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7857A - 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7857A
CN110677857A CN201910933976.7A CN201910933976A CN110677857A CN 110677857 A CN110677857 A CN 110677857A CN 201910933976 A CN201910933976 A CN 201910933976A CN 110677857 A CN110677857 A CN 110677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dge
operator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etwor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39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全
程容
余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39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78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7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7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05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涉及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包括驻地网络和边缘局,所述驻地网络用于将用户连接至边缘局;所述边缘局用于与各运营商连接,所述边缘局为由通用硬件构成的通用硬件平台,所述通用硬件平台用于以虚拟化方式实现各运营商所需的网络边缘功能,以及根据不同业务的质量要求进行网络切片,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满足运营商所需网络边缘功能的虚拟边缘局,且每个虚拟边缘局对应一家运营商。本发明在驻地网络上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同时保证用户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并且利于促进运营商之间的健康竞争。

Description

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
背景技术
信息技术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模式创新,互联网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刻,当前宽带接入覆盖率、速率、资费等已极大提升改善。当前,以宽带为特征的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以及不可或缺性性已毋庸置疑,上升到与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同等地位。但是,在信息基础设施中,“最后一公里”虽然在技术上比较简单,实际的建设、运营却仍旧是掣肘发展的痼疾。
“最后一公里”是驻地网络的俗称,通常指电信运营商的接入端口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相关网络设施,可采用有线、无线等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包括杆路、管道、线路及必要的设备等。当前,驻地网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公众运营商各自独立建设和维护、经营;二是由房地产商、物业、或第三方公司建设和维护,驻地网独立经营,公众运营商不面对最终用户,仅将驻地网整体作为企业用户;三是某几个公众运营商成立一个联合公司,进行驻地网的建设和维护,但公众运营商仍直接为最终用户提供通信等信息服务。
上述三种模式的优劣和应用情况,在下述表1中进行了简要对比。其中,第一种采用最广泛,但资源浪费、重复建设最严重,并且易形成恶性竞争;第二种由于没有考虑服务的专业性,且易形成垄断,已基本退出市场;第三种由于难以平衡各运营商利益,在上海试点后再无推广。所以,驻地网的建维、经营模式亟待进行大的改变。
表1
Figure BDA0002221107560000021
长期以来,各运营商的网络相互独立,无论是核心网、城域网,还是接入网,各自独立建设、运维,参见图1所示,造成极为严重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情况,图1中,CO(CentralOffice)表示运营商中心局。
在不影响运营商开展市场竞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避免重复建设、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具有极大现实意义。近几年来,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驻地网的共享逐渐成为可能。SDN使得网络运行可基于软件进行按需动态可编程,NFV则旨在尽可能采用通用硬件(服务器、存储器、交换机等)作为网络硬件平台,功能尽量由软件实现,从而消除网络功能对硬件的依赖。SDN、NFV共同促成了网络的虚拟化、软定义,使得同一个网络可以为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业务提供定制化服务,从技术上为驻地网的资源共享创造出可能。
因此,对驻地网相关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架构上的改变,以便能使驻地网既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又保证用户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并且利于促进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避免垄断经营,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在驻地网络上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同时保证用户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并且利于促进运营商之间的健康竞争。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驻地网络,所述驻地网络用于将用户连接至边缘局;
边缘局,所述边缘局用于与各运营商连接,所述边缘局为由通用硬件构成的通用硬件平台,所述通用硬件平台用于以虚拟化方式实现各运营商所需的网络边缘功能,以及根据不同业务的质量要求进行网络切片,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满足运营商所需网络边缘功能的虚拟边缘局,且每个虚拟边缘局对应一家运营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边缘局还包括至少一个上联接口和至少一个接入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个上联接口对应一家运营商,每个接入接口对应一个驻地网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用户为普通家庭用户、商业用户、物联网用户或基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物联网用户为传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站为小基站或RRU。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通用硬件包括交换机、服务器和存储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通用硬件平台用于以虚拟化方式实现各运营商所需的终端设备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虚拟化方式以SDN和/或NFV技术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网络边缘功能包括OLT功能、CPE功能、PE功能、BBU功能和BAS功能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通用硬件平台以虚拟化方式实现各运营商所需的网络边缘功能,在驻地网络上创建虚拟边缘局以实现各运营商所需的网络边缘功能,在驻地网络上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同时保证用户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并且利于促进运营商之间的健康竞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运营商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所对应运营商网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使得各运营商的网络不再完全相互独立,在驻地网络上实现共享。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包括驻地网络和边缘局。
驻地网络用于将用户连接至边缘局。边缘局用于与各运营商连接,边缘局为由通用硬件构成的通用硬件平台,通用硬件平台用于以虚拟化方式实现各运营商所需的网络边缘功能,并可根据不同业务的质量要求进行网络切片,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满足运营商所需网络边缘功能的虚拟边缘局,且每个虚拟边缘局对应一家运营商,相当于通过虚拟方式,在通用硬件平台虚拟出多个能够满足运营商所需网络边缘功能的虚拟边缘局,各运营商在网络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业务逻辑上的独立。
驻地网络可根据距离,以及用户对带宽、时延、资费等的具体要求而采用合适的技术,比如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暗光纤、网线、同轴等,也可以采用无线类技术,在本发明中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制。
边缘局还包括至少一个上联接口和至少一个接入接口。上联接口用于连接运营商,且每个上联接口对应一家运营商;接入接口用于连接驻地网络,且每个接入接口对应一个驻地网络。网络边缘功能包括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功能、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功能、PE(Provider Edge,边缘路由器)功能、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功能和BAS(Building AutomationSystem,楼宇自动化系统)功能等。图2中,EO(Edge Office)表示虚拟局,vEO-n表示虚拟边缘局,vEO-n内的vOLT、vCPE、vPE、vBBU和vBAS表示虚拟出的OLT功能、CPE功能、PE功能、BBU功能和BAS功能。
用户为普通家庭用户、商业用户、物联网用户或基站。物联网用户为传感器等,所述基站为小基站或RRU(Remote Radio Unit,射频拉远单元)等。通用硬件包括交换机、服务器和存储器等。通用硬件平台用于以虚拟化方式实现各运营商所需的网络边缘功能,其中,所述虚拟化方式以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和/或NFV(NetworkFunction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实现。
现有技术中,各运营商的网络是完全相互独立的,参见图1所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后,如图3所示,各运营商的网络不再相互完全独立,而是在驻地网络实现了共享,仅是逻辑上独立,除此之外,与图1相比,图3在运营商中心局与用户之间增加了虚拟边缘局,通过虚拟边缘局可实现一定程度的业务汇聚,中心局无需与大量用户直接相连,这样,图1中接入网(从中心局到用户之间)的大量光纤等缆线不再需要,图3中的接入网仅通过少量光纤实现中心局与虚拟边缘局之间的中继连接即可,并可采用波分、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等多种灵活方式。在图1中,由于中心局需与广大用户直接连接,所以图1的接入网对成本极其敏感,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提升带来了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技术和运营成本的难以为继,而在图3中,由于虚拟局与用户距离很近,往往不会超过3公里,极适合成本极低的PON技术用于该段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使得驻地网络可以驻地网络公司进行统一建设、维护,运营商根据自身实际用户发展需要向驻地网络建设公司租用所需资源,从而有效避免各运营商的重复建设,实现驻地网资源的有效共享;不会形成新的垄断,因为进行驻地网络建设、维护的公司,是将其资源、服务出租给各运营商,而不是直接为用户提供信息通信服务,所以不会利用自身地位形成对用户的垄断,驻地网络公司必须积极适应和满足运营商的业务发展要求,按需提供资源,才能获得收益;不会影响运营商之间的公平竞争,驻地网络建设公司公平地向各运营商出租资源和服务,没有任何厚此薄彼的动力,且由于驻地网络建设公司向各运营商公平、开放地提供资源,还有利于引入更多的新运营商(一是可降低新运营商入市门槛,二是可消除国家对多运营商带来的资源效率忧虑),使市场竞争更为充分;采用NFV等技术构建驻地网网络,不仅从技术上创造了资源共享的基础,而且使硬件与功能之间有效解耦,所以既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又能提升对新业务的适应性;使运营商从费时、费力、费钱的驻地网建维中解脱出来,彻底解决“入小区难”等长期困局,解决楼道、小区的管道、缆线、箱盒杂乱带来的环境问题;在中心局与用户之间增加了一个虚拟边缘局,可实现一定程度的业务汇聚,大量减少从中心局到小区的光纤数量,同时,中心局与虚拟边缘局之间的传输可以不再过多受制于成本,可采用波分、OTN等更多方式,从而缓解用户带宽不断提升带来的PON技术和成本的难以为继。
本发明实施例的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通过通用硬件平台以虚拟化方式实现各运营商所需的网络边缘功能,在驻地网络上创建虚拟边缘局以实现各运营商所需的网络边缘功能,在驻地网络上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同时保证用户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并且利于促进运营商之间的健康竞争。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驻地网络,所述驻地网络用于将用户连接至边缘局;
边缘局,所述边缘局用于与各运营商连接,所述边缘局为由通用硬件构成的通用硬件平台,所述通用硬件平台用于以虚拟化方式实现各运营商所需的网络边缘功能,以及根据不同业务的质量要求进行网络切片,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满足运营商所需网络边缘功能的虚拟边缘局,且每个虚拟边缘局对应一家运营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局还包括至少一个上联接口和至少一个接入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联接口对应一家运营商,每个接入接口对应一个驻地网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为普通家庭用户、商业用户、物联网用户或基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用户为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小基站或RRU。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硬件包括交换机、服务器和存储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硬件平台用于以虚拟化方式实现各运营商所需的终端设备功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化方式以SDN和/或NFV技术实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边缘功能包括OLT功能、CPE功能、PE功能、BBU功能和BAS功能等。
CN201910933976.7A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 Pending CN1106778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3976.7A CN110677857A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3976.7A CN110677857A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7857A true CN110677857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80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3976.7A Pending CN110677857A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785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6213A (zh) * 2012-09-29 2014-04-0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固定接入网中和在用户设备中运行的方法
CN105247826A (zh) * 2013-01-11 2016-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的网络功能虚拟化
CN106130840A (zh) * 2016-07-15 2016-11-1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固定、移动宽带融合接入网架构
CN107294753A (zh) * 2016-04-11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dn/nfv开放接入网系统及管理onu/ont的方法
CN107431647A (zh) * 2014-08-27 2017-12-01 适应性频谱和信号校正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接入节点功能的虚拟化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EP3306987A1 (en) * 2016-10-05 2018-04-1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ntiating a logical network slice for use with an operator-maintained network portion
CN108111931A (zh) * 2017-12-15 2018-06-0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光纤接入网的虚拟资源切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6213A (zh) * 2012-09-29 2014-04-0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固定接入网中和在用户设备中运行的方法
CN105247826A (zh) * 2013-01-11 2016-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的网络功能虚拟化
CN107431647A (zh) * 2014-08-27 2017-12-01 适应性频谱和信号校正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接入节点功能的虚拟化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7294753A (zh) * 2016-04-11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dn/nfv开放接入网系统及管理onu/ont的方法
CN106130840A (zh) * 2016-07-15 2016-11-1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固定、移动宽带融合接入网架构
EP3306987A1 (en) * 2016-10-05 2018-04-1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ntiating a logical network slice for use with an operator-maintained network portion
CN108111931A (zh) * 2017-12-15 2018-06-0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光纤接入网的虚拟资源切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RICCI SO等: "支持多业务的网络切片技术研究", 《邮电设计技术》 *
张嗣宏: "CO机房重构推进边缘DC建设研究", 《无线互联科技》 *
李家京等: "未来宽带驻地网共享模式的探析", 《电信网技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69179B2 (en) Method for using power lin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200001379T2 (tr) Mobil istasyonlara servis.
CN109379140A (zh) 一种光纤分布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1388821B (zh) 承载驻地用户全部信息业务的接入网络实现系统及方法
CN203840547U (zh) 一种基于eoc的移动信号覆盖设备
CN102300018B (zh) 基于有线电视hfc网络的电视、宽带和电话传输系统
US20140092943A1 (en) Method for using power lin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204993716U (zh) 一种新型波分复用三网融合光纤到户系统
CN107889282A (zh) 智能型路灯
CN100486205C (zh) 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与光纤接入宽带网络互连的方法和系统
CN110677857A (zh) 一种驻地网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架构
CN212627917U (zh) 一种分布式家庭基站及光纤网络系统
CN104022831A (zh) 基于周期性阵列波导光栅的光与无线融合接入网
JP3424660B2 (ja) 既設のテレビ共同受信設備を利用したテレビ受信,インターネット接続及び棟内lanシステムの構築方法
CN203537397U (zh) 一种基于光网络实现链式级联的传输单元onu
EP1763179B1 (en) An integrative access system of wireless and wired network
CN108882255B (zh) 一种承载家用lte室分系统的无源光网络pon系统
CN113543155B (zh) 基于有线网络的5g网络室内覆盖系统及室内覆盖方法
CN110213140A (zh) 一种多业务模式的综合接入系统
CN100396041C (zh) 无线与有线综合接入的网络通信系统
CN203574652U (zh) 一种防雷型epon设备组网结构
CN203661295U (zh) 一种提供电力线通信的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CN108712194A (zh) 一种基于光纤和电力线的通讯编码系统及方法
Chowdhury et al. Comparative cost study of broadband access technologies
CN207053789U (zh) 多制式共享室内分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