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5959A - 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5959A
CN110745959A CN201911060318.8A CN201911060318A CN110745959A CN 110745959 A CN110745959 A CN 110745959A CN 201911060318 A CN201911060318 A CN 201911060318A CN 110745959 A CN110745959 A CN 110745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nts
ecosystem
establishing
l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03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品红
罗丛强
马泽民
曾卓
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9110603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459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45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595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7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characterised by animals and p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2Biological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 C02F3/325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as symbiotic combination of algae and bacte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log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属于淡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包括水质改善、水位保持、水陆交界面处理、底泥改善、建立食物网链和水质监测等步骤,还包括有抑澡剂投放装置,通过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的方式为恢复水生态系统建立条件,配合暖冷性植物对水中的氮磷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吸收,可以实现有效降低水体污染负荷,使得水体得到净化,使水生态系统稳定,投放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构建合理的食物网链,多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能发挥协同作用,较单一种植水生植物及单一投放水生动物对改善水质效果更明显,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营养盐,有利于水体生态的建立与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淡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环境也在持续的恶化中,水体污染控制与改善生态环境进入一个相对的瓶颈期;开展针对水循环系统脆弱、水环境质量下降、水功能退化等问题,开展城镇污水收集与处理、地表径流污染控制、城市水功能恢复、水体生态景观建设等方面的研究。针对城市河流、供水水库、自然湖泊、构造湿地、人工景观水体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先进的水污染控制、生态系统构建与恢复及水景优化技术,应用于众多工程实践中,并已经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功。
作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生命源泉-水,不论是在饮用上还是感官上都已经不允许我们忽视,水质已经成为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要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使现代城市中的景观水体,不仅具有赏心悦目修身怡情之能,更要有改善局部区域生态环境之效。
目前在已有大型深水湖泊大多作为饮用水备用水源地,但曾经兼顾水产养殖产业,水质恶化严重,现在国家政策明令禁止在大型湖泊水库进行围网养殖,但大型湖泊水库的治理技术中,还只停留在生物浮床技术抑制湖泊富营养化水平恶化,但因为所需浮床面积过大且成本极高、维护难,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富营养化水平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通过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的方式为恢复水生态系统建立条件,配合暖冷性植物对水中的氮磷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吸收,可以实现有效降低水体污染负荷,使得水体得到净化,使水生态系统稳定,投放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构建合理的食物网链,多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能发挥协同作用,较单一种植水生植物及单一投放水生动物对改善水质效果更明显,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营养盐,有利于水体生态的建立与恢复,有效的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导致地表水体藻华频繁发生。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水质改善:改善水体光补偿的条件,使水达到一定透明度,以保证沉水植物得到良好的光照,满足其光合作用,促其良好生长;
S2、水位保持:设置或恢复湖泊进水口与泄洪口,以按照规划设计的最高水位、常水位及最低水位的要求控制水位变化;
S4、水陆交界面处理:在水陆交界面进行过渡带防冲刷处理,用于防止风或水动力设备引起水浪拍打水岸,导致边坡不稳定,水土流失,浑浊水污染水体;
S4、底泥改善:在湖泊底泥上铺设一层矿物覆盖层,对沉积物进行改良;
S5、建立食物网链:投放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构建合理的食物网链;
S6、水质监测:对水质进行监测,当水体富营养化时利用投放装置投放抑藻剂。
进一步的,所述S1具体包括:湖库围网隔断分区,通过围网将其分为生态系统不易修复区域和生态系统易修复区域,限制生态系统不易修复区域和生态系统易修复区域的水体交换以及隔断鱼类的迁移,分区完成后再分别对其进行整体修复;
生态系统不易修复区域:以食物网重建为主,沉水植被恢复、生物浮床、浮游植物消杀及悬浮物沉降为辅,改善水色及透明度,为沉水植被缓慢恢复创造条件;
生态系统易修复区域:以沉水植被恢复和食物网重建共同为主,以浮游植物消杀及悬浮物沉降为辅。
进一步的,所述S4中,根据湖泊不同区域水深变化调整矿物覆盖层各组分重量构成;其中,湖泊水深≤1.5米区域,矿物覆盖层各组分重量构成为,煤渣粉45-70%,泥炭土20-50%,高岭土4-9%,萘乙酸钠1%;湖泊水深>1.5米区域,矿物覆盖层各组分重量构成为,煤渣粉20-45%,泥炭土50-70%,高岭土4-9%,萘乙酸钠1%。
进一步的,所述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1、先期选择种植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占整个水体底面的覆盖率为20-30%;
S52、接着待30-35天后种植挺水植物,密度为4-6株/m2,种植挺水植物初期5-8天水易变混,经过8-13天后,水体开始清澈;
S53、接着待12-15天后依次种植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种植浮叶植物密度为2-3株/m2,种植漂浮植物占整个水体面积为10%-15%;
S54、接着待8-10天后开始向水体投放贝类,投放为直接投放于水底或吊养于水体中部,投放密度为4-8个/m3
S55、接着待7-8天后投放滤食性鱼类,鱼体规格选为10-15cm的幼鱼,投放密度为2-4尾/m3
S56、接着待7-8天后,投放肉食性鱼类,鱼体规格为12-18cm,投放密度为2-3尾/m3
S57、接着待7-8天后投放少量刮食性、杂食性鱼类,鱼体规格选为9-14cm,投放密度为1尾/m3
S58、通过观察,当水体将出现沼泽化现象时,开始投放草食性鱼类,鱼体规格15-20cm,投放密度为1尾/m3
进一步的,所述沉水植物由苦草、菹草、轮叶黑藻、光叶眼子菜、伊乐藻组合成的沉水植物群落,其中每一物种所占覆盖率分别是苦草占35%、菹草占25%、轮叶黑藻占20%、光叶眼子菜占15%、伊乐藻5%。
进一步的,所述挺水植物为菖蒲、香蒲、千屈菜、水葱、芦苇,且根据每种植物的大小调整种植。
进一步的,所述浮叶植物为荷花,所述漂浮植物为芡实。
进一步的,所述投放装置包括浮板,所述浮板上设有立架,立架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与右立柱的底部与浮板固定连接,所述左立柱与右立柱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的两端分别与左立柱、右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上侧设有储料仓,所述储料仓底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设有球体,球体的直径与出料管的直径相适配且球体上开有纵向的通孔,且通孔形成出料通道,所述第二横板上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出料管与球体固定连接,出料管的正下方设有抛撒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抛撒机构包括支撑板、驱动电机、旋转轴和撒布盘,所述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所述撒布盘呈锥形,且锥形的锥顶角为100-120°,所述撒布盘与所述出料管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侧,所述支撑板下侧左右两侧均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顶端通过升降柱与支撑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步进电机与安装在浮板上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设置在淡水湖泊内的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信号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通过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的方式为恢复水生态系统建立条件,配合暖冷性植物对水中的氮磷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吸收,从而有效降低水体污染负荷,使得水体得到净化,使水生态系统稳定,本发明可应用于大型深水湖泊的生态治理。
(2)在湖泊底泥上铺设一层矿物覆盖层,采用矿物覆盖层覆盖底泥,对底泥中的沉积物进行改良,能够为之后撒播沉水植物提供有效的生长环境,实现沉水植物种子库的恢复,有助于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快速构建。
(3)投放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构建合理的食物网链,多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能发挥协同作用,较单一种植水生植物及单一投放水生动物对改善水质效果更明显,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营养盐,有利于水体生态的建立与恢复;促进水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为其它动植物群落的生存与栖息营造了良好的水体环境,有效促进水生物生长条件形成,为丰富生态多样性提供有利的保障;种植水生植物与放养水生动物相结合,注重时空布局与周围景观协调,有利于创造多形式生态景观,整体优化,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化水域景观。有利于水生物种的配置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形成自然食物链,管理维护方便;有助于改善水体与底泥中微生物生长条件,有利于提高其降解污染物质效率。
(4)本发明能够在水体富营养化时自动投放抑澡剂,有效的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导致地表水体藻华频繁发生,不仅可以达到定量、定速投放的目的,使抑藻剂充分利用,而且投放效率高,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底泥改善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浮板、2储料仓、3出料管、4步进电机、5左立柱、6右立柱、7第一横板、8第二横板、9球体、10出料通道、11驱动电机、12旋转轴、13撒布盘、14支撑板、15升降柱、16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水质改善:改善水体光补偿的条件,使水达到一定透明度,以保证沉水植物得到良好的光照,满足其光合作用,促其良好生长;
S2、水位保持:设置或恢复湖泊进水口与泄洪口,以按照规划设计的最高水位、常水位及最低水位的要求控制水位变化;
S4、水陆交界面处理:在水陆交界面进行过渡带防冲刷处理,用于防止风或水动力设备引起水浪拍打水岸,导致边坡不稳定,水土流失,浑浊水污染水体;
S4、底泥改善:在湖泊底泥上铺设一层矿物覆盖层,对沉积物进行改良;
S5、建立食物网链:投放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构建合理的食物网链;
S6、水质监测:对水质进行监测,当水体富营养化时利用投放装置投放抑藻剂。
S1具体包括:湖库围网隔断分区,通过围网将其分为生态系统不易修复区域和生态系统易修复区域,限制生态系统不易修复区域和生态系统易修复区域的水体交换以及隔断鱼类的迁移,分区完成后再分别对其进行整体修复;
生态系统不易修复区域:以食物网重建为主,沉水植被恢复、生物浮床、浮游植物消杀及悬浮物沉降为辅,改善水色及透明度,为沉水植被缓慢恢复创造条件;
生态系统易修复区域:以沉水植被恢复和食物网重建共同为主,以浮游植物消杀及悬浮物沉降为辅。
S4中,根据湖泊不同区域水深变化调整矿物覆盖层各组分重量构成;其中,湖泊水深≤1.5米区域,矿物覆盖层各组分重量构成为,煤渣粉45-70%,泥炭土20-50%,高岭土4-9%,萘乙酸钠1%;湖泊水深>1.5米区域,矿物覆盖层各组分重量构成为,煤渣粉20-45%,泥炭土50-70%,高岭土4-9%,萘乙酸钠1%。
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1、先期选择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占整个水体底面的覆盖率为20-30%;
S52、接着待30-35天后种植挺水植物,密度为4-6株/m2,种植挺水植物初期5-8天水易变混,经过8-13天后,水体开始清澈;
S53、接着待12-15天后依次种植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种植浮叶植物密度为2-3株/m2,种植漂浮植物占整个水体面积为10%-15%;
S54、接着待8-10天后开始向水体投放贝类,投放为直接投放于水底或吊养于水体中部,投放密度为4-8个/m3
S55、接着待7-8天后投放滤食性鱼类,鱼体规格选为10-15cm的幼鱼,投放密度为2-4尾/m3
S56、接着待7-8天后,投放肉食性鱼类,鱼体规格为12-18cm,投放密度为2-3尾/m3
S57、接着待7-8天后投放少量刮食性、杂食性鱼类,鱼体规格选为9-14cm,投放密度为1尾/m3
S58、通过观察,当水体将出现沼泽化现象时,开始投放草食性鱼类,鱼体规格15-20cm,投放密度为1尾/m3
沉水植物由苦草、菹草、轮叶黑藻、光叶眼子菜、伊乐藻组合成的沉水植物群落,其中每一物种所占覆盖率分别是苦草占35%、菹草占25%、轮叶黑藻占20%、光叶眼子菜占15%、伊乐藻5%。
挺水植物为菖蒲、香蒲、千屈菜、水葱、芦苇,且根据每种植物的大小调整种植。
浮叶植物为荷花,漂浮植物为芡实。
投放装置包括浮板1,浮板1上设有立架,立架包括左立柱5和右立柱6,左立柱5与右立柱6的底部与浮板1固定连接,左立柱5与右立柱6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横板7与第二横板8,第一横板7与第二横板8的两端分别与左立柱5、右立柱6固定连接,第一横板7上侧设有储料仓2,储料仓2底端连接有出料管3,出料管3内设有球体9,球体9的直径与出料管3的直径相适配且球体9上开有纵向的通孔,且通孔形成出料通道10,第二横板8上设有步进电机4,步进电机4的输出轴穿过出料管3与球体9固定连接,出料管3的正下方设有抛撒机构,
抛撒机构包括支撑板14、驱动电机11、旋转轴12和撒布盘13,驱动电机11为变频电机,撒布盘13呈锥形,且锥形的锥顶角为100-120°,撒布盘13与出料管3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驱动电机11设置在支撑板14上侧,支撑板14下侧左右两侧均设有液压缸16,液压缸16顶端通过升降柱15与支撑板14相连接。
步进电机4与安装在浮板1上的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设置在淡水湖泊内的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信号连接。
步进电机4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控制器与设置在淡水湖泊内的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信号连接,当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监测到水体富营养化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4转动进行抑澡剂的投放。
储料仓2用于储存待投放的抑藻剂,当步进电机4转动一定角度时,球体9也随之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出料通道10与出料管3同向相通,此时储料仓2内的抑藻剂经过出料管3、出料通道10后,便从出料管3的出口落至抛撒机构上,最后经抛撒机构抛出,此时的投料量即为单位投料量,当步进电机4再次转动时,球体9又随之转动一定角度,此时出料通道10与出料管3垂直,出料管3被球体10堵住,抑藻剂不会从出料管3中落下,球体9在转动的过程中能疏松球体9上方出料管3内堆积的抑藻剂,避免抑藻剂的堆积,以保证抑藻剂在下个周期内能顺利通过出料通道落下,同时该时间间隙可使得抑藻剂被水充分溶解,避免抑藻剂的浪费;步进电机4接着转动时,出料通道与出料管3又同向相通,依此往复循环,不仅可以达到定量、定速投放的目的,使抑藻剂充分利用,而且投放效率高,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抛洒机构的驱动电机11为变频电机,通过对变频电机11速度的调整,即可改变鱼抑藻剂的抛洒半径,适用范围广,液压缸16能够带动抛撒机构上下运动,进一步的对抛洒装置的抛洒范围进行调控。
本发明的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通过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的方式为恢复水生态系统建立条件,配合暖冷性植物对水中的氮磷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吸收,从而有效降低水体污染负荷,使得水体得到净化,使水生态系统稳定,本发明可应用于大型深水湖泊的生态治理。
在湖泊底泥上铺设一层矿物覆盖层,采用矿物覆盖层覆盖底泥,对底泥中的沉积物进行改良,能够为之后撒播沉水植物提供有效的生长环境,实现沉水植物种子库的恢复,有助于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快速构建。
投放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构建合理的食物网链,多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能发挥协同作用,较单一种植水生植物及单一投放水生动物对改善水质效果更明显,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营养盐,有利于水体生态的建立与恢复;促进水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为其它动植物群落的生存与栖息营造了良好的水体环境,有效促进水生物生长条件形成,为丰富生态多样性提供有利的保障;种植水生植物与放养水生动物相结合,注重时空布局与周围景观协调,有利于创造多形式生态景观,整体优化,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化水域景观。有利于水生物种的配置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形成自然食物链,管理维护方便;有助于改善水体与底泥中微生物生长条件,有利于提高其降解污染物质效率。
本发明能够在水体富营养化时自动投放抑澡剂,有效的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导致地表水体藻华频繁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水质改善:改善水体光补偿的条件,使水达到一定透明度,以保证沉水植物得到良好的光照,满足其光合作用,促其良好生长;
S2、水位保持:设置或恢复湖泊进水口与泄洪口,以按照规划设计的最高水位、常水位及最低水位的要求控制水位变化;
S4、水陆交界面处理:在水陆交界面进行过渡带防冲刷处理,用于防止风或水动力设备引起水浪拍打水岸,导致边坡不稳定,水土流失,浑浊水污染水体;
S4、底泥改善:在湖泊底泥上铺设一层矿物覆盖层,对沉积物进行改良;
S5、建立食物网链:投放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构建合理的食物网链;
S6、水质监测:对水质进行监测,当水体富营养化时利用投放装置投放抑藻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湖库围网隔断分区,通过围网将其分为生态系统不易修复区域和生态系统易修复区域,限制生态系统不易修复区域和生态系统易修复区域的水体交换以及隔断鱼类的迁移,分区完成后再分别对其进行整体修复;
生态系统不易修复区域:以食物网重建为主,沉水植被恢复、生物浮床、浮游植物消杀及悬浮物沉降为辅,改善水色及透明度,为沉水植被缓慢恢复创造条件;
生态系统易修复区域:以沉水植被恢复和食物网重建共同为主,以浮游植物消杀及悬浮物沉降为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根据湖泊不同区域水深变化调整矿物覆盖层各组分重量构成;其中,湖泊水深≤1.5米区域,矿物覆盖层各组分重量构成为,煤渣粉45-70%,泥炭土20-50%,高岭土4-9%,萘乙酸钠1%;湖泊水深>1.5米区域,矿物覆盖层各组分重量构成为,煤渣粉20-45%,泥炭土50-70%,高岭土4-9%,萘乙酸钠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1、先期选择种植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占整个水体底面的覆盖率为20-30%;
S52、接着待30-35天后种植挺水植物,密度为4-6株/m2,种植挺水植物初期5-8天水易变混,经过8-13天后,水体开始清澈;
S53、接着待12-15天后依次种植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种植浮叶植物密度为2-3株/m2,种植漂浮植物占整个水体面积为10%-15%;
S54、接着待8-10天后开始向水体投放贝类,投放为直接投放于水底或吊养于水体中部,投放密度为4-8个/m3
S55、接着待7-8天后投放滤食性鱼类,鱼体规格选为10-15cm的幼鱼,投放密度为2-4尾/m3
S56、接着待7-8天后,投放肉食性鱼类,鱼体规格为12-18cm,投放密度为2-3尾/m3
S57、接着待7-8天后投放少量刮食性、杂食性鱼类,鱼体规格选为9-14cm,投放密度为1尾/m3
S58、通过观察,当水体将出现沼泽化现象时,开始投放草食性鱼类,鱼体规格15-20cm,投放密度为1尾/m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由苦草、菹草、轮叶黑藻、光叶眼子菜、伊乐藻组合成的沉水植物群落,其中每一物种所占覆盖率分别是苦草占35%、菹草占25%、轮叶黑藻占20%、光叶眼子菜占15%、伊乐藻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为菖蒲、香蒲、千屈菜、水葱、芦苇,且根据每种植物的大小调整种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叶植物为荷花,所述漂浮植物为芡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包括浮板(1),所述浮板(1)上设有立架,立架包括左立柱(5)和右立柱(6),所述左立柱(5)与右立柱(6)的底部与浮板(1)固定连接,所述左立柱(5)与右立柱(6)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横板(7)与第二横板(8),所述第一横板(7)与第二横板(8)的两端分别与左立柱(5)、右立柱(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7)上侧设有储料仓(2),所述储料仓(2)底端连接有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内设有球体(9),球体(9)的直径与出料管(3)的直径相适配且球体(9)上开有纵向的通孔,且通孔形成出料通道(10),所述第二横板(8)上设有步进电机(4),所述步进电机(4)的输出轴穿过出料管(3)与球体(9)固定连接,出料管(3)的正下方设有抛撒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撒机构包括支撑板(14)、驱动电机(11)、旋转轴(12)和撒布盘(13),所述驱动电机(11)为变频电机,所述撒布盘(13)呈锥形,且锥形的锥顶角为100-120°,所述撒布盘(13)与所述出料管(3)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驱动电机(11)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4)上侧,所述支撑板(14)下侧左右两侧均设有液压缸(16),所述液压缸(16)顶端通过升降柱(15)与支撑板(14)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4)与安装在浮板(1)上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设置在淡水湖泊内的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信号连接。
CN201911060318.8A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 Withdrawn CN1107459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0318.8A CN110745959A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0318.8A CN110745959A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5959A true CN110745959A (zh) 2020-02-04

Family

ID=6928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0318.8A Withdrawn CN110745959A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4595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7483A (zh) * 2020-08-27 2020-12-08 江苏逐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净功能的河湖生态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CN118150253A (zh) * 2024-05-09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呼伦贝尔分站 一种湖泊生态环境监测采样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7483A (zh) * 2020-08-27 2020-12-08 江苏逐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净功能的河湖生态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CN118150253A (zh) * 2024-05-09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呼伦贝尔分站 一种湖泊生态环境监测采样装置
CN118150253B (zh) * 2024-05-09 2024-07-19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呼伦贝尔分站 一种湖泊生态环境监测采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0591B (zh) 城市景观水体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01671079B (zh) 淡水水体鱼草贝共生体系生态构建的方法
CN103276696B (zh) 一种基于生态袋的水下护坡及水体生态治理方法
CN105858898B (zh)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CN106242064B (zh) 一种高水力负荷人工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
CN104803570A (zh) 一种景观水环境的生态修复与净化方法
CN102432107A (zh) 一种治理黑臭河道的生物综合净化工艺
CN102219302A (zh) 解层式水华消除方法
CN207845273U (zh) 河湖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持系统
US20030094141A1 (en) Integrated system for shellfish production: encompassing hatchery, nursery, brood-stock conditioning and market conditioning phases; also water treatment, food supplement, propulsion, anchoring, security, and devic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neighborhood values and shellfish production.
CN103011412A (zh) 一种旋转式水生态修复装置及应用
CN111718073A (zh) 一种淡水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系统
CN211703337U (zh) 一种新型陆基养殖池与池塘相结合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
CN102092857A (zh) 生物链构造技术修复河湖水系的方法
CN103960113A (zh) 全自动工厂化池塘多层分级养殖
CN110143667A (zh) 一种强化低c/n河湖水体硝酸盐氮去除的生态净化系统
CN110745959A (zh) 一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建立方法
CN108545832A (zh) 一种适用于微污染水源水的生态工程净化系统
CN206033389U (zh) 污染河道的原位生态修复系统
CN107651754B (zh) 一种修复富营养水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及人工礁石
CN104671591A (zh) 一种饮用水水库的水质保障系统及其保障方法
CN107265646A (zh) 一种控制城市景观水体蓝藻水华爆发的方法
CN101913708A (zh) 低碳节能治理湖泊或景观湖污染水质的方法
CN113651427A (zh)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CN217677008U (zh) 一种原位修复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孵化净水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