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1701B - 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1701B
CN110741701B CN201780091846.2A CN201780091846A CN110741701B CN 110741701 B CN110741701 B CN 110741701B CN 201780091846 A CN201780091846 A CN 201780091846A CN 110741701 B CN110741701 B CN 110741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essage
drb
qos flow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18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1701A (zh
Inventor
徐海博
纳坦·爱德华·坦尼
爱民·贾斯汀·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79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81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41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1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1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1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本申请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增加数据无线承载DRB;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DRB的标识;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DRB配置信息,DRB配置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第一基站可以根据自身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Description

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核心网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建立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每个PDU会话包含一个或多个服务质量流(Quality ofService flow,QoS flow)。无线接入网可以为每个PDU会话建立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为了保证不同服务质量流的数据包的业务质量,无线接入网可以将属于同一个PDU会话的不同服务质量流的数据包映射到不同的DRB上,也可以将同一个PDU会话的不同服务质量流的数据包映射到相同的DRB上。具体的,数据包到DRB的映射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由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完成的IP flow到QoS flow的映射,第二步由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完成的QoS flow到DRB的映射。其中,QoS flow到DRB的映射是由无线接入网的基站确定。QoS flow到DRB的映射关系既可以为多对一的关系,也可以为一对一的关系。
为了提高UE的数据传输的吞吐量以及减少由于UE的移动性带来的核心网的信令开销,在LTE系统中引入了双联接的概念,即UE可以通过两个基站来收发数据。两个基站中,为UE提供到核心网控制面连接的基站称为主基站(Master eNB),另外一个为UE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的基站称为辅基站(Secondary eNB),在5G系统中,仍然会采用双连接技术。
在5G核心网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中,主节点(Master Node,MN)确定将UE的部分QoSflow转移到辅节点(Scecondary Node,SN),由SN确定该部分QoS flow到DRB的映射,其中,MN具体可以是MgNB(Master gNB)或MeNB(Master eNB),SN具体可以是SgNB(SecondarygNB)或SeNB(Secondary eNB)。相比于MN确定的QoS flow到DRB的映射所使用的DRB数目,SN可能会增加或者减少DRB。无论SN如何确定QoS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配置给UE的DRB的ID都需要保证是唯一的,即不能出现多于一个的DRB共用同一个ID的情况。因此,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管理DRB的ID。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可以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第一基站可以根据自身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增加数据无线承载DRB;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DRB配置信息,所述DRB配置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上行服务质量QoS流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映射关系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为辅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主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请求增加DRB的指示信息;请求增加DRB的数目;映射到请求增加的DRB的QoS流的标识;映射到请求增加的DRB的QoS流的分组信息;映射到请求增加的DRB的QoS流的分组的索引。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可用的DRB的标识;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允许映射到至少一个DRB的QoS流的标识;拒绝映射到至少一个DRB的QoS流的标识;DRB和QoS流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DRB和QoS流的分组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DRB和QoS流的分组的索引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QoS流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QoS流,或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DRB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DRB;
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及所述至少一个QoS流的QoS参数;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转移类型包括QoS流转移和DRB转移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可用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选取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所述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在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中。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具体设置在所述第五消息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容器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包括: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增加数据无线承载DRB;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DRB的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为辅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主基站。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QoS流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QoS流,或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DRB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DRB;
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及所述至少一个QoS流的QoS参数;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转移类型包括QoS流转移和DRB转移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可用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选取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二基站从所述第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站从所述第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基站从所述第五消息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容器中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增加的DRB的配置信息和释放的DRB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增加的DRB的配置信息包括增加的DRB的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在DRB标识更新生成所述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后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DRB标识更新的原因包括增加DRB和释放DRB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上行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为辅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主基站;或者,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辅基站。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占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释放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可用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对可用的DRB的标识执行DRB标识更新,生成所述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可用的DRB的标识;第二基站占用的DRB的标识;第二基站释放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二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QoS流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QoS流,或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DRB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DRB;
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及所述至少一个QoS流的QoS参数;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可用的DRB的标识。其中,所述转移类型包括QoS流转移和DRB转移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所述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在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中。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消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四消息的原因为更改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基站,该第一基站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基站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第一基站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第一基站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或者如上述第三方面任意一项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基站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或者如上述第三方面任意一项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或者如上述第三方面任意一项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基站,该第二基站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基站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第二基站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访问和移动管理功能组件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任意一项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二基站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第一基站和如第八方面所述的第二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通过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以请求增加DRB,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反馈第二消息,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二消息可以获取第一基站可以使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使用该DRB的标识增加DRB,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增加的DRB的标识,从而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第一基站可以根据自身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QoS架构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的一种双连接架构控制面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的一种双连接架构用户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4A为双连接架构中的QoS流转移的示意图;
图4B为双连接架构中的DRB转移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又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的又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本申请的一种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的一种第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QoS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5G核心网络侧(5G Corenetwork)的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 Plane Function,UPF)会为UE建立一个或多个PDU会话,对于每个UE的每个PDU会话,5G接入网(NG-RAN)的基站(gNB)建立一个或多个DRB,NG-RAN将属于不同PDU会话的数据包映射到不同的DRB,具体的,5GC和NR-RAN将PDU会话的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QoS flow和DRB上以保证数据包的业务质量。其中,QoS flow到DRB的映射由基站决定,如图1所示,QoS flow到DRB的映射关系可以为一对一,也可以为多对一,即如1所示,DRB1承载QoS flow1和QoS flow2,DRB2承载QoS flow3。
图2A为本申请的一种双连接架构控制面的示意图,图2B为本申请的一种双连接架构用户面的示意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UE可以通过MN和SN来收发数据,其中,控制面: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Core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与MN连接,MN与SN连接,MN为UE提供到核心网的控制面连接,其中,NG-C为AMF与MN之间的控制面接口,Xn-C为MN与SN之间的控制面接口。用户面:UPF分别与MN和SN连接,MN与SN连接,MN和SN共同为UE提供到核心网的用户面连接,SN可以为UE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其中,NG-U为UPF与MN之间、UPF与SN之间的用户面接口,Xn-U为MN与SN之间的用户面接口。在双连接架构中,MN可以将自身传输的UE的QoS flow、或者自身传输的UE的DRB转移到SN,通过SN进行传输,本申请实施例的DRB标识的获取方法可以确保双连接架构中的DRB的标识的唯一性,实现SN确定自身的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即SN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或者释放DRB,以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双连接架构中的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1、图2A和图2B均以5G网络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DRB标识的获取方法同样适用与LTE网络。本申请实施例的MN和SN具体可以是eNB,也可以是NG-RAN的基站,即gNB。
本申请所涉及到的UE可以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简称为用户设备或UE。
本申请的第一基站的DRB,即SN的DRB可以是SCG DRB,也可以是SCG split DRB。
本申请实施例的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实施例的解释说明。
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用户设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增加DRB。
其中,第一基站确定需要增加DRB时,可以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以请求增加DRB。第二基站接收到该第一消息,获知第一基站需要增加DRB。
步骤102、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消息,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DRB的标识。
其中,第二基站获知第一基站需要增加DRB后,可以根据DRB标识的使用情况,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一个或者多个DRB的标识,该一个或者多个DRB的标识即为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分配的DRB的标识,即第二基站允许第一基站使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二消息可以获知第二基站允许第一基站增加的DRB的个数和其对应的DRB的标识,进而完成增加DRB和QoS flow与DRB之间的重新映射。
步骤103、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用户设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DRB配置信息,该DRB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DRB的标识。
其中,在完成步骤101和步骤102之后,第一基站可以将DRB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该DRB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DRB的标识。即该DRB配置信息可以包括SN增加的DRB的标识。当然可以理解的,该DRB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该DRB对应的PDCP、RLC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等,此处不一一说明。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上行QoS流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映射关系的信息。具体的,在下行传输场景中,用户设备可以不用获知下行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用户设备可以如上所述获取第一基站增加的DRB的标识及对应的PDCP,RLC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即可,而在上行传输场景中,用户设备除了获取第一基站增加的DRB的标识,还需要获取上行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的信息,所以,该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上行QoS流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映射关系的信息,所述上行QoS流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映射关系具体可以是DRB的标识与QoS流的标识的映射关系。可以理解的,一种可实现方式,该上行QoS流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映射关系的信息具体可以为第一基站增加的DRB与上行QoS流的映射关系,另一种可实现方式,该上行QoS流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映射关系的信息具体可以为第一基站的所有DRB与上行QoS流的映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基站具体可以为辅基站,即图2A和图2B所示的SN,第二基站具体可以为主基站,即图2A和图2B所示的MN。
第一消息的具体形式、具体携带的信息有很多不同的可实现方式。
一种可实现方式,该第一消息可以是一个新的类型的消息,第二基站接收到该第一消息,便可以获知第一基站请求增加DRB。
另一种可实现方式,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1)请求增加DRB的指示信息;(2)请求增加DRB的数目;(3)重新映射的QoS流的标识;(4)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信息;(5)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的索引。
下面分别对该第一消息的上述信息进行具体解释说明。
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1)请求增加DRB的指示信息。第二基站根据该请求增加DRB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基站请求增加DRB,并向第一基站反馈当前所有可用的DRB的标识。
另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2)请求增加DRB的数目。第二基站根据该请求增加DRB的数目确定第一基站请求增加DRB,并向第一基站反馈至少一个DRB的标识。需要说明的是,该至少一个DRB的标识的个数可以与该请求增加DRB的数目相等。
再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3)重新映射的QoS流的标识。所述重新映射的QoS流为映射到SN需要增加的DRB的QoS流。第二基站根据该重新映射的QoS流的标识确定第一基站请求增加DRB,并向第一基站反馈至少一个DRB的标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站还可以根据该重新映射的QoS流的标识向第一基站反馈允许或拒绝进行重新映射的QoS流的标识、或者反馈DRB和QoS流的映射关系的配置信息。
又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4)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信息。所述重新映射的QoS流为映射到SN需要增加的DRB的QoS流。第二基站根据该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信息确定第一基站请求增加DRB,并向第一基站反馈至少一个DRB的标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站还可以根据该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信息向第一基站反馈DRB和QoS流的分组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其中,该QoS流的分组具体包括一个或多个QoS流。每个分组内的QoS流可以映射到同一个新增的DRB上。可以理解的,其中,分组的数目可以隐含指示第一基站请求增加的DRB的数目。
又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5)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的索引。所述重新映射的QoS流为映射到SN需要增加的DRB的QoS流。第二基站根据该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的索引确定第一基站请求增加DRB,并向第一基站反馈至少一个DRB的标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站还可以根据该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的索引向第一基站反馈DRB和QoS流的分组的索引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其中,该QoS流的分组的索引具体指用于指示包括一个或多个QoS流的分组的标识。
又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1)和(2);
又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1)和(3);
又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1)和(4);
又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1)和(5);
又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1)、(2)和(3);
又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4)和(5);
又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消息可以包括(1)、(4)和(5);
第二基站接收到该第一消息,根据第一消息中携带的上述信息,获知第一基站请求增加DRB。
第二基站在获知第一基站请求增加DRB后,可以向第一基站反馈第二消息,以指示第一基站至少一个DRB的标识。
第二消息的具体形式、具体携带的信息也有很多不同的可实现方式。
该第二消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1)可用的DRB的标识;(2)至少一个DRB的标识;(3)允许映射到至少一个DRB的QoS流的标识;(4)拒绝映射到至少一个DRB的QoS流的标识;(5)DRB和QoS流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6)DRB和QoS流的分组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7)DRB和QoS流的分组的索引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
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二消息可以获知第二基站允许第一基站增加的DRB的个数和其对应的DRB的标识。
可选的,第一基站还可以根据上述(3)允许映射到至少一个DRB的QoS流的标识确定第二基站允许映射到增加的DRB的QoS流。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站允许第一基站请求映射的所有QoS流映射到增加的DRB上时,该第二消息可以显示的包括请求映射的所有QoS流都可以进行重新映射的指示信,该第二消息也可以通过不包括任何QoS流的信息来隐式的指示请求映射的所有QoS流都可以进行重新映射,进而,第一基站可以确定第二基站允许所有请求重新映射的QoS流映射到增加的DRB。
第一基站还可以根据上述(4)拒绝映射到至少一个DRB的QoS流的标识确定第二基站拒绝映射到增加的DRB的QoS流。
第一基站还可以根据上述(5)DRB和QoS流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确定DRB和QoS流的映射关系。其中,上述(5)DRB和QoS流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具体可以是DRB的标识与QoS流的标识的映射关系。
第一基站还可以根据上述(6)DRB和QoS流的分组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确定DRB和QoS流的分组的映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消息包括上述(6)DRB和QoS流的分组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时,该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每个分组的QoS流的标识,该QoS流的标识用于指示在该分组中允许映射到增加的DRB上的QoS流,可以理解的,对于某个分组不包括QoS流的标识,则隐式的指示该分组中所有的QoS流均可以映射到增加的DRB上。
第一基站还可以根据上述(7)DRB和QoS流的分组的索引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确定DRB和QoS流的分组的索引的映射关系。第二消息在包括上述(7)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可以重新映射到增加的DRB上的QoS流的分组的QoS流的标识,可以理解的,第二消息中的一个QoS流的分组不包括QoS流的标识,则可以隐式的指示该QoS流的分组中所有QoS流都可以进行重新映射。
上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具体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置,以管理双连接架构中的DRB的标识,实现双连接架构中SN灵活设置DRB与QoS流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上述步骤101之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消息,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QoS流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QoS流,或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DRB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DRB。
具体的,该第三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及所述至少一个QoS流的QoS参数;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
其中,该转移类型可以包括QoS流转移和DRB转移的至少一种。
所述QoS流转移指的是以QoS流为粒度进行的QoS流的转移,即转移的QoS流为第二基站配置的至少一个DRB中的部分QoS流,而不是所述至少一个DRB中的所有QoS流。举例而言,图4A为双连接架构中的QoS流转移的示意图,其中,图4A的左侧为转移前的示意图,图4A的左侧为转移后的意图,如图4A的右侧的示意图所示,转移前,第二基站的DRB 1传输QoS流1,QoS流1属于PDU会话1,第二基站的DRB2传输QoS流2,第二基站的DRB3传输QoS流3(图中的3)和QoS流4,QoS流2、QoS流3和QoS流4属于PDU会话2,第二基站可以将QoS流4转移至第一基站上进行传输,如图4A的右侧所示,转移后,PDU会话2的QoS流4由第一基站的DRB传输,该第一基站的DRB的DRB的标识使用第二基站分配的DRB的标识。
所述DRB转移指的是以DRB为粒度进行的QoS流的转移,即转移的QoS流为第二基站配置的至少一个DRB中的全部QoS流。举例而言,图4B为双连接架构中的DRB转移的示意图,其中,图4B的左侧为转移前的示意图,图4B的右侧为转移后的意图,如图4B的左侧的示意图所示,转移前,第二基站的DRB 1传输QoS流1,QoS流1属于PDU会话1,第二基站的DRB2传输QoS流2,第二基站的DRB3传输QoS流3(图中的3)和QoS流4,QoS流2、QoS流3和QoS流4属于PDU会话2,第二基站可以将DRB3转移至第一基站上进行传输,如图4B的右侧所示,转移后,PDU会话2的QoS流3和QoS流4由第一基站的DRB传输,该第一基站的DRB的DRB的标识使用第二基站分配的DRB的标识,例如可以使用转移前的DRB3的标识。
以图4A和图4B为例做进一步举例说明,如果第二基站将PDU会话2转移至第一基站进程传输,则该转移同时涉及QoS流转移和DRB转移。
第一基站在接受第二基站的上述转移后,如果确定需要增加DRB以进行QoS流与DRB的映射的重新配置,则可以执行后续步骤101至步骤103。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和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包含在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容器(RRC Container)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容器(RRC Container)包含在所述第三消息中。
可选的,上述步骤103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为,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重配置消息,用户设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可以包括该第一信息。
在上述步骤103的可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的DRB的标识的获取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四消息,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1)可用的DRB的标识;(2)第一基站选取的DRB的标识;(3)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消息中的可用的DRB的标识与第二消息中的可用的DRB的标识不同,具体的,第二消息中的可用的DRB的标识为第二基站在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后,反馈的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而第四消息中的可用的DRB的标识为第一基站在第一消息的可用的DRB的标识中选取增加的DRB使用的DRB的标识后,更新该第一消息的可用的DRB的标识后获取的DRB的标识。
可选的,上述步骤103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为,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五消息,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可以包括该第一信息,第五消息用于该第二基站获取该第一信息,并将该第一信息携带在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中。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具体可以包含在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容器(RRC Container)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容器包含在所述第五消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允许第一基站增加DRB,当第二基站不允许第一基站增加DRB时,第二基站可以向第一基站发送拒绝消息,以指示第一基站增加DRB的请求被拒绝。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以请求增加DRB,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反馈第二消息,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二消息可以获取第一基站可以使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使用该DRB的标识增加DRB,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增加的DRB的标识,从而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第一基站可以根据自身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第一基站为SN,第二基站为MN,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MN向SN发送SN增加请求消息。
具体的,当MN确定请求SN来传输UE的部分QoS流时,可以执行步骤201。其中,该SN增加请求消息可以包括MN请求SN传输的QoS流的标识和对应的QoS参数。在该SN增加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一个RRC Container,在该RRC Container中包括MN配置的转移到SN传输的QoS流的标识与DRB标识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
其中,该SN增加请求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三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步骤202、SN向MN发送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具体的,当SN接受MN的上述SN增加请求消息时,可以执行步骤202。其中,SN在收到MN发送的SN增加请求消息后,按照MN提供的QoS参数、QoS flow标识和DRB标识的映射关系来配置。在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可以包括SN同意接纳的QoS flow的标识。另外,在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一个RRC Container。在RRC Container中包括SN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及无线承载配置信息。
步骤203、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
该RRC连接重配消息携带上述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中的RRC Container中的信息。
步骤204、M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205、MN向SN发送SN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206、SN发起SN修改过程,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
SN发起SN修改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触发增加DRB,更具体的,该步骤是为了向MN请求分配DRB ID。本步骤中,该SN修改需求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具体的,步骤206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1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其中,该第一消息的具体解释说明也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7、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
本实施例中,该SN修改确认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二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具体的,步骤207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2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8、SN发起SN修改过程,SN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
SN发起SN修改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触发增加DRB,更具体的,该步骤是为了配置增加的DRB。本步骤中,该SN修改需求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五消息,其中,该第五消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即该第五消息可以包括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增加的DRB的配置信息等。具体的,该第五消息可以包括一个RRC Container,该RRC Container中携带该第一信息,即携带增加的DRB的配置信息。该增加的DRB配置信息可以包括SN增加的DRB的标识。当然可以理解的,该增加的DRB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该增加的DRB对应的PDCP、RLC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等。
步骤209、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该RRC连接重配消息包括第一信息。
具体的,MN可以将步骤208接收到的SN修改需求消息中的RRC Container中的第一信息取出,并将该第一信息设置在RRC连接重配消息中。
步骤210、M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211、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
本实施例,对于MN的增加请求消息,SN先接纳MN的请求,按照该增加请求消息中的配置信息完成配置,之后SN通过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发起DRB增加过程,从而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SN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6为本申请的又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图5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SN直接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MN向SN发送SN增加请求消息。
步骤302、SN向MN发送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其中,步骤301和步骤302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201和步骤202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3、S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
其中,该RRC连接重配消息可以携带上行QoS flow和DRB的映射关系和DRB的相关配置信息,即DRB的ID,该DRB的PDCP,RLC和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
步骤304、S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305、SN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
在本步骤中,该SN修改需求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步骤306、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
在本步骤中,该SN修改确认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二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其中,步骤305和步骤306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206和步骤207,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7、S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
该RRC连接重配消息包括第一信息。
该第一信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8、UE向SN发送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本实施例,对于MN的增加请求消息,SN先接纳MN的请求,按照该增加请求消息中的配置信息完成配置,之后SN通过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发起DRB增加过程,从而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SN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对于MN的增加请求消息,SN总是先接纳MN发送的SN增加请求消息,按照该SN增加请求消息中的配置信息完成配置,之后SN再向MN发起DRB增加过程,即发送第一消息,而与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不同,下面的两个实施例中对于MN发送的SN增加请求消息,SN可以直接发起DRB增加过程,即发送第一消息,其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下述实施例。
图7为本申请的又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MN向SN发送SN增加请求消息。
其中,步骤401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步骤301的具体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SN发起SN修改过程,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
其中,SN在收到MN发送的SN增加请求消息后,如果SN需要增加DRB,则SN发起SN修改过程,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本步骤中的SN修改需求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即SN发起SN修改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触发增加DRB,更具体的,该步骤是为了向MN请求分配DRB ID。该第一消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即SN可以根据该SN增加请求消息中的配置信息确定需要增加DRB。
步骤403、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
在本步骤中,该SN修改确认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二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其中,该第二消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4、SN向MN发送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其中,步骤404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步骤202的具体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4中的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增加的DRB的配置信息。
步骤405、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
步骤406、M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407、MN向SN发送SN重配完成消息。
本实施例,对于MN的增加请求消息,SN根据该增加请求消息中的配置信息确定需要增加DRB,可以通过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发起DRB增加过程,从而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SN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8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图7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SN直接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MN向SN发送SN增加请求消息。
其中,步骤501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步骤301的具体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2、SN发起SN修改过程,SN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
其中,SN在收到MN发送的增加请求消息后,如果SN需要增加DRB时,则SN发起SN修改过程,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本步骤中的SN修改需求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即SN发起SN修改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触发增加DRB,更具体的,该步骤是为了向MN请求分配DRB ID。该第一消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3、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
在本步骤中,该SN修改确认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二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其中,该第二消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4、SN向MN发送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其中,步骤504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步骤404的具体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5、S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
步骤506、S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其中,步骤505和步骤506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步骤307和步骤308,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对于MN的增加请求消息,SN根据该增加请求消息中的配置信息确定需要增加DRB,可以通过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发起DRB增加过程,从而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SN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9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图8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MN通过SN修改请求消息向SN发送增加的DRB的DRB ID,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601、MN向SN发送SN增加请求消息。
步骤602、SN向MN发送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603、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
步骤604、M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605、MN向SN发送SN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606、SN发起SN修改过程,SN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
如果SN需要增加DRB,则SN发起SN修改过程,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本步骤中的SN修改需求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即SN发起SN修改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触发增加DRB,更具体的,该步骤是为了向MN请求分配DRB ID。
步骤607、MN向SN发送SN修改请求消息。
在本步骤中,该SN修改请求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二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其中,该第二消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即通过SN修改请求消息向SN发送增加的DRB的DRB ID。
步骤608、SN向MN发送SN修改请求确认消息。
在本步骤中,该SN修改请求确认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五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其中,该第二消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9、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该RRC连接重配消息包括第一信息。
该第一信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10、M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611、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
本实施例,对于MN的增加请求消息,SN先接纳MN的请求,按照该增加请求消息中的配置信息完成配置,之后SN通过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发起DRB增加过程,从而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SN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10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MN向SN发送SN增加请求消息。
步骤702、SN向MN发送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703、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
步骤704、M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705、MN向SN发送SN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706、SN发起SN修改过程,SN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
如果SN需要增加DRB,则SN发起SN修改过程,并向MN发送第一消息,即SN发起SN修改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触发增加DRB,更具体的,该步骤是为了向MN请求分配DRB ID。在本步骤中,该SN修改需求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步骤707、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
在本步骤中,该SN修改确认消息可以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二消息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其中,步骤701至步骤708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201至步骤207的具体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8、S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该RRC连接重配消息包括第一信息。
该第一信息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9、S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本实施例,对于MN的增加请求消息,SN先接纳MN的请求,按照该增加请求消息中的配置信息完成配置,之后SN通过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发起DRB增加过程,从而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SN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11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MN向SN发送SN增加请求消息。
该增加请求消息包括MN请求SN传输的QoS flow的QoS flow ID以及对应的QoS参数。另外,在该增加请求消息中的RRC Container中还包括MN配置的转移到SN传输的QoSflow的QoS flow ID与DRB ID的映射关系。
步骤802、SN向MN发送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SN在收到MN发送的的SN增加请求消息后,按照MN提供的QoS flowID和DRB ID的映射关系来配置。在增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一个RRC Container。在RRCContainer中包含SN的无线资源配置以及无线承载配置。
步骤803、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
MN通过RRC连接重配消息将SN回复的增加请求确认消息中的RRC Cotainer中的信息发送给UE。
步骤804、M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805、MN向SN发送SN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806、SN发起SN修改过程,SN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
步骤807、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
其中,步骤806至步骤807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步骤706和步骤707,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808、S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
其中,SN在接收到MN发送的修改确认消息后,SN确定选用的DRB ID。SN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给UE,所述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括更新后的由SN传输的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的配置信息。
步骤809、S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810、SN向MN发送SN配置更新消息。
该SN配置更新消息包括剩余的可用的DRB ID、或者SN选用的DRB ID、或者更新后的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在DRB增加过程,可以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SN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12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MN向SN发送SN增加请求消息。
该增加请求消息包括MN请求SN传输的QoS flow的QoS flow ID以及对应的QoS参数。另外,在该增加请求消息中的RRC Container中还包括可用的DRB ID。
步骤902、SN向MN发送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其中,如果SN接纳该增加请求消息,SN根据MN提供的可用的DRB ID,自己确定选用的DRB ID以及DRB ID与MN请求通过SN传输的QoS flow的QoS flow ID的映射关系。SN回复增加请求确认消息,该增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剩余可用的DRB ID或者SN占用的DRB ID。
步骤903、S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
该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含更新后的由SN传输的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
步骤904、S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905、SN发起SN修改过程,SN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
步骤906、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
其中,步骤906至步骤907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步骤706和步骤707,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7、S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
其中,SN在接收到MN发送的修改确认消息后,SN确定选用的DRB ID。SN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给UE,所述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括更新后的由SN传输的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的配置信息。
步骤908、S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909、SN向MN发送SN配置更新消息。
该SN配置更新消息包括剩余的可用的DRB ID、或者SN选用的DRB ID、或者更新后的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在DRB增加过程,可以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SN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的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13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用户设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本实施例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第一基站根据自身需求请求释放DRB,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01、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释放至少一个DRB。
其中,第一基站确定需要减少DRB时,可以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以请求释放DRB。第二基站接收到该第一消息,获知第一基站需要释放的DRB的标识。
其中,该第一消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请求释放的至少一个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DRB与QoS流的映射关系。
步骤1002、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确认接收所述第一消息。
步骤1003、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用户设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
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的DRB的标识即为释放的DRB的标识。
可以理解的,上述第二消息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反馈确认接受释放请求,第二基站还可以发送释放拒绝消息,以拒绝第一基站的释放请求。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以请求释放DRB,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反馈第二消息,第一基站根据该第二消息可以确定可以释放的DRB,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释放的DRB的标识,从而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第一基站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14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用户设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101、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
具体的,第一基站在DRB标识更新生成该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后发送第一消息,该DRB标识更新的原因包括增加DRB和释放DRB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当DRB标识更新的原因包括增加DRB时,该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不包括增加的DRB的标识。
当DRB标识更新的原因包括释放DRB时,该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包括释放的DRB的标识。
即,第一基站在DRB标识更新后需要通过该第一消息告知第二基站。
步骤1102、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用户设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增加的DRB的配置信息和释放的DRB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该增加的DRB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增加的DRB的标识。
其中,该增加的DRB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配置信息,例如该DRB相应的PDCP实体,RLC实体和逻辑信道的配置等。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上行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信息。
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基站为辅基站,第二基站为主基站;或者,
另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基站为主基站,第二基站为辅基站。
可选的,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占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释放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当第一消息包括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时,第二基站根据该第一消息获取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
当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基站占用的DRB的标识,第二基站根据该第一基站占用的DRB的标识和第二基站维护的可用的DRB的标识确定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
当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基站释放的DRB的标识,第二基站根据该第一基站释放的DRB的标识和第二基站维护的可用的DRB的标识确定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
当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第二基站根据该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基站占用的DRB的标识,根据第一基站占用的DRB的标识和第二基站维护的可用的DRB的标识确定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801之前或上述步骤802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可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对可用的DRB的标识执行DRB标识更新,生成该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
具体的,第二基站维护可用的DRB的标识,第二基站通过第二消息向第一基站指示可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从可用的DRB的标识中选取DRB的标识,用于增加的DRB,并进行第一基站维护的DRB的标识进行更新,生成该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将更新后的结果通过第一消息告知第二基站。
可选的,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可用的DRB的标识;第二基站占用的DRB的标识;第二基站释放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二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维护有可用的DRB的标识,在任何一方的DRB的标识的使用情况发生更新后,需要通知对方更新后的结果。其告知对方更新后的结果的方式可以为,直接告知可用的DRB的标识,也可以为告知对方自己占用或释放的DRB的标识、或自己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由对方根据自身维护的可用的DRB的标识和上述信息确定更新后的结果。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基站为辅基站,第二基站为主基站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QoS流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QoS流,或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DRB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DRB;
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及所述至少一个QoS流的QoS参数;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可用的DRB的标识。
其中,所述转移类型包括QoS流转移和DRB转移的至少一种。
所述QoS流转移指的是以QoS流为粒度进行的QoS流的转移,即转移的QoS流为第二基站配置的至少一个DRB中的部分QoS流,而不是所述至少一个DRB中的所有QoS流。
所述DRB转移指的是以DRB为粒度进行的QoS流的转移,即转移的QoS流为第二基站配置的至少一个DRB中的全部QoS流。
第一基站在接受上述转移后,如果确定需要增加DRB以进行QoS流与DRB的映射的重新配置,则可以执行后续步骤801至步骤802。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和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包含在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容器(RRC Container)中,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容器(RRC Container)包含在所述第三消息中。
上述步骤802的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
上述步骤803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该第四消息用于所述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在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中。
可选的,该第四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发送该第四消息的原因为更改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具体的,第四消息包括第二信息和RRC Container,该RRC Container包括该第一信息,那么,第二基站在接收到该第四消息时,可以先查看第二信息,第四消息携带有该第二信息即表明第一基站对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进行了修改,那么第二基站根据该第一信息再到RRC Container中获取第一信息,而如果第四消息中没有携带该第二信息,则第二基站可以不执行到RRC Container中获取信息的步骤,将该RRC Container直接透传给UE。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四消息和第一消息可以是独立的两条消息,也可以是一条消息,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置。本实施例的第三消息和第二消息可以是独立的两条消息,也可以是一条消息,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以指示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增加的DRB的配置信息和释放的DRB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从而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第一基站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下面采用两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14所示实施例进行具体解释说明。
图15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UE、MN和SN,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201、MN向SN发送SN增加请求消息。
具体的,MN决定请求SN来传输UE的部分QoS flow,可以向SN发送SN增加请求消息。该SN增加请求消息可以包括(1)MN请求SN传输的QoS flow的标识和对应的QoS参数,以及(2)当前可用的DRB ID。
可选的,该SN增加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3)MN分配给SN转移到SN传输的至少一个QoS flow的DRB ID,以及QoS flow ID与DRB ID的映射关系。
其中,(2)当前可用的DRB ID可以携带在一个RRC Container中。如果该增加请求消息中包括内容(3),则该内容(3)也可以包含在一个RRC Container中。
步骤1202、如果SN接纳增加请求,SN回复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SN在收到MN发送的SN增加请求消息后,如果所述增加请求消息中包括上述内容(3),那么SN按照MN提供的QoS flow ID和DRB ID的映射关系来配置。否则,SN自己根据上述内容(1)和(2)来自己选取DRB ID,并确定DRB ID和QoS flow ID的映射关系。在增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可以包括SN同意接纳的QoS flow的QoS flow ID。在增加请求确认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一个RRC Container。在RRC Container中包括SN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以及DRB与QoS flow的映射关系。
步骤1203、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该RRC连接重配消息包括SN回复的增加请求确认消息中的RRC Container中的信息。
步骤1204、M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1205、MN向SN发送SN重配完成消息。该SN重配完成消息为MN和SN的之间Xn接口或者X2接口消息。
步骤1206、SN向MN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该修改请求消息用于SN发起DRB的修改过程。
其中,该修改需求消息即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消息。
具体的,当SN重配其所承载的QoS flow和DRB的映射关系而需要增加DRB或者释放DRB时,SN发起SN修改过程,并向MN发送修改需求消息。如果需要增加DRB时,SN在发起SN修改过程前,SN根据MN提供的可用的DRB ID,自己选取DRB ID,并确定新的QoS flow和DRB的映射关系。
在该修改需求消息中包括的具体信息可以参见图10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消息的具体信息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SN还可以在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发送修改请求消息的原因,具体的可以设置该修改请求消息的原因信息为QoS flow重映射,即更改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以通知MN发起该修改过程的原因。MN可以根据该修改请求消息中包括的DRB ID来确定剩余可用的DRB ID,以及SN分配的DRB ID是否与MN分配的DRB ID有冲突。
步骤1207、如果MN和SN分配的DRB ID没有冲突,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该RRC连接重配消息携带SN发送的修改请求消息中的RRC Container中的信息。
可以理解的,如果MN和SN分配的DRB ID有冲突,MN发送修改拒绝消息给SN。
步骤1208、M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1209、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该SN修改确认消息为MN和SN之间的Xn接口或者X2接口消息。
步骤1210、MN更新自身维护的可用的DRB ID。
步骤1211、MN向SN发送MN配置更新消息。该MN配置更新消息包括MN更新后的可用的DRB ID。
当MN配置的DRB的数目发生变化时,MN通过所述配置更新消息将更新后的可用的DRB ID发送给SN。导致DRB数目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MN增加DRB和MN释放DRB。
所述配置更新消息可以为SN修改请求消息。即当MN配置的DRB的数目发生变化时,MN发起SN修改过程,并发送SN修改请求消息给SN。在所述修改请求消息中,包含MN更新后的可用的DRB ID。
所述配置更新消息也可以为一条新定义的消息。
本实施例,可以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SN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16为本申请的再一种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UE、MN和SN,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301、MN向SN发送SN增加请求消息。
步骤1302、如果SN接纳增加请求,SN回复SN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其中,步骤1001至步骤1002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步骤901至步骤902的具体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303、S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该RRC连接重配消息包括更新后的由SN传输的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信息。所述QoS 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可以为上行QoSflow与DRB的映射关系。
步骤1304、SN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1305、SN更新可用的DRB ID。
具体的,当SN重配其所承载的QoS flow和DRB的映射关系而需要增加DRB或者释放DRB时,SN发起SN修改过程,并向MN发送修改需求消息。如果需要增加DRB时,SN在发起SN修改过程前,SN根据MN提供的可用的DRB ID,自己选取DRB ID,并确定新的QoS flow和DRB的映射关系。
步骤1306、SN向MN发送SN配置更新消息。该SN配置更新消息携带更新后的可用的DRB ID。
当SN配置的DRB的数目发生变化时,SN通过所述配置更新消息将更新后的可用的DRB ID发送给MN。导致DRB数目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SN增加DRB和SN释放DRB。
所述配置更新消息可以为SN修改需求消息。即当SN配置的DRB的数目发生变化时,SN发起SN修改过程,并发送SN修改需求消息给MN。在所述修改请求消息中,包含SN更新后的可用的DRB ID。
所述配置更新消息也可以为一条新定义的消息。
步骤1307、MN更新自身维护的可用的DRB ID。
步骤1308、MN向SN发送MN配置更新消息。该MN配置更新消息包括MN更新后的可用的DRB ID。
当MN配置的DRB的数目发生变化时,MN通过所述配置更新消息将更新后的可用的DRB ID发送给SN。导致DRB数目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MN增加DRB和MN释放DRB。
所述配置更新消息可以为SN修改请求消息。即当MN配置的DRB的数目发生变化时,MN发起SN修改过程,并发送SN修改请求消息给SN。在所述修改请求消息中,包含MN更新后的可用的DRB ID。
所述配置更新消息也可以为一条新定义的消息。
本实施例,可以确保DRB的ID的唯一性,实现SN可以根据自己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网络状况增加DRB,以重新配置QoS flow与DRB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DRB设置更为灵活有效。
图17为本申请的一种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基站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1和接收模块12,其中,发送模块11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增加数据无线承载DRB,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发送模块11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DRB配置信息,所述DRB配置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上行服务质量QoS流与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映射关系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为辅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主基站。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请求增加DRB的指示信息;请求增加DRB的数目;重新映射的QoS流的标识;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信息;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的索引。
可选的,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可用的DRB的标识;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允许映射到至少一个DRB的QoS流的标识;拒绝映射到至少一个DRB的QoS流的标识;DRB和QoS流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DRB和QoS流的分组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DRB和QoS流的分组的索引的映射关系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QoS流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QoS流,或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DRB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DRB;
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及所述至少一个QoS流的QoS参数;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转移类型包括QoS流转移和DRB转移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1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1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可用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选取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基站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3和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第一基站的程序代码和数据,该处理模块13用于调用存储模块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控制本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1和接收模块12执行上述操作。
本实施例的第一基站,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8为本申请的一种第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基站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1和发送模块22,其中,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增加数据无线承载DRB;发送模块22,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DRB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为辅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主基站。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QoS流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QoS流,或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DRB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DRB;
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及所述至少一个QoS流的QoS参数;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转移类型包括QoS流转移和DRB转移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2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可用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选取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基站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23和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第一基站的程序代码和数据,该处理模块23用于调用存储模块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控制本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22和接收模块21执行上述操作。
本实施例的第二基站,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第一基站,该第一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7相同,具体可以参见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基站的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增加的DRB的配置信息和释放的DRB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增加的DRB的配置信息包括增加的DRB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在DRB标识更新生成所述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后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DRB标识更新的原因包括增加DRB和释放DRB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上行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为辅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主基站;或者,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辅基站。
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占用的DRB的标识;第一基站释放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可用的DRB的标识;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可用的DRB的标识执行DRB标识更新,生成所述当前可用的DRB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可用的DRB的标识;第二基站占用的DRB的标识;第二基站释放的DRB的标识;所述第二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QoS流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QoS流,或用于请求转移至少一个DRB至所述第一基站,或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DRB;
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及所述至少一个QoS流的QoS参数;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可用的DRB的标识。其中,所述转移类型包括QoS流转移和DRB转移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的第一基站,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7所示实施例的第一基站可以对应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物体设备,例如,基站,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1可以与基站的发送器对应,也可以对应基站的收发器。接收模块12可以与基站的接收器对应,也可以对应基站的收发器。处理模块13可以与基站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1和接收模块12执行上述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图18所示实施例的第二基站可以对应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物体设备,例如,基站,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22可以与基站的发送器对应,也可以对应基站的收发器。接收模块21可以与基站的接收器对应,也可以对应基站的收发器。处理模块23可以与基站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或者是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22和接收模块21执行上述操作。
当本申请实施例的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至少一部分功能通过软件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基站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种可能的DRB标识的获取方法。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可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所述传输可以通过无线(例如蜂窝通信、红外、短距离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当本申请实施例的DRB标识的获取方法的至少一部分功能通过软件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二基站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种可能的DRB标识的获取方法。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可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所述传输可以通过无线(例如蜂窝通信、红外、短距离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即软件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种可能的DRB标识的获取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二基站请求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
所述至少一个QoS流对应的QoS参数;
可用的DRB的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接纳的QoS流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双连接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二基站为双连接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一消息为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基站释放的DRB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三消息为辅节点修改需求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请求增加DRB的数目;
重新映射的QoS流的标识;
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信息;
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的索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可用的DRB的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选取的DRB的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5.一种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基站请求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QoS流对应的QoS参数;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基站请求增加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目;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允许所述第一基站增加的DRB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双连接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二基站为双连接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一消息为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辅节点修改需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辅节点修改确认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及所述至少一个QoS流的QoS参数;
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
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转移类型包括QoS流转移和DRB转移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可用的DRB的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选取的DRB的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8.一种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二基站请求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
所述至少一个QoS流对应的QoS参数;
可用的DRB的标识;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接纳的QoS流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双连接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二基站为双连接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一消息为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辅节点增加请求确认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基站释放的DRB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三消息为辅节点修改需求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请求增加DRB的数目;
重新映射的QoS流的标识;
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信息;
重新映射的QoS流的分组的索引。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可用的DRB的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选取的DRB的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QoS流和DRB的映射关系。
12.一种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基站请求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QoS流对应的QoS参数;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基站请求增加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数目;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允许所述第一基站增加的DRB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双连接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二基站为双连接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一消息为辅节点增加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辅节点修改需求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辅节点修改确认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及所述至少一个QoS流的QoS参数;
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与DRB的映射关系;
转移类型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转移类型包括QoS流转移和DRB转移的至少一种。
CN201780091846.2A 2017-08-04 2017-08-04 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10741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7983.6A CN114698143A (zh) 2017-08-04 2017-08-04 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96111 WO2019024115A1 (zh) 2017-08-04 2017-08-04 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7983.6A Division CN114698143A (zh) 2017-08-04 2017-08-04 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1701A CN110741701A (zh) 2020-01-31
CN110741701B true CN110741701B (zh) 2022-03-11

Family

ID=652332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7983.6A Pending CN114698143A (zh) 2017-08-04 2017-08-04 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CN201780091846.2A Active CN110741701B (zh) 2017-08-04 2017-08-04 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7983.6A Pending CN114698143A (zh) 2017-08-04 2017-08-04 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1277764B2 (zh)
EP (1) EP3664535A4 (zh)
JP (1) JP6987964B2 (zh)
KR (2) KR102457284B1 (zh)
CN (2) CN114698143A (zh)
AU (2) AU2017425816B2 (zh)
BR (1) BR112020002056A2 (zh)
CA (1) CA3071469A1 (zh)
WO (1) WO20190241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621072D0 (en) 2016-12-12 2017-01-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R QOS handling
CN110167200A (zh) * 2018-02-13 2019-08-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drb标识分配方法、资源释放方法及设备
WO2019183852A1 (zh) * 2018-03-28 2019-10-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62593B (zh) * 2018-06-21 2023-04-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
WO2020032854A1 (en) * 2018-08-06 2020-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unnel setup for split bearers in 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 (mr-dc) and nr-nr dual connectivity (nr-dc)
CN110677925B (zh) * 2019-08-30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承载处理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271551B (zh) * 2020-02-17 2022-07-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11516699B2 (en) * 2020-04-08 202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ssing mapped 5G system (5GS) quality of service (QoS) information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CN112004241B (zh) * 2020-08-27 2024-03-08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EP4087293A1 (en) * 2021-05-06 2022-11-09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73157A1 (en) * 2011-11-25 2014-09-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achiev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4797000A (zh) * 2014-01-21 2015-07-2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网络中的无线承载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4797009A (zh) * 2014-01-21 2015-07-2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网络中的无线承载释放方法及系统
WO2017020302A1 (zh) * 2015-08-06 2017-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数据无线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7105A (zh) * 2014-07-22 2017-05-24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数据通信中的轻量级空中信令机制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3044B2 (en) * 2014-01-30 2017-07-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US9538575B2 (en) * 2014-01-30 2017-01-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KR102022157B1 (ko) * 2014-03-28 2019-09-17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베어러 관리 장치, 방법 및 통신 시스템
CN105228263B (zh) * 2014-06-30 202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b转换方法及装置
EP3338481B1 (en) * 2015-08-19 2021-09-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handling offloading of drbs to wlan carrier
CN108496405B (zh) * 2015-11-30 2022-09-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集群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62949A1 (en) 2016-09-30 2018-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ual-connectivity to transmit data in new radio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CN108605254B (zh) * 2017-01-05 2021-06-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用于qos流到drb映射的规则的方法和装置
US10609753B2 (en) * 2017-01-26 2020-03-31 Ht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an switch between two different base st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73157A1 (en) * 2011-11-25 2014-09-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achiev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6100816A (zh) * 2011-11-25 2016-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797000A (zh) * 2014-01-21 2015-07-2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网络中的无线承载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4797009A (zh) * 2014-01-21 2015-07-2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网络中的无线承载释放方法及系统
CN106717105A (zh) * 2014-07-22 2017-05-24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数据通信中的轻量级空中信令机制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WO2017020302A1 (zh) * 2015-08-06 2017-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数据无线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P on Option 7 support of QoS and Slice;HUAWEI;《3GPP TSG-RAN WG3 #NR2 Ad-Hoc,R3-172479》;20170629;第9.1.1.2-9.1.2.6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01539A1 (en) 2022-06-23
US11277764B2 (en) 2022-03-15
JP6987964B2 (ja) 2022-01-05
AU2017425816A1 (en) 2020-03-19
AU2021266272B2 (en) 2023-02-09
JP2020529172A (ja) 2020-10-01
KR102457284B1 (ko) 2022-10-19
WO2019024115A1 (zh) 2019-02-07
EP3664535A4 (en) 2020-11-11
KR20200033332A (ko) 2020-03-27
AU2017425816B2 (en) 2021-10-14
EP3664535A1 (en) 2020-06-10
KR20220147696A (ko) 2022-11-03
AU2021266272A1 (en) 2021-12-09
CA3071469A1 (en) 2019-02-07
BR112020002056A2 (pt) 2020-07-21
KR102560530B1 (ko) 2023-07-26
CN110741701A (zh) 2020-01-31
CN114698143A (zh) 2022-07-01
US20200322831A1 (en) 2020-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1701B (zh) 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获取方法和基站
KR102221747B1 (ko) 스위칭 방법 및 장치
US11323911B2 (en) Radio bear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dual connectivity terminal
US11265768B2 (en) EPS bearer identifier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SMF and PCF
US9655156B2 (en) Bearer establishment method, base station, packet data gateway, and computer system
JP7270766B2 (ja) 無線ベアラ構成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0235510B (zh) NextGen移动核心网中增强会话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4830818A (zh) 管理QoS的方法、中继终端、PCF网元、SMF网元及远程终端
CN114765819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JP7367186B2 (ja) ページング方法と機器
JP7285905B2 (ja) データ無線ベアラ識別子を取得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CN109803390B (zh)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278858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18895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096116A1 (zh) 索引分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3852999A (zh) 资源管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3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