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3392B - 背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3392B
CN110673392B CN201910877879.0A CN201910877879A CN110673392B CN 110673392 B CN110673392 B CN 110673392B CN 201910877879 A CN201910877879 A CN 201910877879A CN 110673392 B CN110673392 B CN 110673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region
area
backlight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78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3392A (zh
Inventor
魏政伟
姜立明
沈红福
林丹
李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778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3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3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3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3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3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源组件,包括承载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均固定在承载台上,第一光源位于承载台的顶端,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分别设于承载台的相对外侧面,且相对承载台的顶端倾斜一定角度,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均倾斜地朝向第一光源的出光方向。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本发明的背光源组件能实现宽窄视角切换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不仅具有轻、薄、小等特点,并且还具有功耗低、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因此在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背光模组又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目前,在直下式背光模组当中,LED固定在电路板(PCB板)上,能很好的防止机械运动,稳定性强,广泛地运用在车载和一些中大尺寸的产品当中,受欢迎程度比较高。
但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功能单一,不能实现宽窄视角切换。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能实现宽窄视角切换。
一种背光源组件,包括承载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均固定在承载台上,第一光源位于承载台的顶端,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分别设于第一光源的相对外侧面,且相对承载台的顶端倾斜一定角度,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均倾斜地朝向第一光源的出光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台为四棱台,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均设于四棱台的四个侧面上,第二光源与第三光源相对,第四光源与第五光源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台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台包括容置槽,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固定在容置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内设有焊盘,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上设有导电引脚,导电引脚与焊盘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台还包括引线通孔和引线排布腔,引线排布腔位于承载台的中部,引线通孔连接于容置槽与引线排布腔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电路基板和上述的多个背光源组件,多个背光源组件设于电路基板上,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以及第五光源分别与电路基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均由多个背光源组件组成,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
当背光模组为第一显示模式时,第二区域内的第一光源亮,其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第一区域内的第二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第三区域内的第三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
当背光模组为第二显示模式时,第二区域内的第一光源亮,其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第一区域内的第三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第三区域内的第二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均由多个背光源组件组成,第一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沿第二区域周向设置,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相对,第四区域与第五区域相对;
当背光模组为第一显示模式时,第二区域内的第一光源亮,其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第一区域内的第二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第三区域内的第三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第四区域内的第四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和第五光源灭,第五区域内的第五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灭;
当背光模组为第二显示模式时,第二区域内的第一光源亮,其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第一区域内的第三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第三区域内的第二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灭,第四区域内的第五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灭,第五区域内的第四光源亮,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和第五光源灭。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源组件上设有卡扣,电路基板上设有卡槽,卡扣与卡槽配合连接。
本发明背光源组件包括承载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第一光源位于承载台的顶端,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位于承载台的侧面,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围绕第一光源周向设置,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分别位于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之间,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的光线成角度射出,并且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可自由选择点亮,从而实现多种方位的宽窄视角的切换;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均受控制信号控制,可实现局部区域亮度调节和分区域显示功能;将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和第五光源设置为高色域的光源,第一光源设置为低色域光源,从而实现显示装置高、低色域的切换,并且在宽视角显示时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台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左右窄视角模式的光线分布示意图;
图7为图6在左右宽视角时的另一种光线分布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左右窄视角模式的光线分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上下宽视角模式的光线分布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全方位宽视角的光线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背光源组件12包括承载台121、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均固定在承载台121上。第一光源122位于承载台121的顶端,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分别设于承载台121的相对外侧面,且相对承载台121的顶端倾斜一定角度,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均倾斜地朝向第一光源122的出光方向。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围绕第一光源122周向设置,第二光源123和第三光源124分别位于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之间。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载台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承载台121包括容置槽1211、引线通孔1212和引线排布腔1213,容置槽1211内设有焊盘12111,引线通孔1212连接于容置槽1211与引线排布腔1213之间。焊盘12111的引线穿过引线通孔1212与电路基板11电性连接,具体地,焊盘12111的引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路基板11电性连接。引线排布腔1213位于承载台121的中部,引线排布腔1213正对电路基板11。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均固定在容置槽1211内,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上均设有导电引脚1221,导电引脚1221与焊盘12111电性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台121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材料,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反射材料可具体为反射膜,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图3所示,承载台121为四棱台,第一光源122位于四棱台的顶端,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均设于四棱台的四个侧面上,具体地,第二光源123与第三光源124相对,第四光源125与第五光源126相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的数量均为一个,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5所示,背光模组10包括背板(图未示)、电路基板11、多个背光源组件12、第一区域13、第二区域14、第三区域15、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电路基板11设置在背板上,具体地,多个承载台121可拆卸地固定在电路基板11上,并且相互间隔排布,引线排布腔1213正对电路基板11,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均与电路基板11电性连接。第二区域14位于第一区域13和第三区域15之间,第一区域13、第二区域14以及第三区域15均由多个背光源组件12组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均受外接信号控制,外接信号通过电路基板11控制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的亮灭,外接信号可以由单独的控制器提供,但并不以此为限。
可以理解,承载台121与电路基板11的固定方式可为卡扣连接,具体地,承载台121上设有卡扣,电路基板11上设有卡槽,卡扣与卡槽配合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承载台121与电路基板11的固定方式还可为插针连接或焊锡连接。当其中一个承载台121出现损坏时,卡扣连接等连接方式方便承载台121的更换。
本发明的背光模组10的工作原理大致为:背光模组10可实现多种宽窄视角切换,即背光模组10的第一显示模式可分别为左右宽视角模式、上下宽视角模式和全方位宽视角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可分别为与第一显示模式相对应的左右窄视角模式、上下窄视角模式和全方位窄视角模式。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左右窄视角模式的光线分布示意图,如图1和图6所示,以承载台121左侧的光源为第二光源123,以承载台121右侧的光源为第三光源124,以承载台121上侧的光源为第四光源125,以承载台121下侧的光源为第五光源126。以中间的承载台121为第二区域14,以左侧的承载台121为第一区域13,以右侧的承载台121为第三区域15。当背光模组10为第一显示模式时,即背光模组10为左右宽视角模式时,第二区域14内的第一光源122亮、其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第一区域13内的第二光源123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灭126,第三区域15内的第三光源124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4内的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点亮,第一区域13内的第一光源122、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点亮,第三区域15内的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点亮。
图7为图6在左右宽视角时的另一种光线分布示意图,如图7所示,除了第一区域13内的第二光源123和第三区域15内的第三光源124点亮之外,第一区域13、第二区域14以及第三区域15三者内的第一光源122也点亮。第一区域13和第三区域15两者内的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第一区域13内的第三光源124、第三区域15内的第二光源123以及第二区域14内的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左右窄视角模式的光线分布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背光模组10为第二显示模式时,即背光模组10为左右窄视角模式,第二区域14内的第一光源122亮,其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第一区域13内的第三光源124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第三区域15内的第二光源123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上下宽视角模式的光线分布示意图,如图9所示,以中间的承载台121为第二区域14,第二区域14上侧的承载台121为第一区域13,第二区域14下侧的承载台121为第三区域15,图中的圆点表示第一光源122的光线垂直照射。当背光模组10为第一显示模式时,即背光模组10为上下宽视角模式时,第二区域14内的第一光源122、第一区域13内的第四光源125以及第三区域15内的第五光源126亮;第一区域13和第三区域15两者内的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和第三光源124、第一区域13内的第五光源126、第三区域15内的第四光源125以及第二区域14内的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4内的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点亮,第一区域13内和第三区域15内的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和第三光源124、第一区域13内的第五光源126、第三区域15的第四光源125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点亮。
背光模组10为第二显示模式时,即背光模组10为上下窄视角模式时,第二区域14内的第一光源122、第一区域13的第五光源126以及第三区域15内的第四光源125亮;第一区域13和第三区域15两者内的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和第三光源124、第一区域13内的第四光源125、第三区域15内的第五光源126以及第二区域14内的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4内的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点亮。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全方位宽视角的光线分布示意图,如图10所示,图中的圆点表示第一光源122的光线垂直照射,背光模组10包括第四区域16和第五区域17,第四区域16和第五区域17均由多个背光源组件12组成,第一区域13、第三区域15、第四区域16和第五区域17沿第二区域14的四周设置,第一区域13与第三区域15相对,第四区域16与第五区域17相对。当背光模组10为第一显示模式时,即背光模组10为全方位宽视角显示模式时,以中间的承载台121为第二区域14,以第二区域14左侧的承载台121为第一区域13,以第二区域14右侧的承载台121为第三区域15,以第二区域14上侧的承载台121为第四区域16,以第二区域14下侧的承载台121为第五区域17。第二区域14内的第一光源122亮,其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第一区域13内的第二光源123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第三区域15内的第三光源124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第四区域16内的第四光源125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和第五光源126灭,第五区域17内的第五光源126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和第四光源125灭。光源的光线向中心区域的四周扩散,增加了显示装置的光线,从而实现全方位宽视角显示。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4内的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点亮;第一区域13内的第一光源122、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点亮;第三区域15内的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点亮;第四区域16内的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和第五光源126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点亮;第五区域17内的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和第四光源125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点亮。
同理,当背光模组10为第二显示模式时,即背光模组10为全方位窄视角显示模式时,第二区域14内的第一光源122亮,其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第一区域13内的第三光源124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第三区域15内的第二光源123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灭,第四区域16内的第五光源126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和第四光源125灭,第五区域17内的第四光源125亮,其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和第五光源126灭。光源的光线向中心区域聚集,从而实现全方位窄视角显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可设置为高色域的光源,第一光源122可设置为低色域光源,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高、低色域的切换,并且在宽视角显示时效果更佳;同时,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均受控制器控制,可自由选择点亮,因此,可实现局部区域亮度调节和分区域显示功能。
本发明背光源组件12包括承载台121、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第一光源122位于承载台121的顶端,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位于承载台121的侧面,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围绕第一光源122周向设置,第二光源123和第三光源124分别位于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之间,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的光线成角度射出,并且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可自由选择点亮,从而实现多种方位的宽窄视角的切换;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均受控制信号控制,可实现局部区域亮度调节和分区域显示功能;将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设置为高色域的光源,第一光源122设置为低色域光源,从而实现显示装置高、低色域的切换,并且在宽视角显示时效果更佳。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元件的序列形容词“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并不意味着这样描述的元件必须依照给定的顺序,或者时间、空间、等级或其它的限制。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基板(11)和多个背光源组件(12),
所述背光源组件(12)包括承载台(121)、第一光源(122)、第二光源(123)、第三光源(124)、第四光源(125)和第五光源(126),所述第一光源(122)位于所述承载台(121)的顶端,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分别设于所述承载台(121)的相对外侧面,且相对所述承载台(121)的顶端倾斜一定角度,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均倾斜地朝向所述第一光源(122)的出光方向;所述承载台(121)还包括引线通孔(1212)和引线排布腔(1213),所述引线排布腔(1213)位于所述承载台(121)的中部,所述引线通孔(1212)连接于容置槽(1211)与所述引线排布腔(1213)之间;焊盘(12111)的引线穿过所述引线通孔(1212);所述承载台(121)包括容置槽(1211),所述容置槽(1211)内设有焊盘(12111);多个所述背光源组件(12)设于所述电路基板(11)上,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以及所述第五光源(126)分别与所述电路基板(11)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中的至少一个为高色域光源,所述第一光源(122)为低色域光源;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10)还包括多个区域,多个区域包括位于中间区域的所述背光源组件(12)和围设于中间区域的其它区域的所述背光源组件(12);所述背光模组(10)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当所述背光模组(10)为第一显示模式时,中间区域的所述背光源组件(12)的所述第一光源(122)亮,其它区域的所述背光源组件(12)在远离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背光源组件(12)的一侧的光源亮,使多个区域的光线分别向左右区域的两侧或上下区域的两侧或中心区域的四周扩散,以分别形成左右宽视角模式、上下宽视角模式和全方位宽视角模式中的一种;当所述背光模组(10)为第二显示模式时,中间区域的所述背光源组件(12)的所述第一光源(122)亮,其它区域的所述背光源组件(12)在靠近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背光源组件(12)的一侧的光源亮,使多个区域的光线分别向左右区域的两侧或上下区域的两侧或中心区域的四周聚集,以分别形成左右窄视角模式、上下窄视角模式和全方位窄视角模式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10)的多个区域还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第一区域(13)、第二区域(14)和第三区域(15),所述第二区域(14)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3)和所述第三区域(15)之间,所述第一区域(13)、所述第二区域(14)和所述第三区域(15)均由多个所述背光源组件(12)组成;
当所述背光模组(10)为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中的左右宽视角模式时,所述第二区域(14)内的所述第一光源(122)亮、其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一区域(13)内的所述第二光源(123)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三区域(15)内的所述第三光源(124)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
当所述背光模组(10)为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中的左右窄视角模式时,所述第二区域(14)内的所述第一光源(122)亮、其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一区域(13)内的所述第三光源(124)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三区域(15)内的所述第二光源(123)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
或者,所述背光模组(10)的多个区域还包括沿垂直方向排列的第一区域(13)、第二区域(14)和第三区域(15),所述第二区域(14)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3)和所述第三区域(15)之间,所述第一区域(13)、所述第二区域(14)和所述第三区域(15)均由多个所述背光源组件(12)组成;
当所述背光模组(10)为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中的上下宽视角模式时,所述第二区域(14)内的所述第一光源(122)亮、其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一区域(13)内的所述第四光源(125)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三区域(15)内的所述第五光源(126)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和所述第四光源(125)灭;
当所述背光模组(10)为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中的上下窄视角模式时,所述第二区域(14)内的所述第一光源(122)亮、其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一区域(13)内的所述第五光源(126)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和所述第四光源(125)灭,所述第三区域(15)内的所述第四光源(125)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10)的多个区域还包括第四区域(16)和第五区域(17),所述第四区域(16) 和所述第五区域(17)均由多个所述背光源组件(12)组成,所述第一区域(13)、所述第三区域(15)、所述第四区域(16)和所述第五区域(17)沿所述第二区域(14)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区域(13)与所述第三区域(15)相对,所述第四区域(16)与所述第五区域(17)相对;
当所述背光模组(10)为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中的全方位宽视角模式时,所述第二区域(14)内的所述第一光源(122)亮,其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一区域(13)内的所述第二光源(123)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三区域(15)内的所述第三光源(124)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四区域(16)内的所述第四光源(125)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五区域(17)内的所述第五光源(126)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和所述第四光源(125)灭;
当所述背光模组(10)为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中的全方位窄视角模式时,所述第二区域(14)内的所述第一光源(122)亮,其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一区域(13)内的所述第三光源(124)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三区域(15)内的所述第二光源(123)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所述第四区域(16)内的所述第五光源(126)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和所述第四光源(125)灭,所述第五区域(17)内的所述第四光源(125)亮,其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和所述第五光源(126)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组件(12)上设有卡扣,所述电路基板(11)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21)为四棱台,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均设于所述四棱台的四个侧面上,所述第二光源(123)与所述第三光源(124)相对,所述第四光源(125)与所述第五光源(126)相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21)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均固定在所述承载台(121)的容置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22)、所述第二光源(123)、所述第三光源(124)、所述第四光源(125)和所述第五光源(126)上均设有导电引脚(1221),所述导电引脚(1221)与所述焊盘(12111)电性连接。
CN201910877879.0A 2019-09-17 2019-09-17 背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Active CN110673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7879.0A CN110673392B (zh) 2019-09-17 2019-09-17 背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7879.0A CN110673392B (zh) 2019-09-17 2019-09-17 背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3392A CN110673392A (zh) 2020-01-10
CN110673392B true CN110673392B (zh) 2022-12-20

Family

ID=69076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7879.0A Active CN110673392B (zh) 2019-09-17 2019-09-17 背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339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7935U (zh) * 2009-08-04 2010-04-1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及led背光源
WO2012002034A1 (ja) * 2010-06-29 2012-0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2661535A (zh) * 2012-04-13 2012-09-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4064656A (zh) * 2014-06-25 2014-09-24 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良好防潮性能的led支架及其led器件和制备方法
CN204240184U (zh) * 2014-12-04 2015-04-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06054454A (zh) * 2016-08-09 2016-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0885A1 (ja) * 2008-12-15 2010-06-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7935U (zh) * 2009-08-04 2010-04-1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及led背光源
WO2012002034A1 (ja) * 2010-06-29 2012-0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2661535A (zh) * 2012-04-13 2012-09-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4064656A (zh) * 2014-06-25 2014-09-24 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良好防潮性能的led支架及其led器件和制备方法
CN204240184U (zh) * 2014-12-04 2015-04-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06054454A (zh) * 2016-08-09 2016-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3392A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779E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US7830356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using LED and backlight unit having the surface light source
US9116387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10490143B2 (en) Video display device
KR10127786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EP1881747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EP2367049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1240674A1 (en) Light output enhancement using light emitting diodes
US9019445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WO2012029360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11675230B2 (en) Backlight
US20200064689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398827A (zh) 液晶显示器
EP2428719B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7340644A (zh) 背光模块及具有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CN103576382A (zh) 显示设备
CN110673392B (zh) 背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US20120099028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RE46781E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2017765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10295731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1908504B1 (ko) 액정표시소자의 가용성 인쇄회로 필름 구조
KR20100010861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62155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