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0240A - 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0240A
CN110700240A CN201910924177.3A CN201910924177A CN110700240A CN 110700240 A CN110700240 A CN 110700240A CN 201910924177 A CN201910924177 A CN 201910924177A CN 110700240 A CN110700240 A CN 110700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routing
pile
hol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41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0240B (zh
Inventor
夏志聪
马越
夏勇
张志海
张帆
金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41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02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0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0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0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0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0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lowering level of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02D5/38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by use of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注浆管桩包括:盖板、连接机构、多个注浆管、以及具有透水性的内管和外管;外管用于置于桩孔内;内管套设于外管的内部,并且,内管与外管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每个注浆管均置于外管与内管之间,各注浆管通过连接机构与内管相连接,每个注浆管与桩孔的孔底相接触的一端均为封闭端,每个注浆管的管壁均开设有开孔以向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内注浆;盖板盖设于外管的顶部,盖板对应于内管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且对应于每个注浆管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本发明有效地保证周边地基的稳定,保证了桩体的稳定性,有效地控制了钢筋保护层厚度,并将降水和地基处理进行结合,便于注浆量的控制,使得管桩密实稳定。

Description

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沙洲地区进行地基处理及降水施工时,沙土中细小粉砂多、水位高,降水井由于过滤效果不佳,常常导致周边塌陷。在结构范围降水更是带来掏空基础的危险,并且,降水和地基处理的费用较高。因此,对于沙洲地基处理常采用水泥搅拌桩、钢筋混凝土桩及碎石桩等。
对于大面积需降水的地基进行处理时多使用花管管桩,然而由于沙土中粉砂含量高,花管管桩滤砂效果差,在使用花管管桩作为降水井进行降水时常常会导致花管管桩周边沙土流失从而形成孔缝以及花管管桩内被粉砂填塞。当采用现浇管桩或钢筋混凝土桩时,由于处于地下深水区,钢筋笼下放不到位及位置偏差又会导致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并且,由于处于沙土区,桩孔容易垮塌,在浇筑过程又容易出现缩颈及断桩等情况。综上可以得出,沙洲地区的降水井易导致沙土流失,地基处理时易导致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易控制且易出现桩体结构不稳定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对于沙洲等类似环境的管桩处理无法同时保证稳定降水和地基处理时桩体的稳定,这样一来,使得降水效果差且桩体不稳定,易断桩或者缩颈。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注浆管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沙洲等类似环境的管桩处理无法同时保证稳定降水且地基处理时桩体稳定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注浆管桩,该注浆管桩包括:盖板、连接机构、多个注浆管、以及具有透水性的内管和外管;其中,外管用于置于桩孔内;内管套设于外管的内部,并且,内管与外管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每个注浆管均置于外管与内管之间,各注浆管通过连接机构与内管相连接,每个注浆管与桩孔的孔底相接触的一端均为封闭端,每个注浆管的管壁均开设有开孔以向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内注浆;盖板盖设于外管的顶部,盖板对应于内管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且对应于每个注浆管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上述注浆管桩还包括:砂集料;其中,砂集料填充于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上述注浆管桩中,外管为透水混凝土过滤砂管。
进一步地,上述注浆管桩中,内管的管壁开设有多个开孔,以使内管具有透水性;内管的外壁设置有具有预设孔隙率的过滤件。
进一步地,上述注浆管桩中,每个注浆管的外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阻挡件。
进一步地,上述注浆管桩中,每个阻挡件的第一端均与注浆管的外壁相连接,每个阻挡件的第二端向注浆管与封闭端相对的另一端处延伸且与注浆管的外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上述注浆管桩中,每个注浆管的外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和/或,外管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进一步地,上述注浆管桩中,连接机构包括:箍筋、圈筋和多个内撑筋;其中,箍筋呈环形且设置于各注浆管的外部,圈筋设置于各注浆管的内部,箍筋与圈筋将各注浆管相固定;每个内撑筋的一端与内管相连接,另一端与圈筋相连接。
本发明中,通过具有透水性的内管和外管,便于抽取地下水,实现了降水,并且,外管和内管的双层支撑和双层过滤能够有效地减少降水过程中粉砂的流失,有效地保证周边地基的稳定,避免出现周边垮塌和沉降塌陷的情况,并且,通过各注浆管向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内注浆,结合内管和外管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地保证桩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垮塌、断桩等,以及,外管形成了护臂,能有效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同时,注浆管桩能够将降水和地基处理进行结合,既能实现降水又能进行地基处理,减少工序,并便于注浆量的控制,使得管桩更为密实稳定,避免出现漏砂导致的地基掏空沉降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沙洲等类似环境的管桩处理无法同时保证稳定降水且地基处理时桩体稳定的问题,该注浆管桩能够适用于沙洲环境和其他地基,扩大了使用范围,操作简单,成本低。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钻井步骤,由地面向地下钻孔,并对钻孔的孔底进行加固;第一放置步骤,将具有透水性的外管放置于钻孔内;第二放置步骤,预先将多个注浆管通过连接机构与具有透水性的内管相连接,并将连接后的内管和各注浆管同时放置于外管的内部;盖设步骤,从内管的内部抽水,并将盖板盖设于外管的端部;盖板对应于内管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且对应于每个注浆管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注浆步骤,向各注浆管内注浆。
进一步地,上述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中,第二放置步骤与盖设步骤之间,还包括:向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内填充砂集料。
本发明中,通过具有透水性的内管和外管,便于抽取地下水,实现了降水,并且,外管和内管的双层支撑和双层过滤能够有效地减少降水过程中粉砂的流失,有效地保证周边地基的稳定,避免出现周边垮塌和沉降塌陷的情况,并能够有效地保证桩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垮塌、断桩等,以及,外管形成了护臂,能有效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同时,该方法能够将降水和地基处理进行结合,既能实现降水又能进行地基处理,减少工序,并便于注浆量的控制,使得管桩更为密实稳定,避免出现漏砂导致的地基掏空沉降的风险,该方法能够适用于沙洲环境和其他地基,扩大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浆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浆管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浆管桩去除盖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浆管桩填充砂集料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浆管桩注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浆管桩中,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浆管桩中,注浆管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注浆管桩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该注浆管桩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注浆管桩包括:内管4、外管5、盖板1、连接机构2和多个注浆管3。其中,外管5具有透水性,外管5可以为透水混凝土过滤砂管。具体地,外管5可以为细粒径透水混凝土制成的混凝土管,更为具体地,外管5可以由筛出粒径小于0.6mm的良好级配砂集料制成。外管5的壁厚可根据计算设计保护层厚度需求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壁厚大于等于2cm,优选的,壁厚为3cm。
外管5用于置于桩孔内,外管5的外壁与桩孔的孔壁相接触,外管5的底部与孔底相接触。
内管4具有透水性,具体地,内管4可以为花管,即内管4的管壁开设有多个开孔,以使内管4具有透水性。优选的,各开孔呈梅花状排布。具体实施时,内管4可以为PVC管。内管4的外壁设置有具有预设孔隙率的过滤件,该预设孔隙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该过滤件用于对水进行过滤。优选的,该过滤件可以为纱布,该纱布缠绕于内管4的外壁。其中,内管4的外壁为内管4朝向外管5一侧的侧壁。
内管4套设于外管5的内部,并且,内管4与外管5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以使内管4与外管5之间形成了容置空间。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每个注浆管3均置于外管5与内管4之间,即每个注浆管3均置于容置空间内。各注浆管3沿内管4的圆周方向设置,优选的,各注浆管3沿内管4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注浆管3的内径均小于内管4的内径和外管5的内径,每个注浆管3与外管5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并且,每个注浆管3与内管4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具体实施时,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为了保证内管4的稳定,则各注浆管3通过连接机构2与内管4相连接,以使各注浆管3与内管4连接在一起。
每个注浆管3与桩孔的孔底相接触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用于注浆,每个注浆管3的管壁均开设有开孔31,该开孔31用于将开口端处输送的浆料输送至内管4与外管5之间的空间内,实现了对容置空间内进行注浆,从而使得内管4、外管5和各注浆管3凝固在一起,提高了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注浆管3注浆后均可以作为抗浮锚杆桩使用,提高了注浆后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时,每个注浆管3的壁厚大于等于3mm。注浆管3的数量和分布的密度可以根据注浆最优辐射范围确定,以保证外管5透浆时相邻两个注浆管3的辐射面积有交叉。具体实施时,各注浆管3的分布位置形成一个环形,该环形的外径比外管5的内径小1~2cm。
内管4的外壁设置的过滤件不仅能够在降水时起到过滤水的作用,还能在注浆管3注浆时起到阻浆的作用,避免浆液的浪费。外管5不仅能够起到降水组砂的作用,还能有效地控制注浆量,保证桩体的稳定性。
盖板1盖设于外管5的顶部,并且,盖板1将各注浆管3、内管4和容置空间进行遮盖。盖板1在对应于内管4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1,内管4的端部与第一通孔11相对应,以便于向内管4的内部放置抽水装置抽取地下水进而实现降水。盖板1在对应于每个注浆管3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2,每个注浆管3穿设于对应的第二通孔12后伸出至盖板1的外部,并且,每个注浆管3均与对应的第二通孔12无缝焊接。每个第二通孔12均用于向对应的注浆管3内注浆,盖板1的设置为了防止反浆,避免浆液过多浪费。
具体实施时,盖板1的厚度大于等于3mm,盖板1可以为钢板制成。
具体实施时,每个注浆管3管壁上最靠近开口端处的开孔31与管桩完成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其中,管桩完成面可以为盖板1朝向桩孔的一面,该距离可以以注浆反浆出桩顶为准,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为50cm,这样,反浆时通过这段50cm的距离能够有效地进行压浆,控制注浆量。
施工时,由地面下地下钻孔,并对钻孔的孔底浇筑混凝土。然后将外管5放置于钻孔内。在地面预先将内管4与各注浆管3通过连接机构2连接在一起,将连接后的内管4和各注浆管3一起放置于外管5的内部,并且,内管4置于钻孔的中心处,各注浆管3与外管5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然后,在内管4的内部放置抽水装置抽取地下水进行降水,降水完毕后,将盖板1盖设于外管5的顶部从而将外管5与内管4之间的容置空间的顶部进行封堵,各注浆管3均穿设于盖板1上对应的第二通孔12后置于盖板1的外部,内管4的端部与盖板1的第一通孔11相对应。最后通过各第二通孔12向各注浆管3内注浆,浆料通过各注浆管3管壁的开孔31进入容置空间内,从而将内管4、外管5和各注浆管3凝固在一起。并且,由于外管5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则外管5可以将部分浆料输送至钻孔内,从而与钻孔凝固在一起。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具有透水性的内管4和外管5,便于抽取地下水,实现了降水,并且,外管5和内管4的双层支撑和双层过滤能够有效地减少降水过程中粉砂的流失,有效地保证周边地基的稳定,避免出现周边垮塌和沉降塌陷的情况,并且,通过各注浆管3向外管5与内管4之间的空间内注浆,结合内管4和外管5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地保证桩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垮塌、断桩等,以及,外管5形成了护臂,能有效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同时,注浆管桩能够将降水和地基处理进行结合,既能实现降水又能进行地基处理,减少工序,并便于注浆量的控制,使得管桩更为密实稳定,避免出现漏砂导致的地基掏空沉降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沙洲等类似环境的管桩处理无法同时保证稳定降水且地基处理时桩体稳定的问题,该注浆管桩能够适用于沙洲环境和其他地基,扩大了使用范围,操作简单,成本低。
参见图1、图4和图5,上述实施例中,注浆管桩还可以包括:砂集料6。其中,砂集料6填充于内管4与外管5之间的空间内。具体地,在内管4和外管5之间的容置空间内且各注浆管3的外部填充砂集料6。砂集料6为选用筛分掉粒径低于0.3mm的良好级配砂集料,该良好级配砂集料为混凝土优化配比选用的良好级配的集料筛分掉低于0.3mm粒径的集料,则该砂集料6中不易含有粒径大于31.5mm集料,最大粒径以骨料填充不悬卡于内管4、外管5和各注浆管3之间间隙为准。其中,筛掉部分粉砂可作为后续注浆施工砂浆料。
具体施工时,在盖设盖板1之前,将砂集料6填充于容置空间内。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内管4与外管5之间填充砂集料6,有利于提高注浆管桩的级配,提高注浆管桩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且,砂集料6还起到了对各注浆管3和内管4进行固定的作用,避免各注浆管3和内管4的移动。
参见图6,上述各实施例中,每个注浆管3的外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阻挡件7,每个阻挡件7均可以为倒刺,以提高桩体基础抗拔性能和整体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时,每个阻挡件7均可以为圆钢,在本实施例中,为6号圆钢。
每个阻挡件7的第一端(图6所述的下端)均与注浆管3的外壁相连接,每个阻挡件7的第二端(图6所述的上端)向注浆管3与封闭端相对的另一端处延伸,即每个阻挡件7的第二端向注浆管3的开口端处延伸,并且,每个阻挡件7的第二端与注浆管3的外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时,每个阻挡件7的第一端与注浆管3的外壁相平行且与注浆管3的外壁相连接,每个阻挡件7的第二端与注浆管3的外壁相平行且与注浆管3的外壁具有预设距离,每个阻挡件7的中间部位呈倾斜状态,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处倾斜设置。
具体实施时,各阻挡件7是沿注浆管3的高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在注浆管3上沿高度方向间隔50~100cm设置一个阻挡件7。
上述各实施例中,每个注浆管3的外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8;和/或,外管5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具体地,可以仅仅是每个注浆管3的外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8;也可以仅仅是,外管5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还可以是,每个注浆管3的外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8,并且,外管5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参见图7,每个注浆管3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均设置至少一个加强筋8,以提高桩体基础抗拔性能和整体的稳定性。各加强筋8沿注浆管3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具体实施时,加强筋8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8为三个。具体实施时,每个加强筋8均可以为圆钢,在本实施例中,为6号圆钢。
外管5的内壁为朝向内管4一侧的侧壁,各加强筋均设置于外管5的内部,并且,各加强筋8沿外管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每个注浆管3的外壁设置加强筋8,和/或,外管5的内壁设置加强筋,能够有效地提高强度,进而提高桩体的稳定性。
参见图3,上述各实施例中,连接机构2可以包括:箍筋21、圈筋22和多个内撑筋23。其中,箍筋21呈环形,箍筋21设置于各注浆管3的外部。圈筋22也呈环形,圈筋22设置于各注浆管3的内部,则箍筋21和圈筋22共同作用将各个注浆管3固定在一起。具体地,各注浆管3可以通过扎丝与箍筋21绑扎在一起,并且,各注浆管3可以通过扎丝与圈筋22绑扎在一起,则各注浆管3、箍筋21和圈筋22形成一个骨架笼。
每个内撑筋23的一端与内管4相连接,每个内撑筋23的另一端与圈筋22相连接。具体地,圈筋22上焊三道固定内管4的内撑筋23,即每个内撑筋23与内管4相连接处焊接有三道,以保证稳定连接。各内撑筋23沿内管4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每隔2m设置一个内撑筋23。
具体实施时,内撑筋2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时,连接机构2形成了一个将各注浆管3作为主筋的骨架笼,制作时按照钢筋笼的制作要求进行制作即可。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2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还能对各注浆管3和内管4进行支撑和连接固定。
具体实施时,桩孔的深度较深,可以设置多个外管5,各外管5相对接,以适应桩孔的深度。具体实施时,相邻两个外管5的端口内加花孔钢圈形成连接焊接对接端,也可采用承插式接口。相邻外管5之间应形成无缝平顺对接,且严格控制垂直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便于抽取地下水,实现了降水,并且,外管5和内管4的双层支撑和双层过滤能够有效地减少降水过程中粉砂的流失,有效地保证周边地基的稳定,避免出现周边垮塌和沉降塌陷的情况,并且,通过各注浆管3向外管5与内管4之间的空间内注浆,结合内管4和外管5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地保证桩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垮塌、断桩等,以及,外管5形成了护臂,能有效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同时,注浆管桩能够将降水和地基处理进行结合,既能实现降水又能进行地基处理,减少工序,并便于注浆量的控制,使得管桩更为密实稳定,避免出现漏砂导致的地基掏空沉降的风险,该注浆管桩能够适用于沙洲环境和其他地基,扩大了使用范围,操作简单,成本低。
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钻井步骤S1,由地面向地下钻孔,并对钻孔的孔底进行加固。
具体地,根据结构要求、地质水文等情况以及地质勘察情况,做好桩长验算、各注浆管3设置等设计,并优化设计以形成合理设计图纸。同时,做好现场机械设备及材料的进场条件的三通一平、材料及设备的准备、基坑的开挖整平等工作。并且,根据设计图纸,精准测量放样管桩桩位,避免出现偏心桩出现。
采用打井设备打井成孔,并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方式,以形成钻孔。成孔垂直度不得超过成桩垂直度要求,严格控制成孔速度,合理选择设备,严格控制成孔孔径,桩径偏差理应控制在2~7cm。并且,对钻孔孔底浇筑C30水下混凝土,厚度控制在15~30cm,以实现对钻孔孔底进行加固。
第一放置步骤S2,将具有透水性的外管放置于钻孔内。
具体地,参见图1,采用吊装设备将外管5吊放于钻孔内,外管5的外壁与钻孔的孔壁相接触。外管5具有透水性,外管5可以为透水混凝土过滤砂管。具体地,外管5可以为细粒径透水混凝土制成的混凝土管,更为具体地,外管5可以由筛出粒径小于0.6mm的良好级配砂集料制成。
第二放置步骤S3,预先将多个注浆管通过连接机构与具有透水性的内管相连接,并将连接后的内管和各注浆管同时放置于外管的内部。
具体地,参见图3,连接机构2包括:环形的箍筋21、环形的圈筋22和多个内撑筋23。在内管4的外部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内撑筋23,各内撑筋23的另一端与环形的圈筋22相连接,并再用螺丝扭紧固定。然后将各注浆管3沿圈筋22的环形均匀设置并将各注浆管3与圈筋22进行绑扎固定,再在各注浆管3的外部设置一圈环形的箍筋21,从而形成了骨架笼。此时,各注浆管3与内管4通过连接机构2固定在一起。采用吊机吊设加人工辅助的方式将连接好的内管4和各注浆管3一起放置于外管5的内部,并且,内管4的中心轴线与钻孔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即内管4的中心置于钻孔的中心处。在放置时,应控制垂直度。
内管4与外管5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以形成容置空间,每个注浆管3均置于外管5与内管4之间。每个注浆管3与桩孔的孔底相接触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用于注浆。每个注浆管3的管壁均开设有开孔31,该开孔31用于将开口端处输送的浆料输送至内管4与外管5之间的空间内。
盖设步骤S4,从内管的内部抽水,并将盖板盖设于外管的端部;盖板对应于内管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且对应于每个注浆管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
具体地,向内管4的内部放入水泵抽取地下水,进行降水。并将盖板1盖设于外管5的端部以将各注浆管3和内管4进行遮盖。盖板1在对应于内管4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1,以便于向内管4的内部放置抽水装置抽取地下水进而实现降水。盖板1在对应于每个注浆管3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2,每个注浆管3穿设于对应的第二通孔12后伸出至盖板1的外部,并且,每个注浆管3均与对应的第二通孔12无缝焊接。
注浆步骤S5,向各注浆管内注浆。
具体地,通过盖板1的各第二通孔12向各注浆管3内注浆。注浆时,可以是,所有的注浆管3同时一次注浆完成,或者间隔抽取注浆管3分两次注浆。不允许单个注浆管3连续分批次注浆。注浆时压力不小于0.8,直至桩顶冒浆间歇未至初凝前进行二次注浆。
浆料通过各注浆管3管壁的开孔31进入容置空间内,从而将内管4、外管5和各注浆管3凝固在一起。并且,由于外管5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则外管5可以将部分浆料输送至钻孔内,从而与钻孔凝固在一起。
对于地下水位较深的位置处,则向内管4内插入管道吸抽地下水,并在注浆前封堵盖板1的第一通孔11。对于内管4的内部已无水的情况,则向内管4的内部填砂封堵或者直接对盖板1的第一通孔11处焊接遮挡板封堵。
具体实施时,盖板1的外部对应于每个注浆管3的内部插焊弯筋9,内插长度大于等于10cm。每个弯筋9与对应的注浆管3的连接处采用刚筋满焊、绑焊。
其中,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中使用的注浆管桩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具有透水性的内管和外管,便于抽取地下水,实现了降水,并且,外管和内管的双层支撑和双层过滤能够有效地减少降水过程中粉砂的流失,有效地保证周边地基的稳定,并能够有效地保证桩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垮塌、断桩等,以及,外管形成了护臂,能有效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同时,该方法能够将降水和地基处理进行结合,既能实现降水又能进行地基处理,减少工序,并便于注浆量的控制,使得管桩更为密实稳定,避免出现漏砂导致的地基掏空沉降的风险,该方法能够适用于沙洲环境和其他地基,扩大了使用范围。
参见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钻井步骤S1,由地面向地下钻孔,并对钻孔的孔底进行加固。
第一放置步骤S2,将具有透水性的外管放置于钻孔内。
第二放置步骤S3,预先将多个注浆管通过连接机构与具有透水性的内管相连接,并将连接后的内管和各注浆管同时放置于外管的内部。
步骤S6,向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内填充砂集料。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4,在将连接好的内管4和各注浆管3同时放置于外管5的内部之后,将内管4的端口包裹封闭,向内管4与外管5之间的空间内填充砂集料6,边填充边浇水回灌,直至填平至基地标高并切除超高部分的外管5,使得外管5的顶部与填充的砂集料6相齐平。填充完毕后,解除内管4端口的包裹。
砂集料6可以为选用筛分掉粒径低于0.3mm的良好级配砂集料,具体地,良好级配砂集料为混凝土优化配比选用的良好级配的集料筛分掉低于0.3mm粒径的集料,则该砂集料6中不易含有粒径大于31.5mm集料,最大粒径以骨料填充不悬卡于内管4、外管5和各注浆管3之间间隙为准。其中,筛掉部分粉砂可作为后续注浆施工砂浆料。
盖设步骤S4,从内管的内部抽水,并将盖板盖设于外管的端部;盖板对应于内管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且对应于每个注浆管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
注浆步骤S5,向各注浆管内注浆。
需要说明的是,钻井步骤S1、第一放置步骤S2、第二放置步骤S3、盖设步骤S4和注浆步骤S5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上述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填充砂集料,有利于提高注浆管桩的级配,提高注浆管桩的强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过具有透水性的内管和外管,便于抽取地下水,实现了降水,并且,外管和内管的双层支撑和双层过滤能够有效地减少降水过程中粉砂的流失,有效地保证周边地基的稳定,并能够有效地保证桩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垮塌、断桩等,以及,外管形成了护臂,能有效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同时,该方法能够将降水和地基处理进行结合,既能实现降水又能进行地基处理,减少工序,并便于注浆量的控制,使得管桩更为密实稳定,避免出现漏砂导致的地基掏空沉降的风险,该方法能够适用于沙洲环境和其他地基,扩大了使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的原理相同,相关之处可以相互参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注浆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连接机构(2)、多个注浆管(3)、以及具有透水性的内管(4)和外管(5);其中,
所述外管(5)用于置于桩孔内;所述内管(4)套设于所述外管(5)的内部,并且,所述内管(4)与所述外管(5)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每个所述注浆管(3)均置于所述外管(5)与内管(4)之间,各所述注浆管(3)通过所述连接机构(2)与所述内管(4)相连接,每个所述注浆管(3)与所述桩孔的孔底相接触的一端均为封闭端,每个所述注浆管(3)的管壁均开设有开孔(31)以向所述内管(4)与所述外管(5)之间的空间内注浆;
所述盖板(1)盖设于所述外管(5)的顶部,所述盖板(1)对应于所述内管(4)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1)且对应于每个所述注浆管(3)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管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砂集料(6);其中,
所述砂集料(6)填充于所述内管(4)与所述外管(5)之间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5)为透水混凝土过滤砂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管桩,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4)的管壁开设有多个开孔,以使所述内管(4)具有透水性;
所述内管(4)的外壁设置有具有预设孔隙率的过滤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管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注浆管(3)的外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阻挡件(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浆管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阻挡件(7)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注浆管(3)的外壁相连接,每个所述阻挡件(7)的第二端向所述注浆管(3)与封闭端相对的另一端处延伸且与所述注浆管(3)的外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管桩,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注浆管(3)的外壁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8);和/或,
所述外管(5)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箍筋(21)、圈筋(22)和多个内撑筋(23);其中,
所述箍筋(21)呈环形且设置于各所述注浆管(3)的外部,所述圈筋(22)设置于所述各所述注浆管(3)的内部,所述箍筋(21)与所述圈筋(22)将各所述注浆管(3)相固定;
每个所述内撑筋(23)的一端与所述内管(4)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圈筋(22)相连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钻井步骤,由地面向地下钻孔,并对所述钻孔的孔底进行加固;
第一放置步骤,将具有透水性的外管放置于所述钻孔内;
第二放置步骤,预先将多个注浆管通过连接机构与具有透水性的内管相连接,并将连接后的所述内管和各所述注浆管同时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
盖设步骤,从所述内管的内部抽水,并将盖板盖设于外管的端部;所述盖板对应于所述内管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且对应于每个所述注浆管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
注浆步骤,向各所述注浆管内注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步骤与所述盖设步骤之间,还包括:
向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空间内填充砂集料。
CN201910924177.3A 2019-09-27 2019-09-27 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700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4177.3A CN110700240B (zh) 2019-09-27 2019-09-27 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4177.3A CN110700240B (zh) 2019-09-27 2019-09-27 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0240A true CN110700240A (zh) 2020-01-17
CN110700240B CN110700240B (zh) 2021-11-26

Family

ID=6919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4177.3A Active CN110700240B (zh) 2019-09-27 2019-09-27 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024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171A (zh) * 2020-05-27 2020-09-01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沙洲地下软基管、井降水抗浮管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411827A (zh) * 2022-01-12 2022-04-29 西安理工大学 用于地基加固的真空预压微生物注浆成肋复合桩基模型
CN115182369A (zh) * 2022-07-29 2022-10-14 中交(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降水井结构及利用降水井改造的桩基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3876A (zh) * 2011-08-31 2012-05-0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多隔室套管复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3074891A (zh) * 2013-01-29 2013-05-01 浙江信博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双层塑料套管散体材料与混凝土劲芯组合桩及施工方法
CN203924036U (zh) * 2014-05-16 2014-11-05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包活性材料桩体的预应力管桩
CN208023559U (zh) * 2018-01-24 2018-10-30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注浆的长螺旋压灌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3876A (zh) * 2011-08-31 2012-05-0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多隔室套管复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3074891A (zh) * 2013-01-29 2013-05-01 浙江信博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双层塑料套管散体材料与混凝土劲芯组合桩及施工方法
CN203924036U (zh) * 2014-05-16 2014-11-05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包活性材料桩体的预应力管桩
CN208023559U (zh) * 2018-01-24 2018-10-30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注浆的长螺旋压灌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171A (zh) * 2020-05-27 2020-09-01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沙洲地下软基管、井降水抗浮管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411827A (zh) * 2022-01-12 2022-04-29 西安理工大学 用于地基加固的真空预压微生物注浆成肋复合桩基模型
CN115182369A (zh) * 2022-07-29 2022-10-14 中交(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降水井结构及利用降水井改造的桩基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0240B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4313B (zh) 基于循环泥浆护壁的长螺旋挤压入岩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10700240B (zh) 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
CN106545005B (zh) 一种地铁隧道盾构端头的加固体和加固方法
CN108442365B (zh) 一种防堵塞强化透水桩及施工方法
CN107905218A (zh) 一种应用于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溶洞处理方法
CN102433876A (zh) 多隔室套管复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2720186B (zh) 变截面钻孔灌注桩水下一次成型浇筑法
CN107513995A (zh) 一种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方法
CN110318410A (zh) 一种深基坑遇承压水突涌减压控水处理施工方法
CN107587502B (zh) 一种旋挖成孔压灌水泥土咬合帷幕桩的施工方法
CN110080779B (zh) 隧道隧底溶洞处理施工方法
CN211340827U (zh) 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桩新建桥梁的构造
CN114108649A (zh) 淤泥质土层的基坑加固施工方法
CN112176992A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以及人工挖孔桩
CN206721870U (zh) 一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用钢筋笼
CN109113087A (zh) 洞桩止水帷幕一体化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1877329A (zh) 一种桩中桩断桩接桩施工方法
CN104790982A (zh) 一种暗挖隧道超深孔注浆用套壳料
CN106917402B (zh) 一种cfg桩预制桩头及cfg桩施工方法
CN209066518U (zh) 一种截桩迫降纠倾结构及微型钢管桩的施工结构
CN111676947B (zh) 一种隧道仰拱地基加固组件及施工方法
CN201635072U (zh) 一种桩心注浆静压锚杆桩成桩装置
CN107975027A (zh) 盾构始发与到达端头土体加固的施工方法
CN210797604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止水结构
CN201254432Y (zh) 深基坑工程的塔吊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