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8687B - 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8687B
CN110758687B CN201911082232.5A CN201911082232A CN110758687B CN 110758687 B CN110758687 B CN 110758687B CN 201911082232 A CN201911082232 A CN 201911082232A CN 110758687 B CN110758687 B CN 110758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or
piece
fixing bolt
trigg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22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8687A (zh
Inventor
李华山
杨雷
张惟河
陈金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dle Friendship South China Prospecting Map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dle Friendship South China Prospecting Map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dle Friendship South China Prospecting Map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CCC Guangzhou Dred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dle Friendship South China Prospecting Map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822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8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8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8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8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8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52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 underwa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43/00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43/18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 or grounding; reducing collision da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装置,用于保护探测器,包括:与探测器连接的安装组件以及触发所述安装组件翻转的触发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外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内且用于翻转的内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的相对位置,且作为内管转轴的固定件;所述内管包括穿设于所述外管内的穿设部,以及与所述穿设部连接,且延伸出所述外管并与探测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有供所述内管翻折的让位部;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抵挡件,以及与抵挡件和探测器均连接的触发件。本发明防护装置用于在障碍物碰到探测器之前与障碍物接触,并使得探测器向上翻转从而躲避障碍物,起到保护探测器,延长探测器使用寿命的效果,同时避免探测器遗失水底,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下探测是进行水下开发、治理和控制的基础,而由于对水底环境的侦查和挖掘不如在陆地方便,尤其是海洋环境更加复杂和危险,故需使用水下探测器对各种水下环境进行初步探测。传统的探测器通过连接杆与船体连接,在船体航行过程中对水下环境进行探测,但由于船体上无法获知水下情况,故探测器在航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迎面而来的障碍物磕碰损伤,导致探测器故障,甚至割断探测器或使探测器与连接杆分离,最终遗落在水下,造成探测器遗失,不仅影响探测效率,同时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探测器在航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迎面而来的障碍物磕碰损伤,导致探测器故障,甚至割断探测器或使探测器与连接杆分离,最终遗落在水下,造成探测器遗失,不仅影响探测效率,同时浪费资源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护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护装置,用于保护探测器,包括:与探测器连接的安装组件以及触发所述安装组件翻转的触发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外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内且用于翻转的内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的相对位置,且作为内管转轴的固定件;所述内管包括穿设于所述外管内的穿设部,以及与所述穿设部连接,且延伸出所述外管并与探测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有供所述内管翻折的让位部;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抵挡件,以及与所述抵挡件和所述延伸部均连接的触发件;或者,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抵挡件,以及与所述抵挡件和探测器均连接的触发件。
本技术方案中的安装组件代替传统的连接杆与探测器连接,并且配以触发组件,用于在障碍物碰到探测器之前与障碍物接触,从而触发安装组件,并使得探测器向上翻转从而躲避障碍物,起到保护探测器,延长探测器使用寿命的效果,同时避免探测器遗失水底,节约资源。本技术方案采用内管和外管分体式的连接方式,实现内管可相对外管翻转,从而带动探测器翻转以此躲避障碍物。具体地,当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安装组件时,将探测器连接于延伸部上,外管远离探测器一端与船体连接,且以航行方向作为基准,所述触发组件位于安装组件前方,抵挡件位于触发件前方。当正常航行时,固定件固定内管和外管相对位置,避免与探测器连接的内管在外管内晃动而影响探测效果,或者,避免内管从外管内脱落而造成探测器遗失;当遇到障碍物时,障碍物被抵挡件抵挡,并推动抵挡件向后运动,抵挡件推动触发件向后运动,触发件带动延伸部或与延伸部连接的探测器向后运动,此时固定件充当转轴,内管顺势沿固定件转动,带动探测器向上翻转,及时躲避障碍物的刮擦,并避免探测器被障碍物割断或使探测器与安装组件分离而导致探测器遗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栓和第二固定栓,所述第一固定栓和所述第二固定栓均穿设所述外管的管壁和所述穿设部的壁面,且所述第二固定栓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栓的强度,所述第二固定栓靠近所述延伸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包括抗阻力部以及与所述抗阻力部连接的触发部,所述抗阻力部与所述抵挡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阻力部为等腰三角架结构,且所述等腰三角架结构的顶角与所述抵挡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挡件远离所述安装组件一侧设有卡物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物凹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卡物凹槽沿所述抵挡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物凹槽包括曲面部以及与所述曲面部连接的平面部,所述平面部与所述抵挡件的侧边呈锐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物凹槽还包括第一剪切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剪切部设于所述曲面部和所述平面部的连接处,且所述第一剪切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曲面部和所述平面部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设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开设有两个让位槽,两个所述让位槽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让位槽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内管的转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防护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触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抵挡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图5中抵挡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图6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安装组件;110、外管;111、让位部;120、内管;121、穿设部;1211、让位槽;1212、倒角;122、延伸部;130、第一固定栓;140、第二固定栓;150、法兰盘;200、触发组件;210、抵挡件;211、卡物凹槽;2111、防滑部;2112、曲面部;2113、平面部;2114、第一剪切部;212、第二剪切部;220、触发件;221、抗阻力部;222、触发部;2221、连接端;300、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防护装置,用于保护探测器300,包括:与探测器300连接的安装组件100以及触发所述安装组件100翻转的触发组件200;所述安装组件100包括外管110,穿设于所述外管110内且用于翻转的内管120,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外管110和所述内管120的相对位置,且作为内管120转轴的固定件;所述内管120包括穿设于所述外管110内的穿设部121,以及与所述穿设部121连接,且延伸出所述外管110且与探测器300连接的延伸部122;所述外管的110管壁上设有供所述内管120翻折的让位部111;所述触发组件200包括抵挡件210,以及与所述抵挡件210和所述延伸部122均连接的触发件220;或者,所述触发组件200包括抵挡件210,以及与所述抵挡件210和探测器300均连接的触发件220。本实施方式以触发件220的两端分别与抵挡件210和探测器300连接为例。
本实施方式中的安装组件100代传统的连接杆与探测器300连接,并且配以触发组件200,用于在障碍物碰到探测器300之前与障碍物接触,从而触发安装组件100,并使得探测器300向上翻转从而躲避障碍物,起到保护探测器300,延长探测器300使用寿命的效果,同时避免探测器300遗失水底,节约资源。本实施方式采用内管120和外管110分体式的连接方式,实现内管120可相对外管110翻转,从而带动探测器300翻转以此躲避障碍物。具体地,当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组件100时,将探测器300连接于延伸部122上,外管110远离探测器300一端与船体连接,且探测器300的线路通过内管120和外管110的中空部位穿设至与船体的监控系统连接;以航行方向作为基准,所述触发组件200位于安装组件100前方,抵挡件210位于触发件220前方。当正常航行时,固定件固定内管120和外管110相对位置,避免与探测器300连接的内管120在外管110内晃动而影响探测效果,或者,避免内管120从外管110内脱落而造成探测器300遗失;当遇到障碍物时,障碍物被抵挡件210抵挡,且障碍物推动抵挡件210向后运动,抵挡件210推动触发件220向后运动,触发件220带动延伸部122或与延伸部122连接的探测器300向后运动,此时固定件充当转轴,内管120顺势沿固定件转动,带动探测器300向上翻转,及时躲避障碍物的刮擦,并避免探测器300被障碍物割断或使探测器与安装组件100分离而导致探测器300遗失。
本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栓130和第二固定栓140,所述第一固定栓130和所述第二固定栓140均穿设所述外管110的管壁和所述穿设部121的壁面,且所述第二固定栓140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栓130的强度,所述第二固定140栓靠近所述延伸部122设置。当正常航行时,第一固定栓130与第二固定栓140配合,共同固定内管120和外管110的相对位置;当遇到障碍物时,障碍物触碰到触发组件200,推动触发组件200向后运动,由于第二固定栓140的强度小于第一固定栓130的强度,此处第二固定栓140为薄弱点,探测器300受到迎面而来的触发组件200的推力,有向后运动的趋势,第二固定栓140受力折断,且所述外管110的管壁上设有供所述内管120翻折的让位部111,从而第一固定栓130作为转轴,内管120顺势沿第一固定栓130转动,带动探测器300向上翻转,及时躲避障碍物的刮擦。
所述第一固定栓130可为插销或螺栓,所述第二固定栓140可采用薄弱型或脆性的插销或螺栓。
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栓130和所述第二固定栓140平行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栓130和所述第二固定栓140均垂直于所述内管120的轴线设置,一方面便于安装;另一方面,而当第二固定栓140折断时,以第一固定栓130作为转动轴转动,而垂直于所述内管210的轴线的第一固定栓130与障碍物给与的推力配合,更利于内管120转动。
为保证内管固定时与运动时的稳定性,以及装配的便利性,本实施方式所述内管120和所述外管110同轴设置。
本实施方式所述让位部111为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与所述外管110的管口连通,且所述让位缺口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穿设部121的长度。即所述让位部111一直开至外管110的管口边缘,形成让位缺口,且所述让位缺口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穿设部121的长度,故而内管120的翻转程度不受限制,避免内管120翻转时被外管110限位或磕碰。
本实施方式所述让位缺口为矩形口,并且所述让位缺口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内管120的直径,使内管120可顺利从让位缺口中翻转出,避免让位缺口宽度太小而挤压内管120或给内管120翻转以阻力,影响探测器300躲避障碍物。
并且,由于内管120在遇到障碍物时需翻转,故所述内管120和所述外管110间隙配合,内管120和外管110之间的空隙为内管的翻转提供活动空间。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栓130设于所述穿设部121远离所述延伸部122一端,即设于所述穿设部121自由端上,故而内管120和外管110之间的空隙只需与第一固定栓130距离穿设部121自由端边缘的长度匹配,避免空隙太大而造成内管120和外管110之间连接不稳定。同时,通过内管120和外管110间隙配合,避免了在所述外管110上开设过多让位部而造成外管110强度不高,在水下易发生变形或断裂等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穿设部121远离所述延伸部122的一端设有倒角1212,避免内管120转动时刮伤外管110内壁及线路,同时,若内管120与外管110之间的间隙不够大而使得穿设部121边缘与外管110内壁在转动时接触,倒角1212还可助力于内管120转动,避免转动过程中内管120卡死。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穿设部121远离所述延伸部122的一端即自由端,开设有两个让位槽1211,两个所述让位槽1211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让位槽1211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栓130,从而防止内管120和探测器300在翻转过程中将穿设于内管120中空部位的线路折断或割裂,影响探测器300的正常使用。并且,本实施方式所述让位槽1211槽壁光滑,且槽型呈流线型,进一步避免线路损伤。
本实施方式所述延伸部122上设有法兰盘150,所述法兰盘150用于与探测器300连接,通过不同型号的法兰盘150可匹配不同型号探测器300,扩大本实施方式所述安装组件的使用范围,提高产品的通用性。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触发件220包括抗阻力部221以及与所述抗阻力部221连接的触发部222,所述抗阻力部221与所述抵挡件210连接。,由于水下阻力较大,故为了保证触发件220被推动后顺利高效地触发相关零部件,还包括抗阻力部221,减小水下阻力,提高反应灵敏度。
本实施方式所述抗阻力部221为等腰三角架结构,且所述等腰三角架结构的顶角与所述抵挡件210连接。通过等腰三角架的顶角与抵挡件210连接,从而形成减小水下阻力的尖头结构,并且等腰三角架的等腰设计,使得抗阻力部221两侧的抗阻力效果平衡,避免障碍物推动触发组件200的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平衡而造成触发件220偏移,影响触发效果。同时,等腰三角架为框架型结构,重量轻,用料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抗阻力部221可为圆锥形结构,且圆锥形结构的尖头部与所述抵挡件210连接。
本实施方式所述触发部222与所述等腰三角架的底边连接。所述触发部222为框架结构,且所述框架结构宽度与所述等腰三角架的底边长度匹配;所述等腰三角架的两底角处设有倒角结构。即所述触发部222与所述抗阻力部221平滑连接,进一步减小水流的阻力。所述触发部222可为矩形框,矩形框的一条边长与所述等腰三角架的底边对接,或者,也可为两条条形架,两条所述条形架分别与所述等腰三角架底边的两端对接。
本实施方式所述触发部222还包括连接端2221,所述连接端2221与探测器300连接,从而推动与内管120转动连接的探测器300向上翻转,所述连接端2221设于所述触发部222远离所述抗阻力部221一端。
本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端2221上设有具有开口的L型槽,探测器300上设有与所述L型槽配合的螺栓,所述螺栓通过开口进入L形槽并卡设于所述L型槽内完成连接。L型槽的设计不仅便于触发件220的拆装,同时L型槽使得使用过程中,螺栓不易从开口滑出。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端设有通孔,通过将螺栓穿设于通孔内并拧紧,将连接端2221与探测器300固定。
为减小抵挡件210在水下的阻力,本实施方式所述抵挡件210为薄板状的挡板,并且本实施方式所述抵挡件210的一端与外管110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转动抵挡件210实现对触发件220的推动,且不会因水的阻力而推动触发件220,导致误操作。并且,本实施方式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一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挡板的数量设置为至少,至少两个所述挡板并排设置;或者,至少两个所述挡板呈夹角设置。使任一挡板与障碍物接触时,均能推动触发件220。
如图1结合图6所示,由于水下钢缆或锚链、渔网等线状或杆状的障碍物较多,而单纯的薄板状的挡板无法卡紧钢缆,从而导致钢缆碰到挡板时,沿挡板上滑,不但使挡板无法启动触发装置,钢缆还可能顺着挡板上滑而割断外管110,故而本实施方式在所述抵挡件210还设有至少两个卡物凹槽211,至少两个所述卡物凹槽211沿所述抵挡件2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当遇到钢缆等类似障碍物时,障碍物滑入卡物凹槽211内被卡紧,避免障碍物上滑。当卡物凹槽211为两个时,至少一个所述卡物凹槽211位于所述抵挡件210靠近所述转动连接处部位,避免障碍物在未被另一个卡物凹槽211卡紧时继续上滑而割断外管110。
本实施方式所述卡物凹槽2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物凹槽211沿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挡板通过在通孔内插设螺栓与外管110转动连接。
如图6结合图8所示,所述卡物凹槽211内设有防滑部2111,增大摩擦力,避免障碍物进入卡物凹槽211后轻易滑脱。所述防滑部2111为防滑层、防滑槽、防滑纹中一种或几种。具体地,本实施方式所述防滑部2111为防滑槽。
由于所述卡物凹槽211用于卡住钢缆类似柱状或曲面外壁的障碍物,故本实施方式所述卡物凹槽211包括曲面部2112,以及与所述曲面部2112连接的平面部2113,所述曲面部2112与钢缆的曲面外壁配合,避免钢缆滑脱。所述平面部2113与所述挡板的侧边即开口侧边呈锐角α设置。障碍物迎面来时,在卡物凹槽211开口处通过平面部2113的导向作用,滑入至卡物凹槽211底部卡紧。具体地,本实施方式所述平面部2113与所述挡板的侧边的夹角α为45度,此角度障碍物更易滑入,且滑入后状态更稳定。
本实施方式所述防滑槽设置于所述曲面部2112上,且所述防滑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滑槽间隔设置。由于钢缆一般由多股小径缆组成,故本实施方式位于靠近所述挡板侧边的防滑槽的槽深或槽径大于远离挡板侧边的防滑槽的槽深或槽径,从而使得所述防滑槽能匹配不同尺寸的小径缆组成的钢缆,当小径缆直径较大时,在钢缆即将滑脱出卡物凹槽211可被外侧的防滑槽卡紧。所述防滑槽的槽深或槽径可沿靠近挡板侧边方向递增,也可只将最靠外侧的防滑槽的槽深或槽径设为大于其他防滑槽的槽深或槽径。
如图7结合图9所示,所述卡物凹槽211还包括用于剪切割断障碍物的第一剪切部2114,当遇到渔网、普通绳子或水草类植物,则可通过第一剪切部2114将障碍物切割,则此类障碍物通过第一剪切部2114就清理完成,可无需启动触发件220,探测器300仍可正常使用,提高探测效率。
具体地,所述第一剪切部2114设于所述曲面部2112和所述平面部2113的连接处,且所述第一剪切部2114的厚度小于所述曲面部2112和所述平面部2113的厚度,即所述第一剪切部2114为刀片类薄片,对障碍物起到切割效果。所述第一剪切部2114的厚度沿靠近所述卡物凹槽30开口侧收缩递减,既保证了卡物凹槽211的强度,又保证了切割效果。
如图6结合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剪切割断障碍物第二剪切部212,所述第二剪切部212设置于相邻卡物凹糟211之间的挡板侧边上。当遇到渔网、普通绳子或水草类植物时,若其未进入卡物凹槽211内,则可由第二剪切部212剪断。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剪切部212为锯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为剪刀或其他结构。可在每两个相邻卡物凹糟211之间均设置所述第二剪切部212,也可间隔设置或选择性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护装置,用于保护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探测器连接的安装组件以及触发所述安装组件翻转的触发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外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内且用于翻转的内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的相对位置,且作为内管转轴的固定件;所述内管包括穿设于所述外管内的穿设部,以及与所述穿设部连接,且延伸出所述外管并与探测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有供所述内管翻折的让位部;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抵挡件,以及与所述抵挡件和所述延伸部均连接的触发件;或者,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抵挡件,以及与所述抵挡件和探测器均连接的触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栓和第二固定栓,所述第一固定栓和所述第二固定栓均穿设所述外管的管壁和所述穿设部的壁面,且所述第二固定栓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栓的强度,所述第二固定栓靠近所述延伸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包括抗阻力部以及与所述抗阻力部连接的触发部,所述抗阻力部与所述抵挡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阻力部为等腰三角架结构,且所述等腰三角架结构的顶角与所述抵挡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件远离所述安装组件一侧设有卡物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物凹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卡物凹槽沿所述抵挡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物凹槽包括曲面部以及与所述曲面部连接的平面部,所述平面部与所述抵挡件的侧边呈锐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物凹槽还包括第一剪切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切部设于所述曲面部和所述平面部的连接处,且所述第一剪切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曲面部和所述平面部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开设有两个让位槽,两个所述让位槽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让位槽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内管的转轴。
CN201911082232.5A 2019-11-07 2019-11-07 防护装置 Active CN110758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2232.5A CN110758687B (zh) 2019-11-07 2019-11-07 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2232.5A CN110758687B (zh) 2019-11-07 2019-11-07 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8687A CN110758687A (zh) 2020-02-07
CN110758687B true CN110758687B (zh) 2020-10-20

Family

ID=69336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2232.5A Active CN110758687B (zh) 2019-11-07 2019-11-07 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868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34393Y1 (ko) * 2006-09-20 2006-12-20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유빙지역 운항 선박의 선체 보호 장치
KR20070026728A (ko) * 2007-02-12 2007-03-08 박중현 수중 제동 장치
WO2013156264A1 (de) * 2012-04-20 2013-10-24 Atlas Elektronik Gmbh Bergeverfahren zum bergen eines unterwasserfahrzeugs, bergevorrichtung, u-boot mit bergevorrichtung, unterwasserfahrzeug dafür und system damit
KR20140025033A (ko) * 2012-08-21 2014-03-04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잠수함의 수중 운동체 회수장치
CN108502130A (zh) * 2018-05-10 2018-09-07 清远益启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防撞架
CN109774856A (zh) * 2019-01-21 2019-05-21 江苏科技大学 安全高效水下潜水器布放回收方法及装置
CN209142362U (zh) * 2018-12-05 2019-07-2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通用型水下航行器接驳充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34393Y1 (ko) * 2006-09-20 2006-12-20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유빙지역 운항 선박의 선체 보호 장치
KR20070026728A (ko) * 2007-02-12 2007-03-08 박중현 수중 제동 장치
WO2013156264A1 (de) * 2012-04-20 2013-10-24 Atlas Elektronik Gmbh Bergeverfahren zum bergen eines unterwasserfahrzeugs, bergevorrichtung, u-boot mit bergevorrichtung, unterwasserfahrzeug dafür und system damit
KR20140025033A (ko) * 2012-08-21 2014-03-04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잠수함의 수중 운동체 회수장치
CN108502130A (zh) * 2018-05-10 2018-09-07 清远益启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防撞架
CN209142362U (zh) * 2018-12-05 2019-07-2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通用型水下航行器接驳充电系统
CN109774856A (zh) * 2019-01-21 2019-05-21 江苏科技大学 安全高效水下潜水器布放回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8687A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69422A1 (en) Ground anchor
KR101507050B1 (ko) 선박나포장치
US8210971B1 (en) Pivoting-blade deep-penetration arrowhead
CN110758687B (zh) 防护装置
US9945647B2 (en) Self locking broadhead blade
US4027616A (en) Protection means for depth control device
CN210761160U (zh) 防护装置
EP3469671B1 (en) Weak link latch
EP2216478A3 (fr) Procédé de détection de la présence d'un élément entre un seuil d'une ouverture et une extrémité d'un écran domotique motorisé
CN210741521U (zh) 触发组件
US5066254A (en) Boat propeller guard
US5477801A (en) Safety adaptor for standard dock cleat
CN211001763U (zh) 联动防护装置
CN110775227B (zh) 联动防护装置
US4644894A (en) Anchor
CN211001746U (zh) 挡板及挡板组件
CN211139569U (zh) 安装机构
US5042413A (en) Device for severing underwater mooring lines and cables
US6951183B1 (en) Marine anchor release device
US1864716A (en) Propeller
JP2006329239A (ja) 海底長尺体用防護体
US4271700A (en) Pitot tube assembly
US5691056A (en) Tarp securing hook
EP1824730B1 (fr)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stabilisation d'un navire
US3701331A (en) Mooring line cutte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