信息保存于端口信息表中。此时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时,可以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N1个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时,可以获取当前端口信息表中M1个端口信息作为所述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其中,N1和M1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N1小于等于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静态IP的总个数,M1小于等于端口信息表中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N1和M1的具体数值可以由工程师自行设定。通常而言,可以考虑BRAS设备的具体性能来进行设定,以保证BRAS设备在执行本公开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的各个步骤时,还有足够的能力执行其他功能。例如,可以设定N1和M1均为100。但也应当理解的是,在极端情况下,N1也可以设置为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静态IP的总个数,和/或M1也可以设置为等于端口信息表中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
此时,步骤S104“将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发送:
方式一:在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M1个端口上,将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某一端口上发送完毕之后,再按预设端口发送顺序选择下一端口,将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所选择的下一端口上发送。
应当明确的是,上述方式一所述的静态IP指的是选择出的N1个静态IP,也即是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在方式一中,预设端口发送顺序可以是M1个端口信息的获取顺序。例如,设M1个端口信息是按端口信息1-端口信息M1的顺序获取的,则在端口信息1对应的端口1上将选择的N1个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全部发送后,再在端口信息2对应的端口2上将选择的N1个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全部发送,……,最后在端口信息M1对应的端口M1上将选择的N1个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全部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BRAS设备中,对于端口信息的获取可以通过扫描来实现,因此可以在扫描过程中,在扫描到一个端口信息后就将选择的N1个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全部发送。
应当理解的是,预设端口发送顺序可以有很多种,上述仅为一种示例,不代表本公开只能采用上述示例的方式进行发送。
方式二:将某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M1个端口上发送完毕之后,再按预设IP选择顺序将下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M1个端口上发送。
应当明确的是,上述方式二所述的静态IP指的是选择出的N1个静态IP,也即是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在方式二中,预设IP选择顺序可以是N1个静态IP的获取顺序。例如,设N1个静态IP是按IP1-IPN1的顺序获取的,则在发送时,先将IP1的ARP请求报文在M1个端口上发送完毕之后,再将IP2的ARP请求报文在M1个端口上发送,……,最后将IP N1的ARP请求报文在M1个端口上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个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M1个端口上发送时,可以将一个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同时在M1个端口上发送,也可以将一个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逐次在M1个端口上发送。例如,在BRAS设备中,对于端口信息的获取可以通过扫描来实现,因此可以在扫描过程中,在扫描到一个端口信息后就将选择的该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发送。此时在对下一个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进行发送时,重复则M1个端口信息的扫描过程。
应当理解的是,预设IP选择顺序可以有很多种,上述仅为一种示例,不代表本公开只能采用上述示例的方式进行发送。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将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过程中,若收到了某一个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可以结束对该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发送。
例如,设IP1-IP100的ARP请求报文需要在端口1-100上进行发送。设采用上述方式一进行的发送,假如在端口5上接收到了IP3对应的应答报文,设接收到应答报文时BRAS设备刚刚在端口6上发送了IP3的ARP请求报文,则在端口7-100上就不再对IP3的ARP请求报文进行发送了。同理,设采用上述方式二进行的发送,假如BRAS设备刚刚在端口3上发送了IP1的ARP请求报文时,就接收到了IP1对应的应答报文,则BRAS设备就直接进行对IP2的ARP请求报文的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选出的当前待管理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全部发送之后,BRAS设备可以在静态配置管理表未被获取过的静态IP中重新获取N2个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其中,N2的取值范围与N1类似,应当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N2应当小于等于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静态IP的总个数。
例如,设N1,为100,N2为200,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有1000个静态IP为IP1-IP1000,第一次从中选择100个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设当前只选取过一次,选取的为IP1-IP100,IP1-IP100的ARP请求报文都发送完毕,则BRAS设备此次从未选取过的IP101-IP1000中再选200个作为新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原IP1-IP100不再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设此时选取的为IP101-IP300。
应当理解的是,每一次选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过程中的N2的设定值可以不同。例如可以设定第二次选取时的值为200,第三次的选取值为100。以上例为例,在IP101-IP300的ARP请求报文都发送完毕,则BRAS设备从未选取过的IP301-IP1000中再选100个作为新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N2可以等于N1,即BRAS设备始终以相同的个数进行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选取。例如,设N2和N1均为100,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有1000个静态IP为IP1-IP1000,每次从中选择100个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设当前只选取过一次,选取的为IP1-IP100,IP1-IP100的ARP请求报文都发送完毕,则BRAS设备此次从未选取过的IP101-IP1000中再选100个作为新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原IP1-IP100不再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设此时选取的为IP101-IP200。同理,在IP101-IP200的ARP请求报文都发送完毕后,BRAS设备从IP201-IP1000中再选100个作为新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应当理解的是,若未获取的静态IP的个数小于等于N2,则可以获取所有未被获取过的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例如,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有950个静态IP,每次从中选择100个(即N2=N1=100)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则最后一次未被获取过的静态IP只有50个,此时将这50个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重新确定了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后,需要将重新获取到的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原来获取到的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此时端口信息并不需要重新获取。
应当理解的是,在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所有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都在获取到的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完毕之后,此时若存在用户还没有触发上线的静态IP,即表明获取到的M1个端口信息中没有这些静态IP的用户当前使用的端口信息。因此,可以继续从未触发用户上线的静态IP中,继续获取N3个未触发用户上线的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并在端口信息表未获取过的端口信息中,重新获取M2个端口信息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而将重新获取到的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重新获取到的M2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其中,N3的取值范围与N1类似,应当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N3应当小于等于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静态IP的总个数。M2的取值范围与M1类似,应当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小于等于端口信息表中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N3可以等于N1,M2可以等于M1。
例如,设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有10000个静态IP,在100(设M2=M1=100)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ARP请求报文后,还有9000个静态IP的用户未上线,则在这9000个静态IP里面,重新选100(设N3=N1)个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设端口信息表中有1000个端口信息,设未被获取过的端口还有900个,在这900个端口信息中再选择100个,进而将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在这100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中进行发送。
应当理解的是,此时的发送方式等与前述方式是一致的,并不需要改变,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若未扫描的端口信息的个数小于等于M1,则可以获取所有未获取过的端口信息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静态IP的ARP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之后,发现存在未触发用户上线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时,可以将该静态IP和下次扫描时的起始端口信息关联保存起来,从而在下次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时,可以以起始端口信息为起始点进行获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静态IP关联保存的起始端口信息可以仅保存起始端口信息在端口信息表中的位置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相关工程人员可能会对BRAS设备中的端口进行拆除或者新增,因此BRAS设备中的端口可能会发生变动,而在发生变动时则需要对端口信息表中的位置信息进行更新,将拆除的端口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删除,将新增的端口对应的端口信息添加到端口信息表中。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新增的端口对应的端口信息添加到端口信息表的尾部。
此时应当注意的是,在将未触发用户上线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和下次扫描时的起始端口信息关联保存后,若起始端口信息对应的起始端口被删除,则可以将起始端口信息的下一端口信息作为新的起始端口信息与该未触发用户上线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关联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若对应关系为第二种时:
此时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可以还包括:预先配置的与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
具体的,可以在预先配置静态配置管理表时,将静态IP配置于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并在静态IP对应的用户上线后,在静态配置管理表记录用户上线使用的端口信息,再将该静态IP与该端口信息关联保存,得到预先配置的与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各静态IP中任一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可以为该静态IP历史使用的端口信息。
具体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可以是:静态IP的用户第一次上线时使用的端口信息;或者,静态IP的用户最新一次上线时使用的端口信息;或者,静态IP的用户各次上线时使用的端口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在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为静态IP的用户各次上线时使用的端口信息时,可以设立一个端口信息清除机制,以保证BRAS设备存储空间得以更有效的利用。
具体的,可以在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某一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时,按照预设清除规则从该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清除部分端口信息,直至该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
例如,在某一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时,清除未使用时长最大的端口信息直至该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
又例如,在某一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时,清除使用频率最低的端口信息直至该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个数阈值可以由工程师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以及更改。
在对应关系为第二种时,步骤S104“将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具体可以为:将一个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该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端口上发送后;再将下一个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ARP请求报文在该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端口上进行发送。例如以图3为例,设静态IP1-3都是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则将静态IP1的ARP请求报文在端口信息a对应的端口a发送后,再将静态IP2的ARP请求报文在端口信息b对应的端口b发送,再将静态IP3的ARP请求报文在端口信息a对应的端口a和端口信息c对应的端口c上发送。
特别的,针对对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端口信息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此时将一个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ARP报文在该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端口上发送具体可以是:
按照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存入顺序,在一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将所述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ARP报文进行发送后,再在下一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将该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ARP报文进行发送,直至接收到所述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报文的应答报文为止。仍以图3为例,设端口信息a先于端口信息c被保存,则在发送静态IP3的ARP请求报文时,先将静态IP3的ARP请求报文在端口信息a对应的端口a上发送,再将静态IP3的ARP请求报文在端口信息c对应的端口c上发送。
应当理解的是,考虑到自动触发上线对于BRAS设备处理能力的冲击,可以设置在对应关系为第二种时,BRAS设备一次只在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选取N4(N4大于等于1)个静态IP作为当前待处理的静态IP;或者在静态配置管理表中依次选择作为当前待处理的静态IP的静态IP,直至选择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个数达到M3(M3大于等于1)个。在本实施例中N4可以为500,M3也可以为500。
在本实施例中,在处理完一次当前待处理的静态IP后,BRAS设备可以间隔n(n大于等于0)秒后再进行下一次当前待处理的静态IP的处理。
事实上,在实际触发过程中只需要触发下线用户上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用户上线和下线的静态IP进行区分,只对用户下线状态的静态IP执行本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的过程。
具体的,可以在静态配置管理表中设置各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识。设状态标识包括上线标识和下线标识。进而,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上线时,将该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识确定为上线标识;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下线时,将该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识确定为下线标识。这样即可通过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各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识来区分出静态IP的用户是否需要触发上线,进而在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时,只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用户处于下线状态的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动态管理表。进而检测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各静态IP的用户状态;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上线时,将该静态IP移至动态管理表中保存并将该静态IP从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摘除;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下线时,将该静态IP移至静态配置管理表中保存并将该静态IP从动态管理表中摘除。这样就保证了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静态IP都是用户处于下线状态的静态IP。
在本实施例中,BRAS设备可以检测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是否存在对应用户处于下线状态的静态IP,在静态配置管理表中不存在对应用户处于下线状态的静态IP时,就可以停止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以及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从而减小BRAS设备的负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通过先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以及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再生成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并将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进行发送,进而在接收到某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即可通过接收该应答报文的端口来触发该静态IP的用户上线。也即在本公开中,可以在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上发送ARP请求报文,通过接收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来确定与各ARP请求报文对应的静态IP对应的用户实际使用端口,从而实现自动对静态IP用户的触发上线。这就解决了目前不指定端口的移动专线用户想要接入只能是由移动专线用户主动进行接入,BRAS设备不能自动触发移动专线用户上线的问题,满足了专线用户对能够只设置好IP地址等参数就能够主动上线的期望,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通过两种不同的触发用户上线的流程来对本公开的的方案做进一步的示例说明。
参见图4所示,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专线用户的接入的场景图,专线用户可以通过二层交换机或者路由器实现接入。本实施例中,专线用户可以是PC客户端也可以是企业专线接入服务器。
结合实施例一和图4,本实施例第一种触发用户上线的流程如下,参见图5所示,包括:
S501:BRAS设备上配置专线用户静态IP信息并保存于静态配置管理表中;
本实施例中,静态配置管理表可以采用和Hash(哈希)管理,形成Hash表,以节约BRAS设备空间。
S502:BRAS设备上配置端口信息并保存于端口信息链表中;
本实施例中,端口信息包括端口、VLAN等信息。
S503:启动全局定时器,扫描静态配置管理表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本实施例中,定时器设置时间为T,每隔T时间遍历一次静态配置管理表。
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ARP请求报文对BRAS设备的冲击,每次扫描静态配置管理表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地址个数限定为100个。
S504:扫描端口信息链表,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
S505:生成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ARP请求报文,并在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进行广播;
本实施例中,ARP请求报文可以由静态IP和端口信息共同来构造。
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广播ARP请求报文的对BRAS设备的冲击,端口信息链表中每次获取100个端口信息。
S506:在发出的ARP请求报文得到用户设备的应答报文时,触发该ARP请求报文的静态IP用户进入上线处理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上线成功之后,将该用户对应的静态IP从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摘除;在用户下线之后,将该用户对应的静态IP重新加入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
在本实施例中,若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存在静态IP,则不断重复步骤S503-S506。
本实施例中,对于一个静态IP而言,如果本次ARP请求报文发送没有触发用户上线,则将下次循环的起始端口信息的地址信息保存至静态配置管理表中与该静态IP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静态配置管理表中不存在静态IP,即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所有静态IP的用户都上线,则停止全局定时器。应当理解的是,如果有新配置的静态IP,则需要重新启动定时器,执行步骤S503-S506。
在本实施例中,在定时器触发扫描过程中,如果端口拆除了,则需要将该端口对应的端口信息从端口信息链表中摘除,同时遍历静态配置管理表,检查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静态IP对应待扫描的起始端口信息跟正在删除的端口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需要将该静态IP对应的下次待扫描的起始端口信息更新为该起始端口信息的下一个端口信息。对于新配置的端口而言,新配置的端口的端口信息插入到端口信息链表尾部保存。
本触发用户上线的流程主要适用于接入的专线用户经常移动,从不同的端口接入的场景。如运营商的运维人员,经常携带移动设备使用固定IP,从不同的端口上接入到BRAS设备上的场景。本触发用户上线的流程对于外场的设备割接,能够做到用户不感知的情况下重新触发用户上线。
结合实施例一和图4,本实施例第二种触发用户上线的流程如下,参见图6所示,包括:
S601:BRAS设备上配置专线用户静态IP信息并保存于静态配置管理表中;
本实施例中,静态配置管理表可以采用和Hash(哈希)管理,形成Hash表,以节约BRAS设备空间。
本实施例中,静态配置管理表包括状态标记字段,用于标示各静态IP的用户在线还是不在线。
S602:BRAS设备上配置端口信息并保存于端口信息链表中;
本实施例中,端口信息包括端口、VLAN等信息。
S603:用户主动上线后,将该静态IP用户上线使用的端口信息与该静态IP关联记录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
本实施例中,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可以仅保存该静态IP用户最新一次或几次上线使用的端口信息。
S604:启动全局定时器,扫描静态配置管理表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以及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
本实施例中,定时器设置时间为T,每隔T时间遍历一次静态配置管理表。
本实施例中,根据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记字段,在状态标记字段为不在线的静态IP中选择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S605:生成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并在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端口上广播对应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
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ARP请求报文对BRAS设备的冲击,每次扫描静态配置管理表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地址个数限定为500个。
S606:在发出的ARP请求报文得到用户设备的应答报文时,检查应答报文携带上来的端口信息跟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触发该ARP请求报文的静态IP用户进入上线处理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上线成功之后,将该用户对应的静态IP的状态标记字段改为在线;在用户下线之后,将该用户对应的静态IP的状态标记字段改为不在线。
在本实施例中,若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存在状态标记字段为不在线的静态IP,则不断重复步骤S604-S606。
在本实施例中,静态配置管理表中不存在静态IP,即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所有静态IP的用户都上线,则停止全局定时器。应当理解的是,如果有新配置的静态IP,则需要重新启动定时器,执行步骤S604-S606。
本触发用户上线的流程主要适用于在BRAS设备上提前部署了大量的静态IP地址,但是没有指定专线用户的端口的场景。尤其适用于用户主动接入之后使用的端口不经常变动的场景。本触发用户上线的流程可以减小用户必须主动接入的情况,能够做到用户不感知的情况下重新触发用户上线。
实施例三:
参见图7,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装置7,包括:信息获取模块71、ARP生成模块72、ARP发送模块73、应答接收模块74和触发模块75。其中:
信息获取模块71,用于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以及所述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
ARP生成模块72,用于生成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
ARP发送模块73,用于将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
应答接收模块74,用于接收所述ARP报文的应答报文;
触发模块75,用于在接收到某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通过接收所述应答报文的端口,触发该静态IP的用户上线。
在本实施例中,端口信息指的是接入专线用户的物理端口或者逻辑端口的相关信息,根据端口信息可以确定相应的端口。本实施例中端口信息包括以太端口(FEI/GEI),PVC、VLAN等提供二层接入的物理端口或者逻辑端口。应当理解的是,在专线用户接入时,若用户是通过物理端口接入的,则接入时的端口信息中只需要对应物理端口位置即可,但在用户是通过逻辑端口接入时,则端口信息中应当包含对应逻辑端口位置以及相关的VLAN信息等。
在本实施例中,通常在BRAS设备上其存在的端口信息是在端口被配置时就对应保存在BRAS设备中了。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对端口信息进行管理,可以设置专门的端口信息表来配置保存端口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通过链表来实现对端口信息的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静态IP会生成不同的ARP请求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ARP请求报文在端口上发送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在端口上以广播的形式进行发送,从而使得端口下的所有用户都可以收到ARP请求报文。
应当理解的是,ARP是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而根据现有协议规定,在一个端口上发送出ARP请求报文后,若端口下存在与该ARP请求报文对应的IP地址一致的用户设备时,该用户设备会回复一条应答报文。据此,本实施例中应答接收模块74在接收到一个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触发模块75即可根据该应答报文确定出该ARP请求报文对应静态IP的用户当前使用的端口信息,从在静态IP的用户当前使用的端口,通过该端口对应的端口信息触发该静态IP的用户上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中可以携带用户对应的静态IP以及其对应的端口信息。因此装置7可以根据应答报文进行核实,若应答报文中的静态IP与ARP请求报文对应的静态IP不符,或端口信息与接收该应答报文的端口的端口信息不符时,可以判定该应答报文为错位报文,重发该ARP请求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用户设备可以是PC客户端也可以是企业专线接入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静态IP和端口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以下两种。
第一种,可以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对应。例如参见图2所示。
第二种,可以是单个静态IP与端口信息之间的对应。例如参见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若对应关系为第一种时:
可以设端口信息保存于端口信息表中。此时信息获取模块71具体用于: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时,可以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N1个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时,可以获取当前端口信息表中M1个端口信息作为所述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其中,N1和M1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N1小于等于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静态IP的总个数,M1小于等于端口信息表中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
此时,参见图8所示,ARP发送模块73包括第一ARP发送单元731或第二ARP发送单元732。其中:
第一ARP发送单元731用于执行方式一的步骤,方式一包括:在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M1个端口上,将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某一端口上发送完毕之后,再按预设端口发送顺序选择下一端口,将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所选择的下一端口上发送。
应当明确的是,上述方式一所述的静态IP指的是选择出的N1个静态IP,也即是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第二ARP发送单元732用于执行方式二的步骤,方式二包括:将某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M1个端口上发送完毕之后,再按预设IP选择顺序将下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M1个端口上发送。
应当明确的是,上述方式二所述的静态IP指的是选择出的N1个静态IP,也即是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参见图9所示,ARP发送模块73还包括ARP发送控制单元733。ARP发送控制单元733用于在应答接收模块收到了某一个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结束对该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71具体还用于,在ARP发送模块73将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之后,在静态配置管理表未被获取过的静态IP中重新获取N2个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若未获取的静态IP的个数小于等于N2,则获取所有未被获取过的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其中,N2的取值范围与N1类似,应当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N2应当小于等于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静态IP的总个数。
应当理解的是,每一次选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过程中的N2的设定值可以不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N2可以等于N1,即BRAS设备始终以相同的个数进行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选取。
ARP发送模块73还用于将重新获取到的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
本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71还用于,在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所有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都在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完毕之后,从未触发用户上线的静态IP中获取N3个未触发用户上线的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并在端口信息表未获取过的端口信息中重新获取M2个端口信息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若未扫描的端口信息的个数小于等于M2,则获取所有未获取过的端口信息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其中,N3的取值范围与N1类似,应当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N3应当小于等于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静态IP的总个数。M2的取值范围与M1类似,应当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小于等于端口信息表中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N3可以等于N1,M2可以等于M1。
ARP发送模块73还用于将重新获取到的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重新获取到的M2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静态IP的ARP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之后,发现存在未触发用户上线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时,可以将该静态IP和下次扫描时的起始端口信息关联保存起来,从而在下次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时,可以以起始端口信息为起始点进行获取。
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相关工程人员可能会对BRAS设备中的端口进行拆除或者新增,因此BRAS设备中的端口可能会发生变动,而在发生变动时则需要对端口信息表中的位置信息进行更新,将拆除的端口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删除,将新增的端口对应的端口信息添加到端口信息表中。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新增的端口对应的端口信息添加到端口信息表的尾部。
在本实施例中,若对应关系为第二种时:
此时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可以还包括:预先配置的与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各静态IP中任一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可以为该静态IP历史使用的端口信息。
具体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可以是:静态IP的用户第一次上线时使用的端口信息;或者,静态IP的用户最新一次上线时使用的端口信息;或者,静态IP的用户各次上线时使用的端口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在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为静态IP的用户各次上线时使用的端口信息时,可以设立一个端口信息清除机制,以保证BRAS设备存储空间得以更有效的利用。具体的,可以在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某一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时,按照预设清除规则从该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清除部分端口信息,直至该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
在对应关系为第二种时,ARP发送模块73具体用于将一个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该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端口上发送后;再将下一个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ARP请求报文在该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端口上进行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示,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装置7还包括配置模块76。配置模块76用于在静态配置管理表中设置各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包括上线标识和下线标识;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上线时,将该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识确定为上线标识;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下线时,将该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识确定为下线标识。
和/或,所述配置模块76用于设置动态管理表;检测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各静态IP的用户状态;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上线时,将该静态IP移至所述动态管理表中保存并将该静态IP从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摘除;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下线时,将该静态IP移至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保存并将该静态IP从所述动态管理表中摘除。
在本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71可以仅从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用户未上线的静态IP中获取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装置,可以在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上发送ARP请求报文,通过接收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来确定与各ARP请求报文对应的静态IP对应的用户实际使用端口,从而实现自动对静态IP用户的触发上线。这就解决了目前不指定端口的移动专线用户想要接入只能是由移动专线用户主动进行接入,BRAS设备不能自动触发移动专线用户上线的问题,满足了专线用户对能够只设置好IP地址等参数就能够主动上线的期望,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参见图11所示,其包括处理器111、存储器112以及通信总线113。其中:
通信总线113用于实现处理器111和存储器112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器111用于执行存储器11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如软盘、光盘、硬盘、闪存、U盘、CF卡、SD卡、MMC卡等,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第一实施例和/或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的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公开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公开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公开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公开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包括:
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以及所述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
生成所述静态IP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请求报文;
将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
当接收到某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通过接收所述应答报文的端口,触发该静态IP的用户上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信息保存于端口信息表中;
所述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以及以及所述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包括:
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N1个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获取当前端口信息表中M1个端口信息作为所述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所述N1和M1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所述N1小于等于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静态IP的总个数,所述M1小于等于所述端口信息表中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包括:
在所述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M1个端口上,将所述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某一端口上发送完毕之后,再按预设端口发送顺序选择下一端口,将所述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所选择的下一端口上发送;
或,
将某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所述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M1个端口上发送完毕之后,再按预设IP选择顺序将下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所述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M1个端口上发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过程中,还包括:
若收到了某一个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结束对该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发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将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未被获取过的静态IP中重新获取N2个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若所述未获取的静态IP的个数小于等于N2,则获取所有未被获取过的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所述N2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所述N2小于等于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静态IP的总个数;
将重新获取到的各所述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所述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2等于N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所有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都在所述M1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完毕之后,还包括:从未触发用户上线的静态IP中获取N3个未触发用户上线的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并在所述端口信息表未获取过的端口信息中,重新获取M2个端口信息作为所述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若所述未扫描的端口信息的个数小于等于M2,则获取所有未获取过的端口信息作为所述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所述N3和M2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所述N3小于等于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静态IP的总个数,所述M2小于等于所述端口信息表中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
将重新获取到的各所述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重新获取到的M2个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3等于N1;所述M2等于M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还包括:预先配置的与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各所述静态IP中任一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为该静态IP历史使用的端口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静态IP历史使用的端口信息为:
所述静态IP的用户第一次上线时使用的端口信息;
或者,所述静态IP的用户最新一次上线时使用的端口信息;
或者,所述静态IP的用户各次上线时使用的端口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的某一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阈值时,按照预设清除规则从该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清除部分端口信息,直至该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总个数小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获取的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包括:
将一个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该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端口上发送后;再将下一个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ARP请求报文在该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的端口上进行发送。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设置各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识;所述状态标识包括上线标识和下线标识;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上线时,将该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识确定为上线标识;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下线时,将该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识确定为下线标识;
和/或,
设置动态管理表;检测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各静态IP的用户状态;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上线时,将该静态IP移至所述动态管理表中保存并将该静态IP从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摘除;在检测到某一静态IP的用户下线时,将该静态IP移至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保存并将该静态IP从所述动态管理表中摘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态配置管理表中设置有各静态IP对应的状态标识时,所述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为: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用户处于下线状态的静态IP作为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
15.一种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静态配置管理表中当前待管理的静态IP,以及所述静态IP对应的端口信息;
ARP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
ARP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在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的端口上发送;
触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某一静态IP的ARP请求报文的应答报文时,通过接收所述应答报文的端口,触发该静态IP的用户上线。
1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的步骤。
1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28817.6A CN110768876B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PCT/CN2019/097769 WO2020020305A1 (zh) | 2018-07-25 | 2019-07-25 | 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28817.6A CN110768876B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8876A CN110768876A (zh) | 2020-02-07 |
CN110768876B true CN110768876B (zh) | 2021-11-23 |
Family
ID=69180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28817.6A Active CN110768876B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68876B (zh) |
WO (1) | WO2020020305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1350A (zh) * | 2003-07-11 | 2005-0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数据报文触发用户终端上线的方法 |
CN1859407A (zh) * | 2006-02-17 | 2006-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保障专线用户上网的方法 |
CN101034938A (zh) * | 2007-04-05 | 2007-09-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Epon网络中onu的远程管理ip地址的配置方法 |
CN101309197A (zh) * | 2007-05-18 | 2008-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系统及接入节点设备、ip边缘设备和接入控制方法 |
CN105007592A (zh) * | 2015-08-10 | 2015-10-28 | 中时讯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集中控制型wlan网络的维护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740012B2 (en) * | 1997-03-12 | 2001-10-25 | Nomadix, Inc. | Nomadic translator or router |
GB2425681A (en) * | 2005-04-27 | 2006-11-01 | 3Com Corporaton | Access control by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snooping |
US10432575B2 (en) * | 2015-12-21 | 2019-10-01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Configuring a protocol address of a network device using an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request |
-
2018
- 2018-07-25 CN CN201810828817.6A patent/CN110768876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7-25 WO PCT/CN2019/097769 patent/WO202002030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1350A (zh) * | 2003-07-11 | 2005-0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数据报文触发用户终端上线的方法 |
CN1859407A (zh) * | 2006-02-17 | 2006-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保障专线用户上网的方法 |
CN101034938A (zh) * | 2007-04-05 | 2007-09-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Epon网络中onu的远程管理ip地址的配置方法 |
CN101309197A (zh) * | 2007-05-18 | 2008-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系统及接入节点设备、ip边缘设备和接入控制方法 |
CN105007592A (zh) * | 2015-08-10 | 2015-10-28 | 中时讯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集中控制型wlan网络的维护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广电网络设备自动配置开通方式的实现》;董立彪;《有线电视技术》;20161115(第11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8876A (zh) | 2020-02-07 |
WO2020020305A1 (zh) | 2020-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264731B1 (en) | Method, relay agent,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in network | |
EP2169877B1 (en) |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qinq termination configuration | |
US1060898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sioning a new node using IP unnumbered interfaces | |
CN112654049B (zh) | 用于配置无线通信覆盖扩展系统的方法、系统、节点和介质 | |
CN106470253B (zh) | Ip地址回收方法和装置 | |
CN108777664B (zh) |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其设备、系统、存储介质 | |
EP3337046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optical network system | |
CN103414641A (zh) | 邻居表项释放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 |
CN110768876B (zh) | 自动触发用户上线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09788528B (zh) | 接入点及其上网业务开通方法和系统 | |
CN108024306B (zh) | 一种tcp连接管理方法及网关设备 | |
CN107105072B (zh) | 一种创建arp表项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130086259A1 (en) | Method for acquiring an ip address and network access device | |
CN109862137B (zh) |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8064026A (zh) | 一种接入点升级方法及装置 | |
CN108848033B (zh) | 一种规避路由冲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4243626B (zh) | 信息处理装置 | |
CN108881178B (zh) |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 |
CN104660506B (zh) | 一种数据包转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3258654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pim protocol dr change | |
CN108076025B (zh) | 网络设备的注册方法和装置 | |
CN114157631B (zh) | 一种获取终端信息的方法、装置、拓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511440B (zh) | 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EP3200433A1 (en) | Ipv6 address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 |
CN113051027A (zh) | 一种云管理系统的虚拟机流表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