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7161A - 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7161A
CN110717161A CN201910928374.2A CN201910928374A CN110717161A CN 110717161 A CN110717161 A CN 110717161A CN 201910928374 A CN201910928374 A CN 201910928374A CN 110717161 A CN110717161 A CN 110717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d
value
intelligent terminal
monitoring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83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后旺
蒙柳文
黄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Xin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Xin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Xin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Xin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83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71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7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71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05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by remotely controlling device op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身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及系统,所述视力保护方法包括:管理端设置被管理端的监测值阈值,并将预设数据上传至服务端;服务端接收并保存预设数据,并向被管理端发送监测指令;被管理端从服务端接收预设数据并执行监测指令,启动监测单元;当其中任意一个监测值突破其对应的阈值时,即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所述监测值包括,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值L,该距离值L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小距离值L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环境亮度值Lx,该环境亮度值Lx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小亮度值Lx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该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大时间值T0。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帮助家长科学有效地培养青少年合理使用智能终端的习惯,减少因智能终端的使用带给青少年的视力伤害。

Description

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管理系统设计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终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智能终端的不当使用会给用户眼睛带来伤害,已经是人们的共识。正在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们,由于缺乏视力保护的知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科学的视力保护方法和工具成了家长培养孩子合理使用智能终端习惯的迫切需求。
那么智能终端的使用从哪些方面造成对青少年视力的影响呢,被广泛认可的影响因素有用户眼睛与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智能终端的使用时长以及使用智能终端时所处的环境光照亮度。但是,现有技术中对这些视力影响因素更多是出于定性的考虑,鲜有深入近视形成的底层机制研究,缺少从定量角度考虑的视力保护技术方案,定量的视力保护技术方案能够起到更全面、更准确的视力保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及系统,能够帮助家长科学有效地培养青少年合理使用智能终端的习惯,减少因智能终端的使用带给青少年的视力伤害。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管理端设置被管理端的监测值阈值,并将预设数据上传至服务端;
服务端接收并保存预设数据,并向被管理端发送监测指令;
被管理端从服务端接收预设数据并执行监测指令,启动监测单元;
当其中任意一个监测值突破其对应的阈值时,即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所述监测值包括,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值L,该距离值L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小距离值L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环境亮度值Lx,该环境亮度值Lx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小亮度值Lx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该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大时间值T0。家长通过使用管理端设置监测阈值,能够帮助缺乏视力保护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科学有效地建立合理使用智能终端的习惯,从而减少因智能终端的使用带来的实力伤害。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监测值还包括总体视力影响值D,其对应的阈值为最大视力影响值D0,当D大于D0时,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所述总体视力影响值D与距离值L、亮度值Lx、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的计算公式为:
D=(a×lL-L1l+b×lLx-Lx1l)×cT+k;
其中,L1为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最优距离值,Lx1为被管理端标准环境光照亮度值,a、b、c、k均为常数值,所述常数值a、b、c、k由管理端预设。该设计的原理和所取得的技术效果将在后文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阐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值L的监测方法步骤包括:
管理端预设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为阈值L0,并上传至服务端;
被管理端从服务端获取数据并执行监测指令,启动距离监测单元;
被管理端距离监测单元调用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前置摄像头,对被管理端用户进行面部拍照;
被管理端分析所拍照片并定位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之间的距离S;
根据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值L。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值L的监测方法步骤还包括:
在用户面部正对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条件下,调整用户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为阈值L0,调用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前置摄像头进行面部拍照,分析照片并定位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距离为S0;
通过L0、S0,校正用户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值L和照片上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距离为值S之间的预设函数关系,完成距离监测单元初始化设置。所述距离监测单元初始化设置步骤可以校正因不同人两眼瞳孔之间距离差异对监测值结果造成的误差,从何提高监测值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被管理端环境光照亮度Lx的监测方法为:
管理端预设被管理端环境亮度值阈值为Lx0,并上传至服务端;
被管理端从服务端接收数据并执行监测指令,亮度监测单元调用光线传感器获取被管理端当前环境亮度值Lx;
当Lx小于Lx0,启动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被管理端监测到的环境亮度值Lx介于环境标准光照亮度LX1与环境亮度阈值Lx0之间时,被管理端自动调节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亮度,缩小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照亮度的差值。该设计考虑了另外一个视力影响因素,所述影响因素为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照亮度的差值,本申请实施例将该差值定义为亮度对比度,减小亮度对比度,能够减少智能终端屏幕对用户眼睛的刺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被管理智能终端单次连续亮屏时长T的监测方法为:
管理端预设被管理智能终端单次连续亮屏的时长阈值T0,并上传至服务端;
被管理端从服务端获取数据并执行监测指令,启动时长监测单元;
被管理端每次亮屏,开启一个倒计时闹钟,倒计时时长为T0;
当亮屏时长T等于T0时,倒计时闹钟结束,产生一个广播;
被管理端亮屏时长监测单元监听到倒计时闹钟的广播,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在上述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视力保护模式下,被管理端采用屏幕显示提示、震动提示、语音提示的一种或多种来提示用户出现的错误;发出提示后,若用户未在指定时间内未纠正错误使用行为,被管理端将锁定智能终端屏幕,用户在指定时间后才能重新解锁屏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端、被管理端、服务端,所述管理端用于设置被管理端的监测值阈值,所述监测值阈值包括: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最小距离值L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环境最低亮度值Lx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单次连续亮屏最长时长T0;
所述被管理端包括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包括:距离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L;亮度监测单元,用于监测被管理智能终端所在环境的光照亮度Lx;时长监测单元,用于监测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单次连续亮屏时长T;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被管理端的任意一个监测值突破该监测值对应的阈值后,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所述服务端用于接收、保存、传输管理端设置的阈值数据和被管理端的监测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总体视力影响值分析单元,用于分析计算总体视力影响值D;所述总体视力影响值D对应的阈值为最大视力影响值D0,当D大于D0时,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所述总体视力影响值D与距离值L、亮度值Lx、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的计算公式为:
D=(a×lL-L1l+b×lLx-Lx1l)×cT+k;
其中,L1为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最优距离值,Lx1为被管理端标准环境光照亮度值,a、b、c、k均为常数值,所述常数值a、b、c、k由管理端预设。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家长通过使用管理端设置监测阈值,能够帮助缺乏视力保护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科学有效地建立合理使用智能终端的习惯,从而减少因智能终端的使用带来的实力伤害。
2、不仅考虑到各单一影响因素,还考虑了整体影响,提供的视力保护角度更全面。
3、从定量的角度设计视力保护技术方案,更够更准确、更及时地纠正青少年用户在使用智能终端时的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种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距离L的监测方法流程图;
图3为另一种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距离L的监测方法流程图;
图4为一种被管理智能终端环境光照亮度Lx的监测方法流程图;
图5为一种被管理智能终端单次连续亮屏时长T的监测方法流程图;
图6为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的提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以下各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或“本申请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标识类字母,例如“L”、“L0”、“L1”、“S”、“S0”、“Lx”、“Lx0”、“Lx1”、“T”、“T0”、“D”、“D0”等,不具备限制意义,可以采用其他表述进行替换。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接下来对青少年近视成因的一些背景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
近视是指外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聚焦在视网膜前的一种屈光状态。 一般认为导致近视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此重点描述环境因素,尤其是视觉环境对青少年的视力影响。视觉环境是指能被视觉系统感知的各环境因素,包括距离、照度、色彩以及视觉刺激的形态、大小、空间频率、对比度、具体内容等等各种信息。 眼球生长发育受视觉信息反馈的调控,视觉发育关键期的视觉刺激对动物的最终眼屈光状态至关重要,缺乏或者给予错误的视觉刺激会诱导眼球发育失常,从而产生严重的屈光不正。
上述视觉信息反馈的调控,可以理解为眼睛的“调节反应”,所述调节反应指眼球务求外界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平面上的一个生理过程,其是通过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来实现的。上述视觉刺激对应于“调节刺激”,所述调节刺激是指外界物体给予人眼的调节需求量。当调节需求量合理时,调节反应就能及时完成;当调节需求量过大,即视觉刺激过度时,就会出现调节滞后,长时间的调剂滞后就容易引发近视。因此,合理用眼就需要将调节需求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中山大学硕士毕业生蓝卫忠在其硕士毕业论文《调节反应在青少年近视早期的作用研究 》中公开了调节滞后量的测定方法,定量研究了一些视觉环境因素与调节滞后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该论文中的部分观点可以为本申请提供理论支撑。
在上述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管理端设置被管理端的监测值阈值,并将预设数据上传至服务端;
步骤S102,服务端接收并保存预设数据,并向被管理端发送监测指令;
步骤S103,被管理端从服务端接收预设数据并执行监测指令,启动监测单元;
步骤S104,当其中任意一个监测值突破其对应的阈值时,即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所述监测值包括,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值L,该距离值L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小距离值L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环境亮度值Lx,该环境亮度值Lx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小亮度值Lx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该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大时间值T0。由于不同人的眼睛调节能力不同,本具体实施例中,在控制变量的状态下,测定用户眼睛调节滞后量,选择允许存在的最大调节滞后量对应的监测值作为该监测值的阈值。具体实验测定方法现有技术中有详细公开,本具体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中,提供了一种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距离L的监测方法,请参照图2,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S201,管理端预设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为阈值L0,并将预设数据上传至服务端;
步骤S202,服务端接收并保存预设数据,并向被管理端发送监测指令;
步骤S203,被管理端距离监测单元调用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前置摄像头,对被管理端用户进面部拍照;
步骤S204,被管理端分析所拍照片并定位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之间的距离S;
步骤S205,根据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值L;
步骤S206,当L<L0,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在所述视力保护模式下,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显示提示用户注意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发出提示后15s内,距离监测单元再次重复步骤S203-步骤S205,若所得监测值L再次小于距离阈值L0,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智能终端锁定屏幕,1分钟后才能重新解锁。
在上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距离监测单元的初始化步骤,请参考图3,区别技术特征在于:
步骤S303,在用户面部正对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条件下,调整用户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为阈值L0,调用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前置摄像头进行面部拍照;
步骤S304,分析照片并定位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距离为S0,通过L0、S0校正用户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值L与照片上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距离为值S之间的预设函数关系,完成距离监测单元初始化设置。
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同一人照片脸上的两眼瞳孔距离S与眼睛到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L存在确切的函数关系,所述函数关系已是公开技术,在此不再详述。但由于不同人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S不同,通过距离监测单元的初始化步骤,能校正所述函数关系中的常数值,使得根据S换算的结果L更接近真实值。
在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中,提供了一种被管理智能终端环境光照亮度Lx的监测方法,请参照图4,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管理端预设被管理端环境亮度值阈值为Lx0,并上传至服务端;
步骤S402,被管理端从服务端获取预设亮度阈值数据,并启动亮度监测单元;
步骤S403,被管理智能终端的亮度监测单元调用光线传感器获取被管理端当前环境亮度值Lx;
步骤S404,当Lx小于Lx0,启动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在上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另外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被管理端环境光照亮度值Lx介于标准光照亮度Lx1环境亮度阈值Lx0之间时,被管理端自动调节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亮度,缩小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照亮度的差值。需要特别注意区分的是,本申请以及本实施例中提到的lx具体指被管理端环境的光照亮度,和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屏幕亮度是两个概念,两个亮度之间的差值构成亮度对比度。在现有的技术中,亮度对比度也会对用户眼睛产生视觉刺激,降低亮度对比度更够减少视觉刺激,从而减少用户眼睛的调节需求量,达到视力保护的效果。另外,不同环境的标准光照度不同,可参考国家规定的标准照度表设置标准光照亮度Lx1。
在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中,提供了一种被管理智能终端单次连续亮屏时长T的监测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管理端预设被管理智能终端单次连续亮屏的时长阈值T0,并上传至服务端;
步骤S502,被管理端从服务端获取数据并执行监测指令,启动时长监测单元;
步骤S503,被管理端每次亮屏,开启一个倒计时闹钟,倒计时时长为T0;
步骤S504,当亮屏时长T等于T0时,倒计时闹钟结束,产生一个广播;
步骤S505,被管理端亮屏时长监测单元监听到倒计时闹钟的广播,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在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中,所述监测值还包括总体视力影响值D,所述总体视力影响值D对应的阈值为最大视力影响值D0,当D大于D0时,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所述总体视力影响值D与距离值L、亮度值Lx、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的计算公式为:
D=(a×lL-L1l+b×lLx-Lx1l)×cT+k;
其中,L1为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最优距离值,Lx1为被管理端标准环境光照亮度值,a、b、c、k均为常数值,所述常数值a、b、c、k由管理端预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最优距离值L1,指当L=L1时,由距离产生的人眼调节滞后量绝对值最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被管理端标准环境光照亮度值Lx1,指当L=L1时,由环境光照亮度产生的人眼调节滞后量绝对值最小。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总体视力影响值D”是一个相对概念,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总体视力影响值,所述绝对意义上的总体视力影响值包含更多的视觉环境因素,目前难以就此讨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总体视力影响值D”的计算公式,应该理解为一个数据模型,而不是绝对精确的函数关系。由于人有个体差异,针对具体的用户,所述常数值a、b、c、k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实验进行测定。
尽管本实施例提供的“总体视力影响值D”的计算公式不是绝对精确的函数关系,但在很大程度将L、Lx、T综合起来,反应三个视觉刺激因素带来的整体调节需求量,相比于单一视觉环境因素监测值能更全面地反应用户眼睛调节需求量,能做到更精确的用眼行为控制。
除了上述方法实施例外,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的系统,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
管理端、被管理端、服务端,所述管理端用于设置被管理端的监测值阈值,所述监测值阈值包括: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最小距离值L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环境最低亮度值Lx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单次连续亮屏最长时长T0;
所述被管理端包括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包括:距离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L;亮度监测单元,用于监测被管理智能终端所在环境的光照亮度Lx;时长监测单元,用于监测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单次连续亮屏时长T;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被管理端的任意一个监测值突破该监测值对应的阈值后,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所述服务端用于接收、保存、传输管理端设置的阈值数据和被管理端的监测数据。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视力保护系统能够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视力保护方法。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管理端设置被管理端的监测值阈值,并将预设数据上传至服务端;
服务端接收并保存预设数据,并向被管理端发送监测指令;
被管理端从服务端接收预设数据并执行监测指令,启动监测单元;
当其中任意一个监测值突破其对应的阈值时,即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所述监测值包括,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值L,该距离值L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小距离值L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环境亮度值Lx,该环境亮度值Lx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小亮度值Lx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该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所对应的阈值为最大时间值T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值还包括总体视力影响值D,所述总体视力影响值D对应的阈值为最大视力影响值D0,当D大于D0时,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所述总体视力影响值D与距离值L、亮度值Lx、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的计算公式为:
D=(a×lL-L1l+b×lLx-Lx1l)×cT+k;
其中,L1为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最优距离值,Lx1为被管理端标准环境光照亮度值,a、b、c、k均为常数值,所述常数值a、b、c、k由管理端预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值L的监测方法步骤包括:
管理端预设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为阈值L0,并上传至服务端;
被管理端从服务端获取数据并执行监测指令,启动距离监测单元;
被管理端距离监测单元调用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前置摄像头,对被管理端用户进行面部拍照;
被管理端分析所拍照片并定位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之间的距离S;
根据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距离值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力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被管理端距离监测单元的初始化步骤,所述初始化步骤如下:
在用户面部正对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条件下,调整用户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为阈值L0,调用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前置摄像头进行面部拍照,分析照片并定位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距离为S0;
通过L0、S0校正用户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值L与照片上脸部两个瞳孔之间的像素点距离为值S之间的预设函数关系,完成距离监测单元初始化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管理端环境光照亮度Lx的监测方法为:
管理端预设被管理端环境亮度值阈值为Lx0,并上传至服务端;
被管理端从服务端获取预设亮度阈值数据,并启动亮度监测单元;
被管理智能终端的亮度监测单元调用光线传感器获取被管理端当前环境亮度值Lx;
当Lx小于Lx0,启动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力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被管理端环境光照亮度值Lx介于标准光照亮度Lx1环境亮度阈值Lx0之间时,被管理端自动调节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亮度,缩小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照亮度的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管理智能终端单次连续亮屏时长T的监测方法为:
管理端预设被管理智能终端单次连续亮屏的时长阈值T0,并上传至服务端;
被管理端从服务端获取数据并执行监测指令,启动时长监测单元;
被管理端每次亮屏,开启一个倒计时闹钟,倒计时时长为T0;
当亮屏时长T等于T0时,倒计时闹钟结束,产生一个广播;
被管理端亮屏时长监测单元监听到倒计时闹钟的广播,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视力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视力保护模式下,被管理端采用屏幕显示提示、震动提示、语音提示的一种或多种来提示用户出现的错误;发出提示后,若用户未在指定时间内未纠正错误使用行为,被管理端将锁定智能终端屏幕,用户在指定时间后才能重新解锁屏幕。
9.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端、被管理端、服务端,所述管理端用于设置被管理端的监测值阈值,所述监测值阈值包括: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最小距离值L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环境最低亮度值Lx0,被管理智能终端的单次连续亮屏最长时长T0;
所述被管理端包括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包括:距离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L;亮度监测单元,用于监测被管理智能终端所在环境的光照亮度Lx;时长监测单元,用于监测被管理智能终端屏幕的单次连续亮屏时长T;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被管理端的任意一个监测值突破该监测值对应的阈值后,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
所述服务端用于接收、保存、传输管理端设置的阈值数据和被管理端的监测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力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总体视力影响值分析单元,用于分析计算总体视力影响值D;所述总体视力影响值D对应的阈值为最大视力影响值D0,当D大于D0时,触发控制单元,控制被管理端进入视力保护模式;所述总体视力影响值D与距离值L、亮度值Lx、单次连续亮屏时长值T的计算公式为:
D=(a×lL-L1l+b×lLx-Lx1l)×cT+k;
其中,L1为用户眼睛与被管理智能终端最优距离值,Lx1为被管理端标准环境光照亮度值,a、b、c、k均为常数值,所述常数值a、b、c、k由管理端预设。
CN201910928374.2A 2019-09-28 2019-09-28 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07171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8374.2A CN110717161A (zh) 2019-09-28 2019-09-28 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8374.2A CN110717161A (zh) 2019-09-28 2019-09-28 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7161A true CN110717161A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1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8374.2A Pending CN110717161A (zh) 2019-09-28 2019-09-28 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716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6926A (zh) * 2020-06-23 2020-10-09 长沙友记互娱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视力保护系统
CN114489530A (zh) * 2020-10-26 2022-05-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5460319A (zh) * 2022-09-05 2022-12-09 浙江通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各种智能设备的ai动态保护视力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460A (zh) * 2007-12-29 2009-07-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计算机时对视力进行保护的方法和计算机
CN107783643A (zh) * 2016-08-27 2018-03-09 深圳市诺维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用户视力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92128A (zh) * 2018-09-28 2019-01-11 朱晓 基于云控制的防近视显示装置和方法
CN109660654A (zh) * 2018-10-30 2019-04-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护眼提醒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95942A (zh) * 2019-03-28 2019-07-09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智能终端的护眼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460A (zh) * 2007-12-29 2009-07-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计算机时对视力进行保护的方法和计算机
CN107783643A (zh) * 2016-08-27 2018-03-09 深圳市诺维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用户视力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92128A (zh) * 2018-09-28 2019-01-11 朱晓 基于云控制的防近视显示装置和方法
CN109660654A (zh) * 2018-10-30 2019-04-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护眼提醒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95942A (zh) * 2019-03-28 2019-07-09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智能终端的护眼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6926A (zh) * 2020-06-23 2020-10-09 长沙友记互娱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视力保护系统
CN111756926B (zh) * 2020-06-23 2021-07-30 长沙友记互娱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视力保护系统
CN114489530A (zh) * 2020-10-26 2022-05-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5460319A (zh) * 2022-09-05 2022-12-09 浙江通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各种智能设备的ai动态保护视力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518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augmenting or enhancing vision
US11826099B2 (en) Eye exa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717161A (zh) 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视力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7606512B (zh) 一种智能台灯、基于智能台灯提醒用户坐姿的方法及装置
TWI710800B (zh) 頭戴式個人多媒體系統與視覺輔助裝置
US20200289321A1 (en) Circadian Rhythm Adjustment System
EP3565453B1 (en) Virtual reality apparatus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6309089A (zh) Vr视力矫正方法及装置
DE102015121763A1 (de) Vorrichtung zur neuro-vaskulären Stimulation
TWI729983B (zh) 電子裝置、螢幕調節系統及方法
CN107340849A (zh) 移动装置及其护眼控制方法
TW201545713A (zh) 視力保護方法及其系統
CN107526165A (zh) 头戴式个人多媒体系统、视觉辅助装置以及相关眼镜
CN106125333A (zh) 自动调节对焦学习眼镜
CN112423835A (zh) 用于经颅脑刺激的电极的定位
CN107307981B (zh) 头戴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US20180192779A1 (en) Tv bed, tv, bed,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JP2007003618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WO2018000035A1 (en) Eyewear for vision training or correction
CN114947726A (zh) 一种分析用眼习惯和用眼强度的计算方法
CN110141185A (zh) 一种视力预防监测并具备视力训练功能的穿戴设备
CN207517343U (zh) 亮度调节系统和增强现实设备
CN107730846A (zh) 坐姿矫正的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66089A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手机用眼姿势保护方法
CA301180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