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6238A -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6238A
CN110766238A CN201911050430.3A CN201911050430A CN110766238A CN 110766238 A CN110766238 A CN 110766238A CN 201911050430 A CN201911050430 A CN 201911050430A CN 110766238 A CN110766238 A CN 110766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urrent
voltage
medium
energy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04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占勇
黄仁乐
王存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10504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6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6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6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待设计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源、荷、储的接入需求确定分区类型以及各区供电要求;基于所述各区供电要求分别计算各供电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基于各供电分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分别确定每一个供电分区下设置的能量枢纽级数,以及各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和容量;其中,所述供电要求包括:电压等级、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基于能源枢纽进行层级划分突破原有配电网规划自上而下方法,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方案与运行的一致性,使系统方案更具有适应性,提升交直流配电设施利用率,降低系统投资。

Description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和负荷中存在大量直流设备,未来配电系统将从传统单纯的交流配电网络进化成交直流混合的配电系统。直流配电网在输送容量、可控性以及提高供电质量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以快速地控制有功、无功功率,减少电力电子变流器在直流驱动型的发电或用电设备中的使用,协调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之间的矛盾,有效地提高供电容量与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和运行成本,充分发挥分布式能源的价值和效益,提高能源利用。由传统的单一交流配电网络逐步发展成交直流混合的配电网络,有助于形成交流和直流系统的优势互补,提高配电系统的控制灵活性和运行可靠性。通过交直流混合的配电网络实现对分布式发电装置(Distributed Generation,DG)进行灵活接纳和管理,多电压等级交直流混联环状网络结构下,配电网具备分层分区运行与总体协调互动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在更大区域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区域电能的灵活调度。
传统配电网呈辐射结构,配电网规划方法采用从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级,逐级进行电力平衡分析,进行配电设施的规划。未来配电网将在高压、中压以及低压形成基于环形母线的多层级交直流混联结构,实现灵活自组网。因此现有规划设计方法无法满足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发展需求,导致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方案与运行不一致,存在虽然投入了大量成本但造成大量交直流配电设施闲置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的设计方法突破了原配电网中电压等级的划分,以交直流混合系统中的能量枢纽为中心,进行层级划分,开展交直流配电系统规划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包括:
基于待设计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源、荷、储的接入需求确定分区类型以及各区供电要求;
基于所述各区供电要求分别计算各供电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
基于各供电分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分别确定每一个供电分区下设置的能量枢纽级数,以及各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和容量;
其中,所述供电要求包括:电压等级、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选的,各供电分区的电力需求,按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2253151160000021
式中:pg为对应分区中各分布式电源发出的总发电功率;pl为各负荷总用电功率;pes为储能总充电/放电功率;P(pg-pl-pes<pd-)为对应分区向上级电网送出功率小于pd-的概率;P(pl+pes-pg<pd+)为上级电网向对应分区送出功率小于pd+的概率;pd+为正向功率的分位数;pd-为反向功率的分位数;α为第一置信水平;β为第二置信水平。
优选的,各供电分区的电量需求,按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2253151160000022
式中:pg为对应分区中各分布式电源发出的总发电功率;pl为各负荷总用电功率;pes为储能总充电/放电功率;ΔT为计算时段;N为t时段的总数量;
Figure BDA0002253151160000023
为第三置信水平;
Figure BDA0002253151160000024
为第四置信水平;Ed-为对应分区送出电量需求;Ed+为对应分区消耗电量需求。
优选的,所述基于各供电分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分别确定每一个供电分区下设置的能量枢纽级数,以及各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和容量,包括:
将每个区的并网点定义为一级能量枢纽;
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并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
将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二级能量枢纽,基于所述二级能量枢纽确定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的接入位置;
将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三级能量枢纽;
确定每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形式和接入电压等级。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并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包括:
计算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型式和接入电压等级;
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的分布和电压等级,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
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包括:
判断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的转供能力和可靠性是否满足一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
当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的转供能力和可靠性不满足一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时,则在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中增加一个或多个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各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接入位置的选取应使得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的可靠性最高;否则在一级能量枢纽建立的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中不接入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的分布和电压等级,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之后,还包括:
对建立的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进行校验,使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的网架结构网架结构满足N-1安全要求。
优选的,按下式计算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
C1=k×max(pd+,pd-)
式中:C1为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k为给定的充裕度系数;pd+为正向功率的分位数;pd-为反向功率的分位数。
优选的,按下式计算二级能量枢纽的容量:
C2=λ×max(ptran+,ptran-)
式中:C2为二级能量枢纽的容量;ptran+为需要二级能量枢纽正向转供的功率,ptran-为需要二级能量枢纽反向转供的功率,λ为充裕度系数。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二级能量枢纽确定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的接入位置,包括:
判断二级能量枢纽的交直流配电网的转供能力和可靠性是否满足二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
若二级能量枢纽的交直流配电网的转供能力和可靠性不满足对应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则在高压交直流配电网中增加高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高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接入位置的选取应使得系统可靠性最高;否则不接入高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
优选的,按下式计算三级能量枢纽的容量:
C3=λ×max(Ttran+,Ttran-)
式中:C3为三级能量枢纽的容量;Ttran+为需要三级能量枢纽正向传输的功率;Ttran-为需要三级能量枢纽反向传输的功率;λ为充裕度系数。
优选的,所述一级能量枢纽包括:电力电子变压器和交流变压器;
所述二级能量枢纽包括:AC/AC中压交流柔性互联设备,DC/DC中压直流互联设备,以及AC/DC中压交直流互联设备;
所述三级能量枢纽包括:高压AC/AC柔性输电设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申请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系统,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基于待设计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源、荷、储的接入需求确定分区类型以及各区供电要求;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区供电要求分别计算各供电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
设计模块,用于基于各供电分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分别确定每一个供电分区下设置的能量枢纽级数,以及各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和容量;
其中,所述供电要求包括:电压等级、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设计模块,包括:
一级能量枢纽确定单元,用于将每个区的并网点定义为一级能量枢纽;
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并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
二级能量枢纽确定单元,用于将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二级能量枢纽,基于所述二级能量枢纽确定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的接入位置;
三级能量枢纽确定单元,用于将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三级能量枢纽;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每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形式和接入电压等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待设计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源、荷、储的接入需求确定分区类型以及各区供电要求;基于所述各区供电要求分别计算各供电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基于各供电分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分别确定每一个供电分区下设置的能量枢纽级数,以及各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和容量;该发明构思利用了能量枢纽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划分为多个层级,突破原有配电网规划自上而下方法,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方案与运行的一致性,使系统方案更具有适应性,提升交直流配电设施利用率,降低系统投资。
本发明基于能量枢纽进行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规划,充分利用了交直流配用电系统柔性互联、调控能力强的特点,并考虑了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要求,使系统方案更具有适应性。
本发明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规划方法适应交直流协调控制的应用需求,是一种实用的规划设计方法,较之当前配电网自顶向下的规划方法,本发明实现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各种源、荷、储资源,配电网络的协同规划,满足系统安全、经济、可靠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具体层级规划设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柔性互联、功率灵活控制、运行方式多变的特征而提供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设计方法,满足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建设需求。
如图1所示,基于能量枢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包括:
S1、基于待设计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源、荷、储的接入需求确定分区类型以及各区供电要求;
S2、基于所述各区供电要求分别计算各供电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
S3、基于各供电分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分别确定每一个供电分区下设置的能量枢纽级数,以及各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和容量;
其中,所述供电要求包括:电压等级、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图2所示的具体层级规划设计方法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规划进行具体解释:
步骤1:确定系统源、荷、储供电分区。收集所设计系统中源、荷、储的分布位置、容量、接入电压形式和电压等级、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设定划分准则,将系统划分为交流供电分区、直流供电分区、交直流混合供电分区,并按照接入要求确定各区供电电压等级、安全性、可靠性水平;
本发明的基于能量枢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规划设计层级方法,依据三类能量枢纽,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划分为三个层级,设计方法突破了原配电网中电压等级的划分,充分利用了交直流配用电系统柔性互联、调控能力强的特点,并考虑了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要求,使系统方案更具有适应性,并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方案与运行的一致性,提升交直流配电设施利用率,降低系统投资。
步骤2:分别计算各分区电力电量需求和电力需求,包括:
首先,依据各分区内源、荷、储的接入容量、调控特性,按照下式计算各分区的电力需求:
P(pg-pl-pes<pd-)>α,P(pl+pes-pg<pd+)>β
其中,pg为对应分区中各分布式电源发出的总发电功率,pl为各负荷总用电功率,pes为储能总充电/放电功率。P(pg-pl-pes<pd-)表示对应分区向上级电网送出功率小于pd-的概率,P(pl+pes-pg<pd+)为上级电网向对应分区送出功率小于pd+的概率,pd+为正向功率的分位数;pd-为反向功率的分位数;α、β为给定置信水平。
然后,按照下式计算各分区的电量需求:
Figure BDA0002253151160000071
其中,ΔT为计算时段,N为时段数量,为给定置信水平,Ed-为分区送出电量需求,Ed+为分区消耗电量需求。
本实施例中的置信水平用于表现可靠性,由各供电分区中源、荷、储的接入需求确定。
步骤3:将每个区的并网点定义为一级能量枢纽,计算各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型式和接入电压等级,包括:
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可按下式确定:
C1=k×max(pd+,pd-)
其中,C1为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k为给定的充裕度系数。
一级能量枢纽可为具有信息集成和源-荷-储调控功能的电力电子变压器、交流变压器等。
步骤4:依据一级能量枢纽的分布和电压等级,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并接入现有高压交直流配电网络结构,包括:
根据各一级能量枢纽的布局,以路径线路最短为原则建立中压交流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的基本网架结构,实现各一级能量枢纽的供电,并对网架结构进行校验,保证网架结构满足N-1安全要求。
步骤5:确立二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包括:基于一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并将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二级能量枢纽。
具体包括:计算所设计配电网结构的转供能力和可靠性,若不满足一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则在系统中增加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接入位置的选取应使得系统可靠性最高,将中压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二级能量枢纽;若满足一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进入步骤7。
步骤6:确立各二级能量枢纽的容量和形式,包括:
按照下式确定二级能量枢纽的容量:
C2=λ×max(ptran+,ptran-)
其中,C2为二级能量枢纽的容量;ptran+为需要二级能量枢纽正向转供的功率,ptran-为二级需要能量枢纽反向转供的功率,λ为给定的充裕度系数。
二级能量枢纽的设备形式包括AC/AC中压交流柔性互联设备,DC/DC中压直流互联设备,以及AC/DC中压交直流互联设备,依据互联设备两侧的电压形式进行选取。
步骤7:确立三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包括:基于二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确定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的接入位置,并将高压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三级能量枢纽;
具体包括:计算有二级能量枢纽的交直流配电网结构的转供能力和可靠性,若不满足二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则在高压交直流配电网中增加高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高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接入位置的选取应使得系统可靠性最高,将高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三级能量枢纽;否则不设置三级能量枢纽。
步骤8:确立各三级能量枢纽的容量和形式,包括:
按照下式确定三级能量枢纽的容量:
C3=λ×max(Ttran+,Ttran-)
其中,C3为三级能量枢纽的容量;Ttran+为需要能量枢纽正向传输的功率,Ttran-为需要能量枢纽反向传输的功率,λ为给定的充裕度系数。
三级能量枢纽为高压AC/AC柔性输电设备,其设备形式取决于互联高压交流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和设备技术类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系统,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基于待设计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源、荷、储的接入需求确定分区类型以及各区供电要求;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区供电要求分别计算各供电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
设计模块,用于基于各供电分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分别确定每一个供电分区下设置的能量枢纽级数,以及各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和容量;
其中,所述供电要求包括:电压等级、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中,所述设计模块,包括:
一级能量枢纽确定单元,用于将每个区的并网点定义为一级能量枢纽;
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并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
二级能量枢纽确定单元,用于将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二级能量枢纽,基于所述二级能量枢纽确定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的接入位置;
三级能量枢纽确定单元,用于将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三级能量枢纽;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每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形式和接入电压等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待设计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源、荷、储的接入需求确定分区类型以及各区供电要求;
基于所述各区供电要求分别计算各供电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
基于各供电分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分别确定每一个供电分区下设置的能量枢纽级数,以及各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和容量;
其中,所述供电要求包括:电压等级、安全性和可靠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供电分区的电力需求,按下式确定:
Figure FDA0002253151150000011
式中:pg为对应分区中各分布式电源发出的总发电功率;pl为各负荷总用电功率;pes为储能总充电/放电功率;P(pg-pl-pes<pd-)为对应分区向上级电网送出功率小于pd-的概率;P(pl+pes-pg<pd+)为上级电网向对应分区送出功率小于pd+的概率;pd+为正向功率的分位数;pd-为反向功率的分位数;α为第一置信水平;β为第二置信水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供电分区的电量需求,按下式确定:
Figure FDA0002253151150000012
式中:pg为对应分区中各分布式电源发出的总发电功率;pl为各负荷总用电功率;pes为储能总充电/放电功率;ΔT为计算时段;N为t时段的总数量;为第三置信水平;
Figure FDA0002253151150000014
为第四置信水平;Ed-为对应分区送出电量需求;Ed+为对应分区消耗电量需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供电分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分别确定每一个供电分区下设置的能量枢纽级数,以及各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和容量,包括:
将每个区的并网点定义为一级能量枢纽;
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并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
将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二级能量枢纽,基于所述二级能量枢纽确定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的接入位置;
将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三级能量枢纽;
确定每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形式和接入电压等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并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包括:
计算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型式和接入电压等级;
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的分布和电压等级,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
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包括:
判断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的转供能力和可靠性是否满足一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
当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的转供能力和可靠性不满足一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时,则在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中增加一个或多个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各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接入位置的选取应使得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的可靠性最高;否则在一级能量枢纽建立的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中不接入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的分布和电压等级,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之后,还包括:
对建立的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进行校验,使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的网架结构网架结构满足N-1安全要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式计算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
C1=k×max(pd+,pd-)
式中:C1为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k为给定的充裕度系数;pd+为正向功率的分位数;pd-为反向功率的分位数。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式计算二级能量枢纽的容量:
C2=λ×max(ptran+,ptran-)
式中:C2为二级能量枢纽的容量;ptran+为需要二级能量枢纽正向转供的功率,ptran-为需要二级能量枢纽反向转供的功率,λ为充裕度系数。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二级能量枢纽确定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的接入位置,包括:
判断二级能量枢纽的交直流配电网的转供能力和可靠性是否满足二级能量枢纽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
若二级能量枢纽的交直流配电网的转供能力和可靠性不满足对应供电区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则在高压交直流配电网中增加高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高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接入位置的选取应使得系统可靠性最高;否则不接入高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式计算三级能量枢纽的容量:
C3=λ×max(Ttran+,Ttran-)
式中:C3为三级能量枢纽的容量;Ttran+为需要三级能量枢纽正向传输的功率;Ttran-为需要三级能量枢纽反向传输的功率;λ为充裕度系数。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包括:电力电子变压器和交流变压器;
所述二级能量枢纽包括:AC/AC中压交流柔性互联设备,DC/DC中压直流互联设备,以及AC/DC中压交直流互联设备;
所述三级能量枢纽包括:高压AC/AC柔性输电设备。
13.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基于待设计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源、荷、储的接入需求确定分区类型以及各区供电要求;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区供电要求分别计算各供电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
设计模块,用于基于各供电分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分别确定每一个供电分区下设置的能量枢纽级数,以及各级能量枢纽的接入位置和容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模块,包括:
一级能量枢纽确定单元,用于将每个区的并网点定义为一级能量枢纽;
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一级能量枢纽,建立中压交流配电网和中压直流配电网结构,并确定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的位置;
二级能量枢纽确定单元,用于将中压交直流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二级能量枢纽,基于所述二级能量枢纽确定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的接入位置;
三级能量枢纽确定单元,用于将高压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设备定义为三级能量枢纽;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每一级能量枢纽的容量、形式和接入电压等级。
CN201911050430.3A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0766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0430.3A CN110766238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0430.3A CN110766238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6238A true CN110766238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34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0430.3A Pending CN110766238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623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1713A (zh) * 2020-03-09 2020-07-10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级能量枢纽模型的多能源系统互补优化配置方法
CN113270871A (zh) * 2020-02-17 2021-08-17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基于配电网n-1安全评估的柔性互联装置容量配置优化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0871A (zh) * 2020-02-17 2021-08-17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基于配电网n-1安全评估的柔性互联装置容量配置优化方法
CN111401713A (zh) * 2020-03-09 2020-07-10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级能量枢纽模型的多能源系统互补优化配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kella et al. Distributed power balancing for the FREEDM system
CN113472020B (zh) 一种新型交直流混合的数据中心供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766238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层级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5656330A (zh) 一种适用于高电平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电容均压策略
Fu et al. Collection system topology for deep-sea offshore wind farms considering wind characteristics
CN110086195B (zh) 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系统的优化方法
Pawitan et al. MPC-based power management of renewable generation using multi-ESS guaranteeing SoC constraints and balancing
Xia et al. Rule-based energy buffer strategy of energy router considering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Qiao et al. Coordinated control for medium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centers with flexibly interlinked multiple microgrids
CN110994697A (zh) 含光储联合体的交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404683B (zh) 一种柔直互联系统的能量调控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N110649652B (zh) 基于风险量化评估的新能源送出系统调相机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9560553B (zh)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低压侧可切换功率模块的切换方法
CN115496427B (zh) 一种多微网系统柔性互联投资规划决策方法
CN203690941U (zh) 基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三元换流系统
CN109038546A (zh) 一种基于vsc-hvdc系统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负荷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10336266B (zh) 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直流分群规划方法
CN111082475B (zh) 一种基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能量管控方法
CN107482658A (zh) 一种微电网储能经济运行控制方法和装置
Ghiasi et al. Demand and supply sid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zero energy buildings
Huo et 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OP in multi-station integrated system
CN113824120A (zh) 一种用于降低多台区运行损耗的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491067A (zh) 一种基于复合储能的主动配电网容量配置方法
Galeshi et al. Application of Clustered Multi-port Active-bridge Converters in Microgrids
Eajal et al. Inexact power sharing in AC/DC hybrid microgri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