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8717A - 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8717A
CN110658717A CN201910939932.5A CN201910939932A CN110658717A CN 110658717 A CN110658717 A CN 110658717A CN 201910939932 A CN201910939932 A CN 201910939932A CN 110658717 A CN110658717 A CN 110658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monitoring
sleep
user
la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99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8717B (zh
Inventor
付浩翔
陈子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99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8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8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8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8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8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3/00Producing acoustic time signals
    • G04G13/02Producing acoustic time signals at preselected times, e.g. alarm clocks
    • G04G13/026Producing acoustic time signals at preselected times, e.g. alarm clocks acting at a number of different tim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5/00Time-pieces comprising means to be operated at preselected times or after preselected time intervals
    • G04G15/006Time-pieces comprising means to be operated at preselected times or after preselected time intervals for operating at a number of different ti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置的最迟起床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监测时间表示监测用户睡眠状态的时间;若在所述监测时间监测到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控制闹钟进行振动或振铃。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用户睡眠状态的检测,保证在最容易清醒的状态下叫醒用户,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穿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各种智能穿戴设备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其中,用户可以在智能穿戴设备上进行闹钟设置以进行各种事项的提醒,相关技术中对于闹钟最常用的方式是在用户睡眠过程中对用户进行唤醒,用户在闹钟应用上设定一个时间,当到达该设定的时间时,可穿戴设备发出声音或者进行振动来唤醒用户,但突然的声音或者振动可能会造成用户的惊醒,加重用户的疲劳感,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闹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设置的最迟起床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监测时间表示监测用户睡眠状态的时间;
若在所述监测时间监测到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控制闹钟进行振动或振铃。
可选地,还包括:
在监测到用户入睡后记录入睡时间,并根据所述入睡时间以及预设睡眠时长确定满足睡眠时间;所述满足睡眠时间表示在该时间达到所述预设睡眠时长。
所述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最早起床时间之前,在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差;
若所述监测时间差大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根据所述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否则,根据所述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最早起床时间以及预叫醒时间之间,在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预叫醒时间表示预先确定的该用户最后一个浅睡开始时间。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差;
若所述监测时间差大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根据所述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否则,根据所述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预叫醒时间之后,在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预叫醒时间表示预先确定的该用户最后一个浅睡开始时间。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
可选地,所述预叫醒时间基于用户的入睡时间、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以及用户的睡眠周期所确定;所述睡眠周期表示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的时长以及处于浅睡状态的时长;
所述用户的睡眠周期基于用户的历史睡眠记录所确定,所述睡眠记录包括用户的入睡时间、起床时间、睡眠时长、处于深睡状态的时间以及处于浅睡状态的时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闹钟控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监测时间确定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最迟起床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监测时间表示监测用户睡眠状态的时间;
闹钟控制单元,用于若在所述监测时间监测到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控制闹钟进行振动或振铃。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上所述方法中的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方法中的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中,首先获取用户设置的最迟起床时间,并在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然后在所述监测时间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若处于浅眠状态则控制闹钟进行振动或振铃,本实施例通过对用户睡眠状态的检测,保证在最容易清醒的状态下叫醒用户,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监测时间,仅在监测时间监测用户的睡眠状况,有利于保证设备的续航时长。
本公开中,确定用户的满足睡眠时间,以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在保证用户睡眠需求的前提下,在最容易清醒的状态下叫醒用户,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公开中,可以获取用户设置的最早起床时间,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之前,则在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从而满足用户在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之前不想被打扰的需求。
本公开中,可以根据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差,并进一步判断所述监测时间差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之间的大小,若所述监测时间差大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根据所述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否则,根据所述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由于每一次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所需的功耗较高,因此本实施例为了节省智能穿戴设备的电量,保证设备的续航时长,设置了指定监测次数,但同时考虑到监测时间差太长难以叫醒用户,因此本实施例设置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并基于上述步骤,在节省智能穿戴设备的电量的情况下,确保设置合适的监测时间来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
本公开中,可以获取用户设置的最早起床时间,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以及预叫醒时间之间,在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从而在保证用户睡眠需求的前提下,在最容易清醒的状态下叫醒用户,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公开中,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预叫醒时间之后,此种情况下可能无法保证用户的睡眠需求,则保证在用户最容易清醒的状态下叫醒用户,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闹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闹钟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相关技术中对于闹钟最常用的方式是在用户睡眠过程中对用户进行唤醒,用户在闹钟应用上设定一个时间,当到达该设定的时间时,可穿戴设备发出声音或者进行振动来唤醒用户,但突然的声音或者振动可能会造成用户的惊醒,加重用户的疲劳感,用户体验不佳。因此,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闹钟控制方法,所述闹钟控制方法通过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闹钟在用户处于浅睡状态下振动或振铃,保证在用户最容易清醒的状态下叫醒用户。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闹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闹钟控制方法可以由智能穿戴设备来执行,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手环、手表、手带、指环、臂带或者脚环等具有睡眠监测功能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S101中,获取用户设置的最迟起床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监测时间表示监测用户睡眠状态的时间。
在步骤S102中,若在所述监测时间监测到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控制闹钟进行振动或振铃。
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S101中,对于续航能力不佳的智能穿戴设备,在监测时间定点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而对于续航较好的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睡眠状态的检测是实时的。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设置最迟起床时间,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获取所述最迟起床时间,并且考虑到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需要耗费较多的电量,而续航时长又是衡量智能穿戴设备的重要因素之一,且用户也并不是一直处于浅睡状态,实时的监测可能造成了不必要的电量浪费,因此,为了保证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长,减少不必要的电量浪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然后仅在所述监测时间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闹钟在用户处于浅睡状态下进行振动或振铃,保证用户在最容易清醒的状态下叫醒用户。
其中,所述闹钟可以为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所具备的内部硬件结构,如振动马达、扬声器等,也可以为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连接的外部设备,如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连接的智能闹钟,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监测到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时,向所述智能闹钟发送提醒指令,以便所述智能闹钟基于所述提醒指令进行振动或振铃。在一例子中,比如设置的最迟起床时间为8:00,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确定了2个监测时间,分别为7:30以及7:45,并在7:30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若确定用户处于浅睡状态则控制闹钟振动或振铃,若否,则在下一个监测时间继续进行上述监测流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上可以预先设置监测次数以及监测时间差,基于所述监测次数以及监测时间差,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设置监测时间;作为例子,比如预先设置的监测次数为5次,监测时间差为10分钟,最迟起床为8:00,则确定的监测时间分别为7:20、7:30、7:40、7:50以及8:0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监测次数以及监测时间差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尽量保证用户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在监测到用户入睡后记录入睡时间,并根据所述入睡时间以及预设睡眠时长确定满足睡眠时间,所述满足睡眠时间表示在该时间达到所述预设睡眠时长,从而可以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其中,所述预设睡眠时长的设置可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例如其可以由用户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进行自定义设置,也可以采用默认的设置,还可以根据监测的用户最近一段时间(比如3个月或者6个月)的睡眠质量,向用户推荐个性化的睡眠时长,并经用户确认后设置;在一例子中,预设睡眠时长为7.5小时,记录的入睡时间为12:00,则满足睡眠时间为7: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用户可能在睡觉期间中途有清醒的时间,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检测到用户清醒时,记录下用户清醒的时间段,然后基于所述预设睡眠时长、记录的入睡时间以及清醒的时间段确定满足睡眠时间;在一个例子中,比如预设睡眠时长为7.5小时,记录的入睡时间为12:00,清醒的时间段为2:00~2:30,则满足睡眠时间为8:00;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心率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基于心率传感器采集到的心率数据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加速度数据确定所述用户是否清醒。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考虑到用户可能在某个时间之前不想被闹钟打扰,则用户可以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设置最早起床时间;如果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之前,则说明用户入睡时间比较早,为了不在最早起床时间之前打扰用户,则即使满足睡眠时间早于最早起床时间,此时亦不在最早起床时间前设置监测时间,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在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相较于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大部分智能穿戴设备(比如手表、手环等)的体积比较小,从而限定了装载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电源的体积大小,使得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电量有限,而支持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的过程需要耗费的电量较多,致使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电量容量无法支持实时监测用户的睡眠过程的睡眠状态,考虑到续航时长是衡量智能穿戴设备的重要因素之一,且用户也并不是一直处于浅睡状态下,持续实时的监测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电量浪费,因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电量浪费,本实施例基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实际电量容量预先设置监测次数,可以理解的是,其监测次数的具体数值可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具体配置进行具体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确定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之前,则根据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相应的监测时间,在一例子中,假设最早起床时间为6:00,最晚起床时间为8:00,指定监测次数为5次,则获取的5个监测时间分别为:6:24、6:48、7:12、7:36、8:00;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获取的监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电量充足的情况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在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实时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并在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时控制闹钟振铃,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考虑到若设定的指定监测次数比较少,使得监测时间之间的差值(监测时间差)过大,时间跨度过长可能难以叫醒用户,因此,本实施例预先设置一最长监测时间差,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确定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之前,则根据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差,并进一步比较监测时间差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之间的大小,若所述监测时间差大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则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所述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否则,根据所述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从而在节省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电量的情况下,保证确定合适的监测时间以叫醒用户。在一例子中,假设确定的监测时间差为24分钟,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为10分钟,最早起床时间为6:00,最晚起床时间为8:00,则基于最长监测时间差确定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的12个监测时间。
另外,如果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后,或者与所述最迟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较小(比如时间差为1分钟或者3分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考虑所述满足睡眠时间,难以设置一个合适的监测时间来保证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并且在用户处于浅睡状态下控制闹钟来唤醒用户,基于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预先将用户的历史睡眠记录发送给云端,所述睡眠记录包括该用户的入睡时间、起床时间、睡眠时长、监测到的处于深睡状态的时间以及处于浅睡状态的时间,从而所述云端可以基于所述历史睡眠记录推算出用户的睡眠周期,所述睡眠周期表示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的时长以及处于浅睡状态的时长,比如推算出的该用户的睡眠周期为2个小时一个周期,其中1.5个小时处于深睡状态,0.5个小时处于浅睡状态。
接着,在一实现方式中,所述云端将所述睡眠周期发送给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以使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基于所述睡眠周期、用户的入睡时间以及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确定该用户最后一个浅睡时间段,从而确定预叫醒时间,所述预叫醒时间表示预先确定的该用户最后一个浅睡开始时间;或者,在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将记录的用户的入睡时间以及所述最迟起床时间发送给所述云端,所述云端在接收所述入睡时间以及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后,基于所述睡眠周期、用户的入睡时间以及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确定最后一个浅睡时间段,从而确定预叫醒时间并发送给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一例子中,比如入睡时间为12:00,最迟起床时间为8:00,睡眠周期为2个小时一个周期,其中1.5个小时处于深睡状态,0.5个小时处于浅睡状态,则推算出最后一个浅睡时间段为7:30~8:00,则预叫醒时间为7:30;从而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以及所述预叫醒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保证在用户处于浅睡状态下唤醒用户。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以及预叫醒时间之间,则在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保证在满足用户睡眠需求的情况下,在用户最容易清醒的状态下叫醒用户。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电量有限的情况下,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确定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以及预叫醒时间之间,则可以根据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相应的监测时间,在一例子中,假设满足睡眠时间为7:00,最晚起床时间为8:00,指定监测次数为5次,则获取的5个监测时间分别为:7:00、7:12、7:24、7:48、8:00;可以理解的是,获取的监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电量充足的情况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在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实时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并在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时控制闹钟振铃或振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考虑到若设定的指定监测次数比较少,使得监测时间之间的差值(监测时间差)过长,可能难以叫醒用户,因此,本实施例预先设置一最长监测时间差,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确定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最早起床时间以及预叫醒时间之间,则根据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差,并进一步比较监测时间差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之间的大小,若所述监测时间差大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则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所述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否则,根据所述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从而在节省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电量的情况下,保证确定合适的监测时间以叫醒用户。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预叫醒时间之后,此时可能无法保证用户的睡眠时长满足预设睡眠时长,但为了确保能够在用户最容易清醒的状态下叫醒用户,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以在所述监测时间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所述预叫醒时间表示预先确定的该用户最后一个浅睡开始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预叫醒时间表示用户最后一个浅睡开始时间,因此预叫醒时间与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的时间差通常不会太大(比如不会超过1个小时),则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电量有限的情况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直接根据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电量充足的情况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在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实时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并在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时控制闹钟振铃或振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在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并未监测到用户处于浅睡状态,为了满足用户设定的最迟起床需求,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迟起床时间控制闹钟振动或振铃,以保证在用户规定的起床时间叫醒用户。
相应地,如图2所示,图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闹钟控制装置的框图,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时间确定单元201,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最迟起床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监测时间表示监测用户睡眠状态的时间。
闹钟控制单元202,用于若在所述监测时间监测到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控制闹钟进行振动或振铃。
可选地,还包括:
满足睡眠时间确定单元,用于在监测到用户入睡后记录入睡时间,并根据所述入睡时间以及预设睡眠时长确定满足睡眠时间;所述满足睡眠时间表示在该时间达到所述预设睡眠时长。
所述监测时间确定单元201包括:
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
可选地,所述监测时间确定单元201包括:
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最早起床时间之前,在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
可选地,所述监测时间确定单元201包括:
监测时间差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最早起床时间之前,根据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差。
监测时间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监测时间差大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根据所述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否则,根据所述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
可选地,所述监测时间确定单元201包括:
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最早起床时间以及预叫醒时间之间,在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预叫醒时间表示预先确定的该用户最后一个浅睡开始时间。
可选地,所述监测时间确定单元201包括:
监测时间差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最早起床时间以及预叫醒时间之间,根据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差。
监测时间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监测时间差大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根据所述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否则,根据所述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
可选地,所述监测时间确定单元201包括:
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预叫醒时间之后,在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预叫醒时间表示预先确定的该用户最后一个浅睡开始时间。
可选地,所述监测时间确定单元201包括:
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预叫醒时间之后,根据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
可选地,所述预叫醒时间基于用户的入睡时间、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以及用户的睡眠周期所确定;所述睡眠周期表示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的时长以及处于浅睡状态的时长。
所述用户的睡眠周期基于用户的历史睡眠记录所确定,所述睡眠记录包括用户的入睡时间、起床时间、睡眠时长、处于深睡状态的时间以及处于浅睡状态的时间。
上述闹钟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闹钟控制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上所述闹钟控制方法中的操作。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闹钟控制装置应用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300,该智能穿戴设备300可以是手环、手表、手带、指环、臂带或者脚环等具有睡眠监测功能的设备。
参照图3,智能穿戴设备3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301,存储器302,电源组件303,多媒体组件304,音频组件305,输入/输出(I/O)的接口306,传感器组件307,以及通信组件308。
处理组件301通常控制智能穿戴设备3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9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301和其它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3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304和处理组件3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30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智能穿戴设备3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智能穿戴设备3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3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303为智能穿戴设备3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3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它与为智能穿戴设备3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304包括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3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30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智能穿戴设备3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3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30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智能穿戴设备3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302或经由33通信组件30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3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306为处理组件301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3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智能穿戴设备3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307可以检测到智能穿戴设备3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智能穿戴设备3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307还可以检测智能穿戴设备300或智能穿戴设备3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智能穿戴设备3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智能穿戴设备3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智能穿戴设备3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30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307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30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心率信号传感器、心电图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33通信组件308被配置为便于智能穿戴设备300和其它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智能穿戴设备3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或4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33通信组件3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30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它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3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302,上述指令可由智能穿戴设备300的处理器309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其中,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所述处理器309执行时,使得智能穿戴设备300能够执行前述闹钟控制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闹钟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闹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设置的最迟起床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监测时间表示监测用户睡眠状态的时间;
若在所述监测时间监测到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控制闹钟进行振动或振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闹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监测到用户入睡后记录入睡时间,并根据所述入睡时间以及预设睡眠时长确定满足睡眠时间;所述满足睡眠时间表示在该时间达到所述预设睡眠时长;
所述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闹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最早起床时间之前,在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闹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最早起床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差;
若所述监测时间差大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根据所述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否则,根据所述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闹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用户设置的最早起床时间以及预叫醒时间之间,在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预叫醒时间表示预先确定的该用户最后一个浅睡开始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闹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满足睡眠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差;
若所述监测时间差大于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根据所述预设最长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否则,根据所述监测时间差确定监测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闹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若所述满足睡眠时间在预叫醒时间之后,在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预叫醒时间表示预先确定的该用户最后一个浅睡开始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闹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间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预叫醒时间与所述最迟起床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指定监测次数,确定监测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闹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叫醒时间基于用户的入睡时间、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以及用户的睡眠周期所确定;所述睡眠周期表示该用户处于深睡状态的时长以及处于浅睡状态的时长;
所述用户的睡眠周期基于用户的历史睡眠记录所确定,所述睡眠记录包括用户的入睡时间、起床时间、睡眠时长、处于深睡状态的时间以及处于浅睡状态的时间。
10.一种闹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监测时间确定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最迟起床时间,在所述最迟起床时间之前确定至少一个监测时间;所述监测时间表示监测用户睡眠状态的时间;
闹钟控制单元,用于若在所述监测时间监测到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控制闹钟进行振动或振铃。
1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39932.5A 2019-09-30 2019-09-30 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658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9932.5A CN110658717B (zh) 2019-09-30 2019-09-30 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9932.5A CN110658717B (zh) 2019-09-30 2019-09-30 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8717A true CN110658717A (zh) 2020-01-07
CN110658717B CN110658717B (zh) 2021-04-23

Family

ID=69038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9932.5A Active CN110658717B (zh) 2019-09-30 2019-09-30 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871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9886A (zh) * 2020-05-12 2020-08-14 深圳市腾瑞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唤醒用户的方法和智能闹钟唤醒系统
CN113018635A (zh) * 2021-03-08 2021-06-25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用户睡眠智能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13542496A (zh) * 2021-06-28 2021-10-22 惠州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智能闹钟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86895U (zh) * 2012-09-27 2013-04-17 江南大学 基于c51单片机的智能型睡眠管理器
CN103929835A (zh) * 2014-03-28 2014-07-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闹钟振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068414A (zh) * 2015-08-24 2015-11-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190451A (zh) * 2012-12-18 2015-12-23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唤醒设备
CN106200359A (zh) * 2016-07-12 2016-12-0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598376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延迟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357217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Apple Inc. Scheduling device for customizable electronic notifications
CN107942643A (zh) * 2017-11-22 2018-04-20 重庆大学 一种仿睡眠生物节律闹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86895U (zh) * 2012-09-27 2013-04-17 江南大学 基于c51单片机的智能型睡眠管理器
CN105190451A (zh) * 2012-12-18 2015-12-23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唤醒设备
CN103929835A (zh) * 2014-03-28 2014-07-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闹钟振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068414A (zh) * 2015-08-24 2015-11-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98376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延迟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357217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Apple Inc. Scheduling device for customizable electronic notifications
CN106200359A (zh) * 2016-07-12 2016-12-0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7942643A (zh) * 2017-11-22 2018-04-20 重庆大学 一种仿睡眠生物节律闹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9886A (zh) * 2020-05-12 2020-08-14 深圳市腾瑞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唤醒用户的方法和智能闹钟唤醒系统
CN113018635A (zh) * 2021-03-08 2021-06-25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用户睡眠智能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13542496A (zh) * 2021-06-28 2021-10-22 惠州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智能闹钟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8717B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900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setting alarms and notifications
EP3130967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n alarm clock and system associated
CN110658717B (zh) 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EP308905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sonalised information display
CN105096102A (zh) 提醒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11354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king up mcu chip
CN103929835A (zh) 闹钟振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045622A (zh) 终端闹铃方法及装置
CN105933539B (zh) 音频播放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70064629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awak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5373227A (zh) 一种智能关闭电子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US9818289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reminding in shutdown state
CN104580642A (zh) 闹钟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158955A (zh)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
KR102257792B1 (ko) 오프 스크린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US111942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larm clock
CN105214197A (zh) 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9034747A (zh) 任务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6293810B (zh) 基于vr设备的应用处理方法、装置和vr设备
CN106529909A (zh)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0602324A (zh) 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6527703B (zh)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1163219A (zh) 闹钟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5882529A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502748A (zh) 应用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