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4376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4376A
CN110664376A CN201910947856.2A CN201910947856A CN110664376A CN 110664376 A CN110664376 A CN 110664376A CN 201910947856 A CN201910947856 A CN 201910947856A CN 110664376 A CN110664376 A CN 110664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outpatient service
sealing
notch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78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郗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uru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Yuru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Yuru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Yuru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478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43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4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43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61L2/1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20Targets to be treated
    • A61L2202/24Medical instruments, e.g. endoscopes, catheters, shar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四个门诊装置,门诊装置包括底座、顶板、密封板、触摸屏、扬声器、麦克风、消毒机构、照明灯、密封机构和两个侧板,密封机构包括连接管、第一活塞、齿条、齿轮、转轴、平移组件、休息组件、连接组件和两个连接杆,消毒机构包括移动组件、移动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连接块、密封管和紫外灯管,该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利用密封机构方便人们在隔音的封闭环境中进行门诊,避免受到外部杂音干扰,并通过密封板的转动方便人们的移动,不仅如此,通过消毒机构可对门诊环境辐射紫外线,进行空气杀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传播,保证设备安全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
背景技术
远程医疗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遥感、遥测、遥控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优势,对医疗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海岛或舰船上的伤病员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咨询,是一种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群众保健需求的一项全新医疗服务。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远程医疗中,通过门诊设备可与医师建立无线通讯连接,方便进行就诊,但是现有的门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设备处于安静且安全的环境中,而门诊设备为了方便使用,大都安装在一些公共场所,这些公共场所不仅环境嘈杂,使得患者和医师之间难以进行交流沟通,而且人们在公共场所聚集后,细菌病毒容易传播,导致现有的门诊设备周围容易残留较多的细菌病毒,不利于患者的安全,进而降低了现有的门诊设备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四个门诊装置,四个门诊装置分别设置在处理器的四侧,所述处理器内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
所述门诊装置包括底座、顶板、密封板、触摸屏、扬声器、麦克风、消毒机构、照明灯、密封机构和两个侧板,所述底座和顶板分别固定在处理器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侧板均固定在底座和顶板之间,所述密封板位于底座的远离处理器的一端,所述密封机构与密封板传动连接,所述消毒机构设置在顶板的下方,所述照明灯固定在顶板的下方,所述触摸屏、扬声器和麦克风均设置在处理器上,所述照明灯、触摸屏、扬声器和麦克风均与PLC电连接;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凹口、第二凹口、连接管、第一活塞、齿条、齿轮、转轴、平移组件、休息组件、连接组件和两个连接杆,所述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分别水平设置和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凹口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第二凹口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周与第一凹口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齿条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位于齿条的下方,所述齿轮同轴固定在转轴上,所述两个连接杆分别位于齿轮的两侧,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转轴和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连接组件与底座连接,所述休息组件与第二凹口连接,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第一凹口内的底部,所述平移组件与第一活塞传动连接;
所述消毒机构包括移动组件、移动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连接块、密封管和紫外灯管,所述移动组件与移动块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块抵靠在顶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移动块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底端,所述第二电机与连接块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盖设在密封管上,所述紫外灯管固定在连接块的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所述密封管固定在顶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紫外灯管均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检测通道内是否有人需要进行门诊,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踏板,所述踏板位于第二凹口的远离第一凹口的一侧,所述踏板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人们休息,所述休息组件包括第二活塞、竖杆和坐板,所述坐板和第二活塞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周与第二凹口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坐板通过竖杆固定在第二活塞的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第二活塞和坐板的移动范围,所述休息组件还包括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第二凹口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第一活塞移动,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第三电机、丝杆和套管,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第一凹口内的底部,所述第三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套管内,所述套管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与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匹配的第一螺纹。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支撑转轴和齿轮转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单元,两个连接单元分别位于转轴的两侧,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支撑管和支架,所述支撑管通过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套设在转轴上。
作为优选,为了指示门诊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顶板的上方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移动块平移,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四电机、轴承和螺杆,所述第四电机和轴承均固定在顶板的下方,所述第四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机与螺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在轴承内,所述移动块套设在螺杆上,所述移动块的与螺杆的连接处设有与螺杆匹配的第二螺纹。
作为优选,为了使密封板水平时支撑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远离控制器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台阶和支脚。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人们在密封板和底座之间来回移动,所述齿条的上方设有第二台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利用密封机构方便人们在隔音的封闭环境中进行门诊,避免受到外部杂音干扰,并通过密封板的转动方便人们的移动,不仅如此,通过消毒机构可对门诊环境辐射紫外线,进行空气杀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传播,保证设备安全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的消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处理器,2.底座,3.顶板,4.密封板,5.触摸屏,6.扬声器,7.麦克风,8.照明灯,9.第一凹口,10.第二凹口,11.连接管,12.第一活塞,13.齿条,14.齿轮,15.转轴,16.连接杆,17.移动块,18.第一电机,19.第二电机,20.连接块,21.密封管,22.紫外灯管,23.踏板,24.压力传感器,25.第二活塞,26.竖杆,27.坐板,28.限位块,29.第三电机,30.丝杆,31.套管,32.支撑管,33.支架,34.指示灯,35.第四电机,36.轴承,37.螺杆,38.第一台阶,39.支脚,40.第二台阶,41.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包括处理器1和四个门诊装置,四个门诊装置分别设置在处理器1的四侧,所述处理器1内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
所述门诊装置包括底座2、顶板3、密封板4、触摸屏5、扬声器6、麦克风7、消毒机构、照明灯8、密封机构和两个侧板41,所述底座2和顶板3分别固定在处理器1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侧板41均固定在底座2和顶板3之间,所述密封板4位于底座2的远离处理器1的一端,所述密封机构与密封板4传动连接,所述消毒机构设置在顶板3的下方,所述照明灯8固定在顶板3的下方,所述触摸屏5、扬声器6和麦克风7均设置在处理器1上,所述照明灯8、触摸屏5、扬声器6和麦克风7均与PLC电连接;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其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一般用于数据的处理以及指令的接收和输出,用于实现中央控制。
该门诊设备中,处理器1内部设置天线,由于收发无线信号,PLC可将设备的无线信号发给医师的通讯设备,而医师可将通讯设备的无线信号传递给天线,由处理器1接收无线信号,从而实现远程连接,方便进行远程医疗门诊,处理器1的四侧分别设置门诊装置,方便人们与医师进行门诊,门诊装置供设有四个,可供四个人员同时进行使用,在使用门诊装置时,由密封机构带动密封板4向下转动至水平位置,人们可通过密封板4移动至底座2的上方,而后站在底座2上的指定位置后,密封机构启动,使得密封板4转动至竖直角度,堵住顶板3和侧板41的远离处理器1的一端,使得人们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门诊,防止受到嘈杂环境的干扰影响,处理器1上,通过触摸屏5方便人们进行操作,利用扬声器6可接收PLC通过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并将电信号转为声信号,而利用麦克风7可将人们的声信号转为电信号,传递给PLC,PLC将该电信号通过天线传递给医师的通讯装置,方便人们与医师进行沟通,便于进行门诊治疗,在治疗过后,密封机构带动密封板4向下转动,而后人们可通过密封板4离开门诊装置,密封机构再带动密封板4转动,对侧板41、顶板3、处理器1和底座2形成的空间进行包围后,PLC控制消毒机构启动,对门诊环境进行消毒,防止门诊环境内的细菌滋生,通过传播影响以后的用户,如此,提高了该门诊设备的实用性。
如图2-3所示,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凹口9、第二凹口10、连接管11、第一活塞12、齿条13、齿轮14、转轴15、平移组件、休息组件、连接组件和两个连接杆16,所述第一凹口9和第二凹口10分别水平设置和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凹口9的底部通过连接管11与第二凹口10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活塞12的外周与第一凹口9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齿条13与第一活塞12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4位于齿条13的下方,所述齿轮14同轴固定在转轴15上,所述两个连接杆16分别位于齿轮14的两侧,所述连接杆16的两端分别与转轴15和密封板4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5通过连接组件与底座2连接,所述休息组件与第二凹口10连接,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第一凹口9内的底部,所述平移组件与第一活塞12传动连接;
密封机构中,第一凹口9内的平移组件可带动第一活塞12进行移动,使得齿条13发生移动,齿条13作用在下方的齿轮14上,使得齿轮14和转轴15在连接组件的支撑组件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转轴15通过连接杆16带动密封板4转动,并且在第一活塞12移动的过程中,使得第二凹口10内的休息组件发生升降移动,其具体工作流程为,当第一活塞12远离处理器1移动时,齿条13远离处理器1移动,使得齿轮14转动,通过转轴15和连接杆16带动密封板4向下转动,方便人们通过密封板4移动至底座2的上方,并且在第一活塞12移动过程中,使得休息组件在第二凹口10内向下移动,使得底座2的整体表面保持水平,方便人们在底座2上移动,当人们移动至底座2上后,平移组件带动第一活塞12靠近处理器1移动,使得齿条13移动,带动齿轮14转动,使得转轴15转动,并通过连接杆16带动密封板4向上转动至竖直角度,堵住顶板3和侧板41的远离处理器1的一端,对门诊环境进行隔音密封,防止门诊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杂音的干扰,并且第一凹口9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11输送至第二凹口10内,使得休息组件向上移动,伸出底座2的上方,方便人们坐下休息,并与医师之间进行门诊,如此,使得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门诊,更有利于人们与医师之间的沟通,方便就诊,如此,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如图4所示,所述消毒机构包括移动组件、移动块17、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19、连接块20、密封管21和紫外灯管22,所述移动组件与移动块17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块17抵靠在顶板3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18固定在移动块17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19固定在第一电机18的输出轴的底端,所述第二电机19与连接块20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0盖设在密封管21上,所述紫外灯管22固定在连接块20的远离第二电机19的一侧,所述密封管21固定在顶板3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19和紫外灯管22均与PLC电连接。
在人们离开底座2后,密封机构带动密封板4转动至竖直角度,而后PLC控制移动组件启动,带动移动块17靠近处理器1移动,使得连接块20上的紫外灯管22脱离密封管21后,PLC控制第二电机19启动,使得紫外灯管22转动至竖直角度,并控制第一电机18启动和紫外灯管22发光,紫外灯管22转动,对周围辐射紫外线,从而内门诊环境中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在杀毒完毕后,第二电机19带动紫外灯管22转动至水平位置,并使得连接块20朝向密封管21,而后平移组件带动连接块20远离处理器1移动,使得紫外灯管22插入密封管21内,利用密封管21对紫外灯管22进行防护,避免人们触碰或者挤压到紫外灯管22使得紫外灯管22损坏,通过密封管21对紫外灯管22进行隔离保护。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检测通道内是否有人需要进行门诊,所述底座2的上方设有踏板23,所述踏板23位于第二凹口10的远离第一凹口9的一侧,所述踏板23内设有压力传感器24,所述压力传感器24与PLC电连接。
当人们从密封板4进入到底座2的上方后,可移动至踏板23上,踏板23内的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压力数据后,确定门诊装置内有人,控制扬声器6、麦克风7和触摸屏5等设备打开,方便人们使用,与医师进行门诊。
如图3所示,所述休息组件包括第二活塞25、竖杆26和坐板27,所述坐板27和第二活塞25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活塞25的外周与第二凹口10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坐板27通过竖杆26固定在第二活塞25的上方。
在第一活塞12远离处理器1时,第二凹口10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11抽入第一凹口9内,使得第二活塞25向下移动,进而通过竖杆26带动坐板27向下移动,使得坐板27填补第二凹口10的开口处,方便人们通过坐板27移动至踏板23上,而当第一活塞12靠近处理器1时,第一凹口9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11进入到第二凹口10内,使得第二活塞25向上移动,通过竖杆26推动坐板27向上移动,方便人们坐下,与医师进行门诊。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第二活塞25和坐板27的移动范围,所述休息组件还包括若干限位块28,所述限位块28固定在第二凹口10的内壁上。通过限位块28限制了第二活塞25移动的最高高度和坐板27移动的最低高度。
如图2所示,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第三电机29、丝杆30和套管31,所述第三电机29固定在第一凹口9内的底部,所述第三电机29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9与丝杆30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30的另一端设置在套管31内,所述套管31与第一活塞12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1的与丝杆30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30匹配的第一螺纹。
PLC控制第三电机29启动,带动丝杆30旋转,丝杆30通过第一螺纹作用在套管31上,使得套管31带动第一活塞12沿着第一凹口9的内壁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支撑转轴15和齿轮14转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单元,两个连接单元分别位于转轴15的两侧,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支撑管32和支架33,所述支撑管32通过支架33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32套设在转轴15上。利用支架33将支撑管32与底座2固定连接,通过支撑管32套设在转轴15上,从而支撑转轴15和齿轮14转动。
作为优选,为了指示门诊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顶板3的上方设有指示灯34,所述指示灯34与PLC电连接。PLC控制指示灯34的亮暗,可用于指示门诊装置的工作状态,方便外部的人们了解该门诊装置的使用情况。
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四电机35、轴承36和螺杆37,所述第四电机35和轴承36均固定在顶板3的下方,所述第四电机35与PLC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机35与螺杆37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螺杆37的另一端设置在轴承36内,所述移动块17套设在螺杆37上,所述移动块17的与螺杆37的连接处设有与螺杆37匹配的第二螺纹。
PLC控制第四电机35启动,带动螺杆37在轴承36的支撑作用下旋转,螺杆37通过第二螺纹作用在移动块17上,使得移动块17沿着螺杆37的轴线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使密封板4水平时支撑密封板4,所述密封板4的远离控制器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台阶38和支脚39。
当密封板4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利用第一台阶38和支脚39分别从密封板4的两端对密封板4进行支撑,防止密封板4变形,保证了密封板4的稳定支撑,方便人们在水平位置的密封板4上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人们在密封板4和底座2之间来回移动,所述齿条13的上方设有第二台阶40。当第一活塞12远离处理器1移动后,推动齿条13远离第一凹口9,使得第二台阶40伸出第二凹口10的外部,此时可方便人们通过第二台阶40移动至底座2上,也可方便从底座2移动至密封板4上。
该门诊设备使用时,通过平移组件可驱动第一活塞12移动,进而带动坐板27升降移动和密封板4转动,第一活塞12远离处理器1时,使得坐板27向下移动,密封板4转动至水平角度,人们可通过第一台阶38、密封板4、第二台阶40依次移动至底座2的上方,也可通过第二台阶40、密封板4和第一台阶38从底座2移动至地面上,当人们靠近处理器1后,密封板4转动至竖直角度,对门诊环境进行隔音密封,防止门诊时受杂音干扰,并使得坐板27向上移动,便于人们坐下,而在人们离开后,密封板4转动至竖直角度,通过移动组件使得移动块17远离密封管21,而后通过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19带动紫外灯管22转动,利用紫外灯管22对周围空气辐射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避免细菌传播,保证设备安全使用,消毒完后,第二电机19带动紫外灯管22转动至水平角度,通过移动组件带动移动块17远离处理器1,使得紫外灯管22伸入密封管21内,利用密封管21对紫外灯管22进行隔离保护,防止紫外灯管22损坏,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利用密封机构方便人们在隔音的封闭环境中进行门诊,避免受到外部杂音干扰,并通过密封板4的转动方便人们的移动,不仅如此,通过消毒机构可对门诊环境辐射紫外线,进行空气杀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传播,保证设备安全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1)和四个门诊装置,四个门诊装置分别设置在处理器(1)的四侧,所述处理器(1)内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
所述门诊装置包括底座(2)、顶板(3)、密封板(4)、触摸屏(5)、扬声器(6)、麦克风(7)、消毒机构、照明灯(8)、密封机构和两个侧板(41),所述底座(2)和顶板(3)分别固定在处理器(1)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侧板(41)均固定在底座(2)和顶板(3)之间,所述密封板(4)位于底座(2)的远离处理器(1)的一端,所述密封机构与密封板(4)传动连接,所述消毒机构设置在顶板(3)的下方,所述照明灯(8)固定在顶板(3)的下方,所述触摸屏(5)、扬声器(6)和麦克风(7)均设置在处理器(1)上,所述照明灯(8)、触摸屏(5)、扬声器(6)和麦克风(7)均与PLC电连接;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凹口(9)、第二凹口(10)、连接管(11)、第一活塞(12)、齿条(13)、齿轮(14)、转轴(15)、平移组件、休息组件、连接组件和两个连接杆(16),所述第一凹口(9)和第二凹口(10)分别水平设置和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凹口(9)的底部通过连接管(11)与第二凹口(10)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活塞(12)的外周与第一凹口(9)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齿条(13)与第一活塞(12)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4)位于齿条(13)的下方,所述齿轮(14)同轴固定在转轴(15)上,所述两个连接杆(16)分别位于齿轮(14)的两侧,所述连接杆(16)的两端分别与转轴(15)和密封板(4)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5)通过连接组件与底座(2)连接,所述休息组件与第二凹口(10)连接,所述平移组件设置在第一凹口(9)内的底部,所述平移组件与第一活塞(12)传动连接;
所述消毒机构包括移动组件、移动块(17)、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19)、连接块(20)、密封管(21)和紫外灯管(22),所述移动组件与移动块(17)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块(17)抵靠在顶板(3)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18)固定在移动块(17)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19)固定在第一电机(18)的输出轴的底端,所述第二电机(19)与连接块(20)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0)盖设在密封管(21)上,所述紫外灯管(22)固定在连接块(20)的远离第二电机(19)的一侧,所述密封管(21)固定在顶板(3)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19)和紫外灯管(22)均与PLC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方设有踏板(23),所述踏板(23)位于第二凹口(10)的远离第一凹口(9)的一侧,所述踏板(23)内设有压力传感器(24),所述压力传感器(24)与PLC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组件包括第二活塞(25)、竖杆(26)和坐板(27),所述坐板(27)和第二活塞(25)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活塞(25)的外周与第二凹口(10)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坐板(27)通过竖杆(26)固定在第二活塞(25)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组件还包括若干限位块(28),所述限位块(28)固定在第二凹口(10)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第三电机(29)、丝杆(30)和套管(31),所述第三电机(29)固定在第一凹口(9)内的底部,所述第三电机(29)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9)与丝杆(30)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30)的另一端设置在套管(31)内,所述套管(31)与第一活塞(12)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1)的与丝杆(30)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30)匹配的第一螺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单元,两个连接单元分别位于转轴(15)的两侧,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支撑管(32)和支架(33),所述支撑管(32)通过支架(33)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32)套设在转轴(15)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的上方设有指示灯(34),所述指示灯(34)与PLC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四电机(35)、轴承(36)和螺杆(37),所述第四电机(35)和轴承(36)均固定在顶板(3)的下方,所述第四电机(35)与PLC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机(35)与螺杆(37)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螺杆(37)的另一端设置在轴承(36)内,所述移动块(17)套设在螺杆(37)上,所述移动块(17)的与螺杆(37)的连接处设有与螺杆(37)匹配的第二螺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4)的远离控制器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台阶(38)和支脚(39)。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3)的上方设有第二台阶(40)。
CN201910947856.2A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 Withdrawn CN1106643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7856.2A CN110664376A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7856.2A CN110664376A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4376A true CN110664376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8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7856.2A Withdrawn CN110664376A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43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6759A (zh) * 2020-06-16 2020-09-04 孟国强 一种方便于骨科临床用脊椎手术拉钩
CN112370052A (zh) * 2020-10-29 2021-02-19 武汉中核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糖尿病病人的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6759A (zh) * 2020-06-16 2020-09-04 孟国强 一种方便于骨科临床用脊椎手术拉钩
CN112370052A (zh) * 2020-10-29 2021-02-19 武汉中核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糖尿病病人的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370052B (zh) * 2020-10-29 2023-10-27 武汉中核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糖尿病病人的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5983B2 (en) Deconta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66437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远程医疗的门诊设备
JP2009537236A (ja) ユーザー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媒介物のuv殺菌
WO2021129258A1 (zh) 一种用于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辅助装置
CN108906751A (zh) 一种医疗器具封闭式消毒干燥装置
AU2018267606B2 (en) Deconta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01847698U (zh) 一种医用超声耦合剂恒温箱
CN111277691A (zh) 终端设备及其消毒方法
CN211024289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器械消毒装置
CN206960883U (zh) 一种控制系统及采用其的消毒灯
CN206324960U (zh) 一种自动皮肤消毒采血台
CN110680935A (zh) 一种放置稳定的安全型紫外线消毒灯
CN109464716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腹膜透析装置
CN201840685U (zh) 一种医用超声探头消毒箱
CN212466638U (zh) 一种医疗设备智能消毒装置
CN108939100A (zh) 一种医疗消毒柜
CN203898595U (zh) 一种肿瘤内科护理消毒床
CN213157978U (zh) 便携式紫外线杀菌器
CN211561164U (zh) 一种医疗工具消毒装置
CN211561178U (zh) 一种便携式医用消毒箱
CN113082243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医疗用消毒装置
CN217135303U (zh)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技术的智能问诊设备
CN206630917U (zh) 一种便捷式可移动医用消毒柜
CN216456150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器具消毒装置
CN215607823U (zh) 一种内科临床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