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0472B -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0472B
CN110740472B CN201810803600.XA CN201810803600A CN110740472B CN 110740472 B CN110740472 B CN 110740472B CN 201810803600 A CN201810803600 A CN 201810803600A CN 110740472 B CN110740472 B CN 110740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node
node
request message
downlin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036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0472A (zh
Inventor
陈喆
刘佳敏
孙建成
张大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036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4047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5531 priority patent/WO20200155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740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0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0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0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若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所述上级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或者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下行数据发送拥塞。

Description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5G通信系统中引入了中继架构,在中继架构中终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中继节点接入锚点节点,例如:锚点基站(Donor gNB,DgNB),且中继架构中主要是由上级节点控制下行数据的发送。然而,在实际应用可能会出现某一上级节点与其下级节点之间有足够的资源,从而该上级节点一直向该下级节点发送数据,但在这时可能会出现,该下级节点与其下级节点(或者终端)之间的资源不足或者链路发生问题等异常情况,从而导致该下级节点缓存大量数据,甚至缓存崩溃或者溢出,导致下行数据发送拥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以解决下行数据发送拥塞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包括:
若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
所述上级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或者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上报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下行链路异常、下行调度异常、下行资源异常、周期性触发配置、可用缓存异常、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发送状态。
可选的,所述可用缓存异常包括:
可用缓存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门限;或者
可用缓存比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比例门限。
可选的,所述请求消息包括:
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
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暂停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数据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DRB)标识和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 RLC)信道的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属性相匹配;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或者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还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或所述目标终端的DRB标识,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根据锚点节点发送的配置消息,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配置新RLC信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下行发送恢复正常,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下行发送请求消息,使得所述上级节点继续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恢复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
可选的,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可用缓存数量、可用缓存比例和最高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序列号(Serial Number,SN),其中,所述最高PDCP SN为成功按序发送到下级节点或者终端的最高PDCP SN。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终端之间还存在第二中继节点,则所述若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并降低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暂停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中继节点,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
所述上级节点,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或者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上报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下行链路异常、下行调度异常、下行资源异常、周期性触发配置、可用缓存异常、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发送状态。
可选的,所述可用缓存异常包括:
可用缓存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门限;或者
可用缓存比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比例门限。
可选的,所述请求消息包括:
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
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暂停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和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或者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还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或所述目标终端的DRB标识,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
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还用于根据锚点节点发送的配置消息,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配置新RLC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下行发送恢复正常,则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下行发送请求消息,使得所述上级节点继续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恢复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
可选的,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可用缓存数量、可用缓存比例和最高PDCP SN,其中,所述最高PDCP SN为成功按序发送到下级节点或者终端的最高PDCP SN。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终端之间还存在第二中继节点,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还用于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并降低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暂停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所述上级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或者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实现上级节点根据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对下行数据进行调整,以避免下行数据发送拥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状态反馈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终端11、至少一个中继节点12和锚点节点(donor node)13,终端11通过至少一个中继节点12接入锚点节点13。其中,终端11可以是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或者其他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的具体类型。以图1所示的终端11包括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SDAP)、PDCP、RLC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这些实体为例,与终端11连接的中继节点12包括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和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其中,DU包括RLC和MAC,负责与终端11进行通信,MT包括适配层(adaption layer,简称Adapt)、RLC和MAC,负责与上级节点进行通信;而连接在中继节点12和锚点节点13之间的中继节点12包括DU和MT,其中,DU包括Adapt、RLC和MAC,负责与下级节点进行通信,MT包括Adapt、RLC和MAC,负责与上级节点进行通信。另外,中继节点12也可以称作综合接入回程节点(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node,IAB node)。而锚点节点13包括DU和中央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其中,DU包括Adapt、RLC和MAC,负责与下级节点进行通信,CU包括SDAP和PDCP,负责与终端11进行通信。另外,上述锚点节点13可以是IAB-donor、锚点基站(Donor gNB,DgNB)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中继节点12和锚点节点13的具体类型,且中继节点12和锚点节点13的内部结构并不限定为图1所示的结构,图1仅以终端11通过两个中继节点12接入锚点节点13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01、若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
102、所述上级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或者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其中,上述第一中继节点可以是与终端连接的中继节点,或者可以是连接在另一中继节点和锚点节点之间的中继节点,而上述上级节点则可以是中继节点或者锚点节点。
而上述上报触发条件可以是锚点节点配置的,例如:周期性触发配置,或者事件性触发配置,或者上述上报触发配置件可以是协议预先定义或者上述第一中继节点预先配置的,例如:下行发送出现异常或者下行可用资源不足等等。
而上述请求消息可以是请求降低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的请求消息,或者请求暂停发送下行数据的请求消息。而上述下行发送状态可以是上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下行发送状态,例如:下行发送的速率或者下行发送数据的最高PDCP SN号等。
当上述上级节点接收到上述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后,就可以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例如: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暂停向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等等,当然,这里下行数据可以是指某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的下行数据。其中,这一个或者多个终端可以为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例如:与第一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异常的终端,或者第一中继节点无法调度下行资源的终端,或者大量数据存储在第一中继节点的缓存中的终端等等。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通过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增加上级节点对下行发送的控制,从而提高下行数据控制的效果,以避免下行数据发送拥塞。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数据控制也可以称作下行流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报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下行链路异常、下行调度异常、下行资源异常、周期性触发配置、可用缓存异常、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发送状态。
其中,上述下行链路异常可以是指下行链路失败、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较差或者下行链路传输速率较低等。另外,上述下行链路可以是第一中继节点与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或者第一中继节点与其下级节点之间的下行链路。
而上述下行调度异常可以是第一中继节点服务的终端过多,导致调度困难,且下行速率下降。
上述下行资源异常可以是下行资源不足,无法给某些终端调度足够的资源。
上述周期性触发配置可以是锚点节点配置的周期性触发条件,例如:每隔特定时长向上级节点发送下行发送状态。
上述可用缓存异常可以包括:
可用缓存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门限;或者
可用缓存比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比例门限。
其中,上述预设数量门限和上述预设比例门限(例如:60%或者50%等)可以是锚点节点配置的,或者协议定义的。其中,上述可用缓存数量可以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计数,如第一中继节点的可用缓存数量小于某一特定字节数时,则向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当然,上述可用缓存数量也可以理解为缓存即将溢出。
而上述第二中继节点可以是上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下级节点,例如:连接终端的中继节点。当接收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上述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则可以表示第二中继节点与终端之前的下行传输出现异常,或者第二中继节点缓存过多的数量,从而需要向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以使得上级节点调整下行数据的发送。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和下行发送状态可以参见步骤101中的请求消息和下行发送状态,此处不作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请求消息包括:
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
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暂停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上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可以包括速率限制参数,该速率限制参数可以包括限制的对象,例如:终端的标识、终端的DRB标识和下行发送速率中的至少一项。这里终端可以为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例如:与第一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异常的终端,或者第一中继节点无法调度下行资源的终端,或者大量数据存储在第一中继节点的缓存中的终端等等。或者上述速率限制参数可以包括:RLC信道的下行发送速率或者RLC信道的标识。
同理,上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也可以包括上述速率限制参数。
上述上级节点接收到上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后,就可以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当然,这里的降低可以是降低上述速率限制参数对应的终端的下行数据的速率。若接收到上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则可以暂停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当然,这里的暂停可以是暂停发送上述速率限制参数对应的终端的下行数据。
一种优选的方案,上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和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
这样通过该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可以是使得上级节点降低特定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的速率。
另一种优选的方案,上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
这样通过该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可以是使得上级节点暂停特定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可以是终端的承载和中继节点之间的承载一一对应,中继节点之间的承载和中继节点到锚点节点的承载一一对应。也就是说,该场景中没有对承载进行聚合。例如:如图3所示,终端为UE为例,UE1、UE2和UE3与IAB1连接,其中,DRB1用于承载网络通话(Voice overInternet Protocol,VOIP)业务,而DRB2用于网页浏览(web browsing),而DRB3用于承载数据流(streaming),且IAB1与IAB2之间的数据承载,以及IAB2与锚点节点之间的数据承载不变。需要说明的是,IAB1与IAB2之间的数据承载,和IAB2与锚点节点之间的数据承载也可以称作RLC信道(RLC-Channel)。
在实际应用中,若终端1的承载DRB1出现调度困难,比如终端1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者信道质量较低,或者IAB1的终端过多导致调度困难且速率下降,IAB1-IAB2的终端1的DRB1却一直在发送下行数据,那么IAB1的缓存就会溢出。这样通过上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可以实现下级节点IAB1向上级节点IAB2反馈终端1的DRB1的速率限制参数。速率限制参数中包含终端ID+终端DRB ID+速率,从而降低IAB2向IAB1下行发送的速率。另外,如果IAB2也出现缓存即将溢出的情况,IAB2再向锚点节点反馈并修改终端1的DRB1。
而通过上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可以实现IAB1向IAB2发送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暂停请求消息中包含终端ID+终端DRB ID。当收到该消息后,IAB2停止针对该UE的该承载发送。另外,如果IAB2也出现内存即将溢出的情况,IAB2再向Donor IAB节点发送暂停发送UE1的DRB1的请求。
另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
其中,上述RLC信道为聚合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的DRB的RLC信道。另外,上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可以是,这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似或者相同。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通过下行发送速率降低上级节点在上述RLC信道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
另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
其中,这里的RLC信道可以参见上一实施方式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通过RLC信道的标识让上级节点暂停在上述RLC信道发送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RLCChannel)可以是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的RLC信道为聚合多个终端的DRB的信道,例如:如图4所示,终端为UE为例,UE1、UE2和UE3与IAB1连接,其中,DRB1用于承载VOIP业务,而DRB2用于网页浏览(web browsing),而DRB3用于承载数据流(streaming),这些DRB在IAB1和IAB2之间的链路上被聚合到一个承载上,例如:RLC信道。由于同一个RLC信道的调度是一样的,那么在IAB1-IAB2和IAB2-锚点IAB之间的流控只能是基于RLC信道的控制。当终端1的DRB1出现拥塞,IAB1不能在下行调度足够的资源给终端1的DRB1,而这个时候IAB2还在向IAB1发送下行数据,这个时候IAB1的缓存就会溢出。
而通过上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可以实现下级节点IAB1向上级节点IAB2反馈RLCChannel1的速率限制参数。以降低整个RLC channel1的向IAB1下行发送的速率。另外,如果IAB2也出现缓存即将溢出的情况,IAB2再向Donor IAB节点反馈并修改RLC channel1。
以及通过上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可以实现IAB1向IAB2发送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暂停请求消息可以包含RLC Channel1。当收到该消息后,IAB2停止针对该UE的该RLCChannel1发送。另外,如果IAB2也出现缓存即将溢出的情况,IAB2再向Donor IAB节点发送暂停发送RLC Channel1的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并不限定上级节点降低上级节点在上述RLC信道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暂停在上述RLC信道发送下行数据。因为,上述RLC信道可能还包括第一中继节点可以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的DRB,例如:上述RLC信道聚合终端1、终端2和终端3的DRB,其中,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向终端1和终端2发送下行数据,但可以正常向终端3发送下行数据。那么,在该情况下,为了避免其他终端的DRB与无法发送下行数据,或者降低下行数据发送的速率,第一中继节点可以为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重新配置RLC信道。例如: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或者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还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或所述目标终端的DRB标识,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根据锚点节点发送的配置消息,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配置新RLC信道。
其中,上述根据锚点节点发送的配置消息,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配置新RLC信道可以是,根据配置消息重新配置第一中继节点与上级节点之间的承载映射规则,把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目标终端的DRB重新映射到一个单独的RLC信道,从而不会影响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承载聚合的场景下,具有相似属性的不同终端的承载(bearer)被聚合在一个RLC Channel里,那么一个RLC channel传输受限(比如限速或者停止发送),都会导致其他终端的bearer也不能下行发送。因此这是不公平的。在这种场景下,锚点IAB需要重新配置映射规则。如图4所示,具体可以是当锚点IAB收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终端ID+bearer ID),或者暂停发送请求消息(终端ID+bearer ID),锚点IAB重新配置IAB1和IAB2的承载映射规则,把终端1的bearer1和其他所有不能正常发送的UE的bearer重新映射到一个单独的RLC channel。
在上述实施方式,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下行发送恢复正常,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下行发送请求消息,使得所述上级节点继续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恢复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
其中,上述第一中继节点下行发送恢复正常可以是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向一些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后,可以正常向这些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例如:终端的下行链路恢复。进一步可以是,第一中继节点的缓存清空,或者即将清空后,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下行发送请求消息。
例如:在图3所示的场景中,当IAB1可以向终端1的DRB1发送下行数据时,IAB1中的缓存已经清空,IAB1向IAB2发送继续发送请求消息,这时候IAB2继续发送UE1的DRB1。IAB2也向锚点IAB发送继续发送请求消息,这样才能让IAB2继续向IAB1发送数据包,IAB1才有数据包向终端发送。
而在图4所示的场景中,当IAB1可以向终端1的DRB1发送下行数据时,IAB1中的缓存已经清空,IAB1向IAB2发送继续发送请求消息,消息中包含RLC Channel1。这时候IAB2继续发送UE1的RLC Channel1。IAB2也向Donor IAB发送继续发送请求消息,消息中包含RLCChannel1。这样才能让IAB2继续向IAB1发送数据包,IAB1才有数据包向终端发送。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下行发送请求消息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可用缓存数量、可用缓存比例和最高PDCP SN,其中,所述最高PDCP SN为成功按序发送到下级节点或者终端的最高PDCP SN。
其中,上述最高PDCP SN可以是上述第一中继节点按照预设顺序向下级节点或者终端发送数据,成功到达下级节点或者终端的数据中最高的PDCP SN。
当上级节点接收到上述下行发送状态可以根据该下行发送状态包括的内容自行及时调整向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速率,以增加对下行数据的控制。例如:可用缓存数量比较少时,则可以降低下行发送速率,甚至暂停发送,反之,则可以保证正常发送速率,或者增加发送速率。
例如:如图5所示,IAB2向IAB1发送下行数据包,IAB1向IAB2反馈下行发送状态。该反馈状态可以有两种触发方式:
1、周期性触发;其中,触发周期可以由Donor gNB配置。
2、事件性触发;其中,触发条件也可以是Donor gNB配置,具体可以如下:
可用的缓存数量门限,比如字节数
可用的缓存比例门限,比如60%。
下行发送状态反馈的消息参数可以包括:可用缓存、可用缓存所占比例,成功按续传到下级节点的最高PDCP SN号。这样通过反馈上述消息,可以让上级IAB节点自行及时调整发送的速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终端之间还存在第二中继节点,则所述若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并降低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暂停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若接收到下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则降低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暂停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从而提高对下行数据的控制。其中,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可以参见步骤101中的请求消息和下行发送状态,此处不作赘述。且接收到上述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则确认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并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使得上级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或者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当然,该实施方式中,第一中继节点的行为也可以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场景中IAB2的行为,此处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介绍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均可以独立实现,也可以相互结合实现,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使得所述上级节点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实现上级节点根据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对下行数据进行调整,以避免下行数据发送拥塞。
请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包括:
第一中继节点601,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
所述上级节点602,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或者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上报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下行链路异常、下行调度异常、下行资源异常、周期性触发配置、可用缓存异常、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发送状态。
可选的,所述可用缓存异常包括:
可用缓存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门限;或者
可用缓存比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比例门限。
可选的,所述请求消息包括:
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
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暂停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和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601与所述上级节点602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601与所述上级节点602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601与所述上级节点602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601与所述上级节点602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或者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还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或所述目标终端的DRB标识,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
所述第一中继节点601还用于根据锚点节点发送的配置消息,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配置新RLC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中继节点601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下行发送恢复正常,则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下行发送请求消息,使得所述上级节点继续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恢复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
可选的,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可用缓存数量、可用缓存比例和最高PDCP SN,其中,所述最高PDCP SN为成功按序发送到下级节点或者终端的最高PDCP SN。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601与终端之间还存在第二中继节点,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还用于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并降低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暂停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为了避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且还可以达到相同有益效果。
请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节点的结构图,该节点为第一中继节点,如图7所示,节点7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701,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使得所述上级节点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上报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下行链路异常、下行调度异常、下行资源异常、周期性触发配置、可用缓存异常、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发送状态。
可选的,所述可用缓存异常包括:
可用缓存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门限;或者
可用缓存比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比例门限。
可选的,所述请求消息包括:
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
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暂停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和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信道的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服务质量QOS属性相匹配;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或者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还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或所述目标终端的DRB标识,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如图8所示,节点700还包括:
配置模块702,用于根据锚点节点发送的配置消息,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配置新RLC信道。
可选的,如图9所示,节点7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703,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下行发送恢复正常,则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下行发送请求消息,使得所述上级节点继续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恢复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
可选的,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可用缓存数量、可用缓存比例和最高PDCP SN,其中,所述最高PDCP SN为成功按序发送到下级节点或者终端的最高PDCP SN。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终端之间还存在第二中继节点,如图10所示,节点700还包括:
处理模块704,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并降低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暂停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第一中继节点的实施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为了避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且还可以达到相同有益效果。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结构图,该节点为上级节点,如图11所示,节点1100包括:
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
调整模块1102,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或者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请求消息包括:
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
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暂停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和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信道的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服务质量QOS属性相匹配;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可用缓存数量、可用缓存比例和成功按序发送到下级节点或者终端的最高PDCP序列号SN。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上级节点的实施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为了避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且还可以达到相同有益效果。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结构图,该节点为第一中继节点,包括:收发机1210、存储器1220、处理器120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22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200上运行的程序,
所述收发机1210,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使得所述上级节点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其中,收发机1210,可以用于在处理器12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图1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2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12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20可以存储处理器12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1220并不限定只在第一中继节点上,可以将存储器1220和处理器1200分离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
可选的,所述上报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下行链路异常、下行调度异常、下行资源异常、周期性触发配置、可用缓存异常、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发送状态。
可选的,所述可用缓存异常包括:
可用缓存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门限;或者
可用缓存比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比例门限。
可选的,所述请求消息包括:
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
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暂停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和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或者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还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或所述目标终端的DRB标识,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所述收发机1210还用于:
根据锚点节点发送的配置消息,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配置新RLC信道。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下行发送恢复正常,则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下行发送请求消息,使得所述上级节点继续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恢复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
可选的,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可用缓存数量、可用缓存比例和最高PDCP SN,其中,所述最高PDCP SN为成功按序发送到下级节点或者终端的最高PDCP SN。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终端之间还存在第二中继节点,则所述若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之前,所述收发机1210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并降低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暂停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中继节点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第一中继节点,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第一中继节点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第一中继节点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的结构图,如图13所示,该节点为上级节点,包括:收发机1310、存储器1320、处理器130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32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中:
所述收发机1310,用于接收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以及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或者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或者,
所述收发机1310,用于接收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
所述处理器1300用于读取存储器13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或者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请求消息包括:
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
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暂停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和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或者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还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或所述目标终端的DRB标识,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所述收发机1310还用于:
若所述上级节点为锚点节点,则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配置消息,使得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配置新RLC信道。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发送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下行发送请求消息,继续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恢复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
可选的,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可用缓存数量、可用缓存比例和最高PDCP SN,其中,所述最高PDCP SN为成功按序发送到下级节点或者终端的最高PDCP SN。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上级节点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上级节点,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上级节点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上级节点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中继节点侧的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级节点侧的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信息数据块的处理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
所述上级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
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信道的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服务质量QOS属性相匹配;或者,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暂停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
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或者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还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或所述目标终端的DRB标识,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多个终端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根据锚点节点发送的配置消息,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配置新RLC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下行链路异常、下行调度异常、下行资源异常、周期性触发配置、可用缓存异常、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发送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缓存异常包括:
可用缓存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门限;或者
可用缓存比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比例门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和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下行发送恢复正常,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下行发送请求消息,使得所述上级节点继续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恢复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
6.如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可用缓存数量、可用缓存比例和最高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SN,其中,所述最高PDCP SN为成功按序发送到下级节点或者终端的最高PDCP SN。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终端之间还存在第二中继节点,则所述若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并降低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暂停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8.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中继节点,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满足上报触发条件,则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请求消息;
所述上级节点,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对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
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降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信道的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服务质量QOS属性相匹配;或者,暂停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上级节点暂停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RLC信道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所述RLC信道,所述RLC信道聚合多个终端的DRB,所述多个终端的DRB的QOS属性相匹配;
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或者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还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和/或所述目标终端的DRB标识,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多个终端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无法正常发送下行数据的终端;
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还用于根据锚点节点发送的配置消息,为所述目标终端重新配置新RLC信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触发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下行链路异常、下行调度异常、下行资源异常、周期性触发配置、可用缓存异常、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发送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缓存异常包括:
可用缓存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门限;或者
可用缓存比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比例门限。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限制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和下行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或者
所述暂停发送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DRB标识,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之间存在与所述终端对应的DRB。
12.如权利要求8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下行发送恢复正常,则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下行发送请求消息,使得所述上级节点继续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恢复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
13.如权利要求9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发送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可用缓存数量、可用缓存比例和最高PDCP SN,其中,所述最高PDCP SN为成功按序发送到下级节点或者终端的最高PDCP SN。
14.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与终端之间还存在第二中继节点,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还用于接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或者下行发送状态,并降低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速率,或者暂停向所述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下行数据。
CN201810803600.XA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0740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03600.XA CN110740472B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PCT/CN2019/095531 WO2020015572A1 (zh) 2018-07-20 2019-07-11 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03600.XA CN110740472B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0472A CN110740472A (zh) 2020-01-31
CN110740472B true CN110740472B (zh) 2022-08-09

Family

ID=69163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03600.XA Active CN110740472B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40472B (zh)
WO (1) WO20200155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70888A1 (en) * 2020-09-08 2023-11-16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5866802A (zh) * 2021-10-22 2023-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8547A1 (zh) * 2009-06-22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的方法、中继节点和施主基站
US8873455B2 (en) * 2013-02-15 2014-10-28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relay-assisted uplink communication
CN106162929B (zh) * 2015-04-07 2021-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6912113A (zh) * 2015-12-22 2017-06-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配置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8307528B (zh) * 2016-08-11 202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Enhancement on the Downlink Data Delivery Status.《3GPP TSG-RAN WG3 #97bis R3-173956》.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0472A (zh) 2020-01-31
WO2020015572A1 (zh) 2020-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175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717016B2 (en) Method for ensuring uplink quality of service,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JP7396768B2 (ja) グラントフリー伝送のための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324966B (zh) 负载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22018218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duce Consecutive Packet Loss for Delay Critical Traffic
JP7177259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2011022240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abling Indication Of Conges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3297323B1 (en) Traffic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1076436B2 (en) QCI change via bearer release and reestablishment
US20210399846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acket duplication
CN105471763B (zh) 控制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627966B2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外部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CN110740472B (zh)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JPWO2020067403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132557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Configured Grants
CN112235833B (zh) 数据流参数动态配置方法、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CN104883709A (zh) 一种数据拥塞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840301A (zh) 协议数据单元处理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090607A1 (zh) 回传终端、基站及无线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CN103716894B (zh) Lte中承载抢占时业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54363B (zh) 一种数据流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168219A1 (en) Relay device, data relay method and program
EP3162149B1 (en) Volume-deadline scheduling
US8908515B1 (en)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4071718A (zh) 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