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2444A - 天线壳体 - Google Patents
天线壳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52444A CN110752444A CN201810814952.5A CN201810814952A CN110752444A CN 110752444 A CN110752444 A CN 110752444A CN 201810814952 A CN201810814952 A CN 201810814952A CN 110752444 A CN110752444 A CN 1107524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antenna
- edge
- sealing
- antenna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2—Arrangements for de-icing; Arrangements for drying-out ; 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corrosion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天线壳体,其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具有前壳体边缘;以及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具有后壳体边缘,所述前壳体边缘与所述后壳体边缘彼此接合以将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起来形成所述天线壳体,其中所述前壳体边缘和所述后壳体边缘彼此配合以形成密封界面,所述密封界面包括:第一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设置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构件,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设置有第二密封部,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第一密封部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使得所述前壳体边缘和所述后壳体边缘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还形成有沟槽,所述沟槽定位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内侧并且与所述第二密封部平行地延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天线领域。更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天线的天线壳体。
背景技术
设计成户外使用的天线通常包括天线壳体和被容纳在天线壳体中的天线组件。户外天线通常经受恶劣的条件,由此天线壳体通常设计成能够满足特定的防水性能水平,同时能够抵抗一定强度的风的影响。例如,基站天线通常要求达到IP55的防水等级,并且能够在风速高达241km/小时的情况下保持不呈现可见的损坏。
例如一体成型的单件式(单片式)天线壳体具有优秀的防水性能。然而,一体成型的天线壳体可能具有某些缺陷。例如为了满足射频匹配要求,天线壳体的后部部分可能需要由金属制成,例如由铝制成。相反,天线壳体的前部部分可能需要能够透过射频辐射,使得天线能够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因此,如果采用一体成型的壳体,则通常需要提供单独的金属后框架,该金属后框架插入在一体成型的壳体中。此外,可能更加困难的是将天线组件插入到一体成型的天线壳体中。
考虑到一体成型的天线壳体存在的困难,可能有利的是在某些应用中使用多件式天线壳体,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部件。但是伴随而来的问题在于如何确保这种多件式天线壳体的密封和防水性能,同时还确保天线壳体的防风强度。在天线壳体尺寸较大的情况下,提供满足严格防水和风速规范的多件式天线壳体变得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多件式天线壳体。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密封和防水性能的天线壳体。
本公开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足够的防风强度的天线壳体。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天线壳体,其包括:
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具有前壳体边缘;以及
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具有后壳体边缘,所述前壳体边缘与所述后壳体边缘彼此接合以将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起来形成所述天线壳体,
其中所述前壳体边缘和所述后壳体边缘彼此配合以形成密封界面,所述密封界面包括:
第一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设置有第一密封部;和
第二密封构件,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设置有第二密封部,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第一密封部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使得所述前壳体边缘和所述后壳体边缘之间形成间隙配合,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还形成有沟槽,所述沟槽定位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内侧并且与所述第二密封部平行地延伸。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边缘与所述后壳体边缘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接合。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壳体限定了纵向方向,所述前壳体边缘和所述后壳体边缘与所述纵向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前壳体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与所述后壳体一体地形成。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前壳体通过拉挤成型而制成,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与所述后壳体通过挤出成型而制成。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形成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密封部形成有第二抵接面,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彼此接触。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仅仅通过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彼此接触。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形成有外壁,所述外壁从所述第一密封部延伸,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外壁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侧。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形成有内壁,所述内壁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限定出所述沟槽,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内壁的用以限定所述沟槽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和所述沟槽的内侧。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进一步形成有止挡元件,所述止挡元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之后防止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沿着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的组装方向不同的方向分离。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进一步形成有加强元件,所述加强元件被构造成与所述前壳体配合以加强所述天线壳体的抗变形能力。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壁包括第一内壁区段,所述第一内壁区段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限定出所述沟槽。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壁还包括第二内壁区段,所述第二内壁区段用作止挡元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之后防止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沿着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的组装方向不同的方向分离。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壁区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壁区段成一定角度地延伸,以便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一密封构件。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内壁区段相对应的部分,该部分靠近所述第二内壁区段。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壁还包括第三内壁区段,所述第三内壁区段用作加强元件,被构造成与所述前壳体配合以加强所述天线壳体的抗变形能力。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内壁区段靠近所述前壳体并且与所述前壳体大致平行地延伸。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形成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从所述第一密封部延伸,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插入部延伸到所述沟槽中。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沟槽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对应,并且所述插入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沟槽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在所述插入部和所述沟槽之间形成间隙。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壳体还包括端盖,在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之后,所述端盖接合到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的端部。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设置有孔口,所述孔口与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沟槽流体地连通。
在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由玻璃纤维制成,并且所述后壳体由铝制成。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天线壳体,其包括:
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具有前壳体边缘;以及
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具有后壳体边缘,所述前壳体边缘与所述后壳体边缘彼此接合以将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起来形成所述天线壳体,
其中所述前壳体边缘包括纵向延伸的U形构件,所述后壳体边缘包括纵向延伸的轨道,所述纵向延伸的轨道接纳在所述前壳体边缘的纵向延伸的U形构件中,其中所述前壳体边缘的纵向延伸的U形构件的面向后的表面和所述纵向延伸的轨道的前表面相互配合以形成密封界面,
其中在所述纵向延伸的轨道内侧定位有开口沟槽。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阅读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后,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多个方面,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天线壳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天线壳体的横截面图;
图4是图3中的部分A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天线壳体在组装之前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天线壳体在组装之后的局部透视图;
图7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8是图7中的部分B的放大示意图;
图9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10是图9中的部分C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其中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不局限于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事实上,下文描述的实施例旨在使本公开的公开更为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说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更多额外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某些特征的尺寸可以进行变形。
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中的用辞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定本公开。说明书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除非另外定义,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为简明和/或清楚起见,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可以不再详细说明。
说明书使用的单数形式“一”、“所述”和“该”除非清楚指明,均包含复数形式。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包括”、“包含”和“含有”表示存在所声称的特征,但并不排斥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和/或”包括相关列出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X和Y之间”和“在大约X和Y之间”应当解释为包括X和Y。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大约X和Y之间”的意思是“在大约X和大约Y之间”,并且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从大约X至Y”的意思是“从大约X至大约Y”。
在说明书中,称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耦合”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等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联接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对照的是,称一个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附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直接接触”另一元件时,将不存在中间元件。在说明书中,一个特征布置成与另一特征“相邻”,可以指一个特征具有与相邻特征重叠的部分或者位于相邻特征上方或下方的部分。
在说明书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的空间关系用辞可以说明一个特征与另一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关系用辞除了包含附图所示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在附图中的装置倒转时,原先描述为在其它特征“下方”的特征,此时可以描述为在其它特征的“上方”。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此时将相应地解释相对空间关系。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1的若干实施例。为了描述的方便,将与图3的横截面图垂直的方向(即延伸到页面中的方向)定义为天线壳体的纵向方向,将沿图3的横截面图的左右方向定义为横向方向,将沿图3的横截面图的上下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关于方向的定义仅仅只是为了说明清楚的目的,而并非限制性的。
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1为多件式设计,至少包括两个壳体部分,不同的壳体部分可以采用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制成。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1尤其适合于尺寸较大的天线。在大尺寸天线的情况下,各个壳体部分通常采用挤出工艺制成,此时各个壳体部分之间的接合不太适合于采用过盈配合,由此,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1的单独部件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彼此接合。
参考图1和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1的一个实施例。天线壳体1包括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组装起来形成天线壳体1并限定了天线壳体1的内部,天线可以容纳在该内部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前壳体10可以采用玻璃纤维通过拉挤成型而制成,后壳体20可以采用铝通过挤出成型而制成。后壳体20采用铝是为了满足天线的射频匹配要求,而前壳体10采用玻璃纤维可以降低材料成本,并且能够减小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损失。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材料和成型方法仅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例如前壳体1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例如PVC。
前壳体10具有前壳体边缘11,该前壳体边缘11位于前壳体10的本体12的相对两侧的边缘处,大致沿纵向方向延伸。在图示实施例中,前壳体10包括两个前壳体边缘11。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体边缘11可以位于前壳体10的本体12的后部。
类似地,后壳体20具有后壳体边缘21,该后壳体边缘21位于后壳体20的本体22的相对两侧的边缘处,大致沿纵向方向延伸。在图示实施例中,后壳体20包括两个后壳体边缘21。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壳体边缘21可以位于后壳体20的本体22的前部。在以下的描述中,将更详细地描述前壳体边缘11和对应的一个后壳体边缘21之间的界面。
当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组装时,前壳体边缘11和后壳体边缘21彼此接触并接合,以便使得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组装起来形成天线壳体1。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能够可滑动地组装。例如,前壳体边缘11能够沿着后壳体边缘21滑动,以便将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接合在一起。具体参考图5和图6,其示出了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的组装过程。
参考图3和图4,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1的一个实施例。图3示出了该天线壳体1的横截面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部分A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3所示,当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组装时,前壳体10的前壳体边缘11和后壳体20的后壳体边缘21彼此配合以形成密封界面30。该密封界面30用于密封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以减少或防止水和/或湿气侵入天线壳体1的内部,同时可以设计成用于引导渗入到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之间的界面中的诸如水的液体排出而防止液体进入天线壳体1的内部,由此获得IP55等级的防水性能。此外,该密封界面30还能够用来加强天线壳体1抵抗正面迎风和横向侧风的能力,使得在风速达到241km/h的情况下,天线壳体1不会出现可见的损坏。
具体参考图4,其示出了密封界面30的横截面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密封界面30可以沿着整个前壳体边缘11和后壳体边缘21延伸。在天线壳体的整个长度上,密封界面30可以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
密封界面30包括第一密封构件100和第二密封构件200。第一密封构件100可以设置在前壳体10的前壳体边缘11上,可以与前壳体10一体地形成。类似地,第二密封构件200可以设置在后壳体20的后壳体边缘21上,可以与后壳体20一体地形成。
第一密封构件100可以设置有第一密封部101,第二密封构件200可以设置有第二密封部201。当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组装时,第一密封部101接触并抵靠第二密封部201,以便形成密封,降低诸如水的液体渗透穿过匹配的密封部101、201的能力。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101和第二密封部201均沿天线壳体1的纵向方向延伸。
第一密封部101形成有第一抵接面102,该第一抵接面102优选地是平坦的。第二密封部201形成有第二抵接面202,该第二抵接面202优选地是平坦的。当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组装时,第一抵接面102与第二抵接面202彼此接触并抵靠。
第一抵接面102可以与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平行地延伸,即垂直于前后方向。同样地,第二抵接面202可以与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平行地延伸,即垂直于前后方向。这样,第一抵接面102和第二抵接面202沿着前后方向彼此抵接,使得在天线壳体1的使用期间,组装在一起的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能够借助于第一抵接面102和第二抵接面202沿着前后方向的抵接而抵抗正面迎风,即抵抗沿前后方向施加的风载荷。
在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在组装过程中,第一密封部101抵靠第二密封部201并相对于第二密封部201沿着天线壳体1的纵向方向滑动。当第一密封部101相对于第二密封部201滑动到指定位置时,完成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的组装。例如,第一密封部101可以相对于第二密封部201沿着纵向方向滑动到第一密封部101的两端与第二密封部201的两端彼此对齐的位置。
第一密封构件100还可以形成有外壁103,该外壁103从第一密封部101延伸。具体地,如图4所示,外壁103可以从第一密封部101沿着前后方向朝向后壳体20向后延伸,在图4的实施例中是朝向后壳体20的本体22延伸,并且可以延伸到接近该本体22。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壁103处于第二密封部201的外侧,即第二密封部201比外壁103更靠近天线壳体1的内部。外壁103可以与第二密封部201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甚至基本上覆盖第二密封部201。由此,外壁103可以进一步防止诸如水的液体进入天线壳体1的内部。此外,外壁103可以和前壳体10的本体12一起形成平滑的外表面,以便提供美化的外观。
第二密封构件200可以限定有沟槽203,该沟槽203可以构造成用于将渗透穿过由抵接的第一密封部101和第二密封部201形成的屏障的任何液体引导并排出天线壳体1。沟槽203可以设置在第二密封部201的内侧,即比第二密封部201更加靠近天线壳体1的内部。沟槽203可以与第二密封部201相邻地定位,并且可以与第二密封部201大致平行地延伸。
第二密封构件200还可以包括内壁20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内壁204可以从后壳体20的本体22大致朝向前壳体10延伸。然而,这并非是限制性的,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内壁204也可以从天线壳体1的其它位置延伸。例如如图8和10的实施例所示,内壁204可以从第二密封部201朝向前壳体10延伸。
内壁204可以包括第一内壁区段205,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内壁区段205从后壳体20的本体22大致沿着前后方向朝向前壳体10延伸。然而,这并非是限制性的,第一内壁区段205也可以从天线壳体1的其它位置延伸。例如如图8和10的实施例所示,第一内壁区段205可以从第二密封部201朝向前壳体10延伸,并且可以沿着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第一内壁区段205可以设置在沟槽203和第二密封部201的内侧,即比沟槽203更靠近天线壳体1的内部。第一内壁区段205与第二密封部201一起限定出了所述沟槽203。
内壁204还可以包括第二内壁区段206,第二内壁区段206可以相对于第一内壁区段205成一定角度地延伸。如图4所示,第二内壁区段206可以相对于第一内壁区段205成钝角地延伸。然而,这并非是限制性的,第二内壁区段206也可以相对于第一内壁区段205成其它的角度。例如如图8和10的实施例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内壁区段206相对于第一内壁区段205成直角地延伸。
第二内壁区段206可以相对于第一内壁区段205延伸以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一密封构件101,从而用作止挡元件,以便在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组装之后防止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沿着与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的组装方向不同的方向分离。例如,当前壳体10相对于后壳体20沿纵向方向滑动就位之后,由于第二内壁区段206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一密封构件101,从而产生阻挡作用,防止前壳体10相对于后壳体20沿前后方向分离。
在设置有第二内壁区段206以用作止挡元件的情况下,第一密封构件100可以形成有与该第二内壁区段206相对应的部分104。该部分104大致靠近第二内壁区段206定位,以便与该第二内壁区段206相配合而起到阻止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而分离的作用。例如,部分104可以具有与第二内壁区段206的对应表面大致平行延伸的表面。也就是,当前壳体10相对于后壳体例如沿着前后方向运动以试图分离时,该部分104将会抵靠第二内壁区段206,从而被第二内壁区段206止挡而防止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分离。
内壁204还可以包括第三内壁区段207,该第三内壁区段207用作加强元件,被构造成与前壳体10配合以加强天线壳体的抗变形能力。第三内壁区段207可以向前延伸,并且可以定位成靠近前壳体10。第三内壁区段207可以与前壳体10的侧表面大致平行地延伸。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三内壁区段207大致沿天线壳体1的纵向方向延伸。
当天线壳体1经受横向侧风时,即天线壳体1经受沿横向方向的风载荷时,可能会将例如前壳体10向内吹动而发生变形。此时,第三内壁区段207可以用作加强元件,因此在前壳体10发生变形时,将接触并抵靠该第三内壁区段207,由此第三内壁区段207阻止前壳体10的进一步变形。作为加强元件的第三内壁区段207与前壳体10相互配合,可以提高天线壳体1抵抗横向侧风或横向风载荷的能力。
第一密封构件100还可以设置有插入部105,该插入部105从第一密封部101延伸。当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组装时,插入部105延伸到第二密封构件200的沟槽203中,并且沿着沟槽203延伸。
插入部105延伸到沟槽203中,可以进一步防止诸如水的液体进入天线壳体1的内部。当液体可能穿过第一密封部101和第二密封部201之间的界面时,由于插入部105的存在,液体不会越过沟槽203直接飞溅到天线壳体1的内部,相反受到插入部105的阻挡而进入到沟槽203中,可以通过沟槽203的引导排出天线壳体1。
插入部105具有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大致对应于沟槽203的横截面形状,并且插入部105的横截面尺寸可以小于沟槽203的横截面尺寸,例如插入部105的横截面面积可以小于沟槽203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在插入部105和沟槽203之间形成间隙。这样形成的间隙能够最佳地阻挡液体并将液体导入到沟槽203中,以便于后续的排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关于插入部105和沟槽203的形状和尺寸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例如插入部105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不同于沟槽203的横截面形状。
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1可以通过使前壳体10相对于后壳体20滑动配合而组装形成,当组装时,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可以经由间隙配合而非过盈配合彼此接合。具体地,在前壳体10的前壳体边缘11和后壳体20的后壳体边缘21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滑动配合而组装时,仅仅第一密封部101和第二密封部201可以彼此接触,这样可以减小组装时的摩擦,提高了天线壳体1的组装便利性。
当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滑动配合而组装时,第一密封部101可以用作滑轨,而第二密封部201可以用作滑块。进一步地,在设置有外壁103和插入部105的情况下,第一密封部101、外壁103和插入部105可以共同形成大致U形的滑轨,便于第二密封部201在其中的滑动,有利于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的组装。
在图4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内壁区段206相对于第一内壁区段205成钝角地延伸,相应地,第一密封构件100的部分104也相对于前后方向成钝角地延伸,即相对于前壳体10的本体11和插入部105均成钝角。这样的设计在挤出成型时是有利的,钝角的设计有利于挤出材料从本体11的部位流动到部分104并进一步流动到插入部105。
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1还包括端盖(图中未示出),在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组装之后,该端盖接合到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的端部。例如,天线壳体1可以包括顶部和底部端盖,分别接合到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的相对两端,由此与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形成大致封闭的壳体。
底部端盖上可以设置有孔口,该孔口与第二密封构件200的沟槽203流体连通,以便于进入沟槽203的液体能够经由端盖的孔口排出到天线壳体1之外。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天线壳体1通常竖立放置,即其纵向方向对应于竖直方向。这样,沟槽203沿竖直方向延伸,由此当任何液体进入沟槽203之后,可以通过重力作用经由沟槽203的引导而从底部端盖的孔口排出。
图7和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1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4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构件100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h”形。而在图7和8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构件100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k”形。其中插入部105从第一密封部101朝向沟槽203伸出,并且部分104从第一密封部101朝向第二内壁区段206伸出。相应地,第二密封构件200的内壁204形成为第一内壁区段205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内壁区段206沿横向方向延伸、第三内壁区段207沿前后方向朝向前壳体10延伸。
图9和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天线壳体1的又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密封构件100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工”字形。相应地,第二密封构件200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C”形,其中第一内壁区段205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内壁区段206沿横向方向延伸、第三内壁区段207沿前后方向从第二内壁区段207朝向后壳体20的本体22延伸。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示范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质上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公开的示范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和改变。因此,所有变化和改变均包含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本公开由附加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这些权利要求的等同物也包含在内。
Claims (23)
1.一种天线壳体,其包括:
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具有前壳体边缘;以及
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具有后壳体边缘,所述前壳体边缘与所述后壳体边缘彼此接合以将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起来形成所述天线壳体,
其中所述前壳体边缘和所述后壳体边缘彼此配合以形成密封界面,所述密封界面包括:
第一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设置有第一密封部;和
第二密封构件,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设置有第二密封部,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第一密封部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使得所述前壳体边缘和所述后壳体边缘之间形成间隙配合,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还形成有沟槽,所述沟槽定位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内侧并且与所述第二密封部平行地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前壳体边缘与所述后壳体边缘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天线壳体限定了纵向方向,所述前壳体边缘和所述后壳体边缘与所述纵向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前壳体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与所述后壳体一体地形成。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前壳体通过拉挤成型而制成,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与所述后壳体通过挤出成型而制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形成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密封部形成有第二抵接面,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彼此接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仅仅通过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彼此接触。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形成有外壁,所述外壁从所述第一密封部延伸,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外壁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侧。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形成有内壁,所述内壁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限定出所述沟槽,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内壁的用以限定所述沟槽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和所述沟槽的内侧。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进一步形成有止挡元件,所述止挡元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之后防止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沿着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的组装方向不同的方向分离。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进一步形成有加强元件,所述加强元件被构造成与所述前壳体配合以加强所述天线壳体的抗变形能力。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内壁包括第一内壁区段,所述第一内壁区段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限定出所述沟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内壁还包括第二内壁区段,所述第二内壁区段用作止挡元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之后防止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沿着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的组装方向不同的方向分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第二内壁区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壁区段成一定角度地延伸,以便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一密封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内壁区段相对应的部分,该部分靠近所述第二内壁区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内壁还包括第三内壁区段,所述第三内壁区段用作加强元件,被构造成与所述前壳体配合以加强所述天线壳体的抗变形能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第三内壁区段靠近所述前壳体并且与所述前壳体大致平行地延伸。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形成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从所述第一密封部延伸,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时,所述插入部延伸到所述沟槽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插入部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沟槽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对应,并且所述插入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沟槽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在所述插入部和所述沟槽之间形成间隙。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天线壳体还包括端盖,在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之后,所述端盖接合到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的端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端盖设置有孔口,所述孔口与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沟槽流体地连通。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壳体,其中所述前壳体由玻璃纤维制成,并且所述后壳体由铝制成。
23.一种天线壳体,其包括:
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具有前壳体边缘;以及
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具有后壳体边缘,所述前壳体边缘与所述后壳体边缘彼此接合以将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组装起来形成所述天线壳体,
其中所述前壳体边缘包括纵向延伸的U形构件,所述后壳体边缘包括纵向延伸的轨道,所述纵向延伸的轨道接纳在所述前壳体边缘的纵向延伸的U形构件中,其中所述前壳体边缘的纵向延伸的U形构件的面向后的表面和所述纵向延伸的轨道的前表面相互配合以形成密封界面,
其中在所述纵向延伸的轨道内侧定位有开口沟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14952.5A CN110752444A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天线壳体 |
US16/459,827 US11431089B2 (en) | 2018-07-24 | 2019-07-02 | Antenna housing |
EP19187757.0A EP3599663A1 (en) | 2018-07-24 | 2019-07-23 | Antenna housin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14952.5A CN110752444A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天线壳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52444A true CN110752444A (zh) | 2020-02-04 |
Family
ID=67438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14952.5A Pending CN110752444A (zh) | 2018-07-24 | 2018-07-24 | 天线壳体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31089B2 (zh) |
EP (1) | EP3599663A1 (zh) |
CN (1) | CN110752444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08147B2 (en) * | 2018-11-13 | 2021-08-31 | Honda Motor Co., Ltd. | Antenna protector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44529A (en) * | 1997-04-07 | 1998-12-01 | Electromagnetic Sciences, Inc. | Antenna enclosure with a stress-free connection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radome |
US20030223231A1 (en) * | 2002-05-28 | 2003-12-04 | Mccarthy Charles A. | Selectively extendable modular lighting fix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assembly |
WO2004070878A1 (en) * | 2003-01-31 | 2004-08-19 | Ems Technologies, Inc. | Low-cost antenna array |
CN2729929Y (zh) * | 2004-09-17 | 2005-09-28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基站板天线的天线罩 |
US20070046551A1 (en) * | 2003-09-26 | 2007-03-01 | Kouichi Tateno | Automobile antenna |
US20170373387A1 (en) * | 2015-02-26 | 2017-12-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ntenna frame structu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54917B2 (ja) * | 2011-03-24 | 2015-01-14 |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JP6247660B2 (ja) * | 2015-04-22 | 2017-12-13 |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ルーフアンテナ |
US10535919B2 (en) * | 2016-05-24 | 2020-01-14 | Kymeta Corporation | Low-prof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same |
JP6517173B2 (ja) * | 2016-07-29 | 2019-05-22 |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 |
CN107196059B (zh) * | 2017-07-10 | 2023-09-22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及其天线封装装置 |
-
2018
- 2018-07-24 CN CN201810814952.5A patent/CN110752444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7-02 US US16/459,827 patent/US11431089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7-23 EP EP19187757.0A patent/EP359966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44529A (en) * | 1997-04-07 | 1998-12-01 | Electromagnetic Sciences, Inc. | Antenna enclosure with a stress-free connection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radome |
US20030223231A1 (en) * | 2002-05-28 | 2003-12-04 | Mccarthy Charles A. | Selectively extendable modular lighting fix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assembly |
WO2004070878A1 (en) * | 2003-01-31 | 2004-08-19 | Ems Technologies, Inc. | Low-cost antenna array |
US20070046551A1 (en) * | 2003-09-26 | 2007-03-01 | Kouichi Tateno | Automobile antenna |
CN2729929Y (zh) * | 2004-09-17 | 2005-09-28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基站板天线的天线罩 |
US20170373387A1 (en) * | 2015-02-26 | 2017-12-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ntenna frame structur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036092A1 (en) | 2020-01-30 |
EP3599663A1 (en) | 2020-01-29 |
US11431089B2 (en) | 2022-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48188B2 (en) | Glass run mounting structure | |
US7628448B2 (en) | Drain structure of roof panel | |
US9067547B2 (en) | Door belt molding for vehicle | |
CN1891520B (zh) | 密封结构 | |
US10654349B2 (en) | Sealing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door | |
CN107627823B (zh) | 玻璃导槽 | |
JP4612711B2 (ja) | 車両のドアサッシュ部構造 | |
CN109249787B (zh) | 车门密封条的组装结构 | |
US11351848B2 (en) | Sealing structure for truck cargo bed with shutter | |
CN110752444A (zh) | 天线壳体 | |
JP2021154874A (ja) | ドア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 |
US9884543B2 (en) | Automobile back-door structure | |
US8485593B2 (en) | Drain plug | |
CN107528171B (zh) | 杆式连接器 | |
JP2000232275A (ja) | 電力量計等の縦型防水ケース | |
US9126472B2 (en) | Door weatherstrip | |
KR101382886B1 (ko) | 자동차 트렁크용 밸브형 드레인 플러그 | |
JP4719014B2 (ja) | ドアシール構造 | |
KR102435580B1 (ko) | 두 개의 서로 연결된 밀봉재들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의 도어 | |
CN114616168A (zh) | 用于商用车辆的驾驶室的车顶 | |
JP6956441B2 (ja) | 車両のバックドア構造 | |
CN219135185U (zh) | 集装箱用单开门 | |
CN218463746U (zh) | 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运输车的货柜和无人驾驶运输车 | |
KR102250298B1 (ko) | 픽스드글래스 실링구조 | |
JP3791883B2 (ja) | 貨物自動車荷役用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