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7131A - 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7131A
CN110737131A CN201910846972.5A CN201910846972A CN110737131A CN 110737131 A CN110737131 A CN 110737131A CN 201910846972 A CN201910846972 A CN 201910846972A CN 110737131 A CN110737131 A CN 110737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display
backlight unit
bending
ben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69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邦和
曾信豪
周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da Photoelectric (kunshan) Co Ltd
AU Op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da Photoelectr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da Photoelectric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da Photoelectr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469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371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37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7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该背光单元具有第一镂空部,第一镂空部用于容置摄像头,背光单元包括背壳、光学膜片以及遮光胶带。背壳包含相连接的本体部、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自第一弯折部垂直延伸而出以与第一弯折部的顶面共同形成承载平台,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用于形成第一镂空部;光学膜片位于本体部上;遮光胶带位于光学膜片上并自光学膜片延伸至承载平台。本发明的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由于第二弯折部的的设置,使得遮光胶带与背壳之间的黏贴面积增大,提高了遮光胶带与背壳之间的结合强度,即使背壳发生轻微翘曲,也不会出现遮光胶带与背壳分离的现象,提高了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的性能稳定度。

Description

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消费者在看中其性能的同时,对其外观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在这种环境下,全面屏应运而生,目前市面上的一种全面屏为挖孔屏。通常,挖孔屏是在位于显示屏下方的背光模组上挖孔,并将摄像头置于孔洞内,从而减少摄像头在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区域所占用的空间。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模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显示模组1000’包含显示面板100’及背光单元200’,为了放置摄像头(未绘示),背光单元200’设置有第一镂空部210’,背光单元200’包括背壳220’、光学膜片230’以及遮光胶带240’。背壳220’包含相连接的本体部以及自本体部垂直延伸的弯折部,光学膜片230’位于本体部上,弯折部的顶端与光学膜片230’表面齐平,遮光胶带240’自光学膜片230’延伸至弯折部的顶端。实际操作中,遮光胶带240’与背壳220’的对位要求较高,若是遮光胶带240’轻微偏移,则可能造成漏光或暗影。又因为遮光胶带240’与背壳220’的接触面较小,仅为弯折部的顶端,后续制程过程中,两者易分离,使得用于遮光的胶体310’可能会渗入背光单元200’内,进而影响背光单元200’的性能。
如何改善现有技术的显示模组的问题,成为业内需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其可以防止漏光并具有较稳定的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具有第一镂空部,该第一镂空部用于容置摄像头,该背光单元包括背壳、光学膜片以及遮光胶带。背壳包含相连接的本体部、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该第二弯折部自该第一弯折部垂直延伸而出以与该第一弯折部的顶面共同形成承载平台,该第一弯折部及该第二弯折部用于形成该第一镂空部;光学膜片位于该本体部上;遮光胶带位于该光学膜片上并自该光学膜片延伸至该承载平台。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弯折部垂直于该本体部,该第二弯折部平行于该本体部。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背光单元以及第一封胶。显示面板包含第一透光区、第一非显示区以及显示区,该第一非显示区包围该第一透光区,该显示区包围该第一非显示区;背光单元对应该第一透光区具有第一镂空部,该背光单元包括背壳、光学膜片以及遮光胶带,该背壳包含相连接的本体部、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该光学膜片位于该本体部上,该第二弯折部自该第一弯折部垂直延伸而出以与该第一弯折部的顶面共同形成承载平台,该承载平台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位于该第一非显示区内,该遮光胶带位于该光学膜片上并自该光学膜片延伸至该承载平台,该第一弯折部及该第二弯折部用于形成该第一镂空部;第一封胶粘接该遮光胶带以及该第二弯折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显示面板包含对盒的彩膜基板及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具有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上具有偏光片,该偏光片对应该第一透光区具有第二镂空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显示模组还包含第二封胶,该第二封胶设置于该偏光片的形成该第二镂空部的边缘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封胶与该第二封胶不相连接。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偏光片于该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厚度,该偏光片具有远离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定义该承载平台与该第二表面于该显示模组厚度上的距离为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厚度的一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透光区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呈圆形。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非显示区内具有第一黑矩阵层,且该第一黑矩阵层所覆盖的区域与该第一非显示区重叠。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黑矩阵层的内侧端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呈第一圆周,该第一圆周的半径为第一半径,记为r1;该第二弯折部的外侧端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呈第二圆周,该第二圆周的半径为第二半径,记为r2;该第二弯折部的内侧端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呈第三圆周,该第三圆周的半径为第三半径,记为r3;该第一弯折部的内侧端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与该第二圆周重合,其中,0.5*(r2-r1)<(r2-r3)<0.7*(r2-r1)。
本发明的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由于第二弯折部的的设置,使得遮光胶带与背壳之间的黏贴面积增大,提高了遮光胶带与背壳之间的结合强度,即使背壳发生轻微翘曲,也不会出现遮光胶带与背壳分离的现象,提高了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的性能稳定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模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光单元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背光单元沿剖面线AA’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显示模组沿剖面线BB’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显示模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在不同的图中,相同部分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考图2及图3,图2为本发明的背光单元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背光单元沿剖面线AA’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的背光单元200可应用于具有全面屏(具体可为挖孔屏)的电子设备中,背光单元200具有第一镂空部210,第一镂空部210可用于容置前述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背光单元200包括背壳220、光学膜片230以及遮光胶带240。背壳220包含相连接的本体部221、第一弯折部222以及第二弯折部223,第二弯折部223自第一弯折部222实质垂直延伸而出以与第一弯折部222的顶面共同形成承载平台224,第一弯折部222及第二弯折部223用于形成第一镂空部210。实际操作中,第一弯折部222与第二弯折部223间的夹角接近90°,例如90°+/10°。光学膜片230位于本体部221上。遮光胶带240位于光学膜片230上并自光学膜片230延伸至承载平台224。本发明中,于背光单元200的厚度方向上,承载平台224超出光学膜片230的顶面,即,背光单元200平放时,承载平台224高于光学膜片230的顶面。于一实施例中,遮光胶带240自光学膜片230延伸至承载平台224上时会经过小幅爬坡。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折部222垂直于本体部221,第二弯折部223平行于本体部221。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第一弯折部222与本体部2221可组成第一容置空间,光学膜片230位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
本发明的背光单元200,由于第二弯折部的223的设置,使得遮光胶带240与背壳220之间的黏贴面积增大,提高了遮光胶带240与背壳220之间的结合强度,即使背壳220发生轻微翘曲,也不会出现遮光胶带240与背壳220分离的现象,从而避免了漏光和/或渗胶的发生,提高了背光单元220的性能稳定度。
请参考图4、图5及图6,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模组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显示模组沿剖面线BB’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显示模组的局部放大图。本发明的显示模组1000包含显示面板100、背光单元200以及第一封胶310。本发明的显示模组1000可应用于具有全面屏(具体可为挖孔屏)的电子设备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具体的,显示面板100呈整面状,其上不需要挖设孔洞。显示面板100包含第一透光区101、第一非显示区102以及显示区103,第一非显示区102包围第一透光区101,显示区103包围第一非显示区102。背光单元200对应第一透光区101设置有第一镂空区210,第一镂空部210可用于容置前述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背光单元200包括背壳220、光学膜片230以及遮光胶带240,背壳220包含相连接的本体部221、第一弯折部222以及第二弯折部223,光学膜片230位于本体部221,第二弯折部223自第一弯折部222实质垂直延伸而出以与第一弯折部222的顶面共同形成承载平台224。本发明中,于显示模组1000的厚度方向上,承载平台224超出光学膜片230的顶面,即,显示模组1000平放时,承载平台224高于光学膜片230的顶面。承载平台224于显示面板100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02内,遮光胶带240位于光学膜片230上并自光学膜片230延伸至承载平台224,第一弯折部222及第二弯折部223用于形成前述第一镂空部210。第一封胶310粘接遮光胶带240以及第二弯折部223。
本发明的显示模组1000,由于第二弯折部的223的设置,使得遮光胶带240与背壳220之间的黏贴面积增大,提高了遮光胶带240与背壳220之间的结合强度,即使背壳220发生轻微翘曲,也不会出现遮光胶带240与背壳220分离的现象,避免了漏光和/或渗胶的发生,提高了背光单元220的性能稳定度。此外,第一封胶粘接遮光胶带240以及第二弯折部223,使得进一步提高了遮光胶带240与背壳220之间的结合强度,而且可以吸收可能会漏出的光线,提高了显示模组1000的性能。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区101可不具有显示功能,以便于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摄像/拍照;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区101可为透明显示区,在电子设备需要进行摄像/拍照时,第一透光区101为透明,便于光线通过;在电子设备不需要进行摄像/拍照时,第一透光区101进行正常显示。
如图2及图3所示,遮光胶带24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端241及第二侧端242,由图2可知,遮光胶带240呈环状,故可认为第一侧端241为遮光胶带240的外侧端(外圆周所在侧端),第二侧端242为遮光胶带240的内侧端(内圆周所在侧端),遮光胶带240的第一侧端242位于光学膜片230上,遮光胶带240的第二侧端242位于承载平台224上。本实施例中,承载平台224可视为由第一弯折部222的顶面与第二弯折部223的顶面共同形成。第二弯折部223具有相对的第三侧端2231及第四侧端2232,由图2可知,第二弯折部223呈环状,故可认为第三侧端2231为第二弯折部223的外侧端(外圆周所在侧端),第四侧端2232为第二弯折部223的内侧端(内圆周所在侧端)。实际操作中,第一封胶310涂布(或称)扩散至遮光胶带240上,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封胶310包覆遮光胶带240的第二侧端242。本实施例中,遮光胶带240的第二侧端242未到达承载平台224的边缘(即第二弯折部223的第四侧端2232),实际操作中,遮光胶带240的第二侧端242亦可对齐第二弯折部223的第四侧端2232,视实际需求而定。
如图5及图6所示,显示面板100包含对盒的彩膜基板110及阵列基板120,阵列基板120具有第一表面121(图5中为阵列基板120的下表面),实际操作中,彩膜基板110与阵列基板120之间可具有液晶层。第一表面121上具有偏光片130,偏光片130对应第一透光区210具有第二镂空部131。
如图4及图5所示,显示模组1000还包含第二封胶320,第二封胶320设置于偏光片130的形成第二镂空部131的边缘处。显示模组1000工作时,背光单元200发出的光线自光学膜片230先进入偏光片130,然后再从偏光片130进入到阵列基板120中。进入偏光片130的光线中,大部分光线会进入到阵列基板120中,但也可能出现少部分光线自偏光片130的形成第二镂空部131的边缘射出而造成漏光,为了避免此现象发生,于此处设置第二封胶320,以吸收该部分光线。
如图4及图5所示,一般的,第一封胶310与第二封胶320为独立制程,遮光胶带240设置于光学膜片230上并延伸至承载平台224上,第一封胶310涂布至遮光胶带240(具体可为遮光胶带240的内侧端上),从而确保背光单元200不会发生漏光,第二封胶320涂布于偏光片130的第二镂空部131的边缘处,从而确保偏光片130不会漏光,第一封胶310与第二封胶320可不相连接,降低了制程难度。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非显示区102内具有第一黑矩阵层111。本实施例中,第一黑矩阵层111所覆盖的区域与第一非显示区102重叠。即,第一非显示区102内全部设置了第一黑矩阵层111。第一黑矩阵层111具有相对的第五侧端1111及第六侧端1112,如图4所示,第一透光区101于显示面板100上的投影呈圆形。第一黑矩阵层111于显示面板100上的投影呈环状,故可认为第五侧端1111为第一黑矩阵层1111的外侧端(外圆周所在侧端),第六侧端1112为第一黑矩阵层111的内侧端(内圆周所在侧端)。定义第一黑矩阵层111的内圆周为第一圆周,第一圆周的半径为第一半径,记为r1;第一圆周的直径为第一直径,记为d1。定义第二弯折部223的外圆周(第三侧端2231所形成的圆周)为第二圆周,第二圆周的半径为第二半径,记为r2;第二圆周的直径为第二直径,记为d2。定义第二弯折部223的内圆周(第四侧端2232所形成的圆周)为第三圆周,第三圆周的半径为第三半径,记为r3;第三圆周的直径为第三直径,记为d3。定义第一弯折部222的外表面(位于第一镂空部210内的表面)于显示面板100上的投影为第四圆周,且第四圆周与第二弯折部223的第二圆周重合。本实施例中,上述圆周均为同心圆。
本实施例中,第二弯折部223的宽度介于(背壳220的内径-第一黑矩阵层的内径)*0.5至(背壳220的内径-第一黑矩阵层111的内径)*0.7之间。即:
0.5*(r2-r1)<(r2-r3)<0.7*(r2-r1)
如此一来,既可以确保承载平台224具有足够的面积,从而提高遮光胶带240与背壳220之间的黏贴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黏贴强度,避免漏光和/或渗胶的发生;又可以确保承载平台224不会超出第一黑矩阵层111而影响显示模组1000的显示效果和/或影响后续摄像头的组装。
本实施例中,于显示模组1000的厚度方向上,承载平台224高于光学膜片230的顶面,即,承载平台224更加靠近阵列基板120的下表面121。如图6所示,偏光片130具有第一厚度,记为h1,偏光片130具有远离阵列基板120的第一表面121的第二表面132,定义承载平台224与第二表面132于显示模组1000的厚度上的距离为第二间距,记为h2,第二间距小于第一厚度的一半,即h2<0.5*h1。如此一来,承载平台224至阵列基板120的下表面间具有足够的间隙以供第一封胶310进行填充,确保了第一封胶310的粘接效果,从而确保了显示模组1000于此处的结构强度及性能。
本发明的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由于第二弯折部的的设置,使得遮光胶带与背壳之间的黏贴面积增大,提高了遮光胶带与背壳之间的结合强度,即使背壳发生轻微翘曲,也不会出现遮光胶带与背壳分离的现象,避免了漏光和/或渗胶的发生,提高了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的性能稳定度。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10)

1.一种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背光单元具有第一镂空部,该第一镂空部用于容置摄像头,该背光单元包括:
背壳,包含相连接的本体部、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该第二弯折部自该第一弯折部垂直延伸而出以与该第一弯折部的顶面共同形成承载平台,该第一弯折部及该第二弯折部用于形成该第一镂空部;
光学膜片,位于该本体部上;以及
遮光胶带,位于该光学膜片上并自该光学膜片延伸至该承载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弯折部垂直于该本体部,该第二弯折部平行于该本体部。
3.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含第一透光区、第一非显示区以及显示区,该第一非显示区包围该第一透光区,该显示区包围该第一非显示区;
背光单元,对应该第一透光区具有第一镂空部,该背光单元包括背壳、光学膜片以及遮光胶带,该背壳包含相连接的本体部、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该光学膜片位于该本体部上,该第二弯折部自该第一弯折部垂直延伸而出以与该第一弯折部的顶面共同形成承载平台,该承载平台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位于该第一非显示区内,该遮光胶带位于该光学膜片上并自该光学膜片延伸至该承载平台,该第一弯折部及该第二弯折部用于形成该第一镂空部;以及
第一封胶,粘接该遮光胶带以及该第二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含对盒的彩膜基板及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具有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上具有偏光片,该偏光片对应该第一透光区具有第二镂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组还包含第二封胶,该第二封胶设置于该偏光片的形成该第二镂空部的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封胶与该第二封胶不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偏光片于该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厚度,该偏光片具有远离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定义该承载平台与该第二表面于该显示模组厚度上的距离为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厚度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光区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呈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非显示区内具有第一黑矩阵层,且该第一黑矩阵层所覆盖的区域与该第一非显示区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黑矩阵层的内侧端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呈第一圆周,该第一圆周的半径为第一半径,记为r1;该第二弯折部的外侧端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呈第二圆周,该第二圆周的半径为第二半径,记为r2;该第二弯折部的内侧端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呈第三圆周,该第三圆周的半径为第三半径,记为r3;该第一弯折部的内侧端于该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与该第二圆周重合,其中,0.5*(r2-r1)<(r2-r3)<0.7*(r2-r1)。
CN201910846972.5A 2019-09-09 2019-09-09 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 Pending CN1107371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6972.5A CN110737131A (zh) 2019-09-09 2019-09-09 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6972.5A CN110737131A (zh) 2019-09-09 2019-09-09 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7131A true CN110737131A (zh) 2020-01-31

Family

ID=6926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6972.5A Pending CN110737131A (zh) 2019-09-09 2019-09-09 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371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9746A (zh) * 2020-02-21 2020-05-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308784A (zh) * 2020-03-25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641040A (zh) * 2021-08-03 2021-11-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9746A (zh) * 2020-02-21 2020-05-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179746B (zh) * 2020-02-21 2022-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308784A (zh) * 2020-03-25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641040A (zh) * 2021-08-03 2021-11-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641040B (zh) * 2021-08-03 2022-12-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9880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EP3779938B1 (en) Screen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08957855B (zh) 显示装置
WO2017193868A1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0737131A (zh) 背光单元及显示模组
US10568218B1 (en) Narrow bezel display
US1096962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high screen ratio
US2020017430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high screen ratio
CN210015307U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9637364B (zh) 显示装置
WO2019237270A1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US11556024B2 (en) Display assembly of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assembly
CN114200719B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230266623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ing device
CN111025752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274289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204224A (zh) 一种3d显示器件
CN209765215U (zh) 背光组件、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3207287A1 (zh) 一种显示装置、拼接显示装置
CN111679503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973989B (zh) 拼接显示面板和拼接显示器
WO2019237269A1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CN110673390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01539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5818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