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2308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2308A
CN110662308A CN201810704891.7A CN201810704891A CN110662308A CN 110662308 A CN110662308 A CN 110662308A CN 201810704891 A CN201810704891 A CN 201810704891A CN 110662308 A CN110662308 A CN 110662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user plane
sess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r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48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2308B (zh
Inventor
王远
陈中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048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230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3385 priority patent/WO2020001562A1/zh
Priority to EP19825224.9A priority patent/EP3817453B1/en
Priority to CN201980044787.2A priority patent/CN112369072A/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03002A priority patent/KR102469973B1/ko
Publication of CN110662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308A/zh
Priority to US17/136,944 priority patent/US2021012062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2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0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更灵活地传输以太报文。会话管理网元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以使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支持虚拟类局域网服务(virtual(localarea network,LAN)style service),具体表现为5G网络需要为一个限定集合内的终端设备提供多种类型的传输服务(例如基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基于以太网(Ethernet),或基于其他非IP技术)来保障集合内终端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其中,Ethernet类型的通信是5G LAN的重点研究方向。
目前,在Ethernet类型的通信中,5G能够建立Ethernet类型的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并传输以太报文。具体过程为:用户面功能网元上预先配置了终端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与会话标识信息的报文传输规则,也即PDU会话规则,当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以太报文时,根据以太报文中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在所述报文传输规则中查询到该MAC地址对应的会话标识信息,再根据所述会话标识信息所指示的PDU会话将所述以太报文传输给所述终端设备。
目前,上述方法只能应用在终端设备与固定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建立了PDU会话的场景中,在其他场景中,例如,终端设备动态加入网络,或者由于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终端设备很容易移动出原来的服务网关(如用户面功能网元),终端设备容易进行服务网关切换等场景中,原来配置的PDU会话规则不可用,或者新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并没有预先配置所述终端设备的PDU会话规则,可能会导致以太报文无法被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综上可知,上述方法不灵活,容易导致以太报文传输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以太报文传输。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以及获取终端设备的地址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通过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以使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这样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具体方法可以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然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方式一: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PDU会话建立,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方式二: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准确地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桥接模式下,即有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通过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网络时,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地址。这样后续可以将需要传输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报文先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以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传输至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并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前的第二会话通道;或者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报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地址。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准确地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并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方式二: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准确地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且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时,则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具体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之后,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可以使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减少资源占用。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且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时,则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为PDU会话标识,或者为隧道端点标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这样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之后保存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以使后续直接使用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传输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接收到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报文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确定的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准确地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含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还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前的第二会话通道;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为PDU会话标识,或者为隧道端点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并获取终端设备的地址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方式一: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三以太报文,并获取所述第三以太报文中包括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三以太报文是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
方式二: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方式三: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准确地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时或者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接收到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报文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确定的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准确地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前的第二会话通道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具体可以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这样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后,转发给当前服务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处理,以使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传输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PDU会话标识为信息PDU会话标识,或者为隧道端点标识。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终端设备的地址与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其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将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使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以使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传输向所述终端设备以太报文。这样可以灵活地确定报文传输规则,进而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和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可以使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减少资源占用。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为PDU会话标识,或者为隧道端点标识。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和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和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并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以太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终端设备的地址与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灵活地确定报文传输规则,进而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取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和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第一种方式,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和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第二种方式,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灵活准确地获得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和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接收到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报文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确定的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准确地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以太报文,具体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网络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准确地获取到需要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具体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转发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其中,所述转发隧道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建立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用于传输数据的通道。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后,转发给当前服务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处理,以使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传输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为PDU会话标识,或者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与当前服务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隧道的标识。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与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其中,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或者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进而使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灵活得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通道标识,并确定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的所述通道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转发通道;之后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后,通过所述转发通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以便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的通道,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后,转发给当前服务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处理,以使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传输给所述终端设备。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转发通道,并通过所述转发通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其中,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与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准确地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以使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确定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以使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传输向所述终端设备以太报文。这样可以灵活地确定报文传输规则,进而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转发通道,具体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通道标识,所述第一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的通道;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的所述通道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转发通道。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准确地确定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转发通道,以使后续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传输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转发通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后,可以转发给当前服务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处理,以使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传输给所述终端设备。
第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该会话管理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方法实例中会话管理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数据,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具体的:
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用于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用于:
控制收发器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PDU会话建立,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或者
控制收发器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收发器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包括:
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并控制收发器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前的第二会话通道;或者
控制收发器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报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并控制收发器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包括:
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用于请求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控制收发器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或者
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控制收发器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处理器控制收发器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且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时,
则所述处理器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处理器控制收发器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且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时,则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
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控制收发器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之后,还包括:
控制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为PDU会话标识,或者为隧道端点标识。
第九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实例中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可选的还包括发送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数据,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具体的:
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控制收发器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控制收发器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则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含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处理器控制收发器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控制收发器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则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还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前的第二会话通道;则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控制收发器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第一会话标识信息;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为PDU会话标识,或者为隧道端点标识。
第十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方法实例中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单元和存储单元,可选的还包括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数据,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具体的:
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
获取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确定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包括:
控制收发器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三以太报文,并获取所述第三以太报文中包括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三以太报文是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或者
控制收发器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
控制收发器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处理器控制收发器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时或者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前的第二会话通道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控制收发器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第一会话标识信息;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控制收发器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包括:控制收发器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为PDU会话标识,或者为隧道端点标识。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该会话管理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方法实例中会话管理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中包括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数据,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方法实例中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单元,可选的,还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数据,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上述第六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六方面方法实例中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数据,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该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七方面方法实例中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中包括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可选的,还包括接收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数据,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上述第八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任一方法中,或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的任一方法中由会话管理网元执行的步骤。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任一方法中,或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的任一方法中由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的步骤。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与会话管理网元和/或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进行交互的其他设备,例如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等等。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任一方法中或第三方面及第三四方面的任一方法中,或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的任一方法中由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的步骤。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任一方法中,或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的任一方法中,或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的任一方法中由会话管理网元执行的步骤。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与会话管理网元和/或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进行交互的其他设备,例如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等等。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可用于执行上述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的任一方法中,或第七方面及第七方面的任一方法中由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的步骤。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七方面及第七方面的任一方法中,或第八方面及第八方面的任一方法中由会话管理网元执行的步骤。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用于执行上述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的任一方法中,或第七方面及第七方面的任一方法中由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的步骤。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与会话管理网元、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中一个或多个进行交互的其他设备。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计算机调用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图;
图2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图;
图2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灵活确定报文传输规则,以使以太报文能够被传输到终端设备。其中,本申请所述方法和装置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PDU会话,是终端设备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之间的连接,提供PDU连接性服务。连接的类型可以是IP,以太网或者非结构数据。核心网支持的PDU连接服务,是指提供终端设备和由DN的标识(DN number,DNN)确定的DN之间PDU交换的服务。终端设备可以建立多个PDU会话,来连接到相同的DN或者不同的DN。终端设备可以建立由不同的用户面功能网元提供服务的PDU会话,来连接到相同的DN。会话管理网元和用户面功能网元中仍保留PDU会话的部分信息。
2)、会话通道,是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传输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数据的通道,例如,用户面数据隧道。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通过会话通道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例如向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其中可选的,所述会话通道可以但不限于为PDU会话通道。
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使用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的架构,可以包括网络开放功能网元、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数据管理网元、应用功能网元、核心网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数据网络。其中,图1示出了所述通信系统的架构的一种可能的示例,具体包括:NEF网元、PCF网元、UDM网元、AF网元、AMF网元、SMF网元、UE、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UPF网元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其中,AMF网元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N1接口相连,AMF与AN设备之间可以通过N2接口相连,AN设备与UPF之间可以通过N3接口相连,SMF与UPF之间可以通过N4接口相连,UPF与DN之间可以通过N6接口相连。接口名称只是一个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图1所示通信系统,图1中所示的网元的名称在这里仅作为一种示例说明,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方法适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中包括的网元的限定。下面对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各个网元或设备的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其中,图1中所述终端设备以UE示出,仅作为示例,并不对终端设备进行限定。
无线接入网络可以为图1所示的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向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所述接入网设备是所述通信系统中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无线接入网中的节点,又可以称为基站,还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或设备)。目前,一些接入网设备的举例为: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
所述数据网络,例如图1所示的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可以是因特网(Internet)、IP多媒体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IMS)网络、区域网络(即本地网络,例如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网络)等。所述数据网络中包括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服务。
核心网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可以实现所述终端设备的业务的DN。下面对所述核心网中各个网元的功能进行描述:
所述核心网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用于对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控制和移动性进行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其包括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网络框架中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里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并加入了接入管理功能,具体可以负责所述终端设备的注册、移动性管理、跟踪区更新流程、可达性检测、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选择、移动状态转换管理等。例如,在5G中,所述核心网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是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所述核心网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仍可以是AM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所述核心网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是AMF网元时,所述AMF可以提供Namf服务。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用于负责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管理(包括会话的建立、修改和释放),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选择和重选、所述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分配、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等。例如,在5G中,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是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仍可以是SM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时SMF网元时,所述SMF可以提供Nsmf服务。
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用于负责策略控制决策、提供基于业务数据流和应用检测、门控、QoS和基于流的计费控制等功能等。例如,在5G中,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是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仍可以是PC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是PCF网元,所述PCF网元可以提供Npcf服务。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主要功能是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核心网交互来提供服务,来影响业务流路由、接入网能力开放、策略控制等。例如,在5G中,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是AF(application function)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所述应用功能网元仍可以是A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是AF网元时,所述AF网元可以提供Naf服务。
所述数据管理网元,可用于管理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与所述终端设备相关的注册信息等。例如,在5G中,所述数据管理网元可以是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所述数据管理网元仍可以是UDM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所述数据管理网元是UDM网元时,所述UDM网元可以提供Nudm服务。
所述网络开放功能网元,可用于使3GPP能够安全地向第三方的AF(例如,业务能力服务器(Services Capability Server,SCS)、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等)提供网络业务能力等。例如,在5G中,所述网络开放功能网元可以是NEF(network exposurefunction)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所述网络开放功能网元仍可以是NE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所述网络开放功能网元是NEF时,所述NEF可以向其他网络功能网元提供Nnef服务。
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可用于转发终端设备的用户面数据。主要功能是数据包路由和转发、移动性锚点、上行分类器来支持路由业务流到数据网络、分支点来支持多归属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等。例如,在5G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是UPF(user plane function)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仍可以是UP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
核心网中的以上各个网元也可以称为功能实体,既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实现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实例,或者是在适当平台上虚拟化功能的实例,例如,上述虚拟化平台可以为云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架构中不限于仅包含图中所示的网元,还可以包含其它未在图中表示的设备,具体本申请在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核心网中各个网元的分布形式,图1所示的分布形式只是示例性的,本申请不作限定。
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后续均以图1所示的网元为例进行说明,并将XX网元直接简称为XX。应理解,本申请中所有网元的名称仅仅作为示例,在未来通信中还可以称为其它名称,或者在未来通信中本申请涉及的网元还可以通过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实体或者设备等来替代,本申请对此均不作限定。这里做统一说明,后续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并不构成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适用的通信系统的限定。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架构为5G系统架构,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适用于未来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6G或者其他通信网络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参阅图2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包括:
步骤201:会话管理网元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是在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建立请求后,根据所述PDU会话建立请求生成的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其中可选的,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PDU会话建立请求生成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可以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请求的PDU会话分配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可以为PDU会话标识,或者为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cation,TEID)。可选的,当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为TEID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可以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与当前服务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隧道的标识(也可以称为PDU隧道标识)。例如,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N3接口的隧道标识。当然,除上述列举的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可能的标识外,所述第一PDU会话标识还可以为其他标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202: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可以是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也称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等。当然在将来的通信系统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还可以是其它多种,本申请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方式a1: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PDU会话建立,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方式a2: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在上述方式a1中,所述第一消息即为步骤201中涉及的PDU会话建立请求。可选的,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桥接模式下,即有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通过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网络时,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地址,例如可以是MAC地址列表,所述MAC地址列表包含了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中每个设备的MAC地址。这样,后续就可以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将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以太包转发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式a2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中保留着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下进行PDU会话的相关信息。可选的,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可以但不限于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b1: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并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前的第二会话通道。
方法b2: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报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方法b1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并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时,具体方法可以有以下两种:
方法c1: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可选的,在方法c1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后,可以获取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可选的,在方法c1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之后,根据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去查找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方法c2: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方法c1或c2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在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或发送所述第三消息之前,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会接收到来自核心网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是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后,由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接入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给所述核心网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方法c1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之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这样可以减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资源占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方法b2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主动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可选的,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主动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上报一个或多个待获取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待获取终端设备的地址中获取到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可以理解,步骤201和步骤202之间没有先后顺序。
步骤203: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对应关系可以为任意形式的信息,用于表示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具体方法可以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然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这样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且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时,则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可以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可选的,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具体可以为: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还包括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例如,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可以直接包括所述终端端设备的地址与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则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或者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获取所述终端端设备的地址,根据所述终端端设备的地址和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时,则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可以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PDU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可选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可以以列表形式存在,列表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即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只表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还可以以其它形式存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还可以除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以外,包含其他信息,例如可以包含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绑定规则,又例如还可以包含如何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确定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的规则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204: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通过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可以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其中,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传输以太报文的指示信息,以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如何传输以太报文。
可选的,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终端设备连接的数据网络以及本地配置的策略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例如上下行以太报文转发规则,以太报文过滤策略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具体方法可以: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含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通过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时,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还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时,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可以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之后保存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以使后续直接使用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方法可以为: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可选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来自于数据网络;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第一会话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具体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地址查找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并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获取方式采用步骤202中的方式a1时,且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桥接模式下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还可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地址。进而,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二以太报文,但是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中包括任一个其他设备的地址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根据所述任一个其他设备的地址查找所述第一传输规则中的第一对应关系,然后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进而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最后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以太报文。此时,当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以太报文后,当识别到所述第二以太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任一个其他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会将所述第二以太报文转发给所述任一个其他设备。
其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或所述第二以太报文等)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先将所述第一以太报文(或所述第二以太报文等)通过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发送到服务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网设备,再由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一以太报文(或所述第二以太报文等)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应理解,后续涉及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或所述第二以太报文等)均可以理解为上述过程,后续涉及的地方不再赘述。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会话管理网元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后,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以使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参阅图3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301: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步骤201中的描述,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具体可以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建立请求后,根据所述PDU会话建立请求生成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然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其中可选的,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PDU会话建立请求生成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可以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请求的PDU会话分配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
步骤302: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可以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d1: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三以太报文,并获取所述第三以太报文中包括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三以太报文是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
方式d2: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方式d3: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上述方法获取到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后,可以获取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这样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可选的,在方式d1所在的场景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在生成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时,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已经存在,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三以太报文时,识别到所述第三以太报文是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可以获知所述第一会话通道是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的,此时可以获取所述第三以太报文中包括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以使后续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可选的,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桥接模式下时,所述第三以太报文中同样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地址,具体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2的方式a1中第一消息中包括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地址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方式d2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之前,要先获取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具体方法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方法c1中涉及的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第二消息获取到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式d3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转发通道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可选的,所述转发通道是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建立的,具体建立过程可以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户请求建立转发通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通道标识,所述第一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的通道;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通道标识;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返回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通道标识,所述第二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的通道,以使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第二通道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的转发通道就建立完成了,其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的所述通道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向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转发通道,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通过所述转发通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数据,例如发送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303: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时或者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前第二会话通道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此时,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具体方法可以为: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第一会话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并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可以是来自数据网络,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其中,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转发通道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其中可选的,所述转发通道与上述步骤302中涉及的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的转发通道相同,具体可以参见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获取方式采用步骤302中的方式d1时,且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桥接模式下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还可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地址。可选的,当所述第一用户面网元接收到第二以太报文后的后续操作流程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04中涉及的内容相同,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以及获取终端设备的地址后,确定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参阅图4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401: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终端设备的地址与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的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步骤401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见对上述实施例中方法c1的相关详细描述,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的相关描述也同样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402: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可选的,由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用户面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之前,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PDU会话服务,因此,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中保存着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以,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查找到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403: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以便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404: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步骤405: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和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之后,还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406: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并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以太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其中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具体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网络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具体可以是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到来自所述数据网络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后,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具体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转发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其中,所述转发隧道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建立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用于传输数据的通道。其中可选的所述转发通道的建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302中涉及的相关内容,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获取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后,将根据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和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并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以太报文。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参阅图5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501: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转发通道。
其中,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转发通道,具体方法可以为: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通道标识,所述第一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数据的通道;
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的所述通道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转发通道。
其中,关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之间的转发通道的建立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302中涉及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502: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转发通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步骤503: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之前,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需要确定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其中可选的,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的相关描述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相关内容,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504: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和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并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其中,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转发通道发送的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确定的转发通道将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发送给第一用户功能网元;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和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需要传输到终端设备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是当前服务于终端设备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新加入网络后接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还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后的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为原来服务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通信方法中的步骤的顺序与组合并不作为限定,上述实施例中能实现向终端设备成功传输以太报文的步骤的组合均可以作为本身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此处对可能的组合情况不再一一列举。
基于以上实施例,下面以具体的示例,如下图6-图17所示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示例中,以用户面功能网元为UPF,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终端设备为UE,以提及的地址为MAC地址,数据网络为DN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下面图6-图8可以但不限于体现终端设备新加入网络的场景,图6-图8中涉及的第三UPF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举例,但是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并不限于所述第三UPF。涉及的第三会话标识信息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的举例,第三会话通道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会话通道的举例;涉及的第三报文传输规则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报文传输规则的举例,第三对应关系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的举例,但是应理解仅仅为举例,并不作为限定。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具体的,该示例的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601:UE向SMF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PDU会话建立,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
可选的,当所述UE处于桥接模式下时,即有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通过所述UE连接网络时,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第二MAC地址。
步骤602:所述SMF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三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三UPF的第三会话通道。
步骤603:所述SMF根据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生成第三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三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第三对应关系。
步骤604:所述SMF向所述第三UPF发送所述第三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605:所述三UPF从DN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
步骤606:所述第三UPF根据所述第三报文传输规则确定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
步骤607:所述第三UPF通过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三会话通道向所述UE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其中,所述第三UPF执行步骤607时,具体过程可以为:所述第三UPF通过所述第三会话通道将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发送给服务于所述UE的目标RAN,然后所述目标RAN将所述第一以太报文转发给所述UE。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第二MAC地址时,所述UE接收到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后,将所述第一以太报文转发给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UE处于桥接模式下时,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中还可以包括所述UE连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第二MAC地址。当所述第三UPF接收到第二以太报文,但是所述第二以太报文中包括任一个其他设备的第二MAC地址时,所述第三UPF可以根据所述任一个其他设备的第二MAC地址查找所述第三报文传输规则中的第三对应关系,然后确定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中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进而确定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最后通过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第三会话通道向所述UE发送所述第二以太报文。此时,当所述UE接收到所述第二以太报文后,当识别到所述第二以太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任一个其他设备时,所述UE会将所述第二以太报文转发给所述任一个其他设备。
在上述示例中,SMF可以根据第一消息中的UE的第一MAC地址和确定的第三会话标识信息,确定第三报文传输规则,并向第三UPF发送所述第三报文传输规则,以使所述第三UPF根据所述第三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UE传输以太报文。这样,可以灵活地确定报文传输规则,进而可以使需要传输到UE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UE。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7示出的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与图6所示的示例的流程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具体流程可以为:
步骤701和步骤702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601和步骤602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703:所述SMF向所述第三UPF发送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的第三对应关系。
步骤704:所述第三UPF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生成第三报文传输规则,其中,所述第三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第三对应关系。
步骤705-步骤707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605和步骤607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具体的,该示例的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801:UE向SMF发送PDU会话建立请求。
步骤802:所述SMF根据所述PDU会话请求确定第三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三UPF的第三会话通道。
步骤803:所述SMF向所述第三UPF发送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
步骤804:所述UE通过所述第三会话通道向所述第三UPF发送的第三以太报文,所述第三以太报文包括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三UPF接收所述第三以太报文。
可选的,当所述UE处于桥接模式下时,即有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通过所述UE连接网络时,所述第三以太报文中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第二MAC地址。
步骤805:所述第三UPF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生成第三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三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第三对应关系。
步骤806:所述第三UPF从DN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
步骤807:所述第三UPF根据所述第三报文传输规则确定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
步骤808:所述第三UPF通过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三会话通道向所述UE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其中上述步骤806至步骤808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605至步骤607类似,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示例中,目标UPF从UE得到UE的第一MAC地址以及从SMF得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后,根据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以及所述第三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三报文传输规则,以使所述第三UPF根据所述第三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UE传输以太报文。这样,可以灵活地确定报文传输规则,进而可以使需要传输到UE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UE。
下面图9-图17可以但不限于体现终端设备进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的场景,其中,图9-图17涉及的第四UPF是UE切换前的的UPF,例如,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举例,也可以是前面实施例中的第三UPF;涉及的第五UPF是UE切换后的UPF,例如,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举例;涉及的目标RAN可以为当前服务于所述UE的接入网设备。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具体的,该示例的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901:目标RAN向AMF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切换服务于UE的UPF。
步骤902:所述AMF向SMF转发所述切换请求。
步骤903:所述SMF确定第五UPF。
步骤904:所述SMF向第四UPF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第四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第四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四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四UPF的第四会话通道;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与所述第四会话标识信息的第四对应关系。
步骤905:所述第四UPF确定所述第四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四二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906:所述第四UPF向所述SMF发送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907:所述SMF向所述第四UPF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四UPF删除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908:所述第四UPF删除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909:所述SMF确定第五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五UPF的第五会话通道。
步骤910:所述SMF获取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并根据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生成第五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第五对应关系。
步骤1011:所述SMF向所述第五UPF发送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912:所述第五UPF从DN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
步骤913:所述第五UPF根据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确定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
步骤914:所述第五UPF通过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五会话通道向所述UE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其中,上述步骤并不限定于上述排序,例如,上述步骤907和步骤908可以在步骤914之后执行,本申请对比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步骤911至步骤914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604至步骤607类似,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示例中,SMF确定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以及从来自第四UPF的第四报文传输规则中获取到UE的第一MAC地址后,根据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以及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五报文传输规则,以使所述第五UPF根据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UE传输以太报文。这样,可以使需要传输到UE的以太报文能够准确地成功传输到所述UE。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10示出的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与图9所示的示例的流程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具体流程可以为:
步骤1001-步骤1009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01-步骤909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010:所述SMF将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四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五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与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的第五对应关系。
步骤1011-步骤1014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11-步骤914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11示出的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与图9所示的示例的流程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具体流程可以为:
步骤1101-步骤1109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01-步骤909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110:所述SMF获取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
步骤1111:所述SMF向所述第五UPF发送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的第五对应关系。
步骤1112:所述第五UPF根据所述第五对应关系生成第五报文传输规则,其中,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第五对应关系。
步骤1113-步骤1115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12-步骤914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12示出的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与图9所示的示例的流程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具体流程可以为:
步骤1201-步骤1209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01-步骤909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210:所述SMF向所述第五UPF发送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1211:所述第五UPF获取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并根据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生成第五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第五对应关系。
步骤1212-步骤1214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12-步骤914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13示出的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与图9所示的示例的流程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具体流程可以为:
步骤1301-步骤1309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01-步骤909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310:所述SMF向所述第五UPF发送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
步骤1311:所述第五UPF将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四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五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与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的第五对应关系。
步骤1312-步骤1314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012-步骤1014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14示出的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与图9所示的示例的流程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具体流程可以为:
步骤1401-步骤1403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01-步骤903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404:所述SMF向第四UPF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第四会话标识信息。
步骤1405:所述第四UPF确定所述第四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第四报文传输规则,并获取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
步骤1406:所述第四UPF向所述SMF发送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
步骤1407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09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408:所述SMF根据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生成第五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第五对应关系。
步骤1409-步骤1412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11-步骤914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15示出的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与图9所示的示例的流程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具体流程可以为:
步骤1501-步骤1503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01-步骤903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504:所述SMF向第四UPF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第四会话标识信息
步骤1505:所述第四UPF确定所述第四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第四报文传输规则,并获取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
步骤1506:所述第四UPF向所述SMF发送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
步骤1507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09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508:所述SMF向所述第五UPF发送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的第五对应关系。
步骤1509:所述第五UPF根据所述第五对应关系生成第五报文传输规则,其中,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第五对应关系。
步骤1510-步骤1512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912-步骤914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具体的,该示例的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601:目标RAN向AMF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切换服务于UE的UPF。
步骤1602:所述AMF向SMF转发所述切换请求。
步骤1603:所述SMF确定第五UPF。
步骤1604:所述SMF向所述第五UPF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户请求建立转发通道。
步骤1605:所述第五UPF向所述SMF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五UPF的第一通道标识所述第一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五UPF接收数据的通道。
步骤1606:所述SMF向第四UPF发送所述第五UPF的第一通道标识。
步骤1607:所述第四UPF向所述SMF返回所述第四UPF的第二通道标识,所述第二通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四UPF接收数据的通道。
步骤1608:所述SMF将所述第二通道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五UPF。
步骤1609:所述第四UPF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的通道向所述第五UPF发送第四报文传输规则;其中,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与第四会话标识信息的第四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的通道为所述第四UPF向所述第五UPF转发数据的转发通道。
步骤1610:所述SMF确定第五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五UPF的第五会话通道。
步骤1611:所述SMF向所述第五UPF发送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
步骤1612:所述第五UPF获取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并根据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生成第五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UE的MAC地址第五对应关系。
步骤1613:所述第四UPF从数据网络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
步骤1614:所述第四UPF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标识指示的通道向所述第五UPF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步骤1615:所述第五UPF根据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确定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
步骤1616:所述第五UPF通过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UE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17示出的报文传输方法的示例,与图16所示的示例的流程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具体流程可以为:
步骤1701-步骤1711与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601-步骤1611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712:所述第五UPF将所述第四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四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五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五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UE的第一MAC地址与所述第五会话标识信息的第五对应关系。
步骤1713-步骤1716与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613-步骤1616类似,具体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UE从第四UPF切换到第五UPF时,第五UPF上的第五报文传输规则等信息的来源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例如可以来源于第三规则的来源,例如第一报文传输规则的来源。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应用于会话管理网元。该装置1800具体可以是会话管理网元中的处理器,或者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是一个功能模块等。参阅图18所示,该装置18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801、处理单元1802和发送单元1803。所述接收单元1801用于所述装置1800接收信息,所述发送单元1803用于所述装置1800发送信息,所述处理单元1802用于对所述装置18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所述处理单元1802还可以用于指示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涉及会话管理网元(例如SMF)的处理过程和/或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他过程。具体的,所述处理单元1802可以控制所述接收单元1801,以及控制所述发送单元1803执行的步骤,具体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1801可以为上述装置1800中可选的单元,即可选的,上述装置1800中可以不包括所述接收单元1801。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1802可以为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等;发送单元1803可以为发送器或者发送电路等,接收单元1801可以为接收器或者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1803和接收单元1801可以构成收发器。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该装置1900具体可以是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处理器,或者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是一个功能模块等。参阅图19所示,该装置19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901、处理单元1902和发送单元1903。所述发送单元1903用于所述装置1900发送信息,所述接收单元1901用于所述装置1900接收信息,所述处理单元1902用于对所述装置19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所述处理单元1902还可以用于指示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例如目标UPF)的处理过程和/或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他过程。具体的,所述处理单元1902可以控制所述发送单元1903和所述接收单元1901执行的步骤,具体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1903可以为上述装置1900中可选的单元,即可选的,上述装置1900中可以不包括所述发送单元1903。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1901可以为上述装置1900中可选的单元,即可选的,上述装置1900中可以不包括所述接收单元1901。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1902可以为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等;发送单元1903可以为发送器或者发送电路等,接收单元1901可以为接收器或者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1903和接收单元1901可以构成收发器。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该装置2000具体可以是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处理器,或者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是一个功能模块等。参阅图20所示,该装置20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001、处理单元2002和发送单元2003。所述发送单元2003用于所述装置2000发送信息,所述接收单元2001用于所述装置2000接收信息,所述处理单元2002用于对所述装置20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所述处理单元2002还可以用于指示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涉及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例如原UPF)的处理过程和/或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他过程。具体的,所述处理单元2002可以控制所述发送单元2003和所述接收单元2001执行的步骤,具体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2001可以为上述装置2000中可选的单元,即可选的,上述装置2000中可以不包括所述接收单元2001。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2002可以为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等;发送单元2003可以为发送器或者发送电路等,接收单元2001可以为接收器或者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2003和接收单元2001可以构成收发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会话管理网元,用于实现通信方法。参阅图21所示,所述会话管理2100中可以包括收发器2101和处理器2102。可选的,所述会话管理网元21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103。其中,所述存储器2103可以设置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2100内部,还可以设置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2100外部。其中,所述处理器2102控制所述收发器2101接收和发送数据,并用于实现图2~图17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例如SMF)所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21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所述处理器21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其中,所述收发器2101、所述处理器2102和所述存储器2103之间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101、所述处理器2102和所述存储器2103通过总线21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21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器2103,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所述存储器2103可能包括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处理器2102执行所述存储器2103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参阅图22所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2200中可以包括收发器2201和处理器2202。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22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203。其中,所述存储器2203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2200内部,还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2200外部。其中,所述处理器2202控制所述收发器2201接收和发送数据,并用于实现图2~图17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例如第三UP、F第五UPF)所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2202可以是CPU,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所述处理器2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
其中,所述收发器2201、所述处理器2202和所述存储器2203之间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201、所述处理器2202和所述存储器2203通过总线22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2204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器2203,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所述存储器2203可能包括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处理器2202执行所述存储器2203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参阅图23所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2300中可以包括收发器2301和处理器2302。可选的,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23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303。其中,所述存储器2303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2300内部,还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2300外部。其中,所述处理器2302控制所述收发器2301接收和发送数据,并用于实现图4、图5、图9~图17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例如第四UPF)所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2302可以是CPU,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所述处理器23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
其中,所述收发器2301、所述处理器2302和所述存储器2303之间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收发器2301、所述处理器2302和所述存储器2303通过总线23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2304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器2303,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所述存储器2303可能包括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处理器2302执行所述存储器2303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功能,例如获取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消息。可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处理器所执行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PDU会话建立,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或者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并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前的第二会话通道;或者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报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地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并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用于请求第二报文传输规则,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或者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且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时,
则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且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时,
则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8.如权利要求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当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且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删除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为PDU会话标识,或者为隧道端点标识。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含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
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还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前的第二会话通道;
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16.如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第一会话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17.如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为PDU会话标识,或者为隧道端点标识。
1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三以太报文,并获取所述第三以太报文中包括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所述第三以太报文是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或者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时或者当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时,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会话通道切换到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会话通道时,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包括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前的第二会话通道时;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和第二报文传输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报文传输规则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将所述第二报文传输规则中的所述第二会话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生成第一报文传输规则。
23.如权利要求18-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以太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以太报文,所述第一以太报文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地址对应的第一会话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一会话通道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以太报文。
25.如权利要求18-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标识信息为PDU会话标识,或者为隧道端点标识。
26.一种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用于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用于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用于权利要求18-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704891.7A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662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4891.7A CN110662308B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093385 WO2020001562A1 (zh) 2018-06-30 2019-06-27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19825224.9A EP3817453B1 (en) 2018-06-30 2019-06-27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01980044787.2A CN112369072A (zh) 2018-06-30 2019-06-27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1020217003002A KR102469973B1 (ko) 2018-06-30 2019-06-27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7/136,944 US20210120620A1 (en) 2018-06-30 2020-12-29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4891.7A CN110662308B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2308A true CN110662308A (zh) 2020-01-07
CN110662308B CN110662308B (zh) 2021-11-09

Family

ID=689858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4891.7A Active CN110662308B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01980044787.2A Pending CN112369072A (zh) 2018-06-30 2019-06-27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4787.2A Pending CN112369072A (zh) 2018-06-30 2019-06-27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20620A1 (zh)
EP (1) EP3817453B1 (zh)
KR (1) KR102469973B1 (zh)
CN (2) CN110662308B (zh)
WO (1) WO202000156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8715A1 (zh) * 2020-02-26 2021-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现应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189908A (zh) * 2021-12-17 2022-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26399A1 (zh) * 2020-12-15 2022-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151206A1 (zh) * 2021-01-14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5714970A (zh) * 2022-11-21 2023-0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5g终端移动中应用层无感的业务连续性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221452A1 (zh) * 2022-05-17 2023-11-23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892B (zh) * 2019-02-19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686161B1 (ko) * 2019-05-03 2024-07-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또는 서비스 지역에 따른 단말의 세션 설정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6419429A (zh) * 2021-12-30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9574A (zh) * 2012-08-06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进行业务硬件加速的装置及其方法
WO2015108373A1 (en) * 2014-01-16 2015-07-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user plane protocol stack in connectionless communicaton system
CN107846703A (zh) * 2016-09-21 2018-03-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090230A1 (zh) * 2016-11-16 2018-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428541D0 (en) * 2004-12-31 2005-02-09 British Telecomm Out-of-band switch control
JP5479571B2 (ja) * 2009-03-20 2014-04-23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高度lteにおけるセルフバックホール処理及びリレー処理用の無線ベアラ識別
KR102018635B1 (ko) * 2015-09-30 2019-09-05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서비스 연속성 보장 방법, 제어 평면 게이트웨이, 및 이동성 관리 네트워크 엘리먼트
KR101893917B1 (ko) * 2016-01-25 2018-08-31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기능 분리된 코어 네트워크에서 하향링크 패킷 전송방법
CN106900081B (zh) * 2016-08-23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接入网节点粒度的用户面数据隧道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EP3500055A4 (en) * 2016-09-07 2019-11-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ESTABLISHING A LOCAL PACKET DATA NETWORK
KR102289879B1 (ko) * 2017-03-20 2021-08-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셀룰러망에서 세션의 다양한 ssc 모드 지원을 위한 upf 변경 방안
US10779345B2 (en) * 2017-03-20 2020-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plane relocation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425762B2 (en) * 2017-06-16 2022-08-23 Ipla Holdings Inc. Small data transfer, data buffering, and data management as a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3846508A1 (en) * 2017-10-09 2021-07-0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licy control for ethernet packet data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9574A (zh) * 2012-08-06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进行业务硬件加速的装置及其方法
WO2015108373A1 (en) * 2014-01-16 2015-07-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user plane protocol stack in connectionless communicaton system
CN107846703A (zh) * 2016-09-21 2018-03-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090230A1 (zh) * 2016-11-16 2018-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Update for Solution 5: Small Data Fast Path communication", 《SA WG2 MEETING #128 S2-186602》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8715A1 (zh) * 2020-02-26 2021-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现应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126399A1 (zh) * 2020-12-15 2022-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151206A1 (zh) * 2021-01-14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4189908A (zh) * 2021-12-17 2022-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9908B (zh) * 2021-12-17 2024-06-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21452A1 (zh) * 2022-05-17 2023-11-23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714970A (zh) * 2022-11-21 2023-0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5g终端移动中应用层无感的业务连续性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2308B (zh) 2021-11-09
WO2020001562A1 (zh) 2020-01-02
KR102469973B1 (ko) 2022-11-22
US20210120620A1 (en) 2021-04-22
EP3817453A4 (en) 2021-08-04
CN112369072A (zh) 2021-02-12
EP3817453B1 (en) 2024-08-28
KR20210024160A (ko) 2021-03-04
EP3817453A1 (en) 2021-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230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197216B2 (en) Handling of collision between SR procedure and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procedure for PDU session handover
US11159976B2 (en) Handling of mapped EPS bearer context for invalid QoS flow description
CN111937421B (zh) 一种订阅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US11419035B2 (en) Method and function for handling traffic for an application
CN113767672B (zh) 用于在插入中间会话管理功能之后管理无线通信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络装置及方法
US20220264258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1837415B (zh) Eps承载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0913439A (zh) 一种网元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397332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874830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46585B (zh) 授时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788544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510977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4222314A (zh) 一种网络连接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63027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7192140B2 (ja) ポリシー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1473172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6049806A1 (zh) 一种分流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97751A (zh) 利用smf重新选择来重新锚定
CN113661734A (zh) 用于优化系统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53941A1 (en) Ma pdu reactivation requested handling
CN11175731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189359A (zh) 第五代系统中因特网协议多媒体接入网子系统信令
CN108605260B (zh)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