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7845A - 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7845A
CN110677845A CN201810710072.3A CN201810710072A CN110677845A CN 110677845 A CN110677845 A CN 110677845A CN 201810710072 A CN201810710072 A CN 201810710072A CN 110677845 A CN110677845 A CN 110677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network element
network
indication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00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7845B (zh
Inventor
阎亚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00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7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7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7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7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7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用于结合应用功能请求自身的有效性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从而准确地对请求作出指示而不是盲目地拒绝或者接受请求。本申请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所述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根据所述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发送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一指示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建立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之后,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会为每一个PDU会话选择对应的用户功能面(user plane function,UPF)作为协议数据单元锚点(PDU session anchor,PSA)并为UE分配地址,以对UE的应用数据进行路由,使得UE可以通过PDU会话访问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
来自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的请求可以影响SMF网元执行上述路由决策。目前,在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接收到上述可以影响SMF网元路由决策的请求,并且,PCF网元确定上述请求不能执行时,PCF网元直接拒绝上述AF的请求,导致上述AF的请求将一直无法被执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用于结合应用功能请求自身的有效性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从而准确地对请求作出指示而不是盲目地拒绝或者接受请求,以解决请求被直接拒绝而导致一直无法执行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该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该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进而,根据该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并发送第一指示至上述目标网元,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请求为激活状态。从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可知,综合考虑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请求为激活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激活指示以示通知,这样,在具体考虑请求指示的有效性的条件下,可以准确地对请求作出激活指示,而不是盲目地拒绝请求而没有具体地指示,以解决请求被直接拒绝而导致一直无法执行的问题。
可选地,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5G系统中。可选地,目标网元可以是AF网元或者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下文中所涉及的目标网元均可以是AF网元或者NEF网元,下文将不再赘述。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请求指示的有效性条是指在满足上述时间有效性的条件下该请求有效,也可以理解为时间有效性条件是用于是指该请求生效时间的。在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的情况下,若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当前处于拜访网络或者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中,则确定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以通知目标网元该请求的请求状态。其中,拜访网络是指不在用户设备归属签约服务区域范围内的网络,也可以说,用户设备处于漫游状态。从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漫游场景下或者4G网络场景下,基于请求中的时间有效性条件,准确地作出第一指示,并及时通知AF网元或者NEF网元。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的前提下,若当前时刻不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中,此时,将该请求设置为不激活状态但不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也可以理解为,虽然用户设备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中,但是由于当前时刻该请求并没有生效,因此,不向目标网元发送任何通知消息。直到当前时刻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仍然处于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中时,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并且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从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漫游场景下或者4G网络场景下,即使用户设备一直处于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中,若该请求不再其请求生效时间范围内,也不向目标网元发送任何通知消息,直到达到请求生效时间时,才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从而避免向目标网元发送无效的通知消息而造成网络资源地浪费。
可选地,上述时间有效性条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时间有效性条件可以指示一个或者多个时间区间,或者,指示一段或者多段持续时长,对此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当时间有效性条件指示多个时间区间或者多段持续时长时,当前时刻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是指当前时刻位于该请求指示的任一时间区间内或者任一持续时长内,同样的,当前时刻不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是指当前时刻不在该请求指示的所有时间区间内或者所有持续时长内。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则该请求的有效性为一直有效,也就是说,该请求的生效与否没有时间限制,该请求在任何时刻都处于有效状态。在该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的情况下,若用户设备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中,则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从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用户设备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中,并且请求一直有效时,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并发送不激活请求给目标网元,使得目标网元可以及时准确地获知当前时刻不激活该请求。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不激活该请求的原因值(如漫游或者4G网络)发送至目标网元;具体可以是,当用户设备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时,上述原因值为漫游;当用户设备当前处于4G网络中,上述原因值为4G网络。需要说明的是,该不激活该请求的原因值可以与上述第一指示一起发送,也可以单独发送,在单独发送时,既可以在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之后发送,也可以在发送上述第一指示之后发送,对此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处于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中,请求没有被激活的情况下,一段时间之后,若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化为家乡网络,该家乡网络是指5G网络中的家乡网络,即用户设备接入至 5G网络中,并且用户设备在归属签约服务区域范围内,并且当前时刻仍然满足上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二指示,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从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知,该技术方案可以及时地根据用户设备的网络变化调整该请求的状态,并及时通知目标网元,使得目标网元可以动态地获知该请求的状态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家乡网络均是指5G网络中的家乡网络,也可以称之为,5G网络的非漫游状态,下文中将不再赘述。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与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类似,相同之处在于两种实现方式均基于该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处于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中,请求没有被激活的情况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一段时间之后,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化为家乡网络,但是当前时刻不满足上述时间有效性条件,此时,先将该请求的状态设置为不激活状态,直到当前时间满足上述时间有效性条件且用户设备仍然处于家乡网络中时,则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二指示。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请求中没有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处于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中,请求没有被激活的情况下,一段时间之后,如果用户设备的网络状态由拜访网络漫游至家乡网络,或者由4G网络切换至5G网络中且处于非漫游状态,则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其中,上述由拜访网络漫游至家乡网络是指从5G网络中漫游状态变为非漫游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二指示,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该请求为激活状态。从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知,该技术方案也是可以及时地根据用户设备的网络变化调整该请求的状态,并及时通知目标网元,使得目标网元可以动态地获知该请求的状态变化。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激活该请求的原因值(如当前处于5G网络的非漫游状态)发送至目标网元。需要说明的是,该激活该请求的原因值可以与第二指示一起发送,也可以单独发送,在单独发送时,既可以在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之后发送,也可以在发送第二指示之后发送,对此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中包括组标识或者任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则表示该请求是针对多个用户设备,在发送第一指示至目标网元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将用户设备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网元,以使得目标网元可以知道应该不激活请求对应的用户设备。可以理解,接收目标网元发送的请求的网元以PCF网元为例,当上述请求对应的是一个用户设备时,目标网元只会将上述请求发送至该用户设备对应的PCF网元,当请求对应至少两个以上用户设备时,目标网元会将该请求发送至多个PCF网元,甚至是所有的PCF网元。
可选地,与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技术方案类似,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请求中包括组标识或者任一用户设备的指示,或者是其他表示该请求对应至少两个以上用户设备的标志时,在发送第一指示或者第二指示至目标网元之后,还可以包括:将用户设备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网元。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请求为激活状态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根据上述请求制定策略和计费规则,并将该策略和计费规则发送至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以使得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该策略和计费规则和会话管理功能配置策略进行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以重新配置用户设备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对应的UPF。策略和计费规则的具体制定方法具体可以是:根据上述请求,网络策略和用户签约信息制定上述策略和计费规则。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策略和计费规则的制定可以在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之后,或者,在发送激活指示至目标网元之后,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制。通过该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使得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及时获知应用功能请求由不激活状态切换至激活状态的请求状态变化,并且及时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进行调整或者重新进行路由决策。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指示包括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的指示,用户设备处于漫游状态的指示,或者用户设备处于4G网络的指示。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该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该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进而,根据该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请求为激活状态,并发送第二指示至上述目标网元,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请求为激活状态。从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可知,综合考虑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请求为激活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以示通知,这样,在具体考虑请求指示的有效性的条件下,可以准确地对请求作出第二指示以激活该请求,而不是盲目地接受请求而没有具体地指示。
可选地,该方法可以应用于5G系统中。可选地,目标网元可以是AF网元或者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下文中所涉及的目标网元均可以是AF 网元或者NEF网元,下文将不再赘述。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请求指示的有效性条是指在满足上述时间有效性的条件下该请求有效,也可以理解为时间有效性条件是用于是指该请求生效时间的。在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的情况下,若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当前处于家乡网络中,则确定请求为激活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二指示,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该请求为激活状态,以通知目标网元该请求的请求状态。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的前提下,若当前时刻不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当前处于家乡网络中,此时,将该请求设置为不激活状态但不向目标网元发送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的指示即第一指示。也可以理解为,虽然用户设备当前处于家乡网络中,但是由于当前时刻该请求并没有生效,因此,不向目标网元发送任何通知消息。直到当前时刻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仍然处于家乡网络中时,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以激活该请求。可选地,上述时间有效性条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时间有效性条件可以指示一个或者多个时间区间,或者,指示一段或者多段持续时长,对此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当时间有效性条件指示多个时间区间或者多段持续时长时,当前时刻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是指当前时刻位于该请求指示的任一时间区间内或者任一持续时长内,同样的,当前时刻不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是指当前时刻不在该请求指示的所有时间区间内或者所有持续时长内。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则该请求的有效性为一直有效,也就是说,该请求的生效与否没有时间限制,该请求在任何时刻都处于有效状态。在该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的情况下,若用户设备当前处于家乡网络中,则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以激活该请求。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激活该请求的原因值(如当前处于家乡网络)发送至目标网元。需要说明的是,该激活该请求的原因值可以与第二请求一起发送,也可以单独发送,在单独发送时,既可以在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之后发送,也可以在发送第二指示之后发送,对此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处于家乡网络种,请求没有被激活的情况下,一段时间之后,若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化为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并且当前时刻仍然满足上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以不激活该请求。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与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类似,相同之处在于两种实现方式均基于该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处于家乡网络中,请求没有被激活的情况下。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一段时间之后,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化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中,但是当前时刻不满足上述时间有效性条件,此时,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但不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一指示,直到当前时间满足上述时间有效性条件且用户设备仍然处于家乡网络中,则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并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以不激活该请求。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请求中没有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处于家乡网络中,请求没有被激活的情况下,一段时间之后,如果用户设备的网络状态由家乡网络漫游至拜访网络,或者由5G网络中且处于非漫游状态切换至4G网络中,则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其中,上述由家乡网络漫游至拜访网络是指从5G网络中非漫游状态变为漫游状态。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不激活该请求的原因值(如漫游或者4G网络)发送至目标网元;具体地,当用户设备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时,上述原因值为漫游;当用户设备当前处于4G网络中,上述原因值为4G网络。需要说明的是,该不激活该请求的原因值可以与上述第一指示一起发送,也可以单独发送,在单独发送时,既可以在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之后发送,也可以在发送上述第一指示之后发送,对此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中包括组标识或者任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则表示该请求是针对多个用户设备,在发送激活指示至目标网元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将用户设备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网元,以使得目标网元可以知道应该激活请求对应的用户设备。
可选地,与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技术方案类似,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请求中包括组标识或者任一用户设备的标识,或者是其他表示该请求对应至少两个以上用户设备的标志时,在发送第一指示或者第二指示至目标网元时,该方法还包括:将用户设备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网元。需要说明的是,该用户设备的标识可以与上述第一指示或者第二指示一起发送,也可以单独发送,在单独发送时,既可以在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之后发送,也可以在发送上述第一指示或第二指示之后发送,对此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上述请求制定策略和计费规则,并将该策略和计费规则发送至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以使得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该策略和计费规则和会话管理功能配置策略进行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以重新配置用户设备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对应的用户功能面。策略和计费规则的具体制定方法具体可以是:根据上述请求,网络策略和用户签约信息制定上述策略和计费规则。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策略和计费规则的制定可以在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之后,或者,在发送第二指示至目标网元之后,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实现方式,在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之后,请求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删除策略和计费规则。具体可以是: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删除请求或者删除指示,该删除请求用于请求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删除策略和计费规则,删除指示用于指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删除策略和计费规则。
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实现方式,在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指示包括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的指示,用户设备处于漫游状态的指示,或者用户设备处于4G网络的指示。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该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该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或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或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或者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策略控制系统,包括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和目标网元,该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
其中,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以及第三方面至第十方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策略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b)为5G网络的一个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支持4G网络和5G网络的一个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由漫游状态切换至非漫游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由4G网络切换至5G网络中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由非漫游状态切换至漫游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由5G网络切换至4G网络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通信设备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用于结合应用功能请求自身的有效性确定其请求状态,并依据其请求状态对目标网元作出准确的指示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或者拒绝该请求。本申请中出现的术语“和/或”,可以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对步骤进行的命名或者编号,并不意味着必须按照命名或者编号所指示的时间/逻辑先后顺序执行方法流程中的步骤,已经命名或者编号的流程步骤可以根据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变更执行次序,只要能达到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技术效果即可。本申请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申请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者可以分布到多个电路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terminal)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或者中继用户设备等。其中,中继用户设备例如可以是5G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
因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多个英文缩写,因此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英文缩写所对应的中文全称以及英文全称通过如下表1做出预先介绍。
表1:中英文全称英文缩写对照表
Figure RE-GDA0001830502240000091
Figure RE-GDA0001830502240000101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策略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策略控制系统包括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和目标网元20。该策略控制系统用于执行以下两种技术方案:
在第一种技术方案中: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接收来自目标网元20的请求,该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根据该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发送第一指示至目标网元20,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可选地,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中的用户设备具体可以包括上文中所提及的任一种终端。
可选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根据该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若该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在当前时刻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状态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的情况下,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方式二:若该请求中未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在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状态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可选地,在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发送第一指示之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还可以用于:当上述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时,若当前时刻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且用户设备所处网络变为家乡网络,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确定上述请求为激活状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二指示,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上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可选地,在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发送第一指示之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还可以用于:当上述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时,若用户设备所处网络变为家乡网络,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确定上述请求为激活状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向目标网元20发送第二指示,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上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可选地,上述第一指示具体可以是请求不激活状态的指示、用户设备处于漫游状态的指示或者用户设备处于4G网络的指示。
可选地,图1(a)所示的策略控制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30。在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确定上述请求为激活状态之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根据上述请求制定策略与计费规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将上述策略与计费规则发送至会话管理功能网元30,以使得会话管理功能网元30接收到上述策略与计费规则,并且,会话管理功能网元30根据上述策略与计费规则为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路由选择。
在第二种技术方案中: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接收来自目标网元20的请求,该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根据该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发送第二指示至目标网元20,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该请求为激活状态。
可选地,该技术方案中的用户设备具体可以包括上文中所提及的任一种终端。
可选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根据该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若该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在当前时刻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状态为家乡网络的情况下,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
方式二,若该请求中未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在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状态为家乡网络,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
可选地,图1(a)所示的策略控制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30。在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确定上述请求为激活状态之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根据上述请求制定策略与计费规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将上述策略与计费规则发送至会话管理功能网元30,以使得会话管理功能网元30接收到上述策略与计费规则,并且,会话管理功能网元30根据上述策略与计费规则为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路由选择。
可选地,在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发送第二指示之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还可以用于:当上述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时,若当前时刻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且用户设备所处网络变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确定上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向目标网元20发送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上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可选地,在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发送第二指示之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还可以用于:当上述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时,若用户设备所处网络变为拜访网络或者4G 网络,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确定上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向目标网元20发送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上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可选地,上述第一指示具体可以包括请求不激活状态的指示、用户设备处于漫游状态的指示或者用户设备处于4G网络的指示。
可选地,在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确定上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之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还可以用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30发送删除指示,以使得会话管理功能网元30发送接收到删除指示之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30删除上述策略与计费规则。
以上是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策略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策略控制系统具体可以是5G通信系统。
具体来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5G通信系统中,具体可以应用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影响会话管理功能路由决策的请求的应用场景中。方案大致概括如下: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目标网元发送的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的请求,也可以称为应用功能请求,以下简称请求;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基于终端所处的网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该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准确地对该请求作出第一指示或者第二指示并通知目标网络,其中,第一指示用于指示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第二指示用于指示该请求为激活状态。从上述技术方案概括中可以看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依据终端所处的网络决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或者不激活状态,而至于通知目标网元时,依据该请求指示的有效性确定通知时间,也可以理解为,对于终端当前所处网络不激活该请求的情况下,即刻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一指示。另外,对终端当前所处网络下要激活该请求的情况下,对于当该请求生效时,通知目标网元,而该请求没有生效时,便不对目标网元发送通知消息。
结合上述图1(a)中策略控制系统执行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包括: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该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根据该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以示通知。具体地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的方式,主要分为该请求中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以及该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两种情况。可选地,如果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发生变化,使得需要激活(active) 上述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的请求。对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的详细介绍可参阅下文中图3和图4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上述图1(a)中策略控制系统执行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相反,包括: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该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根据该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向目标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以示通知。具体地确定该请求为激活状态的方式,也主要分为该请求中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以及该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两种情况。可选地,如果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发生变化,使得需要不激活(inactive)上述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的请求。对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的详细介绍可参阅下文中图5和图6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个方面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的方法的介绍,下面对上述方法适用的网络架构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述的网络架构中。
图1(b)为5G网络的一个架构示意图。图1(b)中示出了一个只支持5G的网络架构示意图。若上述图1(a)所示的策略控制系统应用于图1(b)所示的5G网络架构中时,那么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对应图1(b)中的PCF网元,目标网元对应图1(b)中的NEF 网元或者AF网元,回话管理功能网元30对应图1(b)中的SMF网元。在上述图1(b) 的网络架构中支持一个PDU会话存在对个PSA的应用场景,以一个PDU会话对应两个PSA (图1(b)中的UPF1和UPF2)为例,当建立的是Multi-homing的多PSA PDU会话时,图1(b)中所示的分叉点/上行分类器(BP/UL CL)为BP,UPF2可以和BP合二为一,当建立的是非Multi-homing的多PSA PDU会话时,图1(b)中所示的分叉点/上行分类器(BP/UL CL)为UL CL,UPF2可以和UL CL合二为一。
图2为支持4G网络和5G网络的一个网络架构示意图。图2中示出了一个既支持5G,又支持4G的网络架构示意图。若上述图1(a)所示的策略控制系统应用于图2所示的同时支持4G网络和5G网络的网络架构中时,那么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对应图2中的 (PCF+PCRF)网元,目标网元对应图2中的NEF网元或者AF网元,回话管理功能网元30 对应图2中的(SMF+PGW-C)网元。在图2中,SGW、MME、E-UTRAN为4G网络中负责无线接入和移动性管理的功能设备,AMF和NG-RAN分别是5G网络中负责移动性管理和无线接入的功能设备。图2中的,(HSS+UDM)网元、(PCF+PCRF)网元、(SMF+PGW-C)网元和 (UPF+PGW-U)网元为同时具有4G网络功能和5G网络功能的功能设备,当UE处于4G网络中是上述(HSS+UDM)网元、(PCF+PCRF)网元、(SMF+PGW-C)网元和(UPF+PGW-U)网元分别执行相应的4G网络功能,同理,当UE处于5G网络中是上述(HSS+UDM)网元、 (PCF+PCRF)网元、(SMF+PGW-C)网元和(UPF+PGW-U)网元分别执行相应的5G网络功能。
以上图1(b)和图2中涉及到了例如:AF、SCS/AS、PCRF、PGW、PGW-C、PGW-U、UDM、NEF、AMF、SMF、PCF、PCRF、HSS、MME、E-UTRAN、UDR、(R)AN、UPF和DN等多个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称这些设备为网元、实体或者服务器,都只是一个名称,对于这些设备的称呼,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以上图1(b)和图2是对网络架构的介绍,下面分别结合上述图1(b)和图2中所示出的网络架构以及具体的实施例示意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个参数的名字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比如不激活指示还可以称之为去激活指示,在此进行统一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由漫游状态切换至非漫游状态的方法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图1(b)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的方法,包括:
301、UE在漫游场景下建立PDU会话。
UE在漫游场景(即家乡路由Home-routed漫游场景)中建立PDU会话。若存在多个UE,则每个UE均建立一个对应的PDU会话。漫游场景是指UE当前处于漫游网络中,或者说处于拜访网络中。这里的漫游场景是指在5G的漫游场景。
可选地,302、AF网元创建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的请求消息。
AF网元创建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的请求消息,或者说,AF网元创建影响SMF路由决策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包括用于识别数据的信息,例如应用数据的5元组或者应用标识,还包括:数据路由到应用的潜在位置(即可供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的应用的本地接入位置)的标识,例如DNAI的列表标识。
可选地,该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时间有效性条件(temporal validitycondition),该时间有效性条件用于指示该请求消息的有效性,或者说,该时间有效性条件用于指示该请求消息生效的时间。
可选地,该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请求订阅的事件,请求激活或者去激活上述订阅事件。
303、AF网元向H-PC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以使得H-PCF网元接收该请求消息。
若该请求消息针对一个UE,则AF网元向该UE对应的H-PCF网元发送该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UE的标识。若该请求消息针对多个UE,消息中携带UE所属用户组的组标识、或任一UE的指示。则AF网元分别向对个UE对应的H-PC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甚至分别向所有的H-PC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其中,任一UE的指示指的是用于表明该请求消息(即 AF的请求)是针对所有UE的标志或者参数等。H-PCF网元是UE归属签约服务区域内的具有策略控制功能的网元,也可以理解为,H-PCF网元是家乡网络中的PCF网元。可选地,该请求消息可以是Npcf_PolicyAuthorization_Create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上述请求消息中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AF网元不在运营商网络中,则可以通过NEF网元将该请求消息发送至H-PCF网元。
304、H-PCF网元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即确定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该AF的请求是指AF网元发送至H-PCF网元的请求消息,下文中均简称AF的请求。由于UE在漫游场景中建立PDU会话即UE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H-PCF网元根据AF的请求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可以依据该AF的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分为以下两类确定方式,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另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
在上述两类确定方式中,若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H-PC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可以为:若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则H-PC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触发步骤305)。H-PC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还可以是:若当前时刻不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则H-PC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不触发步骤305),直到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仍然处于拜访网络中时,H-PC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此时触发步骤305)。若该AF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则该AF的请求一直有效,H-PC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可以为:UE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H-PC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触发步骤305)。不激活状态也可以称之为“去激活”状态。当H-PCF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H-PCF不会根据AF的请求制定PCC规则或不会将根据AF的请求制定的PCC规则提供给SMF。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时间有效性条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时间有效性条件可以指示一个或者多个时间区间,或者,指示一段或者多段持续时长,对此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具体来说,时间区间可以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长,例如12:00至14:00代表一个两小时时长的时间区间,持续时长是指从某一时刻开始并持续一段时间,例如,从12: 00开始的两个小时内代表从12:00开始延续两个小时的一段持续时长。当时间有效性条件指示多个时间区间或者多段持续时长时,当前时刻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是指当前时刻位于该请求指示的任一时间区间内或者任一持续时长内,同样的,当前时刻不满足时间有效性条件是指当前时刻不在该请求指示的所有时间区间内或者所有持续时长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AF还可能提供空间有效性的条件,空间有效性条件用于指示当UE处于指定的区域内时AF请求才可以被使用(即生效),空间有效性条件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位置区域。AF会提供家乡网络(即5G的家乡网络)的位置区域。因此当AF提供了空间有效性条件,则当UE处于漫游网络时,UE的当前位置将不满足空间有效性条件,因此H-PCF网元判断不激活AF的请求。当AF请求不包括空间有效性条件时,则 H-PCF网元进一步根据请求的时间有效性和UE处于拜访网络确定不激活AF请求。(步骤 303的消息中不携带空间有效性条件)。
305、H-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不激活指示,以使得AF网元接收该不激活指示。
该不激活指示即为上文中所述的第一指示,下文中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不激活指示都可以称之为第一指示,下文中将不再赘述。在H-PC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或者“去激活”状态之后,H-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不激活指示,该不激活指示又称为去激活指示。以使得AF网元在接收到上述去激活指示或者不激活指示之后,AF网元执行应用层的特殊处理。与上述步骤303类似,若AF网元不在运营商网络中,则H-PCF 网元向NEF网元发送上述不激活指示或者去激活指示,以使得NEF网元将其转发至AF网元。该不激活指示用于指示AF请求未被激活(或处于不激活状态)。该不激活指示可以为 AF请求不激活状态的指示、UE处于漫游状态的指示、或UE处于4G网络的指示。
可选地,若该AF的请求中包括组标识或者任一UE的指示,该组标识用于指示一组用户设备,则H-PCF网元还可以向AF网元发送UE的标识。UE的标识可以与不激活请求一起发送,也可以单独发送,在单独发送时,既可以在确定该请求为不激活状态之后发送,也可以在发送不激活请求之后发送,对此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
可选地,当不激活指示为不激活状态指示时,H-PCF网元还可以向AF网元发送不激活请求的原因值,如UE当前网络为拜访网络,不激活请求的原因值为漫游,不激活请求的原因值的发送方式与上述UE标识的发送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H-PCF网元发送不激活指示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306-311,其中步骤307-309是可选地。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306、UE回到家乡网络中。
该家乡网络是指5G网络中的家乡网络,即UE接入至5G网络中,并且UE在归属签约服务区域范围内(非漫游状态)。这里的家乡网络是指5G的家乡网络。
当UE从拜访网络回到家乡网络(即从漫游状态回到非漫游状态),SMF网元会通知PCF 网元UE回到了家乡网络。
307、H-PCF网元确定激活AF的请求。
当UE从5G的拜访网络中回到5G的家乡网络中时,H-PCF网元根据AF的请求确定激活AF的请求可以依据该AF的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分为以下两类确定方式,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另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
在上述两类确定方式中,若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H-PCF网元确定激活该AF的请求可以为:若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当前处于5G的家乡网络中,则H-PC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激活状态。H-PCF网元确定激活该AF的请求还可以是:若当前时刻不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当前处于5G的家乡网络中,则H-PC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直到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仍然处于5G的家乡网络中时,H-PCF网元确定激活该AF的请求。若该AF 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则该AF的请求一直有效,H-PCF网元确定激活该AF 的请求可以为:UE当前处于5G的家乡网络中,H-PC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激活状态。
其中,步骤307与上述步骤304类似,可参阅上述步骤304中的相关描述,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308、H-PCF网元根据AF的请求制定PCC规则。
可选地,上述H-PCF网元根据AF的请求制定PCC规则具体可以是:H-PCF网元根据AF的请求、网络策略以及用户签约信息为UE制定PCC规则。
可选地,309、H-PCF网元向H-SMF网元发送PCC规则,以使得H-SMF网元接收PCC规则。
可选地,310、H-SMF网元重配置用户功能面。
可选地,上述H-SMF网元重配置用户功能面具体可以是H-SMF网元根据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即PCC规则)和会话管理功能配置策略(即SMF配置策略)在适当的时候对UE 的用户面功能UPF进行重新配置。对UE的用户面功能UPF进行重新配置是指为UE重新选择UPF网元作为新的PSA,具体可以采用Multi-homing的多PSA PDU会话方式或非 Multi-homing的多PSA PDU会话方式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8可以在步骤311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311之后执行,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311、H-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以使得AF网元接收该激活指示。
该激活指示即为上文中所述的第二指示,下文中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激活指示也可以称之为第二指示,下文中将不再赘述。在H-PC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激活状态之后,H-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该激活指示用于指示该AF的请求为激活状态。以使得AF网元在接收到上述激活指示之后,AF网元执行应用层的特殊处理。该激活指示用于指示AF的请求处于激活状态,即PCF将根据AF的请求制定的PCC规则提供给SMF。
其中,步骤311与上述步骤305类似,可参阅上述步骤305中的相关描述,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描述的图3对应的实施例,UE处于5G网络的漫游状态时,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不激活指示,当UE回到5G网络的非漫游状态时,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可以使得在UE由漫游状态变化至非漫游状态时,PCF网元可以根据AF请求制定PCC规则,并且,PCF网元将PCC规则发送至SMF网元,以使得SMF网元及时对UE的PDU会话对应的UPF进行重新配置(即SMF重新对UE的数据进行路由决策)。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由4G网络切换至5G网络中非漫游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的方法,包括:
401、UE在EPC中建立PDU会话。
EPC是指演进分组核心网,俗称4G网络。UE在EPC中建立PDU会话是指UE在4G网络中建立IP-CAN会话。
可选地,402、AF网元创建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的请求消息。
步骤402与上述图3中30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403、AF网元向PCF/PCR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以使得PCF/PCRF网元接收该请求消息。
PCF/PCRF网元为同时具有策略控制功能和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F/PCRF网元集成了PCF网元和PCRF网元的功能。其中,PCF网元属于5G网络中的网元,PCRF网元属于4G 网络中的网元。顾名思义,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当PCF/PCRF网元相当于PCF网元时,UE处于5G网络中,当PCF/PCRF网元相当于PCRF网元时,UE处于4G网络中。容易知道,本步骤中,由于UE处于4G网络中,因此PCF/PCRF网元相当于PCRF网元。
若该请求消息针对一个UE,则AF网元向该UE对应的PCRF网元发送该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UE的标识。若该请求消息针对多个UE,消息中携带UE所属用户组的组标识、或任一UE的指示。则AF网元分别向多个UE对应的PCR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甚至分别向所有的PCR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
可选地,该请求消息可以是Npcf_PolicyAuthorization_Create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上述请求消息中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AF网元不在运营商网络中,则可以通过NEF网元将该请求消息发送至PCRF网元。
404、PCF/PCRF网元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即确定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由于UE在4G网络中建立IP-CAN会话即UE当前处于4G网络(即EPC)中,PCF/PCRF 网元根据AF的请求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可以依据该AF的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分为以下两类确定方式,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另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
在上述两类确定方式中,若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PCF/PCR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可以为:若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当前处于4G网络中,则PCF/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触发步骤405)。PCF/PCR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还可以是:若当前时刻不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 UE当前处于4G网络中,则PCF/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不触发步骤405),直到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仍然处于4G网络中时, PCF/PCR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此时触发步骤405)。若该AF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则该AF的请求一直有效,PCF/PCR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可以为: UE当前处于4G网络中,PCF/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触发步骤405)。不激活状态也可以称之为“去激活”状态。当PCF/PCRF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PCF/PCRF 网元不会根据AF的请求制定PCC规则或不会将根据AF的请求制定的PCC规则提供给 PGW-C/SMF网元。
其中,步骤404中的其他描述可参阅上述步骤304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AF网元还可能提供空间有效性的条件,空间有效性条件用于指示当UE处于指定的区域内时AF的请求才可以被使用(即生效),空间有效性条件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位置区域。AF网元会提供家乡网络(即5G的家乡网络)的位置区域。因此当AF网元提供了空间有效性条件,则当UE处于4G网络时,UE的当前位置将不满足空间有效性条件,因此PCF/PCRF网元判断不激活AF的请求。当AF的请求不包括空间有效性条件时,则PCF/PCRF网元进一步根据请求的时间有效性和UE处于4G网络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步骤403的消息中不携带空间有效性条件)。
405、PCF/PCR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不激活指示,以使得AF网元接收该不激活指示。
在PCF/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或者“去激活”状态之后,PCF/PCR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不激活指示,该不激活指示又称为去激活指示。以使得AF网元在接收到上述去激活指示或者不激活指示之后,AF网元执行应用层的特殊处理。与上述步骤303 类似,若AF网元不在运营商网络中,则PCF/PCRF网元向NEF网元发送上述不激活指示或者去激活指示,以使得NEF网元将其转发至AF网元。该不激活指示用于指示AF请求未被激活(或处于不激活状态)。该不激活指示可以为AF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的指示、UE处于漫游状态的指示、或UE处于4G网络的指示。
可选地,当不激活指示为不激活状态指示时,PCF/PCRF网元还可以向AF网元发送不激活请求的原因,如UE当前网络为拜访网络,不激活请求的原因的发送方式与上述UE标识的发送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PCF/PCRF网元发送不激活指示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406至411,其中,步骤409至411是可选地。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406、UE从EPC接入变成5GC接入且处于非漫游状态。
5GC是指5G核心网,俗称5G网络。UE切换到5GC中且处于非漫游状态是指UE接入至5G网络中,并且UE在家乡网络(非漫游状态),也可以说,UE切换至家乡网络中。当 UE从EPC接入(即由EPC服务)变成5GC接入(即由5GC)服务是,PGW-C/SMF网元会通知PCF/PCRF网元UE由5GC接入。
407、PCF/PCRF网元确定激活AF的请求(即确定AF的请求为激活状态)。
由于UE切换至5G网络中,PCF/PCRF网元执行策略控制功能相当于PCF网元。
当UE从4G网络中切换至5G的非漫游状态时,PCF/PCRF网元根据AF的请求确定激活AF的请求可以依据该AF的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分为以下两类确定方式,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另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
在上述两类确定方式中,若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PCF/PCRF网元确定激活该AF的请求可以为:若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当前处于5G的非漫游状态,则PCF/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激活状态。PCF/PCRF网元确定激活该 AF的请求还可以是:若当前时刻不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当前处于5G的非漫游状态,则PCF/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直到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仍然处于5G的非漫游状态,PCF/PCRF网元确定激活该AF的请求。若该AF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则该AF的请求一直有效,PCF/PCRF网元确定激活该AF的请求可以为:UE当前处于5G的非漫游状态,PCF/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激活状态。
其中,步骤407中的其他描述可参阅上述步骤304中的相关描述,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408、PCF/PCRF网元向A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以使得PCF/PCRF网元接收该激活指示。
在PCF/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激活状态之后,PCF/PCRF网元向A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该激活指示用于指示该AF的请求为激活状态。以使得AF网元在接收到上述激活指示之后,AF网元执行应用层的特殊处理。该激活指示用于指示AF的请求处于激活状态,即PCF/PCRF将根据AF的请求制定的PCC规则提供给PGW-C/SMF网元。
其中,步骤408中的描述可参阅上述步骤305中的相关描述,对此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409、PCF/PCRF网元根据AF的请求制定PCC规则。
可选地,PCF/PCRF网元根据AF的请求制定PCC规则具体可以是:PCF/PCRF网元根据AF的请求、网络策略以及用户签约信息为UE制定PCC规则。
可选地,410、PCF/PCRF网元向PGW-C/SMF网元发送PCC规则,以使得PCF/PCRF网元接收该PCC规则。
可选地,411、PGW-C/SMF网元重配置用户功能面。
其中,PGW-C/SMF网元与上述PCF/PCRF网元类似,当UE处于4G网络中时,PGW-C/SMF网元相当于PGW-C网元,当UE处于5G网络中时,PGW-C/SMF网元相当于SMF网元。由于 UE已经切换到5GC中且处于非漫游状态,所以PGW-C/SMF网元相当于SMF网元。
可选地,PGW-C/SMF网元重配置用户功能面具体可以是PGW-C/SMF网元根据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即PCC规则)和会话管理功能配置策略(即SMF配置策略)在适当的时候对 UE的用户面功能UPF进行重新配置。对UE的用户面功能UPF进行重新配置是指为UE重新选择UPF网元作为新的PSA,具体可以采用Multi-homing的多PSA PDU会话方式或非 Multi-homing的多PSA PDU会话方式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408可以在步骤410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410之后执行,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上述描述的图4对应的实施例,在UE由4G网络切换至5G网络的应用场景下,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及时通知AF网元UE的网络状态变化,同时,PCF网元可以根据 AF请求制定PCC规则,并且,PCF网元将PCC规则发送至SMF网元,以使得SMF网元及时对UE的PDU会话对应的UPF进行重新配置(即SMF重新对UE的数据进行路由决策)。
以上结合分别结合图1(b)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下面将对继续结合图1(b)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的方法进行介绍。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由非漫游状态切换至漫游状态的方法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图1(b)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的方法,包括:
501、UE在非漫游场景下建立PDU会话。
非漫游场景是指5G网络中的非漫游状态,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家乡网络(5G网络中的家乡网络)。
可选地,502、AF网元创建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的请求消息。
503、AF网元向H-PC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以使得H-PCF网元接收该请求消息。
步骤502和步骤503分别与上述步骤302和步骤303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504、H-PCF网元确定激活AF的请求(即确定AF的请求为激活状态)。
505、H-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以使得AF网元接收该激活指示。
步骤504和步骤505分别与上述步骤307和步骤31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H-PC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506-512,其中步骤506-507 和步骤510至511是可选地。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可选地,506、H-PCF网元根据AF的请求制定PCC规则。
可选地,507、H-PCF网元向H-SMF网元发送PCC规则,以使得H-SMF网元接收该PCC规则。
步骤506和步骤507分别与上述步骤308和步骤309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步骤507之后,还可以包括:H-SMF网元为UE配置用户功能面。可选地,H-SMF网元为UE配置用户功能面具体可以是H-SMF网元根据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即PCC 规则)和会话管理功能配置策略(即SMF配置策略)为UE创建用户面功能UPF。
508、UE漫游到拜访网络中。
509、H-PCF网元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即确定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由于UE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H-PCF网元根据AF的请求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可以依据该AF的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分为以下两类确定方式,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另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
在上述两类确定方式中,若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PC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可以为:若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则PC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触发步骤510、步骤512)。PC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还可以是:若当前时刻不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 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则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不触发步骤510、步骤512),直到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仍然处于拜访网络中时, PC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此时触发步骤510、步骤512)。若该AF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则该AF的请求一直有效,PC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可以为: UE当前处于4G网络中,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触发步骤510、步骤512)。不激活状态也可以称之为“去激活”状态。当PCF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PCF 不会根据AF的请求制定PCC规则或不会将根据AF的请求制定的PCC规则提供给SMF。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AF网元还可能提供空间有效性的条件,空间有效性条件用于指示当UE处于指定的区域内时AF的请求才可以被使用(即生效),空间有效性条件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位置区域。AF网元会提供家乡网络(即5G的家乡网络)的位置区域。因此当AF网元提供了空间有效性条件,则当UE处于拜访网络时,UE的当前位置将不满足空间有效性条件,因此H-PCF网元判断不激活AF的请求。当AF的请求不包括空间有效性条件时,则H-PCF网元进一步根据请求的时间有效性和UE处于拜访网络确定不激活 AF的请求。(步骤503的消息中不携带空间有效性条件)。
可选地,510、H-PCF网元向H-SMF网元发送删除指示,以使得H-SMF网元接收该删除指示。
该删除指示用于指示H-SMF网元删除PCC规则。
可选地,511、H-SMF网元删除PCC规则。
H-SMF网元根据H-PCF网元发送的删除指示,删除上述步骤506中制定的PCC规则。
512、H-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不激活指示,以使得AF网元接收该不激活指示。
步骤509和步骤512分别与上述步骤304和305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10和步骤512没有先后顺序。
上述描述的图5对应的实施例,UE处于5G网络的非漫游状态时,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PCF网元可以根据AF请求制定PCC规则,并且,PCF网元将PCC规则发送至SMF网元,以使得SMF网元为UE的PDU会话创建UPF(即SMF对UE的数据进行路由决策)。当UE回到5G网络的漫游状态时,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可以使得AF网元及时获知UE的网络变化,从而AF网元执行应用层的特殊处理。
进一步,当UE由5G网络的非漫游状态变化至5G网络的漫游状态时,PCF网元可以及时通知SMF网元删除PCC规则,避免发生策略和计费送错误。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由5G网络中非漫游状态切换至4G网络的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的方法,包括:
601、UE在5GC中建立PDU会话。
可选地,602、AF网元创建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的请求消息。
603、AF网元向PCF/PCR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以使得PCF/PCRF网元接收该请求消息。
步骤602和步骤603分别与上述步骤402和403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604、PCF/PCRF网元确定激活AF的请求(即确定AF的请求为激活状态)。
605、PCF/PCRF网元向A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以使得PCF/PCRF网元接收该激活指示。
步骤604和步骤605分别与上述步骤407和步骤408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PCF/PCRF网元发送不激活指示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606至611,其中,步骤606至607和步骤610至611是可选地。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可选地,606、PCF/PCRF网元根据AF的请求制定PCC规则。
可选地,607、PCF/PCRF网元向PGW-C/SMF网元发送PCC规则,以使得PGW-C/SMF网元接收该PCC规则。
步骤606和步骤607分别与上述步骤409和步骤410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步骤607之后,还可以包括:SMF网元为UE配置用户功能面。可选地,SMF网元为UE配置用户功能面具体可以是SMF网元根据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即PCC规则) 和会话管理功能配置策略(即SMF配置策略)为UE创建用户面功能UPF。
608、UE切换到EPC中。
609、PCF/PCRF网元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即确定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由于UE当前处于4G网络中,PCF/PCRF网元根据AF的请求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可以依据该AF 的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分为以下两类确定方式,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另一类是该AF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
在上述两类确定方式中,若该AF的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PCF/PCR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可以为:若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当前处于4G网络中,则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触发步骤610、步骤612)。 PCF/PCR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还可以是:若当前时刻不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当前处于4G网络中,则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触发步骤610),直到当前时刻满足该请求的时间有效性条件,且UE仍然处于4G网络中时, PCF/PCR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此时触发步骤612)。若该AF的请求中没有携带时间有效性条件,则该AF的请求一直有效,PCRF网元确定不激活该AF的请求可以为:UE 当前处于4G网络中,PCF/PCRF网元确定该AF的请求为不激活状态(此时触发步骤610、步骤612)。不激活状态也可以称之为“去激活”状态。当PCF/PCRF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 PCF/PCRF不会根据AF的请求制定PCC规则或不会将根据AF的请求制定的PCC规则提供给 PGW-C/SMF。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AF网元还可能提供空间有效性的条件,空间有效性条件用于指示当UE处于指定的区域内时AF的请求才可以被使用(即生效),空间有效性条件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位置区域。AF网元会提供家乡网络(即5G的家乡网络)的位置区域。因此当AF网元提供了空间有效性条件,则当UE处于4G网络时,UE的当前位置将不满足空间有效性条件,因此PCF/PCRF网元判断不激活AF的请求。当AF的请求不包括空间有效性条件时,则PCF/PCRF网元进一步根据请求的时间有效性和UE处于4G网络确定不激活AF的请求。(步骤603的消息中不携带空间有效性条件)。
可选地,610、PCF/PCRF网元向PGW-C/SMF网元发送删除指示,以使得PGW-C/SMF网元接收该删除指示。
该删除指示用于指示SMF网元删除PCC规则。
可选地,611、PGW-C/SMF网元删除PCC规则。
SMF网元根据PCRF网元发送的删除指示,删除上述步骤606中制定的PCC规则。
612、PCF/PCR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不激活指示,以使得AF网元接收该不激活指示。
步骤609和步骤612分别与上述步骤404和步骤405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述描述的图6对应的实施例,在UE由5G网络切换至4G网络的应用场景下,PCF网元向AF网元发送激活指示及时通知AF网元UE的网络状态变化,同时,PCF网元及时通知 SMF网元删除5G网络中制定的PCC规则,避免发生策略和计费执行错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个参数的名字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比如不激活指示还可以称之为去激活指示,在此进行统一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相互交互的角度分别对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从硬件结构上来描述,上述图1(a)、图1(b)至图6中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由一个实体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实体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实体设备内的一个逻辑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上述图3至图6中所述的H-PCF网元或者PCF/PCRF网元可以通过图7中的通信设备来实现,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 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通信线路702,存储器7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704。处理器7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服务器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通信线路7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通信接口7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7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lectricallyer服务器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 (compact disc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7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7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7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的处理器701和处理器7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7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705和输入设备 706。输出设备705和处理器7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7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 等。输入设备706和处理器7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 7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设备7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通信设备7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 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7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700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PCF网元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在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一种PCF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80(即图1(a)中所示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10)包括接收模块801、处理模块802和发送模块803;PCF网元80既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方法,也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方法。
具体地,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PCF网元80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方法,包括:
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所述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
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发送模块803,用于发送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一指示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可选地,若所述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若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状态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可选地,若所述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若当前时刻不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状态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将所述请求设置为等待状态,直到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中。
可选地,若所述请求中未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若所述请求中未携带有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为拜访网络或者 4G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家乡网络,并且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家乡网络,并且当前时刻不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则将所述请求设置为等待状态,直到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处于家乡网络中时,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家乡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可选地,若所述请求中包括组标识或者任一用户设备的指示;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至所述目标网元。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制定策略和计费规则;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将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可选地,所述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是指当前时刻在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指示的任一时间区间内或持续时间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括请求不激活状态的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漫游状态的指示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处于4G网络的指示。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PCF网元80执行第二方面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方法,包括:
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所述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
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发送模块803,用于发送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可选地,若所述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若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为家乡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可选地,若所述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若所述当前时刻不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为家乡网络,则将所述请求设置为等待状态,直到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处于家乡网络中。
可选地,若所述请求中未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则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若所述请求中未携带有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为家乡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并且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并且当前时刻不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则将所述请求设置为等待状态,直到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处于拜访网络中或者4G网络中时,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可选地,若所述请求中包括组标识或者任一用户设备的指示;发送模块803,还用于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至所述目标网元。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制定策略和计费规则;发送单元803,还用于将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发送至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可选地,所述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是指当前时刻在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指示的任一时间区间内或持续时间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括请求不激活状态的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漫游状态的指示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处于4G网络的指示。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图8中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PCF网元5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PCF 网元80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7中的处理器7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PCF网元80执行上述图3至图6中方法实施例中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
具体地,图8中的接收模块801、处理模块802和发送模块8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7中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8中的处理模块8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7中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7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8中的接收模块801和发送模块8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7中的通信接口704来实现。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80可用于执行上述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策略控制功能实体实现上述确定应用功能请求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执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 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的方法以及网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8)

1.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所述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
根据所述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发送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
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包括:
若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状态为拜访网络或者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请求中未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
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家乡网络,并且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发送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家乡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发送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请求中包括组标识或者任一用户设备的指示;
在发送所述第一指示或所述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至所述目标网元。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之后,根据所述请求制定策略和计费规则,并将所述策略和计费规则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8.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所述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
根据所述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发送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
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包括:
若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为家乡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请求中未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
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为家乡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拜访网络或者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并且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发送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发送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请求中包括组标识或者任一用户设备的指示;
在发送所述第一指示、或所述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至所述目标网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后,请求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删除策略和计费规则。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11或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包括请求不激活状态的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漫游状态的指示、或所述用户设备处于4G网络的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4、8、9或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是指当前时刻在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指示的任一时间区间内或持续时间内。
17.一种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所述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状态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请求中未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家乡网络,并且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9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家乡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22.一种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目标网元的请求,所述请求用于影响针对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路由决策;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指示的有效性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请求中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并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为家乡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请求中未携带有时间有效性条件;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处的网络为家乡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激活状态。
25.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并且当前时刻满足所述时间有效性条件,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26.根据权利要求22或24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所处的网络变为拜访网络或者4G网络,则确定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至所述目标网元,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请求为不激活状态。
27.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25或26中任一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包括请求不激活状态的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处于漫游状态的指示、或所述用户设备处于4G网络的指示。
28.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网元和权利要求17-21任一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
或:目标网元和权利要求22-27任一所述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
CN201810710072.3A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Active CN110677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0072.3A CN110677845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0072.3A CN110677845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7845A true CN110677845A (zh) 2020-01-10
CN110677845B CN110677845B (zh) 2021-02-26

Family

ID=6906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0072.3A Active CN110677845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78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843A (zh) * 2020-02-19 2020-07-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699A (zh) * 2012-04-18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v-pcrf及v-ocs
CN104853332A (zh) * 2014-02-17 2015-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拜访地策略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70366399A1 (en) * 2016-06-21 2017-1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plane path selection, reselection, and notification of user plane chang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699A (zh) * 2012-04-18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v-pcrf及v-ocs
CN104853332A (zh) * 2014-02-17 2015-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拜访地策略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70366399A1 (en) * 2016-06-21 2017-1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plane path selection, reselection, and notification of user plane change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LICON: "Correction to AF influence on traffic routing", 《3GPP TSG-SA2 MEETING #126 S2-182700》 *
NOKIA, NOKIA SHANGHAI BELL: "case of applications that do not support application mobility", 《SA WG2 MEETING #125 S2-18006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843A (zh) * 2020-02-19 2020-07-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1371843B (zh) * 2020-02-19 2021-1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7845B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9195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suring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of an application
US11870856B2 (en)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248352B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35562B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936843B (zh) 订阅更新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86258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972224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73061B (zh) 一种pdu会话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35932B (zh) 一种令牌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46233B (zh) 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324152B (zh) 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95942B (zh) 一种基于用户设备位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18324B (zh) 一种确定注册区域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266826B (zh)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160004B2 (en) Handover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0677845B (zh) 一种确定应用功能请求状态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12752352B (zh) 一种中间会话管理功能i-smf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10856273B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2004264B2 (en)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20220346190A1 (en)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0891329A (zh) 资源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