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7118A -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7118A
CN110677118A CN201910901754.7A CN201910901754A CN110677118A CN 110677118 A CN110677118 A CN 110677118A CN 201910901754 A CN201910901754 A CN 201910901754A CN 110677118 A CN110677118 A CN 110677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optimizer
photovoltaic module
unit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17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7118B (zh
Inventor
陈东
石磊
王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17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7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7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7118A/zh
Priority to ES20869537T priority patent/ES2961247T3/es
Priority to PCT/CN2020/094176 priority patent/WO2021057075A1/zh
Priority to AU2020353609A priority patent/AU2020353609B2/en
Priority to EP20869537.9A priority patent/EP3907882B1/en
Priority to JP2021552869A priority patent/JP7301997B2/ja
Priority to US17/404,407 priority patent/US2021037679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7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7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2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DC/AC inverter means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itself, e.g. AC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50/00Monitoring or testing of PV systems, e.g. load balancing or fault identification
    • H02S50/10Testing of PV devices, e.g. of PV modules or single PV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10Control circuit supply, e.g. means for supplying power to the control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8Energy storage means, e.g. batteri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PV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件、多个优化器及逆变器。每个优化器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光伏组件相连,多个优化器的输出端串联形成组串后与逆变器相连。优化器包括变换单元、用于对变换单元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优化器还包括连接于变换单元及控制单元之间的辅助电源、储能单元及第一单向导通单元。控制单元用于对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其中,各个电压段为将该优化器所对应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进行分段得到,且所分得的电压段至少为两个。本申请可以降低优化器的成本以及体积。

Description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背景技术
优化器是一种安装在光伏组件和逆变器之间的功率变换装置,可以消除光伏组件的串并联失配,降低光伏组件被旁路的概率,并具有单个光伏组件的MPPT(Maximum Power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和IV曲线扫描功能。
为了对光伏组件进行检测以判断其是否存在缺陷或损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通过优化器在线对光伏组件进行IV曲线扫描。当优化器进行IV曲线扫描时,需要控制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变化至一个较低电压乃至0V,并获取各个电压对应的输出电流值,从而得到完整的IV曲线。然而,由于优化器的辅助电源通常由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供电,当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较低时,优化器的辅助电源将欠压,优化器将停止工作,从而无法完成完整的IV曲线扫描任务。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辅助电源的输入端并联储能电路,并在储能电路前串联单向导通电路,以使得当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较低时,可以由储能电路继续为辅助电源供电,进而确保优化器完成IV曲线扫描任务。然而,由于IV曲线扫描过程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才能使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能够一步一步的按照设定的规律变化,因此,需要较大容量的储能电路才能确保优化器完成IV曲线扫描任务,而较大容量的储能电路将不利于优化器的体积和成本的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够降低储能电路容量,并降低光伏组串功率波动的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优化器,包括变换单元、控制单元、辅助电源、储能单元及第一单向导通单元。其中,辅助电源、储能单元及第一单向导通单元均连接于所述变换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光伏组件相连,用于对所连接的光伏组件进行功率变换。控制单元与所述变换单元电连接,用于对所述变换单元进行控制。所述辅助电源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提供工作电压。所述储能单元用于为所述辅助电源或者控制单元提供电能。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用于防止所述储能单元的电能随着所述光伏组件电压的下降而下降。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优化器需要执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对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其中,所述各个电压段为将该优化器所对应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进行分段得到,且所分得的电压段至少为两个。
其中,变换单元可以是变化器,例如DC/DC变化器;控制单元可以是单片机(如MCU);辅助电源可以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变换电路,例如,可以将输入电压转换为12V或5V的变换电路;储能单元可以是包括电容、超级电容或者电池的储能电路;第一单向导通单元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优化器,所述控制单元在确定优化器需要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对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由于各个电压段为将该优化器所对应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进行分段得到,且所分得的电压段至少为两个,而在对电压值较低的电压段进行IV曲线扫描时会重启优化器,使得在此期间储能单元得以重新充电,并且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会被调节至当前的电压段,因此仅需容量较低的储能单元即可完成完整的IV曲线扫描任务,从而降低了优化器的成本以及体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上位机发送的IV曲线扫描指令时,确定所述优化器需要执行IV曲线扫描任务,即当确定有用户需求时才执行IV曲线扫描任务,如此,可以更加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在对每个电压段进行IV曲线扫描时,通过所述变换单元将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调节至该电压段两个端点之中的一个端点的电压值。其中,相邻的两个电压段之间存在交集。如此,可以实现完整的且连续的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的IV曲线扫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电压段的两个端点分别为所述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和阈值电压,且定义该电压段为第一电压段;其中,所述光伏组件的阈值电压小于辅助电源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所述光伏组件的阈值电压至所述预设最小电压被划分为至少两个电压段。如此,可以保证使用较低容量的储能单元即可实现完整的IV曲线扫描,有利于降低优化器的体积和成本。
其中,所述辅助电源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是指,光伏组件输出的可供辅助电源正常工作的最低输出电压。该光伏组件的最低输出电压可以直接供给辅助电源正常工作,也可经过变换(如升压或者降压)后供给辅助电源正常工作。光伏组件的阈值电压小于辅助电源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是指,光伏组件的阈值电压略小于辅助电源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即光伏组件的阈值电压与辅助电源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之间的压差在预设范围内,而该预设范围取决于储能单元所能提供的能量,该预设范围为当该光伏组件的输出小于可供辅助电源正常工作的最低输出电压时,由储能单元继续供电,并在该时间内光伏组件下降的电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压段被划分为至少两个电压段。如此,可以使得多个优化器在同时执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的总输出功率波动较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在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小于辅助电源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时,优化器能够完成IV曲线扫描任务,所述辅助电源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并联在所述辅助电源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串联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单元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串联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储能单元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容,或者,至少一个超级电容,或者,至少一个电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串联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单元之间;所述优化器还包括第二单向导通单元;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单元串联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储能单元之间,进而可以提高储能单元应对不同工作情况时的储能能力。
其中,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或者,所述辅助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串联于所述辅助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之间。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如此,当优化器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储能单元仅为控制单元供电,从而提高了储能单元容量的利用率。此外,辅助电源还可以关闭与IV曲线扫描功能无关的部分电路,以降低电能的损耗,提高关键电路的供电时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件以及逆变器。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方面所述的优化器;其中,每个优化器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光伏组件相连,多个优化器的输出端串联形成组串后与所述逆变器相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同一组串内的多个所述优化器同时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至少一个优化器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与其他优化器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不相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包括多个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包括:
将该优化器所对应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分成至少两个电压段;
在确定所述优化器需要执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对所分的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分的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具体包括:在对每个电压段进行IV曲线扫描时,将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调节至该电压段两个端点之中的一个端点的电压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电压段之间存在交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电压段的两个端点分别为所述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和阈值电压,且定义该电压段为第一电压段;其中,所述光伏组件的阈值电压小于辅助电源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所述光伏组件的阈值电压至所述预设最小电压被划分为至少两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压段被划分为至少两个电压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同一组串内的多个所述优化器同时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至少一个优化器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与其他优化器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不相同。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IV曲线扫描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供调用后执行第三方面所述的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优化器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的电压分段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的电压分段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优化器的原理框图。
图6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的优化器的原理框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优化器的原理框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优化器的原理框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优化器以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其中,所述优化器可以对光伏组件进行IV曲线扫描,以检测光伏组件是否存在缺陷或损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200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光伏发电系统1000包括多个优化器100、多个光伏组件300以及逆变器500。其中,光伏组件300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每个优化器100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光伏组件300相连,多个优化器100的输出端串联形成组串后与逆变器500相连。可以理解,光伏发电系统1000可以包括多个组串。
优化器100用于对与其相连的光伏组件300的输出功率进行优化,以保证光伏发电系统1000输出功率最大化。优化器100还可以用于对与其相连的光伏组件300进行IV曲线扫描,以检测与其相连的光伏组件300是否存在缺陷或损坏。其中,I是指电流,V是指电压。此外,IV曲线还能指示光伏组件300当前的发电能力、工作状况等信息。
逆变器500用于将光伏组件300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后输出至电网200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优化器100和逆变器500之间还可以增加汇流箱(图未示),逆变器500的交流侧可以接升压变压器(图未示)再接电网2000,其可以依据具体应用环境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伏发电系统1000还包括一个通信主机(图未示),用于与优化器100进行通信,通过通信获取优化器100的电参量。其中,通信主机可以是独立的设备,也可以集成在光伏发电系统1000的其它设备中,例如集成在逆变器500、汇流箱、并网箱或者其中一个优化器中。通信主机通过无线通信(如WiFi、Lora、Zigbee等)或者PLC通信与优化器进行通信。
请参阅图2,每个优化器100包括变换单元10、控制单元20、辅助电源30、储能单元40以及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其中,变换单元10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光伏组件300相连,作为所述优化器100的输入端。变换单元的输出端作为优化器100的输出端,多个优化器100的输出端相串联以组成组串。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变换单元10为DC/DC变换单元,可以工作于功率变换模式,用于对输入端的光伏组件300的直流电能进行功率变换,再输出变换后的直流电能到输出端;或者,可以工作于直通模式,将输入端和输出端直接连通。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DC/DC变换单元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电路设置,例如设置buck电路、boost电路或者buck-boost电路等。
当变换单元10工作于功率变换模式时,主要用于对输入端光伏组件300的电能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除此,还可以工作于缓启动、限功率模式等。其中,缓启动(也叫软启动)用于变换单元10的启动阶段,平缓地从待机模式运行到功率变换模式,例如,从待机模式按照输入电流变化率0.2A/s的速度变化到最大功率点电流。限功率模式用于在变换单元10自身运行状态接近临界值时(例如输出电压达到临界值、环境温度达到临界值)降低输出功率,以对变换单元10自身进行保护,或者在接收到外部下达的限功率模式指令后降低输出功率。
控制单元20与变换单元10电连接,用于对变换单元10进行控制。此外,控制单元20还用于采集变换单元10的工作状态参数,其中,变换单元10的工作状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变换单元10的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压及输出电流等信息。
辅助电源30、储能单元40及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连接于变换单元10与所述控制单元20之间。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辅助电源30与控制单元20电连接,用于为控制单元20提供工作电压。可以理解,辅助电源30还可以用于为优化器100内的其他功能电路供电。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20可为单片机。所述控制单元20可包括多个信号采集端口、通信端口、多个控制端口等。
储能单元40并联在辅助电源30的输入端,用于为辅助电源30提供电能。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单元40包括至少一个储能电容,或者,至少一个超级电容,或者,至少一个电池。
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串联在变换单元10的输入端和储能单元40之间,用于防止在优化器100对光伏组件300进行IV曲线扫描时,储能单元40的电能跟随光伏组件300电压的下降而下降。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例如,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变换单元10的输入端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辅助电源30的输入端正极电连接;或者,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变换单元10的输入端负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辅助电源30的输入端负极电连接;或者,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变换单元10的输出端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辅助电源30的输入端正极电连接;或者,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变换单元10的输出端负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辅助电源30的输入端负极电连接。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20用于在确定优化器100需要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对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其中,所述各个电压段为将该优化器100所对应的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进行分段得到,且所分得的电压段至少为两个,即将优化器100所对应的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分成N个电压段。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该预设最小电压可以是0V,也可以是接近0V的某一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控制单元20接收到上位机(如逆变器)发送的IV曲线扫描指令时,确定优化器100需要执行IV曲线扫描任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自主检测,当检测到优化器100的当前状态符合预设状态时,确定优化器100需要执行IV曲线扫描任务。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20在对每个电压段进行IV曲线扫描时,通过所述变换单元10将所述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调节至该电压段两个端点之中的一个端点的电压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IV曲线扫描的连续性,相邻的两个电压段之间存在交集。如此,可以实现完整的连续的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的IV曲线扫描。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单元20在对各个电压段进行IV曲线扫描时,可以按照预设规律通过所述变换单元10将所述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从该电压段的一个端点(起点)变化至另一个端点(终点)。其中,每个电压段的起点电压大于终点电压,或者,每个电压段的起点电压小于终点电压,或者,部分电压段的起点电压大于终点电压而其余电压段的起点电压小于终点电压。
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规律为:固定压差的电压下降规律,或者,抛物线的电压下降规律,或者,固定占空比变化率的电压下降规律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抛物线的电压下降规律具体是指在靠近光伏组件预设最小电压附近下降较快,而在靠近最大功率点电压和开路电压附近下降较慢;该固定占空比变化率的电压下降规律是指优化器100的控制占空比从初始情况以固定步长变化,比如该控制占空比从0开始,以固定的步长0.01增加到1。
下面结合图3对优化器100对所的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的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电压段的两个端点分别为光伏组件300的开路电压和阈值电压V1,且定义该电压段为第一电压段。其中,光伏组件300的阈值电压小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且阈值电压至所述预设最小电压被划分为至少两个电压段。如此,可以保证使用较低容量的储能单元即可实现完整的IV曲线扫描,有利于降低优化器的体积和成本。
可以理解,辅助电源30的工作电压可以由光伏组件300直接提供,也可以由光伏组件300经过变换单元10升压或者降压之后提供,因此,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是指光伏组件300输出的可供辅助电源30正常工作的最低输出电压,该光伏组件300的最低输出电压可以直接提供至辅助电源30(如图2)以供给辅助电源30工作,或者经过变换(如图5)后提供至辅助电源30以供给辅助电源30正常工作。光伏组件300的阈值电压小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是指,光伏组件300的阈值电压略小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即光伏组件300的阈值电压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之间的压差在预设范围内,而该预设范围取决于储能单元30所能提供的能量,即该预设范围为当该光伏组件300的输出小于可供辅助电源30正常工作的最低输出电压时,由储能单元30继续供电,并在该时间内光伏组件300下降的电压。
当对第1段电压进行IV曲线扫描时,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大部分时间是大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的;当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低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时,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正向截止,由储能单元40为辅助电源30提供电能;当储能单元40的容量较低时,经过较短的时间后辅助电源30将欠压,优化器100停止工作,仅完成了电压值低至阈值电压V1的IV曲线扫描。其中,阈值电压V1小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随后优化器100重新启动,并且控制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快速降低至第2段两个端点之中一个端点的电压值V1以对第2电压段进行IV曲线扫描,此时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正向截止,由储能单元40为辅助电源30提供电能,优化器100完成从阈值电压V1至某一值V2的第2段IV曲线扫描。其中,V2小于V1。依次类推,直至完成至预设最低电压的第N段IV曲线扫描。从而使得优化器100完成完整的IV曲线扫描任务。
可以理解,当优化器100对所连接的光伏组件300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并控制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降低时,如果优化器100不包含该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和储能单元40,则辅助电源30的输入电压将跟随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下降而下降,并在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小于该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时停止工作,进而导致优化器100无法完成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的电压值低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的IV曲线扫描任务。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优化器100包含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和储能单元40,当优化器100控制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降低至低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时,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正向截止,进而防止储能单元40的电能跟随光伏组件300输出电压的下降而下降。同时,由于将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从阈值电压至所述预设最小电压分成至少两个电压段,并由控制单元20对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进而采用较小容量的储能单元40即可保证优化器100完成完整的IV曲线扫描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优化器100,所述控制单元20在确定优化器100需要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对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由于各个电压段为将该优化器100所对应的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进行分段得到,且所分得的电压段至少为两个,而在对电压值较低的电压段进行IV曲线扫描时会重启优化器,使得在此期间储能单元40得以重新充电,并且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会被调节至当前的电压段,因此仅需容量较低的储能单元40即可完成完整的IV曲线扫描任务,从而降低了优化器100的成本以及体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所述第一电压段还被分成至少两个电压段。具体如图4所示,图3中的“第1段”被分成第1’段、第2’段、…第M’段,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当优化器100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对第1’段、第2’段、…第N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同一组串内的多个优化器100同时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至少一个优化器100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与其他优化器100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不相同,如此,可以使得该组串最终的总输出功率波动较小。
通常情况下,各个优化器100连接的光伏组件300的个数相同,特性相同或相近,多个优化器100串联形成组串。如果同一组串的优化器100同时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并且各个优化器100采用相同、单段的IV曲线扫描方法以控制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则该组串的总输出功率曲线将约为图4中功率曲线的倍数,总输出功率存在极大的波动,进而影响后级电路的正常工作。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优化器100可以对所对应的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各自进行分段,这些分段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优化器100连接的光伏组件300的个数不同或特性不同时,这些分段则为不同。当同一组串的优化器100同时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在某一时刻,某一优化器100进行第1段IV曲线扫描,另一优化器100进行第2段IV曲线扫描,再一优化器100进行第3段IV曲线扫描,依次类推;其中,第1段、第2段、第3段…第N段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电压段为相同电压段的定义为,当且仅当两个电压段的端点电压值相同。如果在该时刻,各个优化器100进行IV曲线扫描的电压段较为均匀的分布在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的整个范围内,例如第1段为25~33V,第2段为20~29V,第3段为15~25V等,则各个优化器100的输出功率也将较为均匀的分布在最高功率点至零功率点整个范围内。在其后的时刻,由于各个优化器100的IV曲线扫描的分段仍将延续性的均匀分布,则各个优化器100的输出功率也将均匀的分布,进而使得该组串最终的总输出功率波动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的分段较为灵活自由。对于高于阈值电压V1的电压范围,较宜分成若干段而非一段,因为这个电压范围较大且对应的功率范围也较大,电压分段较多则对应的功率分段也较多,有利于分段的选取,从而降低总输出功率波动,也即,同一组串的优化器100同时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起始时刻各个优化器100的分段,较宜分布均匀的选取,从而使该组串总输出功率波动减小的更为明显。
请参阅图5,在一实施方式中,与图2中的优化器100不同的是,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的串联于变换单元10的输出端和储能单元4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电源30的工作电压由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经变换单元10的变换后提供。该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
请参阅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与图2中的优化器100不同的是,每个优化器100还包括第二单向导通单元60,该第二单向导通单元60串联于变换单元10的输出端和储能单元40之间,进而可以提高储能单元40应对不同工作情况时的储能能力。
具体地,该第二单向导通单元60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
请参阅图7和图8,在一实施方式中,辅助电源30的输入端与变换单元10的输入端电连接,或者,辅助电源30的输入端与变换单元10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单向导通单元50串联于辅助电源30的输出端与储能单元40之间,储能单元40与控制单元20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优化器100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储能单元40仅为控制单元20供电,从而提高了储能单元40容量的利用率。此外,辅助电源30还可以关闭与IV曲线扫描功能无关的部分电路,以降低电能的损耗,提高关键电路的供电时间。
请参阅图9,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该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光伏发电系统1000中。所述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将该优化器所对应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分成至少两个电压段。
在一实施方式中,优化器100将所对应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分成至少两个电压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上位机(如逆变器500)将优化器100所对应的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分成至少两个电压段,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102,在确定所述优化器需要执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对所分的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控制单元20接收到上位机(如逆变器)发送的IV曲线扫描指令时,确定优化器100需要执行IV曲线扫描任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自主检测,当检测到优化器100的当前状态符合预设状态时,确定优化器100需要执行IV曲线扫描任务。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分的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具体包括:在对每个电压段进行IV曲线扫描时,将所述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调节至该电压段两个段点之中的一个端点的电压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IV曲线扫描的连续性,相邻的两个电压段之间存在交集。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单元20在对各个电压段进行IV曲线扫描时,可以按照预设规律通过所述变换单元10将所述光伏组件300的输出电压从该电压段的一个端点(起点)变化至另一个端点(终点)。其中,每个电压段的起点电压大于终点电压,或者,每个电压段的起点电压小于终点电压,或者,部分电压段的起点电压大于终点电压而其余电压段的起点电压小于终点电压。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预设规律为:固定压差的电压下降规律,或者,抛物线的电压下降规律,或者,固定占空比变化率的电压下降规律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电压段的两个端点分别为光伏组件300的开路电压和阈值电压V1,且定义该电压段为第一电压段。其中,光伏组件300的阈值电压小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且光伏组件300的阈值电压至所述预设最小电压被划分为至少两个电压段。可以理解,光伏组件300的阈值电压小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是指,光伏组件300的阈值电压与辅助电源30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之间的压差在预设范围内,而该预设范围取决于储能单元30所能提供的能量,即该预设范围为当该光伏组件300的输出小于可供辅助电源30正常工作的最低电压时,由储能单元30继续供电,并在该时间内光伏组件300下降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压段被分成至少两个电压段。当同一组串内的多个优化器100同时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至少一个优化器100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与其他优化器100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不相同。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装置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可以在硬件、固件中实施,或者可以作为可以存储在例如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的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者可以作为原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瞬时的机器可读介质上、通过网络下载并且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这里描述的方法可以利用通用计算机或特殊处理器或在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之类的可编程或专用硬件中以存储在记录介质上的软件来呈现。如本领域能够理解的,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存储器组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当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处理方法而存取和执行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时,存储器组件可以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另外,当通用计算机存取用于实施这里示出的处理的代码时,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为用于执行这里示出的处理的专用计算机。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为固态存储器、存储卡、光碟等。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而供本申请的优化器调用后执行上述的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优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换单元,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光伏组件连接,用于对所连接的光伏组件进行功率变换;
控制单元,与所述变换单元电连接,用于对所述变换单元进行控制;以及
电连接于所述变换单元及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的辅助电源、储能单元及第一单向导通单元;其中,所述辅助电源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提供工作电压;所述储能单元用于为所述辅助电源或者所述控制单元提供电能;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用于防止所述储能单元的电能随着所述光伏组件电压的下降而下降;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对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电流电压IV曲线扫描;其中,所述各个电压段为将该优化器所对应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进行分段得到,且所分得的电压段至少为两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对所分的每个电压段进行IV曲线扫描时,通过所述变换单元将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调节至该电压段的两个端点之中的一个端点的电压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优化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电压段之间存在交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得的电压段中的第一电压段的两个端点值分别为所述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和阈值电压的值;其中,所述光伏组件的阈值电压小于辅助电源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所述光伏组件的阈值电压至所述预设最小电压被划分为至少两个电压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段被划分为至少两个电压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并联在所述辅助电源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串联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单元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串联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储能单元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器还包括第二单向导通单元;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串联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单元串联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储能单元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或者,所述辅助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变换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串联于所述辅助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之间;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
10.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容,或者,至少一个超级电容,或者,至少一个电池。
1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件以及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优化器;其中,每个优化器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光伏组件相连,多个优化器的输出端串联形成组串后与所述逆变器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同一组串内的多个所述优化器同时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至少一个优化器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与其他优化器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不相同。
13.一种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包括多个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包括:
将该优化器所对应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从开路电压至预设最小电压分成至少两个电压段;
对所分的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电流电压IV曲线扫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IV曲线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分的各个电压段分别进行IV曲线扫描,包括:在对每个电压段进行IV曲线扫描时,将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调节至该电压段两个端点之中的一个端点的电压值。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IV曲线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电压段之间存在交集。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IV曲线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得的电压段中的第一电压段的两个端点值分别为所述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和阈值电压的值;其中,所述光伏组件的阈值电压小于辅助电源工作的最低需求电压;所述光伏组件的阈值电压至所述预设最小电压被划分为至少两个电压段。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IV曲线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段被划分为至少两个电压段。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IV曲线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同一组串内的多个所述优化器同时进行IV曲线扫描任务时,至少一个优化器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与其他优化器当前正在进行扫描的电压段不相同。
CN201910901754.7A 2019-09-23 2019-09-23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Active CN110677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1754.7A CN110677118B (zh) 2019-09-23 2019-09-23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ES20869537T ES2961247T3 (es) 2019-09-23 2020-06-03 Optimizador, sistema de generación de potencia fotovoltaico, y método de escaneo de curva I-V para conjunto fotovoltaico
PCT/CN2020/094176 WO2021057075A1 (zh) 2019-09-23 2020-06-03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AU2020353609A AU2020353609B2 (en) 2019-09-23 2020-06-03 Optimize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iv curve scanning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EP20869537.9A EP3907882B1 (en) 2019-09-23 2020-06-03 Optimize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i-v curve scanning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assembly
JP2021552869A JP7301997B2 (ja) 2019-09-23 2020-06-03 最適化器、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ためのiv曲線スキャニング方法
US17/404,407 US20210376790A1 (en) 2019-09-23 2021-08-17 Optimize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iv curve scanning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1754.7A CN110677118B (zh) 2019-09-23 2019-09-23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7118A true CN110677118A (zh) 2020-01-10
CN110677118B CN110677118B (zh) 2022-01-11

Family

ID=69078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1754.7A Active CN110677118B (zh) 2019-09-23 2019-09-23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76790A1 (zh)
EP (1) EP3907882B1 (zh)
JP (1) JP7301997B2 (zh)
CN (1) CN110677118B (zh)
AU (1) AU2020353609B2 (zh)
ES (1) ES2961247T3 (zh)
WO (1) WO202105707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7075A1 (zh) * 2019-09-23 2021-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CN112703669A (zh) * 2020-03-31 2021-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伏组串的参数曲线扫描方法、变换器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14337541A (zh) * 2022-01-07 2022-04-1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的iv扫描方法、光伏系统
US11843349B2 (en) 2021-05-10 2023-12-12 Michael Gostein In-situ I-V measurement of a module in a PV array
CN117411160A (zh) * 2023-12-14 2024-01-16 江苏天合清特电气有限公司 储能供电系统、方法及储能系统
CN117811092A (zh) * 2024-02-29 2024-04-02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伏优化器系统的启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894B (zh) * 2021-06-09 2024-04-1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其mpp扫描控制方法
US20230231389A1 (en) * 2022-01-14 2023-07-20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Power System Including a Power Storage
CN115037247B (zh) * 2022-08-10 2022-11-25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i-v扫描方法、装置及光伏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92208A1 (en) * 2011-10-13 2013-04-18 Steven Andrew Robbins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rc Detection and Location in Solar Arrays
CN104967406A (zh) * 2015-05-05 2015-10-07 中检集团南方电子产品测试(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阵列直流发电特性的测量仪器及其测量方法
CN106712716A (zh) * 2017-02-10 2017-05-2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及优化器
CN107196604A (zh) * 2017-05-26 2017-09-2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组件iv曲线扫描方法
CN107450646A (zh) * 2017-09-30 2017-12-08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太阳电池伏安特性控制电路
CN108418549A (zh) * 2018-03-07 2018-08-17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iv曲线同步扫描方法、装置以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09861644A (zh) * 2018-12-24 2019-06-07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故障诊断方法、边缘计算处理装置和逆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6203B2 (ja) * 2015-02-10 2019-07-17 株式会社東芝 電力変換装置の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力変換装置
JP6919417B2 (ja) * 2017-08-25 2021-08-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のi−vカーブの計測機能を有する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JP2019161813A (ja) * 2018-03-12 2019-09-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評価装置及び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CN109818495B (zh) * 2019-03-14 2020-05-2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组串逆变器及其升压斩波电路控制方法
CN110677118B (zh) * 2019-09-23 2022-01-11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92208A1 (en) * 2011-10-13 2013-04-18 Steven Andrew Robbins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rc Detection and Location in Solar Arrays
CN104967406A (zh) * 2015-05-05 2015-10-07 中检集团南方电子产品测试(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阵列直流发电特性的测量仪器及其测量方法
CN106712716A (zh) * 2017-02-10 2017-05-2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及优化器
CN107196604A (zh) * 2017-05-26 2017-09-2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组件iv曲线扫描方法
CN107450646A (zh) * 2017-09-30 2017-12-08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太阳电池伏安特性控制电路
CN108418549A (zh) * 2018-03-07 2018-08-17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iv曲线同步扫描方法、装置以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09861644A (zh) * 2018-12-24 2019-06-07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故障诊断方法、边缘计算处理装置和逆变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7075A1 (zh) * 2019-09-23 2021-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CN112703669A (zh) * 2020-03-31 2021-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伏组串的参数曲线扫描方法、变换器及光伏发电系统
EP3926823A4 (en) * 2020-03-31 2022-04-13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ARAMETRIC CURVE SENSING METHOD, PHOTOVOLTAIC STRING, TRANSDUCER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11575266B2 (en) 2020-03-31 2023-02-07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arametric curve scanning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string, converter,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U2020439859B2 (en) * 2020-03-31 2023-11-30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arametric curve scanning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string, converter,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11843349B2 (en) 2021-05-10 2023-12-12 Michael Gostein In-situ I-V measurement of a module in a PV array
CN114337541A (zh) * 2022-01-07 2022-04-1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的iv扫描方法、光伏系统
CN114337541B (zh) * 2022-01-07 2024-04-1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的iv扫描方法、光伏系统
CN117411160A (zh) * 2023-12-14 2024-01-16 江苏天合清特电气有限公司 储能供电系统、方法及储能系统
CN117411160B (zh) * 2023-12-14 2024-04-16 江苏天合清特电气有限公司 储能供电系统、方法及储能系统
CN117811092A (zh) * 2024-02-29 2024-04-02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伏优化器系统的启动方法
CN117811092B (zh) * 2024-02-29 2024-05-14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伏优化器系统的启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0353609B2 (en) 2023-12-21
CN110677118B (zh) 2022-01-11
JP7301997B2 (ja) 2023-07-03
EP3907882B1 (en) 2023-07-26
EP3907882A4 (en) 2022-05-04
US20210376790A1 (en) 2021-12-02
WO2021057075A1 (zh) 2021-04-01
ES2961247T3 (es) 2024-03-11
EP3907882A1 (en) 2021-11-10
JP2022523238A (ja) 2022-04-21
AU2020353609A1 (en) 2021-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7118B (zh) 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组件的iv曲线扫描方法
US947724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global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N107196604B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组件iv曲线扫描方法
US2009028423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between centralized and distribut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in an energy generating system
CN110915117B (zh) 多降压级单升压级优化器
US902459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version for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EP378031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cking maximum power point
US11031786B2 (en) Power convertor,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method
Xu et al. Proposal for an active PV array to improve system efficiency during partial shading
US20120013288A1 (en) Solar cell system
JPWO2021057075A5 (zh)
US11081961B2 (en) Power convertor,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method
JP6919417B2 (ja) 太陽電池のi−vカーブの計測機能を有する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CN104518694A (zh)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微逆变器及其操作方法
US11626834B2 (en) Power backfeed control method, converter,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2684241B (zh) 太阳能逆变器和太阳能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JP2020077132A (ja) 電力変換装置、発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発電制御方法
CN115085273B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33872A (zh) 光储直流耦合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Kalingamudali et al. Solar Powered Micro Grid for Daytime High Power Applications assisted by Supercapacitors
CN114128115A (zh) 一种逆变器、逆变系统及方法
JP2020077129A (ja) 電力変換装置、発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発電制御方法
US20140265590A1 (en) Pre-regulator and pre-regulation methods for photovioltaic inverters
KR20150102767A (ko)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0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Bantian,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