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8735B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8735B
CN110648735B CN201810681916.6A CN201810681916A CN110648735B CN 110648735 B CN110648735 B CN 110648735B CN 201810681916 A CN201810681916 A CN 201810681916A CN 110648735 B CN110648735 B CN 1106487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transaction
doctor
medical record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19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8735A (zh
Inventor
杨税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chainles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本无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本无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本无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8106819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8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8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8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8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8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7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by registering files or documents with a third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采用区块链技术防止数据篡改,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防止数据伪造,数据加密存证防止数据被泄露,数据打上医生个人数字签名为诊断数据引入医生个人声誉,强化医生诊断责任感;病历打上医疗机构数字签名强化医疗机构责任意识,在多个医疗机构间建立公开的数据记录标准,真正实现了实现可靠的共享病历,保护了患者隐私,防止患者数据泄露。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但在如此深入应用的背景下信息孤岛的问题依然很严重,比如电子病历。在某些机构不同科室的电子病历并不互通,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保护病人关于特殊病种的私密性,也是为了防止被不良医生挪作职业外的用途;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类似的问题更加严重,绝大多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病历并不互通,就算拿着纸质原件也互不相认,这背后往往是因为病历伪造容易、病历明细标准不一、填写病历的医生无法追踪等原因综合导致,这一切最终导致病人在转院时需要重复进行相关化验检查、持续医疗时需要重复检查以前的检查项、病人自己需要用记忆完整记录过去完整的医疗史,由于信息的不可靠,医生也只能在最小的病历阶段内做出最保守的诊断。那么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伪造、强化医生诊断责任感、在多个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在保护隐私防止数据泄露的基础上可靠共享病历的方法成为一个继续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伪造病历、强化医生诊断责任感、在多个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可靠共享病历,保护患者隐私,防止患者数据泄露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区块链网络,医疗管理机构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
S2医疗机构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医疗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
S3医师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医师入驻到区块链上;
S4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机构编写病历数据采集标准以及应用范围,并将填写的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
S5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机构使用自己的私钥为该笔区块链交易打上签名,并将该笔区块链交易发送到区块链,区块链检查是否已有相同的病历模版,若有,则丢弃该交易,若无,则将交易打入区块,并为模版分配模版编号;
S6重复步骤S4-S5发布其他病历模版;
S7患者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患者入驻到区块链上;
S8患者在区块链上挂号看病;
S9医师对患者进行会诊和病情跟踪后在区块链上完成信息交换;
S10医师在区块链上对医疗结果统计分析;
S11医疗机构在区块链上对医师医疗效果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1将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
S11医疗管理机构填写自己机构的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机构信息包括医疗管理机构的名称、信用代码、管辖行政范围、管辖医疗范围、上级机构编号、数字证书;
S12医疗管理机构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
S13医疗管理机构将交易发送给上级机构审批,审批通过后上级机构将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中,进入S14,审批拒绝则丢弃该交易;
S14区块链检查医疗管理机构所使用的信用代码、名称是否有重复,如果有重复,则丢弃该交易,如果未重复,进行S15;
S15区块链检查上级机构编号在区块链上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进行S16,若不存在,则丢弃该交易;
S16区块链检查该行政范围是否已经有机构进行管辖,若有,则丢弃该交易,若没有,则进行S17;
S17区块链检查医疗管理机构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与其登记的名称和信用代码匹配,若匹配,则进入S18,若不匹配,则丢弃该交易;
S18区块链检查医疗管理机构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19,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
S19区块链将医疗管理机构信息打入区块,并为医疗管理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分配编号;
S110重复S11-S19,添加更多医疗管理机构,完成医疗管理机构入驻。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2将医疗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
S21医疗机构填写自己机构的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机构信息包含名称、信用代码、所在行政区域、涉及的医疗范围、数字证书;
S22医疗机构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
S23医疗机构将交易发送给医疗管理机构审批,审批通过后医疗管理机构使用自己的私钥对该交易进行签名后将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中,进入S24,审批拒绝则丢弃该交易;
S24区块链检查该笔交易是否有医疗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的签名,如果有,则进行S25,如果没有,则丢弃该交易;
S25区块链检查该医疗机构和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范围是否是医疗管理机构的管辖范围,若是,则进行S26,若不是,则丢弃该交易;
S26区块链检查该医疗机构的名称和信用代码在该区域是否重复,若不重复,则进行S27,若重复,则丢弃该交易;
S27区块链检查该医疗机构的数字证书的名称与信用代码与交易登记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入S28,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28区块链检查医疗机构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29,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
S29区块链将医疗机构信息这个笔交易打入区块,并为医疗机构分配编号;
S210重复S21-S29,添加更多医疗机构,完成医疗机构入驻。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3将医师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
S31医师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医师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证件号码、执业资格证号、数字证书;
S32医师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
S33医师将交易发送给医疗机构审批,审批通过后医疗机构使用自己的私钥对该交易进行签名后将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中,进入S34,审批拒绝则丢弃该交易;
S34区块链检查该笔交易是否有医师和医疗机构的签名,如果有,则进行S35,如果没有,则丢弃该交易;
S35区块链检查区块链链上是否已有相同医师证件号码和相同的医师执业资格证号,若有,则进行S36,若没有,则丢弃该交易;
S36区块链检查数字证书中的姓名与证件号是否交易提交信息匹配,若匹配,则进入S37,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37区块链检查医师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38,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
S38区块链将医师信息这笔交易打入区块,并为医师分配编号;
S39重复S31-38,添加更多医师,完成医师入驻。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7将患者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
S71患者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患者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证件编号、数字证书;
S72患者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并将该区块链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上;
S73区块链检查区块链链上是否已有相同的患者证件编号,若有,则丢弃该交易,若无,则进行S74;
S74区块链检查数字证书中的证件编号是否与交易中的证件编号一致,若一致,则进行S75,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75区块链检查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行S76,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
S76区块链将该交易打入区块,并为患者分配编号;
S77患者获取已被打入区块的个人信息编号和区块链上的病历模版,并挑选一个需要的病历模版,在病历模版上登记个人信息;
S78患者将病历登记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并签名发送至区块链中;
S79区块链检查该笔交易中人员信息和病历模版是否在区块链中,若在,则进入S710,若不在,则丢弃该交易;
S710区块链将该交易打入区块,并生成病历编号;
S711重复步骤S71-S76,入驻更多患者,完成患者的入驻;
S712重复步骤S77-S710,生成更多空病历,完成患者空病历生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8患者在区块链上挂号看病的方法是:
S81患者从区块链上选择指定医疗机构的医师,并将选中的医疗结构和医师的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
S82患者使用签名为该笔区块链进行签名后发送给医师;
S83医师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接受该交易,若接受,则进行S84,若拒绝,则丢弃该交易;
S84医师选择就诊时间,并交该笔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上;
S85区块链检查患者编号和医师编号和病历编号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进行S86,若不存在,则丢弃该交易;
S86区块链检查交易签名是否与医师编号信息中的签名和患者编号信息中的签名一致,若一致,则进行S87,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87区块链检查病历所使用的模版是否有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机构的签名,若有,则进入S88,若没有,则丢弃该交易;
S88区块链检查病历所使用模版的签名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89,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
S89区块链检查医师行医范围是否和病历模版范围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入S810,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810重复步骤S81-S89,患者预约更多的医师,完成患者挂号。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9患者与医师完成信息交换的方法是:
S91患者使用自己的私钥为医师解密自己的病历,医师在病历中填写医治信息后将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
S92医师使用自己的私钥为该病历内容进行签名后发送给患者;
S93患者收到病历内容后,选择是否接受该交易,若接受,则进行S94,若拒绝,则丢弃该交易;
S94患者使用私钥将病历内容加密,并提交到区块链上;
S95区块链检查病历内容是否有医师的签名,若有,则进行S96,若没有,则丢弃该交易;
S96区块链检查病历内容中的医师签名是否与登记医师编号中的签名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行S97,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97区块链检查病历签名是否与所属患者编号中的签名一致,若一致,则进入S98,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98区块链接受交易,将交易信息打入区块中;
S99重复步骤S91-S98,完成患者与医师诊断的信息交换;
S910医师获取自己在区块链上的签名信息,根据该签名信息从区块链上搜索自己签过名的电子病历;
S911医师根据电子病历获取患者列表,并从患者列表中选择需要跟踪的患者,医师通过自己的签名打开该病历的部分文档,医师选择一项病种和状态发送到该电子病历;
S912电子病历检查医师签名是否为历史参与诊断的医师,若是,则进入S913,若不是,则舍弃该交易;
S913电子病历将医师选中的病种和状态与电子病历内容进行匹配,若无匹配内容,则返回无命令,若有匹配内容,则返回命令,表示该患者的后续发展符合医师的推断;
S914重复步骤S911-S913,医师继续对患者其它病种和状态进行推断,完成医师对患者病情的跟踪。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10医师对医疗结果统计分析的方法是:
S101医师获取自己在区块链上的签名信息,根据该签名信息从区块链搜索自己签过名的电子病历;
S102医师根据这些电子病历获取患者列表,并选择一个病种和状态发起命令统计;
S103电子病历每次返回匹配时统计计数器加一;
S104重复步骤S101-S103,完成医师对其它病种和状态进行统计;
S105汇总所有病种和状态统计结果,并将结果生成图表,发送给医师;
S106完成医师对医疗结果统计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11医疗机构对医师医疗效果分析的方法是:
S111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师列表和医师签名信息;
S112医疗机构根据签名信息从区块链搜索这些医师签过名的电子病历,并根据电子病历获取患者列表;
S113医疗机构选择一个医师,对医师发起的病种和状态发起命中统计;
S114电子病历每次返回匹配时统计计数器加一;
S115重复步骤S112-S113,完成医师对其它病种和状态进行统计;
S116将所有医师的命中结果进行汇总,并制成图表;
S117完成医疗机构对医师医疗效果的统计。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系统,包括:
机构管理器:所述的机构管理器与区块链网络相连,用于管理参与电子病历共享的医疗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完成医疗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区块链;
医师管理器:所述的医师管理器与区块链网络相连,用于管理电子病历的编辑,参与,更新,完成医师入驻区块链;
病历管理器:所述的病历管理器与区块链网络相连,用于管理电子病历数据;
患者管理器:所述的患者管理器与区块链网络相连,用于管理持有电子病历的主体,完成患者入驻区块链
交易管理器:所述的交易管理器与区块链网络连接,用于将机构管理器,医师管理器,病历管理器,患者管理器中的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
区块锻造器:所述的区块锻造器与区块链网络连接,节点协同器,用于将机构管理器,医师管理器,病历管理器,患者管理器中的交易打入区块;
所述的机构管理器,医师管理器,病历管理器,患者管理器,交易管理器,区块锻造器顺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构管理器包括机构授权模块和机构登记模块和病历参与模块和医师授权模块和患者挂号模块,所述的机构授权模块和机构登记模块和病历参与模块和医师授权模块和患者挂号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的机构授权模块用于医疗管理机构对各医疗机构的经营行为和范围进行管控;所述的机构登记模块用于注册和管理机构主体信息;所述的病历参与模块用于医疗机构在医疗管理机构授权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机构能进行的医疗种类以及对应的病历类型;所述的医师授权模块用于医疗机构对自己机构内的医师进行授权管理,管控其可参与的医疗种类及病历类型;所述的患者挂号模块用于医疗机构为患者分配可用医师,并为医师授予访问患者电子病历的权限。
进一步的,所述的医师管理器包括医师登记模块和医师类型管理模块和类型权限管理模块,所述的医师登记模块和医师类型管理模块和类型权限管理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的医师登记模块用于登记和管理医师信息;所述的医师类型管理模块用于登记管理可用医师类型;所述的类型权限管理模块用于为这些医师类型分配的电子病历的编辑范围和权限。
进一步的,所述的病历管理器包括病历类型管理模块和病历模版模块和病历编辑模块和病历预览模块,所述的病历类型管理模块和病历模版模块和病历编辑模块和病历预览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的病历类型管理模块用于登记更多的病历类型;所述的病历模版模块用于为特定病历类型定义数据模版,以及设定数据采集标准;所述的病历编辑模块用于为病历模版填充数据,填充方法通过自动从设备采集或者医师录入;所述的病历预览模块用于校验访问者身份,使用访问者私钥还原病历数据并转为人眼可识别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患者管理器包括患者登记模块和病历登记模块和病历授权模块,所述的患者登记模块和病历登记模块和病历授权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的患者登记模块用于管理患者自身信息,根据具体医疗机构要求实名或匿名;所述的病历登记模块用于患者创建自己的病历,并保留病历私钥;所述的病历授权模块用于管理患者自身的病历信息,并将病历授权给指定医疗机构或医师访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区块链技术防止数据篡改,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防止数据伪造,数据加密存证防止数据被泄露,数据打上医生个人数字签名为诊断数据引入医生个人声誉,强化医生诊断责任感;病历打上医疗机构数字签名强化医疗机构责任意识,在多个医疗机构间建立公开的数据记录标准,真正实现了实现可靠的共享病历,保护了患者隐私,防止患者数据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对应系统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对应系统的机构管理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对应系统的医师管理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对应系统的病历管理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对应系统的患者管理器示意图;
图中:100-机构管理器;200-医师管理器;300-病历管理器;400-患者管理器;500-交易管理器;600-区块锻造器;700-区块链网络;101-机构授权模块;102-机构登记模块;103-病历参与模块;104-医师授权模块;105-患者挂号模块;201-医师登记模块;202-医师类型管理模块;203-类型权限管理模块;301-病历类型管理模块;302-病历模版模块;303-病历编辑模块;304-病历预览模块;401-患者登记模块;402-病历登记模块;403-病历授权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区块链网络,医疗管理机构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具体的,步骤S1将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S11医疗管理机构填写自己机构的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机构信息包括医疗管理机构的名称、信用代码、管辖行政范围、管辖医疗范围、上级机构编号、数字证书等;S12医疗管理机构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S13医疗管理机构将交易发送给上级机构审批,上级机构主要是根据业务、政策和其他多种综合实际情况审批该交易,审批通过后上级机构将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中,进入S14,审批拒绝则丢弃该交易;S14区块链检查医疗管理机构所使用的信用代码、名称是否有重复,如果有重复,则丢弃该交易,如果未重复,进行S15;S15区块链检查上级机构编号在区块链上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进行S16,若不存在,则丢弃该交易;S16区块链检查该行政范围的是否已经有机构进行管辖,若有,则丢弃该交易,若没有,则进行S17;S17区块链检查医疗管理机构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与其登记的名称和信用代码匹配,若匹配,则进入S18,若不匹配,则丢弃该交易;S18区块链检查医疗管理机构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19,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S19区块链将医疗管理机构信息打入区块,并为医疗管理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分配编号;S110重复S11-S19,添加更多医疗管理机构,完成医疗管理机构入驻。
S2医疗机构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医疗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2将医疗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S21医疗机构填写自己机构的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机构信息包含名称、信用代码、所在行政区域、涉及的医疗范围、数字证书等;S22医疗机构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S23医疗机构将交易发送给医疗管理机构审批,医疗管理机构主要是根据业务、政策和其他多种综合实际情况审批,该交易审批通过后医疗管理机构使用自己的私钥对该交易进行签名后将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中,进入S24,审批拒绝则丢弃该交易;S24区块链检查该笔交易是否有医疗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的签名,如果有,则进行S25,如果没有,则丢弃该交易;S25区块链检查该医疗机构和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范围是否是医疗管理机构的管辖范围,若是,则进行S26,若不是,则丢弃该交易;S26区块链检查该医疗机构的名称和信用代码在该区域是否重复,若不重复,则进行S27,若重复,则丢弃该交易;S27区块链检查该医疗机构的数字证书的名称与信用代码与交易登记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入S28,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S28区块链检查医疗机构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29,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S29区块链将医疗机构信息这个笔交易打入区块,并为医疗机构分配编号;S210重复S21-S29,添加更多医疗机构,完成医疗机构入驻。
S3医师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医师入驻到区块链上;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3将医师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S31医师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医师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证件号码、执业资格证号、数字证书等;S32医师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S33医师将交易发送给医疗机构审批,医疗机构主要是根据业务、医师学历,能力水平和其他多种综合实际情况审批,审批通过后医疗机构使用自己的私钥对该交易进行签名后将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中,进入S34,审批拒绝则丢弃该交易;S34区块链检查该笔交易是否有医师和医疗机构的签名,如果有,则进行S35,如果没有,则丢弃该交易;S35区块链检查区块链链上是否已有相同医师证件号码和相同的医师执业资格证号,若有,则进行S36,若没有,则丢弃该交易;S36区块链检查数字证书中的姓名与证件号是否交易提交信息匹配,若匹配,则进入S37,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S37区块链检查医师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38,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S38区块链将医师信息这笔交易打入区块,并为医师分配编号;S39重复S31-38,添加更多医师,完成医师入驻。
S4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机构编写病历数据采集标准以及应用范围,并将填写的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
S5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机构使用自己的私钥为该笔区块链交易打上签名,并将该笔区块链交易发送到区块链,区块链检查是否已有相同的病历模版,若有,则丢弃该交易,若无,则将交易打入区块,并为模版分配模版编号;
S6重复步骤S4-S5发布其他病历模版;
S7患者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患者入驻到区块链上;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7将患者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S71患者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患者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证件编号、数字证书等;S72患者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并将该区块链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上;S73区块链检查区块链链上是否已有相同的患者证件编号,若有,则丢弃该交易,若无,则进行S74;S74区块链检查数字证书中的证件编号是否与交易中的证件编号一致,若一致,则进行S75,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S75区块链检查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行S76,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S76区块链将该交易打入区块,并为患者分配编号;S77患者获取已被打入区块的个人信息编号和区块链上的病历模版,并挑选一个需要的病历模版,在病历模版上登记个人信息;S78患者将病历登记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并签名发送至区块链中;S79区块链检查该笔交易中人员信息和病历模版是否在区块链中,若在,则进入S710,若不在,则丢弃该交易;S710区块链将该交易打入区块,并生成病历编号;S711重复步骤S71-S76,入驻更多患者,完成患者的入驻;S712重复步骤S77-S710,生成更多空病历,完成患者空病历生成。
S8患者在区块链上挂号看病;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8中患者在区块链上挂号看病的方法是:S81患者需要就医时,或者要中途更换医疗机构时,患者从区块链上选择指定医疗机构的医师,并将选中的医疗结构和医师的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信息包括2.患者个人编号、医师编号、病历编号、计划就诊时间范围;S82患者使用签名为该笔区块链进行签名后发送给医师;S83医师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接受该交易,若接受,则进行S84,若拒绝,则丢弃该交易;S84医师选择就诊时间,并交该笔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上;S85区块链检查患者编号和医师编号和病历编号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进行S86,若不存在,则丢弃该交易;S86区块链检查交易签名是否与医师编号信息中的签名和患者编号信息中的签名一致,若一致,则进行S87,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S87区块链检查病历所使用的模版是否有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机构的签名,若有,则进入S88,若没有,则丢弃该交易;S88区块链检查病历所使用模版的签名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89,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S89区块链检查医师行医范围是否和病历模版范围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入S810,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S810重复步骤S81-S89,患者预约跟多的医师,完成患者挂号。
S9医师对患者进行会诊和病情跟踪后在区块链上完成信息交换;具体的,S91医师与患者见面诊断后,医师开始准备下结论与开检查单与药单,患者使用自己的私钥为医师解密自己的病历,医师在病历中填写医治信息后将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医治含诊断明细、检查明细、药单明细等;S92医师使用自己的私钥为该病历内容进行签名后发送给患者;S93患者收到病历内容后,选择是否接受该交易,若接受,则进行S94,若拒绝,则丢弃该交易;S94患者使用私钥将病历内容加密,并提交到区块链上;S95区块链检查病历内容是否有医师的签名,若有,则进行S96,若没有,则丢弃该交易;S96区块链检查病历内容中的医师签名是否与登记医师编号中的签名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行S97,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S97区块链检查病历签名是否与所属患者编号中的签名一致,若一致,则进入S98,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S98区块链接受交易,将交易信息打入区块中;S99重复步骤S91-S98,完成患者与医师诊断的信息交换;S910医师获取自己在区块链上的签名信息,根据该签名信息从区块链上搜索自己签过名的电子病历;S911医师根据电子病历获取患者列表,并从患者列表中选择需要跟踪的患者,医师通过自己的签名打开该病历的部分文档,医师选择一项病种和状态发送到该电子病历,对于其他医师的部分是看不到的;;S912电子病历检查医师签名是否为历史参与诊断的医师,若是,则进入S913,若不是,则舍弃该交易;S913电子病历将医师选中的病种和状态与电子病历内容进行匹配,若无匹配内容,则返回无命令,若有匹配内容,返则回命令,表示该患者的后续发展符合医师的推断,这样既保护了电子病历的隐私,又满足了医师对病人后续病情的跟踪;当医师需要对病人后续病历进行完全查看时,只能邀请患者当面使用患者自己的私钥解锁病历才能查看;S914重复步骤S911-S913,医师继续对患者其它病种和状态进行推断,13.完成医师对患者病情对跟踪。
S10医师在区块链上对医疗结果统计分析;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10中医师对医疗结果统计分析的方法是:S101医师获取自己在区块链上的签名信息,根据该签名信息从区块链搜索自己签过名的电子病历,医师只能查看到自己诊断过的部分,对于其他医师的部分是看不到的;S102医师根据这些电子病历获取患者列表,并选择一个病种和状态发起命令统计;S103电子病历每次返回匹配时统计计数器加一;S104重复步骤S101-S103,完成医师对其它病种和状态进行统计;S105汇总所有病种和状态统计结果,并将结果生成图表,发送给医师;S106完成医师对医疗结果统计分析。
S11医疗机构在区块链上对医师医疗效果分析,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11中医疗机构对医师医疗效果分析的方法是:S111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师列表和医师签名信息;S112医疗机构根据签名信息从区块链搜索这些医师签过名的电子病历,并根据电子病历获取患者列表;S113医疗机构选择一个医师,对医师发起的病种和状态发起命中统计;S114电子病历每次返回匹配时统计计数器加一;S115重复步骤S112-S113,完成医师对其它病种和状态进行统计;S116将所有医师的命中结果进行汇总,并制成图表,S117完成医疗机构对医师医疗效果的统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机构管理器100:所述的机构管理器100与区块链网络700相连,用于管理参与电子病历共享的医疗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完成医疗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区块链;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的机构管理器100包括机构授权模块101和机构登记模块102和病历参与模块103和医师授权模块104和患者挂号模块105,所述的机构授权模块101用于医疗管理机构对各医疗机构的经营行为和范围进行管控;所述的机构登记模块102用于注册和管理机构主体信息;所述的病历参与模块103用于医疗机构在医疗管理机构授权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机构能进行的医疗种类以及对应的病历类型;所述的医师授权模块104用于医疗机构对自己机构内的医师进行授权管理,管控其可参与的医疗种类及病历类型;所述的患者挂号模块105用于医疗机构为患者分配可用医师,并为医师授予访问患者电子病历的权限。
医师管理器200:所述的医师管理器200与区块链网络700相连,用于管理电子病历的编辑,参与,更新,完成医师入驻区块链;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医师管理器200包括医师登记模块201和医师类型管理模块202和类型权限管理模块203,所述的医师登记模块201用于登记和管理医师信息;所述的医师类型管理模块202用于登记管理可用医师类型;所述的类型权限管理模块203用于为这些医师类型分配的电子病历的编辑范围和权限。
病历管理器300:所述的病历管理器300与区块链网络700相连,用于管理电子病历数据;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病历管理器300包括病历类型管理模块301和病历模版模块302和病历编辑模块303和病历预览模块304,所述的病历类型管理模块301用于登记更多的病历类型;所述的病历模版模块302用于为特定病历类型定义数据模版,以及设定数据采集标准;所述的病历编辑模块303用于为病历模版填充数据,填充方法通过自动从设备采集或者医师录入;所述的病历预览模块304用于校验访问者身份,使用访问者私钥还原病历数据并转为人眼可识别的信息。
患者管理器400:所述的患者管理器400与区块链网络700相连,用于管理持有电子病历的主体,完成患者入驻区块链,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的患者管理器400包括患者登记模块401和病历登记模块402和病历授权模块403,所述的患者登记模块401用于管理患者自身信息,根据具体医疗机构要求实名或匿名;所述的病历登记模块402用于患者创建自己的病历,并保留病历私钥;所述的病历授权模块403用于管理患者自身的病历信息,并将病历授权给指定医疗机构或医师访问。
交易管理器500:所述的交易管理器500与区块链网络700连接,用于将机构管理器100,医师管理器200,病历管理器300,患者管理器400中的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
区块锻造器600:所述的区块锻造器600与区块链网络700连接,节点协同器,用于将机构管理器100,医师管理器200,病历管理器300,患者管理器400中的交易打入区块;
所述的机构管理器100,医师管理器200,病历管理器300,患者管理器400,交易管理器500,区块锻造器600顺序连接。具体的连接和使用方式是:
首先,启动系统,机构管理器100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医疗管理机构账户,保留私钥,并通过交易管理器500将医疗管理机构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后签名发给上级机构签名,机构管理器100审核检查医疗管理机构的名称、信用代码、证书、管辖范围后,若均符合要求,就通过交易管理器500,将该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区块链中,通过区块锻造器600打入区块,此时,机构管理器100中的机构登记模块102会给医疗管理机构分配编号,确定主体信息;同样的,医疗机构入驻方式与医疗管理机构相近,也是通过机构管理器100审核后通过后机构管理器100中的机构登记模块102会给医疗管理机构分配编号,确定主体信息;这个过程中,机构管理器100的各个模块的具体作用是:机构管理器100的机构授权模块101来实现医疗管理机构对各医疗机构的经营行为和范围进行管控,只有符合相互之间的经营范围,才能被接受;医疗机构能治疗的范围是通过机构管理器100的病历参与模块103来授权分配;医疗机构通过医师授权模块104对自己机构内的医师进行授权管理,管控其可参与的医疗种类及病历类型;患者挂号模块105用于医疗机构为患者分配可用医师,并为医师授予访问患者电子病历的权限。接下来,通过医师管理器200完成医师的入驻,医师录入自己的信息后,会通过交易管理器500和区块锻造器600打入区块汇总,医师管理器200的医师登记模块201登记和管理医师信息,医师类型管理模块202用于登记管理可用医师类型,供后面的患者选择,类型权限管理模块203用于为这些医师类型分配的电子病历的编辑范围和权限,医师只能在权限范围内完成医疗工作。医师入驻完之后,医疗机构会发布病历模板,发布的工作主要通过病历管理器300完成,病历管理器300的病历类型管理模块301登记很多的病历类型,病历模版模块302用于为特定病历类型定义数据模版,以及设定数据采集标准,病历编辑模块303用于为病历模版填充数据,填充方法通过自动从设备采集或者医师录入,这些都完成后,通过病历预览模块304用于校验访问者身份,使用访问者私钥还原病历数据并转为人眼可识别的信息。病历模板发布后,患者开始入驻,患者管理器400主要用于完成患者的入驻,患者管理器400的患者登记模块401用于管理患者自身信息,根据具体医疗机构要求实名或匿名;患者管理器400的病历登记模块402用于患者创建自己的病历,并保留病历私钥;患者管理器400的病历授权模块403用于管理患者自身的病历信息,并将病历授权给指定医疗机构或医师访问。入驻完毕后,医师通过病历管理器300管理患者的最新情况,更新和跟踪患者的病情,以及对医疗结果做统计分析,同时,医疗机构也通过病历管理器300对医师的医疗效果做统计分析,完成病历的共享。
本发明采用区块链技术防止数据篡改,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防止数据伪造,数据加密存证防止数据被泄露,数据打上医生个人数字签名为诊断数据引入医生个人声誉,强化医生诊断责任感;病历打上医疗机构数字签名强化医疗机构责任意识,在多个医疗机构间建立公开的数据记录标准,真正实现了实现可靠的共享病历,保护了患者隐私,防止患者数据泄露,具体实现了医疗管理机构实时管控医疗机构业务开展情况的作用,解决了医疗管理机构管控延迟的问题;实现了医疗管理机构实时全面真实的跟踪医疗机构的业务开展的作用,解决了医疗机构对管理机构作弊、作假、虚报的问题;实现了医疗机构对医师实际工作情况掌控的作用,解决了医师对患者和对内报告不一致的问题;实现了在电子病历上对医师责任追踪的作用,解决了医师只对当下负责不管未来的问题。实现了患者对医师历史诊断情况了解的作用,解决了患者因对医师猜忌而引发矛盾的问题。实现了患者历史病历有效继承和跟踪的作用,解决了传统电子病历易丢失不易复用的问题;实现了患者对自己病历私密性有效控制的作用,解决了医疗机构私密医疗数据泄露的问题;实现了不同医疗机构间的电子病历可靠共享的作用,解决不同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很难互通的问题。实现了电子病历可信、不可篡改的作用,解决了电子病历被伪造的问题。实现了医师对患者电子病历长期跟踪的作用,解决了医师对患者一次性关系导致的对长期责任意识薄弱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区块链网络,医疗管理机构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
将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
S2医疗机构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医疗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
S3医师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医师入驻到区块链上;
S4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机构编写病历数据采集标准以及应用范围,并将填写的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
S5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机构使用自己的私钥为该笔区块链交易打上签名,并将该笔区块链交易发送到区块链,区块链检查是否已有相同的病历模版,若有,则丢弃该交易,若无,则将交易打入区块,并为模版分配模版编号;
S6重复步骤S4-S5发布其他病历模版;
S7患者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患者入驻到区块链上;
S8患者在区块链上挂号看病;
S9医师对患者进行会诊和病情跟踪后在区块链上完成信息交换;包括S91患者使用自己的私钥为医师解密自己的病历,医师在病历中填写医治信息后将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
S92医师使用自己的私钥为该病历内容进行签名后发送给患者;
S93患者收到病历内容后,选择是否接受该交易,若接受,则进行S94,若拒绝,则丢弃该交易;
S94患者使用私钥将病历内容加密,并提交到区块链上;
S95区块链检查病历内容是否有医师的签名,若有,则进行S96,若没有,则丢弃该交易;
S96区块链检查病历内容中的医师签名是否与登记医师编号中的签名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行S97,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97区块链检查病历签名是否与所属患者编号中的签名一致,若一致,则进入S98,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98区块链接受交易,将交易信息打入区块中;
S99重复步骤S91-S98,完成患者与医师诊断的信息交换;
S910医师获取自己在区块链上的签名信息,根据该签名信息从区块链上搜索自己签过名的电子病历;
S911医师根据电子病历获取患者列表,并从患者列表中选择需要跟踪的患者,医师通过自己的签名打开该病历的部分文档,医师选择一项病种和状态发送到该电子病历;
S912电子病历检查医师签名是否为历史参与诊断的医师,若是,则进入S913,若不是,则舍弃该交易;
S913电子病历将医师选中的病种和状态与电子病历内容进行匹配,若无匹配内容,则返回无命令,若有匹配内容,则返回命令,表示该患者的后续发展符合医师的推断;
S914重复步骤S911-S913,医师继续对患者其它病种和状态进行推断,完成医师对患者病情的跟踪;
S10医师在区块链上对医疗结果统计分析;
S11医疗机构在区块链上对医师医疗效果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将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
S11医疗管理机构填写自己机构的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机构信息包括医疗管理机构的名称、信用代码、管辖行政范围、管辖医疗范围、上级机构编号、数字证书;
S12医疗管理机构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
S13医疗管理机构将交易发送给上级机构审批,审批通过后上级机构将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中,进入S14,审批拒绝则丢弃该交易;
S14区块链检查医疗管理机构所使用的信用代码、名称是否有重复,如果有重复,则丢弃该交易,如果未重复,进行S15;
S15区块链检查上级机构编号在区块链上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进行S16,若不存在,则丢弃该交易;
S16区块链检查该行政范围是否已经有机构进行管辖,若有,则丢弃该交易,若没有,则进行S17;
S17区块链检查医疗管理机构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与其登记的名称和信用代码匹配,若匹配,则进入S18,若不匹配,则丢弃该交易;
S18区块链检查医疗管理机构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19,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
S19区块链将医疗管理机构信息打入区块,并为医疗管理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分配编号;
S110重复S11-S19,添加更多医疗管理机构,完成医疗管理机构入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将医疗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
S21医疗机构填写自己机构的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机构信息包含名称、信用代码、所在行政区域、涉及的医疗范围、数字证书;
S22医疗机构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
S23医疗机构将交易发送给医疗管理机构审批,审批通过后医疗管理机构使用自己的私钥对该交易进行签名后将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中,进入S24,审批拒绝则丢弃该交易;
S24区块链检查该笔交易是否有医疗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的签名,如果有,
则进行S25,如果没有,则丢弃该交易;
S25区块链检查该医疗机构和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范围是否是医疗管理机构的管辖范围,若是,则进行S26,若不是,则丢弃该交易;
S26区块链检查该医疗机构的名称和信用代码在该区域是否重复,若不重复,则进行S27,若重复,则丢弃该交易;
S27区块链检查该医疗机构的数字证书的名称与信用代码与交易登记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入S28,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28区块链检查医疗机构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29,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
S29区块链将医疗机构信息这个笔交易打入区块,并为医疗机构分配编号;
S210重复S21-S29,添加更多医疗机构,完成医疗机构入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将医师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
S31医师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医师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证件号码、执业资格证号、数字证书;
S32医师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
S33医师将交易发送给医疗机构审批,审批通过后医疗机构使用自己的私钥对该交易进行签名后将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中,进入S34,审批拒绝则丢弃该交易;
S34区块链检查该笔交易是否有医师和医疗机构的签名,如果有,则进行S35,如果没有,则丢弃该交易;
S35区块链检查区块链链上是否已有相同医师证件号码和相同的医师执业资格证号,若有,则进行S36,若没有,则丢弃该交易;
S36区块链检查数字证书中的姓名与证件号是否交易提交信息匹配,若匹配,则进入S37,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37区块链检查医师提交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38,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
S38区块链将医师信息这笔交易打入区块,并为医师分配编号;
S39重复S31-38,添加更多医师,完成医师入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7将患者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
S71患者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患者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证件编号、数字证书;
S72患者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并将该区块链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上;
S73区块链检查区块链链上是否已有相同的患者证件编号,若有,则丢弃该交易,若无,则进行S74;
S74区块链检查数字证书中的证件编号是否与交易中的证件编号一致,若一致,则进行S75,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75区块链检查数字证书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行S76,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
S76区块链将该交易打入区块,并为患者分配编号;
S77患者获取已被打入区块的个人信息编号和区块链上的病历模版,并挑选一个需要的病历模版,在病历模版上登记个人信息;
S78患者将病历登记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并签名发送至区块链中;
S79区块链检查该笔交易中人员信息和病历模版是否在区块链中,若在,则进入S710,若不在,则丢弃该交易;
S710区块链将该交易打入区块,并生成病历编号;
S711重复步骤S71-S76,入驻更多患者,完成患者的入驻;
S712重复步骤S77-S710,生成更多空病历,完成患者空病历生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8患者在区块链上挂号看病的方法是:
S81患者从区块链上选择指定医疗机构的医师,并将选中的医疗结构和医师的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
S82患者使用签名为该笔区块链进行签名后发送给医师;
S83医师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接受该交易,若接受,则进行S84,若拒绝,则丢弃该交易;
S84医师选择就诊时间,并交该笔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上;
S85区块链检查患者编号和医师编号和病历编号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进行S86,若不存在,则丢弃该交易;
S86区块链检查交易签名是否与医师编号信息中的签名和患者编号信息中的签名一致,若一致,则进行S87,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87区块链检查病历所使用的模版是否有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机构的签名,若有,则进入S88,若没有,则丢弃该交易;
S88区块链检查病历所使用模版的签名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进入S89,若无效,则丢弃该交易;
S89区块链检查医师行医范围是否和病历模版范围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入S810,若不一致,则丢弃该交易;
S810重复步骤S81-S89,患者预约更多的医师,完成患者挂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0医师对医疗结果统计分析的方法是:
S101医师获取自己在区块链上的签名信息,根据该签名信息从区块链搜索自己签过名的电子病历;
S102医师根据这些电子病历获取患者列表,并选择一个病种和状态发起命令统计;
S103电子病历每次返回匹配时统计计数器加一;
S104重复步骤S101-S103,完成医师对其它病种和状态进行统计;
S105汇总所有病种和状态统计结果,并将结果生成图表,发送给医师;
S106完成医师对医疗结果统计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1医疗机构对医师医疗效果分析的方法是:
S111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师列表和医师签名信息;
S112医疗机构根据签名信息从区块链搜索这些医师签过名的电子病历,并根据电子病历获取患者列表;
S113医疗机构选择一个医师,对医师发起的病种和状态发起命中统计;
S114电子病历每次返回匹配时统计计数器加一;
S115重复步骤S112-S113,完成医师对其它病种和状态进行统计;
S116将所有医师的命中结果进行汇总,并制成图表;
S117完成医疗机构对医师医疗效果的统计。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系统,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它包括:
机构管理器:所述的机构管理器与区块链网络相连,用于管理参与电子病历共享的医疗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完成医疗机构和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区块链;
医师管理器:所述的医师管理器与区块链网络相连,用于管理电子病历的编辑,参与,更新,完成医师入驻区块链;
病历管理器:所述的病历管理器与区块链网络相连,用于管理电子病历数据;
患者管理器:所述的患者管理器与区块链网络相连,用于管理持有电子病历的主体,完成患者入驻区块链
交易管理器:所述的交易管理器与区块链网络连接,用于将机构管理器,医师管理器,病历管理器,患者管理器中的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
区块锻造器:所述的区块锻造器与区块链网络连接,节点协同器,用于将机构管理器,医师管理器,病历管理器,患者管理器中的交易打入区块;
所述的机构管理器,医师管理器,病历管理器,患者管理器,交易管理器,区块锻造器顺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构管理器包括机构授权模块和机构登记模块和病历参与模块和医师授权模块和患者挂号模块,所述的机构授权模块和机构登记模块和病历参与模块和医师授权模块和患者挂号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的机构授权模块用于医疗管理机构对各医疗机构的经营行为和范围进行管控;所述的机构登记模块用于注册和管理机构主体信息;所述的病历参与模块用于医疗机构在医疗管理机构授权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机构能进行的医疗种类以及对应的病历类型;所述的医师授权模块用于医疗机构对自己机构内的医师进行授权管理,管控其可参与的医疗种类及病历类型;所述的患者挂号模块用于医疗机构为患者分配可用医师,并为医师授予访问患者电子病历的权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师管理器包括医师登记模块和医师类型管理模块和类型权限管理模块,所述的医师登记模块和医师类型管理模块和类型权限管理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的医师登记模块用于登记和管理医师信息;所述的医师类型管理模块用于登记管理可用医师类型;所述的类型权限管理模块用于为这些医师类型分配的电子病历的编辑范围和权限。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历管理器包括病历类型管理模块和病历模版模块和病历编辑模块和病历预览模块,所述的病历类型管理模块和病历模版模块和病历编辑模块和病历预览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的病历类型管理模块用于登记更多的病历类型;所述的病历模版模块用于为特定病历类型定义数据模版,以及设定数据采集标准;所述的病历编辑模块用于为病历模版填充数据,填充方法通过自动从设备采集或者医师录入;所述的病历预览模块用于校验访问者身份,使用访问者私钥还原病历数据并转为人眼可识别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患者管理器包括患者登记模块和病历登记模块和病历授权模块,所述的患者登记模块和病历登记模块和病历授权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的患者登记模块用于管理患者自身信息,根据具体医疗机构要求实名或匿名;所述的病历登记模块用于患者创建自己的病历,并保留病历私钥;所述的病历授权模块用于管理患者自身的病历信息,并将病历授权给指定医疗机构或医师访问。
CN201810681916.6A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648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1916.6A CN110648735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1916.6A CN110648735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8735A CN110648735A (zh) 2020-01-03
CN110648735B true CN110648735B (zh) 2022-04-19

Family

ID=68988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1916.6A Active CN110648735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87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9616B (zh) * 2020-07-20 2020-12-01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眼部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80543B (zh) * 2020-10-23 2024-03-19 重庆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医疗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共享系统
CN112562812A (zh) * 2020-12-16 2021-03-26 深圳市大中华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病历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2530A (zh) * 2017-01-10 2017-05-1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共享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6934243A (zh) * 2017-03-17 2017-07-07 北京好运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病历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368750A (zh) * 2017-06-23 2017-11-21 雷虹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7563112A (zh) * 2017-07-26 2018-01-09 上海若灵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信息共享系统
CN107819770A (zh) * 2017-11-15 2018-03-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75722A1 (en) * 2014-05-13 2015-11-19 Nant Holdings Ip, Llc Healthcare transaction validation via blockchain proof-of-work,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2530A (zh) * 2017-01-10 2017-05-1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共享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6934243A (zh) * 2017-03-17 2017-07-07 北京好运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病历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368750A (zh) * 2017-06-23 2017-11-21 雷虹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7563112A (zh) * 2017-07-26 2018-01-09 上海若灵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信息共享系统
CN107819770A (zh) * 2017-11-15 2018-03-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8735A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278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synchronized distributed data structure for federated machine learning
CN111243690A (zh) 分享电子医疗健康记录的方法与系统
US20060293925A1 (en) System for storing medical records accessed using patient biometrics
CN10668253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共享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064873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US2020016830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electronic medical and health records by blockchain
CA2462981A1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for patient data
AU2005266922A1 (en) Privacy compliant consent and data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23017746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reening Potential Test Subjects for Participation in Recent Trials
CN109830274A (zh) 一种电子处方共享系统及共享方法
CN11144453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管理平台
CN114360673A (zh)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65115B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处方外配方法
CN11228740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医疗共享平台
CN112116979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分账协议的电子处方流转安全性工作方法
DE102008000897A1 (de)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einer elektronischen Gesundheitskarte mit einem Lesegerät
KR101714332B1 (ko) 스마트 전자건강보험증 관리시스템
JP2023536027A (ja) データ、特にバイオテクノロジー・ラボラトリのデータをセキュアに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ossio Ethereum, IPFS and neural compression to decentralize and protect patient data in computational pathology
Cilli et al. " Safe Prescription": A Decentralized Blockchain Protocol to Manage Medical Prescriptions.
CN112116994A (zh) 基于区块链的社会化医疗与信息服务平台
CN116776389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行业数据安全监管系统
Yue et al. Blockchain Enabled Privacy Security Module for Sharing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EHRs)
KR102201083B1 (ko) 금융거래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2308528B1 (ko) 전자투표시스템 및 전자투표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30

Address after: Room 2201, 703c, Des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9789 Shennan Avenue,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after: Benchainless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unit 11, 201, building B, 86 Haijing Road, Xiamen area, China (Fuji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AMEN INSTINCT BLOCKCHAI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