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0527B -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0527B
CN110650527B CN201810671518.6A CN201810671518A CN110650527B CN 110650527 B CN110650527 B CN 110650527B CN 201810671518 A CN201810671518 A CN 201810671518A CN 110650527 B CN110650527 B CN 110650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timing advance
uplink
uplink timing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15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0527A (zh
Inventor
王健
闫嘉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6715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052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0990 priority patent/WO20200012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0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0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上行同步方法包括:确定上行定时提前TA值;使用下行控制信息DCI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定时提前TA值。本发明实施例使用DCI来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不会占用PDSCH资源,并且可以频繁发送DCI来实现TA值的更新,实现了在不降低系统效率的同时及时进行上行同步。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无线通信领域,尤指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通信系统,以及高级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通信系统中,基站(BS,Base Station)接收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上报的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等得到时间调整值,根据时间调整值确定上行定时提前(TA,Timing Advance)值,BS将该TA值映射到所在小区的媒体接入控制单元(MACCE,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中,并使用MAC CE下发定时提前命令(TAC,Timing Advance Command)给UE,UE接收TAC获得上行同步调整。
在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BS需要维护TA值。虽然在随机接入过程中,UE与BS获得了上行同步,但上行信号到达BS的时间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例如,UE处于高速移动状态、切换传输路径、UE的晶振偏移等情况,因此,UE需要不断地更新TA值。
在LTE通信系统中,BS使用MAC CE下发TAC,周期较长,且需要等待反馈,原因是在LTE系统中,不需要频繁的调整TA值,且TAC开销较大,频繁的下发TAC会造成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资源浪费。而在某些场景中,如5G高频场景中,由于频带更宽,采样频率更高,相对的时隙长度和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长度更短,UE移动时,TA值的偏差值会比较大,此外,由于波束的频繁切换,可能导致TA值大范围跳变。因此,需要更为快速频繁的进行上行同步,如果频繁的在MAC CE中下发TAC,会导致PDSCH资源浪费,造成系统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在不降低系统效率的同时及时进行上行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包括:
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
使用下行控制信息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比对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当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使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该方法还包括:
使用媒体接入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携带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相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相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相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不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不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相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不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数为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占用的比特数,所述第二比特数为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单元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占用的比特数,所述第一调整步长为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对应的调整步长,所述第二调整步长为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单元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对应的调整步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使用下行控制信息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确定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
将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映射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上行定时提前值确定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大于或等于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为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当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小于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为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
当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大于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为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将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映射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
按照调整步长将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进行量化;
将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映射为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
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所述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包括:
根据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和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的映射关系,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的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映射为所述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
根据调整步长将所述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转换为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下行控制信息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
同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上行同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上行同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同步系统,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用于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使用下行控制信息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
第一通信节点,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确定上行TA值;使用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TA值。本发明实施例使用DCI来发送上行TA值,不会占用PDSCH资源,并且可以频繁发送DCI来实现TA值的更新,实现了在不降低系统效率的同时及时进行上行同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使用DCI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TA值;当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使用MAC CE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TAC,TAC携带所述上行TA值。本发明实施例联合MAC CE和DCI实现TA值的更新,即使用MAC CE对TA值进行粗调,使用DCI对TA值进行精调,提高了TA值的更新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上行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上行同步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上行同步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上行同步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上行同步方法的示例1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MAC CE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上行同步方法的示例2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上行同步方法的示例3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上行同步方法的示例4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参见图1,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包括:
步骤100、确定上行TA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接收第一通信节点上报的测量信息,根据测量信息采用滤波计算得到时间调整值,根据时间调整值确定上行TA值。
其中,测量信息可以从上报的参考信号如SRS、DMRS中获取。
测量信息如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调制阶数(RI,Rank Indication)和信噪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步骤101、使用DCI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TA值。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DCI来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不会占用PDSCH资源,并且可以频繁发送DCI来实现TA值的更新,实现了在不降低系统效率的同时及时进行上行同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来实现使用DCI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TA值。
第一种、根据上行TA值确定上行TA调整值;将上行TA调整值映射到DCI中,将DCI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第二种,直接将上行TA值映射到DCI中,将DCI发送给第一通信节点。
对于第一种方法,由于DCI中承载上行TA值存在一定的TA有效值范围,如果上行TA值超出TA有效值范围,则需要先将上行TA值转换为上行TA调整值,使得上行TA调整值落入TA有效值范围内。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调整:
当所述上行TA值大于或等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等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所述上行TA调整值为所述上行TA值;
当所述上行TA值小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上行TA调整值为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
当上行TA值大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上行TA调整值为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
其中,将上行TA调整值映射到DCI中包括:
按照调整步长将所述上行TA调整值进行量化,即将上行TA调整值和调整步长的比值进行取整作为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
将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为上行TA比特值;具体可以按照预先约定好的映射关系将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为上行TA比特值;例如,在DCI中采用L比特来表示上行TA比特值,L比特的一个具体取值与一个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对应,从而形成映射关系;
在DCI中携带所述上行TA比特值。
其中,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发送DCI。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DCI中的TAC字段携带上行TA比特值,TAC字段可以是DCI中的新增字段或复用DCI中的保留字段。
当TAC字段的长度为L比特时,TAC字段的最大覆盖范围为2L×nTs,即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其中,Ts为传输间隔,nTs为DCI对应的调整步长,该调整步长可以携带在DCI中,也可以不携带在DCI中,即预先约定好。
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预先约定,或预先配置(如高层信令配置),可以根据DCI中的上行TA值的发送周期和发送周期内上行TA值的出现概率来确定,即使得TA有效值范围内的上行TA值在发送周期内的出现概率超过预设概率。
对于第二种方法,认为上行TA值不会超出TA有效值范围,因此,不需要将上行TA值转换为上行TA调整值,直接将上行TA值映射到DCI中即可。
将上行TA值映射到DCI中的方法与将上行TA调整值映射到DCI中的方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上行TA值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比对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当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使用DCI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TA值。
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TA有效值范围。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该方法还包括:
使用MAC CE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TAC,TAC携带上行TA值。
本发明实施例联合MAC CE和DCI实现TA值的更新,即使用MAC CE对TA值进行粗调,使用DCI对TA值进行精调,提高了TA值的更新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相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相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相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不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不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相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不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不同;
其中,第一比特数为DCI中所述上行TA值占用的比特数,第二比特数为MAC CE中所述上行TA值占用的比特数,第一调整步长为DCI中所述上行TA值对应的调整步长,第二调整步长为MAC CE中所述上行TA值对应的调整步长。
参见图2,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包括:
步骤200、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DCI。
步骤201、根据DCI确定上行TA值,根据上行TA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一种方式来实现使用DCI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TA值时,根据DCI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包括:
根据上行TA比特值和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的映射关系,将DCI中携带的上行TA比特值映射为所述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
根据调整步长将所述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转换为所述上行TA值,即将调整步长乘以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得到上行TA值。
也就是说,如果第二通信节点在发送上行TA值时上行TA值超出TA有效值范围,则无法准确获得上行TA值,最终第一通信节点获得的上行TA值也即上述的上行TA调整值,这种情况下可以先采用MAC CE对上行TA值进行粗调,再采用DCI对上行TA值进行精调,从而提高了TA值的更新精度。
当第二通信节点采用第二种方式来实现使用DCI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TA值时,根据DCI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包括:
根据上行TA比特值和量化后的上行TA值的映射关系,将DCI中携带的上行TA比特值映射为所述量化后的上行TA值;
根据调整步长将所述量化后的上行TA值转换为所述上行TA值,即将调整步长乘以量化后的上行TA值得到上行TA值。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使用MAC CE发送的TAC,向第二通信节点返回反馈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是任意通信节点,例如,第一通信节点可以是UE,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是基站。
参见图3,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
发送模块302,用于使用下行控制信息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模块302具体用于:
比对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当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使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模块302还用于:
当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使用媒体接入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携带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相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相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相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不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不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相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不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数为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占用的比特数,所述第二比特数为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单元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占用的比特数,所述第一调整步长为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对应的调整步长,所述第二调整步长为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单元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对应的调整步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模块3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确定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
将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映射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模块302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根据上行定时提前值确定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
当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大于或等于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为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当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小于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为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
当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大于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为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模块302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将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映射到下行控制信息:
按照调整步长将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进行量化;
将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映射为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
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所述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
参见图4,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
同步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步模块402具体用于:
根据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和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的映射关系,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的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映射为所述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根据调整步长将所述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转换为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上行同步方法。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上行同步方法的步骤。
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
参见图5,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同步系统,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501,用于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使用下行控制信息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
第一通信节点502,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下面通过具体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
示例1
本示例中,在5G高频通信场景中BS通过DCI向UE发送上行TA值,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0、BS接收所在小区中UE上报的测量信息,通过滤波计算得到时间调整值,根据时间调整值确定上行TA值。
本步骤中,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SRS、DMRS。
步骤601、BS根据所在小区DCI的TAC字段对应的TA有效值范围调整上行TA值,以确定上行TA调整值。
本步骤中,TAC字段可以是DCI中的新增字段或者使用DCI中的保留字段。
本步骤中,当所述上行TA值大于或等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等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所述上行TA调整值为所述上行TA值;
当所述上行TA值小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上行TA调整值为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
当上行TA值大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上行TA调整值为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
在本示例中,DCI中的TAC字段的长度为L比特,DCI对应的调整步长为nTs,则DCI中的TAC字段的最大覆盖范围为2L×nTs,即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T2为
Figure BDA0001708379710000131
最大值T1为
Figure BDA0001708379710000132
步骤602、BS将确定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到所在小区DCI的TAC字段中。
本步骤中,按照调整步长将所述上行TA调整值进行量化,即将上行TA调整值和调整步长的比值进行取整作为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
将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为上行TA比特值;具体可以按照预先约定好的映射关系将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为上行TA比特值;例如,在DCI中的TAC字段采用L比特来表示上行TA比特值,L比特的一个具体取值与一个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对应,从而形成映射关系。
步骤603、BS通过PDCCH将包含TAC字段的DCI发送给UE。
步骤604、UE接收DCI,解析DCI中的TAC字段,将TAC字段中的上行TA比特值转换为上行TA值,根据上行TA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本步骤中,在DCI中的TAC字段携带上行TA比特值发送给第一通信节点,具体的,通过PDCCH发送DCI。
本步骤中,UE先将TAC字段中的上行TA比特值转换为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将上行TA调整值和DCI对应的调整步长的乘积作为上行TA值。
相关技术中,MAC CE发送周期较大,无法满足快速地上行同步需求;此外,MAC CE中的TAC占用字段较长,如果频繁发送,会造成PDSCH资源浪费,造成系统吞吐量降低。本发明实施例测量得到上行TA值后,测量得到的上行TA值可能超出DCI中的TAC字段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因此需要调整得到的上行TA调整值,以满足DCI中TAC字段对应的数据范围;然后需要将调整后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到所在小区DCI的TAC字段中,再通过PDCCH发送给UE。该方法通过DCI代替MAC CE发送上行TA值,在不占用PDSCH资源的同时,满足了上行TA值频繁发送的需求,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示例2
本示例可应用于5G新空口(NR,New Ratio)高频固定无线接入(FWA,FixedWireless Access)场景中,联合MAC CE和DCI向UE发送上行TA值。
在5G NR高频FWA场景中,UE固定接入,普遍情况下上行TA值波动较小,用MAC CE向UE发送上行TA值,因MAC CE调节的步长较大,难以对小范围上行TA值的波动进行调整,用于发送上行TA值的MAC CE结构如图7所示,其中2个比特(bit)作为保留字段,剩余6bit用于发送携带上行TA值的TAC,对应上行TA值索引范围为0~63。
5G NR高频FWA场景中,波束切换可能会造成上行TA值突变,仅用DCI发送上行TA值,DCI分配的比特数以及小步长调整实施方案,难以覆盖因波束切换造成的上行TA值突变。在示例中,采用MAC CE对波束切换带来的大程度上行TA值的跳变进行大步长调整,采用DCI对FWA场景中上行TA值的小范围波动的情况进行精细化调整,以获得更为可靠的链路性能。
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0、BS接收所在小区中UE上报的测量信息,通过滤波计算得到时间调整值,根据时间调整值确定上行TA值。
本步骤中,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SRS、DMRS。
步骤801、BS判断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执行步骤802~步骤805;当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执行步骤806~步骤807。
本步骤中,当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认为上行TA值的波动范围较大,造成上行Ta值的波动范围较大的原因有可能是波束切换;或者,上次通过MAC CE发送的上行TA值没有生效,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MAC CE进行粗调一次,取得初步的上行同步。
步骤802、BS根据所在小区DCI的TAC字段对应的TA有效值范围调整上行TA值,以确定上行TA调整值。
本步骤中,TAC字段可以是DCI中的新增字段或者使用DCI中的保留字段。
本步骤中,当所述上行TA值大于或等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等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所述上行TA调整值为所述上行TA值;
当所述上行TA值小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上行TA调整值为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
当上行TA值大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上行TA调整值为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
在本示例中,DCI中的TAC字段的长度为L比特,DCI对应的调整步长为nTs,则DCI中的TAC字段的最大覆盖范围为2L×nTs,即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T2为
Figure BDA0001708379710000151
最大值T1为
Figure BDA0001708379710000152
步骤803、BS将确定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到所在小区DCI的TAC字段中。
本步骤中,按照调整步长将所述上行TA调整值进行量化,即将上行TA调整值和调整步长的比值进行取整作为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
将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为上行TA比特值;具体可以按照预先约定好的映射关系将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为上行TA比特值;例如,在DCI中的TAC字段采用L比特来表示上行TA比特值,L比特的一个具体取值与一个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对应,从而形成映射关系。
步骤804、BS通过PDCCH将包含TAC字段的DCI发送给UE。
步骤805、UE接收DCI,解析DCI中的TAC字段,将TAC字段中的上行TA比特值转换为上行TA值,根据上行TA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本步骤中,在DCI中的TAC字段携带上行TA比特值发送给第一通信节点,具体的,通过PDCCH发送DCI。
本步骤中,UE先将TAC字段中的上行TA比特值转换为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将上行TA调整值和DCI对应的调整步长的乘积作为上行TA值。
步骤806、BS使用MAC CE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TAC,TAC携带上行TA值。
步骤807、BS等待UE反馈消息,基站根据UE的反馈消息,对历史滤波值做出相应的调整,开始接收UE上报的测量信息,即继续执行步骤800。
本示例中,DCI中的TAC字段与MAC CE中的TAC字段保持相同的比特数,以小于MACCE对应的调整步长的调整步长调整UE的上行同步,实现精细化调整。
示例3
本示例中,如果UE运动较快,运动路径为直射到反射,且接入的UE数较多,仅用MACCE向UE发送上行TA值,需要占用过多的PDSCH资源,开销负荷过大;仅用DCI向UE发送上行TA值,如果UE运动较快,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上行TA值的波动快且大,需要在DCI中分配较多的bit用来发送上行TA值,才能覆盖到上行TA值的波动范围。
联合使用MAC CE和DCI向UE发送上行TA值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的,MAC CE和DCI使用不同的比特数,以相同的调整步长向UE发送上行TA值。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900、BS接收所在小区中UE上报的测量信息,通过滤波计算得到时间调整值,根据时间调整值确定上行TA值。
本步骤中,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SRS、DMRS。
步骤901、BS判断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执行步骤902~步骤905;当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执行步骤906~步骤907。
本步骤中,当本次确定的上行TA值和上一次确定的上行TA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认为上行TA值的波动范围较大,造成上行Ta值的波动范围较大的原因有可能是波束切换;或者,上次通过MAC CE发送的上行TA值没有生效,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MAC CE进行粗调一次,取得初步的上行同步。
步骤902、BS根据所在小区DCI的TAC字段对应的TA有效值范围调整上行TA值,以确定上行TA调整值。
本步骤中,TAC字段可以是DCI中的新增字段或者使用DCI中的保留字段。
本步骤中,当所述上行TA值大于或等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等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所述上行TA调整值为所述上行TA值;
当所述上行TA值小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上行TA调整值为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
当上行TA值大于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上行TA调整值为TA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
在本示例中,DCI中的TAC字段的长度为L比特,DCI对应的调整步长为nTs,则DCI中的TAC字段的最大覆盖范围为2L×nTs,即TA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T2为
Figure BDA0001708379710000181
最大值T1为
Figure BDA0001708379710000182
步骤903、BS将确定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到所在小区DCI的TAC字段中。
本步骤中,按照调整步长将所述上行TA调整值进行量化,即将上行TA调整值和调整步长的比值进行取整作为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
将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为上行TA比特值;具体可以按照预先约定好的映射关系将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映射为上行TA比特值;例如,在DCI中的TAC字段采用L比特来表示上行TA比特值,L比特的一个具体取值与一个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对应,从而形成映射关系。
步骤904、BS通过PDCCH将包含TAC字段的DCI发送给UE。
步骤905、UE接收DCI,解析DCI中的TAC字段,将TAC字段中的上行TA比特值转换为上行TA值,根据上行TA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本步骤中,在DCI中的TAC字段携带上行TA比特值发送给第一通信节点,具体的,通过PDCCH发送DCI。
本步骤中,UE先将TAC字段中的上行TA比特值转换为量化后的上行TA调整值,将上行TA调整值和DCI对应的调整步长的乘积作为上行TA值。
步骤906、BS使用MAC CE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TAC,TAC携带上行TA值。
步骤907、BS等待UE反馈消息,基站根据UE的反馈消息,对历史滤波值做出相应的调整,开始接收UE上报的测量信息,即继续执行步骤800。
本示例中,DCI中TAC字段与MAC CE中的TAC字段使用不同的比特数,以相同的步长指导UE的上行到达时间。
示例4
本示例中,5G高频场景中,CP短,UE易失步,使用MAC CE频繁下发TAC过于浪费PDSCH资源,使用MAC CE周期性的发送TAC,因为高频情况下的短CP特征,在周期到达之前,UE可能会失步,因此,可以使用MAC CE周期性发送TAC,在周期时间内,使用DCI下发TAC,其中DCI的TAC字段中包含调整步长,调整步长大小可选,能够实现UE的自适应调整。在上行TA值波动较大时,BS配给UE一个相对较大的步长,反之,BS配给UE一个相对较小的步长。
使用MAC CE周期性发送TAC,在周期内使用DCI小步长调整上行时间同步,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0、BS接收所在小区中UE上报的测量信息,通过滤波计算得到时间调整值,根据时间调整值确定上行TA值。
本步骤中,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SRS、DMRS。
步骤1001、BS使用MAC CE下发TAC,TAC携带上行TA值。
本步骤中,MAC CE使用大步长对UE进行调整。
步骤1002、BS判断是否到达MAC CE的下发周期,若到达MAC CE的下发周期则继续执行步骤1000;若没有到达MAC CE的下发周期,则继续执行步骤1003。
步骤1003、BS使用DCI下发上行TA值,DCI中的TAC字段分配的用于承载上行TA值的比特数小于MAC CE中用于承载上行TA值的比特数,以小于MAC CE对应的调整步长的调整步长对UE的上行到达时间进行修正,此外,在DCI中的TAC字段预留两个比特,用于指示DCI下发的上行TA值所使用的调整步长,即DCI下发的上行TA值的调整步长可变。
虽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任何本发明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包括:
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
使用下行控制信息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
其中,在所述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比对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当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使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该方法还包括:
使用媒体接入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携带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相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相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相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不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不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相同;
或者,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不同,且第一调整步长和第二调整步长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数为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占用的比特数,所述第二比特数为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单元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占用的比特数,所述第一调整步长为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对应的调整步长,所述第二调整步长为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单元中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对应的调整步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下行控制信息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确定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
将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映射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行定时提前值确定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大于或等于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为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当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小于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时,确定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为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小值;
当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大于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时,确定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为所述定时提前有效值范围的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映射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
按照调整步长将所述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进行量化;
将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映射为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
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所述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
7.一种上行同步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比对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当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用于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的下行控制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包括:
根据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和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的映射关系,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的上行定时提前比特值映射为所述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
根据调整步长将所述量化后的上行定时提前调整值转换为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9.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下行控制信息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
其中,在所述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比对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当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使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10.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
同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比对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当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用于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的下行控制信息。
11.一种上行同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同步方法的步骤。
13.一种上行同步系统,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用于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使用下行控制信息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在所述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后,还执行以下步骤:
比对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当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使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
第一通信节点,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上行定时提前值,根据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进行上行同步调整;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比对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当本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和上一次确定的所述上行定时提前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用于发送上行定时提前值的下行控制信息。
CN201810671518.6A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10650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1518.6A CN110650527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19/090990 WO2020001277A1 (zh) 2018-06-26 2019-06-12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1518.6A CN110650527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0527A CN110650527A (zh) 2020-01-03
CN110650527B true CN110650527B (zh) 2022-04-08

Family

ID=68985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1518.6A Active CN110650527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0527B (zh)
WO (1) WO20200012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5428B (zh) * 2020-01-10 2022-04-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同步调整方法及装置
US11678340B2 (en) 2020-01-31 2023-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dvance command i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4499798B (zh) * 2020-11-13 2024-03-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抓取异常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3612523B (zh) * 2021-08-23 2023-02-28 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时间预补偿算法、终端同步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1418A (zh) * 2011-07-28 2011-1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03350A (zh) * 2011-05-06 2014-0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接入系统中调节传输定时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37999A (zh) * 2013-01-24 2015-09-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期间的多个功率控制和定时提前环路
WO2017116125A1 (ko) * 2015-12-29 2017-07-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비면허 대역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사운딩 참조 신호의 전송을 트리거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475B (zh) * 2010-01-12 2015-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分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KR102091607B1 (ko) * 2012-04-29 2020-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및 수신 방법, 및 이들을 위한 장치
JP6404256B2 (ja) * 2016-04-14 2018-10-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9644493A (zh) * 2016-06-15 2019-04-16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无许可操作
CN107645767A (zh) * 2016-07-20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提前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WO2018031068A1 (en) * 2016-08-10 2018-02-15 Intel IP Corporation Partial symbol transmission
EP3549372B1 (en) * 2016-11-30 2022-06-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handling users with different timing alignment requiremen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3350A (zh) * 2011-05-06 2014-0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接入系统中调节传输定时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71418A (zh) * 2011-07-28 2011-1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37999A (zh) * 2013-01-24 2015-09-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期间的多个功率控制和定时提前环路
WO2017116125A1 (ko) * 2015-12-29 2017-07-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비면허 대역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사운딩 참조 신호의 전송을 트리거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02022_Remaining details on RACH procedure";Nokia;《3GPP tsg_ran\WG1_RL1》;20180217;全文 *
LTE系统中随机接入过程研究;陈发堂等;《电视技术》;20110302(第05期);全文 *
R1-164109 "Timing advance for SRS on TDD CCs without PUSCH";Huawei等;《3GPP tsg_ran\WG1_RL1》;20160513;全文 *
认知无线网络MAC协议的控制信道建模;王晓飞等;《计算机工程》;20130115(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01277A1 (zh) 2020-01-02
CN110650527A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6501B2 (ja) 基地局、基地局における方法、及び無線端末
CN110650527B (zh)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7804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1041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116843B1 (ko) 액세스 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네트워크 노드들 및 무선 디바이스
CN115004790A (zh) 发送功率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49697B (zh) 无线设备、网络节点及在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发送的方法
US20210243758A1 (e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30160280A (ko) Harq 피드백 디스에이블링을 위한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US20190141704A1 (en) Channel tr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300892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nodes, and storage media
US20210377872A1 (en) Power control parameters indication
EP4233254A1 (en) Implicit update of activated tci states
US1185652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180196A1 (en) Load-aware variable periodic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22253308A1 (zh) 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2320145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uplink cell and scell activation
WO2023168643A1 (en) Inter-carrier association configuration and association scheduling
JP5504083B2 (ja)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230088733A1 (en) Dynamic machine learning decision threshol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2200043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hopping with multiple beams
WO202207744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trp transmission
WO2020164049A1 (en) Power control for random access protocols
KR2023012029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24004243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