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4160B - 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4160B
CN110704160B CN201910919312.5A CN201910919312A CN110704160B CN 110704160 B CN110704160 B CN 110704160B CN 201910919312 A CN201910919312 A CN 201910919312A CN 110704160 B CN110704160 B CN 1107041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machine
virtual
standby
node
physical h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93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4160A (zh
Inventor
李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193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41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4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4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4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4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0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G06F11/341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by assessing ti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包括:基于物理主机搭建第一虚拟系统并基于第一虚拟系统搭建第二虚拟系统,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建立互为主备节点的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一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关闭其中的主节点,并记录主节点关闭的第一时间;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二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的备节点启动的第二时间,并记录第二时间和第二虚拟系统的服务状态;根据多个第一时间与相对应的第二时间之差、和多个相对应的服务状态来确定双机热备的性能。本发明降低占用物理主机的资源并减少电量的消耗,节省测试成本,灵活高效执行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能够实现在一个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个不同操作系统的虚拟机,能够为用户提供与物理服务器几乎无区别的服务的同时,大大提高服务器利用率,提升服务器的可用性,减少服务器的需求数量,节省投资和维护成本。而虚拟化系统通过管理节点实现对计算节点(物理主机)的管理,简化了管理虚拟资源的难度。管理节点作为虚拟化系统的大脑,实现虚拟资源的运行、调配,地位十分重要。为了保证管理节点可靠性和安全,现有技术使用主备管理节点双机热备的模式,当主节点出现异常,备节点即刻接管系统,恢复虚拟化系统的运行,防止数据丢失,减少管理节点宕机后系统瘫痪的时间,但是现有技术缺乏高效率测试双机热备模式工作性能的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中难以测试双机热备模式工作性能的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能够自动执行双机热备测试,降低占用物理主机的资源并减少电量的消耗,节省测试成本,灵活高效执行测试。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基于物理主机搭建第一虚拟系统并基于第一虚拟系统搭建第二虚拟系统,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建立互为主备节点的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主备节点用于管理物理主机;
执行以下步骤达预设次数:
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一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关闭其中的主节点,并记录主节点关闭的第一时间;
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二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的备节点启动的第二时间,并记录第二时间和第二虚拟系统的服务状态;
更新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将其中的原主节点重新启动并作为备节点使用,将其中的原备节点作为主节点使用;
根据多个第一时间与相对应的第二时间之差、和多个相对应的服务状态来确定双机热备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理主机包括第一物理主机;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均建立在第一物理主机上,并且分别用作将第一物理主机视为计算节点的主备管理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第二虚拟机上使用trunk网络来连接主备节点,并为主备节点分别设置浮动的网络地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理主机还包括第二物理主机;方法还包括: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基于第二物理主机建立虚拟节点,虚拟节点用于获取多个第一时间、多个第二时间、和多个服务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脚本和第二脚本均存储于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机热备测试装置,包括:
构架模块,用于基于物理主机搭建第一虚拟系统并基于第一虚拟系统搭建第二虚拟系统,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建立互为主备节点的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主备节点用于管理物理主机;
测试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达预设次数:
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一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关闭其中的主节点,并记录主节点关闭的第一时间;
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二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的备节点启动的第二时间,并记录第二时间和第二虚拟系统的服务状态;
更新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将其中的原主节点重新启动并作为备节点使用,将其中的原备节点作为主节点使用;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第一时间与相对应的第二时间之差、和多个相对应的服务状态来确定双机热备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理主机包括第一物理主机;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均建立在第一物理主机上,并且分别用作将第一物理主机视为计算节点的主备管理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虚拟机上使用trunk网络来连接主备节点,并为主备节点分别设置浮动的网络地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理主机包括第二物理主机;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基于第二物理主机建立虚拟节点,虚拟节点配置用于获取多个第一时间、多个第二时间、和多个服务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脚本和第二脚本均存储于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通过基于物理主机搭建第一虚拟系统并基于第一虚拟系统搭建第二虚拟系统,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建立互为主备节点的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主备节点用于管理物理主机;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一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关闭其中的主节点,并记录主节点关闭的第一时间;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二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的备节点启动的第二时间,并记录第二时间和第二虚拟系统的服务状态;更新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将其中的原主节点重新启动并作为备节点使用,将其中的原备节点作为主节点使用;根据多个第一时间与相对应的第二时间之差、和多个相对应的服务状态来确定双机热备的性能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执行双机热备测试,降低占用物理主机的资源并减少电量的消耗,节省测试成本,灵活高效执行测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双机热备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双机热备测试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执行双机热备测试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双机热备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双机热备测试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01:基于物理主机搭建第一虚拟系统并基于第一虚拟系统搭建第二虚拟系统,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建立互为主备节点的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主备节点用于管理物理主机;
步骤S103:执行以下步骤达预设次数:
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一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关闭其中的主节点,并记录主节点关闭的第一时间;
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二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的备节点启动的第二时间,并记录第二时间和第二虚拟系统的服务状态;
更新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将其中的原主节点重新启动并作为备节点使用,将其中的原备节点作为主节点使用;
步骤S105:根据多个第一时间与相对应的第二时间之差、和多个相对应的服务状态来确定双机热备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在虚拟化系统中嵌套安装虚拟化系统,利用虚拟机安装嵌套虚拟化系统的主备管理节点,构建双机热备的虚拟化系统,减少物理主机的使用,同时能够灵活控制嵌套系统的主备管理节点;并且通过自动化脚本自动控制管理节点,并在节点内部记录节点配置信息,以及主备切换/环境恢复等信息,实现双机热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测试,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测试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所述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可以达到与之对应的前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理主机包括第一物理主机;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均建立在第一物理主机上,并且分别用作将第一物理主机视为计算节点的主备管理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第二虚拟机上使用trunk网络来连接主备节点,并为主备节点分别设置浮动的网络地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理主机还包括第二物理主机;方法还包括: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基于第二物理主机建立虚拟节点,虚拟节点用于获取多个第一时间、多个第二时间、和多个服务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脚本和第二脚本均存储于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
下面根据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构建环境。参见图2,搭建基础虚拟化系统A并嵌套安装虚拟化系统B。虚拟化系统中已经存在一台物理主机h1作为计算节点,安装虚拟化管理系统,加入虚拟化管理系统的管理。虚拟化管理系统虚拟出管理网交换机,创建trunk网络。在计算节点h1上创建两个虚拟机VM1和VM2,使用trunk网络,分别安装主备管理节点系统,设置浮动IP,构建虚拟化系统B,该系统即为测试双机热备的环境。双机热备环境中浮动IP位于某个虚拟机上,该虚拟机即为主节点,控制虚拟化系统的资源分配、任务调度等。
然后基于环境来执行双机热备可靠性和异常恢复性能测试。使用两个自动化脚本进行,自动化脚本1主要实现页面自动化,主要执行虚拟机VM1和VM2的开机关机等操作。自动化脚本2置于虚拟化系统B的管理节点(VM1和VM2)内部,记录主节点宕机后,备节点启动服务、接管系统的时间点等。脚本1可以根据测试场景和测试需要进行修改。
详细的测试步骤见下:
1.通过浮动IP自动登录虚拟化系统B,能够登录系统证明系统正在运行;
2.运行自动化脚本1,进入虚拟化系统A中,查询虚拟机VM1和VM2的IP,确定浮动IP位置,记录主节点,自动操作关机,记录关机时间,一段时间后开机;
3.备节点接管系统后,自动化脚本2记录服务状态和启动时间;
4.自动化脚本1尝试通过浮动IP登录虚拟化系统B,直至登录,记录登录时间;
5.重复2-4步骤,记录主备切换后系统恢复的时间和服务状态;
6.输出每次系统B崩溃到恢复的时间以及每次主备切换后服务状态,计算时间差以评估主备切换性能。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机热备测试方法,通过基于物理主机搭建第一虚拟系统并基于第一虚拟系统搭建第二虚拟系统,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建立互为主备节点的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主备节点用于管理物理主机;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一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关闭其机中的主节点,并记录主节点关闭的第一时间;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二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的备节点启动的相对于第一时间的第二时间,并记录第二时间和第二虚拟系统的服务状态;更新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将其中的原主节点重新启动并作为备节点使用,将其中的原备节点作为主节点使用;根据多个第一时间与相对应的第二时间之差、和多个相对应的服务状态来确定双机热备的性能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执行双机热备测试,降低占用物理主机的资源并减少电量的消耗,节省测试成本,灵活高效执行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搭建虚拟机减少了物理主机的使用,节省测试成本,同时虚拟机方便多次开机关机操作,减少电量的消耗,比较节能。部署测试环境灵活高效,利用虚拟机可以搭建不同模式的双机热备虚拟化系统。另外,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灵活,可以模拟多种测试场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双机热备测试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之于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所述实施例之上。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执行双机热备测试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双机热备测试装置包括:
构架模块,用于基于物理主机搭建第一虚拟系统并基于第一虚拟系统搭建第二虚拟系统,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建立互为主备节点的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主备节点用于管理物理主机;
测试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达预设次数:
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一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关闭其中的主节点,并记录主节点关闭的第一时间;
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二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的备节点启动的第二时间,并记录第二时间和第二虚拟系统的服务状态;
更新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将其中的原主节点重新启动并作为备节点使用,将其中的原备节点作为主节点使用;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第一时间与相对应的第二时间之差、和多个相对应的服务状态来确定双机热备的性能。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所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理主机包括第一物理主机;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均建立在第一物理主机上,并且分别用作将第一物理主机视为计算节点的主备管理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虚拟机上使用trunk网络来连接主备节点,并为主备节点分别设置浮动的网络地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理主机包括第二物理主机;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基于第二物理主机建立虚拟节点,虚拟节点配置用于获取多个第一时间、多个第二时间、和多个服务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脚本和第二脚本均存储于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机热备测试装置,通过基于物理主机搭建第一虚拟系统并基于第一虚拟系统搭建第二虚拟系统,在第二虚拟系统上建立互为主备节点的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主备节点用于管理物理主机;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一脚本以获取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关闭其中的主节点,并记录主节点关闭的第一时间;在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二脚本获取以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中的备节点启动的第二时间,并记录第二时间和第二虚拟系统的服务状态;更新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将其中的原主节点重新启动并作为备节点使用,将其中的原备节点作为主节点使用;根据多个第一时间与相对应的第二时间之差、和多个相对应的服务状态来确定双机热备的性能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执行双机热备测试,降低占用物理主机的资源并减少电量的消耗,节省测试成本,灵活高效执行测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双机热备测试装置的实施例采用了所述双机热备测试方法的实施例来具体说明各模块的工作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想到,将这些模块应用到所述双机热备测试方法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然,由于所述双机热备测试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之于所述双机热备测试装置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所述实施例之上。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物理主机搭建第一虚拟系统并基于所述第一虚拟系统搭建第二虚拟系统,在所述第二虚拟系统上建立互为主备节点的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所述主备节点用于管理所述物理主机;
执行以下步骤达预设次数:
在所述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一脚本,以获取所述第一虚拟机和所述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关闭其中的主节点,并记录主节点关闭的第一时间;
在所述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二脚本,以获取所述第一虚拟机和所述第二虚拟机中的备节点启动的第二时间,并记录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二虚拟系统的服务状态;
更新所述第一虚拟机和所述第二虚拟机的所述网络地址,将其中的原主节点重新启动并作为备节点使用,将其中的原备节点作为主节点使用;根据多个所述第一时间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之差、和多个相对应的所述服务状态来确定双机热备的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主机包括第一物理主机;所述第一虚拟机和所述第二虚拟机均建立在所述第一物理主机上,并且分别用作将所述第一物理主机视为计算节点的主备管理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虚拟机上使用trunk网络来连接所述主备节点,并为所述主备节点分别设置浮动的网络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主机还包括第二物理主机;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虚拟系统上基于所述第二物理主机建立虚拟节点,所述虚拟节点用于获取多个所述第一时间、多个所述第二时间、和多个所述服务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本和所述第二脚本均存储于所述第一虚拟机和所述第二虚拟机中。
6.一种双机热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架模块,用于基于物理主机搭建第一虚拟系统并基于所述第一虚拟系统搭建第二虚拟系统,在所述第二虚拟系统上建立互为主备节点的第一虚拟机和第二虚拟机,所述主备节点用于管理所述物理主机;
测试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达预设次数:
在所述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一脚本,以获取所述第一虚拟机和所述第二虚拟机的网络地址,关闭其中的主节点,并记录主节点关闭的第一时间;
在所述第二虚拟系统上执行第二脚本,以获取所述第一虚拟机和所述第二虚拟机中的备节点启动的第二时间,并记录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二虚拟系统的服务状态;
更新所述第一虚拟机和所述第二虚拟机的所述网络地址,将其中的原主节点重新启动并作为备节点使用,将其中的原备节点作为主节点使用;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第一时间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之差、和多个相对应的所述服务状态来确定双机热备的性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主机包括第一物理主机;所述第一虚拟机和所述第二虚拟机均建立在所述第一物理主机上,并且分别用作将所述第一物理主机视为计算节点的主备管理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虚拟机上使用trunk网络来连接所述主备节点,并为所述主备节点分别设置浮动的网络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主机包括第二物理主机;在所述第二虚拟系统上基于所述第二物理主机建立虚拟节点,所述虚拟节点配置用于获取多个所述第一时间、多个所述第二时间、和多个所述服务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本和所述第二脚本均存储于所述第一虚拟机和所述第二虚拟机中。
CN201910919312.5A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10704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9312.5A CN110704160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9312.5A CN110704160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4160A CN110704160A (zh) 2020-01-17
CN110704160B true CN110704160B (zh) 2022-06-14

Family

ID=69197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9312.5A Active CN110704160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41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0913B (zh) * 2021-06-21 2023-01-06 北京飞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1877B (zh) * 2019-04-24 2021-05-0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测试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4160A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9900B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集群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RU2640724C1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анения неисправностей,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основанные на виртуализации сетевых функций
CN110677305B (zh)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的自动伸缩方法和系统
US20190188014A1 (en) Virtual appliances
CN105468362A (zh) 应用部署方法和云计算系统
CN109587331B (zh) 云手机故障自动修复的方法与系统
CN113032085A (zh) 云操作系统的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管理系统及介质
CN112948063B (zh) 云平台的创建方法、装置、云平台以及云平台实现系统
CN107395710B (zh) 一种云平台网元的配置和高可用ha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3200036A (zh) 一种电力系统云计算平台的自动化配置方法
CN103530193A (zh) 用于调节应用进程的方法和设备
CN109002354B (zh)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计算资源容量弹性伸缩方法及系统
CN110008005B (zh) 基于云平台的电网通信资源虚拟机迁移系统及方法
CN108319492B (zh) 复位物理机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11813495A (zh) 节点测试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2579008A (zh) 容器编排引擎的存储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4160B (zh) 一种双机热备测试方法与装置
Sato et al. Experiment and availability analytical model of cloud computing system based on backup resource sharing and probabilistic protection guarantee
CN104052799B (zh) 一种利用资源环实现高可用存储的方法
CN109344004A (zh) 一种内存数据库备份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753040B (zh) 一种请求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11709749B1 (en) Diagnostic data collection for kubernetes
CN109783264A (zh) 一种数据库的高可用解决方法
CN109150941B (zh) 一种数据中心物理资源浮动方法
CN112035295A (zh) 一种虚拟机崩溃事件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