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1718B - 用于随机接入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随机接入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1718B
CN110741718B CN201880039826.5A CN201880039826A CN110741718B CN 110741718 B CN110741718 B CN 110741718B CN 201880039826 A CN201880039826 A CN 201880039826A CN 110741718 B CN110741718 B CN 1107417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access preamble
terminal device
configuration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98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1718A (zh
Inventor
范锐
刘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0741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1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1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1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7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access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响应于接收到用于将终端设备从另一网络设备管理的源小区切换到网络设备管理的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网络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配置指示从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之后,网络设备向另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

Description

用于随机接入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随机接入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规地,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在切换(HO)期间,终端设备(例如,用户设备(UE))可以对由网络设备(例如,eNB)管理的目标小区执行随机接入以获得与目标小区的同步。更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发起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并发送用于初始网络接入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前导码。当UE未被上行链路同步但是需要发送新的上行链路数据或控制信息时,终端设备还可以发起RACH并发送PRACH前导码签名。响应于成功的PRACH前导码尝试,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初始上行链路带宽分配的随机接入响应(RAR)。
然而,传统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在HO期间发送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可能并不总是有效。例如,在波束扫略期间,如果网络设备经由与终端设备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波束不同的波束来接收信号,则网络设备很可能无法正确地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因此,需要调整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次数以提高随机接入过程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总体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第一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设备处实现的方法。响应于接收到用于将终端设备从另一网络设备管理的源小区切换到网络设备管理的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网络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所述配置指示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之后,网络设备向另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从所述切换请求中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所述能力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基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波束来导出上行链路传输波束的互易性能力;以及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能力,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能力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所述互易性能力,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以及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缺乏所述互易性能力,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基于所述无线电条件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无线电条件包括:获得在所述终端设备处测量的所述链路的质量信息,所述质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信号强度、信号功率、信号质量、信噪比、以及信号干扰加噪声比;以及基于所述链路的所述质量信息来确定所述无线电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无线电条件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条件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以及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小于条件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无线电条件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小于第一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一数量的传输;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并且小于第二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数量的传输;以及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所述第二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三数量的传输,其中,所述第二数量是所述第三数量的两倍,并且所述第一数量是所述第三数量的四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的优先级等级: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网络吞吐量;以及基于所述优先级等级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向所述另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将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在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中;以及向所述另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设备处实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用于将终端设备从另一网络设备管理的源小区切换到所述网络设备管理的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所述配置指示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所述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另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在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程序,所述程序包括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在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终端设备处实现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所述配置指示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所述配置是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而被确定的。之后,所述终端设备在对所述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以所指示的次数向管理所述目标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所述能力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基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波束来导出上行链路传输波束的互易性能力;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网络吞吐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所述互易性能力,则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而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缺乏所述互易性能力,则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条件阈值,则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而如果所述无线电条件小于条件阈值,则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在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终端设备处实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所述配置指示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所述配置是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而被确定的。所述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在对所述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以所指示的次数向管理所述目标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第六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处理器适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第四方面的方法。
在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具有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被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一种网络设备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次数。终端设备因此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以所配置的次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这样,可以提高随机接入过程的性能和可靠性。结果,可以增加切换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作为示例,根据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全面地明显,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或字母用于指代类似或等同的元件。附图被示出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100;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配置前导码传输的次数的方法200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前导码传输的次数的方法300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配置前导码传输的次数的方法400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500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换过程的示意图600;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实现的装置700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实现的装置800的框图;以及
图9示出了适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设备的简化框图90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若干示例实施例讨论本公开。应当理解,仅出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并因此实现本公开的目的而讨论这些实施例,而不是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无线通信网络”是指遵循任何适当的通信标准的网络,例如高级LTE(LTE-A)、LTE、宽带码分多址(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等。此外,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根据任何适当代的通信协议执行,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2.5G、2.75G、第三代(3G)、第四代(4G)、4.5G、未来第五代(5G)通信协议和/或目前已知或未来将要开发的任何其他协议。
术语“网络设备”是指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设备,终端设备经由该网络设备接入网络并从其接收服务。网络设备是指基站(BS)、接入点(AP)、移动管理实体(MME)、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网关、服务器、控制器或无线通信网络中任何其他适当的设备。BS可以是例如节点B(NodeB或NB)、演进节点B(eNodeB或eNB)、gNB、远程无线电单元(RRU)、无线电头端(RH)、远程无线电头端(RRH)、中继、低功率节点(例如,毫微微、微微)等等。
网络设备的其他示例包括诸如多标准无线电(MSR)BS的MSR无线电设备、诸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或基站控制器(BSC)的网络控制器、基站收发信台(BTS)、传输点、传输节点、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核心网节点(例如,MSC、MME)、O&M节点、OSS节点、SON节点、定位节点(例如,E-SMLC)和/或MDT。然而,更一般地,网络设备可以表示能够、被配置为、被布置为和/或可操作以能够实现和/或提供到无线通信网络的终端设备接入或者向已经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终端设备提供一些服务的任何适当的设备(或设备组)。
术语“终端设备”是指可以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并从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服务的任何端设备。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终端设备是指移动终端、UE或其他适当的设备。UE可以是例如订户站、便携式订户站、移动站(MS)或接入终端(AT)。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诸如数码相机之类的图像捕获终端设备、游戏终端设备、音乐存储和回放设备、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车辆等。
终端设备可以支持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例如通过实现用于侧链路通信的3GPP标准,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被称为D2D通信设备。
作为又一特定示例,在物联网(IOT)场景中,终端设备可以表示执行监控和/或测量并且向另一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发送这种监控和/或测量的结果的机器或其他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是机器到机器(M2M)设备,在3GPP情况下它可以被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作为一个具体示例,终端设备可以是实现3GPP窄带物联网(NB-IOT)标准的UE。这种机器或设备的具体示例是:传感器、如电表之类的计量设备、工业机器或家用或个人设备,例如冰箱、电视、如手表等之类的个人可穿戴设备。在其他场景中,终端设备可以表示能够监控和/或报告其运行状态或与其运行相关联的其他功能的车辆或其他设备。
如本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和“一个”意在还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地给出相反的指示。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带有”、“含有”和/或“并入”表示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组件等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术语“基于”应被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实施例”应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应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下面可以包括其他显式和隐式定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首先参考图1,其示出了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100。在切换过程中,终端设备120到无线通信网络的连接从源小区改变为目标小区。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源小区由网络设备(也称为“源网络设备”)130管理,并且目标小区由网络设备(也称为“目标网络设备”)110管理。
应当理解的是,仅仅出于说明的目的描述图1的配置,而不是对本公开的范围提出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包括任何适当数量的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并且可以具有其他适当的配置。
传统上,在切换过程中,终端设备仅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一次随机接入前导码。然而,如果目标网络设备执行波束扫描并且用于接收前导码的波束与在用于发送前导码的波束不同,则网络设备不能正确地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在另一示例中,如果终端设备处于不良无线电条件,例如,终端设备的发送功率不足以补偿到网络设备的传播损失,则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窄发送波束来依靠增益。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也可能无法在错误的方向上从终端设备正确地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因此,随机接入过程将失败并且切换过程将不能正确地执行。
为了解决上述和其他潜在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的解决方案。在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响应于接收到用于将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网络设备确定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次数的配置。终端设备在对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以所配置的次数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这样,可以增加成功检测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可能性。这样,可以提高随机接入过程的性能和可靠性。结果,可以增加切换的成功率。
下面将参考图2至图9来讨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更多细节。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配置前导码传输的次数的方法200的流程图。通过方法200,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中的上述缺陷和其他潜在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方法200可以由网络设备(例如,目标网络设备110)或其他适当的设备来实现。
在框210处进入方法200,在框210处,网络设备110响应于接收到用于将终端设备120从另一网络设备130管理的源小区切换到网络设备110管理的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该配置指示从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方式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下面将讨论确定配置的一些示例。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终端设备(例如,经RRC连接的UE)缺乏良好的互易性能力(reciprocity capability),则经RRC连接的UE无法基于对来自gNB的广播波束(例如,同步信号(SS)块波束、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CSI-RS)波束)的测量来准确地确定到网络设备(例如,gNB)的正确发送方向。然后,经RRC连接的UE需要使用窄波束来尝试不同的传输方向,可能期望该窄波束内的至少一个波束到达gNB。gNB在分配的PRACH资源中连续地监测多个PRACH传输(即,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对于具有良好互易性能力的经RRC连接的UE,经RRC连接的UE可以基于对广播波束的测量来确定到gNB的传输方向,并发送单个PRACH传输尝试以进行随机接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10从切换请求中获得终端设备120的能力。该能力指示终端设备120是否具有基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波束来导出上行链路传输波束的互易性能力。然后,网络设备110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能力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例如,如果终端设备120具有互易性能力,则网络设备110可以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如果终端设备120缺乏互易性能力,则网络设备110可以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基于互易性能力来配置前导码传输的次数的方法300的流程图。在310处,在从网络设备130接收到HO请求时,网络设备110可以从HO请求中获得终端设备120的能力(下文中也被称为“UE能力”)。然后,在320处,网络设备110可以确定终端设备120是否具有互易性能力,例如,终端设备120是否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下行链路(DL)波束来导出正确的上行链路(UL)传输波束。如果终端设备具有互易性能力,则在330处,网络设备110可以配置一次前导码传输,以便使终端设备120在HO期间随机接入到目标小区。否则,在340处,网络设备110可以配置多次前导码传输,以使终端设备120进行随机接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120(例如,UE)具有互易性能力的情况下,UE可以基于对下行链路波束(例如,SS块或CSI-RS波束)的测量来导出接收信号的传入方向。基于接收信号的传入方向,UE可以确定到目标网络设备110(例如,gNB)的传出方向。然后,UE可以导出预编码矩阵,以生成朝向所确定的传出方向的TX波束。在导出TX波束的预编码矩阵时,对UE发送器RF链和UE接收器RF链之间的差异(例如,相位和幅度失真)进行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UE仅发送一次随机接入前导码,目标网络设备成功接收该前导码的可能性也很高。
在一些其他情况下,终端设备120与网络设备110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也可能影响随机接入过程。更具体地,对于处于良好的无线电条件下的经RRC连接的UE来说,可以用足够的发送功率来补偿到gNB的传播损失,并且UE仍然可以使用宽发送波束通过单个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来接入到网络。然而,对于处于差的无线电条件下的经RRC连接的UE来说,UE的发送功率不足以补偿到gNB的传播损失,但是UE可以使用窄发送波束来进一步依赖于增益。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能无法正确地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10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并基于该无线电条件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
可以通过若干种方式来获得链路的无线电条件。在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10可以获得在终端设备处测量的链路的质量信息。质量信息可以包括信号强度(例如,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号功率(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信号质量(例如,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信噪比(SNR)、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等。可以从源网络设备130或终端设备120可以向其报告质量信息的合适的控制设备接收质量信息。然后,网络设备110可以基于链路的质量信息来确定无线电条件。例如,如果质量信息指示链路具有高质量,则网络设备110可以确定无线电条件良好。否则,如果质量信息指示链路具有低质量,则网络设备110可以确定无线电条件很差。
基于链路的无线电条件,网络设备110可以以各种方式来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在实施例中,如果无线电条件超过条件阈值,例如,如果链路的质量大于预定阈值,则网络设备110可以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单次传输。如果无线电条件小于条件阈值,例如,如果链路的质量小于预定阈值,则网络设备110可以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基于无线电条件来配置前导码传输的次数的方法400的流程图。在410处,在从网络设备130接收到HO请求时,网络设备110可以经由源网络设备130从终端设备120获得无线电条件,例如波束质量(例如,RSRP/RSRQ)报告。然后,在420处,网络设备110可以根据RSRP/RSRQ的值来检查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之间的波束的无线电链路质量。如果RSRP/RSRQ的值高于预定阈值,则在430处,网络设备110可以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因此,当在HO期间执行对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时,终端设备120仅发送一次随机接入前导码。否则,在440处,网络设备110可以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当执行随机接入时,终端设备120将多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10可以根据预定义的表来确定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也称为“PRACH传输的次数”)。下面的表1示出了无线电条件到PRACH传输次数的映射的示例。
表1
索引 无线电条件 PRACH传输次数
1 RSRP<X1 4N
2 X1≤RSRP<X2 2N
3 RSRP≥X2 N
在表1的示例中,如果无线电条件(例如,RSRP)小于第一阈值X1,则网络设备110可以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一数量(为了讨论而表示为K1)的传输。如果无线电条件超过X1并且小于第二阈值X2,则网络设备110可以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数量(为了讨论而表示为K2)的传输。如果无线电条件超过第二阈值X2,则网络设备110可以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三数量(为了讨论而表示为K3)的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数量可以是第三数量的两倍,并且第一数量是第三数量的四倍。如表1的示例所示,假设第三数等于N(即,K3=N),则可以确定K2=2N且K1=4N,其中N可以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应该理解,为了说明而不是限制来描述上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K1、K2和K3可以具有其他合适的关系。
备选地或附加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10可以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的优先级等级:终端设备的能力(有时也称为“UE能力”)、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网络吞吐量、以及在配置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时可以考虑的其他因素。然后,网络设备110可以基于优先级等级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
例如,在从源网络设备130接收到HO请求时,目标网络设备110可以检查UE能力和无线电条件(例如波束RSRP)两者。如果终端设备120具有互易性能力,即,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DL波束确定正确的UL波束,则即使波束RSRP低于预定阈值,目标网络设备110仍可以为终端设备120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
仍参考关于图2描述的实施例,在220处,网络设备110向另一网络设备130发送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可以以任何合适的形式或经由任何合适的介质来发送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10可以将该配置包括在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中,并且向管理源小区的网络设备130发送该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其中切换请求应答消息可以例如被实现为切换命令。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HO期间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可以应用于L3移动性场景,即,基于SS块突发集合的HO和/或基于CSI-RS的HO。
与常规解决方案相比,网络设备110可以以准确且有效的方式来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次数。终端设备120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以所配置的次数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这样,可以提高随机接入过程的性能和可靠性。结果,可以增加切换的成功率。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500的流程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方法500可以由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20)或者其他适当的设备来实现。
在510处进入方法500,在510处,终端设备120接收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该配置指示从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可以响应于用于将终端设备120从网络设备130管理的源小区切换到网络设备110管理的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由网络设备110来确定该配置。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关于图2至图4讨论的实施例),以各种方式来实现对配置的确定。
在520处,终端设备120在对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以所指示的次数向管理目标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例如,如果无线电条件足够好和/或终端设备120具有互易性能力,则终端设备120可以被配置为发送一次随机接入前导码。这样,可以在不引入不必要的工作负载和功耗的情况下成功地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另一方面,如果无线电条件不是很好和/或终端设备120不具有互易性能力,则终端设备120可以被配置为多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此方式,增加了网络设备110成功接收到前导码的可能性。这样,可以提高随机接入过程的可靠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换过程的示意图600。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源网络设备130向目标网络设备110发送611切换请求。作为响应,目标网络设备110例如根据关于图2-图4讨论的实施例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然后,目标网络设备110向源网络设备130发送612该配置。然后,源网络设备130将配置转发613给终端设备120。因此,终端设备120以该该配置所指示的次数向网络设备发送614随机接入前导码。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实现的装置700的框图。将意识到,装置700可以在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10)或任何其他适当的设备处实现。
如图所示,装置700包括确定单元710和发送单元720。确定单元710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用于将终端设备从另一网络设备管理的源小区切换到所述网络设备管理的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所述配置指示从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发送单元720被配置为:向另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10可以被配置为:从切换请求中获得终端设备的能力,该能力指示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基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波束来导出上行链路传输波束的互易性能力;以及基于终端设备的能力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10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终端设备具有互易性能力,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而响应于终端设备缺乏互易性能力,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10可以被配置为: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基于该无线电条件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10可以被配置为:获得在终端设备处测量的链路的质量信息,该质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信号强度、信号功率、信号质量、信噪比、以及信号干扰加噪声比;以及基于链路的质量信息来确定无线电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10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无线电条件超过条件阈值,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而响应于无线电条件小于条件阈值,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10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无线电条件小于第一阈值,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一数量的传输;响应于无线电条件超过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数量的传输;响应于无线电条件超过第二阈值,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三数量的传输,其中,第二数量为第三数量的两倍,并且第一数量是第三数量的四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单元710可以被配置为: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的优先级:终端设备的能力、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网络吞吐量;以及基于优先级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720可以被配置为:将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包括在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中;以及向另一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实现的装置800的框图。将意识到,装置800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20)或者任何其他适当的设备处实现。
如图所示,装置800包括接收单元810和发送单元820。接收单元810被配置为接收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该配置指示从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该配置是响应于用于将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而被确定的。发送单元820被配置为:在对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以所指示的次数向管理目标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实施例中,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终端设备的能力,该能力指示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基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波束来导出上行链路传输波束的互易性能力;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网络吞吐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具有互易性能力,则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而如果终端设备缺乏互易性能力,则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无线电条件超过条件阈值,则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而如果无线电条件小于条件阈值,则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应当理解,包括在装置700和800中的组件分别与方法200至500的操作相对应。因此,以上参考图2至图5描述的所有操作和特征也同样适用于包括在装置700和800中的组件,并且分别具有类似的效果。出于简化的目的,将省略细节。
包括在装置700或800中的组件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现,包括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软件和/或固件(例如,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来实现一个或多个单元。作为机器可执行指令的附加或代替,包括在装置700或800中的部分或全部组件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来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可以使用的硬件逻辑组件的例示类型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设备处实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用于将终端设备从另一网络设备管理的源小区切换到所述网络设备管理的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所述配置指示从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以及用于向另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
在实施例中,用于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包括:用于从切换请求中获得终端设备的能力的模块,所述能力指示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基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波束来导出上行链路传输波束的互易性能力;以及用于基于终端设备的能力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
在实施例中,用于基于终端设备的能力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包括: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具有互易性能力而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的模块;以及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缺乏互易性能力而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的模块。
在实施例中,用于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包括:用于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的模块;以及用于基于无线电条件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
在实施例中,用于确定无线电条件的模块包括:用于获得在终端设备处测量的链路的质量信息的模块,所述质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信号强度、信号功率、信号质量、信噪比、信号干扰加噪声比;以及用于基于链路的质量信息来确定无线电条件的模块。
在实施例中,用于基于无线电条件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包括:用于响应于无线电条件超过条件阈值而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的模块;以及用于响应于无线电条件小于条件阈值而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的模块。
在实施例中,用于基于无线电条件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包括:用于响应于无线电条件小于第一阈值而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一数量的传输的模块;用于响应于无线电条件超过第一阈值并且小于第二阈值而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数量的传输的模块;以及用于响应于无线电条件超过第二阈值而配置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三数量的传输的模块,其中,第二数量是第三数量的两倍,并且第一数量是第三数量的四倍。
在实施例中,用于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包括:用于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的优先级等级的模块:终端设备的能力,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网络吞吐量;以及用于基于优先级等级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
在实施例中,用于向另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包括:用于将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包括在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中的模块;以及用于向另一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应答消息的模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终端设备处实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接收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的模块,所述配置指示从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并且所述配置是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而被确定的;以及用于在对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以所指示的次数向管理目标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模块。
在实施例中,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终端设备的能力,该能力指示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基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波束来导出上行链路传输波束的互易性能力;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网络吞吐量。
在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具有互易性能力,则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如果终端设备缺乏互易性能力,则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在实施例中,如果无线电条件超过条件阈值,则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如果无线电条件小于条件阈值,则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图9是适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900的简化框图。如图所示,设备9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10、耦接到处理器91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920、耦接到处理器910的一个或多个发送器和/或接收器(TX/RX)940。
处理器910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网络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900可以具有多个处理器,例如在时间上从动于与主处理器同步的时钟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
存储器920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网络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例如,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设备、磁性存储设备和系统、光存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拆卸存储器。
存储器920存储程序930的至少一部分。TX/RX 940用于双向通信。TX/RX 940具有至少一个天线以便于进行通信,然而实际上本申请中提及的接入节点可以具有若干天线。通信接口可以表示与其他网元进行通信所必需的任何接口。
假设程序930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在由关联的处理器910执行时,使设备900能够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本文中参考图2至图5所讨论的实施例)来操作。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设备900的处理器910可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或者通过硬件或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
通常,可以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些方面可以用硬件来实现,而其他方面可以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来实现。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多个方面被示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者使用一些其它的图形表示,但是将意识到,本文描述的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被实施为(作为非限制示例)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或者它们的某种组合。
举例来说,可以在目标真实或虚拟处理器上的设备中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机器可执行指令例如是在程序模块中包括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库、对象、类、组件、数据结构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程序模块之间组合或拆分程序模块的功能。可以在本地或分布式设备内执行程序模块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存储介质和远程存储介质二者中。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将这些程序代码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以使得程序代码在被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来执行,部分在机器上且部分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上述程序代码可以被体现在机器可读介质上,该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相关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前述各项的任意适当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加具体的示例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电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高密度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前述各项的任意适当组合。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例如,程序模块)的一般上下文中实现该设备。一般地,程序模块可以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还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该设备,其中,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任务。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远程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存储设备)二者中。
此外,虽然以特定顺序描绘了操作,但是这不应被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示出的特定顺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或者要求执行所有示出的操作,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境下,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尽管在上述讨论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施细节,但这些细节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而应被解释为是对可能特定于特定实施例的特征的描述。在独立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特定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实现。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分开地或以任何适当的子组合实现。
尽管已经以对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特定的语言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公开不必受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而公开的。

Claims (22)

1.一种网络设备处的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用于将终端设备从另一网络设备管理的源小区切换到所述网络设备管理的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所述配置指示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以及
向所述另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其中,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
从所述切换请求中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所述能力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基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波束来导出上行链路传输波束的互易性能力;以及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能力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或者
其中,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
基于所述无线电条件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能力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所述互易性能力,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以及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缺乏所述互易性能力,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无线电条件包括:
获得在所述终端设备处测量的所述链路的质量信息,所述质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信号强度、信号功率、信号质量、信噪比、以及信号干扰加噪声比;以及
基于所述链路的所述质量信息来确定所述无线电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无线电条件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
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条件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以及
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小于条件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无线电条件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
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小于第一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一数量的传输;
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并且小于第二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数量的传输;以及
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所述第二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三数量的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数量是所述第三数量的两倍,并且所述第一数量是所述第三数量的四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还包括:
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的优先级等级: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网络吞吐量;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级等级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另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
将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在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中;以及
向所述另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8.一种在终端设备处实现的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所述配置指示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并且所述配置是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而确定的;以及
在对所述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以所指示的次数向管理所述目标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
其中,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所述能力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基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波束来导出上行链路传输波束的互易性能力;
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
网络吞吐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所述互易性能力,则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以及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缺乏所述互易性能力,则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条件阈值,则用于所述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以及
如果所述无线电条件小于条件阈值,则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11.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910);以及
存储器(920),所述存储器包含程序(940),所述程序(940)包括能够由所述处理器(910)执行的指令,所述处理器(910)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设备:
响应于接收到用于将终端设备从另一网络设备管理的源小区切换到所述网络设备管理的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确定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所述配置指示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以及
向所述另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910)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设备:
从所述切换请求中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所述能力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基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波束来导出上行链路传输波束的互易性能力;以及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能力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或者
其中,所述处理器(910)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设备: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
基于所述无线电条件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910)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设备: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所述互易性能力,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以及
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缺乏所述互易性能力,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910)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设备:
获得在所述终端设备处测量的所述链路的质量信息,所述质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信号强度、信号功率、信号质量、信噪比、以及信号干扰加噪声比;以及
基于所述链路的所述质量信息来确定所述无线电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910)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设各:
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条件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以及
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小于条件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910)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设备:
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小于第一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一数量的传输;
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并且小于第二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数量的传输;以及
响应于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所述第二阈值,配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三数量的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数量是所述第三数量的两倍,并且所述第一数量是所述第三数量的四倍。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910)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设备:
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的优先级等级: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网络吞吐量;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级等级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910)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网络设备:
将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包括在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中;以及
向所述另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应答消息。
1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910);以及
存储器(920),所述存储器包含程序(940),所述程序(940)包括能够由所述处理器(910)执行的指令,所述处理器(910)被配置为使所述终端设备:
接收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配置,所述配置指示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次数,并且所述配置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切换请求而被确定;以及
在对所述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以所指示的次数向管理所述目标小区的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
其中,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
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所述能力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基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波束来导出上行链路传输波束的互易性能力;
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的无线电条件;以及
网络吞吐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所述互易性能力,则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以及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缺乏所述互易性能力,则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无线电条件超过条件阈值,则用于所述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一次传输;以及
如果所述无线电条件小于条件阈值,则用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的所述配置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多次传输。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20),其上实现有计算机程序产品(940),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910)上被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91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20),其上实现有计算机程序产品(940),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910)上被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91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39826.5A 2017-06-16 2018-06-05 用于随机接入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7417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7/088647 2017-06-16
CN2017088647 2017-06-16
PCT/CN2018/089911 WO2018228237A1 (en) 2017-06-16 2018-06-05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1718A CN110741718A (zh) 2020-01-31
CN110741718B true CN110741718B (zh) 2023-05-26

Family

ID=6465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9826.5A Active CN110741718B (zh) 2017-06-16 2018-06-05 用于随机接入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8829B2 (zh)
EP (1) EP3639609A4 (zh)
CN (1) CN110741718B (zh)
WO (1) WO20182282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50291B2 (en) * 2018-09-28 2024-04-02 Sony Group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procedure configuration
US20220124817A1 (en) * 2019-02-01 2022-04-21 Lg Electronics Inc. Provision of rach related information for connection failure detection
CN110945884B (zh) * 2019-11-06 2023-10-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反馈序列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11549A1 (zh) * 2022-07-14 2024-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5849A (zh) * 2013-11-19 2016-07-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85807B1 (ko) * 2009-04-01 2015-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CN103167574B (zh) * 2011-12-19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服务小区的定时提前量分组方法以及设备
CN104812082B (zh) * 2014-01-23 2019-04-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用户设备高效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ES2791352T3 (es) * 2014-06-09 2020-11-04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Programación del mismo recurso en redes de acceso a la radio
KR102138749B1 (ko) * 2015-11-06 2020-08-12 노키아 테크놀로지스 오와이 커버리지 확장을 위한 핸드오버
CN114979973A (zh) * 2016-12-30 2022-08-30 英特尔公司 用于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5849A (zh) * 2013-11-19 2016-07-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Multiple Preamble Transmissions in NR Random Access.《3GPP TSG-RAN WG2 #98 Tdoc R2-1704406》.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1718A (zh) 2020-01-31
WO2018228237A1 (en) 2018-12-20
EP3639609A4 (en) 2021-03-17
US10708829B2 (en) 2020-07-07
US20190230562A1 (en) 2019-07-25
EP3639609A1 (en) 2020-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3343B2 (e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for beam failure management and beam recovery
EP3609225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CN111972004B (zh) Scell bfr期间的用户设备接收机空间滤波器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344584A1 (en)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system
JP7371145B2 (ja) セカンダリセルビームリカバリ
US11064492B2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923485A1 (en) Beam refinement for in-active state data transmission
US202001278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CN110741718B (zh) 用于随机接入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US11076422B2 (en) Random access respon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WO2021023912A1 (en) Positioning-specific beam refinement for neighbor cell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prs) transmission
CN113424584A (zh) Multi-trp的波束选择
CN112689322B (zh)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EP4039045B1 (en) Adapting maximum allowed cca failures based on single occasion periodicity
US202202955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O202105628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
CN109391924B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9160494A1 (en) Measurement of non-anchor carriers
US2022031241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user equipment
US20210345412A1 (en) Selection of random access mode
WO2023156708A1 (en) User equipment reception beam refinement based on measurement of second user equipment
KR20150015652A (ko) 상향링크 주파수 변경 장치 및 방법
CN117616815A (zh) 用于小数据传输的波束管理
CN116235449A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150008317A (ko) 반송파 집적 동작시 동시 전송 방식 적용을 위한 셀 구성 변경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과 디지털 신호 처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